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高新产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波市高新产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调研报告.docx(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宁波市高新产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调研报告 宁波市高新技术产业 科技创新资源配置调研报告 鲍铖龙 摘 摘要 要: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是将来经济发展的重要主动力。本文通过分析宁波市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宁波市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对策建议。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资源;资源配置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基金项目:收稿日期:一、宁波市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要素分析 随着学问经济的到来,科技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点得到了广泛认同,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一国或地区经济、技术竞争的战略制高点。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是一个困难的过程,是在区域创新系统中进行的,包括主体要素(高等院校
2、、科研机构、企业、政府);投入要素(创新学问资源、创新人力资源、创新财力资源、创新物力资源和创新信息资源);环境要素(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和创新服务环境,其中创新服务环境主要由各类创新服务机构来营造)。(一)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主体要素分析 1 、企业 (1)企业数量。2008 年,宁波市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以上企业达 1600 余家,其中按新认定方法认定的宁波市高新技术企业达 426 家。(第一年按新书目进行调查,无增长状况)按原始口径统计,宁波市高新技术企业有 539 家,其中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 439 家。按全部制分类,民营企业占 47%;外商投资占 20%;港澳台投资占 15%,民营企业
3、已占据宁波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近半壁江山,如图 1-1 所示。私营企业47%有限责任公司11%港澳台投资企业15%外商投资企业20%股份制企业3%其它4%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制企业其它 图 图 1-12008 年宁波市高新技术企业全部制分类状况 资料来源:宁波市科技网 按规模分类,小型企业占 68%;中型企业占 30%;这两部分占了企业中的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在宁波市经济发展中已占有肯定优势,如图 1-2 所示。大型企业2%中型企业30%小型企业68%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 图 图 1-22008 年宁波市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分类 状况 资料来源:宁波市科技网按轻重工业
4、分类,其中宁波市高新技术企业中重工业占了 79%的份额,这是宁波工业发展中临港大工业所占比重较大使然,如图 1-3; 按轻重工业分类轻工业企业21%重工业企业79%轻工业企业重工业企业 图 图 1-32008 年宁波市高新技术企业轻重工业分类状况 资料来源:宁波市科技网(2)经济效益。2008 年,宁波市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 1157.5亿元,销售值 1140.7 亿元,利税 101.3 亿元,创汇 56.9 亿元。(第一年按新书目进行调查,无增长状况)按原始口径统计,2008 年宁波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销售、利税、出口交货值分别达到 3305 亿元、3210 亿元、288 亿元、
5、145 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 25.9%、20.0%、-6.6%、31.5%(高新区未列入;出口数字由于统计书目不同,与海关数字有所差异)。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工业销售值、利税和出口交货值的同比增幅分别是 12.7%、10.2%、-24.8%、9.3%。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比例达 37.2%。受国际金融危 机、成本上升和需求锐减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工业企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利税都呈现负增长,但从两组数据来看,高新技术产业各项指标的增长幅度均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表明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应对风险的实力明显强于其他产业。如表 1-1 和图 1-4 所示。
6、表 表 1-12004 年2008 年宁波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 年 份 2004 年 2005 年 2006 年 2007 年 2008 年 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亿元) 1130 1531 1960 2625 3305 比上年增长率(%)26.9 28.7 28.1 33.9 25.9 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29.6 31.3 31.7 33.7 37.2 资料来源:宁波市科技网 图 图 1-42008 年宁波市高新技术产业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产值、销售值、利税和出口交货等指标的比较 资料来源:宁波市科技网(3)科技投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更多的企业选择了加大技术创新力度。2008 年
