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山西省农村发展动力机制及其发展模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文)山西省农村发展动力机制及其发展模式.doc(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山西省农村发展动力机制及其发展模式 摘 要 2016年1月27日,中央一号文件 文件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 发布,政府连续13年聚焦 “三农”问题,体现了 “三农” 工作 “重中之重”的地位,是“五大发展理念”的深入实践。新农村建设作为我国的重要战略,农业农村的发展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对 “三农”难题的破解关键在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扎实推进,不断创新发展动力,取长补短,在深刻认识我国农村发展现状与优势条件的基础上,加强政策引导,财政投入以及人才培养,开发农村内生动力,推动内源发展,实现农业质量与效益的持续提高,缩小城乡差距,成为时代
2、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农村发展现状入手,在参考了大量文献与国外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山西省农业农村发展阶段与农业农村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以农村知识化动力机制、农业可持续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为重点,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建议与对策,以期为新农村建设水平的提高做出有价值的参考。关键词:山西省新农村建设;动力发展模式;知识化动力机制;内生动力Dynamic Mechanism And Model Of Development In Rural Areas In Shanxi ProvinceABSTRACTJanuary 27, 2016, the central doc
3、ument released government for 13 years Focus three rural issue, reflecting the top priority status three rural is the five development concept of in-depth practice. As Chinas new rural construction important strategy, agricultural and rural development issues has been the focus of attention on the f
4、armers problems to crack the key is to push forward the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s, innovative driving force for development, learn from each other in a profound understanding based rural development status and advantages for our country on strengthening policy guidance, financial investment and
5、 personnel training,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ndogenous impetus for endogenous development, achieve sustained improvement of agricultural quality and efficiency, reduce rural-urban gap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demand of the times . From the start status of rural development, in reference to the lar
6、ge number of documents and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foreign countri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favorable and unfavorable conditions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development stage of agricultural and rural development, rural dynamic mechanism of knowledg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narrowi
7、ng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s the focus, recommendations and targeted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 and make a valuable reference. Key words: ShanXi Province, the new rural constru
8、ction; dynamic development model; dynamic knowledge-based mechanisms; endogenous dynamics 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一、绪论1(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1.研究背景12.研究意义1(二)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11.研究内容12.研究方法2(三)创新之处2二、农村发展动力理论基础3(一)国内外研究现状31.国内研究现状32.国外研究现状3(二)相关理论概述41.利益驱动理论42.需要层次理论43.人力资本理论4(三)增强山西省农村发展动力的必要性5三、山西省农业农村发展现状5(一)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阶段5(
9、二)山西省农业农村发展主要有利条件71.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72.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73.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7(三)山西省农业农村发展限制因素81.农村知识化动力推力有限82.资源环境约束力加强83.国际农产品竞争激烈94.城乡收入差距明显9四、 山西省农村动力发展模式建立10(一)完善农村知识化动力机制101.加强和改善政府对 “三农” 工作领导102.以农民为本,激发农民求知意识103.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育新型农民114.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全面构建农业知识创新体11(二)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 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11(三)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1
