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建设规划纲要cugj.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化建设规划纲要cugj.docx(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信息化建设规划纲要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九年二月目录序言3一、信息化建设现状与不足31、基础与优势32、困难与不足4二、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原则51、以建为基,以用为本。52、规划先行,协调均衡。53、学校目标,项目推进。54、标准规范,共建共享。6三、信息化建设目标6四、主要建设内容61、万兆校园网主干建设62、双网覆盖73、建设与公网的高速连接84、安全保障平台建设85、下一代互联网96、高性能计算107、统一信息门户108、公共数据平台建设129、应用系统建设1210、校园“一卡通”应用系统升级1311、电子校务1312、信息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14五、经费概算151、项目概算
2、汇总表152、部分建设项目分项概算表15序言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发展快、应用广、渗透性强、影响深远的关键技术,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知识传播应用进程的重要引擎。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我国,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已成为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信息化建设已成为高等学校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信息化水平已成为学校综合实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高等学校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走科学发展之路,就必须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并以此推动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的深度变革,促进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合作交流以及社
3、会服务等各项事业的持续发展,为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创新能力、提高管理水平提供最好的信息环境,并最终建成数字化、现代化校园。一、信息化建设现状与不足我校的信息化建设开始于1994年,在“十五”“211工程”和“西部大学校园网”等项目建设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基础与优势目前,我校完成了基础网络布线工程、网络设备购置与安装、基本网络服务、用户管理及计费系统、基本供电系统等建设内容,形成“数字化校园”的基础框架。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各主要校区间的光缆互连,为多校区教学与管理奠定了计算机网络通信基础;完成了校园网千兆骨干网二次升级,实现了全校建筑物的千兆连接;各校区校园网均部
4、署三层核心交换设备,负责所在区域内以及与中心机房的网络交换。目前,校园网已连接全校8个校区,光缆线路长度约160公里,连接建筑192栋,信息点19,300多个,安装接入层交换机约600台,提供交换机端口约14,000个。截止2007年底,学校注册网络用户达19,789人,注册邮件帐户(教工、学生)30,000多个,每日校园网在线主机峰值达6,700多台。内容建设:围绕数字化校园建设,建设应用系统平台,充实和完善校园网站功能,充分利用网络向师生提供各方面的服务,向国内外社会各界展示学校改革与发展成果。服务应用:全面推行了校园“一卡通”服务,广泛开展了校园网络应用服务,开展了一定的高性能计算服务。
