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技术防范质量监督管理与检验要求qhw.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防技术防范质量监督管理与检验要求qhw.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安防技术防范质量监督管理与检验要求(4)三、标准的特点2000版的标准有以下几个特点1) 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组织不是针对某种产品的类别,而是对硬件、软件、流程性材料和服务四种类别都具有普遍适用性。无论组织的规模是大还是小,或者是从事不同的行业,都可以。2) 可以进行删减2000版中,取消了原来94版中,9001,9002,9003的3个标准,统一形成了9001-2000一个统一的标准,组织在选用时,可以根据组织具体的情况进行删减。3) 突出了以顾客满意作为衡量组织业绩的手段4) 采用了过程方法2000版也是采用过程的方法来编制的,过程就是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的基本构成
2、有输入、输出和相关活动三要素,相关活动包括对过程的管理和控制以及为过程配备适当的资源。另外,PDCA方法可以适用于所有过程。P 策划:为按照顾客的要求和组织的方针提供结果,建立必要的目标和过程;D 实施:实施过程;C 检查:根据方针、目标和产品要求,对过程和产品进行监视和测量,并报告结果;A 改进: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过程听业绩。5) 更加强调了管理者的作用6) 标准更加突出了持续改进7) 对文件化的程序要求降低,强化了组织的自主权标准要求形成的文件只有,文件控制4.2.3,记录控制4.2.4,内部审核8.2.2,不合格品控制8.3,纠正和预防措施8.5。8) 充分体现了现代管理八项原则八项质
3、量管理原则是2000版设计的基础,质量管理经历了这么几个阶段,传统质量管理阶段,统计质量管理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综合质量管理阶段。传统质量管理阶段以是检验为基本内容,方式是严格把关。对最终产品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做出判定,属事后把关,无法起到预防控制的作用。统计质量控制阶段是以数理统计方法与质量管理的结合,通过对过程中影响因素的控制达到控制结果的目的。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全面质量管理内容和特征可以概括为三全,即:管理对象是全面的、全过程的、全员的。综合质量管理阶段同样以顾客满意为中心,但同时也开始重视与企业职工、社会、交易伙伴、股东等顾客以外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重视中长期预测与规划和经营管理层的领
4、导能力。重视人及信息等经营资源,使组织充满自律、学习、速度、柔韧性和创造性。9) 标准明确了以顾客为中心10) 2000版的标准和其他的标准兼容 和14000等标准可以完全兼容。 四、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1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组织依存于顾客。因此,组织应当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就是一切要以顾客为中心,没有了顾客,产品销售不出去,市场自然也就没有了。所以,无论什么样的组织,都要满足顾客的需求,顾客的需求是第一位的。要满足顾客需求,首先就要了解顾客的需求,这里说的需求,包含顾客明示的和隐含的需求,明示的需求就是顾客明确提出来的对产品或服务的要求,隐含的需求或者说
5、是顾客的期望,是指顾客没有明示但是必须要遵守的,比如说法律法规的要求,还有产品相关的标准的要求。另外,作为一个组织,还应该了解顾客和市场的反馈信息,并把它转化为质量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来实观这些要求。想顾客所想,这样才能做到超越顾客期望。这个指导思想不仅领导要明确,还要在全体职工中贯彻。 条款:5.2 ,7.2.1,7.2.2,7.2.3,7.3.2,8.2.12领导作用领导者确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和方向。他们应当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作为组织的领导者,必须将本组织的宗旨、方向和内部环境统一起来,积极的营造一种竞争的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所有员工都能够在融洽的气氛中工
6、作。领导者应该确立组织的统一的宗旨和方向,就是所谓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能够号召全体员工为组织的统一宗旨和方向努力。领导的作用,即最高管理者应该具有决策和领导一个组织的关键作用。确保关注顾客要求,确保建立和实施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提供相应的资源,并随时将组织运行的结果与目标比较,根据情况决定实现质量方针,目标的措施,决定持续改进的措施。在领导作风上还要做到透明、务实和以身作则。条款:5.1,5.3,5.4.1,5.4.2,5.5.1,5.5.3,5.6.13 全员参与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够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收益。全体职工是每个组织的基础。组织的质量管理不
