《生产经营单位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汇编参考范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经营单位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汇编参考范本.doc(1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生产经营单位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汇编目 录一、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1二、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制度4三、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管理制度6四、安全生产会议管理制度8五、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制度11六、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制度13七、工伤保险与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管理制度18八、识别、获取、评审、更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管理制度20九、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管理制度22十、文件和档案资料管理制度24十一、领导安全生产现场带班管理制度26十二、班组岗位安全管理制度29十三、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制度34十四、公司“三同时”管理制度40十五、生产设备设施变更管理制度43十六、设备设施检修、维护、保养管理制度4
2、6十七、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49十八、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52十九、安全设施、生产设施管理制度54二十、检验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57二十一、设备设施验收和拆除、报废的管理制度59二十二、“三违”行为管理制度62二十三、特殊安全作业票证管理制度65二十四、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67二十五、操作牌管理制度69二十六、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管理制度71二十七、相关方管理制度75二十八、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77二十九、电气安全管理制度79三十、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监控制度82三十一、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84三十二、仓库安全管理制度86三十三、劳动防护用品和保健品发放管理制度87三十四、消防管理制度89
3、三十五、作业场所防火防爆管理制度91三十六、生产值班管理制度92三十七、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93三十六、职业健康管理制度99三十七、应急救援管理制度106三十八、事故报告和事故调查管理制度110三十九、安全生产奖惩制度117四十、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管理制度120四十一、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管理制度125125一、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明确公司安全管理工作重点以及安全目标与指标的制定、分解、实施、考核等环节内容,将安全生产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去,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责任,使公司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规范化和制度化,确保公司安全生产目标能自上而下层层分解落实,以及自下而上层层保证实现,特制定本制度
4、。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的制定、分解、实施和考核等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工作。3职责3.1主要负责人3.1.1负责与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织制定和修改总体和年度安全生产目标;3.1.2组织实施安全生产目标,并对安全生产目标实施情况进行考核。3.2安全生产领导小组3.2.1负责与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和修改总体和年度安全生产目标;3.2.2负责将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分解到相关部门,与相关部门负责人制定各部门的年度分解目标,并制定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实施计划和考核办法;3.2.3负责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及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实施计划和考核办法的分发、宣传、教育和培训。3.3相关职能部门3.3.1负责落
5、实安全生产目标实施计划;3.3.2负责安全生产目标及安全生产目标标实施计划和考核办法的分发、宣传、教育和培训。4.内容4.1安全生产目标的制定4.1.1总体安全生产目标由主要负责人组织公司和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根据历年安全生产执行情况制定;4.1.2公司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由主要负责人组织公司和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根据上年安全生产执行情况制定;4.1.3依据上一年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评估考核的结果,主要负责人应在每年1月份组织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召开会议,重新修订本年度安全生产目标;4.1.4总体和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经主要负责人批准后,由公司加盖印章,分发到公司各部门。4.2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的分解4.2.1公司
