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改革促发展 严监管惠民生努力推动全省环境保护工作实现新跨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谋改革促发展 严监管惠民生努力推动全省环境保护工作实现新跨越.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谋改革促发展 严监管惠民生努力推动全省环境保护工作实现新跨越打开文本图片集20_年全省环境保护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省委“五大规划”发展战略,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揽,坚决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环境权益,持续改善区域环境质量,组织实施“六大行动计划”,水气联防、城乡共治、服务监管并重,不断提升产业项目服务能力、农村环境保护能力、环境风险控制能力,推动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完成上述要求和目标,今年将启动实施洁净空气、清洁水、污染减排、绿色田园、环境监管和素质提升“六大行动计划”。一、坚持以人民群众呼吸到新鲜空气为目标导向,启
2、动实施洁净空气行动计划,集中精力开展城市大气污染防治认真贯彻落实大气十条,以环境质量为先导,优化各项工程治理措施。坚持因地制宜、分区指导,优先保护人群集中地区,加快治理严重污染地区。发挥哈尔滨市引领和示范作用,争取在全省率先实现突破。一是全面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责任目标。环境保护部和省政府签订的目标责任书是,到20_年PM10年均浓度比20_年下降5以上。根据我省各个市地大气污染程度,确定哈尔滨市PM10浓度比20_年下降10;齐齐哈尔、七台河、鹤岗市分别下降8,承担我省相对较重的任务;伊春、黑河、大兴安岭地区维持20_年水平,其他城市下降5。各地要围绕这一目标,尽快制订实施方案,把目标任务分解落
3、实到各级政府、监管部门和相关企业,确保大气环境质量逐年好转。二是加快组织实施重点工程。主要是控煤、治车、防尘、加大工业除尘设施运行管理,提高去除效率。净气。三是科学防治大气污染。加快组织省辖城市解析,制定重点排污清单,弄清颗粒物来、占比和重点排放。进一步完善监测体系。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并向社会公布,便于公众监督防治措施的实施,合理安排出行和生活。实行分级预警响应机制。四是用好省政府专项资金。二、坚持以人民群众“饮水安全、近水清澈”为目标导向,启动实施清洁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积极推进规划项目建设,加快重点支流治理,坚决消灭城市严重污染水体,有效防范环境突发事件,稳定改善松花江
4、干流水环境质量,有效保护饮用水水质安全。一是突出流域规划引领作用。积极做好流域规划中期评估,根据实施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主动调整规划项目,积极优化考核断面。加快推进项目实施,规划项目开工率达到70,建成率达到50,其中城镇污水处理、饮用水污染防治、区域水环境综合整治三类项目开工率要分别达到50 、70和70。19个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70以上。二是突出重点支流带动作用。严格跨界水质考核,将“黄橙红”三色警戒制度延伸至县级政府。加快推进区域综合整治项目,保持乌裕尔河、穆棱河水质好转态势。启动穆棱河、呼兰河流域跨行政区界水质生态补偿,对流域内6个市、16个县政府实行水质考核,上游超标的县对下游实施资金
5、补偿。继续开展劣五类水体专项督查,确保呼兰河、倭肯河稳定达到四类水体。阿什河、安肇新河出境断面消灭劣五类水质工作要有实质进展,否则,按照国家新要求自动生成区域限批。认真总结凝练水专项成果,加快推广实用技术和示范工程。三是突出兴凯湖生态保护示范作用。借鉴兴凯湖竞争立项的成功经验,筛选具有典型意义的湖泊逐步推荐到国家竞争立项。兴凯湖要完成21个生态保护及污染治理项目,确保水质主要指标稳定在三类水体,水生生态质量趋好。镜泊湖和山口水库要分别完成7个生态保护与污染治理项目,重点解决农业面污染问题。四是突出饮水安全保障作用。完善县、乡(镇)两级水标志及隔离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哈尔滨市磨盘山、五大连池市双龙
6、泉、海林市等饮用水水地污染防治工程,提高水质达标率。对水地实行最严厉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开展水地水质监测和专项督查,建立水定期巡查制度,坚决取缔水保护区内违法建设和违规活动。加强水风险管理和应急能力建设。五是坚决消灭城市重污染水体。稳定牡丹江、鹤岗、双鸭山等城市内河水质改善成果。加快推进佳木斯市内河水体污染综合整治工程、穆棱河流域恒山段生态修复工程等项目建设,在省辖城市建城区内全面消灭黑臭水体。摸清县城关镇、重点建制镇黑臭水体现状,有计划地逐步开展整治。三、坚持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导向,启动实施绿色田园行动计划,强力推进生态建设和农村环境整治加快组织实施生态建设工程,严守生态红线,开展土壤