7、仅需要最高管理者的正确领导,还有赖于全员的参与。所以要对职工进行质量意识、职业道德、以顾客为中心的意识和敬业精神的教育,还要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没有员工的合作和积极参与,是不可能做出什么成绩的。条款:5.4.1,6.2.1,6.2.2,到这里,我们已经讲了8项质量管理原则中的头三条,我们在讲解的过程中多次提到了“组织”这个词,那么在这里,“组织”指的是什么呢?现在来解释一下,组织在标准中的定义是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得到安排的一组人员及设施。简单的说就是指一个单位,一个公司,一个企业。在2000版的标准里面,组织就是指申请认证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那么对于组织来说,他的供应商就是“供方”,
8、他的的顾客就是“顾客”,这就形成了组织的一个供应链。供方-组织-顾客好,我们现在都了解了组织、供方还有顾客,接下来会有更多的标准里面的名词,我会逐步地向各位介绍。4过程方法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的得到期望的结果。 “过程”,在标准中的定义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一个过程的输入通常是其他过程的输出,过程应该是增值的组织为了增值通常对过程进行策划并使其在受控条件下运行。这里的增值不仅是指有形的增值,还应该由无形的增值,比如我们的制造过程,就是将一些原材料经过加工形成了产品,可以想象一下,产品的价格会比原材料的总和要高,这就是增值。这是一个最简单的
9、例子。组织在运转的过程中,有很多活动,都应该作为过程来管理。所谓过程方法,是指组织内诸过程组成的体系的应用,以及这些过程的识别和和相互作用及其管理。过程方法的优点在于对诸过程组成的体系中和各个单个过程之间的联系以及过程的组合和互相作用进行连续控制。当在质量管理体系中使用过程方法时,作为一个方法,它强调下列各项活动的重要性:1 理解和满足要求;2 在增值方面考虑过程的需要3 获得过程业绩和有效性的结果;4 基于客观的测量,持续改进过程。将相关的资源和活动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过程方法的原则不仅适用于某些简单的过程,也适用于由许多过程构成的过程网络。在应用于质量管理体系时,
10、版族标准建立了一个过程模式。此模式把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作为体系的大主要过程,描述其相互关系、并以顾客要求为输入,提供给顾客的产品为输出,通过信息反馈来测定的顾客满意度,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另外,PDCA方法可以适用于所有过程。Plan 策划:为按照顾客的要求和组织的方针提供结果,建立必要的目标和过程;Do 实施:实施过程;Check 检查:根据方针、目标和产品要求,对过程和产品进行监视和测量,并报告结果;Act 改进: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过程和业绩。从顾客要求到产品实现到顾客满意一连串的活动是增值活动。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通过四个箭头分别
11、每个方框中条款:4.1,7.1,7.5.2,8.2.35 管理的系统方法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组织的过程不是孤立的,是有联系的,因此,正确的识别各个过程,以及各个过程之间的关系和接口,并采取适合的方法来管理。针对设定的目标,识别、理解并管理一个由相互关连的过程所组成的体系,有助于提高组织的有效性和效率。这种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既可用于新建体系,也可用于现有体系的改进。此方法的实施可在三方面受益:一是提供对过程能力及产品可靠性的信任;二是为持续改进打好基础;三是使顾客满意,最终使组织获得成功。条款:4.1,4.2.3,4.2
12、.46 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总体业绩应当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目标。在过程的实施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持续改进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的目标。在质量管理体系中,改进指产品质量、过程及体系有效性和效率的提高,持续改进包括:了解现状;建立目标;寻找、评价和实施解决办法;测量、验证和分析结果,把更改纳入文件等活动。最终形成一个PDCA循环,并使这个环不断的运行,使得组织能够持续改进。条款:8.1,8.5.17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有效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组织应该搜集运行过程中的各种数据,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从数据中寻找组织的改进点,或者相关的信息,以便于组织作
13、出正确的决策,减少错误的发生。防止决策失误对数据和信息的逻辑分析或直觉判断是有效决策的基础。在对信息和资料做科学分析时,统计技术是最重要的工具之一。统计技术可用来测量、分析和说明产品和过程的变异性,统计技术可以为持续改进的决策提供依据。条款:8.4,5.6.1,5.4.2,7.1,7.3.1,8.18 与供方互利的关系组织与供方是相互依存的,互利的关系可增强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刚才提到的组织的供应链适用于各种组织,对于不同的组织,他在不同的供应链中的地位也是不同的,有可能是一个供应链中供方,同时是另外一个供应链中的顾客,所以,互利的供方关系其实是一个让供应链中各方同时得到改进的机会,共同进步。
