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给水排水规范大全》GBT15345-2003 混凝土输水管试验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给水排水规范大全》GBT15345-2003 混凝土输水管试验方法.pdf(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I C S 2 3 . 0 4 0一Q 药 tr 1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 B / T 1 5 3 4 5 -2 0 0 3 代替 G B / T 1 5 3 4 5 -1 9 9 4 混 凝 土 输 水 管 试 验 方 法 T e s t me t h o d s o f c o n c r e t e p i p e s f o r w a t e r t r a n s mi s s i o n2 0 0 3 - 0 7 - 2 3发布2 0 0 4 - 0 3 - 0 1 实施 + 鑫 lk tell 赢 瓤 CM * W M AW -W ; A a m发 “G
2、 B / T 1 5 3 4 5 -2 0 0 3 毛 i .J o li青 本标准参考 了国外 标准 F O C T 1 2 5 8 6 . 0 -8 3 ( 振 动挤压钢筋混 凝土压力 管技术条件 , J I S A5 3 3 3 -1 9 9 3 预应力混凝 土管( 管芯缠丝工艺) ) , A N S I / A WWA C 3 0 1 -1 9 9 9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压力管 , E N B S 6 4 2 -1 9 9 5 带钢筒和不带钢筒的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 接头、 配件以及对制管用预应力钢材的特殊要求 , AS T MC 4 9 7 -1 9 9 8 ( 混凝土管、 人孔或瓦筒
3、管试验方法 的有关 内容 。 本标准代替 G B / T 1 5 3 4 5 -1 9 9 4 预应力混凝土输水管检验方法 , 本标准与 G B / T 1 5 3 4 5 -1 9 9 4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 适用范围扩大到 G B 4 0 8 4 -1 9 9 9 自 应力混凝土输水管 和 J C 6 2 5 -1 9 9 6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 管 ; 修改了水泥砂浆保护层厚度的测点位置( 1 9 9 4 年版的5 . 3 . 1 . 2 ; 本版的8 . 2 ) ; 修改了水泥砂浆保护层强度的试验方法( 1 9 9 4 年版的5 . 4 ; 本版的第1 1 章) ; 修改了保护层砂浆吸
4、水性试验的环境条件, 明确了试验仪器的部件组成( 1 9 9 4 年版的5 . 5 . 2 ; 本版的1 2 . 2 和1 2 . 3 ) ; 删去了抗渗检验压力的规定值、 抗裂检验压力的规定值和检验结果评定( 1 9 9 4 年版的5 . 6 . 2 . 1 , 5 . 6 . 2 . 2和 5 . 6 . 3 ) ; 删去了转角试验的结果评定( 1 9 9 4 年版的 5 . 7 . 3 ) ; 改变了仪器设备的编写格式和内容( 1 9 9 4 年版的第4 章; 本版的第4 章和附录A ) ; 增加了规范性附录“ 保护层砂浆试件的制作及养护” ( 见附录B ) ; 增加 了资料性附录“ P
5、 C C P保护层砂浆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切割法) 伙见附录 C ) ;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 P C C P保护层砂浆吸水性试验方法( 压渗法) ” ( 见附录D ) ;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 P C C P保护层砂浆吸水率试验方法( 沸煮法) ” ( 见附录 E ) o 木标准的附录 A和附录 B为规范性附录 , 附录 C 、 附录 D和附录 E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水泥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 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 山东电力管道工程公司、 无锡华毅管道有限公司、 陕西省红旗水泥制品总厂、昆明预达制管
