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汇报 .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630633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汇报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22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汇报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汇报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汇报 .doc(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汇报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汇报农村延伸,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工作急需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的支撑和推动,原有的乡镇基层服务平台和管理机制已不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按照劳动保障部门平台建设“六到位”的标准要求,2012 年东阿镇政府成立了以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为龙头的 4 个社区、55 个行政村的劳动保障服务站,形成了较为健全的服务体系,在做好基层劳动保障、落实各项就业优惠政策、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和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大力加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不断完善机制,强化服务功能,开拓就业渠道,使 496

2、3名人员实现了就业。一、劳动保障基本情况。东阿镇总人口 42770 人,其中城镇居民 471 人,辖 55 个行政村,4 个社区居委会。近年来,按照业务部门的按排部署和总体要求,镇政府从着力抓好村居劳动保障服务体系建设入手,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开展了劳务输出、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社区岗位开发、社会保险和企业离退休人员管理等。(一)、严格按照劳动保障部门“六到位”要求,社区建立了劳动保障站,配备专兼职人员 60 人,其中镇劳动保障服务所 3 人,社区劳动保障站 4 人。(二)、结合我镇劳动保障的实际,劳动保障服务做到了“六个一”,即有一块牌子、有一部电话、每人有一套桌椅、有一个资料柜、有一台电

3、脑。镇劳动保障服务所有独立的办公场地 96 平方米,配备 6 套办公桌椅,做到了标识台帐、规章制度、流程五统一。(三)、组织人力对辖区内的劳动力资源状况、辖区单位用工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摸底,建立了离退休人员花名册、劳动力资源花名册、辖区内用工单位花名册、求职意愿登记表,并录入微机实行动态管理。(四)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制定完善了劳动保障服务所职责、劳保所工作规范、劳保人员职业道德、劳保工作环境标准等规章制度,从制度上保证了劳动保障有序开展。二、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的主要成效。1、摸清了底数,促进了就业。劳动保障人员经常对辖区居民和用工单位进行走访,不断更新充实劳动保障的各类台帐,充分利用网

4、络平台和村居广播及时发布各种用工信息,随时开展用工职介活动,使辖区人员实现了理想就业。2、就业有序开展。一是收集发布信息送岗位,为了使就业活动落到实处,针对掌握的人员的具体情况,多方搜集用工信息,编发劳务用工信息,提供就业岗位 120 多个;二是以人为本送服务,积极提供职业介绍和指导。3、为有创业意愿的 12 人提供小额担保贷款政策,使他们的创业得到了迈出创业的第一步。4、抓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实现异地就业。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 850 人,共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 4139 人,办理贫困家庭子女上扶贫技校 47 人。5、适应形势,提高劳动者素质。紧紧抓住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机遇,针对技能单一、文化水平

5、不高的实际情况,把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做为重点,努力创造就业条件。近几年以县劳动局就业办培训为依托为 850 名求职无证人员提供了免费职业技能培训。6、退管人性化。一是对企业退休人员情况,逐人进行核实,填制了基本信息登记表。二是制定了退休人员档案管理制度,从而使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更加科学、规范。7、劳保所对队伍考评机制不断健全和完善,建立了奖励机制、年终考核机制。队伍能力建设不断完善,做到了服务社区居民到位,上级各项任务圆满完成的目标。三、存在的问题虽然我镇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薄弱环节,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已建立,但是平台网络建设相应滞后。

6、尤其是已有 3500 多人入住的新合社区和将近 5000 余人入住的御福苑社区办公设施只有桌椅和人员,没有相应的电子服务设备;并且服务内容不全,不能完全满足广大群众需要。二是工作经费严重不足,劳动保障工作日趋繁重,工作开支不断增加,全年计划内的工作经费不足,使许多工作无法更好地开展。三是乡镇劳动保障机构是双重身份,他们不但要承担繁重的劳动保障服务工作,而且还要承担当地党委、政府分配的各项工作任务,不能做到专职专用,县局不便规范管理,对劳动保障工作任务的完成带来一定的影响,难以保证劳动保障业务的有效开展。四是劳动保障协理员工资收入较低,每人工资就几百元,仍与全省、全市的平均工资有较大差距。第二篇

