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白茶出口现状及对策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鼎白茶出口现状及对策研究.docx(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摘 要随着福建省与福鼎市政府的不断大力推崇、扶持,福鼎白茶在国内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得到了提升,发展格局也焕然一新,但面临严峻的国际市场环境,福鼎白茶的外销量并无太大增幅。本文主要对福鼎白茶出口现状及竞争策略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其出口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然后针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以期提高福鼎白茶的出口量及扩大国际市场占有率,为长期保持白茶业的龙头地位乃至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关键词:福鼎白茶;出口现状;国际市场占有率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promotion and support of Fujian province and
2、 Fuding municipal government, the popularity and market share of Fuding white tea in China have been improved, and the development pattern has taken on a new look. However, in the face of severe international market environment, the sales volume of Fuding white tea has not increased much. This paper
3、 mainly analyzes the export status and competitive strategies of Fuding white tea, And find out a series of problems in its export, 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 put forward the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Fuding white tea exports, expanding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sha
4、re,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long-term maintenance of the leading position of the white tea industry and the follow-up research.Key words: Fuding White Tea; Export Status; international market share目 录1 引 言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1 研究背景11.1.2 研究意义11.2 研究现状2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21.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32 福鼎白茶的出口现
5、状分析52.1 福建省茶产业发展概况52.2 福鼎白茶产业产业发展概况52.3 福鼎白茶销售状况62.3.1福鼎白茶内销与外销概况63 福鼎白茶出口优劣势及竞争环境分析73.1 福鼎白茶出口优劣势分析73.1.1优势分析73.1.2劣势分析83.2 福鼎白茶出口竞争环境分析93.2.1同业竞争者现在的竞争优势分析93.2.2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分析93.2.3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分析93.2.4购买者的议价能力分析103.2.5替代品的替代能力分析104 福鼎白茶出口对策及改进建议104.1 政府层面104.2 企业层面114.3 社会组织层面114.4 产业创新层面114.5 技术层面115 结
6、 论12致 谢13参考文献14福鼎白茶出口现状及对策研究1 引 言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 研究背景白茶作为六大茶叶品种之一,虽然影响力和销量一直不占优势,但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渐兴起。一直以来,福鼎白茶的传统销售模式是以外销为主,95%的产品通过外贸渠道销往国际市场,福鼎只是作为白茶的原产地,导致国外市场只知道白茶,但却不知道其来自福鼎,处于“养在深山,人不知”的状态之下,与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的名气相差甚远。福鼎白茶现如今在国内的知名度及其市场占有率正在不断提升,发展格局也迎来了新的挑战,销售模式正从内销转变为内外销共同发展,而且内销比重越来越大。然而,福鼎白茶在出口的过程中也存
7、在一系列的问题,国际市场变幻莫测,挑战和机遇并存,所面临的而考研也越来越严峻,福鼎白茶今后的发展如何,怎样找到突破口,怎样长期保持白茶业的龙头地位以及扩大国际市场份额,都是需要深入研究的。1.1.2 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目前国外针对于福鼎白茶出口这一问题的研究甚少,而国内虽然有相关的研究成果,但大多是针对福建省整个茶产业而谈,从各维度来分析其竞争力等,且大多侧重于茶文化、茶品牌的介绍,没有细化到福鼎白茶业,对于白茶的出口方面研究得不够具体、深入,提出的解决措施也不够有针对性。这里笔者将结合其他学者研究的理论成果,并结合福鼎白茶业的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希望对将来相关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
