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诸将五首》原文及赏析.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48670667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杜甫《诸将五首》原文及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杜甫《诸将五首》原文及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杜甫《诸将五首》原文及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甫《诸将五首》原文及赏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诸将五首唐杜甫汉朝陵墓对南山,胡虏千秋尚入关。 昨日玉鱼蒙葬地,早时金碗出人间。 见愁汗马西戎逼,曾闪朱旗北斗殷。 多少材官守泾渭,将军且莫破愁颜。韩公本意筑三城,拟绝天骄拔汉旌。 岂谓尽烦回纥马,翻然远救朔方兵。 胡来不觉潼关隘,龙起犹闻晋水清。 独使至尊忧社稷,诸君何以答升平。洛阳宫殿化为烽,休道秦关百二重。 沧海未全归禹贡,蓟门何处尽尧封。 朝廷衮职虽多预,天下军储不自供。 稍喜临边王相国,肯销金甲事春农。回首扶桑铜柱标,冥冥氛裱未全销。 越裳翡翠无消息,南海明珠久寂寥。 殊锡曾为大司马,总戎皆插侍中貂。 炎风朔雪天王地,只在忠臣翊圣朝。(此章为乱后民困,责诸将不行屯田。在四句分截。洛阳

2、潼关, 忆安史陷京。沧海蓟门,伤河北余孽。【顾注】衮职谁补,言相皆出 将。储不自供,言兵弗知农。王相国,此相而出将者。事春农,那么兵 亦知农矣。稍喜有二义,诸镇不知屯种,而缙独举行之,是为稍喜。 缙素党附元载,此事在所节取,亦足稍喜也。当时李抱真为潞泽节度 使,籍民,免其租税,给弓矢,使农隙习武。既不废朝廷縻给,而府 库亦充实。郭子仪以河中乏食,自耕百亩,将士效之,皆不劝而耕。 此即军储之能自供者。诗但举王缙而不及李、郭,时缙为河南副元帅, 特就河北诸帅而较论之耳。玩临边二字可见。)后汉董卓传:李放火烧宫殿官府,居人悉尽。曹植诗“洛 阳何寂寞,宫殿尽饶焚”,正指此也。通鉴:天宝十四载十二月,

3、安禄山陷东京。十五载六月,破潼关。汉纪:“秦得百二焉。” 注:“秦地险固,二万人足当诸侯百万人。”沧海,指禹贡青州 之域。十洲记:沧海,在北海中,水皆苍色,神仙谓之沧海。庾信 诗:“蓟门还北望。【朱注】尽尧封,如王制“北不尽恒山, 南不尽衡山”之尽。俗本作觅,非。吏记:周封尧后于蓟,故日尧 封。王胄诗:“比屋降尧封。【朱注】此用衮职,与毛诗不同。后汉法真传:“臣愿圣朝,就加衮职。”注:“衮职,三公也。” 焦城曰:唐府乓之制,寓农于兵,军粮皆所自给。今府兵法坏,而 兵饷多取之饷,故云“军储不自供”。西都赋:储不改供。汉乐府:“苍梧多腐粟,无益诸军储。”旧唐书:广德二年,王缙拜同平章事,其年八月,

4、代李光弼都统河南、淮西、山南东道诸节度行营事, 兼领东京留守,岁余,迁河南副元帅,请减军资钱四十万贯,修东都 殿宇。谢跳启:“临边三事,既谢张温。”蔡文姬诗:“金甲耀日光。” 汉元帝诏:“方春农桑兴。”其四回首扶桑铜柱标,冥冥氛裱未全销。越裳翡翠无消息,南 海明珠久寂寥。殊锡曾为大司马,总戎皆插侍中貂。炎风朔雪 天王地,只在忠臣翊圣朝。(此章为贡赋不修,责诸将不能怀远。在四句分截。岭南未靖, 贡献久稀,由诸将膺异宠,拥高官,而不尽抚绥之道,故思忠臣恤民, 以辅翼朝廷。【黄生注】前三首道两京之事,皆翘首北顾,此那么道南 中之事,故以回首发端。【顾注】岭南自明皇南诏之败,继以中原多 故,其地未平。

