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武器装备软件保障组织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军武器装备软件保障组织研究.doc(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目录目录1第一章:美军武装装备软件保障研究2一、美军武器装备软件保障的组织与实施方法研究2(一)美军武器装备软件保障组织研究2(二)美军武器装备软件保障方法研究3(三)美军武器装备软件保障过程3(四) 美军武器装备软件保障原则4(五) 美军典型的软件保障模式4(六) 提高美军武器装备软件保障性的途径5二、美军武器装备软件保障方案与计划研究;6(一)美军武器装备软件保障方案研究6(二)美军武器装备软件保障计划研究7三、美军武器装备软件保障资源研究。8(一)美军武器装备软件资源保障的意义8(二)、美军武器装备软件资源的维护与评估9(三)、美军武器装备软件软件资源保障的组织与实施10第二章:我军武装
2、装备软件保障研究12一、我军武装装备软件保障现状12二、我军武装装备软件保障活动框图13三、我军武装装备软件保障活动14(一)部署前我军武装装备软件保障14(二)我军武装装备软件交接与部署保障15(三)部署后软件保障16四、我军武装装备软件保障研究总结17第三章:中美军武装装备软件保障比较对我军的启示18一 、以“精兵、合成、商效”为要求调整编制体制。18二 、以培育武装装备软件军事人才为目标提高官兵素质19三 、以软件为核心发展武器装备19四、实现我军武装装备软件的标准化20(一) 我军武装装备软件存在问题20(二)我军武装装备软件标准改进21第一章:美军武装装备软件保障研究一、美军武器装备
3、软件保障的组织与实施方法研究作为现代武器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软件在武器系统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美军软件密集型武器系统在现代战争中地位的加重及其本身作用的突显,美军武器系统中软件的质量及其保障能力的高低已日益成为衡量美军武器系统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因此,为了提高美军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必须提高软件的保障性。(一)美军武器装备软件保障组织研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现代局部战争条件下信息化要求的不断提高,美军武器装备系统中将越来越多地使用计算机系统,各种软件密集系统接连出现。美军武器装备中的软件不仅极大地提高了装备原有的功能,而且使其获得了许多崭新的能力,许多关键任务的完成均依赖于软
4、件,因此软件被赞誉为力量的倍增器。在作战过程中,美军武器装备性能的发挥乃至战争模式的改变,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软件更改的灵活性和强度,并且软件维护费用在武器系统寿命周期费用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但据目前统计,美军武器装备软件可靠性整整比硬件低一个数量级。有的系统故障统计结果是软件故障占系统故障的60%一70%,对于许多武器系统来说软件保障性是其使用适应性的重要方面软件在初次交付用户使用后几乎总是要修改,以便提高系统性能,使软件能够兼容其它的系统更改而修改软件所必须付出的工作量则受软件的开发过程、产品特性及其保障环境的影响。这个工作量(称之为软件保障性)通常是影响系统全寿命费用和对改变任务要求做出响应的
5、一个决定性因素。这个交互的过程,对传统的装备保障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美军武器装备软件及软件密集系统的大量使用,软件对美国现代军事斗争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改变了战争的形式与进程。同时,由于计算机软件自身的特点,对传统的装备保障提出了新的挑战。与硬件保障相比较,软件保障在包括装备采办方式、保障模式、保障人员、保障工具和保障经费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二)美军武器装备软件保障方法研究美军武器装备软件保障方法主要是对软件完成维护与改进、升级或其他改变的能力。软件保障性与其软件的维修性、适应性及可修改性有关,还与软件生命周期过程、冗余计算能力、维修性及计算机保障资源等有关。在理想的情况下,美军