7、,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达 31.1 亿元,同期宁波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 76.4 亿元,两者比例为 40.7%,相比 2007 年的 55.3%回落了 14.6 个百分比。两类企业分别为 439 家、12966 家,高新技术企业以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3%的企业数量贡献了 40.7%的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如图 1-525.90%12.70%20.00%10.20%-6.60%-24.80%31.50%9.30%-30.00%-20.00%-10.00%0.00%10.00%20.00%30.00%40.00%1234高新技术产品全市规模以上产品产值销售值利税 出口交货 所示。41%
8、59%高新技术企业除高新技术企业外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图 图 1-52008 年宁波市高新技术企业与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所占份额比较 资料来源:宁波市科技网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同比增幅为-3.0%,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 22.1%。可以看出:经过近几年来的大力引导,非高新技术企业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正在渐渐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作为先行者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投入水平已经达到一个稳定期,如图 1-6 所示。-5.00%0.00%5.00%10.00%15.00%20.00%25.00%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增幅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增幅-3.00% 22.10%高新技术 规上产业 图 图 1-62
9、008 年宁波市高新技术企业与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增幅比较 资料来源:宁波市科技网2 、高等院校 2008 年宁波市区有 15 所高校,其中一般高校 13 所,在校生(含探讨生)13.3 万人(其中全日制在校探讨生 2000 人);成人高校 2 所,在校生 5.3 万人。宁波市高等教化毛入学率为 47%,达到了高等教化大众化的较高水平。宁波市高校占地和建筑面积分别达到了 726.8 万平方米和 320.1 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 9.86 亿元、图书馆藏书总量 780 万册(不含电子音像资料)、固定资产总值 51.6 亿元。宁波市高校教职工总数达到了 10405 人,专任老师 6916
10、 人,其中教授 455 人,副教授 1786 人,博士 489 人,拥有 29 位宁波市高校名老师和 56 位名老师培育对象。甬江学者安排正式启动,已面对国内聘请 7 位一流学者,充溢了宁波高校学术带头人队伍。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2008 年宁波市共有教化部高职高专示范专业 3 个、教化部教改专业 6 个,市属高校科技创新基地 2 个、市级重点学科13 个、市级重点建设专业 20 个,市级重点(扶植)学科 21 个、市级重点专业18 个;本科院校学科建设与学位点建设紧密结合,现有硕士学位点 54 个,博士点 3 个。3 、科研机构 2008 年,新认定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 15
11、5 家,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18 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1 家。据统计,截止 2008 年底,全市共有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 322 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11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7 家。2008 年,宁波市加大了重点试验室的认定管理工作,认定市级重点试验室 3家,培育省级重点试验室 2 家。截止 2008 年底,全市共有市级以上重点试验室41 家。其中市级重点试验室 32 家,省级重点试验室 6 家,国家级重点试验室 3家,如图 1-7 所示。省级重点试验室15%市级重点试验室78%国家级重点试验室 7%市级重点试验室省级重点试验室国家级重点试验室 图 图 1
12、-72008 年宁波市各级别重点试验室所占比例 资料来源:宁波市科技网重点试验室已经成为集聚科技人才、培育科研队伍的重要基地。2008 年对 29 个重点试验室进行评估的数据显示:试验室的整体素养不断提高,拥有高级职称科研人员 337 人,硕士以上学历人员 394 人;重点试验室科研实力不断增加,共担当各类课题 848 项,共获得各类课题经费 9287.44 万元;科技成果水平显著提高,科技成果获得市级以上嘉奖为 131 项(其中 2 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授权专利 67 件(其中独创专利 34 件),试验室开发产品 151 个(其中已有51 个产品进入产业化阶段)。4 、政府 宁波市政
13、府在应对 2008 年金融危机中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出台系列政策,增加了政府的服务功能。针对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宁波市政府刚好制定保稳促调 19 条看法、金融保障 18 条措施和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 23 条政策。新出台的政策包括关于保障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若干看法(甬政发2008104 号),关于进一步优化外贸结构推动我市外贸健康稳定发展的若干看法(甬政办发2008197 号),关于实施工业创业创新倍增安排的若干看法(甬政发200837 号),宁波市服务业跨越式发展行动纲要(甬政发200869 号),关于加快宁波市金融业创新发展的若干看法(甬政发200849 号