5、越裳国,在交趾南。南海郡,即广州府。炎风朔雪, 以极南极北之地言。杜臆:殊锡而为大司马,那么兵权在握,总戎而 兼侍中衔,那么事无中制,何以不能收复旧疆耶。)十洲记:扶桑,在碧海之卯地,一面万里。南史:林邑 国,汉日南郡象林县,古越裳界也。北接九真郡南界。水步道二百余 里有西屠夷,亦称王。马援所植两铜柱,表汉界处也。新唐书:环 王,本林邑,其南浦有五铜柱山,形假设倚盖,西重岩,东涯海。明皇 令特进何履光以兵定南诏,复立马援铜柱,乃还。宋之问诗:“铜柱 海南标。”王僧达诗:“远山敛氛衩。”周外纪:成王六年,交 趾南有越裳氏,重译来朝,献白雉。唐书志:雕州日南郡有越裳 县。周书:成王时,苍梧献翡翠。

6、说文:“翡,赤雀。” “翠,青 雀也。”虞羲诗:“君去无消息。”后汉书:南海郡,武帝时置。唐志:岭南道有南海县。汉-西域传赞:孝武之世,睹犀布玳 瑁,那么建朱崖七郡。自是之后,明珠、文甲、通犀、翠羽之珍,盈于 后官。岭表录异:廉州有大池,谓之珠池,每年刺史修贡。子虚 赋:“寂寥无声。”傅亮进宋元帝诏:“敬授殊锡,光启疆宇。” 唐书:门下省,侍中二人,正二品,掌出纳帝命,相礼仪。与 左右常侍、中书令,并金蜂珥貂。管子:南至委火炎风之野。 张正见赋:“朔雪映夜舟。”记:临诸侯曰天王。【邵注】天王,用春秋例,大一统也。陆机豪士赋:“忠臣所为慷慨。”左传: 叔向语宣子曰:“文公之霸也,翼戴天子。”后汉

7、冯衍书:“圣朝享尧 舜之荣。”钱谦益曰:此深戒朝廷不当使中官为将也。杨思勖讨安南 五溪,残酷好杀,故越裳不贡。吕太一收珠南海,阻兵作乱,故南海 不靖。李辅国以中官拜大司马,所谓殊锡也。鱼朝恩以中官为观军容 使,所谓总戎也。泽州陈冢宰力辩其非。其一谓安南五溪之变,在思 勖未至之先,有本传可证,不当以越裳不贡责之思勖。其一谓吕太一 既平后,曾收珠千余日,有杜诗可证,不当以南海久寂责之太一。其 一谓汉武帝置大司马,为武官极品。唐之兵部尚书不可称大司马,唐 兵部尚书乃正三品。辅国进封司空,兼中书今,进封博陆郡王,三品 之官,何足异乎?假设唐之诸帅,其下各有行军司马及军司马,所谓大 司马者,应指副元帅、

8、都统节度使、都督府,都护府等官,专征伐之 柄者言。且安南常设大都护以掌统诸番,此亦可证,所谓殊锡,大约 非常宠锡,为朝廷亲信重臣耳。其一谓总戎之名,节度使皆可称,如 杜诗,“总戎楚蜀”以赠高适,“闻道总戎”以赠严武,何必观军容使 始云总戎耶?唐百官志:门下省,侍中二人,正二品。左散骑, 常侍二人,正三品。注云:左散骑与侍中为左貂,右散骑与中书令为 右貂。考马燧、浑抽,皆拜侍中,初非中人也。百官志中人有内 侍省监、内常侍诸称,而无侍中。宦者传诸宦官有封为王公,进 为中书今者,亦无侍中。今以鱼朝恩当之,误矣。所谓“总戎皆插侍 中貂”,当指节度使而带宰相之衔者。其五锦江春色逐人来,巫峡清秋万壑哀。正