8、的理论借鉴意义,完善相关理论的研究,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2)现实意义虽然近年来福鼎白茶的发展态势良好,在全球的茶叶外贸竞争之下,其出口也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但是以目前发展现状及趋势来看,外销比例就内销比例逐渐放缓的趋势还在进一步加强。因此,本文在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福鼎白茶出口现状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对提高福鼎白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以及促进福鼎白茶出口贸易长期良性发展方面具有一定作用。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 国外研究现状(1)关于茶产业发展方面的研究John Baffes(2013)在进行研究后发现,严重阻碍中国的茶企的国际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资金不
9、足。不仅使得茶企无法完成相关的茶叶深加工,而且还阻碍了茶叶规范化生产。参 考 文 献1 John Baffes.A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the Interplay among Food,Fuels and BiofuelsJ. Global Food Security.2013,2(2):10-21.Sabry,Shehata (2017)在研究夏威夷茶产业时发现,茶叶的销售与消费者对于茶叶品牌的热衷度等有着高度关联,推动茶产业的建设,不但要完善好网络市场而且还要建设好相关产业链以推动茶产业的发展。2 Sabry,Shehata.Factors afecting d
10、evelopment of a tea industry in Hawaii J Agribusiness,2017(08):15(2)关于茶叶质量标准的研究Armstrong E.Khoza(2006)马拉维的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有:生产成本过高、技术壁垒受阻,他指出小规模的出口会使得成本上升,所以在此竞争中应注重规模化,而且在生产方面也必须执行严格的国际标准,这样才能更好地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3 Armstrong E.I hoza,The Tea Industry in Malawi 2006J.Memorial History of Mulanje Missio,2006.Nes
11、hi(2011)Neshi(2011)认为,自20世纪末以来,中日之间的绿茶贸易一直在减少。中国应该建立一个绿茶出口中心来应对出口的下降。出口中心主要需要保证绿茶的质量和安全,实现逐年增加出口的目标。4 Neshi. The Change of Green Tea Trade and Development of Producing Center of Green Tea Export to Japan in China J. Agricultural Marketing Journal of Japan , 2011(20):52-58.(3)关于产品出口潜力方面的研究Lehmann等(20
12、10)全面地研究了罗马尼亚各类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并通过比较优势指数分析法证明了该国有几类产品存在较强的竞争优势,其余的大多数产品在出口竞争力方面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5 Lehmann, Timothy A.Exchange Rate Change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Industry Value 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10,Fourth Quarter.Huynh Viet Khai, Mitsuyasu Yabe(2013)分析了国家政策与产品产量的关联度,并且运用政策矩阵分析方法(PAM)来
13、分析越南产品的出口潜力,指出当国内资源成本的比例(DRC)小于1,即该国的产品出口存在一定潜力。6 Huynh Viet Khai,Mitsuyasu Yabe.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Soybean Production in Vietnam: A Policy Analysis Matrix ApproachN.In Dr. Janies E. Board (Editor). A Comprehensive Survey of International Soybean Research-Genetics, Physiology, Agronom And
14、Nitrogen Relationships,INTECH publishing,2013.01,161-179.Lalit Mohan Kathuria(2013)基于多指数的框架分析之下,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产业增加指数的方法,全面地总结了印度和孟加拉共和国农业在出口方面的竞争优势和潜力。7 Lalit Mohan Kathuria. Analyzing competitiveness of clothing export sector of India and BangladeshJ.Competitiveness Review:A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J
15、ournal,2013,Vol.23,131-157. 1.2.1 国内研究现状(1)关于出口竞争方面的研究许国权,陈春根(2007)通过计算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在RCA对中国茶叶出口竞争优势分析的基础上,比较了发达国家和中国茶叶出口竞争力,得出结论:与其他茶叶生产国相比,我国茶叶出口竞争优势仍然较弱,与一些茶叶生产国相比还存在许多不足。8 许国权,陈春根.基于RCA指数对我国茶叶出口竞争优势的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7(11) 平萍(2017)研究浙江省茶产业发展情况后发现,茶产业虽然是浙江省的传统优势产业,但在茶叶出口竞争力方面一直没有突破,如茶叶出口价格一直不占优势、主流茶叶的消费市
16、场占有率低等问题依然存在。9 平萍,一带一路”框架下浙江省茶叶出口国际竞争力分析J.农业考古,2017 (05):102-105.(2)关于茶叶出口中关于贸易壁垒问题的研究杨波(2007)研究后发现,中国茶叶进出口的影响因素之一是绿色贸易壁垒,其内部原因在于:我国标准体系落后,出口的茶叶质量安全不过关等;外部原因在于:为保护本国的产业发展,发达国际质量安全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他认为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中国茶叶出口企业需要提高茶叶的安全,注重绿色环保标准的认证。10 杨波.我国茶叶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原因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7) 庄佩芬、杨江帆(2010)研究了茶叶出口企业受