6、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制定/修订后,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和各部门负责人根据公司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制定各部门年度安全生产目标;4.2.2各部门负责人应通过例会或“车间级”安全教育培训,向本部员工宣传教育与本部门相关的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4.3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的实施4.3.1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与各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制定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实施计划,经主要负责人批准后,连同年度安全生产目标一起,分发到相关部门;4.3.2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长应依据上一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完成效果评估报告,及时调整本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实施计划;4.3.3各部门负责人通过例会或“车间级”安全培训,向本部门员工宣传教育安全生产目标及其实
7、施计划;4.3.4各部门负责人组织落实与本部门相关安全生产目标实施计划。4.4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的评审和考核4.4.1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每季度统计和监测各职能部门本季度的安全生产目标完成情况,并向主要负责人汇报。4.4.2若发现不符合情况时,要求相关部门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及时整改,以防与安全生产目标产生过度偏差。4.4.3主要负责人在每季度安全生产专题会上,对上季度安全生产目标实施计划落实情况进行小结,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4.4.4主要负责人每年组织对安全生产目标指标及其实施计划进行考核和评估,并将考核和评估的结果填入安全生产目标考核记录和安全生产目标完成效果评估报告中,
8、并按安全生产目标、实施计划及考核办法执行奖罚措施。4.4.5根据安全生产目标及其实施计划进行考核和评估的结果,若需要对安全生产目标指标及其实施计划进调整或修改,由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分发到相关部门,并重新组织宣传教育和培训。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办法1目的为进一步落实公司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更好的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促进安全生产管理,特制定本办法。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各部门及班组。3内容3.1 考核方法3.1.1每年年初由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与公司各部门、班组签订目标责任书;3.1.2根据安全目标的落实情况,由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结合季度的安全检查和安全工作会议的工作布署进行落
9、实,每年对各部门的安全生产目标的完成效果进行评估和考核;3.1.3年度考核大于等于80分的部门及班组为“合格”,低于80分的部门及班组为“不合格”;3.1.4公司将各部门、各岗位的考核结果公布于员工,做为安全奖罚依据。3.1.5安全生产目标评审及修订。通过考核结果分析安全生产目标的适宜性及内外部条件变化,对安全生产目标进行修订。3.1.6公司依据评估考核结果,调整下年度的安全生产目标的实施计划。评估报告和实施计划的调整、修改记录应形成文件并加以保存。3.2奖励与惩罚3.2.1公司根据目标责任书中确定的责任目标完成情况及考核结果进行奖惩;3.2.2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奖:根据目标责任书,公司每年对各
10、部门进行考核,对每年考核“合格”部门予以发放本年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奖;对每年考核“不合格”部门取消本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奖;3.2.3以目标责任书的内容对各部门及班组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的部门及班组公司将给予现金奖励,考核“不合格”的部门及班组奖给予扣罚,扣罚金额与奖励金额一致。三、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制度1、目的为进一步规范企业安全管理人员配备,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根据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2.1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2.2本办法所称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指公司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专职(兼职)人员。3、配备要求3
11、.1、机构设置与配备安全管理人员按照以下规定设置矿山、金属冶炼、道路运输、建筑施工单位,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装卸、运输单位和使用危险物品从事生产并且使用量达到规定数量的单位(以下简称高危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1、从业人员不足100人的,应当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2、从业人员在100人以上不足300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配备2名以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其中至少应当有1名注册安全工程师;3、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上不足1000人的,应当设置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按不低于从业人员5但最低不少于3名的比例配备专职安全生