6、武器装备软件的保障性评估可以直接度量更改软件所需的努力,这和系统的维修性可以在使用试验与评估中评估一样。同时软件保障性可进一步分解成为对软件保障性各个要素的效能量度。(三)美军武器装备软件保障过程根据DOD 15000.2一91,软件的保障性定义为“为保证所实施和部署的软件持续完全地保障系统的作战任务所发生的所有活动之和”,包括部署前软件保障和部署后软件保障。部署前软件保障正是那些发生在系统初始投人现场之前的活动。它们包括:(1)规划PDSS;(2)确定PDSS采办的要求;(3)确保软件保障性;(4)确认软件质量;(5)开发并执行转移计划。而部署后软件保障为在系统的寿命周期部署阶段出现的那些软
7、件保障活动,它是软件保障的重点。(四) 美军武器装备软件保障原则美军在软件保障这方面,经过长时间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有许多的地方值得我们参考。在其软件保障手册和MIL文件中提出了以下的软件保障原则:软件保障活动贯穿于系统采办全过程。软件开 是一个连续的循环改进软件的过程,它从最初的软件版本开发开始,接着一个或几个后续软件版本的开发周期。只要软件最基本的要求或费用效益能够通过更改软件来实现,软件就应当继续改进。应 当 指 定一个机构,如软件保障中心(SSA),负责向项目主任提供PDSS要求以及在转移后进行费效好的PDSS工作。由政府指定的机构执行关键的任务关键计算机资源(MCCR)的活动以确保
8、责任、控制、连续性和一致性。关键的活动包括:软件基线的控制和确定;软件质量要求的定义和评估;系统级测试;PDSS的分段进行和管理。用户与软件保障机构之间的直接通信联系是十分重要的,这有助于鉴别和分离软件问题以及更快的保障和协作。(五) 美军典型的软件保障模式由于软件保障方式的特殊性,其保障模式与其他方面的保障模式有所不同,有其特殊性的一面,又由于软件是武器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其保障方式又有通用性的一面。在美军软件保障方式中,还存在着不同军兵种之间的差异,大致可以分为以下的几种方式;保障模式I:是指由OEM开发完后完全由OEM进行维护。在美军装备中采用此种保障模式的只有一例,即全球定位系统采用该模
9、式。保障模式II:是指由OEM研制完成后完全由军方保障。也仅有一例,空军后勤中心的ATE采用该模式。保障模式II:是指由OEM研制完成后采用竞争开展商业性维护。没有找到此种模式的代表。保障模式IV:是指由OEM研制完成后采用由OEM和军方联合维护,包含竞选维修承包商。“国防保障程序”采用此模式。保障模式V:是指由OEM研制完成后采用由OEM和军方联合维护。通常开始OEM为主,成熟后以军方维修人员为主。嵌人式软件中采用本维护方式,可能是由于嵌人式软件维护中需要的详细知识很难从一机构交给另一机构。保障模式VI;是指由OEM研制完成后进行商业维护(OEM也可参加)。保障模式VII:与模式VI的区别是
10、没有中间级,没有OEM引导阶段。没有找到采用此模式的案例。保障模式VIII:是以军方为主且有承包商支援的情况下进行保障。海军航空基地航空软件采用此模式。保障模式IX:仍是以军方为主,早期由OEM提供支援,以后由合同承包商提供。美军设想对各软件维修中心确保有较小的软件维护活动,其规模应以各软件维护中心的年度费用不小于1亿美元。对单个武器平台中的嵌人式软件,由主要组织EM(初始设备制造商)进行长期的软件维护工作,但应保留足够的基层维护工作以维持一个精明买主的能力。对非嵌人式的任务关键性软件,继续采用由陆军通信电子司令部(CECOM)和空军航大系统保障组(SSSG)所采用的政府管理、承包商完成、集中
11、维护的模式。对保障类软件,由于软件工程知识相对容易转换,可考虑100%地采用承包商制以降低费用。(六) 提高美军武器装备软件保障性的途径美国旱从8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软件保障性的研究,如对软件保障性中软件维护性,关国空军司令部作战测试与评估中心专门编制软件维护性评估指南,到1997年也已经发布了第3版。该指南详细给出了软件维护性评枯的程序与方法,对软件保障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注重软件采办中的保障性由于软件保障的特殊性,因此为了提高软件的可维修性,确保软件保障性,应当考虑软件的全寿命使用过程,从软件的采办开始就注重其保障性。美国空军软件技术保障中心自80年代就开始编制软件密集系统采办与管理