6、有限责任公司、 南宁鸿基水泥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深圳市太 阳莱因达管道有限公司、 天津市宝抵区水泥构件厂、 宁波迈克水泥制品有限公司、 宁波浙东水泥制品有限公司、 宁夏青龙管道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中毅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成都市双流水泥制品厂、 成都金炜制管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省水泥制品厂、 杭州腾龙管业有限公司、 枣阳市建筑材料制品厂、 浙江宝业住宅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尖峰管业有限公司、 淄博龙泉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新疆天山水泥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 国统管道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市津港钢丝总厂、 江苏华光双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广东茂名市恒威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周正
7、、 徐祥源、 陈刚、 吴悦人 、 李军奇 、 王建幸、 何栋 、 李世祥。 本标准委托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负责解释。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 B / T 1 5 3 4 5 -1 9 9 4 G B / T 1 5 3 4 5 -2 0 0 3 混凝 土输水管试 验 方法1 范 围 本标准规定 了混凝土输水管外观质量 、 几何尺寸、 水压试验、 保护层厚度 、 混凝土强度 、 保护层砂浆强度和保护层砂浆吸水性、 相对转角等项 目的试验方法 。 本标准适用于 自应力混凝土输水管( 以下用 Z 或 Z ( 工) , Z ( n) , Z ( 皿) 表示) ; 用震动挤压工艺
8、、 管芯缠丝工艺生产的预应力混凝土输水管( 以下分别用 Y Y G和 S Y G表示) 及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 以下用P C C P或P C C P L , P C C P E表示) 等四种混凝土输水管。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 日 期的引用文件 ,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B / T 1 7 7 -1 9 8 5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G B 1 2 5 0 极限数值
9、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 G B 4 0 8 4 自应力混凝土输水管 G B 5 6 9 5 -1 9 9 4 预应力混凝土输水管( 震动挤压工艺) G B 5 6 9 6 -1 9 9 4 预应力混凝土输水管( 管芯缠丝工艺) G B 8 1 7 0 数值修约规则 G B / T 1 1 8 3 7 -1 9 8 9 混凝土管用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G B 5 0 2 6 8 -1 9 9 7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 B J 8 1 -1 9 8 5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G B J 1 0 7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J C / T 2 1 8 -1 9 9 5 自应力硅酸
10、盐水泥 J C 6 2 5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 J C 7 1 5 -1 9 9 6 自应力硫铝酸盐水泥 J C / T 7 4 8 预应力与自应力钢筋混凝土管用橡胶密封圈( 原 Z B Q 4 3 0 0 1 -1 9 8 7 ) J G J 7 0 -1 9 9 0 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 J G / T 3 0 2 0 混凝土试验用振动台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 . 1 蜂 窝 管子混凝土表面因缺少水泥砂浆而形成的石子外露和空洞。3 . 2 粘皮 管壁表面因水泥砂浆被管模粘连而形成的粗糙不光滑。3 . 3 刻痕 插 口工作面被尖硬的物质刻划后留下的深度大于 1 m
11、 m 的沟痕。3 . 4 裂纹 管子表面存在的因收缩而形成的不规则缝隙。G B / T 1 5 3 4 5 -2 0 0 33 . 5 裂缝 管壁表面存在的因受外力而形成的伸人保护层或管壁混凝土内部的狭长的缝隙。3 . 6 璐筋 管子的受力钢筋未被砂浆或混凝土包裹而外露。3 . 7 纵筋露头 管子端面出现纵向钢筋头外露或锈斑 。3 . 8凹坑 在一阶段管内壁形成的深度大于壁厚二十分之一且大于5 m m的凹陷。3 . 9 凹凸度 管子承口工作面不平整, 局部出现高差和面积大于相应产品标准规定值的现象。3 . 1 0 空鼓 管壁保护层内部与钢筋粘结的界面分离形成的空气夹层。3 . 1 1 脱落 管