17、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的情况,选取了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约四十家茶叶出口企业的实际情况作为参考,并从企业、行业协会和政府三个层面提出相应对策,以克服其出口技术性贸易壁垒。11 庄佩芬,杨江帆.农产品出口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研讨来自福建茶叶出口企业的数据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关于茶叶品牌建设的研究马国强(2006)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指导茶叶产业化:一是实施品牌战略,整合名茶品牌的相关资源,提升品牌;二是对龙头企业加大扶持力度,并引导企业间的联合兼并,使龙头企业飞速发展,扩大龙头企业的规模;三是加强茶园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优质基地;加快本地市场建设,开拓国内外茶叶市
18、场。12 马国强.对东阳市茶叶产业化建设的思考.茶业通报J2006.28:27-28苏越婷等人(2011)认为,品牌建设离不开人才,良好的品牌形象需要技术含量、知识支撑。茶叶企业是正噶茶产业发展的核心,因此有必要加强相关人员对于茶叶的认知度。随着茶产业的发展,近年来茶叶消费逐渐进入工业领域,茶饮料、茶具以及与茶叶更为相关的动植物保健品等终端消费品将更加普及,这一系列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13苏越婷,林润兰,洪岳群,蔡冰冰,徐权琴.“一带一路”带动下茶产业对外贸易研究以八马茶业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8(3):32-33.毛燕,左艳丽(2016)认为,在信息传播日益迅速的环境下,通过创新广告的内
19、容和形式,加强对中国茶叶的宣传,将增强中国茶叶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14毛燕,左艳丽大众传媒语境下茶叶商标的翻译J茶叶贸易2016,(07):43-44.(4)关于茶业相关专业人才支撑的研究王劲松,段佳(2012)认为贵州茶叶缺乏明显的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关键原因在于人才匮乏,再加上产品研发与销售停留在资源的初步开发阶段,茶产业科研能力不强,所以提出了要注重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才能提高茶叶科技支撑能力。15王劲松,段佳.贵州茶产业发展的国际化路径探析J.社会科学家2012(增刊)0085-02.田洪武,潘安(2018)在与宁德市21家茶叶企业和国家税务部门等茶叶协会的调查和讨论中,发现在出口企业
20、和行业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较多,如产业发展后劲不足、茶叶外贸人才短缺、出口茶叶档次低、税收和资金大等问题。16田洪武,潘安.宁德市茶叶出口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茶叶, 2018(2):53-56(5)关于茶叶市场营销及相应的对策问题的研究刘春腊等人(2011)认为现阶段我国茶叶产业在国内外具有明显的优势,发展势头良好,国内已初步形成一定规模的茶叶生产重点县、特色产茶县和地方茶馆、茶企业。同时,也踏上了茶产业融合之旅,确立科技园区特色发展方向。17 刘春腊,徐美,刘沛林,穆松林中国茶产业发展于培养路径分析J.资源学,2011,33(12):2376-2385. 田洪武(2015)提出,在错综复杂的
21、国内外环境下,茶企业面临生产经营的困境。认为要破解茶企业面临的困境,应从增加科技投入、加快新产品开发与改变传统交易方式方面,为茶叶市场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18 田洪武.当前茶企业生产经营的问题与对策J.福建茶叶,2015,37(04): 47-49苏雷(2018)提出,近年来茶叶销量持续上升,贸易额也在不断上升,但仍存在传统营销观念落后、品牌价值信息共享等问题。其认为茶叶市场的重点应放在营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以解决以往茶叶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19苏雷.浅谈当前茶叶市场营销中的问题与对策J.福建茶叶,2018,40 (10):64.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发现,国外对于茶叶出口贸易方面的研
22、究文献不多,因为茶叶进口国主要为欧美等发达国家,出口国则主要是在亚非等发展中国家,仅有少部分研究针对茶叶产量、质量和国际标准方面,但对于出口潜力方面的理论研究颇多也较为成熟,值得借鉴。而现今国内的学者在茶叶出口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所用的出口策略也是比较丰富的,如:制定国际标准、品牌建设、克服贸易壁垒、市场营销对策等,关于白茶出口的研究,前人已经打好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但会发现前人的理论基础主要集中于茶产业的研究选题上,对于福鼎白茶的理论研究还较少。本文力求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福鼎白茶出口现状为切入点,重点分析福鼎当地的出口路径,根据所发现的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措施。2 福鼎白茶的出口现状分析2
23、.1 福建省茶产业发展概况从静态上看,福建是我国最为重要的产茶大省之一,有着“八山一水一分田”一说,山脉丘陵外加酸性土壤,十分适合茶树的栽植,茶叶的生产拉动了福建农业经济的发展。全省9个地级市86个县市区中, 有一半以上地州市产茶,全省茶园面积近20万顷。茶区主要分布于闽南的乌龙茶区、闽东的绿茶区、闽西北的多茶类区,现有茶叶类农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7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58家。福鼎市共有17个乡镇,几乎所有的乡镇都有茶叶生产,现有茶园21.5万亩,其中最为突出的要数福鼎白茶,它是福建省茶叶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动态上看,2017年,全省茶叶种植面积达207.1千公顷,比2016年增加2.