7、: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工作汇报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工作汇报文章标题: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工作汇报按照劳动保障部门平台建设“六到位”的标准要求,2004年由县委、县政府批准成立了_镇劳动保障服务所,同时成立了 5 个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形成了较为健全的服务体系,在做好基层劳动保障工作、落实各项就业优惠政策、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大力加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服务功能,开拓就业渠道,使 1102 名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97 名“4050”人员走上了工作岗位,开创了就业工作进社区、社会保障进社区、城市低保进社区的工作局面,全镇就

8、业再就业工作呈现出健康发展的喜人态势。一、劳动保障基本情况。_镇地处城郊,总人口 40770 人,其中城市人口 18871人,辖 13 个行政村,5 个社区居委会。近年来,按照业务部门的按排部署和总体要求,镇政府从着力抓好社区劳动保障服务体系建设入手,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开展了劳务输出、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社区岗位开发、社会保险和企业离退休人员管理等工作。(一)、严格按照劳动保障部门“六到位”要求,镇上成立了劳动保障服务所,社区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站,县上在人员编制紧缺的情况下,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 18 人,正式干部 7人,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 11 人,其中

9、,镇劳动保障服务所 8人,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 10 人,并将劳动保障所需的经费并入社区经费,列入县财政统一拨付,为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劳动保障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人力物力上的保证。(二)、结合基层劳动保障工作的实际,首先从抓硬件入手,争取劳动部门资金,购置了办公设施,做到了“五个一”,即有一块牌子、有一部电话、每人有一套桌椅、有一个资料柜、有一台电脑。镇劳动保障服务所有独立的办公场地 96平方米,配备 9 套办公桌椅;五个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同各社区居委会合署办公,做到了标识台帐、规章制度、工作流程五统一。(三)、夯实工作基础。所站成立后,组织人力对辖区内的劳动力资源状况、下岗失业

10、人员、辖区单位用工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摸底,建立了“六册一表”下岗失业人员花名册、离退休人员花名册、劳动力资源花名册、辖区内用工单位花名册、享受城市低保人员花名册、求职意愿登记表,并录入微机实行动态管理。截止目前累计登记失业人员 1633 人、“4050”人员 143 人、零就业家庭 32 户 54 人,再就业优惠证发放660 人,企业退休人员 766 人,为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和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积累了第一手资料。(四)建立工作制度。劳动保障服务所站成立后,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根据站所职能职责,制定完善了劳动保障服务所工作职责、社区劳保站工作职责、劳保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再就业优惠证办理

11、工作程序、劳务输出工作程序、职业介绍工作程序、企业退休人员管理工作职责、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工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制度等 9 项工作制度,并使之上墙公示,从制度上保证了劳动保障工作有序开展。二、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的主要成效。1、摸清了底数,促进了就业。社区劳动保障人员经常对辖区居民和用工单位进行走访,不断更新充实劳动保障的各类台帐,特别是对下岗失业人员做到了“六清”即思想动态清、家庭情况清、劳动技能清、择业观念清、身体状况清、经济收入清。同时充分利用信息发布栏及时发布各种用工信息,随时开展用工职介活动,使辖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就近就地就业。2、就业再就业政策深入人心。一是利用开展失业登记和就

12、业服务等时机,对失业人员进行择业观教育,树立勇于走出家门,国营私营都是单位,各行各业都是工作的观念。二是利用各种例会、信息栏、板报、张帖标语、悬挂横幅等方式宣传就业再就业和劳动保障各项政策。三是树立了一批自强不息、自主择业、积极创业,下岗不落志再就业典型,通过组织先进典型演讲会的形式,现身说法。使劳动保障的方针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3、就业援助有序开展。一是收集发布信息送岗位,为了使再就业援助活动落到实处,针对掌握的失业人员的具体情况,多方搜集用工信息,编发劳务用工信息,提供就业岗位 5000 多个;二是以人为本送服务,积极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职业介绍和指导,对 572 名失业人员进行了失业登