12、子保护层局部脱落, 使此处受力钢筋不能得到有效保护。3 . 1 2 错位 插 口工作面、 止胶台和管模其他部位合缝口出现台阶, 或者管身平直段高出止胶台的情况 。3 . 1 3 碰伤 管子端部因碰撞造成的纵向长度大于5 0 m m的损伤。3 . 1 4 缺边 管子承口、 插 口边缘受到的损伤。3 . 1 5 椭圆度 承口内径、 插 口外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与相应的标准规定值的比值 , 分别称为承 口椭圆度、 插 口椭圆度。3 . 1 6 相对转角 产品标准规定的二根相邻的管子纵向轴线的夹角。3 . 1 7 拐点 承插式管的承口外斜坡与管体平直段的交界处。3 . 1 8 恒压压力 在管子水压试验
13、的恒压过程中, 水压的下限值应始终不低于标准规定的检验压力值 ( 恒压过程中允许进行补压) 。4 试验用仪器和f具 试验用主要仪器和量具见附录 A o5 外观质,5 . 1 试 件 已生产的管子, 其中有些试验可在蒸汽养护( 或 自然养护) 脱模后进行 , 有的试验可在人库前进行。5 . 2 试验方法5 . 2 . 1 蜂窝、 麻面、 粘皮和刻痕 a ) 目测承插 口工作面和管体有无蜂窝 、 麻面、 粘皮和刻痕; b ) 用钢直尺和钢卷尺测量刻痕的长度 , 蜂窝、 麻面和粘皮的尺寸并计算其面积; c ) 用钢直尺和深度游标卡尺或 2 0 号铁丝测量瑕疵的最大深度 ; d ) 记录蜂窝、 麻面和
14、粘皮的面积和最大深度, 刻痕的深度和长度。 G B / T 1 5 3 4 5 -2 0 0 35 . 2 . 2 裂纹、 裂缝 a ) 目 测管体表面是否有裂纹 、 裂缝 , 对可疑处可用丙酮湿斑法显示 ; b ) 用 2 0 倍工具显微镜测量裂纹和裂缝的最大宽度; c ) 用钢直尺或钢卷尺测量裂缝最大长度 ; d ) 记录裂纹和裂缝的最大宽度和最大长度。5 . 2 . 3 浮渣、 露石、 起皮和鼓泡 a ) 目测管体内壁有无浮渣 、 露石 、 起皮、 鼓泡 ; b ) 用钢卷尺测量上述瑕疵的尺寸并计算其面积; c ) 用深度游标卡尺测量露石突出的最大高度 ; d ) 记录内壁浮渣、 露石
15、、 起皮和鼓泡的面积, 露石的最大高度 。5 . 2 . 4 露筋 a ) 目测管体表面有无露筋或锈斑; b ) 若刮去表层锈斑, 露出受力钢筋, 则为露筋; c ) 用钢卷尺测量露筋的长度; d ) 记录外露钢筋的根数、 最大长度。5 . 2 . 5 纵筋露头 a ) 目测管子两端纵筋头处有无锈斑或露筋 ; b ) 若刮去表层锈斑, 露出纵筋头, 则为纵向钢筋露头; c ) 记录纵向钢筋露头的点数和部位。5 . 2 . 6 凹槽 、 凹凸度、 凹坑和孔洞 a ) 目测承口和插口工作面有无凹槽、 凹凸度和孔洞、 插口合缝处有无凹槽、 管内壁有无凹坑; b ) 用钢直尺和 2 0 号铁丝测量凹槽
16、深度、 宽度, 并计算其面积 , 用钢直尺和塞尺测量凹凸度 ; 。 ) 在管内径测点处用 3 0 0 m m钢直尺沿着管子的纵 向竖放在管子 内壁 , 用深度游标卡尺测量凹 坑和孔洞的最大深度; d ) 记录凹槽 、 凹凸度、 凹坑和孔洞的深度。5 . 2 . 7 空鼓 a ) 用2 5 0 g 羊角锤敲打管子外表面, 依据声音的差异确定管体有无空鼓; b ) 沿着敲打管子时发出不同声音的界线 , 确定空鼓的范围; c ) 用钢卷尺或钢直尺测量尺寸并计算其面积; d ) 记录空鼓的部位、 处数及面积。5 . 2 . 8 保护层脱落 a ) 目 测管体保护层有无脱落; b ) 用钢卷尺或钢直尺测
17、量脱落的尺寸并计算其面积 ; c ) 记录保护层脱落的部位 、 深度和面积。5 . 2 . 9 错位、 飞边、 毛刺 a ) 目测插 口密封面合缝处, 管体合缝处以及管体与止胶台合缝处有无错位; b ) 用 1 5 0 m m的钢直尺测量错位处的高度差; c ) 目测有无飞边、 毛刺; d ) 记录错位的高度差及飞边毛刺情况。5 . 2 . 1 0 端部碰伤 a ) 目测管两端有无碰伤 ; b ) 用钢卷尺或钢直尺测量碰伤处的环向长度和纵向长度 ; c ) 记录碰伤的环向长度和纵向长度。G B / T 1 5 3 4 5 -2 0 0 35 . 2 . 1 1 承口称砂 a ) 目 测承口有无
18、露砂; b ) 用钢卷尺或钢直尺测量露砂的环向长度和最大宽度; c ) 记录露砂的环向长度和最大宽度。5 . 2 . 1 2 漏补和修丰 卜 质f a ) 目 测管体表面有无漏修现象, 若有则用钢直尺或钢卷尺测量漏修的尺寸并计算其面积。 b ) 观察管体表面修补质量, 查看修补处有无裂纹, 是否光洁平整, 粘结是否牢固等情况, 并详细记录。5 . 2 . 1 3 瑕疵面积的测算5 . 2 . 1 3 . 1 按瑕疵形状估算: a ) 当瑕疵形状近似为圆形时, 在其大约中心位置, 测其相互垂直的纵、 横两个方向的长度, 如图 l a 所示 , 其面积按式( 1 ) 和式( 2 ) 计算 : 。D