5、2、困难与不足在我校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方面存在较大困难和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思想认识不到位:对信息化缺乏深入认识甚至产生误解,认为信息化就是IT硬件设备的简单拼凑和技术的简单堆砌,普遍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应用,重技术、轻管理的现象,不利于应用系统及平台的建设、应用及推广。技术力量薄弱:我校的信息化技术支撑队伍十分薄弱,应用系统开发和信息资源建设队伍严重缺乏。目前我校使用的应用软件多为定制,应用系统投入运行后,随着管理机制改革和业务模式的创新,需要进行即时的维护和更新,系统运行、维护和管理业务将不断增加,建设一支稳定的技术支撑队伍势在必行。信息共享不够:部门应用系统仅基本实现了部门内综
6、合业务处理和信息共享问题,大多数尚未开展跨部门、跨业务、跨应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集成;面向学生的信息化教学应用较少,水平较低。投入不足:信息化建设资金、必备条件及支撑保障建设等方面的投入明显不足,缺乏基本的用房、设备、人员等条件,应用系统建设完成后,无常规运行维持经费保障。我们要正视这些困难和不足,认真分析其原因,根据学校发展实际,适度超前,提出务实解决办法。二、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原则本次编制信息化建设规划纲要的规划期为20092013年。其指导思想与原则是:1、以建为基,以用为本。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先进、稳定、安全、高效的信息基础设施和应用平台,面向对象,以人为本,有效开发利用各类
7、信息资源,大力拓展各类信息化应用,将信息化真正渗透到学校的各个方面,在教与学、科研与管理、校园生活等方面为师生员工和社会各界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化服务。 2、规划先行,协调均衡。既立足长远,又顾及当前,充分考虑信息化建设的阶段性特征和可持续性发展,协调学院与部门、软件与硬件、管理与培训、环境与文化建设等诸方面,促进基础设施、资源建设、信息能力均衡发展。重视学校的信息技术能力建设。做好系统化、规范化的信息化技术培训工作,为学校培养和造就一批信息化专业人才,注重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3、学校目标,项目推进。坚持学校目标,项目推进。任何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不会自发的、自动的形成,必
8、须明确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充分发挥信息化领导小组和信息化建设项目专家组的作用,坚持统一规划,分布实施,项目化管理,大力推动学校各方面事业的信息化和数字化。4、标准规范,共建共享。抓好信息化的标准化(数据标准和编码标准)和规范化建设,夯实信息化建设基础。全校上下,协调努力,共同打造数字化校园,共同分享信息化建设成果。积极支持第一医院、第二医院信息化建设,促其率先在省内实现“数字化医院”的建设目标。三、信息化建设目标我校数字化校园将以学校“十一五”建设规划为指导,为建成综合性、研究型、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提供数字化环境和服务平台。力争建成高效、先进、灵活、安全、可靠的数字化运营环
9、境,成为学校理念创新、管理机制创新和服务创新的重要体现;建成权威可信的数据中心和丰富多样的资源中心,构建灵活规范的业务应用服务体系,产生统一开放的数据标准及管理工具,形成快速服务与响应机制,具有为科学研究提供支撑的大型公共计算平台和数字化服务体系;各校区实现数字化统一管理,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医疗、娱乐等全面信息化,办学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成为国内先进、西部一流的数字化校园。四、主要建设内容1、万兆校园网主干建设在校园网中心及各校区(含本部、榆中校区、医学校区、一分部、第一医院、第二医院等)的网络核心层、汇聚层增配万兆互联核心设备,支持多媒体、大容量数据高速传输等应用,实现多核心(校园