10、2(四)持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 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12结 论12参考文献13致 谢15附录16一、绪论(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研究背景经济发展新态势下,随着改革的日益深化,农民的主体地位在农业农村发展中愈加凸显,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进一步表明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已经成为全党共识,与此同时,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全面展开等成为我国山西省农村消除 “三农” 发展的体制机制制约因素的有利条件,由“政策推动”向“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的发展模式的转变对新农村建设,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发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中,知识化动力机制的完善
11、、城乡差距的缩小以及农业质量的提高成为文化发展相对滞后的农村发展,确保亿万农民提高收入,增强幸福感的重要举措。2.研究意义外在动力以及内在动力的产生、传导与表达具有密切的联系,它们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成为农村发展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在新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山西省农村农业的发展阶段,包括其发展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挖掘其动力产生的来源,重视动力传导与表达的引导,推动农村由内向外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对山西省新农村建设的现状的探讨,以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为支撑,体统的分析了我国山西省农业农村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二)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1.研究内容本文关于增强农村发
12、展内生动力的思考主要从以下内容展开论述:第一章:绪论总的介绍了研究的背景、意义、内容和研究方法,阐述了本文的创新之处,完成了本文思路的介绍。第二章:农村发展内生动力理论基础在参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和学习了诸多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现有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做了总结,同时对相关理论如利益驱动理论、需要层次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做出了概述,最后分析了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的必要性。第三章:农业农村发展现状从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阶段入手,分析了山西省农业农村发展有利条件,包括: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成为全党共识、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等,探讨了山西省农业农村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农村知识化动力推
13、力有限、资源环境约束力加强、国际农产品竞争激烈等。第四章: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的措施针对山西省农村发展的有力条件,对其所面临的困境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建议与对策,包括:完善农村知识化动力机制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 推动山西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持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 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等。第五章:结论对本文研究成果做出了总结,提出了对山西省新农村建设的期待。2.研究方法本文采取了多种研究方法对山西省农村发展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与研究,主要有:文献法、数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等。(三)创新之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关键资源,
14、对农民文化知识培养进行投资和开发成为一种必然。另一方面,提高农业质量是农民收入提高的必然途径,知识动力、农业质量是城乡差距的缩小、人们获得幸福感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避开了宽泛的理论研究,以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为基点,重点从知识化动力机制的完善、城乡差距的缩小以及农业质量的提高三个角度对增强山西省农村内生动力的制约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与分析,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建议与对策。二、农村发展动力理论基础(一)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内研究现状关于农村知识经济动力的发展,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以孙长学、罗丹、赵冬缓等学者提出的农民知识化(2002)、王江学者提出的农村信
15、息化(2004)、以孙长学、罗丹等学者为代表研究的农业知识化(2006)以及蔡立雄、何炼成等学者提出的农村知识化(2007),他们对农村知识化动力的产生做出了概念框架性的研究,主张利用工业化机遇,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培训投入、增强扶贫开发力度,紧抓环保资源节约等通过“城乡统筹”、“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等途径构建学习型农村社会,,实现农村知识动力的开发和引导。2008年刘尧等学者加强了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研究,包括对外出务工人员的管理,对能够适应现代化生产服务和发展要求的新型劳动者的培养。工农业生产的飞速发展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九十年代初,我国提出了可持
16、续发展观念,并逐渐将其付诸实践,目前已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但生态文明建设依旧是农业发展不容忽视的考虑因素。黄湘莲等学者提出要从四大意识的培养为内容,构建生构建生态文明,主要包括生态伦理意识、生态环境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生态环境科技意识与生态环境法治意识、生态文明参与意识。2.国外研究现状关于农村知识化动力机制: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CD)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The Knowledge Based Economy)中明确提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农民的知识文化素养以及教育程度有着密切的联系,知识经济在农村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忽视。知识化社会的建设发展得益于走向知识化欧洲(Towar
