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与能力模块五模块六中学德育课件.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48375033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2.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知识与能力模块五模块六中学德育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模块五模块六中学德育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知识与能力模块五模块六中学德育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知识与能力模块五模块六中学德育课件.ppt(4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教育知识与能力模块五模块六中学德育第1页,此课件共41页哦第十四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第一节 中学生心理特点概述一、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 1、闭锁性与开放性并存;2、自尊性与自卑性并存;3、批判性与创造性并存;4、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5、稳定性与可塑性并存;6、青春期冲动性与压抑性并存。第2页,此课件共41页哦二、中学生的社会性发展特点1、自我意识增强;但还不稳定,难以做出客观评价,容易过分夸大自己感受和体验。2、性成熟带来性意识的萌发;3、人际关系发展的特点。同伴关系:渴望交往;父母关系(反抗到自立);教师关系(不再盲目接受教师)第3页,此课件共41页哦第二节 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一、认知 认

2、识、理解事物或现象,保存信息并利用有关知识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过程。二、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1、感觉发展的特点更加准确2、知觉发展的特点目的性增强;概括性增强;特性3、记忆发展的特点容量增大、直观优于抽象,图像优于词语、有意占主导、理解记忆成为主要手段、抽象记忆逐渐占主导。中学阶段为记忆高峰期。第4页,此课件共41页哦4、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1)抽象逻辑思维初中生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但是还需要依据具体经验;高中生可以在头脑中进行完全的抽象符号推导,能在理论指导下去分析、解决各种问题。(2)形式逻辑思维完整的概念体系、推理能力成熟、较好运用逻辑法

3、则。(3)辩证逻辑思维5、中学生语言发展的特点对字词的理解能把握本质、语法结构的掌握逐渐丰富;语言表达能力迅速提高。6、中学生注意的特点目的性逐渐增强并趋于成熟、注意品质不断改善。第5页,此课件共41页哦第三节 中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一、情绪:生理唤起、主观体验以及外显行为。二、情绪的固有属性:维度与两极性1、三维度理论 冯特:愉快不愉快、激动平静、紧张松弛。施洛伯格:愉快不愉快、注意拒绝、激活水平。普拉切克:强度、相似性、两极性。2、四维度理论 伊扎德:愉快度、紧张度、激动度、确信度。第6页,此课件共41页哦三、情绪理论1、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 强调情绪的产生是植物神经系统活动的产物,即身体的反

4、馈。认为情绪是内脏器官和骨骼肌肉活动在脑内引起的感觉。2、坎农巴德学说 坎农认为情绪中心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由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通过内导神经,传至丘脑;再由丘脑同时向上向下发出神经冲动,向上传至大脑,产生情绪的主观体验,向下传至交感神经,引起机体的生理变化,如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瞳孔放大、内分泌增多和肌肉紧张等。使个体生理上进入应激准备状态。情绪体验与生理变化是同时产生的,都受丘脑的控制。3、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 强调情绪来源于大脑皮层对情境的评估。刺激情境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境评估情绪。第7页,

5、此课件共41页哦4、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 对于特定的情绪来说,有两个因素是必不可少的。第一,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如心率加快、手出汗、胃收缩、呼吸急促等;第二,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5、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 情绪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在情绪活动中,人不仅接受环境中的刺激事件对自己的影响,同时调节自己对于刺激的反应。三种层次评价:初评价,次评价,再评价。6、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伊扎德)情绪具有重要的动机性和适应性功能,它是人格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人格系统的核心动力。第8页,此课件共41页哦四、中学生情绪的特点1、情绪的自主性2、情绪活动的丰富性3、情绪体验的跌宕

6、性4、情绪变化的两极性(复杂和简单、强与弱、波动和稳定、微妙的隐蔽性)五、中学生情绪的调节1、敏锐觉察情绪。(个性、自身成长经历及早期经验、反思)2、平和接纳情绪。3、正确调整情绪。(宣泄、转移、调整、积极自我暗示)4、有效表达情绪。(恰当方式、完整客观的情绪表达)5、保持和创造快乐情绪。(兴趣、身体锻炼、知心人、愉快生活环境)第9页,此课件共41页哦第四节 中学生人格发展特点一、人格系统:五个系统 知情意系统;心理状态系统(意识、注意、情绪等);人格动力系统(需要、动机、兴趣等);心理特征系统(能力、气质和性格);自我调控系统(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特点:整体性,独特性与共同性,稳