14、)等等。为了进一步加强创新资源保障,优化创新环境,市政府出台了教化发展、学问产权爱护等相关政策,新出台的政策包括:关于深化服务型教化体系建设,加快培育高素养应用人才的若干看法(甬政发200826 号),关于加快创新型领军和拔尖人才引进培育的实施方法(甬政发2008239 号),宁波市创建国家学问产权示范城市工作方案等等。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政府强调资源的集约运用和环境爱护。出台了如下政策:关于切实推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实施看法(甬政发200872 号),宁波市811环境爱护新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批转市经委、市统计局关于节能工作目标责任考核暂行方法及单位 GDP 能耗统计指标和监测体系实施方案的
15、通知(甬政发200817 号)等。同时各职能部门结合本部门实际状况出台了相关政策以推动全市创新创业。如:宁波市科技研发投入资助安排实施方法(试行),2008 年宁波市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 关于加强外贸风险防范促进外贸健康稳定发展的若 干看法等。这系列政策的出台,促进了宁波市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二)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投入要素分析 1 、创新学问资源 (1)专利状况。2008 年,宁波全市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达到 16173 件、9882 件,增长 24.5%和 11.7%,独创专利占专利授权总量比例比上年提高了 1.8个百分点,达到 5.11%。近年来,宁波市专利申
16、请与授权量连年快速增长。就专利申请量看,从 2001年的 3003 件快速增长到 2008 年的 16173 件,年均增长率高达 27.19%,但独创专利申请占专利申请总量的比例虽连年提高,到 2007 年也仅为 11.26%。就专利授权量看,从 2001 年的 2148 件增长到 2008 年的 9882 件,年均增长率高达24.36 %,但独创专利授权所占的比例在 2008 年以前始终徘徊在 4%以下。2008年宁波市独创专利授权量接着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比 2007 年增长 72.3%,占授权专利总数的比例创今年来新高,达 5.1%,比上年提高 1.8 个百分点。表 1-2为宁波市各县区
17、专利授权状况。表 表 1-22008 年宁波市各县区专利授权状况独创(件) 好用新型(件) 外观设计(件) 合计(件) 增长率(%)海曙区 32 358 259 649 50.0 江东区 63 242 112 417 3.4 江北区 29 370 189 588 32.4 镇海区 55 256 138 449 5 北仑区 60 471 328 859 31 鄞州区 64 697 670 1431 20 慈溪市 89 995 1418 2502 4.4 余姚市 64 578 1157 1799 10.6 奉化市 9 164 161 334 62 宁海县 19 200 396 615 -12.0
18、象山县 21 194 24 239 9 合 计 505 4525 4852 9882 11.7 资料来源:宁波市科技网(2)商标状况。2008 年,宁波市累计注册商标数达 45398 件,同比增长 9.3%。其中,农产品类商标 3689 件,服务商标 3999 件,境外商标达 5733 件。获中国驰名商标 76 件,累计 233 件;新增省级闻名商标 134 件,累计 733 件。2 、创新人力资源 2008 年宁波共新增各类人才 8 万余人,全市人才总量已达 69 万余人,较上年增长 14.8%。其中专业技术人才 47 万余人,比上年同期增长 11.9%;其中高级职称人才 2.4 万(博士、
19、博士后人才 1267 人,海外留学生人才 1100 人),比上年同期增长 14.3%,如表 1-3 所示。 表 表 1-32004 年2008 年宁波市人才资源基本状况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人才资源总量(万人)44 48.5 53.4 60.5 69 专业技术人才(万人)33 36 39 42 47 其中 高级职称(万人)1.5 1.7 1.9 2.1 2.4 资料来源:宁波市科技网2008 年全市共有两人获得专家称号,分别有 3 人和 19 人入选省151 人才工程第一、其次层次培育序列。政府主动实施千名紧缺人才培训工程,共培训专业人才 6000 余人次,其中重点
20、培训中高级紧缺专业人才 1000 余人;组织举办各类高研班、学问更新系列讲座,共培训相关领域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近 600名;实施了千名海外留学人才集聚安排,组织了第十一届浙洽会人才智力引进系列活动等,引进留学人员 294 人,新增留学人员创业企业 48 家,执行海外项目 71 项,引进海外专家 194 人次;并主动推动 10 大应用型专业人才培育基地建设,共开展人才培育模式改革 39 项,教学改革 40 项,课程教材建设 123 项,试验室及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55 项。 3 、创新财力资源 2008 年宁波市财政科技支出预算支配 17.9 亿元,比 2007 年增长 48.55%。全市实际科技
21、支出 16.5 亿元,比上年增加 0.45%。市本级财政科技支出 4.5 亿元,比上年增长 7.06%,各县市区财政科技支出 1.2 亿元,比上年削减 1.83%。主要是一次性投入、基本建设支出等缘由影响科技经费支出增长。若剔除上述一次性投入因素后,全市财政科技支出比上年增加 15.2%,市本级财政科技支出比上年增长 24.8%,各县市区财政科技支出比上年增长 11.9%。政府同时优化了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出台了宁波市科技研发投入资助安排实施方法(试行),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试点)、专利示范(试点)企业等八类企业的扶持和引导。对 266 家规范记帐、研发费用大的企业实施了研发投入资助
