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2021物业公司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2021物业公司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2021物业公司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面对疫情,不论是“在家宅”用微小力量抗击疫情,还是“不传谣”用自信凝聚前行合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抗击疫情的“急先锋”。wtt今天心准备了2021最新物业公司的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有所帮助!2021最新物业公司的疫情防控应急预案一、物业公司传染病疫情防控应急预案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中国目前的法定传染病有甲、乙、丙3类,共37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有流行性感冒, 霍乱、鼠疫、肺结核, 血吸虫病、沙眼,狂犬病等;主要传播途径有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血液传播、体表传播等。传染病疫情的特点
2、是有病原体,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感染后常有免疫性。有些传染病还有季节性或地方性。传染病的分类尚未统一,有些按病原体分类,有些按传播途径分类。物业管理区域内的传染病疫情事件的预防和处理,公司、公司物业服务项目管理处应当持科学客观的态度,以政府相关卫生防疫机构为主,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传染病疫情事件的预防和处理工作,加大建筑区划内的环境维护和宣传力度;传染病疫情事件的预防和紧急措施(一) 传染病的预防应采取以切断主要传播环节为主导的综合措施。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必须具备3个环节,即传染(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或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传染他人的途径)及易感者(对该种传染病无免疫力者)。若能完全切断其中的
3、一个环节,即可防止该种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各种传染病的薄弱环节各不相同。在预防中应充分利用。除主导环节外对其他环节也应采取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预防各种传染病。(二)在传染疾病高发期,公司、公司物业服务项目管理处应当加强环境维护力度,对建筑区划内及周边进行定期消毒处理,开展灭鼠、灭蝇、灭蚊等工作,阻断传染疾病传播途径。(三)定期联系相关卫生防疫机构,在建筑区划内开展传染性疾病防治宣传,使业主使用人了解基本的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四)公司、公司物业服务项目管理处相关从业人员应注意多了解传染性疾病预防和处理的相关知识,树立忧患意识,发生疫情时,应在保障自身不被传染的前提下
4、,开展防治工作。(五)当发现传染性疾病或者疑似出现传染性疾病,公司、公司物业服务项目管理处应当遵循疫情报告属地管理原则,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或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及时报告相关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六)建筑区划内若出现经相关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确认的疫情后,公司、公司物业服务项目管理处应当在相关机构的指导下协助开展工作。(七)在政府相关部门的许可下,将建筑区划内发生的疫情情况、防治措施以及注意事项,以书面形式告知建筑区划内所有人员,做好防范措施。(八)协组相关部门对疫情感染区域进行隔离,设立警戒,禁止人员进去。(九)根据相关机构的指导使用相应的药剂对疫情感染区周边进行消毒处理,防止