12、指南,到1996年已经发布了第3版。该指南详细调查了美军现有软件系统失败的原因、构建了软件采办的环境、提出了软件采办中的工具与技术,强调了软件工程对软件系统的主导作用,大力倡导使用Ada进行军用软件开发、积极推广软件复用技术等等。2)开展软件架构分析软件架构是软件最原始的产品,必然成为制约后继开发和整个软件系统质量的关键。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软件架构是软件各相关方联系的载体,代表了系统设计早期一系列重要决策,一个成熟的软件架构可以为今后开发类似的产品提供参照。因此,在软件构架阶段,就开始对软件进行质量分析和风险控制,最具费用效益。3)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注重知识的复用软件开发过程的最终目标是生成满足
13、项口需求的产品。该过程涉及开发人员、开发方法与相关工具。在开发过程中,开发方法是十分重要的方面。它包括项目估计、计划与管理、需求分析、设计、程序结构确定、算法设计、编码、测试与维修。工具是对如何实现软件工程方法提供支持。例如,高级语言、设计工具、测试环境与设备、计算机辅助的软件工程(CASE),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工具。最仕实践活动是对方法进行管理的一组规程。为了达到最终的目的,生成满足项目需求的产品,并在相同条件下实现最佳的保障性,必须实现这些方法、工具与最佳实践规程的最佳结合。这就是一个求最仕结合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必须注重知识的复用。如美军通过对软件开发模型与并行工程等的复用,实现管理思想在
14、软件开发中的复用,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二、美军武器装备软件保障方案与计划研究;(一)美军武器装备软件保障方案研究1软件采办程序与方法美国空军软件技术保障中心自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编制软件密集系统采办与管理指南,到1996年已经发布了第3版。该指南详细调查了美军现有软件系统失败的原因、构建了软件采办的环境、提出了软件采办中的工具与技术。强调了软件工程对软件系统的主导作用,大力倡导使用Ada进行军用软件开发、积极推广软件复用技术等等。2软件维修性评估技术美国早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软件维护性的研究,其经典代表作是美国空军司令部作战测试与评估中心编制的软件维护性评估指南,到1997年也已经
15、发布了第3版。该指南详细给出了软件维护性评估的程序与方法,对软件保障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开展软件保障费用预测美军十分重视软件保障费用的预测,他们说;“我们不在乎软件保障费用居高不下并呈年度增长,但我们绝对不能不知道软件保障费用将达到多少。”4软件保障工具软件保障工具包括软件工具和硬件工具,软件工具有ICASE、反向工程、保障文档资料等;硬件配置主要是用于软件快速传输、分发、安装、训练等工具、设施及其软件。(二)美军武器装备软件保障计划研究1)美军武器装备软件计划典型的保障模式由于计算机软件维护与保障的特殊性,其保障模式与原有的硬件保障体系不能相一致,美军实际上由于各军种体制不同,出现了多
16、种软件保障模式。保障模式I:是指由OEM开发完后完全由OEM进行维护。仅有一例(全球定位系统)采用该模式。保障模式II:是指由OEM研制完成后完全由军方保障。也仅有一例(WR空军后勤中心的ATE)采用该模式。保障模式III:是指由OEM研制完成后采用由OEM和军方联合维护,包含竞选维修承包商。保障模式IV:是以军方为主且有承包商支援的情况下进行保障。海军航空基地航空软件采用此模式。保障模式V:仍是以军方为主,早期由OEM提供支援,以后由合同承包商提供。美军设想对各软件维修中心确保有较小的软件维护活动,其规模应以各软件维护中心的年度费用不小于1亿美元。对单个武器平台中的嵌入式软件,主要组织OEM
17、(初始设备制造商)进行长期的软件维护工作,但应保留足够的基层维护工作以维持一个精明买主的能力。 对非嵌入式的任务关键性软件,继续采用由陆军通信电子司令部(CECOM)和空军航天系统保障组(SSSG)所采用的政府管理、承包商完成、集中维护的模式。对保障类软件,由于软件工程知识相对容易转换,可考虑100地采用承包商制以降低费用。2)美军提高武器装备计划软件保障性的途径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软件保障性的研究,如对软件保障性中软件维护性,美国空军司令部作战测试与评估中心专门编制软件维护性评估指南,到1997年也已经发布了第3版。该指南详细给出了软件维护性评估的程序与方法,对软件保障开展具有