22、,市财政科技经费资助总额达 4608.5 万元,县(市)区赐予 1:1配套经费支持。2008 年,宁波市政府出台关于激励股权投资企业发展的若干看法和关于加强我市企业上市工作的若干看法,结合原来已经出台的相关政策,对股权投资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政策体系。全年新增 4 家创业投资备案企业,1家合伙制股权投资基金。扶持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市场前景看好的中小企业做强做大,制订上市安排。2 家企业实现境外上市,融资 500 万欧元。累计上市公司达到 34 家,募集资金 240 亿元。上市公司增发 2 家,融资 12.5 亿元。(三)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环境要素分析 2008 年宁波市共支配科技创新公
23、共服务平台及中介机构建设项目累计支配20 个,支配资金 3871 万元。重点支持建设宁波市特种钢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和宁波市科技综合服务及科技文献检索公共服务平台,相继开通了宁波市产学研创新服务平台和宁波专利预警服务平台,对大型科学仪器共用网等以政府投入引导为主、公益性强的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予以滚动支持。同时,政府主动探究组建优势产业产学研创新联盟,进一步深化拓展与中科院、浙江高校等大院大所和武汉、合肥、西安等中西部城市的科技合作,增加协同创新实力。为了进一步增加对优势产业技术创新的支撑力度,加大了对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支持力度,继 2007 年成立宁波汽车轻量化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 后,200
24、8 年 12 月 31 日又成立了由我市新材料生产企业、高校和科研单位等组成的宁波新材料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以进一步提升新材料产业自主创新实力,促进新材料产业发展。推动大院大所的建设,支配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特种纤维重大科技专项资金 2000 万元,开展特种纤维重大科技探讨。与西安交通高校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全年共建技术研发机构 26 家。到 2008 年底,宁波市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达 14 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 3 家),累计孵化面积 27.35 万平方米,在孵企业 658 家,累计毕业企业 237 家;在孵企业总收入 10.6 亿元,拥有各类授权专利总数 389 项;成立了互联网服务、嵌入
25、式软件、新能源与节能等 3 个专业孵化器;宁波软件产业园正式投入运用,集聚经认定的软件企业 50 家,新增软件著作权 105 件。扎实推动以研发园区为重点的创新载体集聚工程,接着加强全市科技资源的集聚。全年有 58 家机构签订了入驻高新区研发园区协议,共有 84 家机构经批准入驻研发园区,推动了研发园区成为全市研发创新中心的步伐。2008 年宁波市创新体系建设也比去年有了进一步的完善,如表 1-4 所示。表 表 1-42008 年宁波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名称 数量 重点试验室 市级重点试验室数量(家)32 省部级重点试验室数量(家)9 工程(技术)探讨中心 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数量(家)322
26、 省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数量(家)111 国家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数量(家)7 技术创新联盟 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个)2 引进机构及项目 引进、共建技术开发机构(家)26 引进高新技术项目(项)373 科技企业孵化器 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家)14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家)3 资料来源:宁波市科技网 宁波市各类科技行业协会对科技创新服务环境的建设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目前宁波市科技行业协会主要有宁波市科技询问协会、宁波市创业投资协会、宁波市生物技术协会、宁波市试验动物协会、宁波市软件行业协会和宁波市科学仪器设备协会等。二、宁波市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面临的逆境分析 (一)科技创新资源配
27、置规模不大 1 、创新人力资源 宁波市 2008 年总人口为 533 万人,人才总量达 69 万,每十万人口人才数为1.2 万,拥有中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 18.9 万,占人才总数的 12.9%。而深圳 2008年末,深圳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已达 90 万以上,每十万人口人才数已达 4.3 万以上,具有中高级职称以上的专业技术人才达 30 余万,说明宁波市在人才数量上和层次上都远远落后于深圳。同时,宁波市的创新人才培育力气不足。2008 年宁波市平均每位一般高校专任老师负担的学生数是 19.5 人。与其他城市和全国平均数历年的比较来看,宁波的高校老师负担的学生数较高。另外,从高校专任老师的总量和职
28、称结构来看,宁波市 2008 年有高校专任老师 7287 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 2597 名,专任老师中副高职称以上老师所占比例为 35.64%。专任老师总量低于杭州、广州、南京等地,如表 2-1。专任老师中副高职称以上老师所占比例与全省平均数39.34%相比这一指标偏低,与同类城市相比也偏低。宁波市要实现创新型城市这个目标,相对于全市产业的全面升级和优化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来说,目前这样的创新人力资源配置规模是不够的,还须要不断扩大规模。表 表 2-1城市间高校专任老师职称结构比较 宁波 2008 杭州 2007 上海 2007 广州 2007 南京 2007 高校专任老师数(人