13、记和求职登记,详细掌握了他们的求职意愿,特别是对“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等开展了一对一服务,制定服务计划书 97 份,就业援助有序开展。4、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困难群体。一是针对“4050”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就业困难群体开发公益性岗位 58个,安置 58 名困难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并为他们落实社保补贴 41064 元;二是为有创业意 12 全文查看第三篇: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工作汇报文章标题: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工作汇报按照劳动保障部门平台建设“六到位”的标准要求,2004年由县委、县政府批准成立了_镇劳动保障服务所,同时成立了 5 个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形成了较为健全的服务体系

14、,在做好基层劳动保障工作、落实各项就业优惠政策、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大力加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服务功能,开拓就业渠道,使 1102 名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97 名“4050”人员走上了工作岗位,开创了就业工作进社区、社会保障进社区、城市低保进社区的工作局面,全镇就业再就业工作呈现出健康发展的喜人态势。一、劳动保障基本情况。_镇地处城郊,总人口 40770 人,其中城市人口 18871人,辖 13 个行政村,5 个社区居委会。近年来,按照业务部门的按排部署和总体要求,镇政府从着力抓好社区劳动保障服务体系建设入手,认真落

15、实各项优惠政策,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开展了劳务输出、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社区岗位开发、社会保险和企业离退休人员管理等工作。(一)、严格按照劳动保障部门“六到位”要求,镇上成立了劳动保障服务所,社区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站,县上在人员编制紧缺的情况下,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 18 人,正式干部 7人,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 11 人,其中,镇劳动保障服务所 8人,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 10 人,并将劳动保障所需的经费并入社区经费,列入县财政统一拨付,为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劳动保障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人力物力上的保证。(二)、结合基层劳动保障工作的实际,首先从抓硬件入手,争取劳动部门

16、资金,购置了办公设施,做到了“五个一”,即有一块牌子、有一部电话、每人有一套桌椅、有一个资料柜、有一台电脑。镇劳动保障服务所有独立的办公场地 96平方米,配备 9 套办公桌椅;五个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同各社区居委会合署办公,做到了标识台帐、规章制度、工作流程五统一。(三)、夯实工作基础。所站成立后,组织人力对辖区内的劳动力资源状况、下岗失业人员、辖区单位用工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摸底,建立了“六册一表”下岗失业人员花名册、离退休人员花名册、劳动力资源花名册、辖区内用工单位花名册、享受城市低保人员花名册、求职意愿登记表,并录入微机实行动态管理。截止目前累计登记失业人员 1633 人、“4050”

17、人员 143 人、零就业家庭 32 户 54 人,再就业优惠证发放 660 人,企业退休人员 766 人,为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和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积累了第一手资料。(四)建立工作制度。劳动保障服务所站成立后,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根据站所职能职责,制定完善了劳动保障服务所工作职责、社区劳保站工作职责、劳保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再就业优惠证办理工作程序、劳务输出工作程序、职业介绍工作程序、企业退休人员管理工作职责、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工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制度等 9 项工作制度,并使之上墙公示,从制度上保证了劳动保障工作有序开展。二、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的主要成效。1、摸清了底数,促进了就业。社

18、区劳动保障人员经常对辖区居民和用工单位进行走访,不断更新充实劳动保障的各类台帐,特别是对下岗失业人员做到了“六清”即思想动态清、家庭情况清、劳动技能清、择业观念清、身体状况清、经济收入清。同时充分利用信息发布栏及时发布各种用工信息,随时开展用工职介活动,使辖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就近就地就业。2、就业再就业政策深入人心。一是利用开展失业登记和就业服务等时机,对失业人员进行择业观教育,树立勇于走出家门,国营私营都是单位,各行各业都是工作的观念。二是利用各种例会、信息栏、板报、张帖标语、悬挂横幅等方式宣传就业再就业和劳动保障各项政策。三是树立了一批自强不息、自主择业、积极创业,下岗不落志再就业典型,

19、通过组织先进典型演讲会的形式,现身说法。使劳动保障的方针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3、就业援助有序开展。一是收集发布信息送岗位,为了使再就业援助活动落到实处,针对掌握的失业人员的具体情况,多方搜集用工信息,编发劳务用工信息,提供就业岗位5000 多个;二是以人为本送服务,积极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职业介绍和指导,对 572 名失业人员进行了失业登记和求职登记,详细掌握了他们的求职意愿,特别是对“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等开展了一对一服务,制定服务计划书 97 份,就业援助有序开展。4、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困难群体。一是针对“4050”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就业困难群体开发公益性岗位 58个,安