5、疫情扩散。(十)疫情期间,随时了解收集疫情防治最新信息,并向建筑区划内业主、使用人发布。(十一) 在政府相关部门发布的最权威的信息宣布疫情得到消除后,物业服务企业应当组织环境维护人员对相关区域进行彻底消毒。(十二) 在相关部门许可的情况下,解除警戒,并以书面形式告知建筑区划内的业主、使用人。二、物业公司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实操(一)清洁消杀要求1、公共服务区域每天消毒1-2次,包括不限于卫生间、更衣室、休息室、会议室、走廊、水龙头、门把手、电梯及按钮等区域或物体表面,使用500mg/L 的含氯消毒液拖拭(擦拭)消毒;有污染时使用20_mg/L的含氯消毒液。2、制作“本区域已消毒”的临时标识,标识底
6、端空白处预留数行消毒时间、责任人签字栏,张贴于主要客户及员工活动的区域。例如3、在小区入口、电梯等位置配置免洗的手部消毒液,张贴标识,提醒客户及员工积极进行手部消毒。(二)人员防控要求1、项目应储备红外测温仪,根据疫情进展配置在人流出入口。使用前应充分与客户沟通取得其同意,外接商务项目应提前报备甲方,自有项目应取得区域总批准。2、所有密切对客服务人员,如大堂保安、前台客服、客户区域清洁人员等,在工作时应佩戴好防菌口罩。3、项目可采购一批防菌口罩,提供给特殊情况下急需的人员使用。其他客户群体,应提醒其自购和进行防范。4、每日班组会议前,各员工应主动申报自己是否有无“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如有
7、疑似病例,应立刻按应急要求处理。三、成立现场疫情应急防范小组1、应急小组需包括通讯指挥组、安全保卫组、后勤保障组、现场救援组等,确定各组成员和职责分工,事先应对参与应急的全体成员进行应急流程培训,并进行现场演练,相关应急活动应在保证人员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2、如项目出现疑似病例?区域总经理担任总指挥,应立刻启动应急预案并上报集团公司,外接项目需同步上报至甲方。?通讯指挥组由中控室人员参与,负责收集应急各环节进展信息,及时传递至各应急分队。应急启动后,中控室应在第一时间内联系120或当地疾控中心救援。?安全保卫组立刻对病例所在楼层进行警戒隔离、安排人员巡楼检查有无同类情况,同时在外围进行警戒,
8、劝导无关人员不要进入敏感区域。?后勤保障组准备好备用口罩、测温枪、担架、防护服(如有)等应急物资。在征得甲方或上级部门允许下,发布“疑似病例通知”,通知客户及员工进行体温自测,同时通知与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按照卫生部门要求进行14天医学隔离观察。?现场救援组负责引导120车辆进入,协助进行疑似病例转移。然后再次对有污染区域进行重点消毒。?现场应急人员均需佩戴好防菌口罩。?信息发布应由总指挥或其授权人员进行,其他应急成员不得通过任何渠道向外发布信息。四、消毒片使用方法及推荐品牌(一)健之素牌消毒泡腾片使用方法每片1g加水0.4-1kg(80-20_mg/L),溶解后浸泡、擦拭、喷洒,用喷洒的方式
9、是消毒液于被消毒物体表面接触10分钟。适用范围用于饮水、物体表面和空气消毒。规格A片重0.65g/片每片有效氯250mg;B片重25g/片每片含有效氯500mg。消毒剂使用方法本使用方法是按照B片重25g/片的含氯量500mg规格进行配比,如使用A片的规格,数量上请加倍。1 洗手间消毒除臭除味使用浓度20_mg/L1片(1g)兑500g水喷淋、擦洗10-30分钟。即每500 ml自来水加一片健之素,溶解后用抹布对洗手间所有设施擦洗10-30分钟,滞留5分钟后用清水清洗干净(注意滞留时间过短达不到消毒作用)。2 物体表面消毒适用于台面、电梯、家具、门把手、餐具、茶具、桌布等消毒使用浓度50/L1