9、忆往时严仆射,共 迎中使望乡台。主恩前后三持节,军令清楚数举杯。西蜀地形 天下险,安危须仗出群材。(此章为镇蜀失人,而思严武之将略。通首逐句递下,此流水格 也。细玩文气,望乡台与锦江相应,出群材与军令相应。仍于四句作 截。大历元年,公自云安下夔州。其云锦江春色者,从上流而言,正 想到台前迎使也,触景生哀,伤及严公。仆射,乃卒后赠官。迎使, 是幕僚同事。三持节,言朝廷倚重。数举杯,言军中整暇。地险易乱, 故须异才出镇,惜乎继起无人耳。旧唐书:武初以御史中丞出为绵 州刺史,迁东川节度使,再拜成都尹,仍为剑南节度使。所谓先后三 持节也。【顾注】只军令清楚一句,便见折冲樽俎中,具有多少韬略。 频数举杯

10、,如严公厅宴及晚秋摩诃池之类是也。或因八哀 诗有“忧国只细倾”句,遂云但数次举杯,失其旨矣。细倾,言饮不 至醉耳,非谓停止宴会也。设三镇蜀中,只几次举酒,反觉仓皇窘迫, 不似雅歌投壶气象。西蜀地险,外那么吐蕃见侵,内那么奸雄穷据也。安 危须仗,所谓“公来雪山重,公去雪山轻”也。)阴铿诗:“上林春色满。”殷仲文诗:“独有清秋日。”又:“哀 壑叩虚牝。”后汉王常传:光武曰:每念往时共更艰厄,何 日忘之。”仆射,秦官名。汉官仪注:师古曰:射,本如字读。古 重射,每官必有主射课督之,故名。今射音夜,泥。汉书田横 传:中使还报。又宦者传凡诏所征求,皆令西园验密约敕,号 日中使。文选注:天子私使日中使。成

11、都记:望乡台,与升仙桥 相去一里,管华阳县。王褒四子讲德论:“皇泽丰沛,主恩满溢。” 汉书冯奉世传:“辄持节将兵追击。”管子:“作内政而寄 军令。”诸葛孔明劾廖立表:“部伍清楚。”周明帝诗:“举杯延故 老。”李斯传:“西蜀丹青不为采。”陈琳书:“汉中地形。实有 险固。”镇蜀得人,安那么可以销萌,危那么可以戡乱。不必引荀子“安国之危”解。世说:殷中军日:“韩康伯居然是出群器。”钱谦 益日:是时,崔肝、柏茂林等交攻,杜鸿渐唯事姑息,奏以节度让阡、 茂林等各为本州刺史。上不得已,从之。鸿渐以三川副元帅兼节度, 主恩尤重,然军令清楚,有愧严武多矣。故感今思昔,必如严武出群 之才,斯可当安危重寄,而慨鸿

12、渐之非其人也。又日:鸿渐入蜀,以 军政委崔阡,日与僚属纵酒高会,追思严武之军令,实暗议鸿渐之日 饮不事事,有负主恩耳。旧解谓此诗“春”“秋”,就永泰元年说,非也。是秋,公在云安, 不当云巫峡,且前章云“南海明珠久寂寥”,亦不在永泰间也。按公 诗有云:“自平中官吕太一,收珠南海千余日。近供生犀翡翠稀,复 恐征戍干戈密。”太一之叛,在广德元年十一月,随即削平。自广德 二年、永泰元年至大历元年秋,中经闰月,约计千余日矣。彼云近供 稀,犹此言久寂寥也。想南海既平而复梗,又在是年深秋,彼此互证, 断知其作于大历元年秋日矣。郝敬日:此以诗当纪传,议论时事,非吟风弄月,登眺游览,可 任兴漫作也。必有子美忧时

