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2).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目录一、引言3(一)审计风险的定义3(二)审计风险带来的的危害3二、审计风险的成因3(一)审计机构的定位模糊3(二)审计体系不健全,审计方法落后4(三)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限制了审计质量4(四)被审计的单位管理混乱4三、防范审计风险的主要对策5(一)审计机构采取主动性对策控制风险5(二)优化审计方法6(三)强化审计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素养6(四)选择审计客户,慎重保留证据7(五)灵活运用分析性与技术性对策7四、结论8参考文献8致谢10论审计风险及其防范摘要:本文从当前经济环境中负面作用逐步凸显的审计风险出发,认为审计机构的定位模糊、审计体系不健全,审计方法落后、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限制了审计
2、质量以及被审计的单位管理混乱带来了审计风险。在这种情况下,相关企业需要从五个方面作出努力,比如采取主动性对策控制风险、优化审计方法、强化审计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素养、选择审计客户,慎重保留证据以及灵活运用分析性与技术性对策等。关键词:审计 风险 对策一、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审计机关与审计人员在国家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凸显。但他们却面临着不容乐观的形势,比如存在舞弊现象等,同时,针对注册会计师的诉讼案件也呈增长趋势。因此,加强对审计风险的研究力度,并探讨规避审计风险的措施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一)审计风险的定义对于审计风险的涵义,目前国内外审计职业界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全一致的定
3、义。在国际审计准则中,审计风险指的是注册会计师对于含有重要错误的财务报表表示不恰当意见的风险。在美国审计准则中,审计风险指的是注册会计师无意对包含有重要错误的财务报表没有适当发表意见的风险。在我国,审计风险指的是会计报表存在着重大错报或者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后发表了不恰当意见的可能性。以上三定义虽然在审计风险的界定范围上存在区别,但在审计风险的基本定义上却基本一致,即审计风险指在会计报表中存在有重大错误或者漏报时,审计人员在审计结束后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二)审计风险带来的的危害对国家来说,由于受虚假的会计报告与失败的审计报告的影响,可能导致国家监管与决策的失误。对被审计单位来说
4、,企业可能存在有意或者无意的错弊和会计信息,但由于审计失败,审计机构却无法帮助它发现会计工作中的典型错误,导致企业管理者对于自身财务状况产生错觉,最终带来决策失误。对投资者来说,审计失败使得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不能如实披露,使得投资者难以有效掌握企业的真实情况,将造成投资决策失误,并最终带来股价波动和股民损失。对审计主体来说,由审计失败带来的对审计机关的行政复议以及行政诉讼案件也在迅速增加,这不但影响审计质量的水平,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审计机关的公众形象。最后,审计失败可能对公众造成比较严重的误导与损失,由此带来公众不信任审计机关与相关审计人员的不良后果。二、审计风险的成因(一)审计机构的定位模糊在
5、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在有关政府部门的强烈行政干预下,我国绝大部分企业建立了内部审计机构。这形成了“行政规定式”的内审机构,该内审机构并未被企业接纳,相反还被视为找毛病的机构,这种情况大大降低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权威性,使其很难正常开展工作,从而引发了审计风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企业为发挥内部审计机构的作用,发生了了变革。内部审计机构在领导层次上的一种模式是受董事会或者监事会领导;另一种模式是受总经理的领导,这增强了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以及权威性。由于内部审计机构置于董事会或者监事会的领导下,造成了经营者的误解,认为该部门是专门对经营者挑毛病找麻烦,从而引发了审计风险;而将内部审计机构至于总经理
