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教育引导.doc

上传人:温桑 文档编号:48542058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族地区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教育引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民族地区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教育引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族地区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教育引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族地区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教育引导.doc(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前 言1一、民族地区中学生逆反心理存在的问题1二、民族地区中学生逆反心理形成的原因2(一)家庭因素2(二)学校环境、教育因素3(三)社会环境因素4(四)中学生自身的心理因素影响5三、解决并预防民族地区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对策6(一)家庭方面6(二)学校环境的教育7(三)为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创造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8(四)中学生自身调节8参考文献10民族地区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教育引导【摘 要】逆反心理是人的心理发展到一定阶段所表现出的一种心理倾向,中学生常表现为以消极、冷漠、甚至敌对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本文分析了民族地区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探讨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

2、策以寻找中学生逆反心理进行正确引导的方法,促使中学生身心以健康成长。【关键词】民族地区中学生 逆反心理 表现 成因 对策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s fas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It is a key to know the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of the minority area middle school student and strengthen th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educati

3、on in social development. It is a theme to resolve the ethnic students rebellious psychology for family, school, society.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national students Rebellious Mentality and understands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psychological state, find the method to guid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n

4、tagonistic psychology correctly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 to mak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 health.Keywords: Antagonistic psychology; Performance; because; methodII前 言 中学生因其处在青春期,心理上更容易出现对抗抵制的情绪和行为意识,容易对外在刺激产生抵抗心理,对学习、生活等造成消极影响,甚至可能危及家庭、学校、社会。因此,对中学生逆反

5、心理的表现、原因等进行研究,进一步探究预防和减少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措施和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民族地区中学生逆反心理存在的问题逆反心理是人们心理发展到一定程度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倾向,“逆反心理泛指个人用反向的态度和行为对外界导向做出反应的心理,它实质上是人们心理抗拒反应的一种特殊形式。”1中学生常表现为,以消极、冷漠、甚至敌对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逆反心理是人人都会经历的普遍现象,不同的教育、环境中的逆反程度又不尽相同。目前民族地区中学生逆反心理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民族地区中学生树立错误价值观念。由于中学生个人经历有限,容易随波逐流,混淆是非善恶,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念

6、和世界观念。在判断问题上显得偏执幼稚,对外界的正面宣传产生反面思想,对消极影响记忆深刻,养成盲目模仿、崇拜。比如说他们对班级学习成绩好、听话的学生当成是巴结老师的表现,对于规章制度和思想教育消极抵抗,认为对自己的要求是一种约束,想要抵抗外界的约束。错误的认识造成行为的偏向,把打架斗殴、抽烟扮酷当成是表现个性的行为。2、民族地区中学生错误的生活习惯。他们往往在生活上互相攀比,没有团队精神。特别是生活在农村的学生,往往认为读书无用,更早的投身于社会。3、民族地区中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他们敌视教师,敌视家长,在学校混日子,打发时间,长期以往逐渐丧失了起码的自控能力,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浮燥、暴躁、心绪

7、不宁等行为。二、民族地区中学生逆反心理形成的原因学生逆反心理的种种行为表现,让许多的老师和家长都感到头疼。我们只有在分析其成因的基础上才能寻找正确引导的措施,概括来说中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的原因既有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观因素的影响,又有环境和教育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一)家庭因素对于教育环境来说,少数民族地区人们对家庭教育的理解少之又少,他们认为学校才是教育子女的最佳场所,没有意识到家庭是学生成长发展的第一学堂。“疾病不仅仅是病人本身的问题,也反映了家庭和社会问题。”2不同的家庭环境、教育方式造成不同的心理品质和个性。1.家庭氛围的影响以某市第三小学为例,2003年前后,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部分

8、学生群体在校内外的行为特别突出,对老师的教育持漠视态度,经过该地区教科所和学校深入了解、调查和分析发现,大部分学生的的这类行为都是由家庭原因造成。其中,家庭破裂或缺陷者占绝大多数,学生长期在家中得不到应有的温暖和鼓励,逐渐形成孤僻的性格,产生自卑的心理,在同学面前不愿看到自己的父母,慢慢的在心理上刺激了逆反心理产生的程度。2.溺爱的负面影响当孩子有任何问题向父母求助时,父母都会帮助学生处理所有的问题,想尽量的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不愿让孩子有一点的不如意,在调查过程中甚至还发现有的父母因为不满老师教育学生而到学校闹事的现象。正是因为这样的“爱”让学生习惯了事事如意,使他们养成了以“我”为中

