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建筑设计规范大全》GB50435-2016 平板玻璃工厂设计规范.pdf

上传人:秦** 文档编号:4852823 上传时间:2021-11-18 格式:PDF 页数:154 大小:6.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建筑设计规范大全》GB50435-2016 平板玻璃工厂设计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4页
《2021建筑设计规范大全》GB50435-2016 平板玻璃工厂设计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建筑设计规范大全》GB50435-2016 平板玻璃工厂设计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建筑设计规范大全》GB50435-2016 平板玻璃工厂设计规范.pdf(15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p GB 50435 - 2016 平板玻璃工厂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flat glass plant 2016-08 -18发布2017-04-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平板玻璃工厂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flat glass plant GB 50435 - 2016 主编部门:国家建筑材料工业标准定额总站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 1 7 年4 月1 日中国计划出版社2016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

2、设部公告第1264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平板玻璃工厂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平板玻璃工厂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4352016,自2017年4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7.2. 6 (9 )、7.3.2(8)、12.3. 5、14.4.7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平板玻璃工厂设计规范GB50435-2007同时废止。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6年8月18日前言本规范是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4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3169号)的要求,由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

3、单位在原国家标准平板玻璃工厂设计规范GB50435 2007的基础上编制完成的。本规范编制过程中,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最后经审查定稿。本规范修订后共分19章和7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厂址选择与厂区总体规划,总图运输,原料,浮法联合车间,燃料,供气,电气,生产过程检测和控制,给水与排水,余热利用,采暖、通风、除尘、空气调节,建筑与结构,其他生产设施,环境保护,节能和职业健康安全等。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1.增补第2章“术语”;2.增加第3章“基本规定”;3.增加第13章“余热利用”;4.将原第7章“保护气体”、第11章“供热与供气

4、”合并为第9章“供气”;5.取消原第14.4节“耐火材料贮库与加工房”和原附录F“车间生产类别、耐火等级、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安全疏散距离及安全出口数目”;6.围绕近几年在生产技术、节能、环保等方面的技术进步对相关内容进行了部分修改和调整;7.增加第18.6节“能源计量器具”;8.针对安全生产,增加了相关措施。 1 本规范用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标准定额总站负责日常管理,由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至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地址

5、: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2000号26楼,邮编编码:200063),以供修订时参考。本规范主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主编单位: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主要起草人:彭寿孙建安茹令文唐淳惠建秋陆莹张仰平王四清杨义仿贺宝林单承宇王德和王伊托曹萍吴国强贾维仁蔡红梅陆少锋赵飞蒋鸿郑钧魏晓俊孙新艳主要审查人:曾学敏施敬林鲁旺生薛滔菁王宗伟谢军俞家红杨京安房广华张冲江龙跃王立群 2 目次1总则(1 ) 2术语(2 ) 3 基本规定(川3. 1 设计规模( 3 ) 3. 2 设计依据( 3 ) 3. 3 设计要求( 3 ) 4 厂址选择与厂区总体规划(们4. 1 厂址选择( 5

6、 ) 4.2 厂区总体规划(5 ) 5 总图运输( 7 ) 5. 1 一般规定( 7 ) 5. 2 总平面布置( 7 ) 5.3 交通运输( 9 ) 5.4 竖向设计( 10 ) 5. 5 管线综合布置门幻6原料(14 ) 6. 1 原料的选择与品质要求(14 ) 6. 2 玻璃成分和配料(15 ) 6. 3 工艺设备选型(16)6.4 工艺流程及布置(17 ) 7 浮法联合车间U川7. 1 一般规定U们7. 2 熔化系统( 19 ) 7. 3 成形系统( 23 ) 7.4 退火系统( 23 ) 7. 5 冷端系统( 24) 7. 6 碎玻璃系统( 25 ) 7. 7 成品包装与储存(25 )

7、 7.8 车间工艺布置(26) 8燃料(28) 8. 1 般规定门们8.2 重油(28 ) 8.3 天然气(囚)8.4 发生炉煤气( 30 ) 8. 5 焦炉煤气门门8. 6 其他燃料门门9供气门川9. 1 一般规定( 33 ) 9.2 高纯氮气与氧气制备(33 ) 9. 3 高纯氢气制备(34) 9.4 压缩空气( 34 ) 10电气(36 ) 10. 1 负荷分级及供配电系统(36 ) 10.2 变(配)电所(37 ) 10. 3 车间电力设备和电气配线(38) 10.4 电气照明(39 ) 10. 5 电力线路敷设(40 ) 10. 6 建筑防雷什0) 10. 7 通信系统(41 ) 1

