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粉饰与识别(DOC94)suq.docx

上传人:jix****n11 文档编号:48260200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X 页数:96 大小:174.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报表粉饰与识别(DOC94)suq.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财务报表粉饰与识别(DOC94)suq.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报表粉饰与识别(DOC94)suq.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报表粉饰与识别(DOC94)suq.docx(9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第二章 财务报表粉饰与识别资本市场有效运行的基础是具有透明度和充分含量的信息。而在一个非完全有效的资本市场中,具有“公共物品”(Public Goods)属性的那些信息(如会计信息)一旦缺乏必要的约束就可能存在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会计信息是资本市场上流动的众多信息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有助于人们区分资本市场上效益良莠的上市公司,降低利益相关者决策过程中面临的不确定性,促使社会资源的趋利性流动,最终达到改善资源配置效率的目标。反之,经过粉饰和操纵的会计信息,则可能使投资者的利益受损,尤其是给中小投资者带来灾难性后果,迫使中小投资者选择“用脚投票”的方式退出资本

2、市场,最终导致资本市场规模萎缩并影响经济的发展。可见,透明、充分的会计信息不仅是各种交易,尤其是投资交易所不可或缺的,而且在宏观上也具有一定的经济后果。既然会计信息质量 关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因制度安排缺陷和财务报表粉饰而面临的严峻挑战,详见附录1。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公平(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财富分配)和效率(社会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配置效率),那么,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上市公司管理层试图改变或修饰会计信息质量的做法,便可理解为合乎逻辑的博弈行为。现代企业制度所形成的两权分离,赋予上市公司管理层经营管理权,其中包括编制财务报表的权利。根据代理理论,上市公司管理层有义务及时、准确地向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

3、提供能够真实地反映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以利于利益相关者作出决策并评价管理层是否有效地履行其受托责任。多数情况下,上市公司管理层能够比较诚实地履行提供会计信息的义务。然而,基于利益驱动,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或控股股东,有时也会利用其掌握的信息优势,利用会计准则和制度所赋予的会计政策选择权,进行报表粉饰以人为地修饰、提高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对于财务报表使用者而言,期望上市公司管理层如实地提供财务报表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相反,了解上市公司管理层的报表粉饰动机及惯常粉饰手段,避免被误导才是上策。所谓财务报表粉饰 财务报表粉饰英文为Windowing Dressing

4、 of Financial Statements,与此相关的其他表述包括盈余管理(Earnings Management)、会计政策选择(Choice of Accounting Policies)、收益均衡化(Income Smoothing)、收益操纵(Income Manipulation)、财务报表舞弊(Financial Statement Fraud)。美国会计学会(AAA)前会长、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委员Kathrine Schipper将盈余管理定义为:盈余管理是旨在有目的地干预对外财务报告的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会计政策选择是指企业在不违背会计准则的前

5、提下,通过交易设计等手法,选择有利于企业或企业管理的程序和方法,如通过企业并购协议的法律安排,将本应采用购买法反映的收购兼并,通过权益结合法予以反映。收益均衡法是指利用权责发生制所蕴涵的估计和判断,以待摊或预提费用、计提准备或预计负债等方式,将本期的利润递延至以后会计期间确认,或将以前会计期间隐藏的利润用于增加本期利润的行为。收益操纵是指通过提前或推迟确认收入和费用、确认虚假收入和费用等违反会计准则的手段,蓄意增加或减少某一会计期间利润的造假行为。美国注册舞弊审查师学会(ACFE)将财务报表舞弊定义为“有意地、故意地错报或漏报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误导性会计数据,以及提供在与其他所有可获得的信息一

6、并考虑时,可能导致阅读者改变或调整其判断和决定的会计数据”。在财务报表舞弊:预防与发现一书中,Zabihollah Rezaee则干脆将财务报表舞弊定义为:“通常为上市公司公司所犯的,通过使用重大误导性财务报表,造成投资者和债权人遭受损害和伤害的一种故意的、非法的行为”。,是指公司管理层通过人为操纵,使财务报表反映“预期”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行为。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围绕着中国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制定的新股发行、再融资、维持上市资格等刚性监管指标,利润充盈的绩优公司通过粉饰财务报表以藏匿利润,利润微薄和经营亏损的绩差公司通过粉饰财务报表以度难关。当财务报表粉饰充斥资本市场,真实、公允的信