9、心、 任性、 随心所欲依赖的性格,如果想要的得不到满足,便会发脾气。导致学生执拗、暴躁、易冲动、自私等心理的产生,稍不如意,就以吵闹、打骂等方式,这些表现都是逆反心理形成的基础。还有的家长,总是帮孩子想好了所有,希望孩子按照他们所规划好的去做,不给孩子自己选择的机会其结果,都可能影响孩子健康成长。3.落后的家长说教方式大部分学生都认为父母不了解自己,不知道自己的兴趣爱好、理想志向等。很多家长都抱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把子女看成是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的继承者。唯恐孩子不听话,对于一件事情总是要不停的说,期望用这样的方式能让孩子懂事。但调查表明,对于这类“喋喋不休”的父母,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10、,孩子多会产生不满情绪。有的父母认为“棍棒底下才能出好人”,遇到问题不是讲道理,只是一昧的批评教育,以批评为主的教育模式,使子女长期生活在心理恐惧和害怕的阴影中,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到了中学时期,个性心理逐渐发展,自尊心加重,学生由先前的害怕变成顶撞,和父母争吵,甚至还有走上另一个极端。(二)学校环境、教育因素学校是学生人生的第二课堂,是学生成长和社会化的主要环境,学校的环境和老师的教学失误都有可能激化学生的逆反心理。特别是民族地区中学生,因为家庭环境,他们的自我意识产生的较早,过早的希望受到社会承认和尊重。1、学校环境的影响。学校环境可以分为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硬件环境主要是学校的物质方面,

11、对学生的影响没有固定的方式,大部分都是潜移默化的。一个良好的硬件环境有利于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天然环境和人格陶冶有密切的关系。”3少数民族地区中学学校大部分都是他人捐建的,学校设施落后,学生课后娱乐项目单一,没有一个正确的引导,学生容易养成一种懒散的生活态度,对生活没有目标,心理发展产生不良倾向。学校的软件环境包括校风校纪、规章制度、学校传统、教师队伍素质等对学生的认知、价值观、人生观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日常生活管理中,学校领导跟老师沟通交流不够,对学生学习环境和学习生活上的关心松弛,学校校风涣散,学生学习懒散,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诱导了逆反心理的产生。2、教师教育思想和方法的影

12、响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递者,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民族学校大部分教师都是以前的老教师,他们仍保留着老旧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还是以前传统意义的教育观,认为只有“棒棒底下出好人”,采用强制灌输的方式教育学生,处理问题的方式简单粗暴,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激化了师生矛盾。其次,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没有给学生做好榜样,自身言行不一,没有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特征,教育方式没有说服力,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长此以往,学生对老师失去最基本的信任,对老师感到反感,对老师的正面教育产生抵触情绪,诱导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如有的学校对学生吸烟的处罚相当严厉,但却有很多教师经常在校内公共场所吸烟,这也是学生吸烟

13、现象屡禁不止的一个重要原因。再者,部分老师的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缺乏新意,对学生缺乏吸引力。教学过程没有因人施教,久而久之,一些基础差的学生容易丧失学习信心,产生厌学情绪,对老师的教育消极抵抗。(三)社会环境因素“人类的成长是强烈依赖于社会的,不是按照某个事先设定的生物钟发生的,而且成长与每个人的文化背景有关。”随着社会进步发展,地域距离逐渐被拉近,现代化通讯传媒工具和手段的应用促进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文化存在的广泛性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东西方文化相互融合中的糟粕就对人们的生活及认知有着消极影响。这些非主流社会文化极易被青少年接纳并使之走上错误的道路。文化传播偏重于成人化,并没有考虑到受众群

14、体的阶段性,以至于比较新奇的成人化内容展现在青少年面前,比如西方时尚、朋克、嬉皮士、以及具有反叛精神的摇滚文化。有的传媒中不断渲染色情、暴力、血腥、场面都直接影响我国中学生反文化心态和反社会意识。另一方面民族地区经济较为落后,社会环境相对较为复杂,吸毒、贩毒、赌博现象危害严重,这些复杂的社会现象严重威胁着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四)中学生自身的心理因素影响1.认知能力的提升中学生阶段,个体的大脑基本发育健全,知识量也有一定程度积累,在看问题与办事情时有明显自主能力。特别是思维范围的广泛性和丰富性使他们的思考能力逐步提高。在智能方面的发展无疑是拓宽视角的保障,也会产生求新求刺激的想法。