8、1 生产过程检测和控制(42 ) 11. 1 生产过程自动化( 42) 11. 2 配料称量系统的检测和控制(43 ) 11. 3 熔化系统的检测和控制(刊) 2 11. 4 成形系统的检测和控制(44) 11. 5 退火系统的检测和控制(45 ) 11. 6 冷端系统的控制(钊)11. 7 辅助生产系统的检测和控制(46 ) 11. 8 仪表用电源和气源( 46 ) 11. 9 控制室“门12 给水与排水(咄)12. 1 一般规定忖们12.2 吉合水( 48 ) 12.3 排水(50 ) 13 余热利用(52 ) 13. 1 一般规定(52 ) 13. 2 生活、生产类余热设备(52 ) 1

9、3.3 发电类余热设备( 53 ) 14 采暖、通风、除尘、空气调节( 54) 14. 1 一般规定14. 2 采暖(54 ) 14.3 通风14.4 除尘(56 ) 14. 5 空气调节(57 ) 15 建筑与结构(59 ) 15. 1 一般规定(59 ) 15.2 主要车间(60) 15. 3 辅助车间(62 ) 15. 4 构筑物刊2)15. 5 特殊地基及防排水处理刊U16 其他生产设施刊5) 16. 1 中心实验室(臼)16.2 维修车间(65 ) 16.3 集装器具的维修刊川17 环境保护川们17. 1 一般规定川们17.2 大气污染防治(创)17.3 废水污染防治(67 ) 17

10、.4 噪声污染防治(67 ) 17. 5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67 ) 17. 6 环境监测忏们18节能刊们18. 1 一般规定川们18.2 生产过程节能(69 ) 18.3 电气及自动控制节能(70) 18.4 总图与建筑的节能( 71 ) 18. 5 辅助设施的节能( 7 18. 6 能源计量器具(72 ) 19 职业健康安全(74) 19. 1 一般规定(74) 19.2 防火、防爆( 74) 19.3 防电、防雷( 75 ) 19.4 防机械、玻璃伤害(76 ) 19. 5 防尘、防有害气体和其他伤害(76) 19. 6 防暑降温及采暖防寒(77 ) 19. 7 噪声控制(77) 19

11、. 8 辅助用房(78 ) 附录A地下管道之间的间距要求(79 ) 附录B胶带输送机通廊净宽尺寸(85 ) 附录C采暖计算温度(88 ) 附录D机械通风换气次数(90) 附录E生产操作区空气中生产性粉尘的 4 最高允许浓度.附录F主要车间楼面、地面荷载标准值( 93) 附录G厂区各类地点的噪声标准(95) 本规范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附:条文说明 5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 ( 1 ) 2 Terms ( 2 ) 3 Basic requirements( 3 ) 3. 1 Design scale ( 3 ) 3. 2 Design basis ( 3 )

12、3. 3 Design requirements ( 3 ) 4日teselection and master plan ( 5 ) 4. 1 Site selection ( 5 ) 4. 2 Master plan of the factory ( 5 ) 5 General layout and transportation ( 7 ) 5. 1 General requirements ( 7 ) 5. 2 General layout ( 7 ) 5. 3 Transportation ( 9 ) 5. 4 Vertical design ( 10 ) 5. 5 Comprehens

13、ive arrangement of pipeline and wire network( 12 ) 6 Raw materials ( 14) 6. 1 Selection and quality requirements of raw materials ( 14 ) 6. 2 Composition and ingredients of glass ( 15 ) 6. 3 Type selection of process equipments. . ( 16 ) 6. 4 Technical process and layout ( 17 ) 7 Combined float work

14、shop ( 19 ) 7. 1 General requirements ( 19 ) 7. 2 Melting system ( 19 ) 6 7. 3 Formmg system( 23 ) 7. 4 Annealmg system( 23 ) 7. 5 Cold end system. ( 24 ) 7. 6 Cullet system( 25 ) 7. 7 Finished product packing and storage( 25 ) 7. 8 Process layout of workshop ( 26 ) 8 Fuel ( 28) 8. 1 General require

