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古代诗歌阅读之思乡怀友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docx

上传人:八戒 文档编号:48722510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古代诗歌阅读之思乡怀友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古代诗歌阅读之思乡怀友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古代诗歌阅读之思乡怀友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古代诗歌阅读之思乡怀友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docx(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古代诗歌阅读之思乡怀友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专题十二古代诗歌阅读之思乡怀友类 1.【2021.北京】阅读黄鹤楼,完成问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诗歌颔联、颈联用精当的词语写出了景物的特点:用“悠悠”(形容白云的飘荡无定,用“_”形容汉阳树的清晰可数,用“萋萋”形容_。 (2)藤野先生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有人推测鲁迅“还记

2、得这名目”与本诗尾联抒发的情感有关,你认为这种推测合理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2.【2021.天津】下面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A.首句用“杨花”和“子规”两个景物,点明暮春时令,烘托出凄凉悲惋的氛围。 B.第二句写诗人得知挚友被贬偏远之地,含蓄地表现了诗人的惊愕痛惜之情。 C.第三四句抒情寄慨,诗人因怀才不遇而生的“愁心”,给诗中意象涂上浪漫的色彩。 D.诗人将明月人格化,把明月看成知人意、达人情的使者,有助于情感的表达,使诗味更加醇厚。 3.【2021.山东潍坊

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夜雨寄北中,“期”“巴山夜雨”两次出现,韵律回环往复,营造了时空交错的意境,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B.秋思开头的“见”字平淡却富有意蕴。无形的秋风使城内花木凋落,游子满目凄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油然而生。 C.夜雨寄北中的“寄”和秋思中的“书”都表明他们身在异乡,两首诗都是在书信中表达自己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D.夜雨寄北前两句由一问一答,

4、写到眼前景色,寓情于景;而秋思前两句则紧承“见秋风”叙事,寓情于事。 (2)两首诗最后两句表现手法上各有特色,请简要分析其不同之处。 4.【2021.湖北十堰】阅读古代诗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下列选项中,对本诗内容和写法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诗人悬想自己乘黄鹤经过这里的情景,回到现实却发现鹤去楼空,因而惆怅。 B.颔联中“悠悠”一词写出白云飘飘荡荡的样子,表现作者悠闲自在的心境。 C.尾联写诗人清晨凭栏远望,故乡却被暮霭所隔

5、,望不可见而生无限愁思。 D.本诗是题咏黄鹤楼的名作,描写诗人登楼时的所见所感,抒发思乡之情。 (2)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5.【2020.湖北鄂州】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下列各项中对这首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写望中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的样子;春天降临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表达了诗人念家悲己的感情。 B.颔联将人的情感赋予花和鸟,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面对国都破败的无奈感

6、慨和绵绵愁绪。 C.颈联“三月”表明丧乱之久,“抵万金”形容家书珍贵,表达了诗人对妻儿的强烈思念。 D.全诗所写意象甚多,从“远景”的山河城郭,到“中景”的荒草残木,再到“近景”的春花飞鸟,一直到“自身”的白发,步步推进,“镜头”越来越小,将宏大的家国之悲,渐渐渗透凝缩在诗人自己身上。 (2)诗的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6.【2020.湖北孝感】阅读以下甲乙两首词,完成问题。 【甲】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

7、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A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B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甲词中加粗的“婵娟”在词中指的是_。 (2)甲乙两词共同体现了苏轼哪种可贵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中画框线的A、B两句具体阐述。 7.【2020.辽宁盘锦】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

8、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望海楼 米芾 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起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 注释铁瓮:即铁瓮城,镇江古有“铁瓮城”之称。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黄鹤楼颈联两句对仗工整,各用一个叠词,声调铿锵有力,音韵清朗。富于音乐美。 B.望海楼颔联两句写诗人登楼俯瞰的情景。以“三峡”“六朝”突出望海楼的高峻奇伟。 C.两首诗尾联都用问句,以抒情作结:黄鹤楼打发诗人思乡之情,望海楼表露出诗人低沉而又伤感的情绪。 D.两首诗都

9、写登楼所见,诗句典雅凝练,写景角度多变。现实遐想交织,时空大大扩展,展现了雄浑阔大的境界。 8.【2020.新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折,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开篇点题,首先写“客路”,然后写“行舟”,寓漂泊羁旅之情于字里行间。 B.颔联写所见景色。江水浩渺,两岸开阔,风帆高悬,舟船平顺,令人心情昂扬。 C.颈联中“生”和“入”二字化静为动,写出了红日西沉,春色渐浓的江南美景。 D.尾联紧承上联,遥应首联。故乡遥遥,书信难达,借鸿雁传书寄托思