6、的领导下,会涉足企业经营活动有关的风险,也可能引发审计风险。(二)审计体系不健全,审计方法落后内部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国内部审计的法律依据是八十年代国家审计署颁布的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其可操作性不足并且严重滞后。显然,内部审计法律的依据不充分不健全,使审计人员在进行时,只能依据经验和知识进行分析判断,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结论的权威性以及正确性,加大审计风险。审计方法滞后。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管理者欺诈案件经常发生,其犯案手段也越来越高明。这客观上要求审计执业者要采用相对应的方法,以便发现和披露在企业财务报表中比较重大的错报与漏报。目前,世界五大会计师事务所正在推行与
7、采用风险导向审计法,但相对而言,我国依然停留在账项基础审计上。我国审计取证过度依赖会计账薄与会计报表,属于事后审计,审计风险的控制因素考虑较少,并且审计的风险较大。在现代审计中,抽样技术得到了广泛使用,但无论是判断抽样,还是统计抽样,都可能因为样本量不够大而存在一定程度的误差,特别是判断抽样,依赖于审计人员的主观评判,极易遗漏重要事项,从而形成审计风险。(三)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限制了审计质量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经营规模也越来越大,企业经营活动随之也越来越复杂,高新技术相继产业化,经济结构不断走向多元化,金融创新工具得到了广泛运用,这都使得企业得
8、披露企业经营活动与财务报表的复杂程度超出了传统的审计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也大大提高了执业会计师审计的难度,而对滞后的审计方法与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另外,也存在审计本身的某种原因对风险形成产生的影响,比如审计人员不良职业道德招致的风险水平上升、取证不充分与证据证明不力、单纯追求收入以及违心提供虚假报告形成的审计风险等。(四)被审计的单位管理混乱内部审计管理制度的建设及执行程度是企业内部审计的前提与基础,健全有效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能够及时发现和控制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差错与舞弊。反之,可能会增加出现差错和舞弊的可能性,使审计工作人员难以发现在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差错和舞弊,最终形成审计
9、风险。比如企业的某个部门私设所谓的“小金库”,作出真假两套帐,内外窜通,如果没有线索,那么可能存在审计人员不能查清事实真相的风险。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集团不断发展壮大,这使得审计的对象和内容也日益复杂。审计的对象逐渐发展成企业集团、股份公司以及连锁经营店。企业内部的机构层次在不断增加,所进行的交易也日趋复杂。被审单位与其部分企业是母子公司关系或者联营公司,与此同时,由于企业的资产重组会涉及兼并收购、改制和改组以及联合和剥离及分拆问题,这为审计对象开拓了新领域。审计对象越来越复杂,为审计工作带来了更多困难,审计风险也随之不断增加。三、防范审计风险的主要对策(一)审计机构采取主动性对策控制
10、风险人是防范审计风险的决定性因素。审计项目都是由审计人员来完成的,审计风险的辨别、估测、评价以及预测等都需要依靠审计人员的判断。为了降低审计风险,要把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列为审计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够签订业务约定书,初步评价企业内部的控制制度,通过业务委托书的签订和管理当局声明书的取得,可能明晰审计人员与委托单位的责任,明确业务的性质与范围。如果发生的审计风险转化为审计损失,那么就可以判断责任应由谁负责,以便把审计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因此,需要不断提高审计队伍的业务素质。要每个审计人员都要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要能够排除一切的外界干扰,并做到廉洁自律、团结协作,在工作上
11、做到精益求精与吃苦耐劳。要注重分析案例与深入研究理论,经常召开典型案例分析会并不断总结提高。要不断学习新出现的理论、知识与方法,比如审计抽样技术、内控测试技术以及工作底稿编制技术等。要不断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比如设立发现案件线索奖与精品奖等,要追究过错行为的其责任。而事务所要能够在独立、客观、公正以及保密的基本原则下建立运行机制,倡导敬业精神并不徇私情,同时还应该根据成本效益原则来建立自己的质量控制制度,以便为事务所的全体审计人员遵循专业标准提供合理的保证。这其中包含合理运用全面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以保证所有审计工作都能够按照独立的审计准则执行,要合理地运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程序来保证审计项目的工作