18、十分重要的意义。(1)注重软件采办中的保障性由于软件保障的特殊性,因此为了提高软件的可维修性,确保软件保障性,应当考虑软件的全寿命使用过程,从软件的采办开始就注重其保障性。美国空军软件技术保障中心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编制(软件密集系统采办与管理指南,到1996年已经发布了第3版。该指南详细调查了美军现有软件系统失败的原因,构建了软件采办的环境,提出了软件采办中的工具与技术,强调了软件工程对软件系统的主导作用,大力倡导使用Ada进行军用软件开发,积极推广软件复用技术等等。三、美军武器装备软件保障资源研究。(一)美军武器装备软件资源保障的意义1计算机软件资源需要维护保障计算机软件已经成为美军武器
19、装备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据目前统计,美军武器装备软件可靠性整整比硬件低一个数量级。有的系统故障统计结果是软件故障占系统故障的60一70。软件与硬件不同,在使用过程中没有磨损、没有消耗。但软件是有生命的,在使用过程中是需要维护、需要保障的。通常,软件维护阶段成为整个寿命周期过程中最长的阶段。不论是从持续时间还是从费用上都大大超过开发阶段。例如,在沙漠风暴作战行动中,E一3空中预警飞机作为战场保障的综合部分,起着跟踪所有战场空中目标并指挥拦截的作用,被誉为神眼。而在当时战场上电磁信号太多造成拥塞,以致E一3的能力大打折扣,不得不对E一3雷达中的许多软件进行修改。为此,专门派出软件保障组直接进行软件维
20、修,使E一3预警机的雷达软件在96h内得到修正后完成飞行检测并投入使用。2软件保障与硬件保障有差异随着软件及软件密集系统的大量使用,软件对现代军事斗争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改变了战争的形式与进程。同时,由于计算机软件自身的特点,对传统的装备保障提出了新的挑战。其主要差异表现在装备采办方式上;保障模式;保障人员;保障工具;保障经费。3软件保障经费呈上升趋势软件保障费用日趋增加。美军统计1997年其用于软件保障的年度费用高达200亿美元以上,并呈年度增长趋势。软件保障费用已经成为软件系统寿命周期费用的重头,占一半以上。据美军预计,美军装备的软件中,任何时候都将有3040个软件处于维护状态。因此
21、,美军自20世纪80年代起就一直十分重视软件保障的工程实践与理论研究。(二)、美军武器装备软件资源的维护与评估1军用软件的种类根据软件保障特点的不同,军用软件可区分为武器系统软件和管理信息系统两类软件。其中武器系统软件包括嵌入式软件、C3软件、智能软件以及其他严重影响武器系统任务或作为武器系统一部分的软件。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则包括信息系统资源(ISR)软件、自动信息系统(AIS)软件、信息资源管理(IRM)软件及其他非武器系统软件。2软件维护性软件维护性是指软件产品可以被理解、修改和测试的容易程度的度量。与软件文档、源代码、实现等有关。软件维护性对于软件而言,是一个比硬件维修性更重要的属性。硬件
22、维修性仅仅作为其可靠性的一个补充,在设计过程中,往往可能与可靠性、性能等属性相冲突。而软件维护性则与其可靠性相一致的。可以说,一个软件的维护性好,则必定其可靠性好,保障性也好。3软件的评估理想的软件维修性评估应该是直接针对软件修改效果的度量,如记录修改时间和最终效果。但采用这些经典方法于软件维修性评估上存在如下问题:(1)软件维护通常不是实时的,而是在基地级上进行,基地级的设备工具在适用性测试与评价时也并不都是可使用的;(2)在适用性测试与评价之前或期间所完成的软件维护通常并不能代表实际使用场合;(3)禁止在适用性测试与评价期问进行软件修改。目前,软件维修性评估方法主要是使用基于软件及其文档的
23、问题,问题的设计都是针对软件维修性因素的。4软件保障性软件保障性是指对软件完成维护与改进、升级或其他改变的能力。软件保障性与其软件的维修性、适应性及可修改性有关,软件保障性与软件生命周期过程、冗余计算能力、维修性及计算机保障资源等有关。(三)、美军武器装备软件软件资源保障的组织与实施1美军武器装备软件保障机构美军武器装备软件保障机构是指进行软件保障时必须建立的机构,是软件保障实施的主体。软件保障可以由软件开发单位来实施,也可以由独立的保障单位来实施。由开发人员进行软件的维护保障的优点在于:开发人员非常了解系统;无需精心细致地编制文档;无需在开发人员和维护人员中建立起专门的联系等;但其不足之处表
24、现在:如果仅仅只有维护任务,开发人员可以离开该组织;如果主要开发人员离开,则负责维护的人员得不到合适的培训等。由独立的机构进行维护保障优点在于:编制更好的文档;建立起规范的过程。其不足之处表现在:移交工作可能太慢;需要大量训练;保障组织的可信度差。因此对大型组织(如军队、政府部门、大公司等)而言,通常需要建立自己独立的软件维护机构。2美军武器装备软件维护模型美军武器装备软件维护模型,实际上就是软件维护过程。软件维护研究表明,一个成功的软件维护机构必定有一个能够反映其维护过程的软件维修模型。软件模型的分类,存在两类软件维护模型,一类是面向过程(processoriented)的模型;一类是面向维