7、定性与可变性,社会性与生物性二、影响因素遗传与生理、自然与社会环境、家庭(不同类型的不一样)、自我因素。第10页,此课件共41页哦 气质类型气质类型 胆汁质相当于神经活动强而不均衡型。这种气质的人兴奋性很高,脾气暴躁,性情直率,精力旺盛,能以很高的热情埋头事业,兴奋时,决心克服一切困难,精力耗尽时,情绪又一落千丈。多血质相当于神经活动强而均衡的灵活型。这种气质的人热情、有能力,适应性强,喜欢交际,精神愉快,机智灵活,注意力易 转移,情绪易改变冷淡市办事重兴趣,富于幻想,不愿做耐心细致的工作。粘液质相当于神经活动强而均衡的安静型。这种气质的人平静,善于克制忍让,生活有规律,不为无关事情分心,埋头

8、苦干,有耐久力,态度持重,不卑不亢,不爱空谈,严肃认真;但不够灵活,注意力不易转移,因循守旧,对事业缺乏热情。抑郁质相当于神经活动弱型,兴奋和抑郁过程都弱。这种气质的人沉静,深含,易相处,人缘好,办事稳妥可靠,做事坚定,能克服困难;但比较敏感,易受挫折,孤僻、寡断,疲劳不容易恢复,反应缓慢,不图进取。第11页,此课件共41页哦三、人格理论一、弗洛依德的人格理论一、弗洛依德的人格理论 本我本我遵循快乐原则,满足原始动机。遵循快乐原则,满足原始动机。自我自我遵循现实原则,满足需要和良心、道德等评价。遵循现实原则,满足需要和良心、道德等评价。超我超我遵循道德原则,后天习得的社会道德态度。遵循道德原则

9、,后天习得的社会道德态度。口唇期(出生1)肛门期(23)性器期(大约4)潜伏期(7岁左右青春期)生殖器(青春期整个成年期)。第12页,此课件共41页哦二、埃里克森的人格理论二、埃里克森的人格理论婴儿期(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儿童期(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学龄初期(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学龄期(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青春期(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成年早期(成年早

10、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成年期(成年期(2565岁):繁殖对停滞的冲突岁):繁殖对停滞的冲突成熟期(成熟期(65岁以上):满足感与绝望感的冲突岁以上):满足感与绝望感的冲突第13页,此课件共41页哦四、中学生的性心理与异性交往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1、加强教育,理解性生理和心理的变化2、更新观念,认识交往异性的意义。(不可“一刀切”,认识异性友谊和爱情)3、指导行为,让学生能够正确处理性冲动、恰当地与异性交往。第14页,此课件共41页哦模块六 中学生心理辅导一、心理健康的标准8条,p204 1、含义:个体在各种环境中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效能状态,并在不断变化的外界环

11、境中相互作用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内部心理结构,达到与环境的平稳与协调,并不断提高心理发展水平,完善人格特质。林崇德:敬业、乐群、自我修养。2、8条条:智力正常、情绪适中、意志品质健全、人格稳定协调、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适应良好、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质。二、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1、自我概念发展问题2、人际交往问题(主动性、真诚、异性、教师、家长)3、学业发展问题A 动力(为他人学习、无乐趣、逃避)B 能力(无计划、时间利用不科学、死记硬背、不能形成知识结构、不会听课、不会阅读、抓不住重点和难点)第15页,此课件共41页哦三、中学生的障碍性问题(一)抑郁症抑郁症 情绪低落、思维迟缓、运动抑

12、制(二)恐惧症恐惧症 恐学症 对特定对象产生强烈的和不必要的恐惧,伴有回避行为。(三)焦虑症焦虑症 含义:具有持久性焦虑、恐惧、紧张情绪和植物性神经活动障碍的脑机能失调症状,常伴有运动性不安和躯体不适感。考试焦虑:含义和反应(认知上、生理上、行为上)(四)强迫症强迫症 病人在意识上反复出现不能控制的观念、思想、恐惧、冲动和疑虑。(五)网络成瘾网络成瘾 对以网络为载体的内容及形式发生过度迷恋,进而影响到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功能以及正常的生活和学习状态。心理依赖、缓解压力四、心理辅导1、定义:指心理辅导者与受辅导者之间建立一种具有咨询咨询功能的融洽关系,以帮助来访者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欣赏自己

13、,并克服成长中的障碍,改变自己的不良意识和倾向,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迈向自我现实的过程。2、内容:学习辅导、人格辅导、生活辅导、生涯辅导第16页,此课件共41页哦四、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一)个体辅导1、行为改变技术 代表人物:巴甫洛夫、华生、斯金纳 强化:每当学生出现所期望的心理与目标行为,或者在一种符合要求的良好行为后,采取奖励的办法立刻强化,以增强此种行为出现的频率。系统脱敏法 :就是通过一系列步骤,按照刺激强度由弱到强,由小到大逐渐训练心理的承受力、忍耐力,增强适应力,从而达到最后对真实体验不产生“过敏”反应,保持身心的正常或接近正常状态。2、认知疗法 重新建构自己、评价自己,重建信心 阿