12、产管理人员,其中至少应当有2名注册安全工程师;4、从业人员在1000人以上的,应当设置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按不低于从业人员5的比例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其中至少应当有3名注册安全工程师。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1、从业人员不足100人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2、从业人员在100人以上不足300人的,应当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3、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上不足1000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配备2名以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其中至少应当有1名注册安全工程师;4、从业人员在1000人以上的
13、,应当设置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按不低于从业人员3的比例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其中至少应当有2名注册安全工程师。法律、法规对生产经营单位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使用劳务派遣人员从事作业的,劳务派遣人员应当计入该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人数。3.2、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履行下列职责1、组织或者参与拟订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2、参与本单位涉及安全生产的经营决策,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督促本单位其他机构、人员履行安全生产职责;3、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年度工作计划和目标,并进行考核;4、组织或者参与本
14、单位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情况;5、监督本单位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和技术措施的落实; 6、监督检查本单位对承包、承租单位安全生产资质、条件的审核工作,督促检查承包、承租单位履行安全生产职责;7、督促落实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监督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发放、使用和管理; 8、组织落实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措施,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事故隐患,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督促落实安全生产整改措施; 9、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演练; 10、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本单位规定的其他职责。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履行
15、职责的情况应当记录、存档。 四、安全生产会议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各时期的安全生产情况,协调和处理公司生产组织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班组及以上各部门安全生产会议3、职责3.1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制度的制定、检查、考核及日常管理工作。 3.2各单位负责本制度的贯彻执行工作。4、工作程序4.1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会议4.4.1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会议,每一个季度召开一次,由公司办公室召集,公司主要负责人主持,全体委员参加。时间不限,地点由召集人决定。4.4.2会议主要内容:研究、讨论如何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审定、分解考核公司里的安全
16、目标管理计划及执行情况,研究解决重大隐患,且在会上提出对策,拟定解决的办法及防范措施,协调各部门在隐患处理过程中的分工和协作,指定隐患整改的具体负责人及隐患整改的要求和期限,对上次会议工作的跟踪及本次会议的工作布署,审议企业的重大事故,审定并通过对重大事故的处理决定和通报等。4.4.3会议记录由公司办公室负责,会议对所议事项以及作出的决定应形成会议纪要,会议纪要应分发与会人员以及事项涉及的有关单位主管。公司办公室应负责督促、检查、考核会议决议的执行情况并形成记录。4.2公司级安全生产会议4.2.1公司级安全生产会议,每月至少一次,由安全部门召集,公司生产副总经理主持。参加会议的人员一般有:安全
17、生产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安全员、技术人员和各车间主管生产的领导等,并根据有关情况对与会人员按需要随时增减。时间由生产副总经理决定,地点由召集人决定。4.2.2会议主要内容:检查上阶段的安全生产工作,部署下阶段的安全生产工作;传达贯彻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方针政策有关文件,并研究提出本企业的贯彻落实措施;对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作出处理和决定;表彰和奖励安全生产典型任务和事迹;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事故隐患研究落实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法等。4.2.3会议记录由总务部门进行,会议对所议事项以及作出的决定应形成会议纪要,会议纪要应分发与会人员以及事项涉及的有关单位主管。总务部门应负责督