25、护机构或事物(organizationalor businessoriented)o面向过程的模型主要是注重:要完成的活动;维护活动的顺序。它试图解决“谁干、干什么、在哪干、何时于、怎么干、为什么要这么干”,该模型对于共享知识和经验十分有用,并且鼓励改进对过程的理解。而面向机构或事务的维护模型相对研究较少,它除看重要完成的活动外,更注重这些活动之间的信息流向,即描述软件维护过程不同阶段所涉及到的机构、人员,以及他们之间的通信渠道。四、美军武器装备软件保障方案与计划1美军武器装备软件保障方案美军武器装备软件保障方案是对软件保障的总体初步构想。主要规定软件维修的程度、交付后过程剪裁、提供维修人员或
26、部门的设想、寿命周期费用的估算等。软件维护方案应在软件开发的早期制订。软件维护范围也称软件维护的程度,主要规定维护机构将为用户提供提交多少维护。软件维护范围划分的方法可以有很多,一般分为四级:一级指完全维修、二级指纠错性维修、三级指有限纠错性维修、四级指有限软件配置管理。至于采用哪一级维护,经费是限制软件维护程度的主要约束。2美军武器装备软件维护保障计划完成了软件维护方案后则应着手制订软件维护计划。软件维护计划主要用于解决这些问题。对于军用软件,软件维护计划是其CRLCMP(计算机资源全寿命管理规划)的一部分,对于其他维护机构,软件维护计划也是全寿命规划的一部分,或者是一份独立的软件维护计划。
27、维修规划主要考虑的因素通常有:为什么要提供保障;谁将完成何种工作;各成员将担任什么角色、负什么责任;估计本项目所需人员的规模;如何完成这些工作;哪些资源可用;这些保障将在哪完成以及何时进行等等。2.2 美军的软件维修性评估美军非常重视对软件维修性水平的度量和描述,为订购者和开发人员指出其缺陷,以便改进产品,帮助软件保障机构(SSA)规范软件维修时所需的资源。关于软件维修性评估详细内容,可以参见美军空军作战测试与评估中心(AFOTEC)(1996年)的软件维修性评估指南。美军 认 为 理想的软件维修性评估应该是直接针对软件修改效果的度量,如记录修改时间和最终效果。但采用这些经典方法于软件维修性评
28、估上存在很多问题,如:软件维修不能在现场实时实现,无法得到确切的修改时间和最终效果;而在软件的使用试验与评估(OT&E)期间或之前进行的软件维修又不具有使用代表性,采集的数据不能反映部署后的软件性能。因此,目前美军的软件维修性评估主要是通过基于软件及其文档的问卷调查方式进行。即针对各种软件维修性因素来设计问题,并分层次进行评估,以寻找可能的维修性问题。这些层次包括:范围(如文档、源代码和实现)、属性(如模块化与坚固性)、组成(如计算机软件单元、模块等)。这些因素几乎包含在所有的软件系统内,通常可用于对每个软件的维修性评估。评估过程需要通过软件测试管理员(STM )、软件评估师(DSE)、仲裁员
29、及评估员等人员共同完成。第二章:我军武装装备软件保障研究一、我军武装装备软件保障现状随着我军装备的发展和对保障性工程的重视,硬件保障性工程技术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在国防系统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装备的建设。相比之下,软件保障性工程的发展则缓慢得多,虽然推出了软件工程,然而,只执行软件工程还不足以保证软件的质量,需求的变化、软件的复杂性、缺乏规划、不易维护等因素都会导致软件开发失败或使用后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为了作战系统装备发挥最大作战能力,软件保障性已经成为各装备研制单位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二、我军武装装备软件保障活动框图我军武装装备软件是作战系统装备保障指标之一,对软件实施保障
30、,既要考虑部队现行的装备保障体制、保障模式,也要充分考虑软件保障的特点、规律和基本要求。在保障体制上,软件保障要尽可能与现行保障体制相一致;在保障活动和保障内容上,软件保障必须要以软件工程理论为指导,确保软件列装后始终做到无故障运行、无失泄密事故、不断适应新的军事需求和不断变化的运行环境I。软件保障(Software Support)是指确保运行的和配置的软件全面连续地保障装备的作战任务进行的所有活动的总和23。软件保障活动主要包括部署前软件保障、软件交接与部署保障和部署后软件保障,其活动框图如图1。部署前软件保障是指在软件需求分析、设计与实现、集成与测试阶段的软件保障规划及软件评估。软件交接