15、ments ( 28) 8. 2 Heavy oil ( 28) 8. 3 Natural gas( 29 ) 8. 4 Producer gas. ( 30) 8. 5 Coke oven gas( 31 ) 8. 6 Other fuel( 319 Gas/ air supply ( 33 ) 9. 1 General requirements ( 33 ) 9. 2 Preparation of high purity nitrogen and oxygen( 33 ) 9. 3 Preparation of high purity hydrogen( 34) 9. 4 Compress

16、ed air( 34 ) 10 Electrical( 36 ) 10. 1 Load grading and power supply and d1stnbut10n system( 36 ) 10. 2 Transformer and distnbut10n substation( 37) 10. 3 Electrical equipments and electrical wiring of workshop ( 38 ) 10. 4 Electrical lighting( 3 9 ) 10. 5 Power lme laying . ( 40) 10. 6 Buildmg light

17、nmg protect10n( 40 ) 10. 7 Commumcat10n system( 41 ) 11 Production process detection and control ( 42) 11. 1 Production process automation( 42 ) 7 11. 2 Batching and weighing system detection and control( 43 ) 11. 3 Melting system detection and control ( 43 ) 11. 4 Forming system detection and contr

18、ol ( 44 ) 11. 5 Annealing system detection and control ( 45 ) 11. 6 Cold end system control ( 45 ) 11. 7 Auxiliary production system detection and control ( 46 ) 11. 8 Power and air supply for instruments( 46 ) 11. 9 Control room. ( 47 ) 12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 48 ) 12. 1 General requirements

19、( 48 ) 12. 2 Water supply ( 48 ) 12. 3 Water dramage. . ( 50 ) 13 Utilization of waste heat ( 52) 13. 1 General requirements ( 52 ) 13. 2 Waste heat equipment for living and production( 52 ) 13. 3 Waste heat equipment for power generation . ( 53 ) 14 Heating, ventilation, dust-collection, air cond1t

20、iornng( 54) 14. 1 General requirements( 54) 14. 2 Heating ( 54) 14. 3 Ventilat10n( 55 ) 14. 4 Dust collection( 56 ) 14. 5 Air cond1tionmg( 57) 15 Architecture and structure ( 59 ) 15. 1 General requirements ( 59 ) 15. 2 Main workshop ( 60) 15 3 Auxiliary workshop . . ( 62 ) 15. 4 Structure( 62 ) 15.

21、 5 Special foundation and water proof a丑d 8 drainage treatment( 63) 16 Other production facilities ( 65) 16. 1 Central laboratory ( 65) 16. 2 Maintenance workshop ( 65) 16. 3 Packaging apparatus maintenance . ( 65) 17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 66) 17. 1 General requirements ( 66) 17. 2 Air pollutio

22、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 66) 17. 3 Waste water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 ( 67) 17. 4 Noise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 67 ) 17. 5 Solid waste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 67 ) 17. 6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 68) 18 Energy saving ( 69) 18. 1 General requirements ( 69) 18. 2 P

23、roduction process energy saving ( 69) 18. 3 Electricity and auto-control energy saving( 70) 18. 4 General layout and construction energy saving ( 71) 18. 5 Auxiliary facilities energy saving ( 71) 18. 6 Energy metering devices . ( 72) 19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 74) 19. 1 General requirement

24、s ( 74) 19. 2 Prevention for fire and explosion ( 74) 19. 3 Prevention for lightning and thunder ( 75) 19. 4 Prevention for machinery and glass injury ( 76) 19. 5 Prevention for dust, poison and other injury ( 76) 19. 6 Prevention for heatstroke and heating ( 77) 19. 7 N01se control ( 77) 19. 8 Auxi

25、liary room( 78) Appendix A Distance requirements of 9 Appendix B Appendix C Appendix D Appendix E underground pipeline ( 79 ) Belt conveyor corridor clearance size( 85 ) Heating calculating temperature( 88 ) Machinery ventilation times ( 90 ) Production operation area production dust maximum allowab

26、le concentration ( 92 ) Appendix F Load standard value of main workshop floor and ground ( 93 ) Appendix G Noise standards for all kinds of place in plant area( 95 )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96 )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 97 ) Addition: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101) 10 1总则1. 0.1 为规范平板玻