7、息披露反而成为稀缺资源。传统上,财务报表分析的一个假设前提是,目标公司的财务报表是可信、没有水分的。银广厦、安然事件、帕马拉特事件后,这一假设前提的正当性倍受质疑。事实上,财务报表分析与财务报表粉饰识别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当目标企业的财务报表存在着广泛的粉饰行为,导致信息严重失真时,如果不有效地识别财务报表粉饰,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再合理,工具再复杂,也是徒劳无益的。基于此,本章主要剖析我国企业的财务报表粉饰动机,概述财务报表粉饰的类别,并以通化金马公司为案例,分析上市公司常用的报表粉饰手段,提出识别财务报表粉饰的方法,以利于利益相关者提高识别报表粉饰的能力,更加高效地运用企业的财务报表。第一节

8、 财务报表粉饰的动机分析判断公司管理层粉饰财务报表的潜在动机,是有效地分析和利用财务报表的关键。本节在简要回顾国内外关于财务报表粉饰成因与动机的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我国公司常见的报表粉饰动机进行剖析。一、国内外关于财务报表粉饰动机的文献回顾在国外,关于财务报表粉饰或盈余管理的研究文献较多。Albrecht et.al(1995)提出了著名的舞弊三角论:压力(Presure)、机会(Opportunity)和寻找借口(Rationalization),用于解释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另一个解释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理论称为GONE理论,其中G代表贪婪(Greed),O代表机会(Opportunity),N

9、代表需要(Need),E代表暴露(Exposure)。舞弊三角论和GONE理论虽然没有直接触及粉饰动机,但能够较好地解释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发生。近年来,直接触及财务报表粉饰动机的研究文献日益增多。例如,Mulford和Comiskey(2001)在其财务数字游戏一书里,将企业粉饰财务报表的动机概括为:(1)股票价格效应(Share Price Effects);(2)借款成本效应(Borrowing Cost Effects);(3)奖金计划效应(Bonus Plan Effects);(4)Political Cost Effects)。Scott(2000)在其以信息经济学理论为基础撰写的

10、财务会计理论一书中,将盈余管理的动机分为:(1)奖金动机(Bonus Motivations);(2)契约动机(Contractual Motivations);(3)政治动机(Political Motivations);(4)税收动机(Taxation Motivations);(5)更换首席执行官(Changes of CEO);(6)新股发行(Initial Public Offerings)。国内也有一些研究直面财务报表粉饰的原因和动机。安徽省会计学会课题组(1999)将会计信息造假的原因归结为:(1)国有企业产权中各行为主体的利益矛盾;(2)激励和约束机制的非对称性;(3)市场机制

11、的缺陷和政府职能的局限性。南京大学会计系课题组(2000)的研究表明,主管部门不切实际的指标、监督不力、客观环境所迫、企业领导为了本企业的利益、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严分别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五大原因(详见本章附录)。而黄世忠(2001)则认为,公司治理结构和注册会计师聘任制度的缺陷、造假成本与造假收益的不对称、剥离与模拟等“会计创新”、资产重组与关联交易的滥用,是造成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大面积失真的深层次原因。二、财务报表粉饰的动机分析 根据证券监管部门披露的大量财务舞弊和报表粉饰案例,我国企业财务报表粉饰的主要动机可分为6种:业绩考核动机、信贷资金获取动机、股票发行动机和上市资格维护动机、税收

12、策划动机、政治利益动机、责任推卸动机。(一)业绩考核动机企业的经营业绩,其考核办法一般以财务指标为基础,如利润(或扭亏)计划的完成情况、投资回报率、产值、销售收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等,均是经营业绩的重要考核指标。而这些财务指标的计算都涉及到会计数据。除了内部考核外,外部考核如行业排行榜,主要也是根据销售收入、资产总额、利润总额来确定的。经营业绩的考核,不仅涉及到企业总体经营情况的评价,还涉及到企业厂长经理的经营管理业绩的评定,并影响到厂长经理的提升、奖金福利等。如第一章所述,美国著名学者Watts和Zimmerman在其实证会计理论一书中,提出了三个假说,其中的一个假