31、与部署保障是指软件产品从开发方或维护方到软件使用人员手中的一个转移过程,该活动应该由软件开发方或维护方与使用方共同完成。部署后软件保障主要指在软件运行阶段,对软件运行环境和相关设施设备进行保障,响应用户提出的问题,提供维护升级服务。图1 装备软件保障活动框图三、我军武装装备软件保障活动我军武装装备软件保障活动贯穿于武装装备系统的设计、开发、采购、部署、维护等全过程。不同的保障阶段,软件保障活动各不相同,软件保障机构的职责也不同,具体的保障活动规划如表l。(一)部署前我军武装装备软件保障部署前的软件保障活动主要包括:制定软件保障方案、制定软件保障计划、确定软件资源和确定软件保障环境四个方面。1)
32、制定软件保障方案软件保障方案是系统软件保障方案的内容之一,主要规定软件保障的范围、剪裁软件交付后的保障过程、估算软件保障生命周期费用等。软件保障方案的制定是一个动态过程,自设备论证时提出初始保障方案,通过方案阶段和工程研制阶段对不同备选保障方案的权衡分析,得到优化的保障方案,表1软件保障各阶段保障活动规划表并在工程研制阶段的后期进一步完善。保障方案及由保障方案细化而成的保障计划在研制过程中要通过评审和验证,并做出评价。制定方案要考虑设备特点、保障和使用特性、资源要求和部队实际状况等诸多因素,因而应按功能分析、拟定备选方案、以及再经权衡分析等多个步骤最后确定。2)制定软件保障计划软件保障计划是软
33、件保障方案的进一步细化,是详细的软件保障方案,它说明软件保障方案是如何具体实施的。因此制订软件保障计划时要考虑到保障目的和目标、保障主体的职责和任务分工、可用的保障资源、保障环境和保障方式、保障活动的时间和地点等因素。3)确定软件保障资源我军武装装备软件维护人员是软件保障资源的主要因素,维护人员数量的确定应由管理人员和开发人员在维护机构的帮助下来确定。维护人员数量的确定有许多模型,主要有参数模型和经验模型。目前广泛使用的是构造性成本模型(CoCOMO)及其衍生模型。4)确定软件保障环境我军武装装备软件保障环境包括软件保障机构的硬件环境与软件环境。软件工程中所能采用的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环境工具箱
34、一般应列入软件保障资源中,可以采用综合保障工程中的综合保障分析(LSA)方法来确定。(二)我军武装装备软件交接与部署保障作为软件过程的重要阶段,我军武装装备软件交接与部署的重要目标是让保障机构获得必要的资源、资料、知识,以成功实施经过审核的移交后软件保障,实现软件按型号装备部队。软件交接与部署保障主要涉及到软件交接与部署和用户培训两个主要活动。1) 我军武装装备软件交接与部署在软件交接过程中,保障机构要通过认真核查、验收各种软件资料、文档和代码,确认软件已经满足部队需要;软件维护人员要及时到位;测试和验证软件产品的可运行性、系统兼容性和环境适应性;编制随机资料和工作资料,主要包括技术手册、操作
35、手册、用户手册、培训手册和其它支持文档。因系统装备软件会随着使用环境不同、运行的时间地点不同和操作人员的不同而对软件及其相关性能都有着不同的需求,因此在进行软件部署时,必须针对不同的用户和不同使用条件来分别制订部署计划,建立相应的软件部署模型。2)用户培训用户培训主要指在交接过程中,对不同的用户需求,确定用户培训计划、目标和课程安排,开发培训材料,确定对指导人员的要求,培训软件用户和操作人员,保证软件使用人员明白如何使用软件系统及如何寻求帮助。(三)部署后软件保障软件正式运行后,部署后软件保障活动正式开始。主要包括软件运行保障和软件维护保障两个活动,其保障模型如图2。图2部署后软件保障模型1)
36、软件运行保障我军武装装备软件运行保障主要发生在软件运行期间。软件运行保障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在软件正常运行情况下监控软件的运行状态,进行软件的日常管理;二是在软件正常运行受到影响的情况下对影响软件运行出现问题的处理,主要包括对问题报告进行分析,确定问题是否与软件系统有关,能否通过改进操作过程和调整运行环境来解决,必要时还需要与设计人员共同进行软件更改分析并形成文档,然后向上级进行报告;三是在软件运行过程中,使用人员提出新的使用需求,软件保障人员记录后形成文档,然后向上级进行报告。2)软件维护保障我军武装装备软件维护保障主要针对软件运行保障中出现的问题和不断变化的军事需求来进行。主要包括问题鉴
37、别与分类、软件分析、软件设计、软件编码和测试、软件审查与验收、软件部署与运行等几个子活动,每个子活动过程都有相应的软件维护产品。四、我军武装装备软件保障研究总结随着高新技术装备的大量使用,我军武装装备软件保障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软件保障的最终目标是以合理的寿命周期费用保持武器系统装备软件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本文结合武器系统装备综合保障的过程和相关内容,提出了装备软件保障活动过程中的三个阶段,分析了各阶段的主要保障活动。在以后的工作中,将围绕软件保障活动,研究具体的软件保障实施办法。第三章:中美军武装装备软件保障比较对我军的启示一 、以“精兵、合成、商效”为要求调整编制体制。科学的编制体制是先进武