14、通过互利的关系,增强组织及其供方创造价值的能力。供方提供的产品将对组织向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处理好与供方的关系,影响到组织能否持续稳定地提供顾客满意的产品。对供方不能只讲控制不讲合作互利,特别对关键供方,更要建立互利关系,这对组织和供方都有利。条款:7.4.1,8.4第一章 安全防范技术质量要求与检验1 检验机构检验机构在工程检验中的地位和作用 根据有关法律、规章的规定:是第三方、公正性机构,保护甲乙双方的利益。从技术角度去评价安防系统,为工程验收提供技术依据。为政府、用户和企业服务。a) 承担安全技术防范产(商)品质量的监督检验b) 承担安全技术防范产(商)品质量的鉴定、验证
15、、型式、仲裁和委托检验c) 承担安全技术防范产(商)品质量的行业统检和生产许可证发证检验d) 承担安全技术防范工程的质量检验e) 参与和承担技术标准的制修订和标准的试验验证工作f) 研究新的检验技术和检验仪器设备,开展质量检验、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g) 参与企业质量体系审查工作公安部授权的安全技术防范产品/工程检验机构检验单位名称检验单位地址邮 编电话检验的产品范围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北京市首都体育馆南路1号100044010-88513375入侵探测器、防盗报警控制器、汽车防盗报警系统、报警系统出入口控制设备、防盗保险柜(箱)、机械防盗锁、楼宇对讲(可视)系统、防盗安全门、
16、防弹复合玻璃、报警系统视频监控设备。公安部安全防范报警系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上海市岳阳路76号200031021-64745197入侵探测器、防盗报警控制器、汽车防盗报警系统、报警系统出入口控制设备、防盗保险柜(箱)、机械防盗锁、楼宇对讲(可视)系统、防盗安全门、防弹复合玻璃、报警系统视频监控设备。安徽省电子产品监督检验所安徽省合肥市大西门赵岗12号2300610551-2823168安防电子产品、安防工程检验、消防电子、医用电子、其他电子信息产品及工程安徽省电子产品监督检验所简介2 安防产品与系统安全防范的概念所谓安全,就是没有风险、不受侵害、不出事故;所谓防范,就是防备、戒备,而防备
17、是指作好准备以应付攻击或避免受害,戒备是指防备和保护。综合上述解释,可给安全防范下如下定义:作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这里,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这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安全防范的三种基本防范手段:人防、物防、技防就防范手段而言,安全防范包括人力防范、实体(物)防范和技术防范三个范畴。其中人力防范、实体(物)防范是早已有之的传统防范手段,是安全防范的基础。技术防范是近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用于安全防范领域并逐渐形成一种独立的防范手段。可定义如下:安全技术防范是以安
18、全防范技术(包括:物理防范技术、电子信息防范技术、生物统计学技术)为先导,以人力防范为基础,以技术防范和实体防范为手段,所建立起来的一种具有探测、延迟、反应有序结合的安全防范服务保障体系。是以预防损失和预防犯罪为目的的一项公共安全事业。安全防范的基本要素:探测、延迟、反应,封闭的系统;安防:构成有条件的出入空间:开放封闭 不受控受控探测:感知显性的或隐性的风险事件的发生并发出报警延迟:延长和推迟风险事件发生的进程反应:组织力量为制止风险事件的发生所采取的快速行动安全防范的设计原则:平衡、纵深、冗余。 平衡法则:不能出现薄弱环节 纵深防护:多重探测、多重防护、设备功能互补冗余设计:提高可靠性,不
19、能因为局部失效而导致系统失效实用性:不能是试验性,必须是成熟的东西人机关系:注意人机关系,是系统发挥更好的作用评价:T反应T探测+T延迟 探测要准确无误,延迟时间要长短合适,反应要迅速安防产品与系统简单来说,就是用于安全防范的目的,将具有防入侵、防盗窃、防抢劫、防破坏、防爆炸功能的专用设备、软件有效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一个具有探测、延迟、反应综合功能的信息技术网络。3安防产品与系统的质量要求:DB34/2212001一、概况为了便于建设和使用单位、设计和施工单位的有关人员能够正确理解该标准,按该标准的要求对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进行建设、设计和施工,现将该标准有关内容及标准的编制情况作一简介。D
20、B34/2212001安全防范工程系统检验编 制 说 明1 任务来源安全技术防范管理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产品管理为基础,以工程管理为重点,密切配合公安业务中心工作,提高社会整体防范能力。为了规范安全技术防范管理工作,国家有关部门从技术规范的角度发布了一系列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有力地推动了安全防范行业的发展。为规范安防工程管理,提高安防工程质量,为安防工程的验收提供技术支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及安徽省公安厅的有关文件精神,要求在安防工程验收前须经第三方法定检测机构进行系统检验。安徽省电子产品监督检验所是公安部科技局授权的安防工程检测机构。由于目前尚无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为使安防工程检验更加
