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16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四单元专题二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专题整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用2016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四单元专题二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专题整合.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创新设计【创新设计】(江苏专用江苏专用)20162016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专题二专题二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专题整合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专题整合2016微型高考仿真练(时间:30 分钟满分:40 分)一、选择题(共 8 小题,第 16 题每题 2 分,第 78 题每题 3 分,共 18 分)1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实现离不开内环境。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神经元之间通过组织液实现信息传递B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通过血液循环选择性运输到特定的靶细胞C免疫活性物质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主要发生在血清中D血糖浓度升高直接刺激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属于体液调节的过程解析神经
2、元之间通过突触间隙实现信息传递,其中突触间隙内的液体为组织液,A 项正确;激素由内分泌腺产生,通过血液运输到全身各组织细胞,只能被特定的靶细胞接受,其运输不具选择性,B 项错误;抗体与抗原的结合主要发生在血清中,C 项正确;化学物质通过体液的运送而发挥作用属于体液调节的范畴,D 项正确。答案B2(2015江苏扬州、南通、泰州三模,11)下列关于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缺失的人,非特异性免疫受损而特异性免疫不受影响B胸腺先天性缺陷的人,细胞免疫受损而体液免疫不受影响C体液免疫过程中,T 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促进 B 细胞增殖分化D细胞免疫过程中,浆细胞产生的抗体能与抗原发生特异性
3、结合解析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参与特异性免疫,吞噬细胞缺失的人,两种免疫都受到影响,A 错误;胸腺是 T 细胞发育的场所,而 T 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又参与体液免疫,B 错误;在体液免疫过程中,T 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能加强免疫细胞的免疫功能,促进 B 细胞的增殖分化,C 正确;浆细胞产生抗体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过程发生在体液免疫中,细胞免疫中不存在,D 错误。答案C3(2015江苏连云港、徐州、宿迁三模,1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2AHCO3、HPO24可调节人体血浆的酸碱度BNa、Cl可参与维持人体血浆渗透压C人体缺碘时,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D炎热环境中,毛细血
4、管收缩,汗液分泌增多解析血浆中存在多对弱酸与其弱酸盐构成的缓冲对,可调节人体血浆的酸碱度,A 正确;人体血浆渗透压主要是由无机盐和血浆蛋白决定的,B 正确;人体缺碘,甲状腺激素合成少,通过反馈调节,垂体合成和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就会增多,C 正确;炎热的环境中,皮肤毛细血管舒张,D 错误。答案D4(2015江苏扬州、南通、泰州三模,12)下图为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的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结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甲乙释放抗利尿激素丙尿量A食物过咸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B结构甲、乙分别是下丘脑和垂体C抗利尿激素在结构甲的细胞中合成D结构丙对水的重吸收减少
5、,尿量减少解析食物过咸,过多的无机盐会通过消化道的吸收进入血液,从而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A 正确;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从而引起下丘脑合成抗利尿激素,运输到垂体,由垂体释放到血液中,因此 B、C 正确;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尿量减少,D 错误。答案D5根据下图人体器官模型,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如果器官为肝脏,则饭后血糖浓度 A 处高于 B 处B如果器官为肝脏,则饥饿时血糖浓度 A 处低于 B 处C如果器官为肾脏,则尿素的浓度 A 处高于 B 处D如果器官为胰腺,则饭后胰岛素浓度 A 处高于 B 处解析饭后血糖升高,胰岛素经胰腺中