20、置 58 名困难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并为他们落实社保补贴 41064 元;二是为有创业意愿的 67 名下岗失业人员落实小额担保贷款 134 万元,使他们的创业得到了援助资金的扶持,迈出创业的第一步;通过多方援助,形成了就业再就业的良好氛围。5、抓劳务输出,实现异地就业。以东南沿海劳务基地为依托,积极动员失业人员外出务工,使 393 名失业人员参加劳务输出实现了再就业,为灵活就业和参加劳务输出实现异地就业的 43 名下岗失业人员申办社保补贴 59404 元。6、适应形势,提高劳动者素质。紧紧抓住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机遇,针对失业人员普遍存在的年龄偏大、技能单一、文化水平不高的实际情况,把开发公益性

21、岗位、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做为工作重点,努力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创造条件。一是以镇劳动力培训基地为依托为 259 名技能单一的失业人员提供了免费职业技能培训。7、低保工作有进有出,应保尽保。低保工作坚持有进有出,动态管理,保障困难居民基本生的原则,对低保对象调查摸底,分类归档,动态管理。制定了低保“七三”(三原则、三不凭、三公开、三级审核、三榜公布定案、三严格、三对口)工作制度,严格了工作纪律,加大了公开公示力度,增强了低保调查、初审过程中的透明度,做到动态管理中的应保尽保,目前,有 1296 户 2869 人享受到基本生活保障等遇,解决了城市困难群体的实际困难,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8、退管

22、工作人性化。一是对移交的 726 名企业退休人员情况,逐户进行核实,填制了基本信息登记表,建立了退休人员基本信息数据库和工资数据库,同时随着退休人员居住情况的变动而及时调整基本信息,实行动态管理。二是确定了管理服务的项目及内容,印制了管理服务卡 800 张,下发企业退休人员人手一卡。三是成立了自管和互助服务组织,提高了退管工作的组织化程度,五个社区成立了互助服务小组 34 个,为退休人员参加各类活动提供了方便;四是规范档案管理,开展查询服务工作,把退休人员的档案以姓氏笔划为序编制了查寻目录,制定了档案管理制度,从而使档案管理更加科学、规范。第四篇: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工作汇报文章标题:乡镇劳动

23、保障平台建设汇报按照劳动保障部门平台建设“六到位”的标准要求,2004年由县委、县政府批准成立了_镇劳动保障服务所,同时成立了 5 个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形成了较为健全的服务体系,在做好基层劳动保障、落实各项就业优惠政策、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大力加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不断完善机制,强化服务功能,开拓就业渠道,使 1102 名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97 名“4050”人员走上了岗位,开创了就业进社区、社会保障进社区、城市低保进社区的局面,全镇就业再就业呈现出健康发展的喜人态势。一、劳动保障基本情况。_镇地处城郊,总人口 40770 人,其中城

24、市人口 18871人,辖 13 个行政村,5 个社区居委会。近年来,按照业务部门的按排部署和总体要求,镇政府从着力抓好社区劳动保障服务体系建设入手,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开展了劳务输出、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社区岗位开发、社会保险和企业离退休人员管理等。(一)、严格按照劳动保障部门“六到位”要求,镇上成立了劳动保障服务所,社区建立了劳动保障站,县上在人员编制紧缺的情况下,配备专兼职人员 18 人,正式干部 7 人,公益性岗位人员 11 人,其中,镇劳动保障服务所 8 人,社区劳动保障站 10 人,并将劳动保障所需的经费并入社区经费,列入县财政统一拨付,为基层劳

25、动保障平台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劳动保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人力物力上的保证。(二)、结合基层劳动保障的实际,首先从抓硬件入手,争取劳动部门资金,购置了办公设施,做到了“五个一”,即有一块牌子、有一部电话、每人有一套桌椅、有一个资料柜、有一台电脑。镇劳动保障服务所有独立的办公场地 96 平方米,配备 9 套办公桌椅;五个社区劳动保障站,同各社区居委会合署办公,做到了标识台帐、规章制度、流程五统一。(三)、夯实基础。所站成立后,组织人力对辖区内的劳动力资源状况、下岗失业人员、辖区单位用工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摸底,建立了“六册一表”下岗失业人员花名册、离退休人员花名册、劳动力资源花名册、辖区内用工单位花名