14、尔波特埃利斯的合理情绪行为疗法、阿伦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以及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疗法。第17页,此课件共41页哦 理性情绪疗法(RET)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波特埃利斯(Albert Ellis)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理性情绪疗法是在埃利斯的“ABC理论”基础上建立的。他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障碍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直接所引起,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引起的信念,最后导致在特定情景下的情绪和行为后果,这就称为ABC理论。A诱发事件 B对此类事件的评价和解释(B是C的直接原因)C当事人的情绪和行为 理性情绪疗法理性情绪疗法第18页,此课件共41页哦 ABC理论是理性情绪疗法

15、的核心理论,具体内容有:A 代表诱发性事;B 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C 代表因此事件而引起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B是C的直接原因,而A只是间接原因。把信念区分为理性和非理性,引发情绪、行为失调的是非理性信念。关键在于找出非,用积极、现实的理性信念代替绝对化的非理性信念是关键。过程:确认引发烦恼的事件;回顾每一念头,看是如何影响自己的,从中找出不合理信念;积极、现实的信念抵抗不合理、消极信念。第19页,此课件共41页哦 两个人遭遇到同样的激发事件工作失误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产生了很大的情绪波动,在总结教训时,甲认为吃一堑长一智,以后一定要小心谨慎,防止再犯错误,努力工作,把

16、造成的损失弥补回来。由于有了正确的认知,产生合乎理性的信念,所以没有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后果。而乙则认为发生如此不光彩的事情,实在丢尽脸面,表明自己能力太差,怎好再见亲朋好友,由于有了这样错误的或非理性信念,再也振作不起精神来,导致不适当的甚至是异常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理性情绪疗法就是以理性控制非理性,以理性思维(合理思维)方式来替代非理性思维(不合理思维)方式,帮助病人改变认知,以减少由非理性信念所带来的情绪困扰和随之出现的行为异常。第20页,此课件共41页哦此疗法适用于各种神经症和某些行为障碍的病人。非理性信念的三个特征:1要求的绝对化要求的绝对化:这是非理性信念中最常见的一个特征,从自己

17、的主观愿望出发,认为某一事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常用“必须”或应该的字眼,然而客观事物的发生往往不依个人的主观意志所转移,常出乎个人的意料,因此怀有这种看法或信念的人极易陷入情绪的困扰。2过份的概括化过份的概括化:即对事件的评价以偏概全,表现在一方面在自己的非理性评价,常凭自己对某一事物所作的结果的好坏来评价自己为人的价值,其结果常导致自暴自弃、自责自罪,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一钱不值而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另一方面对别人的非理性评价,别人稍有差错,就认为他很坏,一无是处,其结果导致一味责备他人,并产生敌意和愤怒情绪。3糟糕至极:糟糕至极:认为事件的发生会导致非常可怕或灾难性的后果。这种非理性信念常

18、使个体陷入羞愧、焦虑、抑郁、悲观、绝望、不安、极端痛苦的情绪体验中而不能自拔。这种糟糕透顶的想法常常是与个体对已、对人、对周围环境事物的要求绝对化相联系的。第21页,此课件共41页哦3、来访者中心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含义含义:通过为来访者创造无条件支持与鼓励的氛围使来访者能够深化自我认识,发现自我潜能并且回归本我,来访者通过改善“自知”或自我意识来充分发挥积极向上、自我肯定、自我实现的和无限成长的潜力,以改变自我的适应不良行为,矫正自身的心理问题。三个原则:真诚、接纳、共情三个原则:真诚、接纳、共情(二)团体辅导1 1、含义:、含义: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

19、导策略和方法,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激发个体潜能,增强适应能力的助人过程。2 2、优势、优势:(1)发展和体验良好的人际关系;(2)增强归属感;(3)体验互助与互利;(4)发展良好适应行为;(5)多元价值与信息交流;(6)“和别人一样”的体验;(7)探索与自我成长。第22页,此课件共41页哦模块七 中学德育一、品德和道德品德:个体现象,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在行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道德:社会现象,是社会舆论和个人内在信念系统支持或驱使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二、

