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省物流信息系统软件技术方案cdts.docx

上传人:jix****n11 文档编号:48225091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X 页数:102 大小:770.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省物流信息系统软件技术方案cdts.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某省物流信息系统软件技术方案cdts.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省物流信息系统软件技术方案cdts.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省物流信息系统软件技术方案cdts.docx(10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XX省物流信息系统软件投标文件技术部分招标编号: 正本XX省物流信息系统软件技术方案XX公司2009年10月5日目 录1项目概述61.1项目背景61.2项目目标72系统建设必要性72.1现状描述72.2现状分析82.2.1物流信息平台构建的客观性和紧迫性82.2.2物流信息平台的应用需求82.2.3发展预测93远景规划方案103.1可适应未来SSO单点登录方式103.2数据中心规划思路113.3兼容未来数据扩展113.4无缝衔接Web Services技术113.4.1Web Services体系结构113.4.2Web Services的关键技术124总体目标145整体业务流程146系统设计

2、166.1系统结构图166.2设计原则176.2.1先进性原则176.2.2实用性原则186.2.3安全性原则186.2.4可靠性原则186.2.5可操作性196.2.6灵活性原则196.2.7信息准确和及时性196.2.8开放性原则196.2.9可扩展性与可移植性206.2.10系统性原则206.2.11成熟性原则216.3系统架构设计216.3.1总体结构设计图226.3.2总体结构模型图236.3.3系统逻辑结构图266.3.4系统内部结构266.4系统软件选型设计316.4.1操作系统316.4.2数据库系统326.5系统硬件选型设计396.5.1服务器396.6设计遵循的标准和规范4

3、06.6.1系统设计标准406.6.2系统开发和实施标准406.6.3信息分类和编码标准406.6.4软件设计和开发标准406.6.5软件质量管理标准416.6.6图形标准416.6.7符号库416.6.8网页设计规范416.7技术性能设计436.7.1响应时间436.7.2CPU和LAN负荷率436.7.3并发处理436.8数据库设计446.8.1对数据库平台的性能要求446.8.2数据库系统结构设计456.8.3数据库系统逻辑结构456.8.4数据库设计遵循技术规范标准466.9本方案核心技术496.9.1软件工程技术496.9.2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496.9.3多层结构技术516.9

4、.4中间件技术546.9.5XML技术556.10软件平台566.10.1系统应用平台566.10.2软件开发工具566.11系统性能设计636.11.1系统安全性设计636.11.2系统可靠性设计646.12存储解决方案676.12.1灾难备份设计686.12.2系统实用性设计696.12.3系统可扩展性设计706.12.4系统灵活性设计706.12.5系统容错性设计716.12.6系统快速恢复设计716.13方案设计特点716.13.1基于J2EE体系结构的标准服务716.13.2基于XML标准的数据交换标准726.13.3中间件技术726.13.4基于WEB的多级审批726.13.5支持

5、复合流程726.13.6项目信息高度电子化726.13.7工作流技术726.13.8界面灵活定制726.13.9多种报表格式737系统功能设计737.1物流信息服务平台737.1.1物流信息服务子系统747.1.2决策支持子系统767.1.3后台管理子系统767.2物流企业管理系统777.2.1物流电子商务模块777.2.2物流业务管理模块788接口设计898.1系统接口908.2模块级、系统级的数据交换918.3接口规范929系统信息安全设计959.1信息安全设计的必要性959.2信息网络基本架构969.3安全策略规划969.3.1物理安全969.3.2网络安全969.3.3系统安全问题97

6、9.3.4人员管理安全问题989.3.5应用安全问题989.4安全实施方案999.4.1物理安全解决方案999.4.2网络层安全1009.4.3系统层安全1029.4.4应用层安全1039.4.5人员安全管理1049.4.6数据库层安全设计10510项目部署10610.1部署图10610.2网络拓扑图10611项目质量保障方案10711.1质量计划编制10811.2质量控制原则10911.2.1事前控制原则10911.2.2标准原则10911.2.3阶段性控制原则10911.2.4定性测试和量化测试相结合原则11011.2.5用户需求符合性原则11011.3质量控制影响因素11011.3.1全

7、面地、系统地了解用户需求11011.3.2充分讨论系统设计方案11111.3.3设计完整的系统验证方案11111.3.4确定可行的质量控制方案11111.3.5形成表述规范的设计文档11111.3.6慎重选择系统软件商11211.3.7遵循科学的实施流程和技术要求11211.3.8合理进行阶段性测试11211.4质量控制具体措施11211.4.1技术保障措施11211.4.2管理保障措施11311.4.3质量保障措施11412项目风险管理11512.1风险识别11512.2风险分析11712.3风险应对措施11912.4风险跟踪11912.5风险状态通报11912.6风险数据库11913项目实