17、ds a Europe of Knowledge)的出台,它推动着欧盟走向以知识为主要竞争力的新世纪。1986年罗默(Romero)教授以及与1988年卢卡斯 (Lucas)相继从经济学视角下对农业知识化的实现进行了研究,从而拉开了以知识为核心竞争力的知识驱动型农业的新范式的开展。2002年Swan等教授提出企业的孵化增长以及农业产业优势的内在动力的产生与发展都离不开经济环境的影响以及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引导。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全球性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倍提出并获得了广泛认可,“自然经济社会”的整体的、系统的生态经济价值观不断深化,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成为不可避免的趋
18、势。(二)相关理论概述1.利益驱动理论社会关系由与不同需要而产生的利益关系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利益的驱动下进行的,对物质利益的不断追求是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农村知识化的过程受到自身利益和利益追求的内外部推力,对城乡差距中对等的待遇和权益的追求使得农村知识化程度不断提升。2.需要层次理论1968年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指出农民的需求一般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三方面,由低到高。我国农民的温饱问题依然解决,知识化与收入提高所带来的自我认同、社会尊重和对等待遇是农民现阶段不断追求的目标,归属感和优越感不断推动着农民
19、对知识的渴求以及对新农村建设的激情。3.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是由20世纪60年代舒尔茨和贝克尔创立的,其强调人力资源在所有资源中的重要地位。农民知识素养的提高、职业技能的专业化以及将健康程度的加深将极大地推动农业生产的进步以及农村消费结构的合理转变,有力的推动城乡差距的缩小以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实现。(三)增强山西省农村发展动力的必要性我国对“三农”的关注不断加强,借助行政力量与政策支持不断推动“三农”问题制约因素的消除,但随着社会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行为方式、思想观念日益改变,外部行政力量的推动作用日渐减小,只有转变思路,创新方法,打破循环,减少自我耗竭式的增长扶持,挖掘农村发展的
20、动力,实现“内源发展”,才能有效的帮助新农训建设走出农业粗放发展、城乡差距扩大等问题的解决。完全依赖于外部行政力量的扶持将使得农村改革陷入难以前进的困境,无法突破发展瓶颈,农民收入、福利以及自身的归属感、幸福感都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故而,充分挖掘农村发展动力,转变政策支持重点与实施路径,增强农村内生动力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三、山西省农业农村发展现状(一)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阶段因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结构、人力资源构成、政治文化、宗教信仰以及生活习俗等大不相同,很难存在放之四海皆准的农村建设与发展的战略及政策实施路径。故而进行新农村建设必须以了解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现状为基础,参考其他国家或地
21、区成功的经验,实事求是,明确发展目标,制定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具有针对性的战略决策。本文以2011年数据为例,研究了当前中国的农业农村发展阶段,如表3-1所示:表一 当前中国的农业农村发展阶段( 2011 年)资料来源: 根据世界银行2008 年世界发展报告: 以农业促发展 ,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年版整理;中国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 2012 整理而成。指标传统农业国转型中国家城市化国家中国( 2011)农村人口比例( % )68632648.73农业劳动力比例( % )65571834.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2000 年美元)379106834895432国家统计局“新世纪实现新跨
22、越新征途谱写新篇章从十六大到十八大经济社会成就系列报告之一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2913610.0农业对增长的贡献率( % )32754.6农村贫困人口在总贫困人口中的比例( 每天 2.15 美元,下同) ( % )707939/农村贫困率( % )83733613.4%以 2300 元人民币的全国农村扶贫标准计算。城市贫困率( % )733522/由以上数据可知,我国农村正处于转型新时期,如何突破发展瓶颈,实现农业生产模式转变,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农业现代化、信息化成为我国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和关键任务。(二)山西省农业农村发展主要有利条件1.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随
23、着经济的发展和各项改革的深化,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成为大势所趋。面对物质消耗大、资源难以支撑等的迫切问题,经济新态势下,山西省将自主创新提上战略地位,大力推动发展方式由粗犷式向高科技、低成本的发展模式转变,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向市场放权,完善激励机制,鼓励“万众创业,大众创新”,“互联网+”的发展模式也日益深入到农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为山西省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新机遇,推动着农村发展内生动力的产生与作用。2.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作为解决制约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结构性问题的重要途径,推进新型城镇化承载着“中国梦”实现的追求。山西省采取了诸多措施,如:加大投入保障和改善民生,帮助农民思想观念转变,推动农民市民化
24、,为破解城乡“双二元结构”出台了许多有效的政策文件等。山西省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城乡协调有序发展,保护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质,注重环境保护和思维创新,有效的提升了城镇的品质,提高了治理水平。3.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消费水平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即是收入,“十二五”计划实施过程中,山西省政府注重税收制度改革,有效的完善了收入分配制度,关注民生,改善了民生待遇,为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做出了有力保障。“十二五”实施前3年我国经济平均增长8.2%,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实际增长分别为8.3%和10.5%,增幅分别高0.1和2.3个百分点。(三)山西省农业农村发展限制因素1.农