13、说为“奖金计划假说”(Bonus Plan Hypothesis)。奖金计划假说指出:其他条件保持相同的情况下,设有奖金计划的企业,其高管人员更有可能选择将未来期间的报告盈利提前至本期确认的会计程序(Watts and Zimmerman, 1986)。Watts和Zimmeram提出的这一假说对我国企业同样适用。尤其是我国企业在设计报酬方案时,主要采用以利润为基础的奖金分享。企业的高管人员为了其自身利益,往往选择能够将报告盈利由未来期间提前至本期确认的会计政策或做法。(二)信贷资金获取动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证券市场得到迅速发展,但我国的证券市场仍属于新兴市场,其深度和广度不能与发达国家的

14、证券市场相提并论,因此,企业需要的资金,绝大部分来自银行等金融机构。国有企业超过70%的负债率,大多数上市公司的负债率也超过50%,均凸显出信贷资金的重要性。在市场经济下,银行等金融机构出于风险考虑和自我保护的需要,一般不愿意贷款给亏损企业和缺乏资信的企业。然而,资金又是在市场竞争取胜的四要素(产品质量、资金实力、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之一。在我国,企业普遍面临资金紧缺的局面。因此,为了获得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或其他供应商的商业信用,经营业绩欠佳,财务状况不健全的企业,就有可能对其财务报表粉饰。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往往为其会计报表准备多套“时装”。报送给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会计报表,一般是穿上最漂亮的

15、“时装”。企业似乎都感悟出这样的一个道理:向银行只能报喜,不能报忧,否则,就很难得到银行的支持。Watts和Zimmerman提出的另一个假说为“债务契约假说”(Debt Covenant Hypothesis)。该假说指出:在其他条件保持相同的情况下,企业越接近于违反以会计数据为基础的债务契约,企业的经理越有可能选择将未来期间的盈利提前至本期确认的会计程序(Watts and Zimmerma, 1986)。我们认为,这一假说对于我国同样适用。随着商业银行改革的深入,银行与企业签订的贷款合同越来越多地利用会计信息。许多银行为了控制风险,往往对贷款企业的财务指标提出限制性要求,有些甚至对贷款企

16、业的继续举债、利润分配、收购兼并做出限制。这意味着,如果违反与银行签订的以会计数据为基础的债务契约,企业将面临着许多严重的经济后果,如银行可能提高贷款利率、要求追加抵押或质押品、提高信用担保条件、提前收回贷款等。所有这些,都会增加企业的借款成本,甚至使企业陷入技术性偿债困难(Technical Insolvency)。因此,为了避免违反以会计数据为基础的债务契约,企业可能诉诸于财务报表粉饰。换言之,这种情形下的财务报表粉饰可以降低违反债务契约的风险,从而达到降低借款成本的目的。案例分析:“审计风暴”下的南海华光骗贷案为了获取信贷资金而不惜粉饰财务报表的一个典型案例是南海华光骗贷案。2004年审

17、计总署李金华总审计长掀起的“审计风暴”,揭露了南海华光集团通过粉饰财务报表骗取中国工商银行74亿元贷款的恶性案件。表2-1列示了南海华光集团触目惊心的报表粉饰。表2-1 南海华光集团财务数据比较 单位:人民币亿元项目名称 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 销售收入 净利润 增值税真实金额 9.77 1.17 3.22 0.11 0.04报表金额 36.43 18.63 64.38 7.31 1.55虚假金额 26.66 17.46 61.167.20 1.51虚假比例 273% 1492% 1899% 6545% 3775% 面对如此丧心病狂的报表粉饰,如果不加以识别,银行信贷决策者进行再高明的财务报表分析

18、都是徒劳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商业银行也是会计信息失真的“牺牲品”,唯有提高识别报表粉饰的能力,才能避免产生巨额的不良贷款。(三)股票发行动机和上市资格维持动机 股票发行分为首次发行(IPO)和后续发行(SEO)如配股或增发。在IPO情况下,根据公司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企业必须连续三年盈利,且经营业绩要比较突出,才能通过证监会的审批。此外,股票发行价格的确定也与盈利能力有关。因为,P=EPSPE(即发行价格=预测的每股税后利润发行市盈率)。为了顺利通过发行审核,尽可能多募集资金,降低募集资金的成本,拟上市公司往往对会计报表进行包装、粉饰。 此外,为了使IPO顺利进行,拟上市公司发行前一年的净