10、网中心)、双核心网格结构,解决各区域核心设备的单点故障,保证网络的高速度、高可靠和高稳定性。2、双网覆盖双网覆盖指的是通过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对校园进行全面覆盖。无线局域网以其灵活布设、高带宽和无线接入的优势,可以突破有线网络的节点限制、实现多人同时上网,大大地增加校园网络信息点,方便在校师生获取信息,进一步提升学校的信息化水平。拟借助CERNET在全国教育及其他领域的强大网络资源,建设我校无线校园网,将无线网络服务和语音业务整合到CERNET,实现校园网的双网无缝覆盖。无线网络主要覆盖以下区域:各校区的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等集中的教学、办公区域,体育场馆、大型会议室、报告厅、图书馆、阅览室,
11、博物馆、校史馆,会议中心、接待中心、宾馆、医院,人员较集中的开阔地,以及其他有线网络无法覆盖的区域。3、建设与公网的高速连接在逐步扩充教育网出口带宽的同时,增加及扩充与电信、网通等网络运营商之间的网络出口带宽,建立学校与公网的高速连接通道,解决校园网出口带宽瓶颈,实现用户到教育网及公网的快速稳定访问。完善VPN专网建设,继续为校外居住师生提供便捷的校内资源访问服务。4、安全保障平台建设建设涵盖网络安全、数据安全、运行安全等方面的综合安全保障系统平台,确保学校重要数据和应用系统具有抵抗灾难的能力,为学校各项业务的正常运行提供可靠保证。使用科学的管理策略,采取网络入侵检测系统(IDS)、网络流量监
12、控系统、IP网关控制管理等措施,有效防范恶意攻击、限制网络资源的滥用、控制不合理应用,保证关键区域及关键服务应用。5、下一代互联网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Chinas Next Generation Internet)建设项目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技部、信息产业部、教育部、国信办、中国工程院、中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等部门联合酝酿并于2003年启动。其中CNGI最大的核心网CNGI-CERNET2是我国教育和科研工作者进行创新性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设施,为我国创办高水平大学和取得高水平科学研究成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是支撑我国高水平重点学科建设的科技创新基础平台。我校是CNGI-
13、CERNET2主干网25个核心节点(分布在全国20个城市)之一,目前已经建立较为完善的IPV6试验网环境,向我校师生提供良好的IPv6试验与研发平台,并向省内10多个用户提供千兆IPV6接入支持。下一步将重点在以下方面进行建设,从而进一步巩固我校在我国下一代互联网中的地位:1. 全面开展对下一代互联网的应用研究及IPV6上的应用系统研究;2. 积极开发并推进下一代互联网的关键应用,如中国教育科研网格(高性能计算),高清晰度视频传输(可达HDTV质量)、远程医疗诊治等;3. 按照国家网络中心的部署,积极开展下一代互联网真实应用及试商用服务;4. 保障CNGI-CERNET2我校核心节点的运行维护
14、、接入和试验服务。6、高性能计算建设10万亿次运算能力的高性能计算中心,为国家级重大科研课题和项目提供强大的计算资源,为教学科研提供坚实的计算平台;配备较为齐全的应用软件,满足多数师生的科研和学习需要;利用下一代互联网络平台和高性能计算平台申请计算机体系结构学科点;以ChinaGrid(中国教育科研网格)为依托构建甘肃网格,面向西部提供公益性服务,推进西北地区高性能计算应用水平。项目4个高节点256个计算节点峰值计算能力指标每个节点16-32个CPU共享16-32G内存内置72G硬盘外接1T的磁盘阵列 每个节点4个至强CPUCPU主频3.2G以上内置80G硬盘外接磁盘阵列10TB 每秒10万亿
15、次7、统一信息门户建设集成信息服务平台,为广大师生和管理人员提供统一的信息门户和“一站式”服务平台。对各类综合业务信息系统进行资源、应用、业务流程和用户界面的集成,解决跨部门、跨业务的信息共享,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综合性的信息化服务体系。面向学生的集成服务:学生登录后,可以获得有权查询的各类信息和应用服务。n 如报到注册、选课、修读课程、图书借阅、交费,查阅培养计划、教师介绍、课程表、考试安排、成绩单、财务账单、消费记录、健康档案、校历等;n 可以参与教师评价、与教师交流互动、参与分布式学习n 使用电子邮件n 访问各种音频视频点播服务等n 管理人员或部门经授权可以跨部门查询有关学生的综合信息面