27、璃工厂的设计,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平板玻璃工业在产品质量、节能减排、信息化、智能化控制等方面的技术进步,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安全运行,制定本规范。1. 0. 2 本规范适用于以浮法玻璃生产工艺为主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平板玻璃工厂的设计。1. 0. 3 设计应符合当地规划要求。改建、扩建项目应合理利用原有设施、场地及资源,并应改善工作环境。1. 0. 4 设计应根据工厂分类计量管理的要求设置计量装置。能源计量应有工厂、车间、重点耗能设备的三级计量装置。1. 0. 5 平板玻璃工厂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2术语2. 0.

28、1 总成品率percentage of pass 成品玻璃重量与拉引的原板总重量之比值,以百分数表示。2.0.2 窑龄furnace life 熔窑从首次引板至冷修的运行时间,通常以年或月表示。2.0.3 熔化率melting rate 熔窑单位熔化面积每24h熔化的玻璃液量,单位为t/(m2 d)。2.0.4 芒硝含率salt cake content 芒硝引人的氧化铀量与芒硝和纯碱引人的氧化铀总量之比值,以百分数表示。2.0.5 重量箱weight case 平板玻璃产品的计量单位,50kg为一重量箱。 2 3基本规定3.1设计规模3.1.1 平板玻璃工厂设计规模应根据产品种类、建设条件、

29、市场需求等因素综合确定。3.1. 2 新建、改建平板玻璃生产线熔窑设计规模不应小于500t/d。3.2设计依据3. 2.1 工厂设计应根据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项目申请报告(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估、安全预评价等文件进行设计。3.2.2 设计基础资料应包括下列内容:1 当地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及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2 规划设计条件;3厂区地形图、厂区红线图、区域地形图、铁路专用线地形图;4 工厂建设区工程勘察报告;5 建厂地区气象、水文资料和洪水资料;6 工厂所在地区抗震设防烈度;7 原材料、燃料的运输方式及其他相关材料。3.3设计要求3.3.1 熔窑设计窑龄不宜

30、低于8年。3.3.2 品种、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平板玻璃GB11614的有关规定,总成品率不宜低于80%,其中一等品率宜大于70%。3.3.3 能源消耗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平板玻璃工厂节能设计规范GB50527和平板玻璃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21340的有关规定。3.3.4 环境保护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玻璃工厂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559和平板玻璃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6453的有关规定。 4 4 厂址选择与厂区总体规划4.1厂址选择4.1.1 厂址选择应符合工业布局和地区总体规划要求,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的有关规定。4.1. 2 厂址选

31、择应根据设计规模对原料、燃料、主要辅助材料的来掘,产品流向,水、电、气等供应,交通运输,工程地质,企业协作条件,场地现有设施,环境保护,劳动力供应,自然条件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4.1. 3 厂址用地应符合下列规定:1 厂址用地应贯彻执行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的方针,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土地使用审批程序,因地制宜提高土地利用率,宜选用条件成熟的工业园区;2 厂址用地应符合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指标;3 场地应根据生产规模、工艺流程、生产主线长度及总平面布置确定;4 当工厂分期建设时,用地应一次规划,分期征地。4.1. 4 厂址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应满足工程建设要求。自然地形坡度较大的厂址应合理

32、确定竖向布置。4.1. 5 厂区标高应比50年一遇洪水位高出0.5m以上,厂区应设计防洪设施。位于山区的工厂,厂区标高应高出50年一遇洪水位1.Om以上,并应设计防洪、排洪的设施。防洪、排洪设施应在初期工程中一次建成。当厂址位于内涝地区时,厂内应配备排涝设施,且厂区标高应比设计内涝水位高出0.5mo 4.2 厂区总体规划4. 2.1 总体规划应符合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园区规划 5 要求。4.2.2 总体规划应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的关系,实现统筹考虑、远近结合、分区明确、方便管理和运输通畅的规划目标。4.2.3 总体规划应与周边的交通基础设施、水电气公用基础设施、环境保护设施、生活