19、 h Dz D -一 二 二 三 。 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一2 。兀 Dz 5 竺 竺 一 。 。 (2) 4、一 式 中: D 瑕疵平均直径, 单位为毫米( m m) ; s 瑕疵面积 , 单位为平方毫米( m m z ) ; D h 瑕疵横向直径, 单位为毫米( m m) ; D 瑕疵纵向直径, 单位为毫米( m m) . b ) 当瑕疵形状近似为矩形时, 测最大长度L , 最大宽度B , 二 和最小宽度 B m in , 取其平均宽度, 如图 1 b 所示, 其面积按式( 3 ) 计算: 。二B 。
20、二 B m in s 二 L 二 m a x 1 。 。 。 。 二(3) 一一2 式 中: s 瑕疵面积, 单位为平方毫米( m m z ) ; L 瑕疵长度 , 单位为毫米( mm ) ; B m ax 瑕疵最大宽度, 单位为毫米( m m) ; B m in 瑕疵最小宽度, 单位为毫米 ( m m) , 。 ) 如瑕疵形状难以确定时, 其面积取式( 2 ) 与式( 3 ) 计算所得的较大值。Un Q 三 少 a )瑕疵直径的测量b ) 瑕疵长度、 宽度的测量 图 1 瑕疵尺寸测f示意图 G B / T 1 5 3 4 5 -2 0 0 35 . 2 . 1 3 . 2 若瑕疵的估算面积位
21、于判定值边缘时, 可改用百格网测算。6 几 何尺寸6 . 1 试 件 用 已生产的 Z , Y Y G, S Y G和 P C C P或 S Y G , P C C P管芯。6 . 2 龄期 a ) Z 应在水养结束出池, 表面风干后进行测量。 b ) Y Y G , S Y G和 P C C P管应在管子脱模或后续工序完成后进行测量 。6 . 3 直径环向测点位置 a ) 对于用整体模生产的管子, 在承口端和插口端任意确定圆心角约为9 0 0 的二条直径与管壁的交 点, 见图2 a ) . b ) 对于用两瓣模或四瓣模生产的管子, 在承口端和插口端确定与管子合缝连线成圆心角约为 4 5 “
22、的二条直径与管壁的交点 , 见图 2 b ) . c ) 对于用单开模生产的 S Y G, 在承 口端和插 口端确定圆心角约为 9 0 0 的二条直径与管壁的交点 ( 但应错开合缝线) , 见图 2 b ) . ( 合缝)口 (,中(G$) ( 合缝) a ) 整体模环向测量位置b ) 单开模、 二瓣模、 四瓣模环向测量位置 图 2 直径环 向测,位置示意图6 . 4 直径轴向测点位置 将承口端、 插 口端确定的环 向测点沿着管子的轴向延伸, 与测量的部位对应即为直径尺寸的纵向测点, 在图 3 、 图 4 、 图 5 中用“ ” 表示 。 a ) Z 轴向测点位置见图3 ( C 。 测点距插口
23、端部: 当D , 簇3 0 0 m m时为1 0 0 m m, 当D , 3 0 0 m m时 为 2 0 0 m m) 。 b ) Y Y G轴向测点位置见图 4 a , 接头用滚动橡胶密封圈的 S Y G轴向测点位置见图 4 b , 接头用 滑 动橡胶密封圈的S Y G轴向测量位置见图4 c ( C 。 测点距插口端部: 当D o 簇8 0 0 m m时为2 0 0 mm, 当 D , 8 0 0 mm时为 5 0 0 m m) . c ) P C C P轴向测点位置见图 5 ( C 。 测点距插 口端部 : 当 D , 成8 0 0 m m 时为 2 0 0 mm, 当 D , 8 0
24、0 m m时为 5 0 0 m m) G B / T 1 5 3 4 5 -2 0 0 3 单位 为毫米厂CCz _C3Co 1s 20 1i Ix 13 to2o a q 100 Ac 200 O份一 a ) Z ( I ) 单位为毫米一C,黔 _C3- -tI 6.-JCLCO is 20 h Iz l3 to2 O OO O 10012 200 b ) Z ( II) 单位为毫米一C, CxC3q Ca III s i 1z 13 14q 2Q 100 A 200 O O C ) Z ( m) c 保护层厚度; C管内径 D o 测点; C z 插口止胶台直径 D x 测点; C 3 插
25、口密封面直径 几 测点; C , 承口密封面直径 D , 测点。 图 3 自应力管直径轴向测,位置 G B / T 1 5 3 4 5 -2 0 0 3 单位为毫米 1 5 0 1 6 0 1 7 0 1 a ) Y Y与 单位 为毫米一 1i z0 C3C6 C,c0 151 L2 956200 A6 500一 b ) S Y G ( 滚动密封圈) 单位 为毫米诵 C6f e 14 c ) S Y G 3 0 0 一般为 5 d -9d o b ) Y Y G : 抗渗性能试验, 在蒸汽养护脱模后不宜少于 2 4 h , 抗裂性能试验混凝土龄期不宜少于 7 d o 。 ) S Y G: 在管
26、芯缠丝后即可进行抗渗性能试验, 抗裂性能试验管芯混凝土龄期不宜少于 7 d GB / T 1 5 3 4 5 - 2 0 0 3 d ) P C C P : 砂浆保护层采用蒸汽养护时, 管芯混凝土龄期不宜少于 7d ; 采用 自然养护时, 砂浆龄 期不宜少于 1 4 d o7 . 3 试验装置7 . 3 . 1 水压试验机的承口、 插 口堵头应与管子的承 口、 插 口相匹配 。水压机堵头的工作面应光洁无浮锈 、 无凹坑 、 不粘有硬化的水泥砂浆 , 水压机堵头和拉杆能满足最大推力的试验要求 。7 . 3 . 2 加压泵应能满足水压试验升压速度的要求 , 并能升到规定 的最大压力。7 . 3 .