10、片(1g)兑20_g水浸泡、擦拭5-10分钟即可。即每20_ ml自来水中加一片健之素,溶解后用抹布浸满消毒液,擦拭消毒。滞留5分钟后用清水清洗干净。3 公共环境、办公室消毒使用浓度100-150mg/L1片(1g)兑666-1000g水喷淋、擦洗10-30分钟即可达到消毒除臭除味效果。喷药剂量需15-20ml/M3。4 地面、墙面、浴室、食堂消毒每20_ ml自来水中加一片健之素,溶解后喷洒,冲洗或拖擦。滞留10分钟后用清水清洗干净。5 拖把、毛巾消毒墩布桶内放2-3片,浸泡3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注意对有色织物有轻度的漂白作用。注意事项1 如果使用的健之素是250mg规格者,数量应加倍;
11、用于布类、物体表面、污物消毒的消毒液应现配现用;2 消毒液配制时,先加水后加药片;3 各区域使用消毒剂清洁时每天不得少于两次。(二)84消毒液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为主的高效消毒剂,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无色或淡黄色液体,且具有刺激性气味,有效氯含量55。1、84消毒液有一定的刺激性与腐蚀性,必须稀释以后才能使用。一般稀释浓度为千分之二到千分之五,即1000毫升水里面放2到5毫升84消毒液。浸泡时间为10到30分钟。被消毒物品应该全部浸没在水中,消毒以后应该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才能使用。2、84消毒液的漂白作用与腐蚀性较强,最好不要用于衣物的消毒,必须使用时浓度要低,浸泡的时间不要
12、太长。3、84消毒液的失效原理与消毒原理是一样的,因此盛消毒液的容器必须加盖盖好,否则生成的HClO会分解(2HClO=光照=2HCl+O2),达不到消毒的效果。4、不要把84消毒液与其他洗涤剂或消毒液混合使用,因为这样会加大空气中氯气的浓度而引起氯气中毒。5、消毒液的有效期一般为1年,我们在购买与使用时要注意生产日期,放置太久其有效氯含量下降而影响消毒效果。6、本品对皮肤有刺激性,使用时应戴手套,避免接触皮肤。7、本品对金属有腐蚀作用,对织物有漂白作用,慎用。8、使用方法一般物体表面(洗手间、马桶、物体表面)和公共场所环境(下水管道、垃圾桶、沟渠)用原液按照1:29的比例兑水(半桶水倒入4个
13、瓶盖原液),浸泡20分钟后拖地、擦拭或用喷壶进行喷洒。滞留10分钟后用清水将物体表面和地面等清洁干净。2021最新物业公司的疫情防控应急预案一、本消防预案适用于商业物业的消防安全管理,根据消防规范和商业物业的实际情况编制此消防应急预案,目的为了做好商业物业的消防安全工作。二、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及其职责1、应急组织构成情况(安全指挥部)总指挥公司领导;现场指挥物业负责人;现场副指挥商业物业各部门负责人;成员全体员工2、应急组织机构由消防灭火组、抢险抢修组、物资供应组、交通运输组、警戒疏散组、医疗救护组、通讯联络协调组等小组组成。3、应急安全指挥部职责负责组织商业物业预案的制定、修订;组建应急救援
14、队伍,组织预案的实施和演练;检查督促事故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事故状态下按照应急救援预案实施救援。4、应急职责(1)总指挥负责定时召开消防应急安全指挥部会议,传达上级相关文件与会议精神,部署、检查落实消防安全事宜;宣布紧急状态的启动和解除;全面指挥调动应急组织,调配应急资,按应急程序组织实施应急抢险。(2)现场指挥负责应急预案工作的具体落实,做好相关应急准备;协助总指挥作好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若总指挥不在区域时,由现场指挥全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3)现场副指挥各成员具体负责火险发生时突发事件的处理、报告、监控与协调,保证安全指挥部紧急指令的畅通和顺利落实;做好宣传、教育、检查等工作,努力