25、村知识化动力推力有限山西省农村经济相对于城市较为落后,整体的经济生产动力不足,农村文化建设总体上滞后于我国整体经济和社会发展。长久以来的文化、经济、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以及历史原因等因素,以及人口规模与耕地面积的矛盾,都使得农村的技术设施、教育资源以及农民自身的文化观念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知识化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另一方面,除去外部行政动力的大力推动外,关于内生动力表达要素的效果受到以下4方面因素的影响十分微弱:(1)山西省农村教育投资较少,相关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农民整体素质较低;(2)山西省农业的投资额不足,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与附加值较低、且产量有限;(3)山西省农村群众文化活动贫乏,农村
26、文化氛围减弱;(4)山西省外出务工的青年人增多,农村文化出现空心化。2.资源环境约束力加强资源环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近年来山西省资源枯竭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愈发严重,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山西省政府对资源环境问题的硬约束进一步加强,设定了资源消耗上线以及环境质量下线等约束条件,长久以来传统的以资源消耗为增长方式的农业生产遭遇冲击,受到资源环境瓶颈的制约,农村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优化经济增长模式刻不容缓。图一 农村知识化动力机制结构模型3.国际农产品竞争激烈自改革开放起, 农产品的国际化日益深入,山西省农村的农产品规模壮大,种类增多,贸易额持续增长,对外贸易取得了十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
27、进一步加快,我国对外贸易以及对外投资的迅速发展,经济贸易壁垒因为贸易伙伴对自身农产品的保护而愈加严重,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许多国家对我国出口的产品进行的反倾销以及反补贴的保护措施不断增多,山西省农产品对外出口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出口规模每况愈下,受到了严重的损失。农业国际化既成为山西省农民创收的机遇,亦面临着提升农业竞争力的挑战。4.城乡收入差距明显经济发展新时期,为使得人民“幸福感”得以提升,山西省政府陆续出台了诸多相关政策和文件以解决 “三农问题”,不断完善惠农政策,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品质,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推动城乡差距的缩小,“十二五”期间,这些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惠及面仍旧存
28、在局限,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改革成果分享不均的情况,主要体现在:(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减少,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之比从2010年的3.23下降到2014年的2.97;消费水平之比从3.46下降至2.91但其绝对值仍旧较大。(2)贫困人口基数仍旧较多,收入差距十分显著,高收入阶层人均可支配收入是6.16万元,远高于城镇低收入阶层,前者是后者的5.5倍。四、 山西省农村动力发展模式建立山西省农村动力发展要建立以内生动力为主,行政推动为辅的发展模式,主要做法如下:(一)完善农村知识化动力机制1.加强和改善政府对 “三农” 工作领导农村知识化建设作为一种长期的、连续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建设离不开政府的引
29、导、组织与支持。要加大山西省政府对“三农”问题解决的资金投入,完善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增加农村教育人力资源,推动职业技术培训工作,促进城乡互动,从而改善农村教育环境与氛围,增强农民知识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掌握。另一方面可建立农村知识化诱导机制和激励机制,鼓励良性竞争,推动农村知识化。2.以农民为本,激发农民求知意识农民的积极主动性是完善农村知识化动力机制的必然要求和充分条件,统筹城乡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从农民的切身利益着手,坚持农民的重要地位,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保障农民的受教育权、政治参与权以及劳动权等基本权利,充分调动农民接受文化知识,培养专业技能的意愿。与此同时,加强舆论引导,进一步加大对农业
30、科技的培育与资金支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激发农民对农村建设知识化的自信感与主人翁意识,挖掘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3.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育新型农民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举措,只有通过农村知识化,才能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以及附加值,推动其占据产业链、供应链的价值高端环节。针对农民的知识层次与知识结构,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培训,举办多种形式的职业技术、专业知识、文化艺术培训班,长期坚持,分层次的有序推进农民的整体素质全面提高。值得格外关注的一点是基础教育在推进农民知识化的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基础教育是推动农村知识化的基本前提,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转变农村教育观念