10、乡之愁。 9.【2020.浙江杭州】温习课内所学,完成古诗赏析任务。 (甲)闻王昌齡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乙)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明李攀龙 青枫飒飒雨凄凄, 秋色遥看入楚迷。 谁向孤舟怜逐客, 白云相送大江西。 【知背景】 甲诗略。 乙诗:吴国伦字明卿,因违忤奸相严嵩,被贬至江西(古属楚地);当时诗人正在郡城济南养病,吴国伦赴江西途经济南时,诗人写下这首诗为其送行。 (1)【析场景】 甲诗首句以暮春时节漂泊无依的“杨花”和啼声哀切的“子规”,营造了悲惋的氛围,流露出诗人叹飘零、感离恨的特定心情。 乙诗前两句_ (2)

11、【赏写法】 甲诗后两句,想象奇特,诗人将自己的“愁心”寄托于“明月”这一意象。以明月随君到夜郎,表达对朋友的牵挂;借“明月”光明的形象表示对朋友的理解和支持。 乙诗后两句_ 10.【2019.北京】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这是一首送别诗。朋友将远赴蜀州,离别之际,诗人以两人共同的境遇“_”宽解友人,并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劝慰友人。全诗既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的_之情,也表现了诗人_的人生态度。 (2)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

12、随君直到夜郎西”,与本诗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的都是对朋友的深厚情谊。请你结合诗句内容,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各自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 11.【2019.上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两首诗都写到愁情:送友人写送别友人的愁情,黄鹤楼写_的愁情。 (2)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万里”“千载”都有悠

13、远之意。 B.“故人”“昔人”都指曾经的老朋友。 C.“青山”“晴川”都写了山色秀美之景。 D.“浮云”“白云”都暗示诗人漂泊的身世。 12.【2019.江苏淮安】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本诗首句写“杨花”和“子规”,有哪些作用? (2)唐宋诗醇评价李白诗句“孤机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语近情遥”之妙,本诗三四句也有这样的特点,请谈谈你的理解. 13.【2019.海南】古诗词阅读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

14、浑欲不胜簪。 (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中的三个字,写出了战乱时间之长;“抵万金”形容家书珍贵,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一名句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 14.【2019.河北】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下题。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

15、.词前小序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及写作的緣由,并领起全篇。 B.词人把酒问天,写出了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感。也表达了对明月的赞关和向往。 C.诃人在“我欲”“又恐”“何似”的情感波澜中,含蓄地表现用对人间生活的厌弃。 D.“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圈”表面写对明月的埋怨,实际表达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为什么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15.【2019.湖北十堰】阅读下面古诗词,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下面对诗歌理解

16、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作者写给白居易的回赠之作,曲折地表达了诗人遭受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的心情。 B.一、二句回首往事,抒发感慨并点明酬答题意。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写出诗人贬谪请地之偏,贬谪时间之久。 C.三、四句运用两个典故表达回归之后的感受。“闻笛赋”表达怀念友人之情:“烂柯人”抒发了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D.“长精神”即振作精神,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 (2)白感易极其欣赏这首诗的颈联,称赞它“神妙”。这一联景、情、理结合,将思想性和艺术性巧妙融为一体。请你任选角度赏析此联。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1)历历;芳草的茂盛 (2

17、)答案示例:合理。“日暮”时分万物思归,而诗人漂泊在外,产生了无限乡思。求学途中的鲁迅见到供人住宿的驿站名为“日暮里”,很可能联想到“日暮乡关何处是”,生发了对家国的思念,所以“记得这名目”。 解析:(1)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重点词语的理解。“汉阳树的清晰可数”对应的诗句是“晴川历历汉阳树”,结合对诗句的理解和积累,不难判断第空应填“历历”。“萋萋”用来形容“芳草”,写出了芳草的茂盛。 (2)本题从文本迁移的角度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作答本题,首先应理解诗歌尾联抒发的情感,结合诗句中的“乡关”“愁”不难得知尾联抒发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然后联想藤野先生一文中鲁迅的情感:异国求学,不免思乡忧国。由