38、器装备系统、创新军事理论的主要载体,是把军事变革的“硬件”和“软件”结合起来并发挥最佳效能的关键。信息化战争的系统集成、技术融合的特征对部队编制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功能化模式的编制体制不但结构臃肿,而且不利于横向联通,难以适应信息化战争的需要。我军的编制体制调整要本着“精兵、合成、高效”的原则,逐步建立适应信息化战争的编制体制。一是压缩军队规模。在新军事变革的推动下,世界强国军队正向缩小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方向发展。美、俄、英、法、德、以色列等国军队都作出了在本世纪初将兵力规模压缩10%一30%的重大决策。我军要在裁减员额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结构、理顺关系,完善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
39、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加强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建设,实现精干常备军与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相结合的编制体制。二是调整编制结构。针对信息化战争特点,世界各国在加强陆军、海军、空军等传统作战力量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航天部队、特种作战部队以及信息战部队等新型作战力量的建设,并不断提高其实战能力。我军的编制体制调整要在借鉴外军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着力优化军兵种结构。精简陆军,减少装备技术落后的一般部队犷加强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建设;同时优化部队内部编成和军兵种规模结构,提高各军兵种高新技术部队的比例;改善官兵编配比例,通过精简机构,减少副职领导干部、部分干部岗位改由士官或非现役文职人员担任,使部队的编配
40、比例得到优化。三是优化指挥体制。信息化战争的快速反应和高度机动要求进一步优化指挥体制。传统的“树”状指挥体制信息流程长、速度慢、抗毁能力差,难以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的要求,建立精干高效的指挥体制是编制体制调整的重点。我军要在编制体制调整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特点,减少指挥层次,简化指挥环节,完善自动化指挥系统,建立外形扁平、横向联通、纵横一体的“网”状指挥结构,提高军兵种联合指挥水平,建立和健全“高效、精干、合成”的指挥体制。二 、以培育武装装备软件军事人才为目标提高官兵素质当前,世界各国在军队转型建设中,无不把人才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强调武装装备软件军事人才的主导地位和决定性作用。适应新军事变革的
41、新形势,建设信息化军队,我军必须把培养和造就大批武装装备软件军事人才作为根本大计来抓。要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军事人才是第一战斗力的观念,通过确立武装装备软件军事人才在信息化战争中的制胜观念,强化超前培养和储备人才的观念,切实抓好高素质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全面提高官兵的信息素质。二是武装装备软件军事人才培养机制。实施信息化人才培养战略工程,必须抓好人才的顶层设计。要进一步完善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机制,加大复合型、通才型、技术型军事人才的培养步伐;提高培养层次,突出军事学研究生教育,加大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教育,淡化军兵种界线,加强军兵种院校之间的交叉培训,实现军事人才素质的复合化。三是探索“一体化