19、资产比率不得低于30%,故主要依靠举债经营的企业,为了发行股票,往往通过隐瞒负债等手段粉饰财务状况。 在配股情况下,根据1999年之前证监会的规定,要符合配股条件,企业最近三年的净资产收益率(ROE)每年必须在10%以上。因此,10%的ROE已成为上市公司的“生命线”。统计数据表面,1997年755家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在10%至11%的高达211家,约占28%。1999年证监会修改了配股条件,其中对净资产收益率的要求改为3年平均不低于10%,但每年不低于6%,结果,1998年度上市公司公布的净资产收益率低于10%的比比皆是,但低于6%的却屈指可数。可见,为了配股而粉饰会计报表的动机并不亚于I

20、PO。2001年起,中国证监会开始实行“退市制度”,连续三年亏损的上市公司,其股票将暂停交易。在暂停交易的第一个半年内,如果仍无法实现盈利,则其股票将被摘牌,在交易所停止交易。这一新政策的出台,给绩差公司带来了很大压力。濒临退市边缘的上市公司,其报表粉饰的动机也特别强烈,少数上市公司可能因此铤而走险。(四)纳税筹划动机尽管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日趋分离,但应税所得额基本上仍以财务会计上的利润为基础,通过纳税调整,将利润总额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再乘以适用的所得税率而得出的。可见,财务会计上的利润,直接关系到纳税的金额与时间分布。而税收的现值取决于纳税金额和纳税时间。根据税收策划假说,由于税收的现值取

21、决于纳税金额与纳税时间,其他条件保持相同的情况下,企业一般会选择能够报告较少盈利或将报告盈利由本期推迟至未来期间确认的会计程序或做法。 然而,税收策划动机有时受制于其他报表粉饰动机。税收策划动机与财务报表粉饰的其他动机如业绩考核动机、信贷资金获取动机、股票发行动机、上市资格维护动机经常相互抵触。因此,企业最终是否选择最低限度地降低税收现值的会计政策或做法,取决于对其他报表粉饰动机的权衡和抉择。 税收策划动机可能还与企业的所有制形式和其他经营效应有关。一般而言,国有企业、拟上市公司、面临退市压力的上市公司,基于税收策划目的而粉饰其报表的可能性较小。相反地,这类企业很有可能选择多交税或提早交税的会

22、计政策或做法,以证明其经营业绩的“真实性”。(五)政治利益动机Watts和Zimmerman提出的三大假说之一“政治成本假说”(Political Cost Hypothesis),该假说指出:在其他条件保持相同的情况下,企业面临的政治成本越大,其高管人员越有可能选择将本期报告盈利递延至未来期间确认的会计程序(Watts and Zimmerman, 1986)。一般地说,盈利能力越强的企业,尤其是关系到百姓生计的公用设施企业如水电煤气公司,其潜在的政治成本也越高。潜在的政治成本包括更加严格的价格管制、更严格的政府或消费者监管、更激烈的商业竞争、更高的税收、更严厉的反垄断指控。企业通过选择异常

23、保守的会计政策,降低财务报告所体现的盈利水平,可避免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从而达到降低潜在政治成本的目的。例如,微软(Microsoft)公司在1997至1999年期间,通过将符合规定应当资本化的软件研发费用确认为期间费用以及递延收入确认时间,少报了159亿美元的利润。微软这种低估利润的粉饰行为,主要是为了摆脱与美国司法部的反垄断官司。政治成本假说在中国是否适用,目前还缺乏令人信服的实证数据。但是,我国的企业基于政治目的而粉饰财务报表的行为时有发生。 国企改革已进入了攻坚战(现在流行的说法是,要么消灭企业的亏损,要么就消灭亏损的企业),党的“十五大”要求国企用三年的时间使国企走出困境。从某种

24、意义上说,国企扭亏为盈,创造良好经营业绩已成为一项政治任务。对厂长经理而言,完成这项任务可能仕途光明,否则可能职位难保,甚至下岗分流。在这种政治压力下,国企很有可能粉饰财务报表。此外,许多地方的市长、局长从大型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中挑选。为了表现其才能,体现业绩,厂长经理们就有粉饰会计报表的动机。不难发现,一些企业的老总一旦被提拔为市长和局长,继任者往往不得不花费几年的时间来消化上任厂长经理因粉饰会计报表而遗留下的沉重历史包袱。(六)责任推卸动机 为了推卸责任而粉饰财务报表,主要表现为:(1)更换高级管理人员时进行的离任审计,一般暴露出许多会计问题。新任总经理就任当年,为了明确责任或推卸责任,往