18、促、检查、考核会议决议的执行情况并形成记录。4.3部门(车间)级安全会议4.3.1部门(车间)级安全会议,每月至少召开一次,由分管安全的领导主持,全体组员参加,时间不限,地点由召集人决定。4.3.2会议主要内容:讨论本部门如何贯彻执行上级和公司里安全生产上的各项决议以及公司在安全生产上的一些重大问题。4.3.3会议记录由召集人记录,部门总务员负责督促、检查、考核会议决议的执行情况并形成记录。总务部门不定期抽查会议记录及决议执行情况。4.4班组安全会议4.4.1由班长负责召开,小组成员参加。在每天上班前15分钟开始,时间一般510分钟,地点由各车间部门自定。4.4.2会议主要内容:传达上级有关会
19、议和文件精神;布置、检查、交流、总结安全生产工作;学习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规章制度等;分析班组内外事故案例;结合本班组特点开展事故隐患的预测预控等。4.4.3会议在各班组交接班记录中进行记录。车间领导和总务员每月进行定期检查并签字。5、相关要求 5.1会议召集者在开会之前,应做好有关资料准备工作,会议上要讨论研究解决的问题应列出,重要会议会后要下发会议纪要。按时向有关部门和领导进行传递,并对存在问题及时协调处理。5.2通知参加会议人员时,要把会议主要内容、开始时间、大约需要多长时间、会议地点交代清楚。5.3被通知需要参加会议的人员,都应按时参加会议,确实不能参加的要在开会之前和召集人说明情况,并
20、得到允许。对未经允许擅自不参加或迟到、早退的人员,由会议召集人按照相关管理规定对其进行10-200元经济处罚。5.4会议上决定的情况各部门和责任人,必须不折不扣地认真执行,及时完成。5.5每次安全会议都要有会议纪要。会议纪要包括日期、参加人员、召集单位、主持人、会议主要内容、处理结果、决议执行情况的检查等,总务部门应定期对各种会议记录及决议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指导、考核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五、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制度为了落实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特制订以下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制度。一、责任制的制定责任制的制定由公司办公室负责。由办公室制定公司各部门各类人员安全职责初稿,然后下发到各部门及各类人员
21、进行讨论,提出补充完善意见,最后由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审定后下发执行。二、责任制的沟通在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执行过程中,公司办公室要经常与部门及各类人员沟通,反馈在执行中的意见和要求,为年末的责任制修订积累资料。三、责任制的培训责任制审定下发后,办公室要及时组织各部门和各班组进行培训学习,明确各部门各类人员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安全工作应负起的相应责任,对各自的责任要做到应知、应会,同时明确应受到的奖罚条件。四、责任制的评审与修订安全生产责任制每年末评审修订一次。由办公室负责,根据平时沟通掌握的资料和执行中反馈的意见要求,组织有总经理参加的各部门负责人的评审会议,汇总评审意见,修订安全生产职责,评审
22、与修订要有记录,并存档保存。五、责任制的考核5.1、考核机构5.1.1、各部门及各类人员的安全责任制考核工作由公司办公室负责,考核结果报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5.1.2、车间班组长、各部门人员及岗位人员的安全责任制考核由各部门领导负责,考核结果报办公室。5.2、考核形式安全生产责任制按分工职责考核,实行年终考核的办法,及时上报相应主管部门。5.3、考核标准 各级领导、部门、班组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严格按照公司制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逐项做好落实工作,把安全生产责任切实落实到位,确保不发生因责任制不落实而造成的事故。在责任制的考核上,分为优、良、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责任制考核,按
23、照安全职责的履行情况及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现情况进行评比、奖惩。 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及从业人员的责任制考核结果,年终进行总评,考评优秀的由考核单位报相应主管单位研究给予奖励,考评不合格的由考核单位报相应主管单位研究给予处罚。 对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而造成生产安全事故的由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研究给予处理,构成犯罪的,对有关责任人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六、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制度1 总 则1.1 目的为了建立本公司安全生产投入长效机制,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保障公司的安全费用切实落实,维护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确保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生产法(
24、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十三号)、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及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做的各项规定,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1.2 基本原则和依据1.2.1基本原则(1)安全生产费用是指企业按照规定标准提取,在成本中列支,专门用于完善和改进企业安全生产条件的资金。 (2)本企业安全生产投入及费用的提取和使用按照“企业提取、政府监管、确保需要、规范使用”的原则进行财务管理,并纳入本企业年度预算。(3)安全生产投入及安全生产费用在当年度经费预算中,列入重点编制项目,并不得少于国家规定的比例。1.2.2 依据(1)国家颁布的劳动