27、 3 根据 G B 5 0 2 6 8 -1 9 9 7 的规定 , 宜选用直径不小于 1 5 0 m m, 分度值为 0 . 0 5 MP a , 精度不低于1 . 5 级的压力表 。压力表的最大量程宜为试验压力的 1 . 3 -1 . 5 倍。7 . 3 . 4 圆形橡胶密封圈的性能应满足 J C / T 7 4 8的规定 , 其尺寸应满足相应产品的密封要求 , 且必须逐个检查, 不得有割损 、 气泡 、 飞边等瑕疵 。7 . 4 试验步骤7 . 4 . 1 检查水压试验机压力表的量程是否满足管子检验压力的要求, 检查水压机的状况 , 清理堵头, 确认设备正常后 , 方可开始试验 。7 .
28、 4 . 2 清理管子的承口和插口工作面, 安装圆形橡胶密封圈, 将管子放置在水压试验机上, 管子就位,锁紧水压试验机的加压堵头。7 . 4 . 3 向管内充水直到排净管内的空气 , 然后以每分钟 0 . 1 MP a -0 . 5 MP a 的速度均匀升压至规定的检验压力值 , 各种输水管的检验压力按标准的规定或按其他的约定。7 . 4 . 4 在恒压状态下 , 检查输水管的抗渗、 抗裂性能和接头密封性能。自应力混凝土输水管和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在检验压力下的恒压时间分别为 1 0 m i n , 5 m i n ; 预应力混凝土输水管抗渗检验的恒压时间见表 1 , 抗裂检验的恒压时间为 3
29、m i n a7 . 4 . 5 在水压试验过程中, 观察并记录管子在升压时及恒压状态下管子表面和接头的情况 : a ) 记录管子接 口处、 管子与水压试验机堵头接口处有无滴水。在抗渗检验时若出现滴水, 经确认 后 , 可停止试验 , 卸压放水 , 允许重新安装一次 , 重装后 , 抗渗检验的恒压时间仍按标准规定。 记录滴水出现的部位 、 时间和次数 。 b ) 记录管子表面有无冒汗、 潮片、 淌水 、 喷水 , 记录出现 的时间、 部位和程度 , 在抗渗试验时用彩 笔划出冒汗、 潮片的边缘 , 标出淌水 、 喷水处的位置 。 C ) 用钢卷尺或钢直尺测量潮 片的直径或长度、 宽度 , 见 图
30、 1 , 按式 ( 1 ) 和式 ( 2 ) 或式 ( 3 ) 估算潮片 面积 。 d ) 潮片等瑕疵的估算面积位于判定值边缘时, 可改用百格网测算。 e ) 记录Z , Y Y G , S Y G表面是否开裂、 记录开裂的时间、 部位及裂缝的长度。 f ) 记录 P C C P管体是否爆裂 、 局部凸起及渗漏 , 记录出现的时间、 部位及程度。 表 1 预应力混凝土输水管抗渗检验恒压时间目 一 件宁一韶8 保护层厚度8 . 1 试 件 膨胀稳定的 Z , 已制成的 Y Y G, S Y G和 P C C P o 注: S Y G , P C C P保护层厚度的测量, 也可在制作保护层时进行。
31、G B / T 1 5 3 4 5 -2 0 0 38 . 2 测点位置 四种管子, 每种管子在一根上测三点, 三测点 的环向位置互相错开( 圆心角约为 1 2 0 0 ) 。纵向位置见表 2 0 表 2 保护层厚度测点位置 测点位置 管子种类 I II班 Z ( C )安装线外 5 0 m m处 Y Y G( h 2 )距插 口端 2 0 0 mm处承口外斜坡中部距拐点 1 0 0 m m的管身平直段上 S Y G ( h 2 )安 装线内 P C C P L ( t e )距插 口 端 6 0 0 m m处 P C C P E ( t e )距承口 端6 0 0 m m处管身中 部 a S
32、 Y G安装线至插口端长度 L c 按下列公式计算: 滚动密封圈接头: L c 二1 1 12 + 1 ;, 一l 4 ; 滑动密封圈接头: L c 二 P一1 4 式中参数分别见 G B 5 6 9 6 -1 9 9 4 表 3 、 表 A l8 . 3 试验方法8 . 3 . 1 在上述测点位置 , 用冲击钻或凿子将管子表层凿开一个小坑, 直至露出环筋表面为止, 不可凿伤钢筋。8 . 3 . 2 用深度游标卡尺测量环筋表面到管子外表面的距离 h ; , 测量时应使深度游标卡尺的底座与管子的轴线平行; 也可使钢直尺刻度面与管体表面垂直, 并沿管体轴线放在被凿开处, 再用深度游标卡尺放在钢直尺