25、往大刀阔斧地对陈年老帐进行清理,甚至将本应在未来会计期间确认的成本费用提前至本期确认;(2)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发生重大变化时,如企业会计制度和具体会计准则的实施,可能诱发上市公司粉饰财务报表,提前消化潜亏,并将责任归咎于新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3)发生自然灾害时,或高级管理人员卷入经济案件时,企业也很可能粉饰财务报表。第二节 财务报表粉饰的类型 根据粉饰对象的不同,财务报表粉饰可分为三种类型:经营业绩粉饰、财务状况粉饰和现金流量粉饰。一、经营业绩粉饰 经营业绩粉饰的具体表现形式包括:利润最大化(Profit Maximization)、利润最小化(Profit Minization)、利润均

26、衡化(Profin Smoothing)和利润清洗(Profit Clean-up)(一)利润最大化公司在上市前一年和上市当年采用这种类型的报表粉饰尤其明显。典型的做法是:提前确认收入、推迟结转成本、亏损挂帐,资产重组,关联交易。(二)利润最小化当公司达不到经营目标或可能出现连续三年亏损,面临被摘牌时,采用这种类型的会计报表粉饰就不足为奇了。典型的做法是:推迟确认收入、提前结转成本,转移价格。很多公司制定的薪酬计划将管理层的奖金与利润挂钩,并设计了下限和上限,如图2-1所示。这种制度设计,也很容易诱发利润最小化的财务报表粉饰。 图2-1 设计上下限的奖金计划 奖金数额 税后利润 下限 上限假设

27、ABC公司管理层的奖金等于税后利润的10%,且只有在税后利润达到2000万元时才可享受奖金计划,税后利润超过1亿元后,超过部分不再发放奖金。在这一奖金计划下,假设ABC公司当年的实际税后利润为1980万元,管理层将无缘分享奖金,此时,管理层可能采用利润最小化的报表粉饰,通过预提费用、预计负债或者加大研究开发和广告促销等斟酌性支出 斟酌性支出是指公司管理层对支出发生的金额和时间具有高度自由裁量权的支出项目,如研究开发和广告促销支出。研究开发和广告促销的投入水平,从长远看,有助于公司增加收入和利润,但在短期内可能加大公司的费用负担,因此,这类斟酌性支出往往成为公司管理层调节利润的便利工具。(Dis

28、cretionary Expenditure),据以为下一年获得奖金创造机会。(三)利润均衡化 利润均衡化亦称收益平滑化(Income Smoothing)。收益平滑化的最典型代表当属通用电气(GE)公司。2002年,在华尔街财务分析师评选“盈利最具可预测性的公司”中,通用电气“荣登榜首”,获得了满分。这是因为,通用电气从来没有让华尔街的财务分析师失望过,过去17年68个季度报告的每股收益(EPS)不是等于就是略为超过财务分析师的预测。通用电气奉行典型的多元化经营战略,横跨许多个行业,从飞机发动机到医疗器械、工业照明等,受宏观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很大,但它过去68个季度每股收益却能波澜不惊,令人

29、匪夷所思。事实上,华尔街将其评为“全世界盈利最具可预测性的公司”,带有很大的讽刺意义,说明通用电气基本上按照华尔街对每股收益的预期进行盈利报告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通用电气显然是名副其实的“收益平滑化”顶尖高手。通用电气收益平滑化所使用的伎俩,主要是将非经营性收益与非经营性损失项目相互抵销,从而避免净收益的大幅波动。例如,1993年通用电气出售一个从事航空设备制造的下属公司的股权,获得14.03亿美元的利得后,它立即计提了10.11亿元的没有明确用途的秘密准备;1987年因税务和存货处理方法的改变获得8.58亿美元的非经营性收益后,通用电气计提了10.27亿美元的秘密准备; 1985年出售煤矿和

30、一家有线电视公司37%股份获得5.18亿美元的利得后, 通用电气计提了4.47亿美元的秘密准备; 1984年出售小家电和有线电视公司的股权获得6.17亿美元的利得后, 通用电气计提了6.36亿美元的秘密准备; 1983年出售电台和电视的股权获得1.17亿美元的利得后, 通过电气计提了1.47亿美元的秘密准备。可以看出,通用电气的非经营性收益与非经营性损失(秘密准备的对应科目)是相伴而生、身影相随的。通过计提秘密准备,不仅可以避免收益的大幅波动,而且可以在年景不好时通过释放秘密准备增加收益,真可谓一箭双雕,事半功倍。收益平衡化的另一个典型案例是美国联邦住房抵押贷款公司(Freddie Mac),