13、之真心,又有其识学笔力,及能斟酌裁补, 合度如律。其各首纵横开合,宛是一章奏议、一篇训诰,与三百篇并 存可也。又日:五首,慷慨蕴籍,反覆唱叹,忧君爱国,绸缪之意, 殷勤笃至。至末及蜀事,深属意于严武,盖己尝与共事,而勋业未竟, 特致惋惜,亦有感于国土之遇耳。陆诗雍曰:诸将数首,皆以议论行诗。黄生日:有感五首与诸将相为表里,大旨在于忠君报国, 休兵恤民,安边而弭乱。其老谋硕画,款款披陈,纯是至诚血性语。王嗣爽曰:五章结语,皆含蓄可思。西戎见逼,诸将之罪,第云 “且莫破愁颜”。社稷方优,诸将之罪,第云“何以答升平”。屯田不 举、此当事者失策,第称王相国以相形。广南未靖,此抚绥者失宜, 第举忠臣翊圣

14、以相劝。崔阡之乱,杜鸿渐不能会讨,独称严武出群, 以见继起者之失人。皆得诗人温柔敦厚之旨,故言之者无罪,而闻之 者可以戒。泽州陈冢宰廷敬曰:五首,合而观之,汉朝陵墓、韩公三城、洛 阳宫殿、扶桑铜柱、锦江春色,皆从地名叙起。分而观之,一二章言 吐蕃、回纥,其事封,其诗章句法亦相似:三四章言河北、广南,其 事封,其诗章句法又相似;末那么收到蜀中,另为一体。杜诗无论其他, 即如此类,亦可想见当日炉锤之法,所谓“晚节渐于诗律细”也。与 秋兴诗并观,愈见。锦江春色逐人来,巫峡清秋万壑哀。正忆往时严仆射,共迎中使望乡台。主恩前后三持节,军令清楚数举杯。西蜀地形天下险,安危须仗出群材。作品赏析【注释工韩公本

15、意筑三城,拟绝天骄拔汉旌。岂谓尽烦回纥马,翻然远救朔方兵。胡来不觉潼关隘,龙起犹闻晋水清。独使至尊忧社稷,诸君何以答升平?诸将五首是一组政治抒情诗,唐代宗大历元年(766)作于 夔州。这里选的是其中第二首。当时安史之乱虽已平定,但边患却未 根除,诗人痛感朝廷将帅平庸无能,故作诗以讽。正是由于这样的命 意,五首都以议论为诗。在律诗中发绝大议论,是杜甫之所长,而诸 将表现尤为突出。施议论于律体,有两重困难,一是议论费词,容 易破坏诗的凝炼;二是议论主理,容易破坏诗的抒情性。而这两点都 被作者解决得十分妥善。题意在“诸将”,诗却并不从这里说起,而先引述前贤事迹。“韩 公”,即历事那么天、中宗朝以功封

16、韩国公的名将张仁愿。最初,朔方 军与突厥以黄河为界,神龙三年(707),朔方军总管沙吒忠义为突厥 所败,中宗诏张仁愿摄御史大夫代之。仁愿乘突厥之虚夺漠南之地, 于河北筑三“受降城”,首尾相应,以绝突厥南侵之路。自此突厥不 敢逾山牧马,朔方遂安。首联揭出“筑三城”这一壮举及意图,别有 用意。将制止外族入侵写成“拟绝天骄(匈奴自称“天之骄子”,见汉书)拔汉旌”,就把冷冰冰的表达化作激奋人心的图画,赞美之 情洋溢纸上。不说“已绝”而谓之“拟绝”,一个“拟”字颇有意味, 这犹如说韩公此举非一时应急,乃百年大计,有待来者继承。因而首 联实为“对面生情”,明说韩公而暗着意于“诸将”。颔联即紧承此意,笔锋一