26、册、享受城市低保人员花名册、求职意愿登记表,并录入微机实行动态管理。截止目前累计登记失业人员 1633 人、“4050”人员 143 人、零就业家庭 32 户 54 人,再就业优惠证发放 660 人,企业退休人员 766 人,为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和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积累了第一手资料。(四)建立制度。劳动保障服务所站成立后,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根据站所职能职责,制定完善了劳动保障服务所职责、社区劳保站职责、劳保人员岗位职责、再就业优惠证办理程序、劳务输出程序、职业介绍程序、企业退休人员管理职责、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 9 项制度,并使之上墙公示,从制度上保证了劳动保障

27、有序开展。二、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的主要成效。1、摸清了底数,促进了就业。社区劳动保障人员经常对辖区居民和用工单位进行走访,不断更新充实劳动保障的各类台帐,特别是对下岗失业人员做到了“六清”即思想动态清、家庭情况清、劳动技能清、择业观念清、身体状况清、经济收入清。同时充分利用信息发布栏及时发布各种用工信息,随时开展用工职介活动,使辖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就近就地就业。2、就业再就业政策深入人心。一是利用开展失业登记和就业服务等时机,对失业人员进行择业观教育,树立勇于走出家门,国营私营都是单位,各行各业都是的观念。二是利用各种例会、信息栏、板报、张帖标语、悬挂横幅等方式宣传就业再就业和劳动保障各项政策

28、。三是树立了一批自强不息、自主择业、积极创业,下岗不落志再就业典型,通过组织先进典型演讲会的形式,现身说法。使劳动保障的方针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3、就业援助有序开展。一是收集发布信息送岗位,为了使再就业援助活动落到实处,针对掌握的失业人员的具体情况,多方搜集用工信息,编发劳务用工信息,提供就业岗位5000 多个;二是以人为本送服务,积极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职业介绍和指导,对 572 名失业人员进行了失业登记和求职登记,详细掌握了他们的求职意愿,特别是对“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等开展了一对一服务,制定服务计划书 97 份,就业援助有序开展。4、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困难群体。一是针对“405

29、0”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就业困难群体开发公益性岗位 58个,安置 58 名困难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并为他们落实社保补贴 41064 元;二是为有创业意愿的 67 名下岗失业人员落实小额担保贷款 134 万元,使他们的创业得到了援助资金的扶持,迈出创业的第一步;通过多方援助,形成了就业再就业的良好氛围。5、抓劳务输出,实现异地就业。以东南沿海劳务基地为依托,积极动员失业人员外出务工,使 393 名失业人员参加劳务输出实现了再就业,为灵活就业和参加劳务输出实现异地就业的 43 名下岗失业人员申办社保补贴 59404 元。6、适应形势,提高劳动者素质。紧紧抓住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机遇,针对失业人

30、员普遍存在的年龄偏大、技能单一、文化水平不高的实际情况,把开发公益性岗位、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做为重点,努力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创造条件。一是以镇劳动力培训基地为依托为 259 名技能单一的失业人员提供了免费职业技能培训。7、低保有进有出,应保尽保。低保坚持有进有出,动态管理,保障困难居民基本生的原则,对低保对象调查摸底,分类归档,动态管理。制定了低保“七三”(三原则、三不凭、三公开、三级审核、三榜公布定案、三严格、三对口)制度,严格了纪律,加大了公开公示力度,增强了低保调查、初审过程中的透明度,做到动态管理中的应保尽保,目前,有 1296户 2869 人享受到基本生活保障等遇,解决了城市困

31、难群体的实际困难,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8、退管人性化。一是对移交的 726 名企业退休人员情况,逐户进行核实,填制了基本信息登记表,建立了退休人员基本信息数据库和工资数据库,同时随着退休人员居住情况的变动而及时调整基本信息,实行动态管理。二是确定了管理服务的项目及内容,印制了管理服务卡 800 张,下发企业退休人员人手一卡。三是成立了自管和互助服务组织,提高了退管的组织化程度,五个社区成立了互助服务小组 34 个,为退休人员参加各类活动提供了方便;四是规范档案管理,开展查询服务,把退休人员的档案以姓氏笔划为序编制了查寻目录,制定了档案管理制度,从而使档案管理更加科学、规范。第五篇:XX 县区村