31、,全面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对合格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4.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全面构建农业知识创新体农业科学研究与创新是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的关键点,创新能够推动农业的科技含量,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以及新闻媒体等多种先进手段,将其融入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包括优良品种的培养与种植,农产品的采摘、存储与运输、农产品的推广与销售等。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动力,鼓励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及人员拓宽服务领域、服务内容,对农业进行文化渗透与文化创新,进一步推进农产品的生产专业化、市场国际化、价值附加化等,建立现代化的高效率、高质量和高产量的农业体系。(二)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 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32、 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保护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以及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农业成产与自然的联系十分紧密,必须加快转变期发展方式,关注经济与自然的协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美丽家乡建设十分必要。首先,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将会有力的推动农业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变,在确保农产品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注重科技创新与投入,为农业生产注入新的驱动力量,从而降低了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的成本,实现农民增收,又能实现农业的绿色发展和资源的永续利用,产生良性循环,突破农业发展瓶颈。(三)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城乡的协调发展是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举措,农村可利用城市工业转型升级、产业转移、技术扩散的契机
33、,进行产业和技术承接等,在此技术上进一步转变传统的发挥农业、工业发展方式,加快工艺改造,科技创新,积极运用新工艺和网络媒体新技术,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原则,合理进行土地开发和工业转型升级,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四)持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 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全球供应链视角下,全面繁荣农村经济既要继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又要延长农产品的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完善农产品加工体系,顺应“绿色食品”的潮流,推动其占据“微笑曲线”的上端部分,实现农产品的创新,挖掘农产品发展潜力。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技术进步和对外投资是保持竞争的基础,是农业立足的最佳方式。结 论新形势下,
34、实现新型城镇建设在依靠行政外部力量强大推动力下,更应该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本文通过对山西省农村发展现状的深入了解,针对山西省农村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进行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的思考与研究,从而提出了诸如完善农村知识化动力机制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持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等建议,以求为突破山西省新农村建设“瓶颈”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参考文献1 B Hu .Informal institutions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Informal institutions and
35、r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J .20072 Y Jiang, WU Decanting , H Yang. Urban Studies.Research on Regional Models of Balancing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J .20113 LI Yuheng,C Chen,Y Liu. Assessment and classification of urban-rural development transformation in china:the study of Bohai RimJ . Geographica
36、l Research .2014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 2016.1.275陈锡文.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几个重要问题.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1(1):1-66韩伯顺,郎旭霞,金伟,余伟. 深化改革创新增强内生动力J. 宁波通讯, 2013(5):31-317 赵克志.创新扶贫开发机制增强发展内生动力J. 中国扶贫. 2014 8 施建霞.坚决打赢深化改革攻坚战.中国合作经济J. 2014 9 王淑琴.改革创新促增长,凝心聚力谋发展,在中国制笔协会七届四次理事(扩大)会上的工作报告J.中国制笔.2015 10
37、 秦景光,王希胜.深化改革 加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力度 努力开创科技工作新局面专访山东省科学技术厅负责人J.科技信息 .2015 11 张桂华.深化改革创新 加快转型升级J.领导科学论坛. 201412 杨兴闯.国有企业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思考. 商业文化月刊. 2016 13黄守宏.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J. 领导科学论坛.2010 14 郑新立.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需要研究的几个问题J.农村工作通讯.2001 15 陈锡文.当前我国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几个重大问题J.农业经济问题.2013 16 郁建兴.从行政推动到内源发展: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战
38、略转型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Comparative Economic Social Systems). 2013(3)致 谢文至这里,这篇文章终于暂时画上了句号。在这段奋斗的时光里,我收获了许多感激与知识,深入了解和掌握了山西省农村动力发展的相关知识,在行文过程中,遇到了来自各方面的难题,都在老师的指导下与同学的帮助下一一克服了,尤其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他为我提供了诸多的指引与帮助,包论文研究方向、选题、大纲的制定、问题的耐心解答等等,在他的引导下,我才完成了此次研究与论文的撰写。同时,我也要感谢我的朋友和同学,在素材的收集、行文内容与格式排版方面,他们为我提供了热情的帮助。当然,由于我的学术水平、实践经验以及视角等方面的限制,本次研究与论文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同学批评和指正!附录(居中,黑体小二)宋体小四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