17、转,落到“诸将”方面来。肃宗时朔方 军收京,败吐蕃,皆借助回纥骑兵,所以说“尽烦回纥”。而回纥出 兵,本为另有企图,至永泰元年(765),便毁盟联合吐蕃入寇。这里 追述肃宗朝借兵事,意在指出祸患的原由在于诸将当年无远见,因循 求助,为下句斥其而今庸懦无能、不能制外患张本。专提朔方兵,那么 照应韩公事,通过两联今昔对照,不著议论而褒贬自明。这里,一方 面是化议论为叙事,具体形象;一方面以“岂谓”、“翻然”等字勾勒, 带着强烈不满的感情色彩,胜过许多议论,到达了含蓄、凝炼的要求。“尽烦回纥马”的失计,养痈遗患,五句即申此意。安禄山叛乱, 潼关曾失守;后来回纥、吐蕃为仆固怀恩所诱连兵入寇。“胡来不觉

18、 潼关隘”实兼而言之。潼关非不险隘,而今不觉其险隘,正是讥i肖诸 将无人,亦是以叙代议,言少意多。六句突然又从“诸将”宕开一笔,写到代宗。龙起晋水云云,是 以唐高祖起兵晋阳譬喻,赞扬代宗复兴唐室。传说高祖师次龙门,代 水清;而至德二载(757)七月,岚州合关河清,九月广平王(即后 来的代宗)收西京。事有相类,所以引譬。初收京师时,广平王曾亲 拜回纥马前,祈免剽掠。下句“忧社稷”三字,着落在此。六句引入 代宗,七句又言“独使至尊忧社稷”,这是又一次从“对面生情”,运 用对照手法,暴露“诸将”的无用。一个“独”字,意味尤长。盖收 京之后,国家危机远未消除,诸将居然坐享“升平”,而“至尊”那么 单独

19、食不甘味(至少诗人认为是这样),言下之意实深,如发出来便 是堂堂正正一篇忠愤填膺的文章。然而诗人不正面下一字,只冷冷反 诘道:“诸君何以答升平? ”戛然而止,却“含蓄可思”。这里“诸君” 一喝,语意冷峭,简劲有力。对于七律这种抒情诗体,“总贵不烦而至”(诗镜总论)。而作 者能融议论于叙事,两次运用对照手法,耐人玩味,正做到“不烦而 至”。又通过惊叹(“岂谓”二句)、反诘(“独使”二句)语气,为全 篇增添感情色彩。议论叙事夹情韵以行,便绝无“伤体”(伤抒情诗 之体)之嫌。在遣词造句上,“本意”、“拟绝”、“岂谓”、“翻然”、“不 觉”、“犹闻”、“独使”、“何以”等字前后呼应,使全篇意脉流贯,流

20、 畅中又具转折顿宕,所谓“纵横出没中,复含酝藉微远之致”(说诗 碎语),也加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公自永泰元年夏去蜀至云安,次年春,自云安至夔州。据末章云 “巫峡清秋”,当是大历元年秋在夔州作。其前二章乃追论去年事也。汉朝陵墓对南山,胡虏干秋尚入关。昨日玉鱼蒙葬地,早时 金碗出人间。见愁汗马西戎逼,曾闪朱旗北斗殷。多少材官守泾 渭,将军且莫破愁颜。(首章为吐蕃内侵,责诸将不能御寇。上四叹往事,下四虑将来。 【顾注】陵墓对南山,见其近在内地,而吐蕃入关发冢,其祸烈矣。 不忍斥言,故借汉为比。广德元年,柳伉上疏,谓犬戎犯关度陇,不 血刃而入京师,劫宫阙,焚陵寝,即其事也。此于禄山无涉。【张远 注】