31、详见附录2。企业为了塑造绩优股的形象或获得较高的信用等级评定,往往采用这种类型的会计报表粉饰。典型的做法是:利用其他应收、应付款、待摊费用、递延资产、预提费用等科目调节利润,制造利润稳步增长的趋势。(四)利润清洗利润清洗俗称“洗大澡”(Big-bath Charges),亦称巨额冲销,其做法是:在某一特定会计期间,将坏帐、存货积压、长期投资损失、闲置固定资产、待处理流动资产和待处理固定资产等所谓虚拟资产一次性处理为损失,以便卸掉包袱,轻装前进,为未来会计期间实现盈利拓展空间。二、财务状况粉饰 财务状况粉饰的具体表现形式包括:高估资产、低估负债和或有负债。(一)高估资产对外投资和股份制改组时,企

32、业往往倾向于高估资产,以获得较大比例的股权。典型的做法是:编造理由进行资产评估、虚构业务交易和利润。(二)低估负债和或有负债企业贷款或发行债券时,为了证明其财务风险较低,通常有低估负债及或有负债的欲望。典型的做法是:帐外帐,将负债和或有负债隐匿在关联企业。三、现金流量粉饰现金流量粉饰的具体表现形式主要包括:突击制造现金流量、混淆现金流量的类别。(一)突击制造现金流量 为了使对外报告的利润表显得真实,企业可能在粉饰利润表的同时,对现金流量表进行粉饰。典型做法是突击制造不可持续的现金流量。如在会计期间即将结束前,突击收回关联企业结欠的账款,降价处置存货,低价抛售有价证券,高额融入资金,在会计期间结

33、束前形成现金流入的“高峰”。(二)混淆现金流量的类别不同类别的现金流量发出的信号也存在差别。其他条件保持相同的情况下,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净额越大,意味着企业的利润质量越高。反之,如果企业的现金流量主要来自投资活动或融资活动,则其利润的质量较低。为此,企业为了改变投资者对利润表的“印象”,可能蓄意混淆现金流量表的类别,将投资活动或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划分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例如,IBM公司在1999年第三季度,将出售股权实现的投资收益40.57亿美元与该季度处置其他下属子公司的损失15.46亿美元相互冲抵,并将差额25.11亿美元用于冲抵“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这一做法虽然没有改变I

34、BM公司的利润总额,但在报表上使其经营利润虚增25.11亿美元,使其投资收益虚减25.11亿美元。相应地,在现金流量表上,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虚增了25.11亿美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虚减了25.11亿美元。又如,世界通信(WorldCom)在2001年至2002年第一季度期间,通过将支付给其他长途电话公司和电脑网络公司的38.52亿美元线路租赁费用从经营费用账户转入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账户,在虚增38.52利润的同时,也使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虚增了38.52亿美元,详见第九章。四、 财务报表粉饰动机与类型的关系财务报表粉饰的首要动机决定了财务报表粉饰的类型。一般而言,基于业绩考核、获

35、取信贷资金、发行股票和政治目的,会计报表粉饰一般以利润最大化、利润均衡化、高估资产、低估负债和或有负债、虚增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等形式出现。基于纳税和推卸责任等目的,会计报表粉饰一般以利润最小化和利润清洗(巨额冲销)、低估资产,高估负债和或有负债、虚减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等形式出现。 第三节 财务报表粉饰的手法综观中国证监会和新闻媒体披露的会计造假丑闻,我国上市公司粉饰报表可归纳为12种惯常手法,区分为传统手法和现代手法两大类。一、传统的财务报表粉饰手法 传统的财务报表粉饰手法,主要包括:提前或推迟确认收入,或者确认虚假的收入;利用虚拟资产高估利润;期间费用资本化;借助股权转让“炮制”利润;高估存货成