32、级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汇报材料 XX 县区建立村级劳动保障工作站创建充分就业区汇报材料一、XX 县区概况XX 省 XX 县区地处市中心 XX 县区与滨海 XX 县区之间,位于全市改革发展的前沿。全区总面积为 447 平方公里,分八街一乡,共有社区 47 个,自然村 114 个。常住人口 59.87 万,户籍人口 33.09 万,其中农业人口 19.99 万,非农人口 13.1万,在劳动年龄段内的人口为 17 万。其中农业户口 11 万 5,非农户口 5 万 5。已实现就业人数为 15 万 5,未就业人数 1 万5。其中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人数为 1 万人。二、开展创建充分就业区是形势发展的必然,率

33、先发的需要。随着滨海 XX 县区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处于滨海 XX 县区开发开放前沿的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快速推进。一方面经济社会的发展给我区人民带来了众多实惠的同时,随着市、区重点工程的开工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土地被征用,目前已有 25 个村被批准整体撤村,而且在今后的几年内 XX 县区将有 80%以上的村被征用。大量的失地农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逐年增加,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已就业的由于经济发展需要我区将折除 500 多家中小企业,就业又转为失业,大量的失地农民、失业人员的产生使就业再就业问题已成为 1不争事实,形势严峻,短期内难以缓解,统筹城乡就业迫在眉睫。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安国之策

34、,是提高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前提和重要途径。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政权都希望能够有效地控制并降低失业率,有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就业率,这样社会才会稳定。区委、区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就业工作,针对我区实际情况提出要立足新起点、追求高水平,大胆尝试,全面创建充分就业区。开展创建充分就业区活动是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的需要,是以人为本,为民解难的具体体现,是对我区率先开展城乡统筹就业实践的检验,是落实我区就业工作“十一五”规划“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农村未就业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的郑重承诺。三、创建充分就业区的几项具体工作措施。1、完善平台建设,选聘专职工作人员。我

35、区于 2006 年底已全面建成区、街乡、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区保障中心服务大厅和 9 个街乡保障中心服务大厅累计面积达 3299 平方米,平均面积达 330 平方米,其中街乡中心面积 2934 平方米,平均面积达 326 平方米,总投入资金为1262.7 万元。9 街乡所属的 47 个居委会社区工作站平均面积已达到 40 平米以上。但我区是涉农区县,自然村数量远大于社区数量,农村劳动力数量也远远大于城镇劳动力,要统筹做好城乡就业工作,村队没有劳动保障服务平台是不行的。为此,我们于 2007 年开始着手建立村级劳动保障工作站,在 07 年开展试点村建设的基础上,于 2008 年全面推开,至今已

36、建立村级劳动保障工作站 106 个,其余 3 个今年上半年也将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所有村级劳动保障工作站建站标准都参照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标准建成,配备了办公桌椅、微机、打印机、传真机、档案柜等必备的办公用具,有些条件好的村队还为工作站配备了空调、饮水机和照相机,现代化的办公用品为开展好劳动保障工作奠定了有力的物质基础。在建站的同时,我们还考虑了队伍建设。以前村队没有专职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只在村委会班子里选聘 1 名兼职就业信息员,每月给予 100 元工资补贴。由于人员是兼职的,所以多从事村委会工作,劳动保障工作放在了次要位置,况且每月100 元的补贴并不能给他们带来积极性。为稳定劳动保障工作人

37、员队伍,我们在 2008 年开展了选聘村级劳动保障协管员工作,根据各村人口资源数不等配备 1 至 3 名专职工作人员。具体标准是人口在 2000 人以下的,配备 1 名协管员;人口在20005000 人的,配备 2 名协管员;人口在 5000 人以上的配备 3 名协管员。选聘的人员经培训并参加统一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专职从事劳动保障工作。考虑到各村经济基础不同,待遇有所差别,我们没有规定协管员的具体工资,而是采取了工资补贴的形式,补贴标准为 XX 省最低工资标准,今后也将随着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而不断提高。目前由于选聘的协管员身份不一,所涉及的保险险种不同,暂时无法合并,所以没有给予协管员保险

