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入户抢劫开题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入户抢劫开题报告.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湖 南 工 业 大 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2015届)学 院(部): 法学院 专 业: 法学 学 生 姓 名: 赵逸波 班 级: 1304 学号13409100443 指导教师姓名: 刘康复 职称 2014年 12 月 15 日4题目:论入户抢劫1. 结合课题任务情况,查阅文献资料,撰写1500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 入户抢劫与户外抢劫比较,两者均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但入户抢劫还侵犯了公民的住宅居住安全,可以说,入户抢劫在一定程度上是抢劫罪与非法侵入住宅罪的结合,这也是入户抢劫作为加重处罚的重要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第二百六十三条,
2、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入户抢劫的;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持枪抢劫的;中国刑事辩护网提供;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入户抢劫属于刑法中规定的抢劫罪中的加重处罚情节,其处罚力度与抢劫致人重伤死亡、持枪抢劫等其他七种加重情节同属一档量刑幅度,按照理论上同类解释的应用,上述加重情节所造成的危害性质和程度应大致相当,因此,如何对入户抢劫进行合理适当的解释、理解
3、及应用就尤为重要,否则就明显违反罪责刑相适应的规定。(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张明楷认为,从立法精神来看,新刑法对抢劫罪的打击与处罚是严厉的,不论是刑法“总则”还是“分则”规定都是一致的,如属于“总则”部分的第二条第3款就明文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属于“分则”部分的第263条、第267条第二款、第269条之规定,均体现了刑法严厉打击抢劫罪的精神与宗旨。陈霞认为,“户”的认定理论界对此问题有四种不同的观点。一是指公民私人住宅,不包括其他场所。二是指固定住所,即以此为家
4、的场所,如学生宿舍,但不包括宾馆房间。三是指人长期或者固定生活、起居或者休息的场所,包括宾馆房间。四是指私人住宅以及其他供人们生活、学习的建筑物,如办公场所。阮齐林认为,刑法中的“户”,与宪法所保护、作为非法侵入住宅罪对象的“住宅”具有一致性,故应在“住宅”意义上把握“户”;相对于入户抢劫,入户盗窃中“户”的范围可适当放宽;未经允许或者采用欺骗手段违背居住者真实意思,非法进入他人住宅的,即为“入户”;开始侵入住宅即为入户盗窃的着手,但出于抢劫的目的开始侵入的,认定为抢劫预备为宜;无论入户盗窃还是入户抢劫,不管财物体积大小,均应以财物转移到户外为既遂。(三) 参考文献:1张明楷.论入户抢劫J.现
5、代法学.2013(05)2陈霞.转化型入户抢劫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2(09)3袁伟英.论入户抢劫的未遂J.商品与质量.2011(S7)4刘为波.转化型入户抢劫的理解与认定J.中国审判.2010(08)5袁剑湘.论入户抢劫中“户”的界定兼论入户时的犯罪目的J.河北法学.2010(04)6项谷,华肖,张菁.入户抢劫司法认定若干问题研究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5(02)7项谷,高维.预谋型与转化型“入户抢劫”的司法认定J.政治与法律.2005(01)8张德友.试析入户盗窃之处断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0(04)9张明楷.论入户抢劫J.现代法学.2013(05)10刘涛.非法侵入住宅罪保护法
6、益探究借鉴国外学说视角下的反思J.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1(05)11阮齐林.论盗窃罪数额犯的既遂标准J.人民检察.2014(19)12黄奇中.论“入户抢劫”的保护法益J.海峡法学.2014(02)13白斌.宪法价值视域中的涉户犯罪基于法教义学的体系化重构J.法学研究.2013(06)14张明楷.论入户抢劫J.现代法学.2013(05)15张明楷.加重构成与量刑规则的区分J.清华法学.2011(01)16赵秉志,刘媛媛.论当前刑法改革中的酌定减轻处罚权J.法学.2010(12)2.选题依据、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方案(一) 选题依据: 新修订的刑法所确定的抢劫罪中,规定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7、无期徒刑或者是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严重的抢劫有八种情形,其中“入户”抢劫在这八种犯罪情形中被列为首位,说明了刑法对“入户”抢劫等犯罪行为的打击和惩处力度的明显重视与加强。在司法实践中,如何界定“入户”抢劫尤其是“户”的这一概念与范畴,就显得相当重要和具有现实意义。因为这将为我们准确地把握其犯罪形态、性质,有力地打击此类犯罪提供科学的理论与依据。(二) 主要研究内容: 抢劫案件在司法实践中非常复杂,入户抢劫的认定是突显的疑难问题之一。尽管有两个司法解释为此提供了依 据,但仍有相当多的问题难觅答案,值得研究。本课题从案例分析入手,对入户抢劫中“户”的含义、功能性特征,商住两用房屋的定性,
8、高法意见中住所的含义,入户时的犯罪目的等问题进行剖析,并在分析、结合入户抢劫的立法意图及本质特征的基础上,探讨入户抢劫的认定问题。(三)研究思路及方案: 本文研究拟采用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文献研究法,发掘利用外国文献、中国近现代教材、论文、法典、报纸案例等资料,对对入户抢劫中“户”的含义、功能性特征展开分析,并在分析、结合入户抢劫的立法意图及本质特征的基础上,探讨入户抢劫的认定问题。3.工作进度及具体安排2014.12.25-2015.04.20毕业生在导师指导下搜集阅读文献,撰写论文。2015.04.21-2015.04.25论文中期检查并上交中期报告到院教务办。2015.04.26-2015.05.10根据指导老师要求,完成论文初稿。2015.05.11-2015.05.24按指导老师的意见修改论文,论文定稿。2015.05.25-2015.05.29论文上交院教务办,评阅老师交叉评阅2015.05.30毕业论文答辩。4.指导教师意见导教师: 年 月 日说明: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学生填写,将作为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考查的重要依据,经导师审查后签署意见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