25、保护法令和产业部颁布的劳动保护指示、标准。(2)公司安全大检查中所发现的,尚未解决的,影响安全生产的问题。(3)预防火灾等事故及对引起工伤、职业危害等需所采取的技术措施。(4)影响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5)稳定和发展生产所需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以及职工提出的有利于安全生产的合理化建议。1.3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内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和使用管理。2 管理和职责(1)公司总负责人对安全生产费用全面领导。审批安全费用提取、安全投入计划、经费使用报告、安全经费提取和使用情况年度报告。(2)财务负责对安全生产资金进行统一管理,审核安全费用提取、安全投入计划、安全经费使用等,根据年度安全生产计划,做好资金的
26、投入落实工作,建立安全经费台帐,确保安全投入迅速及时。(3)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审核、汇总并编制公司安全投入计划,审核安全投入报告,监督检查安全投入落实情况,汇总并建立公司安全经费投入台帐,编制年度安全经费提取和投入情况报告。(4)财务负责建立安全费用台帐,记录安全生产费用的费率、数额、支付计划、使用要求、调整方式等条款。安全工作结束,多余的安全生产费用纳入财务,由主办会计管理。(5)各部门主管按照职责分工对有关专业安全生产费用计取、支付、使用实施监督管理。(6)安全生产费用实行专户核算。按规定范围安排使用,不得挪用或挤占。年度结余资金结转下年度使用;安全生产费用不足的,超出部分按正常成本费用
27、渠道列支。(7)发现安全费用支取人擅自挪用安全费用的,公司将按情节严重程度严肃处理,处理办法由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讨论决定。3 控制要求(1)按照公司实际情况,每月提取公司上年度销售额的0.2%作为公司的安全生产专项费用。(2)制定安全生产费用预算时应切实考虑重大危险因素预防控制所采取的必要措施。(3)财务应对安全生产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应督促相关部门按计划实施,检查实施情况,并在年终工作总结中对安全生产费用投入情况和实施效果进行总结。(4)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应确保采购的安全设施、安全物资合格有效,符合安全标准或相关要求。(5)各部门在安全生产资金使用上应做到“三到位”,
28、即: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资金到位;在具体实施项目上应做到“四定”,即:定项目、定措施、定责任人、定期限。(6)安全生产费用实行专户核算,财务应当按规定范围安排使用,不得挪用或挤占。年度结余资金结转下年度使用;安全生产费用不足的,超出部分按正常成本费用渠道列支。4 使用范围4.1 安全技术措施工程建设为了保障生产安全和职工健康,针对特定危险以及职业危害而进行的工程项目的费用。如危险源(隐患)整改资金、职业卫生工程资金、具有潜在危险的工艺、设施的改造资金。(1)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支出。(2)危险源、事故隐患的评估、整改、监控支出。(3)安全工程项目维护保养资金。(4)安全工程项目建
29、设和安全工程项目维护保养的人员、时间投入。4.2 安全宣传教育投入(1)对职工进行安全培训(包括三级教育、特种作业上岗培训、安全知识讲座等)的费用(教材费、讲课费等)。(2)安全生产例会、安全活动费用。(3)安全专题板报(或报纸)、宣传栏、安全宣传稿件、传单等费用。4.3 安全生产检查与评价支出 (1)安全设备设施安全性能检测检验费用;(2)安全标志与标识费用;(3)各种安全咨询费用,如安全评价费用、标准化建设费用(4)隐患整改与危险源控制管理费用。4.4 劳动防护与保健投入为了保障生产过程中职工的安全与健康而投入的防护用品以及职工保健的费用。(1)劳动防护用品(如劳动服装、安全帽、安全手套、
30、防尘、防毒口罩等)费用。(2)保健费的发放:保健费(个人) = 职工体检费用 + 职业病预防费用 + 消暑饮料费用。4.5 应急救援投入为了有效控制突发事故而预先计划的应急救援系统的费用。(1)应急救援设施(如防火墙、安全通道、消防用具、抢险救灾的工程设施及器具、警示标志、检测报警仪器、通讯联络器材、抢险救灾车辆、围堤、回收装置等)、设备、用具或用品等费用。(2)应急救援组织办公费用。(3)应急救援培训及演练费用。4.6 保险投入可根据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来调整保险费率如下:(1)财产保险投入。(2)车辆保险投入。(3)职工工伤保险的安全投入。4.7日常安全管理投入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正常开展工作所
31、需的投入。应包括安全员(兼职和专职)人数、安全员的工资、津贴和办公支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立及运行维护费用。4.8 事故投入在突发事故发生后,企业为了控制事故扩散、减少损失、处理事故而不得不进行的花费如下:(1)事故处理活动费用。(2)对伤亡职工的救治与赔偿费用。(3)环境污染处罚与治理费用。4.9 安全奖励基金投入安全奖励基金应分为安全先进集体和安全先进个人的奖励,对其进行定期奖励。对突发事件的先进集体或个人可单独进行奖励。4.10 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5 实施程序(1)公司安全生产费用管理按照“公司提取、政府监管、确保需要、规范使用”的原则进行。(2)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根据安全生产费用
32、的规定使用范围、公司安全生产情况、相关安全项目投资计划及年度安全生产费用提取预算额(由公司财务负责)。(3)年度安全生产费用投入计划报送公司总负责人审批。(4)公司财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公司计划提取安全生产资金,纳入年度财务预决算,实行专款专用。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费用台帐。(5)用于安全生产投入的材料,在领用时领用部门开具材料领用单,到资材部办理领用手续。(7)财务建立“安全费用”科目,按时入帐,并建立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台帐,每月进行记录。安全费用当年结余,可转入下年使用 ;当年计提安全费用不足的,超出部分按正常成本费用列支。6 检查(1)公司领导、安全生产安全领导小组负责人每季度必须检查一次,
33、并在专题会议总结执行情况。(2)安全生产安全领导小组要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每月向公司领导汇报执行情况。(3)重大安措项目应按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以公司名义汇报执行情况。七、工伤保险管理制度一、总则1、目的为规范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管理,明确管理渠道,降低本单位事故风险,特制订本制度。2、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管理和工伤保险管理。二、管理职责1 、本制度由办公室负责归口管理和维护。2 、财务部门负责管理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基金和工伤保险基金,帮助工伤职工办理工伤鉴定手续和工伤待遇,帮助工伤职工向保险本单位获取工伤赔付待遇;同时办理由于事故造成的第三方责任向保险本单位索取人身伤亡