16、向教师的集成服务:教师登录后,可以得到有权查询的各种信息和各种应用服务。n 如可进行互动教学、管理学生成绩n 查阅工资待遇、职务晋升、出国出境、人才引进、岗位聘任、聘用合同、职工考核、财务账户、科研项目、仪器设备、教学活动、国际合作与交流等信息n 查看自己的日程n 使用电子邮件n 访问各种音频视频点播服务等等n 管理人员或部门经授权可以跨部门查询教师的教学科研活动情况面向社会各界的集成服务:建立跨业务部门的公共信息系统。集成各部门和各业务系统中的对外公开信息,提供可定制的个性化服务。关心、支持学校建设或愿意了解学校各类情况的社会各界人士,可以通过公开帐户查阅学校各类信息,也可以注册特定用户,登
17、录系统,定制个性化服务信息。有关部门经授权可以查询社会各界人士关注学校的有关情况。8、公共数据平台建设建立共享数据库和数据交换服务平台,规范各类信息标准,实现单一数据源管理和授权访问,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实时性、有效性。建设目标:n 实现全校信息编码的统一和一致n 实现大容量SAN数据存储,为20-30个节点的多平台(UNIX、WIN2K、Linux等)的服务器提供存储应用n 实现各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消除冗余业务数据n 实现关键数据的异地容灾n 为学校决策支持提供数据信息9、应用系统建设根据学校发展战略,建设服务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各类应用系统。将重点建设和完善下列核心系统:教务管理
18、系统、科研管理系统、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国有资产(含实验室与设备)管理系统、后勤管理及服务系统、安防系统等。10、校园“一卡通”应用系统升级建设和完善校园“一卡通”应用系统平台,借助“一卡通”系统整合和带动学校各类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在全校实现统一的费用收缴与电子支付、一卡通综合管理与服务,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校园“一卡通”应用系统平台可整合管理以下系统或服务:迎新系统、注册系统、缴费系统、门禁系统、考勤系统、会议签到系统、图书管理系统、水电管理系统、食堂收费系统、超市收费系统、校车收费系统,自助洗衣、自助复印、医疗管理、上机管理、考试管理、体育场馆管理等等。11、电
19、子校务内外网分离,在内网以支撑学校运行的业务流为主线,整合应用与服务功能,构建统一的信息共享和服务平台,建立起一个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各部门工作效率、改善领导决策支持和面向师生员工服务的校务体系。实现如下目标:n 实现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的资源管理和统一的权限控制n 实现部门间的协同工作n 个性化的用户界面,单点登录,一站式服务在办公与事务处理、公文与信息交换、信息发布与管理、档案管理、电子签章、数字证书应用、数据管理与分析等方面,开展网上公文收发、存储、查询、存档,在线受理、办理、反馈、公示,实时信息采集、查询、申报审批、设备采购、报表提交等服务。12、信息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健全和完
20、善信息化组织机构,制定信息化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等规章制度,充实和加强信息化技术支撑队伍,建立更为科学有效的信息化管理体制和协调顺畅的工作网络,逐步形成主管校领导负责、领导小组决策、主管部门规划与推进、网络中心技术支持、各部门积极参与并分享建设成果的信息化工作机制。对重大信息化建设内容,采取“项目+切块”的运作模式,积极推进。切实加强信息化队伍建设,在全校范围适当补充具有计算机、数理等专业背景的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队伍。专职信息化运行维护支撑队伍建设规划:业 务职 能配置人数1校园网主干管理网络管理与维护52数字化校园信息管理各应用系统开发、运行、管理、维护103IDC管理数据中心服务器、存储
21、系统管理和维护54一卡通管理系统一卡通日常业务、设备维护、管理等55数字化资源制作信息资源采集、制作与发布36IPV6网络管理IPV6网络维护和开发3合 计31信息化建设经费主要来源于“985工程”“条件支撑”项目支持经费、校内项目列支经费、合作银行投入等;建立规划项目预算的预算编制机制;逐步建立“切块”经费渠道,加大维护、更新方面的投入,提高信息化设施的后续利用率。五、经费概算1、项目概算汇总表序号项目名称概算(万元)1万兆校园网主干建设3002双网覆盖2003建设与公网的高速连接2304安全保障平台建设1205下一代互联网2006高性能计算4507统一信息门户1508公共数据平台建设150
