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终极押密试卷(4).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终极押密试卷(4).pdf(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终极押密试卷(4)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 21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2 分) 1()迁移指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A顺应性B同化性C重组性D具体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选 A 顺应性迁移指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 3 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
2、在需要的是() 。 A外铄论B内发论C环境决定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参考答案:B4 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具体执行者是() 。 A任课教师B班主任C教导处D校长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是班主任的角色。 名师详解班级管理是以班主任为主导,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班级学生群体活动,学校的管理思想最终都是由班主任来传达和实现的。所以,班主任是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具体执行者。故正确答案为 B。 5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参考答案:C 6 政治与
3、教育内容的关系是() 。 A政治决定一切教育内容B政治决定与劳动能力有关的教育内容C政治与教育内容无关D政治决定与思想意识有关的教育内容参考答案:D 7 下列不属于课堂情境结构的是() 。A班级规模的控制B课堂常规的建立C课堂纪律D学生座位的分配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课堂情境结构包括:班级规模的控制、课堂常规的建立和学生座位的分配。8 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阐述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布鲁纳参考答案:A 我 参考解析夸美纽斯在其大教学论中对班级授课制作了详细的理论论述。9 告诉你一个电话号码,你可以按照它去拨号,但打过以后,再问你该号码,你又不记得了,这是()A瞬时记
4、忆B感觉记忆C短时记忆D长时记忆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短时记忆亦称操作记忆、工作记忆或电话号码式记忆。指信息一次呈现后,保持在一分钟以内的记忆。短时记忆中信息保持的时间一般在 0.5-18 秒钟,不超过 1 分钟。一般人的短时记忆的广度平均值为 72 个,近年的研究表明,记忆广度和记忆材料的性质有关。10 德育方法很多,榜样示范法是很重要的一种方法。能体现这种方法的是() 。A惩前毖后,治病救人B言者无罪,闻者足戒C有则改之,无则加勉D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榜样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原意为:桃树李树不招引人,但因它
5、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体现了榜样法。11 在同一社会文化共同体内将文化从这一代传到下一代,这种教育对文化的功能称之为()功能。 A传递和保存B传播和交流C选择和提升D创造和更新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这是教育最基本的文化功能。 12 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这一原则是() A导向性原则B正面教育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教育的一贯性原则参考答案:B 13 品德结构的核心是()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参考答案:A14 以下哪项不是教育的经济功能() A完成劳动力再生
6、产B知识再生产C更新知识与社会生产技术D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这是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 15 英语教师提倡同学们早晨起来记忆单词,这种做法可以避免的干扰是()。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双重抑制D多重抑制参考答案:A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记忆的干扰” ,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掌握。【名师详解】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前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巩固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倒摄抑制。早晨起来记忆单词可以避免其他材料对记忆的干扰,故答案选 A。16 教育要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学记中“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这句话反映了人身心发
7、展过程中存在的()现象。 A关键期B依恋期C混沌期D最近发展期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名师详解】 学记里讲, “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能成” ,说明从古代开始人们就已认识到了学习的最佳期问题,错过了学习的最佳期,学习的效果就会变差。人类心理发展“关键期”理论认为:人类的某种行为和技能、知识的掌握,在某个特定的时期发展最快,最容易受环境影响。如果在这个时期施以正确的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一旦错过这时期,就需要花费很多倍的努力才能弥补,或者将可能永远无法弥补。故此题答案为 A。 17 班集体形成的
8、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 A班主任的要求B共同的活动C学校的竞赛活动D共同的奋斗目标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班集体形成的条件” ,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掌握。【名师详解】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确立班集体奋斗目标,就是要让班级全体学生明确班集体的发展前景,知道共同的努力方向,并为目标的最终实现统一行动。18 依据心理活动的倾向性,一般把人的性格分为() A独立型和顺从型B外倾型和内倾型C冲动型和沉思型D辐合型和发散型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依据个人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可以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倾型和内倾型两类。19 个人在感知、记忆和思维等认识过程中所表现出
9、来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属于性格的() A态度特征B理智特征C情绪特征D意志特征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在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因此,个人在感知、记忆和思维等认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属于性格的理智特征。2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必须经过他们主体的选择、吸取与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他们品德。B自我教育能力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条件,只有注意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学生品德内部矛盾才能转化。C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主要放在调节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环境方面。D德育要注重发挥知、情、意、行的整体功能。参考答案:C
10、21 有一种学说认为,学习是个体利用智慧对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该学说的创立者是() A布鲁纳 B苛勒 C奥苏伯尔 D加涅参考答案:B二、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32 分) 22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因此人格没有共性可言。参考解析【答案要点】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人类文化造就了人性,同一民族、统一阶层、同一群体的人们具有相似的人格特征。23 表扬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批评最不利于激发动机。因此在教学中应只表扬,不批评。 参考解析答:错误。表扬与批评就其本质来说都属于反馈。反馈(不论是表扬还是批评)本身就具有动机作用。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更能有
11、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应多用表扬,少用批评。但是,适度的批评或惩罚有时也能激起学生动机。而且,不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都要注意要明确、具体、适度、有针对性。且表扬与批评的方式比频率更重要。 24 学校德育就是狭义的德育。 参考解析【答案要点】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则专指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
12、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25 在德育过程中,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其中情是基础,意是关键。参考解析【解析】在德育过程中,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 26 简述如何促进中学生人格发展。 参考解析答:(1)针对中学生人格发展特点,促进中学生人格发展。包括正确价值观的树立;自我
13、意识的辅导;反抗心理的调节;人际关系的引导。 (2)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的人格特点因材施教。包括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气质类型特点进行教育;根据中学生的性格特点因材施教。 27 简述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 参考解析(1)促进课程的适应性和管理的民主化 (2)重建课程结构与倡导和谐发展的教育 (3)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和注重学生经验 28 根据奥苏伯尔的学习理论,说明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参考解析有意义学习的产生条件包括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 从外部条件来看,有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在学习者的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 从内部条件来看,一是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
14、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二是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三是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有意义学习的目的,就是使符号代表的新知识获得心理意义。 29 简述知觉的特性。 参考解析知觉的特性包括: (1)知觉的整体性; (2)知觉的选择性; (3)知觉的理解性; (4)知觉的恒常性。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8 分,共 36 分) 30 一位物理老师在课堂上问学生:“把一块铁块和一块木块放在水里,会出
15、现什么情况?”学生回答:“铁块下去,木块浮在水面上。 ” “为什么呢?” “因为铁重。 ” “而钢铁制的巨轮也很重,为什么却浮在水面上呢?”这一问,学生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开始积极地思考,之后,教师再引出“阿基米德原理” 。参考解析(1)这一教学实例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2)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扬教学民主。31
16、 某初中三年级一女生把一男同学向其表达“爱慕之意”的情书交给了班主任,班主任认为,要严肃处理, “杀一儆百” ,于是在班会上把这封“情书”公之于众,结果导致了该男生的休学。请用所学的德育规律、德育原则分析该案例。参考解析(1)这一案例中的班主任违背了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违背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2)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又是个体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要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转化,教育者既要给受教育者创造良好的外因,又要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矛盾,促使其积极接受外界的教育影响,有效地形成新的道德品质;德育过程也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教育者要注意提高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能力。(3)德育过程要坚持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的含义,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及时检查,坚持不懈,督促学生切实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