21、帝王曰陵,公卿曰墓。玉鱼,应陵;金碗,应墓。【钱笺】昨日 早时,言变乱倏忽。愁汗马,指吐蕃入寇。闪朱旗,谓焚宫烟焰。蒙, 是覆地,对出字为工。汗马赤血,对朱旗自称。【顾注】末句紧接上 二,言前日之愁现在目中,岂可玩寇而遽破愁颜乎?两愁字,丁宁致 戒,不嫌重复。【卢注】永泰元年九月,郭子仪请遣诸道节度,各出 兵屯要害。诸将犹击毯为乐。故有末句。)王浚表:“倾乱汉朝。”长安志:终南山,连亘蓝田诸县,西 汉诸陵及大臣墓多与之相对。晁错书:汉兴以来,胡虏数入边地。后汉赤眉开掘诸陵,取其宝货,此西京事。董卓使吕布发诸帝陵及 公卿以下冢墓,收其珍宝,此东京事。诗言“陵墓对南山”,指西京 也。黄生日:三四,

22、叙陵墓开掘之惨。本恶境而出以雅语,假设张载七 哀诗“便房启幽户,珠押离玉体”,便觉出言直致矣。两京新记: 宣政门内,日宣政殿。初成,每见数十骑驰突出,高宗使巫祝刘明奴 问其所由。鬼日:“我汉楚王戊太子,死葬于此。”奴日:“汉书, 戊与七国反,诛死无后,焉得葬此? ”鬼日:“我当时入朝,以道远 不从坐,后病死,天子于此葬我。汉书自遗误耳。”明奴因宣诏, 欲为改葬。鬼日:“出入诚不安,改葬幸甚。天子敛我玉鱼一双,今 犹未朽,勿见夺也。”明奴以事奏闻。及开掘,玉鱼宛然,棺柩略尽。汉武帝故事:邺县有一人,于市货玉杯,吏疑其御物,欲捕之, 因忽不见。县送其器,推问,乃茂陵中物也。霍光自呼吏问之,说市 人

23、形貌如先帝。【朱注】南史:沈炯,为魏所虏。尝独行,经汉武 通天台,为表奏之。其略日:“甲帐珠帘,一朝零落;茂陵玉碗,遂 出人间。”即此事也。搜神记:卢充家西有崔少府墓。充一日入一 府舍,见少府。少府以小女与充为婚。三日,崔日:“君可归,女生 男,当以相还。”居四年,三月三日,临水戏,忽见崔氏抱儿还充, 又与金碗,并赠诗。充取儿、碗及侍,女忽不见。充诣市卖碗,崔女 姨母日:“昔吾妹之女,未嫁而亡,赠一金碗着棺中。”杜诗博议: 戴叔伦赠徐山人诗:“汉陵帝子黄金碗,晋代仙人白玉棺。”可见 玉鱼、金碗,皆用西京故事,实与汉朝陵墓相应,但汉后稗史自西 京杂记、风俗通、拾遗记诸书外,传者绝少,无从考据耳。

24、卢 充幽婚,恐尚非的证。胡应麟曰:早时金碗出人间,说者谓用“茂陵 玉碗遂出人间”语,以上有玉鱼字,遂易作金碗。或谓卢充幽婚,自 有金碗事,杜不应窜易原文。然单主卢充,又落汗漫。二说迄今分孥。 不知杜盖以金碗字入玉碗语,一句中事词串用,两无痕迹,如伯夷 传杂取经子,熔液成文。正此老炉锤妙处,而注家并失之。淮阴侯 云:”此自兵法,顾诸君不省耳。”余于注杜者亦云。按:赵次公曰: 闪朱旗于北斗城中,闲暇自假设。此以闲对逼,似为工称。但汗马西戎 四字,既属连用,那么朱旗斗城不应凑用。朱注指为旗上斗星,那么殷字 正与闪字相应。周必大曰:汉书有朱旗绛天,此云朱旗北斗殷, 见斗亦赤矣。殷,红色也,修书时避唐宣