24、7千公顷,约1.3个百分点;产茶量394941吨,同比增加21996吨,约5.6个百分点;2018年茶园面积增长不大,为0.1千公顷,但茶叶产量增长为23059吨,高于上年。而福鼎市单白茶类茶叶总产量就占到了近5%的比重,且逐年上涨并趋于平缓态势。表2-1 2004年-2018年福建省茶叶与福鼎白茶生产情况2004年-2018年福建省茶叶与福鼎白茶生产情况年份全省茶园面积(千公顷)全省茶叶总产量(吨)福鼎市白茶总产量(吨)产量占比(%)2018年207.2418000170004.072017年207.1394941185004.682016年204.4372945113643.052015年
25、250.1356300104002.922014年242.933400078002.342013年232.331570069002.192012年221.529600058001.962011年211.339327670052001.882010年201.225830045001.742009年19525510040501.592008年188.924070038951.622007年169.822090035161.602006年159.820010029851.492005年155.218480031491.702004年145.116440019581.19来源: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
26、国经济社会大数据研究平台、福鼎市茶叶协会发布数据整理所得2.2 福建省茶产业发展概况根据对福鼎白茶产业发展的分析,茶产业已成为福鼎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到2019年,福鼎总人口约58万,涉茶人口约40万。茶叶相关人口约达到总人口的七成,占农业人口的四成以上。茶产业已成为福鼎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根据对白茶企业发展情况的分析,茶叶加工厂2019年底已达693家,其中宁德畲闽香茶叶、福鼎磻溪峰鼎茶叶等被列为福鼎市农业龙头企业,年生产茶叶能力达2万担。福鼎市一帘春茶叶、福春源茶叶生产规模为福鼎市最大的茶厂。2.3 福鼎白茶销售状况2.3.1福鼎白茶内销与外销概况 目前,福鼎白茶已从出口为主转变为国内外共
27、同发展,且在国内的销售已经开始居于主导地位;出口方面呈现出总体平稳且略有增长的态势,但出口的增幅并不是很大。表2-2 2009年-2016年福鼎白茶内销与外销情况2009年-2019年福鼎白茶内销与外销情况年份福鼎白茶总产量(吨)内销量(吨)外销量(吨)2019年195681566739012018年162401254037002017年137381003835092016年11364803533292015年10400723231682014年7800473830622013年6900399229082012年5800305427462011年5200261125892010年4500207
28、524252009年405017502300来源:根据福鼎市茶叶协会发布数据整理所得3 福鼎白茶出口优劣势及竞争环境分析一个产业的成功与否是竞争的关键,竞争决定该产业能否为行业谋取利润的重要因素。对于福鼎白茶的出口而言,想要战胜竞争对手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领先地位,就必须充分挖掘出其竞争优势。3.1 福鼎白茶出口优劣势分析3.1.1优势分析首先,是资源优势。福鼎白茶的资源丰富,茶叶产品多,产量大。目前福鼎市已经建成全国县级最大的产茶基地,磻溪、点头镇、管阳镇、太姥山镇四大核心产地所产白茶茶质一流,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作为两个国优良种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知名度高,影响力达,且至2019年,福鼎带动全
29、市茶园绿色防控面积已经达到约12000亩。其次,是产业优势。福鼎白茶约150年前作为出口茶叶出口到国外,在欧美、东南亚等地受到极大欢迎,而现如今福鼎白茶业将经济与文化相结合,产生了“茶文化产业”,其中“品品香”、“六妙白茶”这两个茶文化企业最为典型。在文化与经济交融的条件下,茶品牌都有其自身的文化内涵,从这个角度层面而言,福鼎当地的茶产业在文化品牌中具有巨大运营优势,且对国际市场的口碑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最后,是政策优势。福鼎市政府意识到茶产业是作为创造就业、农村人口创收来源的一大渠道,因此在对福鼎各地交易市场进行统一化管理、给予茶农补贴与为提高白茶知名度而投入资金举办白茶开采节活动等方面发布