20、品德心理结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第23页,此课件共41页哦三、品德发展理论1、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对偶故事法;10前他律道德/10岁后自律道德。自我中心阶段(25),缺乏合作权威阶段(58)顺从、遵循权威、规则可逆性阶段(810)规则可变,是共同制定的,走出自我中心。公正阶段(1012)主持公平、正义。顺序并非一成不变,而是连续发展整体,目标在于自律,因此需要加强合作,加强道德认识。2、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海因茨难题两难故事法第24页,此课件共41页哦水平一:前习俗水平。道德判断的基准取决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及其与自身的利害关系。阶段1:惩罚与服从为定向。是否服从权威,逃避惩

21、罚。阶段2:相对功利为定向。是否满足需要为准则。水平二:习俗水平。个体能按照家庭、集体或国家的期望和要求去行事,而不大理会这些行为的直接后果。阶段3:以“好孩子”为定向。认为凡是讨人喜欢或帮助别人而为他们称赞的行为就是好行为。阶段4:遵从权威与维护社会秩序为定向。这时个体所作判断的根据是相信规则和法律维护着社会秩序。水平三:后习俗水平。努力在脱离掌握个人权威,而是以普遍的道德原则和良心为行为的基本准则。阶段5:社会契约为定向。法律或习俗的道德规范仅仅是一种社会契约,也可以因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阶段6:以普遍的伦理原则为定向。以人生的价值观念为导向,对是非善恶的判断标准超越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

22、以正义、公正、平等、尊严等等这些人类最一般的伦理原则为标准进行思考。并根据自己所选定的原则进行某些活动,行为完全自律。第25页,此课件共41页哦四、中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1、特征(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道德信念、自我意识、道德行为、品德结构)(2)动荡到成熟2、影响因素A 外部:家庭(氛围、人格修养、教养方式)学校(班风和校风、教师的楷模、德育课程和教学)社会因素(主流和非主流观念、传媒、名人轶事等)同伴群体B 内部认知失调(费斯丁格)大部分情况下,认知成分与行为认知成分是一致的,因此心安理得,假如不一致就会产生不舒服状态。(改变认知、增加新认知、改变认知的重要性)态度定势道德认知(他律到

23、自律)方法:注意适应心理特点、用变式方法、结合实例、消除道德内华中的心理障碍)第26页,此课件共41页哦中学德育原理一、德育包括:政治、思想、法律、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不同,道德教育是善恶为标准、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正常非正常为标准。二、中学生德育内容 A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理想和传统、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B新时期有安全教育和生命教育、生存和生活教育、升学就业指导教育。第27页,此课件共41页哦德育原则与规律一、德育过程提升受教育者的品德水平为目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和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组成。二、德育

24、基本规律1、德育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a德育要有全面性,促进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b德育具有多开端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c德育要有针对性,对知情意行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2、德育是促成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过程。a自我教育能力在德育过程中的作用。b德育要促进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与交往,对学生进行多方面教育的过程。a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能动的实现的。b道德活动是促进德育要求转化为学生品德的基础。c进行德育要善于组织,倡导学生活动。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第28页,此课件共41页哦三、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原

25、则1、方向性(马列、理想+现实)2、知行统一(理论、实践、评价、教育者言行一致)3、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4、严格要求和尊重信任原则;5、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调动多方面力量,有计划有系统,教师集体的作用。6、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原则;7、因材施教 原则;8、正面教育、疏通引导原则。第29页,此课件共41页哦四、德育的基本途径1、教学2、社会实践活动3、课外活动4、团体活动与集会活动5、班主任工作五、常用的德育方法1、说服教育法(有目的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态度真诚、善于把握时机)2、榜样示范法(好的榜样、理解榜样的精神实质、激起仰慕之情)3、指导实践法(行为+情感、持之以恒锻炼、

26、督促、主动性)4、情感陶冶法(创设好的教育环境校风、班风等;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情境创设;与启发说服相互结合)5、品德评价法(正确态度、公正、民主、育人目的)第30页,此课件共41页哦模块八 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第十八章 班级与班级管理一、班级 来自于班级授课制。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大教学论,形成了班级授课制的系统化理论。率先使用“班级”一词的则是艾拉斯莫斯。中国最早是1862年京师同文馆使用。含义: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学校行政管理的最基层组织,通常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整个学校教育功能的发挥主要是在班级活动中实现的。班级不仅是学生接收知识教育的资源、也是学生社会

27、化的资源、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资源。学生实现社会化的重要场所。第31页,此课件共41页哦二、班集体形成与发展1、含义:在教育目的规范下,由具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坚强和领导核心及良好纪律和舆论的班级学生所组成的活动共同体。2、发展过程:初建期的松散群体形成期的合作群体阶段成熟期的集体阶段。3、班集体形成标志:共同奋斗目标、有力领导集体、健全规章制度、健康舆论和良好班风、学生个性充分发挥。第32页,此课件共41页哦三、班集体的建设策略 班集体不是自然形成的,任何一个班集体的形成,都会经历组建、形成、发展的过程,这实际上也是一个教育培养与社会化的过程。1、班集体目标建设(循序渐进近景、中景、远景;有恒;