18、此,不难判断这种推测合理。考生据此组织语言将二者的联系表达清楚即可,如有丰富文学积淀的鲁迅很可能是由“日暮里”这一驿站名,联想到“日暮乡关何处是”这一诗句,生发了对家国的思念,所以才会“还记得这名目”。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句的赏析。C项,“诗人因怀才不遇而生的愁心”表述有误。诗人的“愁心”是因友人被贬龙标而生。 3.答案:(1)C (2)夜雨寄北的后两句采用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何当共剪西窗烛”是作者的想象中的情景是虚写,“巴山夜雨”是眼前的实景,作者身在郁闷、孤寂的雨夜里憧憬着团聚的美好场面,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秋思的后两句采用了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寓情于事的表现

19、手法。“复恐”二字,刻画心理入微,写出诗人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又开封”的动作写出了诗人开封验看,写出了诗人对这封家书的无比珍视。诗人将对亲人的眷恋熔铸在了临行前因担心又开封的行为中。 解析:(1)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C项,两首诗是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4.答案:(1)D (2)示例一:炼字角度:“历历”“萋萋”使用叠词(声调铿锵,音韵清朗,富有音乐美),写出了树木葱翠、清晰可辨与草木茂盛的特点。 示例二:修辞角度: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树木葱翠、清晰可辨与草木茂盛的特点(或:登高所见明丽之景,境界阔大,色彩鲜明)。 示例三:内容角度:此联为登高所见明丽

20、之景,境界阔大,色彩鲜明。 5.答案:(1)A (2)刻画了诗人头发稀疏、忧愁苍老、忧国伤时、思念家人的形象。 解析:(1)A项“表达了诗人念家悲己的感情”赏析有误,首联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感,不是念家悲己。 (2)诗人写头发白了、疏了,头发的变化,使读者感到诗人内心的忧愁,更加体会到诗人忧国伤时、思念家人的苍老形象。 6.答案:(1)月亮 (2)两词都表现了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A句体现出词人的感悟是: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自古皆然。表现了词人达观超然的人生态度。B句写词人在雨中潇洒徐行,不惧困难,表现了他顺应自然、乐观旷达的心态。 解析:(1)句意: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

21、好的月亮。“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 (2)A句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 很有哲理意味。因此,该句表现了词人达观超然的人生态度。B句中“谁怕?”的意思是“我不怕这种艰辛和磨难”。这是一个反问句,意在强调这种生活态度。“一蓑烟雨”也象征人生的风雨、政治的风雨;而“任平生”是说一生任凭风吹雨打,却始终那样地从容、镇定、达观。这一句简直就是苏轼一生的写照。他在政治上不断地受

22、到打击,一贬再贬,最后被流放到了蛮荒之地海南岛。但是在精神上,他始终没有被打败,始终保持一颗鲜活灵动的心。所以,该句写词人在雨中潇洒徐行,不惧困难,表现了他顺应自然、乐观旷达的心态。 7.答案:B 解析:黄鹤楼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 望海楼是一首写景为主的七律。诗人写景选择不同的立足点远近、内外、上下,不同的视线仰视、俯瞰、远望,因而构成写景的不同角度,绘成多种特色的画面,展现出望海楼既有高峻雄奇的气势,又有久远博大

23、的蕴含,还具有隽远的逸韵。米芾在此确是充分发挥了他画家之所长。而夸张的写景手法把那些难以描述的抽象意念也具体化了:写诗情是江声流入笔底,写酒兴是帆影落于樽前。前两联无处不是夸张,第三联却是对黄昏景色的直接描绘。借助于想象和联想,望海楼的景历历如绘。 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分析的判断能力。ABD.正确;C.有误,颈联的意思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描写的是红日初生的早春之景。选项中“红日西沉,春色渐浓”错误。故选:C。 9.答案:(1)点明了送别的时节和地点,以飒飒青枫和凄凄秋雨营造了一种迷蒙凄凉的氛围,映衬出离别时的不舍之情

24、,也暗含了诗人对朋友前途命运的担忧。 (2)想象奇特,诗人将自己对朋友的情感寄托于“白云”,“白云相送”既表达了对朋友的同情和宽慰,又借“白云”高洁的形象隐含着对友人的赞赏和激励。 解析:(1)本题考查赏析诗歌融情入景的能力。根据(乙)诗的题目,由“送”可知这是一首送别诗,“秋”交代了作诗的时间,“青枫飒飒”“雨凄凄”营造了一种凄凉、迷蒙的氛围;“遥看”则表达了与友人离别时的不舍之情。再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友人被贬至江西,又是在这样一个凄凉的环境中,前路未知,那么诗人对友人的担心也就体现出来了。 (2)本题考查赏析诗歌写作手法的能力。(乙)诗的后两句中,“怜”字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和宽慰,“