38、补贴,今后将随着新政策的不断完善逐步增加保险补贴。村级劳动保障协管员的选聘工作一方面变兼职为专职,工作的专业性更强,另一方面工资补贴纳入了区财政预算,待遇有了保障,工作积极性高。目前我区共有劳动保障协管员 270 名,其中社区协管员 96名,村级劳动保障协管员 174 名。村级劳动保障协管员选聘本着既稳定队伍又有利于工作的原则,使队伍尽量年轻化和高素质化。174 名协管员中年龄在 30 岁以下的 52 人,30 至 40 岁的 70 人,40 岁以上的 52 人,平均年龄为 35 岁。所有协管员学历都在高中以上,其中大专以上学历 47 人。高素质的协管员队伍为今后劳动保障工作整体上水平奠定了良

39、好的物质基础。2、落实政策,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为统筹做好城乡就业工作,我局于 2006 年 11 月出台了XX 县区关于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的意见(津丽党发200638 号)文件,建立 XX 县区就业再就业专项资金,对于成立公益性公司、劳务派遣公司、企业吸纳、自主创业、免费职业介绍和培训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奖励和补贴政策。两年来累计向区财政申请各项就业再就业资金 1000 余万元(其中就业方面资金 476 万元),可以说较好地发挥了政策促就业的作用。为了进一步加大政策促就业力度,我们于 2008年下半年又出台了XX 县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的通知(津丽劳发200840 号)文件,文件提高了

40、部分鼓励政策的奖励标准。比如企业吸纳政策由原来的每吸纳一名农村劳动力给予 150 元一次性奖励,其中“4050”农村劳动力给予 300 元奖励,提高到企业每吸纳一名一般农村劳动力一次性给予 1200 元奖励,吸纳一名失地人员一次性给予 2400 元奖励,吸纳“3545”等十类就业困难群体一次性给予 3600 元奖励。劳务派遣公司派遣农村劳动力标准也由原来的 150、300提高到鼓励企业吸纳的标准。对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奖励标准由原来的给予 3000 元奖励提高到一般农村劳动力给予 3000 元奖励,失地农民给予 4000 元奖励,就业困难人员给予 5000 元奖励的标准。而且为应对当前金融危机对

41、企业的影响,我区还出台了十条政策,对一些后置性奖励、补贴资金改为前置,如企业吸纳由原来的签订并履行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给予奖励改为签订合同当月即给予奖励;公益性公司、劳务派遣公司由原来的经营满一年以上给予开办费补贴,改为成立之日起即给予开办费补贴等。可以说又进一步加大了工作力度,确保东丽稳定就业。3、完善基础,强化管理,开展对辖区内未就业群体情况调查。摸清底数,建立完善劳动力资源、求职登记、用工信息、岗位开发、就业安置、就业困难群体援助、公益性岗位开发安置等就失业管理台帐。做到定期更新,动态管理。“一户不丢,一人不漏”,为政府提供可靠信息,为求职人员提供优质就业服务。为便于管理,同时确保统计数据准

42、确,我们请软件公司专门设计一套劳动力资源数据库。现在软件基本完成,正在进行调整和试运行。借助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一方面可以减轻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另一方面也可以确保数字准确、动态管理。4、加大宣传,努力营造全区共创充分就业的良好氛围。好的政策还应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才能充分发挥作用。为此,我们充分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我区就业再就业政策,同时还印制了创建充分就业区宣传手册,手册发放到每个街乡劳动保障中心、每个社区(村)劳动保障工作站,还发放到 XX 县区联盟企业和其他相关单位。通过宣传,努力营造良好氛围,共同推进劳动保障工作上水平。内容总结内容总结(1)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汇报农村延伸,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工作急需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的支撑和推动,原有的乡镇基层服务平台和管理机制已不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2)已实现就业人数为 15 万 5,未就业人数 1 万5(3)两年来累计向区财政申请各项就业再就业资金 1000 余万元(其中就业方面资金 476 万元),可以说较好地发挥了政策促就业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