12、符合所规定的质量标准,顺利完成各项审计任务。(二)优化审计方法在方法上,可以引进比较先进的以风险为导向的风险基础审计模式,并将保证质量作为前提,运用各种方法,比如审阅法指的是审计人员通过观察与阅读有关书面资料,来了解有关资料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是否合理、合法以及有效。这是最基本的技术方法之一,然而,审阅法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审计方法,它只能了解问题。为了提供审计线索,并更好地收集审计证据,必须要将审阅法与其它审计方法结合起来使用。相对而言,核对法简便易行,能够迅速查清相关数据之间的差异,但由于它只侧重于形式上的审查,因此,难以查清“假账真算”的问题。为避免发生这种情况,在采用这种方法时,需要注意两
13、方面:首先,只有在核对依据的书面资料是正确的情况下,才能确认与之相符的书面资料是正确的;其次,如果在审查缺乏作为核对依据的书面资料时,那么,核对相符的书面资料就可以确认为是正确的以控制审计风险。单一的制度基础审计比较容易造成低风险领域的审计过多和高风险领域审计的不足。我们要善于有机结合风险导向审计与传统的帐项基础审计,强调分析与评价。对评价的高风险领域实施详细的帐页基础审计,合理有效地利用审计资源有效控制审计风险。(三)强化审计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素养审计人员应从思想和观念上深入理解审计风险,改进审计方法,规范审计程序,监督与评价并重,寓监督于服务之中。正确认识审计风险是职业界自身发展要
14、求,也是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人们对审计期望越来越高,审计人员的责任和风险也越来越大。执业会计师要把审计风险意识贯穿于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和审计完成的全过程。由于我们是处于经济不发达的西部地区,我们的执业范围虽然受到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的制约,每一个执业者除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程信服务,还可以更多学习专业知识,包括学习审计基本原则,各项具体准则。审计是一种专业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职业,是一种高层次,综合性的经济监督。其工作不但需要一套系统的职业标准指导,约束和规范,同时,还要提高审计人员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水平。高质量的审计来自高素质的审计队伍,事务所应定时对审计人员进行培训,教育他们恪守注册会计师的准
15、则,严格按照审计程序工作,坚持事实求是、客观公正、廉洁奉公,并使他们不断更新知识,提高分析、判断、预测经济活动的能力,造就一批同审计工作相适应的具有一定思想素质、业务技能和文化水平的审计人员,从而达到主动控制风险的目的。审计人员不能停留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而固步自封、裹足不前,在多元化经济成分日益增加,国家宏观调控的法律、法规、规章不断出台今天,我们作为审计工作的业内人士要随时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以不断提高我们的执业水平。由此看来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审计人才,是推动我国审计事业发展得当务之急,也是防范审计风险的有效措施。(四)选择审计客户,慎重保留证据在审计计划阶段要慎重选择客户,这一点尤为重要
16、。由于行内部竞争激烈,特别我们处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审计业务不多,行业内部相互压价,相互诋毁,容易形成无序竞争,为了生存,饥不择食。这样就容易产生审计风险。因此,我们在接受委托时,对客户要谨慎选择,要选择正直的客户。同时对客户的财务状况要进行横向,纵向比较分析,并充分考虑人员的胜任能力。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十分薄弱,帐证记录也不全,会计核算存在过多的不确定因素,审计环境不具备开展审计作业基本条件,审计风险也特别大并且审计自身又无法有效控制时,对该单位不审或拒绝发表意见;也可以待其完整建帐后,再开展审计工作。在审计实施阶段要获取充分的证据。审计人员在取证时不能满足于客户自行提供的相关资料,而
17、要获得强有力的外部证据,力争多角度取证并印证。比如债权的函证,一定是按照审计程序,由审计人员亲自函证。存货的盘点也必须依重要性原则来现场抽盘与监盘,不能依赖客户主动提供的盘点记录。审计完成阶段,需要根据审计实施过程中的取证结果,评价审计计划阶段和实施阶段的风险,考虑审计取证是否充分,是否能够满足规避所有重大的风险,能否支撑出具的审计报告。(五)灵活运用分析性与技术性对策要对审计风险进行详细的预测、控制以及分析。预测审计风险,收集和整理审计风险资料,制定控制审计风险方案,评估审计风险,分析选择风险最小的方案,并采取相应有效的控制措施,如配备合格的审计人员,确定有效的审计范围,并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