22、9应用系统建设10010校园“一卡通”应用系统升级350(与投资银行协商决定)11电子校务150合 计(不含一卡通)20502、部分建设项目分项概算表1.万兆校园网主干建设: 300万元建设内容描述经费概算(万元)本部双核心设备新增一台核心设备,形成校园网双核心模式,校园网各校区、各区域由原来的单条线路互联变成多条线路互联,由简单的星形连接变成网格形网络结构,解决个区域核心设备的单点故障,保证了网络的高可靠和高稳定性,且增加了网络主干的带宽。70服务器汇聚设备原有服务器汇聚设备负载已超过80%,稳定性下降,亟需更新。新增一台高性能的汇聚设备。45本部学生区汇聚设备原有学生区汇聚设备负载已超过9
23、0%,稳定性下降,亟需更新。新增一台高性能的汇聚设备。45榆中校区双核心设备新增一台核心设备,使得与本部的连接由目前的2G扩展到万兆互联,并形成网格环路,保障榆中到本部的高速访问。50医学校区核心设备目前校区的网络用户数已超过原来设计用户数(合并前)的5倍,新增一台高性能的核心设备。55网络认证设备公安部相关规定要求网络用户入网应有相应的认证,我校缺乏相应的设备。同时这种无认证的模式也对网络管理带来诸多不便。352.校园网双网覆盖建设:200万元建设内容描述经费概算(万元)校园网家属区全网覆盖我校尚未完成综合布线的住宅楼28栋,共计1408套。需要进行综合布线信息点总数1408个,铺设主干6芯
24、光缆40KM,新增网络接入设备70台。120无线网络我校已有无线接入点128个(赛尔网络投资建设)。预计在投资建设60个接入点,覆盖图书馆广场、综合楼、体育场、部分家属区域等公众开放区域。803.与公网的高速连接:230万元建设内容描述经费概算(万元)出口扩容通过更新网络设备解决网络性能问题;通过扩充网络带宽解决网络速度问题。扩充200M电信出口,5年费用150万。180地址转换设备教育网与电信网无法在本地实现互联互通,必须采用相应的地址转换设备来完成互访。目前采用2台linux服务器承担,稳定性不如专业设备。504.安全平台建设:120万元建设内容描述经费概算(万元)出口高速缓存及QoS设备
25、无限的扩充出口带宽也无法满足网络中各类“垃圾流量”对带宽的吞噬,必须采用相应的手段来以保证关键区域及关键服务的网络应用,提高服务质量QoS。另外,架设大容量、高速的网络缓存、网络加速设备,提高网络访问和下载速度,节省宝贵的出口带宽。60检测管理软件用来检测重要应用、网络使用情况。606.高性能计算平台:450万元建设内容描述经费概算(万元)公共软件利用率较高,通用性较强的软件200高性能计算中心配套设施建设 电源、防雷、防尘、防火、恒温等全面改造50计算资源 64个计算节点集群一套,增加8T存贮2007.统一信息门户:150万元建设内容描述经费概算(万元)校园网内容服务系统为全校教职工提供网上
26、办公的基本存储空间,支持全校教职工在互联网上使用存储、40学生邮件系统升级改造使用技术比较先进的邮件系统替代现有邮件系统,达到和教工邮件同一水平(存储容量达到1g)35公共密钥管理系统解决目前校园网各个应用系统无加密传输的弊端,提供安全可信的密钥认证体系,对于重要数据加密存放。15校园门户系统是所有新型应用系统的总入口,实现各类授权访问、校园网验证用户对校内资源的合法访问、集成各类应用系统,提供单点登录、整合各个应用系统的用户资料,对于新建设的所有系统进行集成,形成统一的应用。608.公共数据平台建设:150万元建设内容描述经费概算(万元)硬件产品服务器、存储75软件产品数据库、数据库检测管理
27、软件40数据接口与各个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接口、为其它应用提供数据访问接口3510.“一卡通”系统升级: 350万元 (银行投资)建设内容描述经费概算(万元)硬件产品卡片、pos机、收款机、圈存机、读卡器、车载pos机等60软件产品一卡通系统软件V2.0、第三方对接代理服务器、通用第三方对接软件35工程材料施工施工安装15第三方软件购买服务器双机软件、数据库软件15第三方通用硬件存储、ups、卡片打印机、交换机、服务器、操作终端100集成费软件集成35机房改造电源、防雷、防尘、防火、恒温等全面改造9011.电子校务平台建设:150万元建设内容描述经费概算(万元)多用户公文收发管理系统实现学校党政管理部门、院系等所有单位的公文收发、存储、查询、存档等工作,具备全网安全运行机制,具备多用户服务能力。20校级数据报表平台 针对学校级数据库系统提供各类报表服务(包括 报表服务器软件、报表定制开发软件、常见报表、自定义报表模板等)20基础数据交换平台实现校内基础数据自动交换、自动存档(包括一套oracle 数据库软件、一些数据加工中间件、一套数据交换平台软件、及针对各个应用子系统的交换接口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