33、上进行测量。8 . 4 结果计算 a ) Z的保护层厚度C , 直接用各测点的测值表示。 b ) Y Y G, S Y G和 P C C P保护层厚度也用 C表示 , 各测点保护层厚度按式( 5 ) 计算 : e 二 h ; + d F 一 ( 5) 式中: C ; 第 i 测点保护层厚度, 单位为毫米( m m) ; h ; 该测点实测的环筋表面至管子外表面的距离, 单位为毫米( m m ) ; d 环 管子环向钢筋的公称直径, 单位为毫米( m m) o9 管芯厚度或管壁厚度9 . 1 试 件 已制成的 Y Y G, S Y G和 P C C P管芯。9 2 试验方法9 . 2 . 1 管
34、内径按6 . 5 . 1 的规定测两个值。9 . 2 . 2 外径测点与管内径测点相对应, 在管外壁作四个标记( 圆心角约为9 0 ) ,9 . 2 . 3 按 以下方法测量管外径 D w : a ) 用精密 二 尺测量 : 将 7C 尺的首端放在一外径测点处 , 使其紧贴管芯或管子筒体外表面环绕一 周 , 并保持环形测量面与管子轴线垂直, 两手拉紧 二 尺, 使 7r 尺紧贴测量面, 来回拉动几下后读 取外径D w ; b ) 在管模对应管外径测点处( Y Y G除外) , 用内径千分尺测量管模内径两个值 , 以其平均值代替 管子外径 D w ; G B / T 1 5 3 4 5 -2 0
35、 0 3 。 ) 在确定的外径测点处 , 用专用量具测量管子外径两个值 , 两个值的平均值为 D W 。9 . 3 结果计算 管芯厚度 、 管壁厚度按式( 6 ) 计算 : t 李 ( D一D ) t ( 6 ) 2 、 一w一” ” 式中: t ; i 测点的管芯厚度或管壁厚度, 单位为毫米( m m) ; D , , i 测点的外径值 , 单位为毫米( m m) ; D o ,; i 测点的内径值 , 单位为毫米( m m) . 注: Y Y G的管壁厚度为h , S Y G管芯厚度为 h , , P C C P 管芯厚度为 t , , 在计算公式( 6 ) 中统一用“ t表示。9 . 4
36、 测量相邻的两个测点的厚度值 , 分别修约到 1 m m.1 0 混凝土强度1 0 . 1 混凝土拌和物取样1 0 . 1 . 1 混凝土拌和物试样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抽取。1 0 . 1 . 2 取样频率宜按 G B J 1 0 7 的规定执行。1 0 . 1 . 3 每次取样量应满足各产品标准有关混凝土试件组数的规定( 各种管子应测定的混凝土强度项目见表 3 ) 01 0 . 2 试件制作 a ) 自 应力混凝土试件按 G B 4 0 8 4 的规定制作。 b ) Y Y G的混凝土试件采用与制管相同的振动成型方法制作。 c ) S Y G, P C C P的塑性混凝土拌和物试件按G B
37、 J 8 1 -1 9 8 5的规定制作, S Y G的干硬性混凝土拌 和物试件采用拌合物适量加水搅拌均匀后加压振动的方法制作。 表 3 各种混凝土输水管的混凝土强度测定项 目口 fff 1ihJ 戴 A 1Amm5if * HYYG j#3-kf1( %f ),28 d AftSYG A3 3 f , 3 f ,28 d AftPCCP 3-kf&,*93Aff,28 dNfj( rFr) 州1 0 . 3 试件养护 a ) 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试件按照 G B J 8 1 -1 9 8 5 规定进行养护 。 b ) 测定脱模强度、 缠丝强度 、 出厂强度和蒸汽养护后 2 8 d 强
38、度的普通混凝土试件, 与管子同条件 蒸汽养护( Y Y G的混凝土试件在进行蒸汽养护时, 按G B 5 6 9 5 -1 9 9 4中6 . 2 条规定试件表面 施加0 . 0 3 MP a 的压力) , 除脱模强度外, 其余试件与管子同条件继续养护。 c ) 测定脱模强度 、 膨胀稳定期强度的 自 应力混凝土试件 , 按照 G B 4 0 8 4 的规定进行蒸汽养护和水 养护。1 0 . 4 试验步骤 a ) 普通混凝土立方试件抗压强度试验按 G B J 8 1 -1 9 8 5中第三章的规定进行。 b ) 自 应力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试验按 G B / T 1 7 7 -1 9 8 7 中第
