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第三单元第六节《鼓乐铿锵》教学设计高中音乐必修 音乐鉴赏.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4864945 上传时间:2021-11-1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_第三单元第六节《鼓乐铿锵》教学设计高中音乐必修 音乐鉴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_第三单元第六节《鼓乐铿锵》教学设计高中音乐必修 音乐鉴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_第三单元第六节《鼓乐铿锵》教学设计高中音乐必修 音乐鉴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_第三单元第六节《鼓乐铿锵》教学设计高中音乐必修 音乐鉴赏.docx(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全一册第三单元第六节鼓乐铿锵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聆听滚核桃、锦鸡出山,通过分析音乐要素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了解乐曲所表现的生活内容。2.了解民间锣鼓音乐的类型“打溜子”、“鼓吹乐”,掌握相关基础知识。3. 认识鼓、钹、锣三种打击乐器,了解鼓及钹的基本演奏技法,小组合奏“打溜子”。4.通过对锦鸡出山、滚核桃的感受和体验,激发我们对打击乐的喜爱以及对本国本土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关注与热爱。教学重难点:1.聆听锦鸡出山、滚核桃、两首锣鼓音乐,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理解音乐内容,引导学生参与打击乐合奏、演唱节奏谱的艺术实践,从中体验其乐趣,了解乐曲的表现方法。2. 滚核桃头、

2、身、尾三部分的感受,锦鸡出山五个主题的感受。教学工具:鼓、钹、锣、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课:1、教师导入语:“同学们,大家好!一起来欣赏一段表演,说一说带给你怎样的感受,用了哪种乐器?”2、欣赏北京奥运会开幕表演视频击缶而歌。欣赏结束,教师提问1、这部作品带给你怎样的感受?2、用了哪种乐器?学生回答(略)教师补充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这是 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一段击缶表演,缶是中国古代的打击乐器,声音和鼓很相似,动人心魄、气势磅礴、激昂澎湃,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中国传统的打击乐器,感受打击乐器带来的震撼力量。引出第一件打击乐器鼓,教师介绍鼓、鼓的历史、鼓的种类,教师演示鼓各个部位发出的

3、不同声音引出欣赏曲目滚核桃。二、展开教学:(一)欣赏音乐作品:1、滚核桃(1)、介绍作品和绛州鼓乐(2)、了解鼓的演奏方法。(3)、提出问题让学生欣赏全曲, 乐曲总共分为几个大的部分? 请找出令你印象最深刻的演奏方式?(4)、学生欣赏后回答问题(略)(5)、分段讲解乐曲,按头身尾三个部分讲解,分析音乐要素是如何塑造音乐情景的。(6)、体验和实践:提炼出乐曲中的主要节奏,让学生用身体律动感受滚核桃。(7)、了解鼓吹乐这种民间器乐合奏类型然后引出另一种器乐合奏类型“打溜子”以及“打溜子”改编的锦鸡出山。2、锦鸡出山(1)、简要介绍作品(2)、介绍主奏乐器钹,教师介绍钹的各种演奏技法,播放音乐,学生

4、感受拨的演奏,模仿演奏。(3)、欣赏全曲引导学生注意乐曲的表现手法、乐器演奏表现形式以及音乐情绪,感受五个主题。(4)、讲解乐曲中用到的对偶创作手法,学生表演对偶引出螺蛳结顶的创作手法。(5)、分别感受五个主题(山间春色、结队出山、溪间戏游、众御顽敌、荣归),想象情景画面,分析音乐要素感受音乐情绪。三、拓展探究:(一)、打击乐合奏练习。1、学生聆听各声部节奏2、教师示范各个声部的节奏,学生练习打节奏。3、学生分组、分乐器练习,教师指导。4、展示打击乐合奏,教师点评。(二)、1、观看创意打击乐视频。2、创编打击乐合奏,分小组练习,学生展示创编成果,教师点评。四、课堂总结,课后任务。(一)、今天我们欣赏了中国鼓乐滚核桃和“打溜子”器乐合奏锦鸡出山,它们为我们展现的不仅是一场精彩的打击乐表演,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它们的灵感都往往出自于我们的生活中,希望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也多多的感受打击乐的魅力!(二)、课后任务,小组合作创编课本 47页节奏,下节课展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