6、的胰岛分泌,随血液从 B 端进入血液循环系统,3所以 B 处高于 A 处,D 错误。答案D6(2015江苏淮海中学高三二模,18)如图为过敏反应的原理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过敏反应为抗原首次进入机体引起的免疫反应,表现为发作迅速,反应强烈B图中首次进入人体的过敏原与再次进入的过敏原的类型可相同,也可不同C过敏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细胞免疫,其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D 过敏反应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图中靶细胞释放的组织胺等物质可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平滑肌收缩等解析过敏反应是抗原再次进入机体引起的异常的免疫反应,A 错误;图中首次进入人体的过敏原与再次进入的过敏原必须相同,故 B 错误
7、。过敏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因为有抗体的产生,故 C 错误。过敏反应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靶细胞释放的组织胺可以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平滑肌收缩等,故 D 正确。答案D7(2015江苏扬州、南通、连云港二模,11)有关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多选)()A内环境是指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B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化学成分、理化性质等保持相对稳定状态C人类疾病的产生都是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的结果D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调节解析内环境是多细胞生物体的细胞赖以生活的液体环境,也即细胞外液,A 正确;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化学成分、理化性质等通过机体调节,保持相对稳定状态,B 正
8、确;人类疾病的产生不一定是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还可能是遗传病等,C 错误;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有赖于反馈调节,它是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实现的,D 错误。4答案CD8如图为人体体液免疫机制的模式图。字母表示物质或结构(a 表示抗原),数字表示过程,甲、乙、丙表示细胞。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多选)()A图中 b 结构是细胞膜上的受体B表示细胞甲的增殖和分化过程,表示抗体与抗原结合过程C判断人体是否感染某种病原体,通常是检查血液中是否含有相应的抗体 dD人体中能直接杀灭抗原的免疫细胞是吞噬细胞答案ABCD二、非选择题(共 3 小题,共 22 分)9(2015扬州中学模拟)下图 1 是银环蛇毒影响兴奋传
9、递的部分示意图,乙酰胆碱是正常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下图 2 是银环蛇毒引发机体免疫效应的部分示意图。(1)图 1 中,正常情况下当兴奋传导到处时,其膜上的局部电位变化是_,随后的过程是_释放到突触间隙。当银环蛇毒进入突触间隙时,神经冲动传导受阻,原因是_。(2)图 2 中,细胞的名称是_。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过程产生细胞,与两者中分化程度更高的是_,细胞、细胞和物质 B 中,具有识别特异性的是_。(3)图 2 中细胞分泌的物质 A 能增强免疫细胞的免疫效应,细胞是_。(4)据图分析,人体的免疫细胞杀灭银环蛇毒的主要途径有_。(5)当银环蛇毒被免疫细胞清除后,神经传导恢复正常,乙酰胆碱与突触
10、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这种结合是否会阻止下一次神经冲动的传导?判断并说明理由5_。答案(1)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乙酰胆碱其占据了乙酰胆碱受体的位点,阻止了乙酰胆碱与受体的结合,突触后膜不能产生兴奋(2)吞噬细胞细胞和物质 B(3)T 细胞(4)吞噬细胞吞噬毒素后溶酶体中的溶菌酶和蛋白水解酶将毒素分解;B 淋巴细胞分裂增殖产生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与毒素结合使其失活(5)不会,乙酰胆碱会被突触间隙的酶催化降解而失去活性,作用终止10(2015江苏泰州一模,29)血糖平衡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前提,请分析回答有关血糖调节的问题:(1)人体感染某病毒时,胰岛 B 细胞会被自身的免疫细胞破坏