25、宗讳,故改作闲耳。考左 传:“三辰旗旅。”疏云:“画北斗七星。”汉书:“招摇灵旗,九夷 宾将。”注:“画招摇于旗,以征伐。招摇,北斗第七星也。”东观汉 纪:段征还京师,鼓吹曲盖朱旗骑马,殷天蔽日。左传:左轮 朱殷。张希良日:注家以少陵父名闲,因改闲为殷,非也。上云“西 戎逼”,下云“北斗闲”,二字反对,言戎马之急如此,而我军旗帜高 并北斗者,悠扬闪烁,如此闲暇,那么其逗留玩寇可知矣。当从赵次公 之说。且闲字从木,同字从月,义同而点画各别,何嫌名之可讳乎? 又如“娟娟戏蝶过闲幔”,正与急湍相反对,假设改作开幔,意致索然。 杜臆:唐志:李林甫请停上下鱼书,自是徒有兵额官吏,而 戎器、驼马、锅幕、模

26、粮俱为矣。时府人目番上宿卫者曰侍官,而六 军宿卫皆市人矣。今吐蕃为寇,当拒之于疆场,而第守泾渭,已在畿 辅之内,况材官不知其多少,大抵皆侍官辈耳。通鉴:永泰元年九月,回纥、吐蕃合兵围泾阳,及暮,二虏退屯北原。越绝书:多少 为备。前汉书:“材官蹶张。”注:“材官,武技之臣。”又,“发巴 蜀材官。应劭曰:“材官,有材力者。”王勃诗:“赖此释愁颜。” 宋之问诗:“破颜看鹊喜。”苴一 /、韩公本意筑三城,拟绝天骄拔汉旌。岂谓尽烦回纥马,翻然 远救朔方兵。胡来不觉潼关隘,龙起犹闻晋水清。独使至尊忧社 稷,诸君何以答升平?(次章,为回纥入境,责诸将不能分忧。在四句分截。筑城本以 御戎,岂料国家多难,反借之

27、以平寇乱。如至德二载,香积新店之捷, 以回纪复两京。永泰元年,泾阳轻骑之盟,以回纥退吐蕃。子仪前后 用兵,皆藉其助讨之力。所谓“尽烦回纥马”、“远救朔方兵”也。曰 “岂谓”,见事出意外;曰翻然”,见彼有悔心。当时潼关破后,广 平出师。是秋,合关河清,此真主龙兴之象也。今杂虏侵境,忧在至 尊,诸将何不思奋身报国,以致升平乎?四句,作抑扬诘问语,其意 自明。按册府元龟:高祖师次龙门县,代水清。赵次公云:至德 二年七月,岚州合关河清三十里。此龙起晋水清之一证也。诗盖以祖 宗之起兵晋阳,比广平之兴复京师,广平王即代宗,故下文接以至尊。博议解胡来句,谓回纥自西北而来,不由潼关。果如其说,何不云萧关、散关

28、乎?其解龙起句,谓太宗龙兴晋阳,请兵突厥。却辗转 牵合,文气不顺矣。)世说:山涛与诸尚书言孙吴用兵本意。旧唐书张仁 愿传:景龙二年,拜左卫大将军,同中书门下三品,封韩国公。神 龙三年,仁愿于河北筑三受降城。先是朔方与突厥以河为界,河北岸 有拂云祠,突厥每入寇,必祷祠,候冰合而入。时默啜西击娑葛,仁 愿乘虚夺漠南之北,筑三城,首尾相应。以拂云祠为中城,东西相去 各四百里,皆据津济,遥相接应。北拓三百余里,于中头朝那山北置 烽燧一千八百所。自是突厥不得度山放牧,朔方无复侵掠。新书: 中城南直朔方,西城南直灵武,东城南直榆林。史记淮阴侯传: “驰入赵壁,拔赵旗,立汉赤帜。”按:天骄拔汉族,五字连读。言 回纥本欲拔去汉旌,自三城既筑,那么绝其拔族之路矣。蜀志吕 凯传:翻然改图。一行并州起义堂颂:我高祖龙跃晋水,凤翔 太原。梅福传:升平可致。其三洛阳宫殿化为烽,休道秦关百二重。沧海未全归禹贡,蓟 门何处尽尧封。朝廷衮职谁争补?天下军储不自供。稍喜临边 王相国,肯销金甲事春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