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当空明月——对古诗词中“明月”的解读》教案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复习:《当空明月——对古诗词中“明月”的解读》教案 .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当 空 明 月对古诗词中“明月”的解读教学目标:1、 带领学生体会、感悟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所能蕴含的感情。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3、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汲取其中的有益精髓,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带领学生体会、感悟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所能蕴含的感情。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汲取其中的有益精髓,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一、 课题导入我们有一个传统节日叫做中秋节,中秋,应该是和家人团圆,吃月饼赏月的节日,但遗憾的是现在月饼越来越多了,可是看月亮的时间越来越少了。所以我们今天就
2、来讲讲这个意象,来讲讲这一轮“当空明月”。中国人喜欢月亮,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月亮在中国已形成一种与中华民族的伦理、审美、哲学等密切相关的文化。它可以入诗、入文、入歌、入画,可倾听、诉说,吟之、唱之。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在古诗词中诗人们都用月亮来表达什么样的情感。二、 感悟明月1、 借明月寄托思乡之情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时节,月亮还是故乡的明亮”,现在我们提到思乡的唐诗名句,几乎一定会提到“月是故乡明”,全世界看到的月亮都是同一个月亮,为什么故乡的月亮格外“明”呢?这当然是因为人的心理感觉,杜甫写此诗时,是乾元二年,正是“
3、安史之乱”时期,这时的杜甫在秦州流亡,他的几个弟弟也因为战乱而分散各地,战事阻隔,音信不通,由此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因为家乡有自己的亲人,有自己熟悉的事物,一草一木都因为有亲人的陪伴而显得格外美好,因此连平平常常的月亮也显得格外亮了。在古诗里,思乡诗经常提到月亮,因为身在异处,但与家乡人却能共同看到同一个月亮,因为月亮似乎与家人也有了某种神秘的联系,这种联系,最能激起人们的思乡之情,由月亮想到人,起到物,想到吃过的某一顿饭,做过的某一件事,故乡遥远的记忆与亲人们的音容笑貌被月亮唤回到脑海,再对照诗人生活的困苦蹭蹬,故乡的月亮当然就亮于任何地方的月亮了。)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
4、江2、 借明月表达亡国之痛忧国之情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这首词创作于宋朝灭南唐后,李煜亡家败国,被囚禁待罪于汴京时。月“如钩”不仅写出月形,表明时令,而且意味深长:那如钩的残月经历了无数次的阴晴圆缺,见证了人世间无数的悲欢离合,如今又勾起了词人的离愁别恨。)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3、 借明月表离愁别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 借明月表真挚的爱情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女词人以女性特有的敏感和浪漫借助于鸿雁
5、传书的传说,画面清晰,形象鲜明的渲染了一个月光照满楼头的美好夜景,然而在喜悦的背后,蕴藏着相思的泪水。“月满西楼”写月夜思妇凭栏望眺。月已西斜,足见她站立楼头已久,这就表明了她思念丈夫之情更深,愁苦更极。盼望音讯的她仰头叹望,竟产生了雁足回书的遐想。难怪她不顾夜露浸凉,呆呆伫立凝视,直到月满西楼而不自觉。)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5、 明月象征人生短暂时光易逝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今月古月实为一个,而今人古人则不断更迭。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亦意味“古人不见今时月”;说“今月曾经照古人”,亦意味“古月依然照今人”。这两句形
6、成重复、错综、回环之美,且有互文之妙。古人今人何止恒河沙数,只如逝水,然而他们见到的明月则亘古如斯。后二句在前二句基础上进一步把明月长在而人生短暂之意渲染得淋漓尽致。)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6、 借明月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7、 明月象征边塞关隘8、 明月象征品质高洁9、 借明月表怀才不遇和遭遇被贬的悲惨心境三、 课堂小结中国的文人是多么的爱月啊,为什么呢?刘禹锡说出了这其中的缘由“扬州从事夜相寻,无限新诗月下吟”,比如写月亮最高产的诗人李白,那真可谓是有酒有月就有诗,人在月亮下能够吟成的佳句特别多,因为月下,人心安静啊,因为这时候你的心最宁静,因为这时候明月当空,因为这时候月映人心!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