15、将火灾事故的损害减小到最低限度。(4)消防灭火组(由保安队、工程部员工组成)负责消防设施完善和消防用具准备,负责检查本单位各个部位的用电、用火安全;发生重大火灾或其它重大突发事件时,立即赶到事故现场进行火灾扑救或应急抢险。(5)抢险抢修组(由工程部、保安队员工组成)应急状态下,扑救火灾、设备维修、设备复位,制定安全措施,监督检查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6)物资供应组(由工程部、保安队员工组成)状态下应急物资的供应保障,如设备零配件、工具、沙袋、铁锹、消负责应急防泡沫、水泥、防护用品等。(7)交通协调组(由保安队与商业物业员工组成)负责消防救急车辆的通畅与协调;伤病员和救灾物资的运送。(8)安全警
16、戒疏散组(由保安队与商业物业员工组成)负责布置安全警戒,保证现场井然有序;实行紧急状况管制,保证现场道路畅通;加强保卫工作,禁止无关人员通行;紧急情况下的人员疏散。(9)医疗救护组(由保安队与商业物业员工组成)负责联系医疗机构;组织救护车辆及医务人员、器材进入指定地点;组织现场抢救伤员。(10)通讯联络协调组(由保安队与商业物业员工组成)负责应急抢险过程中的通讯联络,保证通讯畅通,负责各小组之间的协调以及与外部机构的联系、协调。三、应急预案的启动当有发生火灾事故的危险或者突然起火时,启动相应的应急)负责应急程序。四、应急程序(一)预警定期对火险危险、危险区域和因素进行监控和排查,对排查出的隐患
17、要建档登记。做好动态监控和应急准备工作,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发现有火险发生时要及时通过各种方式发布预警信息。(二)报警1、当发生火险时,第一发现人立即向部门负责人报告,向负责人说明事故地点、事故类型等事故概况。2、立即引导附近人员先行疏散,并迅速利用就近的消防器材控制火情,争取消灭于火灾初级阶段。3、如不能及时控制、扑灭火灾,在场人员要立即采取措施妥善处理(如切断电等),防止火势蔓延。4、由第一接报的部门负责人立即向安全指挥部现场指挥汇报事故情况,紧急情况下现场指挥迅速将情况报告总指挥,根据总指挥的指令再向消防、公安部门报警。5、事故如发生在夜间或节假日,发现人员向行政值班人员报告,或直接向
18、总指挥及现场指挥报告事故情况,紧急情况下同时向消防、公安部门报警,并采取必在的可行的控制措施。(三)接报1、消防值班人员、行政值班人员、总指挥、现场指挥为接报人员。2、接报人员应问清报告人姓名、单位、联系电话;问明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原因;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做好电话记录。(四)组织救援队伍1、总指挥应或现场指挥接到报警电话后,立即通知应急安全指挥部所有成员到达事故现场。2、应急安全指挥部各位成员接到通知后,立即组织起本部门的工作人员及抢险装备,赶往事故现场,向总指挥、现场指挥报到,接受任务,了解现场灾害情况,实施统一的救援工作。(五)设立临时指挥部及急救医疗点l、各救援队伍进入事故现场后
19、,选择有利地形设立现场指挥部及医疗急救站。2、各救援队伍尽可能靠近现场指挥部,随时保持与指挥部的联系。3、指挥部、各救援组、医疗组均应设置醒目的标志,悬挂旗帜,方便救援人员和伤员识别。(六)抢险救援进入现场的各支救援队伍要尽快按照各自的职责和任务开展救援工作。1、现场指挥部尽快开通通讯网络;迅速查明事故原因和危害程度,制定救援方案;根据事故灾情严重程序,决策是否需要外部援助;组织指挥救援行动。2、危险控制组织消防人员进行灭火扑救;组织专业人员对出现火险的部位进行控制、抢修;对可能造成危险物品、气体泄漏的要制订相应的应对措施。(七)现场警戒警戒疏散组根据划定的危害区域做好现场警戒,在通往事故现场
20、的主要干道上实行紧急状况管制;在警戒区的边界设置警示标识,禁止其他人员靠近。(八)现场医疗急救l、医疗救护组在事故初起阶段就应与各大医院联系,说明事故情况及人员伤亡情况,做好紧急救护的准备。2、医疗救护组必须在第一时间对伤员在现场进行处理急救,急救时按先重后轻的原则治疗。3、经现场处理后,迅速护送至医院救治。4、送医院时作好伤员的交接,防止危重病人的多次转院。(九)疏散撤离1、事先设立安全区域,确定疏散撤离路线。2、根据火情发生的位置、扩散情况及威胁的严重程序,组织和指挥引导遇险人员撤离事故现场。五、善后恢复1、事故现场清理,伤亡人员的医治2、事故原因调查;3、灾后经营秩序的恢复;4、其他。第 10 页 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