28、)2、班级组织建设(选拔班干部、培养班干部、定期轮换制)3、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善于及时强化、有目的组织学生参加集体活动、充分利用舆论阵地、树立榜样典型)4、关注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积极型、中间型、消极型)第33页,此课件共41页哦四、有效的课堂管理 目的:不仅仅在于控制学生,避免问题行为,还在于建立好秩序,使目标达成,最终促成学生健康成长。1、课堂结构横向课堂教学目标、教学主体、教学中介等纵向量、序、度、势2、影响课堂管理的基本因素 背景情况、教学目标、课堂规模、凝聚力、课堂规范、教师领导。3、课堂管理的原则戴维(迅速静下来学习、充分配合、警觉、应付紧急情况、一视同仁、不作比较、遵守诺言、确

29、保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课堂交给学生、顺利结束)第34页,此课件共41页哦五、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1、含义:、含义:师生、生生相互交往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知觉、注意、情感、意志等心理状态。2、类型:、类型:积极、消极、对抗。3、影响因素:、影响因素:教师领导方式(权、民、放)、移情、教学能力、焦虑、对学生的期望或偏爱。学生:对集体目标的认同、遵守纪律的自觉性高。课堂物理环境:时间、空间4、营造策略:、营造策略:正确鉴定分析课堂气氛。(调查法、观察法等)积极情绪感染学生。抓典型、树榜样、立威信。妥善处理矛盾冲突。班主任协调。第35页,此课件共41页哦六、课堂纪律和课堂问题行为六、课堂纪律和课堂问题行

30、为1、含义:、含义: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协调学生行为,不干扰教师上课,保证课堂目标的实现制定的要求学生共同遵守的课堂行为规范。2、类型:、类型:方向分为正负纪律;所要解决问题:预防性、矫正性、支持性。3、产生原因:、产生原因:学校和教师、学生身心因素、环境因素。4、矫正:、矫正:忽略小且转瞬即逝的问题行为、非言语警示或停顿、适当表扬正确行为、言语提醒、反复提醒、直接提问、执行结果,注意慎用批评与惩罚。注意预防更重要:创设好环境、安排物质环境和设计心理环境、建立课堂规则和常规等。第36页,此课件共41页哦七、课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1、特征:参与自愿、内容灵活和综合、过程开放和实践。2、内容和形

31、式:班会、科技活动、文体活动、节日纪念日活动、课外阅读活动、其他。3、组织和实施:选题、制定活动计划、活动实施与总结。八、学校、家庭、社会协调学校是主要力量1、学校与家庭:家访、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沙龙和委员会、班级网络2、学校与社会:依托社区的教育委员会、建立校外教育基地。第37页,此课件共41页哦第十九章 班主任与教师心理健康一、班主任1、作用:实施素质教育的骨干、全面发展的引导者、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协调者。2、素质:思想道德、专业、身心3、工作内容和方法:建立健全班级组织;全班学生的全面教育引导工作;(了解学生、全面教育引导学生、做好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班级日常管理工作(常规+非常规)。

32、组织班级活动的开展(年龄、贴近学生实际)第38页,此课件共41页哦二、教师角色及其心理特征戈夫曼的角色扮演理论。1、角色期待群体对某种角色应表现出的特定行为的期望。2、角色学习认知、移情、行为。3、角色冲突适时分离法、自我减压法(换位思考、时间法、自我解脱法、淡化功利法、理智法、自我调节法、音乐和生理保健法、激励法)三、职业角色 知识传授者、教学组织者、成长指导者、朋友和伙伴。第39页,此课件共41页哦四、教师成长的阶段与特点1、新任教师,入职前学习结束踏入教师岗位2、合格教师,适应教师岗位,书本到实际操作,间接到直接经验等;3、骨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熟练;4、专家教师,探索、创新期。特点:高尚的师德、科学的教育理念 专业知识和能力、用于创新。第40页,此课件共41页哦五、教师的心理健康1、对待自己正确认识认同自我客观评价;认同职业奉献。2、对待人生始终积极乐观笑对人生;宽以待人。3、对待他人有效经营人际关系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时空、态度相似、需求互补、外在吸引力、能力有效人际沟通:坦诚、关怀、信赖、同理、尊重。第41页,此课件共41页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