30、了一整套的政策鼓励措施,来促进茶园与茶产业的相关投资不断增加。且自2015年来,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福鼎白茶依托这一条路途经经济走廊往巴基斯坦、中亚、俄罗斯、欧洲进入境外市场,为福鼎白茶的文化与品牌传播带来深远影响。3.1.2劣势分析首先,销售渠道落后。福鼎白茶的销售大多数还相对比较传统,当地茶店铺更多仅仅依附于零售式、大宗量批发式营销与通过老客户介绍的人脉关系营销,各个茶店铺处于较为分散状态,茶店铺数量多、规模小,分散化。尽管在现代经济与互联网的大潮下,白茶经济蓬勃发展,但在当地白茶的销售过程中,而网络线上销售与连锁店铺数量少,且附属于淘宝、京东、天猫这类国内的电子商务平台,而速卖通、e
31、Bay、亚马逊、Wish等跨境电商平台上的白茶产品更是少之又少,无法形成新型的现代化统一管理销售模式,致使白茶出口量一直缓慢增长。其次,茶农文化水平受限。福鼎当地企业经营年限久且有经验的茶商,教育经历普遍在小学或初中,同时因为当地茶商的身份多为农民,相对于中小城市的经商者,经济收入有限知识水平与经济收入的双重限制,导致当地的茶企业无法开展过多的宣传方式,且无法很好的发挥创新性思维,只局限于现阶段市场上拥有的产品与包装,竞相模仿,多数茶叶企业的产品存在种类单一与包装简单普通的问题。简易包装,像散装,袋泡茶,普通盒装这类,无法形成好的竞争优势的同时,大多数消费者较难接受、对白茶的出口也造成了巨大困
32、难。最后,定价肆意。政府在对茶叶交易市场进行统一管理的同时,并未制定统一的茶产品定价标准,由当地茶商自行定价。最开始因为市场的平衡制约,所以茶商都中规中举的,都根据市场的平均定价制定自己企业的茶产品价格。但因为零售式营销销售地固定,茶店铺都集中在一起,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无形中形成了价格竞争,价格竞争的形成,导致当地茶商开始肆意降价与提价。近几年来,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单纯的销售进行利益的赚取已无法满足茶商的利益需求,白茶产品的价格无统一定价标准,价格随着当地市场的价格竞争肆意降价与提价,同时大部分茶商为了赚取更多的利益,会根据前来购买的消费者类型,现场定价。若长期于此,市场不仅会因价格的随意
33、变动而出现混乱,当地茶企业也会逐渐失去国内外消费者的信任,销量没有提升的同时,企业信誉在国际上也受到很大的影响。3.2 福鼎白茶出口竞争环境分析波特五力模型是产业竞争环境分析的一种模型,现运用此种模型从福鼎白茶出口中同业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购买者的议价能力以及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这五个层面来分析福鼎白茶在对外出口中所处的竞争环境,以明确福鼎白茶在国际市场中所面临的竞争和威胁。3.2.1 同业竞争者现在的竞争优势分析根据同业竞争者现在的竞争优势分析,从近年来中国白茶产业的快速发展过程来看,福鼎白茶还在处于成长阶段,虽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格局,有了一定的规模
34、和几家大型企业,但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其他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产业格局,白茶生产模式还存在着许多不规范。但白茶产业发展速度较快,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从整个产业的市场结构来看,福鼎白茶生产企业普遍向中小企业倾斜,市场集中度不高,其生产在加工技术、产品种类等方面已开始呈现同质化趋势;品牌企业知名度较低,产品价格便宜;营销水平低;专业出口模式薄弱;白茶出口地域集中度较高。3.2.2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分析根据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分析,因为现在白茶行业的利润大大提高,白茶逐渐从绿茶、红茶、普洱茶、乌龙茶等中脱颖而出,发展空间较为广阔,所以吸引了许多的投资者进入到白茶业。除了福建福鼎外,贵