18、体系,健全和完善各级岗位责任制等等。分清风险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比如涉及其他部门或人,与有关部门联系,通报情况,对其作出的被审计处理和评价依据的相关决策,需要其承担部分责任。承受风险,提高审计机关的权威性和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有效吸收来自审计工作外部各方面的压力与干扰,减少行政与社会关系的干预,由此提高审计人员的风险承受力。审计项目管理包含编制项目计划,控制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审计项将关系到该审计事项的成功于否,也将影响到审计的威信。选择审计项目,要关注实质性的问题,对那些影响国计民生、社会热点与难点问题的单位与项目,要逐个入手,立足查深查透。需要建立项目主审负责制模式,明确主审人的相关
19、权利和义务;对于每个项目的审计工作需要在查深、查透两方面下工夫,做到把事实查深,把问题查透,定性要准确,并落实责任;对项目的每个问题,需要做到它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以及如何办;对于具有普遍性与倾向性问题,尽量要抓住问题的实质,促进规范管理,以体现审计的服务职能。要不断重视对审计项目的反馈意见。审计报告是项目管理的重点之一,只有经过反馈处理的审计报告才具有审计意见、决定的依据作用。审计与被审计单位由对立的争论达到相对统一的沟通状态,是达到客观公正的途径。书面反馈是规范的方法,通过进一步了解事态背景、动机、环境因素,从而进一步阐明审计观点,更能充分地交换意见,使矛盾冲突得到化解。四、结论本文从当
20、前经济环境中负面作用逐步凸显的审计风险出发,认为审计机构的定位模糊、审计体系不健全,审计方法落后、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限制了审计质量以及被审计的单位管理混乱带来了审计风险。在这种情况下,相关企业需要从五个方面作出努力,比如采取主动性对策控制风险、优化审计方法、强化审计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素养、选择审计客户,慎重保留证据以及灵活运用分析性与技术性对策等。参考文献1成焕玲.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及其对策分析J.新西部,2010(03).2邓芙蓉.会计师事务所对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北方经贸,2010(03).3刘全林.浅谈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与防范措施J.价值工程,2010(07).4刘小林.论审
21、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经济研究,2010(05).5云娜.论审计风险及其防范J.铁道工程企业管理,2010(02).6陈毓圭.关于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由来与发展的认识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4(4).7蒙贞浅谈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控制J科协论坛2007(4)8陈明娟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当代经济2009(4)9杨茜,谢茜浅析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1)10企业会计准则. J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81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2007年12赵晓红. 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 财务与会计 J 2007年第五期(4)13刘桂艳, 鲁永睢. 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表现、成因与对策 J
22、财务与会计, 2008年(11)14周洁. 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沈阳大学学报,J 2009年01期(8)15昆申. 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发展趋势的思考.审计月刊 J 2008年23期致谢论文的搜集整理工作是大学最后的环节,同时是十分重要的关键环节。在这期间,指导老师从百忙中抽出时间,给予我很大的指导和帮助。从去年的开题开始,每一个环节,老师都细心指出不足之处,对论文的选材以及写作都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大学的生活和学习很快就要接近尾声,回首这几年的读书时光,不得不感叹它的匆匆;回忆并肩走过的老师、同学,不得不由衷的说声谢谢。虽然可能和同学有过些许不快,但现在记住更多的还是欢笑。也许在哪位老师的课堂上开过小差,但老师的谆谆教诲又怎能忘怀?大学时光看似简单,却教给了我许多难能可贵的东西,让进入社会之前的我们日渐成熟,让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我们充满自信。在此,衷心祝愿指导老师以及其他老师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能够快快乐乐,心想事成!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