39、 9 . 3 条 的规定进行 。1 0 . 5 结果计算1 0 . 5 . 1 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按式( 7 ) 计算: 尸, ,、 f- 专 K a ” ” ” ( 7) AG B / T 1 5 3 4 5 -2 0 0 3 式中: 关u 混凝土立方试件的抗压强度 , 单位为兆帕( MP a ) ; P 混凝土试件的破坏荷载, 单位为牛顿( N ) ; A 试件承压面积, 单位为平方毫米( m r n 2 ) ; K , 工艺换算系 数。 不同工艺的S Y G, Y Y G, P C C P , 管体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等于立方试件混凝土抗压强度乘以工艺换算系数( 由试验确定) , 当工厂尚
40、未取得实用的工艺换算系数时, 可参照G B / T 1 1 8 3 7 -1 9 8 9中第6 . 4 条的规定( 见表 4 ) 选取。对掺用减水剂的混凝土离心工艺 、 振动挤压工艺 , 表 4 的换算系数不适用。 表 4 混凝土抗压强度工艺换算 系数一 IM Its -LI -LA )t *v 汗A lbZ -E1.25 十A 41s -91.00 斗A A* 钊一1 0 . 5 . 2 混凝土 2 8 d 抗压强度的评定按 G B J 1 0 7 进行。1 1 保护层砂浆强度1 1 . 1 取样1 1 . 1 . 1 砂浆试样应在制作保护层的地点随机抽取。1 1 . 1 . 2 取样频率应
41、符合 G B 5 6 9 6 , J C 6 2 5 和 J G J 7 0 -1 9 9 0的规定。1 1 . 1 . 3 每次取样数量和方法应符合 J G J 7 0 -1 9 9 0 第 2 . 0 . 2 条的规定 。1 1 . 2 试件的制作与养护1 1 . 2 . 1 保护层砂浆强度采用7 0 . 7 m m X 7 0 . 7 m m X 7 0 . 7 mm的立方试件, 每组6 个。1 1 . 2 . 2 试件的制作和养护见附录 B .1 1 . 3 试验和结果计算1 1 . 3 . 1 抗压强度试验按 J G J 7 0 -1 9 9 0的规定进行。1 1 . 3 . 2 抗
42、压强度按下式(( 8 ) 计算 : N” fm c uf . . A u ” ( 8) A、U产 式中: fm, c uf . . 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 单位为兆帕( MP a ) ; N u 立方体破坏力, 单位为牛顿( N ) ; A 试件承压面积, 单位为平方毫米( m m 2 ) o1 1 . 3 . 3 6 个抗压强度结果 中剔除最大、 最小两个数值, 以剩下的 4 个数据的平均值作为抗压强度试验的结果 。1 1 . 4 应用户的要求, 保护层砂浆强度试验也可参照附录 C进行。1 2 保护层砂桨吸水性1 2 . 1 试件 已制作砂浆保护层的 S Y G和 P C C P .1 2 .
43、 2 试验龄期 砂浆保护层制作后, 采用蒸汽养护的龄期不宜少于7 d , 采用自然养护的龄期不宜少于1 4 d , 试验前试件保持湿润 2 4 h , 然后至少风干 1 h , 在此状态下进行试验。1 2 . 3 试验仪器 表面吸水测定仪( 见图 7 ) 由下列部件组成 : G B / T 1 5 3 4 5 -2 0 0 3 a ) 钢制底座: 与砂浆面接触处内径为6 1 . 8 m m, 外径为8 8 . 0 mm, 吸水面积为3 0 0 0 m m . b ) 金属套管 : 内径为 1 0 m m, 沿套管一侧开槽, 槽宽 7 mm, 槽的长度为 3 0 0 m m. c ) 玻璃管:
44、内径为 6 m m, 长 4 0 0 m m, 装在金属套管内, 在套管与玻璃管之间放置 以毫米为分度 值的刻度尺。 d ) 橡胶密封圈用于表面吸水测定仪与管体砂浆测区之间的密封, 密封圈内径为 6 1 . 8 m m, 外径 为8 8 mm, 厚度为5 mm, 低硬度高弹性, 代号为1 6 1 5 工业用硫化橡胶。橡胶密封圈安装在表 面吸水测定仪钢制底座与测区表面之间。1 2 . 4 试验步骤1 2 . 4 . 1 在试验管的管体外表面和承口外斜面顶部布置 3 个测区( 见图 7 ) , 每个测区面积为 1 5 0 m mx1 5 0 m m, 各测区之间距离大于 1 0 0 0 m m o