34、或财产损失赔付事宜。3、 办公室是工伤职工医疗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与有关医疗机构建立医疗合作,管理工伤医疗和职业康复。4、 办公室是职工工伤事故管理的归口部门,负责职工工伤事故的认定。帮助工伤职工办理工伤认定事宜;协助劳动保障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调查取证工作。协助保险本单位进行事故调查。5、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职工工伤争议调解,并依法对工伤保险执行情况实施群众监督。负责做好因事故造成影响的第三方的安抚工作。6、 财务部门负责财务业务结算。三、管理内容3.1、按照上级的有关规定,依法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3.2、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和
35、标准,预防工伤事故发生,避免和减少职业病危害。3.3、各单位必须把工伤管理纳入安全生产的主要内容,并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一并考核,各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同时也是工伤管理的第一责任者。3.4、安全管理部门是工伤管理职能部门,负责工伤事故的调查、统计报告和在职员工工伤及档案的管理。各单位必须有专人负责工伤管理事务。3.5、负责分管工伤管理的人员必须具备工伤管理的专业知识,并在职责范围内做好工伤管理工作,必须按规定向上级领导及时汇报本单位工作事故的综合分析情况,并在今后防范工伤事故的具体措施。3.6、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
36、)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3.7、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
37、,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3.8、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接待受事故影响的第三方,并做好安抚工作。3.9、对医疗期满的工伤(或患职业病)职工,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必须及时帮助办理上报伤残等级的鉴定工作。3.10、经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病残等级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帮助伤残职工办理相关待遇。3.11、事故后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应及时到保险本单位办理相关赔付事宜。3.12、相关记录永久保存。八、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识别及获取管理制度1 目的为了确保所使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为最新版本,并将其要求传达到相关部门、员工和相关方,制订本制度。2 范围适用于对与
38、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国家、行业、地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法律、法规、规章、规程及标准其他要求的管理。3 责任部门办公室负责安全生产标准化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文件管理。负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识别、收集、发放、更新、保存。并将有关要求传达给相关部门。各单位、部门负责将获取的适用于本部门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及时传递到办公室,负责将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传达给员工,并遵照执行,同时负责制定本部门的安全操作规程。4 识别和确认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要求及各相关部门收集的信息,编制公司通用的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政府其他要求的目录清单,并且根据其目录清单的内容进行学习识别,确认适
39、用本企业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具体内容。5贯彻执行各部门将本部门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采取会议、宣贯、培训等形式,落实到相应层次或岗位,并传达到相关方。各部门要按照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组织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的各项活动,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6检查与评审公司通过管理评审、内审或日常监督检查等形式对相关部门、单位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确认。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每年进行一次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的适用情况进行评审。7获取法律法规的渠道办公室通过标准化信息网、新闻媒体、行业协会、政府主管部门及其他方式查询获取国家的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并收集整理上级部门的通知、公报等。各部门从专业或
40、地方报刊、杂志等索取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应及时报送安全管理部进行识别和确认并备案。8获取法律法规的方法和时机经常查阅标准化信息网、新闻媒体、行业协会、政府主管部门网站等,获取最新信息,及时更新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政府其他要求的目录清单和文本数据库,至少每月查询一次。及时获取信息进行购买或下载打印。9、法律法规更新方式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每年进行一次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的获取、识别、更新工作。当法律、法规及标准文件发生更新、作废等情况时,应及时修改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政府其他要求的目录清单,将废止的法律、法规、标准从适用的法律、法规及政府其他要求的目录清单和文本数据库中删除,将更新后的