15、中学生已经超越了童年的单一化,单向思维向着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发展,思维是认知判断的前提,这实际上为他们具备逆反心理提供可能。2.生理成熟的刺激青春期生理发育标志着“成人化”,他们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受人驱使的小孩子,迫切地想要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并强调个体的独特性。生理上趋于成人化刺激他们要佯装成熟标榜自己的行为具有“大人化”性质,以显示自我独立意识甚至是与众不同的个性。中学生追求的个性实际上是与周围环境相比照出来的,他们试图抛弃儿童般的幼稚,也不愿意完全等同照搬大人的固定行为模式,因此大多数学生会选择与众不同的道路,在心理上另辟蹊径。尽管在生理发育上已经显得比较成熟,但他们的心理发展相对不成熟,情

16、绪化、易激动、反应强烈。希望别人能信服他有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而拒绝别人的指引与忠告。青春期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在夸大自我中心意识的同时又不具备全面、客观分析问题的能力,偏激、反感、厌烦的情绪也就随之而来。3.同龄群体的不良影响在面对父母和老师专制压力时,孩子们是孤零的,他们需要一条自由的缝隙,在长辈面前不得不老老实实,而在同龄平辈的群体之间就无拘无束。心理机制相仿的同龄孩子在一起就会有兴趣爱好以及行为一致和倾向,由于中学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心理,群体中的不良行为习惯就会被潜移默化形成共同的逆反心理。同龄平等的群体间更容易交流,这也促使了不良价值观和行为倾向相互借鉴,有的孩子便把这种群体当成

17、是排斥压力,对抗社会的后盾,因为在群体中体现出来的自我是长辈无法给予的,这种自我意识的强调也会对同龄群体产生极强的依赖感。三、解决并预防民族地区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对策(一)家庭方面“一个家庭里实际的和已赋予的东西,绝不仅仅是障碍和冲突,这个家庭同时也产生了解决这个冲突的能力。”51.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对学生的成长极其重要的影响。一个和睦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父母应该多与孩子交流沟通,放下架子,让孩子了解家庭的难处,尊重孩子们的思想观念,了解他们的身心变化,对于他们的发展给予积极正确的引导,尝试多跟孩子说说家里事情,培养孩子为家人

18、、为他人着想的素质;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关爱,努力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循序渐进的教育孩子,避免反复机械地说教孩子,甚至当众批评孩子。对于孩子所表现出来的一些诸如标新立异、奇装异服、对异性向往等行为,不能用传统的思想去管教他们,应当因势利导,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在此基础上指导、教育孩子,让他们向着好的方面发展。2.理解尊重孩子孩子进入到青春期后,父母应当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以平等的、交流式的、说服的方法代替粗暴的管教方式。清楚孩子的逆反,是他们正在长大,开始有自己的思维了。这时的孩子表面上处处和父母作对,实际上他们内心仍然非常渴望得到父母的关怀和教育,如果父母也跟着孩子发脾气,这种教育方法不但不能

19、使孩子认识到错误,还会使孩子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从而愈发倔强、暴躁,甚至走向极端。总之,父母应该平等而不是强制的教育孩子,多听听孩子们的想法,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避免使用哄骗、利诱等方式管理孩子。3.放权给孩子,让他们适当的自己决定事情在大多数教育过程中,学生往往是被强制教育的,他们感觉生活在一个受束缚的环境中,他们会故意做一些反抗的事情表达自己的不满。优秀的父母会让孩子们参与到家庭的管理中来,让他们学会换位思考,了解父母在生活中的不容易,培养彼此间相互理解的感情。“不吃一堑,难长一智。”父母应该帮助孩子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打骂、体罚只会增加孩子的对抗心理,对家长的教育产生反感;孩子需要在挫

20、折中长大、成熟,如果不让孩子尝试一下做错事的后果,而是过于面面俱到地管教孩子,就会让孩子听“腻”了,导致在大事上听不进父母的话,犯更大的错。 (二)学校环境的教育1.优化资源,加强改善学校教育教学环境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对教育教学事业的支持和管理力度,尽力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物质环境,让学生多了解健康积极的知识,养成学生爱护校园环境的良好习惯。其次,学校领导者应经常关心教师的生活,对教师的实际困难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避免优秀教师的流失,让他们在教师这个舞台上大显身手、发挥自己的才能。一个稳定的学校环境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有很大的帮助,学校领导者应以身作则,做好榜样,使教师和学生都受到感