33、服务设施等协调,宜充分利用周边配套协作条件。4.2.4 平板玻璃工厂建设需分期建设或分期改造时,应有总体规划。 6 5总图运输5.1一般规定5.1.1 分期建设的工厂应以近期为主、远近结合、统筹安排;远期用地宜预留在厂区外。5.1. 2 改建、扩建工厂应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并应减少改、扩建工程施工对生产的影响。5.1. 3 厂区总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功能分区应明确,生产流程应合理,管线连接应短捷,建(构)筑物布置应紧凑,通道宽度应适中,人流、货流应通畅、安全;2 应符合生产使用、安全、环保要求,宜将生产联系密切、性质相近的建(构)筑物及生产设施组成联合建筑体;3 应充分利用地形、地势、工

34、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等条件,合理布置建(构)筑物和竖向设计,应减少士(石)方工程量及基础工程的技资;4 建(构)筑物之间的最小间距及消防通道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有关规定;5 工厂总平面布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的有关规定。5.1. 4 厂区通道宽度应满足使用功能、交通运输、管线敷设、绿化布置及安全、卫生等要求。工厂的主要通道宽度宜为20m30m。5.2 总平面布置5.2.1 浮法联合车间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厂区总平面布置应以联合车间为主体建筑展开,车间的长轴应利用地形地质和各工段生产工艺特点处理地形高差,当厂区 7 自然地形坡度

35、较大时,熔化、成形工段应位于设有地下防排水设施的地势较低和地基稳定地段;2 浮法联合车间外烟道及烟囱周围应留有烟气脱硫、脱硝、除尘和余热发电等设施的布置空间。5. 2. 2 原料车间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原料车间应位于厂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并应减少粉尘对周围环境的污染;2 原料堆场应设置有围蔽的设施。5. 2. 3 燃油储罐区布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和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的有关规定。5. 2. 4 天然气配气站宜布置在天然气总管进厂方向或至各用户点相对较近的地点,并宜靠近全厂主用气点。天然气配气站布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

36、的有关规定。5.2.5 发生炉煤气站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煤气站房应靠近煤气用气点,煤气站布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发生炉煤气站设计规范GB50195和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6222的有关规定;2 煤堆场(棚)宜靠近煤气站布置,并宜布置在厂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上煤系统宜采用皮带输送。5.2.6 氮气站、氢气站、氧气站、灌氧站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氮气站、氢气站、氧气站、灌氧站宜集中组成单独的气体设施区,宜避开人流密集区及主要交通通道,并应位于通风条件好和明火排放源的土风侧,氢气站布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氢气站设计规范GB50177的有关规定;2 气体设施区位置宜缩短送气主管与浮法联合车

37、间用气点的距离,且管线敷设应便于施工及检修;3 在灌氧站房外的侧或两侧,应设置装车作业场地。5.2.7 压缩空气站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压缩空气站朝向应结合地形、气象等条件,避开有腐蚀性物质、有害气体及粉尘等的场所,压缩空气站不应位于全年最大风频的下风侧;2 压缩空气站宜与氯气站的压缩间统一布置,也可布置在联合车间辅房内靠近主要用气点;3 储气罐宜布置在站房的阴面。5.2.8 总变(配)电所宜靠近工厂负荷中心。5.2.9 变(配)电所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便于高压线的进线和出线;2 不应设在有强烈振动的设施附近;3 不应布置在多尘、有腐蚀性气体和有水雾的场所;4 车间变电所宜靠近用电负荷

38、中心。5.2.10 余热发电站布置宜靠近余热锅炉。5. 2.11 给水净化站和循环水设施的布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的有关规定。5.2.12 其他辅助生产设施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满足辅助生产设施工艺要求以及与主要生产设施的工艺联系;2 应有利于厂区环境保护,符合安全、卫生要求;3 应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主要生产设施之间的空地或层间的空间。5.2.13 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应布置在便于生产管理、环境洁净、交通便捷的地点,用地面积不得超过项目总用地面积的7%。5.2.14 工厂应设置厂区围墙。围墙定位、高度、结构形式应满足生产安全和规划的要求,还应与周围环境相

39、协调。5.3交通运输5. 3.1 工厂铁路、道路及码头的布置除应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田、N级铁路设计规范GB50012、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和河港工程总体设计规范JTJ212的有关规定。S.3.2 厂内铁路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满足工厂总体规划中由火车承担的运量、装卸和厂内外运输作业要求;2 装卸线长度宜满足一次到厂时车辆停放和装卸作业要求,并应与仓库、货场容量相协调;3 在满足生产、装卸及运输作业要求的前提下,宜缩短厂内铁路线的长度;4 可停放油槽车长度的卸油线应为平直的尽头式铁路线,卸油设施可布置在铁路的一侧或两侧;s 露天堆场内的卸车线应设在平直道上,条件不允许时