45、1 2 . 4 . 2 清理测区表面 , 将橡胶垫圈 、 表面吸水测定仪放置在测区处 , 橡胶垫圈与钢制底座和测区之间用玻璃胶密封。1 2 . 4 . 3 向玻璃管内注水 , 在 1 min之 内使玻璃管 内水柱上升至零刻度 , 此时用秒表计 时, 到 3 0 m i n时, 记录玻璃管内水柱下降的高度 Hi o 单位 为毫米已 一 内 PW061 1 1 3I II _0 4o o =o -5oz *61.s I1 表面吸水测定仪( 见右示意图) ;2 管子 ;3 金属套管;4 玻璃管;5 钢制底座。 图 7 保护层吸水性的测区布置示意图1 2 . 5 结果计算 每根管子的砂浆保护层吸水高度
46、按式( 9 ) 计算 : 艺H H 竺竺 。 。 。 。 (9) 3 式中: H每根管子砂浆保护层的平均吸水高度 , 单位为毫米( m m) ; H; 各测区玻璃管内水柱的下降高度 , 单位为毫米( m m) .1 2 . 6 应用户的要求, 保护层砂浆吸水性试验也可参照附录 D或附录 E进行。1 3 相对转角1 3 . 1 试件 取同品种 、 同规格、 同级别的两根管子。G B / T 1 5 3 4 5 -2 0 0 3 侧t基准线生萎 a/2s. .: .a .4-Lo 7 图 8 管子转角接头密封性能试验示意图1 3 . 2 试件龄期 Y Y G, S Y G为抗渗试验龄期 , Z ,
47、 P C C P为水压试验龄期 。1 3 . 3 试验装皿及要求1 3 . 3 . 1 双管水压试验机 , 应配有可灵活调节高度的托管车, 或专用转角试验装置 。1 3 . 3 . 2 测量用的细线 , 可用弦线或细铁丝 , 长度应大于 1 5 m,1 3 . 3 . 3 量程为 1 0 0 0 mm的钢直尺或钢卷尺。1 3 . 4 Z , Y Y G , S Y G和P C C P ( 单胶圈) 的试验1 3 . 4 . 1 将两根样管置于双管水压机上, 调至水平位置, 两根管子的纵向轴线完全重合, 在管体上方或一侧在水压机两端固定一根细线( 见图 8 ) , 测量细线到管体接头处的初始距离
48、 H o o1 3 . 4 . 2 根据表 5 规定的允许相对转角, 按式( 1 0 ) 计算接头处顶起高度 H: O H一s i n 粤XL “ ( 1 0 ) 一 一 2、 一 式中: A H产品标准规定允许相对转角的接头位移值, 单位为毫米( m m ) ; a 管子允许相对转角, 单位为度( ” ) ; L 管子的有效长度 , 单位为毫米( m m) .1 3 . 4 . 3 用托管车上、 下调节, 测量细线与被顶起的管子接头的距离H , 直至满足式( 1 1 ) 的要求。 H H 。 一 H (1 1 ) 式中: H 管体被顶起后管接头处与细线的距离, 单位为毫米( m m) ; H
49、o 管体未顶起前细线与管接头处的初始距离, 单位为毫米( m m ) . 表 5 各种管子不同公称内径的允许相对转角 nITT#4 2. 00Z 100350YYGSYGPCCP六居1 3 . 4 . 4 向管内充水 , 将管内空气排净, 各种管子按规定的升压速度匀速升压至规定的检验压力, 按各种管子的恒压时间 , 检查接头处密封情况。 G B / T 1 5 3 4 5 -2 0 0 31 3 . 5 P C C P ( 双胶 圈) 的试验 用拉杆或其他方式将二根 P C C P水平连接 , 测量细线紧贴管子内壁水平直径的一端, 用液压千斤顶水平方向顶管子接头处, 分别按1 2 . 4 .
50、2 , 1 2 . 4 . 3 计算 H, H , 向管子接头内充水, 将接头空腔内的空气排除 , 在规定的检验压力下, 恒压时间 5 m i n , 检查接头处密封情况。1 4 试验数值的修约与比较方法1 4 . 1 试验数值的修约 试验数值应读至仪器、 量具的最小分度值, 按产品允许偏差的要求, 确定修约位数和修约间隔, 修约规则应符合 G B / T 8 1 7 0 的规定 。1 4 . 2 试验数值的比较方法 按G B / T 1 2 5 0的规定, 根据试验项目的性质, 水压试验压力值应采用全数值比较法, 其余项目的试验值或其计算值均采用修约值 比较法 。1 5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