7、保护、治理与修复,集中整治农村畜禽粪便、垃圾和污水污染,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一是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组织开展造林绿化、草原治理、水土流失治理等生态工程。积极推进生态市县、乡村创建,新建国家级生态市县4个、乡(镇)村30个,省级生态市县15个、乡(镇)村40个。推进51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实施环境监测“一个站”工程,提高数据指标获取能力和水平。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监察。二是稳步推进土壤保护与治理。为保障农产品安全,划定土壤优先保护区,将耕地、集中式饮用水水地和蔬菜基地作为土壤环境保护优先区域,设立保护区标志,建设防护和监控设施,禁止污染行业进入优先保护区
8、。组织开展耕地土壤环境例行监测,推进大庆市等三个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试点工作。三是全面治理畜禽粪便污染。进一步规范畜禽养殖,提高规模化和污染防治水平。科学合理划定适养区、限养区和禁养区。加强污染防治设施的日常督查,严格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全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60以上要建成污染处理设施。加快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程,20_年度的225个项目5月底前要全部开工,其中,实施畜禽粪便治理项目130个、垃圾治理项目66个、污水治理项目7个。今年计划安排整治示范项目210个。四是加强自然保护区管护。严格落实新建自然保护区或变更规划后的5年内不得进行调整的规定。组织开展自然保护区的考核评估和专项执法检查,严
9、厉打击破坏资的违法违规行为。不断完善中俄跨界自然保护区网络,提高生物多样性管理水平。四、坚持以提高污染防治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目标导向,启动实施污染减排行动计划,确保“十二五”目标全面完成当前,全省污染减排工作进展不平衡,四项指标中化学需氧量五年工作已经完成,氨氮、二氧化硫刚刚过半,氮氧化物刚刚出现拐点,今后两年减排任务异常艰巨。推进污染减排关键在工程项目,特别是电力石化等中央企业的脱硫脱硝项目,必须毫不放松采取果断措施予以推进。一是继续强化减排目标考核。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对重点减排项目明确责任领导和完成时限,在媒体上公告并定期通报。进一步落实畜牧、公安等相关部门减排推进责任,建立完善
10、目标任务推进一体化的责任体系。进一步落实企业减排责任,电力石化等行业必须按照省里责任书规定的时限完成项目,对未按期建成的,坚决实行行业限批,并实施问责。二是加快推进减排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突出以项目带动减排,重点推进牡丹江、双鸭山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等52个城镇污水处理项目、齐齐哈尔浩盈钢铁等27个工业废水深度治理项目、华电能富拉尔基发电等40个火电机组脱硫脱硝项目。完成农业治理项目480个。三是加强减排项目运行监管。推行“例行巡查、重点督查、专项核查、进度促进”的“三查一促”减排监管模式,督促城镇污水处理厂、脱硫脱硝设施稳定运行。将自动监控设施和中控系统建设运行纳入企业环保设施管理范畴。四是完善
11、政策引导及奖惩机制。实施污水处理费拨付与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挂钩,脱硫脱硝除尘电价与电力企业运行情况挂钩政策,对运行不稳定的企业坚决执行扣减要求。实施燃煤电厂和污水厂超量减排奖励制度。建立“清洁发电、绿色调度”机制,提高脱硫脱硝机组的发电利用小时数。积极推进排污权有偿取得和排污交易。五、坚持以保障人民群众环境权益为目标导向,启动实施环境监管行动计划,进一步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环境监管是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的重要手段。要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严密防范环境风险,从头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一是全面提高环评审批效率。各市地要认真承接省里下放的环评
12、审批权,确保“项目管理更严、服务保障更优、审批效率更高”。加强对市地环评审批技术和政策方面指导,开展审批项目的抽查和典型项目分析p 。加快推进规划环评,工业园区、重点行业、区域规划要与环评编制同步开展。继续实行重点产业项目预审制,扩大预审范围和行业,提高项目可行性。强化环评机构管理,提高环评报告书(表)编制质量,启动实施“一版制”。二是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围绕大气、水、农村环境污染,深入组织开展专项行动和后督查,严厉打击影响科学发展、危害人体健康的环境违法行为。严格执行“两高”司法解释,强化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建立环保与公安联动执法机制。加强排污企业管理,开展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督促