40、,可设在规定范围内的坡道上或曲线上。S.3.3 厂内道路布置应满足生产、交通、货运、消防、环境卫生等要求,并应与厂区竖向设计和管线布置相协调。S.3.4 浮法联合车间为两层厂房时,宜在一层不影响生产设施处设置横穿车间的通道。通道应与车间周围的道路相连接,通道净宽度不宜小于5.5m,净高度不应低于4.5mo s. 3. s 厂内主要道路宜减少与厂内铁路平交叉。当需要交叉时宜正交,斜交时的交叉角不宜小于45。S.3.6 厂内主要道路及货运专用道路宜采用混凝土路面结构,路面宽度不应小于6.Om。单向行车道路面宽度宜为3.5m4. Om; 人行道宽度不宜小于0.75mo S.3.7 货运码头应根据工厂

41、总体规划和当地水域发展规划及码头工艺要求确定,宜选在河床稳定、水流平JllY!、流速适宜、堤岸牢固的河段上,并应满足船舶靠离作业所需的水深和水域面积。S.4竖向设计s. 4.1 竖向设计应与总平面布置同时进行,并应与厂区外现有或规划的运输线路、排水系统、周围场地标高相协调。 10 5.4.2 竖向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满足生产、运输要求;2 应有利于节约用地;3 应使厂区不被洪水、潮水及内涝水淹没;4 应合理利用自然地形,减少土(石)方、建(构)筑物基础、护坡和挡土墙的工程量;5 填方、挖方工程应防止产生滑坡、塌方,山区建厂时应保护山坡植被;6 应充分利用和保护现有排水系统,当改变现有排水

42、系统时,应保证新的排水系统水流顺畅;7 工程分期建设时,场地标高、运输线路坡度、排水系统等应使近期与远期工程相协调;8 改建、扩建工程的竖向设计应与现有场地相协调。5.4.3 场地平整、切坡等工程应采取防止滑坡、塌方和地下水位上升等措施。5.4.4 建(构)筑物室内地坪标高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 厂区建(构)筑物室内地坪标高应高出室外场地地面标高0. 15m以上;2 玻璃成品库、原(粉)料库(仓)等有装卸运输要求的建筑物室内地坪标高,应与运输线路标高及装卸作业需要的标高相协调;3 位于填土地段的建筑物室内地坪标高,在满足生产及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宜减少建筑物的基础埋置深度。5. 4. 5 阶梯式

43、竖向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阶梯的划分应与地形及总平面设计相适应;2 生产联系密切的建(构)筑物宜布置在同一台阶或相邻台阶上;3 台阶的长边宜平行等高线布置;4 台阶宽度应满足建(构)筑物、运输线路、管线、绿化等布置,以及操作、检修、消防和施工等要求; 11 5 台阶高度应根据生产要求及地形和地质条件,结合台阶间运输联系等因素综合确定,且不宜高于6m;6 山地厂区紧接高切坡时,应防止山体失稳的产生;7 台阶的边坡坡度及台阶坡顶至建(构)筑物的距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有关规定。5. 4. 6 场地排水应符合下列规定:I 场地平整坡度宜为0.3%3%,复杂地段的最

44、大坡度不宜大于5%。2 厂区地面水排水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厂区宜采用暗管(沟)排水方式,条件不允许时可采用明沟排水方式;2)储煤场及石料、粉料露天堆场地面排水宜采用明沟方式,且排水沟应设有筐盖;3)燃油储罐区防火堤内的地面排水应符合本规范第12.3.4 条的有关规定。3 厂内排水明沟宜做护面处理;对厂容及环境卫生要求较高的地段,应采用盖板明沟。5.5 管线综合布置5.5.1 管线综合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I 管线布置应与工厂总平面布置、竖向设计和绿化设计相结合,统一规划;2 管线之间,管线与建(构)筑物、道路等之间在平面及竖向上应相互协调,紧凑合理,节约用地;3 管线在满足生产、安全、检修的