36、本少计销售成本;利用其他应收应付款隐瞒亏损或藏匿利润。(一)操纵收入确认时间或确认虚假收入利用收入确认粉饰报表的典型手法是提前或推后确认收入、或者确认虚假的收入。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2。收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正确确认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的收入是正确核算企业利润的基本条件。对于收入的确认,何时确认,确认多少收入需要大量的职业判断。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对收入确认的规范,遵循的是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在商

37、品销售的交易中,该准则要求企业在确认收入时必须同时满足下列五个条件:1. 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买方;2. 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3. 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4. 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5.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在确定劳务收入时,如果在同一会计年度内开始并完成的劳务,应在完成劳务时确认收入。如劳务的开始和完成分属不同的会计年度,在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情况下,应当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提供劳务的收入。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是指同时满足下列条件:1. 收入的金额能够

38、可靠计量;2. 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3. 交易的完工进度能够可靠地确定;4. 交易中已发生和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收入准则对收入的确认主要着眼于经济实质,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许多需要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的余地,也为管理当局进行会计报表粉饰提供了余地。而且,对收入进行粉饰,并不像前面的几种报表粉饰手段,会计准则要求进行披露,较容易进行分析。因此,对收入进行粉饰,一般外部的投资者通过分析会计报表较难发现。上市公司操纵收入确认的手法,可归纳为9种:1. 寅吃卯粮,透支未来收入;2. 以丰补歉,储备当期收入;3. 鱼目混珠,伪装收入性质;4. 张冠李戴,弯曲分部收入;5. 借鸡生蛋

39、,夸大收入规模;6. 瞒天过海,虚构经营收入;7. 里应外合,相互抬高收入;8. 六亲不认,隐瞒关联收入;9. 随心所欲,篡改收入分配。关于收入确认的具体操纵手法和识别方法,详见第七章。(二)利用虚拟资产高估利润所谓虚拟资产,是指已经实际发生的费用或损失,但由于上市公司缺乏承受能力而暂时挂列为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待处理财产损益等资产科目。广义的虚拟资产,还包括资产潜亏,如潜在的坏账损失、潜在的存货跌价损失、潜在的长期资产(如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的价值减损。利用虚拟资产科目作为“蓄水池”,不及时确认、少摊销或不摊销已经发生的费用和损失,是上市公司粉饰会计报表,虚盈实亏

40、的常用手法。案例分析:东北制药的利润制造东北制药股份公司就是利用虚拟资产调节利润的“高手”。该公司1996年报告了1,920万元的净利润。年度报告显示,该公司根据当地财政部门的批复,将已经发生的折旧费用、管理费用、退税损失、利息支出等累计约14,000万元挂列为“递延资产”。东北制药公布了这份年度财务报告后,引起投资者一片哗然。如果已经发生的经营费用只要经过当地财政部门的批复,即可通过挂账予以“待摊”或“递延”,那么,上市公司还会亏损吗?最终,东北制药受到证券监管部门的通报批评,并被处以罚款。财政部为此还专门向各地财政部门发文,明确指出上市公司属于全国性公众公司,其会计处理必须遵循财政部颁布的

41、会计制度和准则,地方财政部门无权对上市公司违反会计制度和准则的会计处理做出批复。(三)期间费用资本化 根据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上市公司发生的支出必须区分为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资本性支出是指能够使上市公司在一个会计年度或一个经营周期以上的期间受益的支出项目,如购置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支出。收益性支出是指只能在一个会计年度或一个经营周期以内的期间使上市公司受益的支出项目,如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根据这一要求,上市公司为在建工程和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而支付的专项长期借款而支付的利息费用,在这些长期资产投入使用之前,可予以资本化,计入这些长期资产的成本。广告促销支出和研究开发支出,有可能使上市公司在一个

42、以上的会计年度或经营周期受益,从理论上说属于资本性支出,然而,由于广告促销和研究开发支出所能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我国现行会计制度和准则均要求将其当作期间费用,不得资本化。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上市公司滥用利息资本化的规定,或将广告促销和研究开发支出计入资本化项目,蓄意调节利润。案例分析:“无知无畏”的渝钛白渝钛白股份公司公布了1997年度财务报告后,立即在证券市场引起轩然大波,成为万众瞩目的对象,因为负责审计渝钛白股份公司的重庆会计师事务所对该公司的年度会计报表发表了否定意见。这是中国证券市场上第一家被注册会计师出具否定意见审计报告的上市公司。在编制1997年度会计报表时,