21、规范、合理,2001年初由安徽省公安厅提出编制安全防范工程系统检验地方标准,安徽省公安厅科技处和安徽省电子产品监督检验所共同负责起草。2编制过程2001年初接到地方标准起草任务后,由安徽省公安厅科技处组织安徽省电子产品监督检验所成立标准起草小组,进行分工,着手调研起草。2001年4月完成标准草案,经起草小组成员认真交流,于2001年5月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并于同月向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列入2001年度安徽省地方标准制定计划,2001年6月1日,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达了该地方标准制定计划的通知,要求认真组织实施,按期完成任务,并将标准报批稿及时报送。2001年7月,标准起草小组结合部分安
22、防工程施工企业的专家建议,对标准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2001年7月21日,由安徽省公安厅提出,安徽省公安厅科技处、安徽省电子产品监督检验所共同起草的安全技术防范工程检验规范省地方标准技术审定会在合肥召开,有关部门的8名专家(名单另附)参加了会议。评价:制定依据准确,在制定中总结几年来大量安全技术防范工程检验经验,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充分考虑了科学性和可行性。标准的思路清晰,结构合理,表述准确,适用范围确切,检验要求得当,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正确合理,主要技术内容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编写格式符合GB/1.31997标准化工作导则第3部分:产品标准编写规定的要求,具有可行性和可
23、操作性。会议认为,标准的制定有利于我省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质量的监督与管理,可以作为安全技术防范工程检验的依据。会议一致通过标准的技术审定,要求起草单位按照会议提出的修改意见,对标准文本送审稿修改、完善后,报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按照强制性地方标准发布。2001年9月18日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2001年10月18日实施2 编制原则本标准作为国家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7519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的配套标准,吸收了公安部安全防范报警系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公安部安全防范工程可靠性研究项目组,公安部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以及各地公安技防管理部门对安全防范工程验收活动的一些做法。在编制过程
24、中,结合安徽省技防管理工作的经验和地方安全防范工程系统检验的特点,遵循了配套性、连续性和可操作性。1 主要技术内容的说明本标准共7章,即:范围、引用标准、定义、检验依据、检验项目及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其中检验项目及要求共分为8条。1) 报警系统:主要引用入侵探测器的相关产品标准,规定了各类报警功能以及设防与撤防、声音复核、图像复核、记录、自检等功能。规定了系统报警响应时间和联动功能启动时间。报警声压考虑到环境噪声,规定了报警声压环境声压基础上的增加值。入侵探测器规定了其灵敏度及探测距离。2) 电视监控:规定了电视监控系统功能检验要求及性能要求。主要依据GB501981994民用闭路监控电
25、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3) 安全防范工程安全性能:参照GB167971997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规定了系统及其组成设备的绝缘电阻、抗电强度、接地电阻。此外还规定了防过热、防微波辐射的安全要求。4) 设备器材检验:参考公安部行业标准安防系统工程(质量)检验(征求意见稿)。主要按合同或设计文件规定进行。5) 出入口控制:规定了功能检验要求。对楼寓对讲电控防盗门按照GA/T2692001黑白可视对讲系统的要求规定了可视对讲系统的图像应达到便于识别来访者的要求。对门禁装置开闭间隔时间及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最多人数由技术说明书规定或技定。6) 施工质量要求:设备安装质量对前端设备和控制室终端设
26、备进行功能检查。管线敷设、隐蔽工程检验可查验相关检验报告或由承包方对施工情况进行说明。主要采用GB501981994民用闭路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的相关条款。7) 系统电磁兼容性检验:规定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对系统的骚扰性未作要求。其中静电放电抗扰度按照GB/T17626.2要求进行,电压暂降抗扰度、电压短时中断抗扰度按照GB/T17626.11要求进行,浪涌(冲击)抗扰度按照GB/T17626.5要求进行。8) 系统供电的要求:电网电源电压波动定为187V242V,其他技术参数主要参考公安部科研项目:安防工程可靠性研究入侵报警、电视监控工程质量检验内容与方法。2 参考资料a)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安全防范工程验收规则(征求意见稿)b)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安防系统工程(质量)检验(征求意见稿)c) 公安部科研项目:安防工程可靠性研究入侵报警、电视监控工程质量检验内容与方法。d) 公安部安全防范报警系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安防系统工程质量检验实施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