35、州、云南的白茶企业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会对福鼎白茶业内原有的企业构成一定的威胁,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国内外市场的竞争,给福鼎白茶出口带来一定的挑战。3.2.3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分析根据供应商议价能力的分析,白茶加工企业应该加大对原料供应商的控制,保持白茶特有的原料品质。虽然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这这四个等级的白茶在加工上存在十分显著的差异,但是由于福鼎白茶供应商也较为分散,市场集中度普遍不是很高,因此市场化程度较为低下,所以每个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方面都有较大的空间,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科技的更新,白茶行业的平均利润水平得到了提高,故福鼎白茶出口前景巨大,源源不断有新的茶商进入,从
36、而导致白茶行业的供应商与白茶业企业的议价能力逐渐倾向于一般水平。3.2.4购买者的议价能力分析根据影响购买者议价能力的分析,由于国内很多品牌的白茶,白茶产量不断增加,使得目前的白茶市场逐渐呈现出平淡且趋于供过于求的状态,逐渐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对于白茶产品来说,由于国外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还不是很成熟,消费者的议价能力较低。但随着消费者对于白茶产品的需求逐渐多样化,并逐渐形成买方市场,白茶消费者具有的议价能力将进一步提升。3.2.5替代品的替代能力分析根据替代品的替代能力的分析,替代福鼎白茶的产品包括其他茶类、果汁、苏打、咖啡和其他饮料。替代品的威胁主要来自于特性、价格和顾客的消费习惯等。
37、但是,作为一种特殊的茶类,白茶所具有的独特文化、味道和保健功能,这是其他茶不可代替的的,没有能特别影响白茶产业发展的因素。福鼎白茶的替代品替代能力均不是很强。因此,福鼎白茶的替代品对其出口所带来的威胁性较弱。4 福鼎白茶出口对策及改进建议福鼎白茶出口现状与其出口优劣势及竞争环境进行仔细分析后,针对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国家及政府、茶企业、社会组织三个层面提出改进建议。4.1 政府层面首先,制定统一的定价标准。福鼎市政府在对白茶交易市场进行管理的同时,制定统一的定价标准,改善茶商肆意定价的境况,规范茶叶价格市场。同时可依据茶叶的种类与包装不同从而采取分级定价策略。决定价格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白茶的等级,白
38、茶品类中极品要属白毫银针,白牡丹属上等品,贡眉则属普通级别的白茶;按照白茶的级别,又将白毫银针的档次划分为特级和一级等,而白牡丹分为特级、一级与二级多个档次等。在对外贸易中,茶企业可以根据国外大客户选择的白茶等级、档次和包装,合理确定产品的价格。其次,推进国际公关活动,提高福鼎白茶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在出口进程中绿色贸易壁垒所表现的形式各式各样,其中包括各种国际、国内标准。 为了使福鼎白茶进入国际市场并站稳脚跟,每个白茶企业都必须在国家和政府的指导和帮助下获得各种国际认证,与此同时积极地开展国际公关活动,通过广泛进行国际公关活动从而提高福鼎白茶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以及国际社会的认可度。最后,加强
39、指导和培训,提高茶农知识水平。政府管理部门的职能应充分发挥和利用好专家专题指导和茶叶科研单位的作用,通过有效的培训和指导,使茶农提高经营效率,在茶叶生产的初期就实现绿色健康发展,并在白茶出口渠道方面加强指引和拓宽。由此可见,在国际贸易中,政府行为的有效介入十分必要的。4.2 企业层面 首先,拓宽销售渠道,促进出口贸易。一方面,可以搭便车,依靠“一带一路”政策在国内外开展广泛的合作和品牌推广,并通过举办活动,让茶叶企业本身更深入地了解国际茶叶市场,更广泛地推广福鼎白茶品牌,促进茶叶出口贸易。另一方面,茶企自身要响应国家及政府号召,政企合作,主动带头与阿里巴巴、京东等网络第三方平台的战略合作平台,