21、染,让学校整体向着好的方向发展。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进教育教学方法老师是向学生传授人类文化、先进思想和社会生活准则的人。首先,教师应改变自己的教学思想,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上勇于接受现代教育思想的优良之处,改变以前粗暴的教育方式,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学会与学生换位思考,了解学生需要平等对待的愿望,帮助学生端正心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用苦良心。其次,教师应该严于律己,做学生的正面榜样,不能出现要求禁止学生做的而老师却大张旗鼓去做,教师要以心换心,让学生信服自己、尊重自己,建立起良好健康的师生关系。此外,教师要注意内容的选择和方式的运用,改变呆板、空泛的教学方法,运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引起学生

22、的学习兴趣,多跟学生互动,让他们在探讨问题中明白事理。3.认识学生主体地位,建立心理教育观念学校可以开设心理健康课程,让学生了解自身生理和心理的变化,通过电视、电影、讲座等途径使学生学会一些自我教育、调节情绪的方法,走出矛盾的困境。此外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一些趣味性较强、富有一定教育意义的活动,比如一些关于思想道德、法律知识、心理健康的辩论赛,在参加辩论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寻找关于对与错的辩证关系,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认识问题的能力,使每个学生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增强集体凝聚力。总之,要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学会自我调控,既善于自我解脱,又善于自我振奋。(三)

23、为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创造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关心和保护中小学生健康成长,不仅是教育部门和学校的职责,而且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要把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密切结合起来,形成全社会关心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舆论和风气。”6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复杂,而中学生对问题的甄别能力有限,容易被不良因素误导,为中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必不可少。全社会应该提高认识,做到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提高自身素质,严厉打击社会违法犯罪团伙等,为中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提供良好的环境。(四)中学生自身调节对于逆反心理,学生自身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起着主要作用。1.端正心态,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庄子说过:一个人的心态

24、,决定了他的生活状态。中学生应端正自己的心态,为自己树立一个正确且积极的价值观,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并为这个目标坚持下去,持之以恒的毅力是做一切事情的基础。通过学校的教育,学习一些自我调节、自我振奋的方法,努力丰富自己的课外活动,培养一些良好的兴趣爱好,如阅读、篮球、兵乓球等等,树立信心,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展现自我价值,降低逆反心理给自己带来的危害。2.学会用理解的态度和他人沟通老师、父母也是人,他们也有喜怒哀乐,也有犯错误的时候,我们应该用理解的态度对待,增加亲子、师生关系的融洽程度,减少逆反心理产生的机会。我们应该学会怎样心平气和的和父母、老师沟通交流。和父母、老师沟通交流,让父母、老师认

25、识并承认我们的变化,多向他们请教,与他们谈心,多一份沟通,多一份理解;在接受父母、老师的教育时,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只想着突显自己的个性,而让矛盾激化。再有就是中学生应自觉远离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这样,我们就能有效降低逆反心理给我们带来的不适与危害。综上所述,只有把握了民族地区中学生青春期这一特殊心理机制,认识到这一阶段逆反心理形成的原因,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民族地区教育者要注重心理辅导使他们从狭隘的自我意识中走出来,加强感情投入用爱的方式培养亲密的关系从而走进学生们的内心世界。在整个教育引导过程中,教育者不但要充当指南针的角色时时为学生们保驾护航,还要致力于搭建他们通往成功的桥

26、梁。针对民族地区中学生所存在的逆反心理,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妥善引导民族地区健康成长。参考文献1张国龙.我们怎样做家长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163-1682 张秀杰. 青少年逆反心理的研究. 群文天地. 2011(02)3陶行知.陶行知教育论文选辑.1947-34美考斯特J拉尔森,拉里K而兰朵著,杜江,孙亚陶译.我们这样管孩子M.北京:金城出版社,2004.3-125 白泉. 逆反心理对职业中学学生的影响. 才智. 2011(08)6 国家教委.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 教基1990005号;7刘鹏令.中学生逆反心理探析.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

27、年第5期;8孔劲松.谈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与调试.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9方拴锋.少数民族与汉族中学生心理卫生状况比较分析.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年第2期;10郑国府.马边彝族地区教育现状及对策思考.2007;11刘新奇.预防和消除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探索.职教论坛.2002年第20期;12 许增娟. 职业学校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及疏导对策. 新课程(中学版). 2008(11) 13 涓涓细流. 如何看待孩子的逆反心理. 好家长. 2009(07) 14 张秀杰. 青少年逆反心理的研究. 群文天地. 2011(02) 15 逆反心理测试. 中等职业教育. 2008(07) 16 冯志颖. 不良心理漫谈(八) 逆反心理.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09(08)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