29、)7287 23197 35480 42089 40769 副高以上职称人数(人)2597 缺 15804 16612 15781 副高以上职称人数比重 35.64% 缺 44.54% 39.47% 38.71% 资料来源:宁波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白皮书2 、创新财力资源 宁波市 2008 年 RD 支出 52.72 亿元,占全市 GDP 总量的 1.33%;全市财政科技投入总额为 16.5 亿元,占全市财政支出比例的 3.76 %,市本级财政科技投入 4.5 亿元,占市本级财政支出比例的 4.34%。但 2008 年,深圳市 RD 经费支出占其 GDP 已经超过 5%,由此可见宁波市创新财力资源
30、的配置规模与宁波市的经济规模不相称,与深圳,广州等发达城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创新财力资源的配置规模需进一步加大。(二)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区域分布不佳 各县(市)区高新技术产业接着呈现出块状集聚的特点,从区域分布来看,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主要集中在鄞州区、北仑区、慈溪市、保税区、余姚市等地(见表 2-2)。这五个地区 2008 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分别为 669.9 亿元、578.4 亿元、495.0亿元、457.4亿元和300.1亿元,产值之和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75.7%,销售收入、利税、创汇分别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利税、创汇总额的75.6%、78.3%、73.4%。表 表 2-22
31、008 年宁波市高新技术产品各地区发展状况 (单位:万元)地 区产值(亿元)同比增长(%)销售(亿元)同比增长(%)利税(亿元)同比增长(%)创汇(亿美元)同比增长(%)海曙51.412.953.017.82.4-22.63.624.1江东62.03.560.45.83.7-24.51.70.0江北104.830.098.524.78.97.27.4131.3镇海236.921.2236.417.810.4-27.84.6-25.8北仑578.422.1539.213.735.1-48.911.020.9鄞州669.925.2663.520.986.714.819.534.5慈溪495.014
32、.2490.010.557.2-2.927.515.1余姚300.140.2289.337.820.78.416.943.2 奉化124.07.6115.14.14.7-31.911.526.4宁海105.424.0104.126.211.0-5.26.673.7象山75.129.073.433.910.29.70.950.0保税457.438.9444.540.125.833.031.513.3东钱湖7.66.80.70.1大榭37.06.336.03.510.5-12.32.4136.0总计3305.020.83210.020.0288.0-6.6145.031.5注:高新区数字未列入,东
33、钱湖、大榭高新技术产值 2008 年起先单独统计 资料来源:2008 年浙江省科技统计年鉴、科技局网站三、优化宁波市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对策建议 1、推动企业制度创新,确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企业科技进步动力机制的制度基础。主动推动企业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利用已有的科技存量,进一步增加企业的技术创新实力,使企业能够集中在科研主体和科研力气,探讨、开发和经营重大科研项目,实现企业在探讨开发生产、销售、教化培训等方面的创新。2、建立和完善多形式、多渠道的投融资体系。保证财政科技经费投入随财政收入同步增长,进一步宣扬、贯彻和落实。努力拓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融资渠道,加快建设一批风
34、险投资机构,重点激励电子信息、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和机械装备业发绽开放式、民营化、特地化的产业投资基金。引导企业加大对高新技术探讨及其产业化的投入,促进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3、全面实施学问产权战略,为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供应有力保障。建立健全专利指标评价体系和专利统计制度,加强学问产权在科技安排考核中的地位。激励企事业单位申请独创专利和国(境)外专利,扶持和促进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的专利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形成一批学问产权优势单位和优势区域。加大名牌的培育力度,扶持企业创建名牌产品和驰(著)名商标。健全学问产权交易制度,发展各类学问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完善学问产权爱护体系,建立 跨
35、部门、跨区域的协调联动机制,依法严厉打击假冒、盗版、侵权行为,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4、坚固确立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观念,创新人才引进机制。要进一步优化引进和培育人才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实行各种有效措施,全方位创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良好环境。从而培育出具有超前意识、创业精神、擅长开拓,既懂技术和科技产业化规律,又懂经济和市场、具有先进管理阅历的复合型高素养创业人才,为宁波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供应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参考文献:1 宁波市科技信息网 22009 年浙江科技统计年鉴3 赵佩华, 张卫国. 广州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问题探讨J. 华南理工高校学报,2007 (5 )4 刘友平. 美日德韩国家科技资源配置模式比较及其借鉴意义J. 科技与管理,2005 ,(5 ):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