11、,引起型糖尿病,这是因为胰岛 B 细胞含有与该病毒相似的_(物质)。从免疫学角度分析,型糖尿病是一种_病,据此推断,该病可通过注射_治疗。(2)胰岛素可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元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验证此现象的实验思路是:将大鼠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在其下丘脑神经元周围施加适量的胰岛素溶液,另一组施加等体积生理盐水。该实验的观察指标是_。为使实验结果更明显,实验前应使实验大鼠处于_状态。(3)日前,中科院陈雁研究组研究阐明了糖原代谢关键蛋白 PPP1R3G 在维持葡萄糖稳态中的作用,调节机理如下图:小鼠试验发现:饥饿时肝细胞中 PPP1R3G 蛋白基因的表达水平提高,使糖原合成酶(GS)的活性_,从
12、而能够在进食后的短时间内,快速合成肝糖原,导致血糖水平快速降低;进食后该基因表达水平则降低。据此推测 PPP1R3G 蛋白基因的表达受_调控。该研究揭示了一个全新的餐后血糖调节机制。解析(1)根据题中信息“人体感染某病毒时,胰岛 B 细胞会被自身的免疫细胞破坏”,推测可能是因为胰岛 B 细胞含有与该病毒相似的抗原,从而引起免疫系统对自身器官的攻击。从免疫学角度分析,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胰岛 B 细胞因为免疫系统的攻击而受损,无法正常合成和分泌胰岛素,因此要治疗该病可注射胰岛素。(2)根据题6中的实验目的和实验设计思路,该实验的观察指标是血液中胰高血糖素浓度的变化。为使实验结果更明显,实验
13、前应使实验大鼠处于饥饿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有利于胰高血糖素的合成和分泌。(3)根据题图及题中信息,可发现 PPP1R3G 蛋白通过一系列过程变化可提高糖原合成酶的活性,促进糖原的合成。根据题中信息的描述,可推测 PPP1R3G蛋白基因的表达受进食和饥饿周期调控。答案(1)抗原自身免疫胰岛素(2)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空腹(饥饿)(3)提高进食和饥饿周期11(2015安徽江淮十校联考)下图表示病原体 A(抗原 A)侵入人体后体液免疫机制的模式图。图中 ad 表示过程,甲、乙、丙表示细胞。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A 的是_。(2)图中 d 过程能阻止病原体 A_。若该抗体同时
14、会攻击肌细胞膜(突触后膜)上神经递质的受体,将会使_的信号转换过程受阻,可能出现重症肌无力现象。(3)图中 a 过程显示细胞甲(B 淋巴细胞)只能接受抗原 A 的刺激,而不能接受抗原 B 的剌激。请根据下面提供的实验材料设计实验验证某种抗原只刺激特定的 B 淋巴细胞,而不作用于其他的 B 淋巴细胞。(提示:如果体内的某种 B 淋巴细胞消失或丧失其功能,就不能与某种抗原结合并发生免疫反应)实验材料:多只健康小白鼠,放射性同位素(发出射线定向杀死细胞)标记的甲种抗原,非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甲种抗原,乙种抗原等。实验步骤预期实验结果给小白鼠注射高剂量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甲种抗原不发生免疫反应再给小白鼠注
15、射低剂量_再给该小白鼠注射_7解析(1)图中细胞甲、乙、丙分别为 B 细胞、浆细胞和记忆 B 细胞、体液免疫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和物质是 B 细胞、记忆 B 细胞和抗体。(2)d 过程是抗体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阻止病原体的繁殖和对宿主细胞的黏附,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若抗体攻击突触后膜的神经递质受体,会导致化学信号向电信号转换受阻,肌肉不能收缩而出现重症肌无力现象。(3)体内的某种 B 淋巴细胞在高剂量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甲种抗原的作用下,会消失或丧失其功能,就不能与某种抗原结合并发生免疫反应。再注射非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甲种抗原时,也不会发生免疫反应。因为其他种的 B 细胞仍然存在,所以
16、注射乙种抗原时,会生免疫反应。答案(1)细胞甲、细胞丙、抗体(2)繁殖和对宿主细胞的黏附化学信号电信号(3)非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甲种抗原不发生免疫反应乙种抗原发生免疫反应高考命题大猜想12胰液分泌受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以体液调节为主。下图中,图 1 为胰腺分泌活动的调节示意图。图 2 是图 1 的局部放大图,15 代表特定的结构或物质。图 3 是胰岛的示意图。图 4 是图 3 的局部放大图,69 代表不同的液体。请据图回答问题:(1)当食物进入胃后,扩张胃体,通过反射,作用于胰腺,直接刺激胰腺的外分泌部分泌胰液,该反射为_反射,效应器是_。当神经冲动传导到图 2 中的突触小体时,引发突触小泡
17、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递质不是以跨膜方式释放,而是以胞吐的方式释放,意义是_。(2)胰液的分泌除了神经调节之外,_分泌的促胰液素也能有效促进胰液的分泌。(3)图 3 中胰岛 A 细胞和胰岛 B 细胞分泌的激素能有效地调节血糖浓度,若图 4 中血液的流动方向为 108,则在饭后 5 h,8 处的_(激素)浓度大于 10 处。(4)随着人们不良饮食等生活习惯的形成,多种“文明病”相继产生,糖尿病就是典型8代表。糖尿病有多种类型,其中,型糖尿病人体内胰岛素偏低,型糖尿病人体内胰岛 素 水 平 正 常 或 偏 高。推 测 型 糖 尿 病 的 直 接 原 因 最 可 能 是_。答案(1)非条件反射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腺体细胞加快神经递质的释放(2)小肠黏膜(3)胰高血糖素(4)组织细胞膜表面胰岛素受体减少(或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