42、”联合培训模式。把军队院校的系统培训、部队基地化的岗位训练和地方科研机构的委托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探索院校、部队、地方“三结合”的一体化培训模式,推动我军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的跃升。要转变思想观念,试点和推广文职人员制度、聘任制等引才、引智模式,积极吸引优秀技术人才为部队服务。三 、以软件为核心发展武器装备当前,我军武器装备软件信息化水平较低,相互之间还远未实现互连、互通、互操作。要根据我国国情和军队实际,走新型武器装备软件的研制开发与现有武器装备的信息化改造相结合、重点突破与全面提高相结合的路子,通过局部的跃进带动整体提升,形成我军实战能力与战略威慑并备的武器装备体系。一是优先发展关键领域的武器
43、装备软件。由于武器装备软件的研制开发耗资多,难度大,必须结合我军实际,坚持“有所赶,有所不赶”、“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努力在制信息权、制空权等领域发展二些尖端“杀手铜”武器,争取以局部优势对敌形成战略威慑。二是改造现有装备的信息化软件系统。信息化武器装备软件研制开发周期长、投人大,难以一时满足部队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因此,要重视推行“横向技术一体化”,对现有武器装备进行软件信息化改造。要充分利用军用和民用技术,用共同的软件、标准和规程,采用嵌人、嫁接、移植、组合、升级、联网等方法,对现有武器系统进行信息化改造,挖掘现有武器装备和作战系统的信息化潜能,拓展其作战效能。三是加强关键技术的预研和
44、开发。要适应新军事革命的特点,精心做好预研工作的顶层设计,确立关键技术、重点技术、一般技术的整体布局和预研项目结构;遵循突破关键、带动全局的原则,加快发展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跟踪新概念武器前沿技术,加强先期技术开发和演示验证,实现武器装备技术性能的升级和战斗力的提高;在先期技术预研和开发上要注重“军地结合”,把依靠部队力量与发挥地方优势统一起来,降低研究成本,缩短研制周期,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有效的武器装备。四、实现我军武装装备软件的标准化(一) 我军武装装备软件存在问题虽然我军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军用软件质盘管理的条例和规定,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是出现了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1)软件工程标准
45、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存在缺项、标准不协调和标准化思路不够清晰的问题(2)标准化公共信息资源缺乏。可重用的软件库、通用的软件开发和支持环境、标准数据严重不足(3)标准只给出了质量管理的目标,具体的实施方法不明确,导致镧定的标准得不到有效的实施;(4)单位各自为阵,每个单位内部规定不同,文档格式极不统一。我军的软件标准化工作与美军相比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在充分吸收美军经验的同时,军用标准要逐步同国际接轨,只要没有特殊需求的,一律参考相关的国际标准,不再另搞一套这样可以缩短标准的制定周期更好的反应技术的最新变化(二)我军武装装备软件标准改进软件工程化是一个老话题但在非专业软件开发机构这项工作一直没有得
46、到足够的重视。随着软件装备化趋势的日益明显,如何保证软件开发走出个人能力的局限和阴影。尽快走上正规化、标准化的道路,是每一个军队科研单位必须面对的挑战。为了尽早具备军用软件承研条件。必须高度重视软件开发能力的培养和标准化工作我们建议:(1)以在研的大型项目为依托,对其软件部分。要求项目组在论证、设计、编码、测试和管理上参照GJB5000中CMM二级的标准来做,在项目完成后。可以培养出一批熟悉软件过程化管理的研发人员,促进奉单位软件工程化整体水平的提高。(2)依托科研管理部门和有软件研发经验的人,成立独立的软件质量组,统一负责检查和监督承研的大型军用软件项目的质量以及相关的文档以期通过12个项目实践,完成所在单位相关质薏体系的认证工作和能力评估工作通常一个标准从出台到全面贯彻执行要经历10年左右的时间。其主要难度在于克服“惯性。,因此。我们必须抓住标准化实施初期的机遇。突破阻力强化意识,培养队伍,方可在。十一五”后期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