13、企业改善环境行为。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严格贯彻行政执法责任制。积极推行柔性执法方式,向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支持。三是认真做好环境风险防范。强化地方政府环境安全监管责任,建立健全环境风险管理目标和考核约束机制。完善常态化风险排查机制,重点落实企业环境安全主体责任,督促企业建立隐患排查和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制度,实行环境应急全过程管理。按照“应急指挥一盘棋、应急监测一张图、应急物资一体化”的要求,加强与安全监管、公安消防部门的应急联动协作,积极妥善处置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四是强化居民居住区环境监管。开展扰民污染集中整治行动,联合工商、公安等有关部门,以群众的基本环境诉求为导向,以反复投诉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
14、为重点,集中力量整治服务行业油烟、异味、噪声污染,保护周边居民的环境权益。加强对危险废物、化学品和辐射的管理,建立健全台账制度,实施全过程跟踪监管。六、坚持以改革创新为目标导向,启动实施素质提升行动计划,全面促进系统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全省环境保护系统要主动适应形势变化,顺应群众期待,立足改革创新,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努力提升业务素质和能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工作精、思想作风硬的环保队伍,树立良好的系统和部门形象。一是深入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改革政策措施。贯彻执行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推进全省环境功能区划编制。完善排污许可证制度,落实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积
15、极稳妥地推进环保系统事业单位环评机构脱钩改制,根据环保部要求,所有环评机构都不得隶属于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到20_年脱钩改制全部完成。深化与俄地方政府间的环保交流,建立稳固的合作交流机制。开展“十二五”全国环境保护规划中期评估,着手研究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工作。二是狠抓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转化。以钉钉子的精神和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全面落实好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严格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九项规定”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集中开展“十项专项整治”,坚决整治文山会海,严格规范公务接待,严管公务用车用房,杜绝奢侈浪费,让干部职工切实感受到作风转变的成效。全
16、面抓好建章立制工作,列出任务表,立下军令状,设立管理台账,实行销号管理,用制度根治“四风”问题,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善始善终、善做善成。三是全面加强系统干部队伍建设。组织环境监测、监察岗位知识技能比武,提高全系统业务能力。利用官方微博、门户网站等现代手段,第一时间发布环境质量状况。做好环境舆情监测预警、分析p 研判,提高应对舆论能力。加强项目绩效评价和评估,提高预算执行的规范性和时效性。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和惩防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廉政风险防控措施,加强党风党纪和廉洁自律教育,提高拒腐防变能力。以解决“慵懒散”为重点,开展机关效能专项治理,提高抓落实、干实事的能力。加强环境信息公开,拓宽信息公开渠道,完善督促与审查机制,确保全面及时公开到位。新形势催人奋进,谋发展只争朝夕。我们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保持饱满的改革创新激情,秉承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共同谱写全省环境保护事业新的篇章。 (编辑/穆杨)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