45、条件下宜采用共架、共沟布置,地上、地下管道布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的有关规定;4 管线布置应减少管线与道路交叉,当不能避免交叉时宜正交,斜交时的交叉角不宜小于45。5.5.2 管线敷设方式应根据管线内介质、工艺和材质要求、生产安全、交通运输、施工检修和厂区条件等因素,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综合确定。5. 5. 3 山区建厂时,管线敷设应充分利用地形条件,避免山洪、泥石流及其他不良地质对管线的危害。5.5.4 分期建设的项目,管线布置应全面规划、近期集中、远近结合。近期管线穿越远期用地时,不得影响远期土地的使用。5.5.5 地下管线与建(构)筑物之

46、间的最小水平净距应符合本规范表A.0.1的规定。在湿陷性黄土地区敷设地下管线时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的有关规定。5.5.6 地下管线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宜符合本规范表A.o. 2的规定。5.5.7 地下管线之间的最小垂直净距宜符合本规范表A.0. 3的规定。5. 5. 8 改建、扩建工程中的管线综合布置不应妨碍现有管线的正常使用。当管线净距不能满足本规范表A.o. 1表A.o. 3的有关规定时,可缩小的净距最大不应超过15%。 13 6原料6.1 原料的选择与品质要求6.1.1 原料的选择应符合本规范第6.1. z条的规定,并宜优选合格粉料进厂方案。当采用矿石原

47、料进厂时,块度宜在50mmZOO mm范围内。6.1. 2 原料品质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 硅质原料品质应符合表6.1. z一1的规定。表6.1. 2-1 硅质原料晶质主要氧化物含量(%)粒度(%)相对密度2.9的含水量难熔重矿物二氧化硅三氧化工铝三氧化二铁 97. 50 LO 0.10 。5.0 5. 0 2. 5mm ZO. 0 0.15 。15 LO Z. 5mm O. lmm (%) 含量(%)CCaOl (Fe203) 二三540.15 。15 LO O. 5mm O. lmm CSi02) CAzO,) CFe20,) 70 二16.5 0.2 。30 L Omm 75 15 。2

48、0 含水量(%) LO 8 硝酸铀品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硝酸铀GB/T4553中一等品的规定。6.2 玻璃成分和配料6. 2.1 浮法玻璃基础成分应符合表6.2. 1的规定。表6.2.1浮法玻璃基础成分(%)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l三氧化二铁氧化钙氧化侯l氧化销和氧化饵三氧化硫成分!| ! | | | | I c o,) I CFezO,) I ceam I Cl位0)I CNa20+K20) I CSO,) 百分比I7273 I o.s1. 6 10. 0150.1017. 59. 513. 44. 01 13. 014. 5 Io. 20. 3 6.2.2 配料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 芒硝

49、含率不应大于3.5%; 2 纯碱在熔窑中的飞散率可按0.5%计算; 15 3 当产品为超自玻璃时,配料计算中宜计入碎玻璃带入的三氧化二铁(Fe203)量。6.2.3 配合料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 出混合机时,配合料含水率应为3%5%,料温宜高于38;2 碱含量均方差不宜大于0.28;3 配合料中不应有料团和结块;4 应避免粉尘回收影响配合料质量。6.3 工艺设备选型6. 3.1 设备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1 系统中同类设备宜选用同型号、同规格的设备;2 设备生产能力应根据检修维护要求留有富余量。6. 3. 2 破碎筛分设备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 破碎段数应根据破碎比确定;2 破碎设备应根据破碎能

50、力、排矿粒度、单位排矿口的生产能力和循环负荷率选择;3 筛分设备应根据筛分效率、单位筛网面积生产能力选择;4 在未掌握矿物原料的物理机械性能时,应做破碎筛分工业性试验。6.3.3 称量、1昆合设备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1 称量设备的静态精度应为1/2000,动态精度不应低于1/1000,lOkg以下小秤的动态精度可不低于4/1000;2 称量时间应小于集料输送时间和混合时间之和;3 混合机内加水应设计量装置;4 1昆合设备应选用密封好、混合均匀度高、混合时间短、易损件寿命长、便于检修的节能型产品。6.3.4 溜管、溜槽及料仓应符合下列规定:1 溜管、溜槽应通畅无阻塞,应耐磨、密封、方便拆卸与修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x模板 > 校园应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