40、或入驻国际化B2B、B2C电商平台,利用网络营销的一系列优势,从而促进福鼎白茶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推动福鼎白茶的出口贸易。其次,开发多元化白茶产品。产业链的拓展也会给福鼎白茶出口带来机遇,因此,需加大福鼎白茶深加工产品的使用。要加强福鼎白茶的集约化加工,企业应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完善茶饮料、保健品、茶包装、茶具等与白茶息息相关的产业链,并将其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适应各类消费群体的需求并提高消费者对于白茶产品的需求度,从而提高福鼎白茶的附加值,在多种茶叶中发挥品牌名称和品牌效应,提高茶叶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拓展国际市场。4.3 社会组织层面首先,强化白茶行业协调力度,规范福鼎白茶出口经
41、营秩序。现阶段,低价竞销、恶性竞争的现象频繁,因此急需创造一个公平的交易环境,福鼎市茶叶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行业的优势,积极引导企业着眼大局,注重企业可持续发展,防止、制止不正当的竞争,强化企业的自律意识和机制,在确保福鼎白茶产业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时加大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的力度。4.4 产业创新层面实施茶旅结合以推动产业升级。设立生态旅游观光、茶文化体验、休闲养身的现代化、综合化特色茶园,让消费者亲身感受白茶生长环境,提升产品认同感。福鼎有着优良的旅游文化资源、悠久的茶文化与良好的生态环境,可通过在太姥山等旅游景点、酒店举办的一些特色的茶艺表演、茶会等活动,邀请国外茶爱好者参加,发挥
42、产品的品质优势,以通过口碑并借助网络媒体进行宣传,有效促进茶旅的发展,实现茶产业的升级,为吸引外商开展茶叶生态旅游打下良好的基础。4.5 技术层面要加强替代农药的综合防治技术,减少农药使用率,保障福鼎白茶在对外贸易中达到国际要求的质量标准。近年来,各国严苛的农药残留标准限制了我国各类茶叶的出口,社会组织应当及时的掌握国外标准的变化,并及时为茶企业提供相关信息,在引导其改善茶叶质量安全的同时,因地制宜,联合农业技术部门普及推广好加强替代农药的综合防治技术,减少因技术问题造成茶叶出口中所面临的负面影响和相应损失。5 结 论本文有针对性的对最具有代表性的福鼎白茶行业发展现状、产销、出口等几方面进行研
43、究,明确了福鼎白茶现阶段的出口态势;并通过对福鼎白茶的优劣势、竞争环境进行分析,同时也挖掘出了白茶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销售渠道落后、茶农文化水平受限、定价肆意及出口经营秩序不规范等,而后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有针对性的在国家及政府、茶企业、社会组织这三个层面提出可行性建议和对策,以提高当地白茶出口量、知名度与拓宽新的渠道,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由于受人力、物力等客观条件制约, 当地数据的取得存在一定困难,本论文的研究过于宽泛,不能集中于某一点上进行实证和分析,总之,研究内容有待于继续深化。致 谢感谢在整个论文写作过程中帮过我的每一位老师、同学。首先,也是最想要感谢的是我的指导老师,袁科峰老师。在我完成论文的过程中,科峰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在论文题目制定后,他肯定了我的题目的大方向,并帮助我进行细化、提出建议,使我最终选取了“福鼎白茶出口现状及对策研究”这个选题,也给了我一个特定的写作方向,在写作过程中,老师指出了我存在的问题并多次进行提出修改意见,并给予了我很大的鼓励。我非常感谢老师的细心指导,让我能顺利完成论文。其次,要感谢在写作中给予我帮助的同学,没有这些同学们的帮助,我的方向不会明确,论文资料将不会这么具体详实。最后,感谢学校图书馆和各大学术平台提供的资料,让我能在第一时间获得资料。在此,我再次由衷地对上述老师、同学及平台表示感谢!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