41、文本内容放入文本数据库。并将有关信息传递到适用该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部门、单位和相关人员。九、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管理制度1 目的为了加强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管理,特制订以下管理制度。2编制依据(1)国家、地方、行业有效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2)同行业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及本公司原有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3)本公司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评审和修订记录等。3编制部门以安全管理部门为主,有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和老工人参加,编制完成后,由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审定。4规程制度和操作规程的制定或修编(1)现场设备运行、检修的每项工作,都应有相应的规程制度,使每个生产工作人员有章可循。新增设备及重大设备的
42、改进等项目,都应在试运前制定相应的规程或措施,并组织有关人员学习考试,否则不应投入运行。(2)规程制度修订时,应广泛搜集和研究有关资料,进行必要的分析和论证,凡是修订的规程制度必须符合国家及专业技术标准的要求,符合生产现场实际。(3)所有规程制度的编写,应做到“符合实际,指导生产”,达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的目的,应根据生产的发展,设备的完善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随时补充修订。(4)编写或修编的规程制度要语句简练,措辞得当,简明易懂。(5)编制或修编规程制度的依据:a、国家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及地方性法规;b、制造厂家的设备资料;c、本公司及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d、上级有关事故通报,本公司及外单位
43、的事故教训;e、推广应用的新技术;f、有关人员对规程制度的正确意见和建议;g、规程制度在执行中对发现问题的解决办法和措施。5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发布公司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审定好之后,由公司以文件形式发布并实施。6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使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发布实施后,各部门、车间、班组和每个员工都有认真执行。7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评审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每年评审一次,如有修改公司以文件形式发布实施。8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修订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原则上每三年修订一次,如遇到国家法律法规变动,或在执行中需要修订的,公司可以随时修订,修订人员同编制人员一样。修订后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公司以文件形式发布实
44、施。修订的依据,除了上面的编制依据外,还要根据评估情况、安全检查反馈的问题、生产安全事故案例、绩效评定结果等。十、文件和档案资料管理制度一、总则1、目的为了规范安全生产文件档案的管理,确保文件档案的完整性、合理性、科学性,使其为今后工作开展提供参考资料和文献,特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与安全生产有关的文件档案的管理。二、职责2.1、办公室负责制定本制度,并负责综合监督管理。2.2、各单位负责本单位文件档案的管理,并负责监督检查和考核。2.3、各单位安全员负责本单位文件档案的收集、归档和保管。三、文件管理 3.1、文件资料收集安全生产文件档案内容如下:3.1.1、国家有关安全生产
45、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3.1.2、上级主管部门安全生产文件、批复文、领导指示材料及会议资料等。3.1.3、公司安全生产文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安全会议记录材料、安全学习资料、领导指示材料等。3.1.4、安全生产工作计划、总结、报告等。3.1.5、各种安全活动记录、安全管理台账、事故报告、安全通报等。3.1.6、供应商、承包商相关材料。3.1.7、安全设施检测、校验报告、记录等。3.1.8、安全、职业卫生评价报告。3.2、立卷归档3.2.1、文件资料应根据其相互联系、保存价值分类立卷,保证档案的齐全、完整,能反映安全生产主要情况,以便保管和利用。3.2.2、应根据文件资料的
46、重要性,案时间永久、长期和短期等三种进行时间整理,分类归档。3.2.3、各单位在每年1月底前对上年度的文件资料进行归档,统一保存。3.2.4、各种文件资料按一定特征进行排列和系统化,应层次分明,编写页码,填写卷内文件资料目录。3.2.5、不同价值,不同性质的文件资料应当区别管理,单独立卷。3.3、档案保管3.3.1、档案应入柜上架,科学排列,避免暴露和捆扎堆放。3.3.2、应采取防潮、防虫措施,防止档案损坏。3.4、档案借阅3.4.1、文件资料档案借阅,必须借阅手续,借阅当案要注意保护,不得丢失、损坏、涂改,要如期归还,到期不能归还者,要说明情况,并办理续借手续。3.4.2、借阅的档案要注意保密,未经许可,不得随意公开、发表或转借他人。3.4.3、归还档案时,由档案管理人员当面查点清楚,并在借阅登记本上注销。3.4.4、有限定发放范围的文件,要注意做好相关的保密工作。3.5、档案销毁对于过期并失去保存价值的文件资料,经单位领导批准,可以定期销毁,做好销毁记录并且及时在文档目录上做出更改,确保现有文档资料与目录清单一致。 十一、领导安全生产现场带班管理制度一、目的 为强化公司生产过程管理中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