43、渝钛白股份公司将钛白粉工程建设项目建设期间的借款及应付债券利息8,064万元资本化为在建工程成本。重庆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审计时发现,钛白粉工程已于1995年下半年开始试产,1996年就已经生产出合格产品,按会计制度规定8,064万元应当计入1997年度的财务费用。重庆会计师事务所要求该公司更正这一违反会计规定的账务处理,将这8,064万元利息支出反映为期间费用,但遭到渝钛白股份公司的“严正拒绝”。经过多次徒劳无益的协商后,重庆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被迫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上市公司被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这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还是第一次,在国际证券界也是十分罕见的。明知自己公司的财务报

44、表要被发表否定意见,渝钛白管理层竟欣然接受,可谓无知者无畏!针对渝钛白股份公司上述年度报告,中国证券报进行了连续两周的跟踪报道,引起证券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1998年6月30日,该公司召开股东大会,经表决,一致同意按重庆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报告调整1997年度会计报表,调整后,该公司1997年度的亏损额由原来的3,879万元增至11,943万元。(四)借助股权转让“炮制”利润由于我国的产权交易市场还很不发达,对股权投资的会计规范尚处于起步阶段,有不少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利用股权投资调节利润。除了借助资产重组之机,利用关联交易将不良股权投资以天价与关联公司置换股权获取“暴利”外,还有少数上市公司利用

45、利润转投资掩盖虚假投资收益和投资项目合作分成等手段蓄意粉饰会计报表。此外,近年来一些上市公司迫于利润压力,经常在会计年度即将结束之际,与关联公司签定股权转让协议,按权益法或通过合并会计报表,将被收购公司全年的利润纳入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值得庆幸的是,财政部1998年5月已发布了通知,明确规定股权转让时,收购企业只能从收购之日起以权益法或合并报表的方法确认被收购企业的利润,收购之日前被收购企业实现的利润只能作为收购成本,收购企业不得将其确认为投资收益。这一规定,无疑将抑制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利用股权投资调节利润,粉饰会计报表。(5)高估存货少计销售成本经营规模较大的上市公司,由于其存货品种繁多,构

46、成复杂,存放地点分散,盘点工作量大,应收帐款数量多,难以函证,很容易利用存货和应收帐款调节利润,粉饰会计报表。典型做法包括:(1)利用存货难以直接盘点或计量误差,夸大期末存货或存货盘盈,少转主营业务成本;(2)向关联方高价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夸大主营业务收入,提高销售毛利率;(3)多提存货跌价准备,为未来会计期间拓展盈利空间;(4)空挂应收账款,虚构销售收入;(5)随意改变应收账款账龄结果或坏账准备计提比例,调节利润;(6)全额计提坏账准备,并在收回期间确认为当期收益。(6)利用其他应收款应付款隐瞒亏损或藏匿利润根据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科目主要用于反映除应收账款、预

47、付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以外的其他款项。在正常情况下,“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的期末余额不应过大。然而,许多上市公司披露的年报显示,“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期末余额巨大,往往与“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的余额不相上下,甚至超过这些科目的余额。其所以出现这些异常现象,主要是因为许多上市公司利用这两个科目调节利润。事实上,老练的财务报表使用者已经将这两个科目戏称为“垃圾桶”和“聚宝盆”。一般而言,“其他应收款”主要用于隐藏潜亏,高估利润,而“其他应付款”主要用于隐瞒收入,低估利润。为此,通过分析这两个科目的明细构成项目和相应的账龄,便可发现上市公司是否利用

48、这两个科目调节利润,粉饰会计报表。一般而言,其他应收款余额特别巨大可能意味着:(1)关联股东占用了上市公司的资金;(2)变相的资金拆借;(3)隐性投资;(4)费用挂账;(5)或有损失(将贷款担保发生的损失挂账);(6)误用会计科目。二、现代的财务粉饰手法现代的财务报表粉饰手法主要包括:以资产重组为名,行会计造假之实;通过关联交易,不当输送利益;滥用“八项准备”,上演“洗大澡”闹剧;随意追溯调整,逃避监管规定;借助补贴收入,编造经营业绩;利用收购兼并,进行数字游戏。与传统手段相比,现代手段具有粉饰效果立竿见影,粉饰手段没有逾越法律法规界线等特点,因此,其危害性更应当引起报表使用者的高度重视。(一)以资产重组为名,行会计造假之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规范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