25、白云相送”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这里用“白云”代替自己护送友人,同时“白云”又有“高洁”的意味,隐含了诗人对友人的赞赏和激励。 10.答案:(1)宦游不舍(或:依依惜别)乐观豁达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写了友谊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表现出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抒发了作者的不舍之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中作者借“明月”寄托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表现了对友人的忧虑、关切、同情和不舍。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古诗词的内容和思想感情的能力。由诗中“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可知,诗人与友人共同的境遇是“宦游”;送别诗表达的情感为不舍(或:依依惜别)之情;“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

26、邻”表现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2)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题目要求回答“两位诗人各自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需要分别对两首诗的含义、手法、情感进行分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意思是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好像近在眼前,表达作者虽依依不舍却乐观豁达的心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意思是让“我”把为你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走到夜郎以西。作者寄情于景,表现了对友人的忧虑、关切、同情和不舍。 11.答案:(1)思乡 (2)A 解析:(2)B.“故人”指曾经的老朋友,而“昔人”指过去的仙人。C.“青山”写了山色秀美之景,而“晴川”写的是阳

27、光照耀下的晴明江面。D.“浮云”暗示诗人漂泊的身世,而“白云”是写黄鹤楼白云缭绕的壮观景象。 12.答案:(1)“杨花落尽子规啼”,首句写景兼点时令。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又含有飙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融情入景,表达诗人的关切和同情。既点明题目,又为下二句抒情做铺垫。 (2)这里既有对老友通遇的深刻忧虑同情,对好友长途跋涉的担忧,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一路前行的一片安慰深情。 解析:(1)本题考查景物的作用。“杨花落尽子规啼”,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

28、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为后面两句的抒情做了铺垫。 (2)本题考査的是最后两句话的情感。“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意思是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三、四两句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这里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 13.答案:(1)连三月对家乡,和亲人强烈思念 (2)国都沦陷而山河依旧,春天来临却荒草满月,这种反筹强烈的景物描写手法。捕彻地表达了詩人忧国伤

29、时的思思感情。 14.答案:(1)C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两句词的意思是说:但愿人们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体现了作者不羁的才情与超脱达观的个性,很好地化解了人们分别时的苦闷与惆怅,表明情意相通不受时空阻隔,由对兄弟的思念转为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想象丰富,富有浪漫色彩,使得词的诗的意境豪放而阔大,蕴含的情怀乐观而旷达。 解析:(1)A选项中,谈到小序的作用。宋词小序,本为词之附庸,用于补充说明词的内容,如交待背景、点明时序、说明原委等。一般认为,宋词较多出现题序,始于张先;而苏轼主张“以诗为词”,小序承载的功用越发明显,也由此开始转向繁复;到南宋小

30、序甚至不再是词的依附,甚至有了一定的独立性。由此看,A选项的说法没有问题。B选项中,把酒问天见于首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开篇陡然发问,把作者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惑端了出来,也显露出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因此没有问题。C选项中,“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句词情感波澜起伏。首先,接续上文对明月的赞美向往之情,更向深远发展,倾心于天上宫阙,产生乘风归去的念头。上天而说“归去”,因为在作者看来,也许那美好皎洁的月亮,才是自己精神的家园。然而“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真要弃绝人世,飘然仙去,词人又有些犹豫了,终不忍弃绝人间。由此可以看出,选项中说“

31、对人间生活的厌弃”是不正确的。D选项中,字面意思是“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看起来是在埋怨月亮,实际上借景抒情,表达了因亲人不能团聚产生的惆怅之情。 (2)对于“句子为什么有名气”这样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对句子的赏析。通常我们说,赏析要包含诗句原意,运用的手法,表达的深层含义以及作者的情感几个方面。这里我们就可以从原意入手,然后写出诗句的深层含义,由于没有复杂的意向和典故,最后分析一下诗句的写作手法即可。 15.答案:(1)B (2)哲理:这两句诗包含着一种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常用来说明:没落的事物或由它没落吧;新生的事物依然要按着自己的规律发展下去。(个人的得失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新事物也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总是有希望的,前景将无限美好) 情感:诗人通过写沉舟侧畔仍有千帆竞发和病树前头依旧万木皆春的情景,表达了自己身处逆境仍能自信乐观、豁达洒脱的情感。修辞: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浮沉表现出旷达的襟怀。景:沉舟的旁边千帆过往,病树前面万木向荣,描绘出一幅境界开阔、生机勃勃的画面,给人以鼓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