8、施管理12013.1项目人员及进度计划12013.1.1项目组织结构12013.1.2领导小组职责12213.1.3项目进度计划12413.1.4项目人员安排12513.2项目配置管理12613.3需求调研/开发管理12713.4设计阶段管理12813.5编码开发阶段管理12913.6测试管理13013.6.1软件测试规则13013.6.2系统测试过程13113.7验收管理13213.8培训管理13314售后服务方案13414.1XX公司软件服务团队体系13514.2售后服务组织架构13514.3服务流程13615支持及维护13615.1运行环境集成服务13715.2系统实施服务13715.3

9、软件系统售后服务承诺13715.3.17 *24 小时热线支持13915.3.2本地化服务13915.3.3保修承诺13915.3.4售后服务期13915.3.5售后服务内容13915.3.6售后服务方式13915.4软件培训服务14015.4.1软件培训计划14115.4.2集中业务系统操作培训14215.4.3专业人员系统二次开发培训14215.4.4专业人证培训1421 项目概述1.1 项目背景在学校中,人们通常利用人工的手段管理教师的档案信息。相关人员需要采集教师的各项信息并归档,本身的工作量就很大。当这些信息发生了变动,比如教师政治面貌的变动,或者教师交流的时候,则需要大量的工作流程

10、来处理这些工作。费事费力。如果要查阅这些资料,则需要到档案柜中逐一查找,这种落后的工作方式除了带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的浪费之外,还由于工作环节和涉及到的人员众多而导致隐藏的危险发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计算机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计算机拥有高效能,高可靠性,成本低等多种优势,如果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在学校的教师信息档案的管理之中的话,将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各项成本。因此,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教师信息档案的管理是势在必行的。1.2 项目目标本项目的核心原则就是:减轻学校的工作负担,高效地完成完成学校的教师信息档案管理工作。本着以上的原则,系统摒弃了市面上许多类似系统过于庞大复杂等问

11、题。很多类似系统的功能虽然强大,但实现起来特别复杂,用户在使用之前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在使用过程中又因为过于复杂的逻辑而无法摸清使用方向,因此这样的系统非但不能减轻工作量,反而使很多用户最终回归了传统人工的工作方式,这样的系统无疑是失败的。因此,本系统将复杂的操作逻辑隐藏在系统深处,对于用户来说,只需要像傻瓜相机一样使用即可满足要求。本系统为用户提供了如下功能。档案的灵活定制:除了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之外,用户可以自行设计档案信息项,如政治面貌,籍贯等。系统拥有非常强大的功能,用户能够定义信息项的呈现方式,如单选,多选等。这些信息项将作为“基础库”存储于系统之中,根据不同的档案设计原则,用户能

12、够随意组合这些项目,形成独特的档案。强大的统计分析功能:档案形成后,相关人员能够根据任何能想象到的统计方式来统计档案信息。比如按照姓名包含于,年龄不包含于某个区间,政治面貌等于某某等多重条件自行设计统计分析表。系统将列举统计结果和统计图。强大的教师交流功能:内置工作流系统将现实生活中的教师交流流程抽象化到网络上,所有参与人员只需点动鼠标即可完成教师交流过程。本校教师交流出去,在工作流结束后,将立刻出现在目标学校的档案之中,这是基于分布式处理功能而实现的。分布式处理功能:各学校客户端即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与教育局系统链接,形成档案的传送和匹配功能。同时,可插拔式的系统设计将允许由多个教育局形成连

13、接,由市教育局统一管辖;甚至支持多个市教育局组成连接,由省教育厅统一管辖。2 远景规划方案2.1 可适应未来SSO单点登录方式本系统将预留SSO单点登陆接口,可适应系统的整体规划采用用户单一登陆控制方式,用户在通过统一登录验证后,就可访问相关管理信息系统,不需多次验证;SSO单点登录指用户只需登录一次,就可使用多个SSO enable的应用系统。用户通过任何应用系统都能进行SSO,这对于基于Web的系统是可行的。这种单一的登录点在整个系统的设计中是唯一认证用户的地方,由登录点将SSO token(针对不同的C/S,B/S应用可能还需要传递用户名,口令)传递给应用系统,应用系统利用SSO tok

14、en来进行用户已认证的验证。简单地说就是要修改已有的应用系统,屏蔽已有的应用系统的用户认证模块,使用系统提供的SSO API来验证用户,以及对用户的操作进行授权。通常,认证与授权管理模块以一种应用专有的方式实现,系统的授权模型、认证,授权信息存贮结构与访问控制逻辑与应用的业务逻辑之间耦合紧密。这种设计与实现方式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由于认证、授权模块与应用逻辑之间的紧耦合使得认证、授权模块很难进行扩展与维护;认证、授权模块的设计与编码需要很大的工作量,而且很难在不同的应用系统之间共享与重用。2.2 数据中心规划思路结合数据仓库技术思路,有效收集整理系统数据,为逐步实现知识管理和数据分析应用提供数

15、据基础。作为一种理想的数据加工及存储模式,数据中心的建立将为管理中心的数据整合及有效利用提供了基础,为知识管理和决策分析应用提供数据支持。本系统将作为数据存储中心使用,集成学校教师的所有信息,包括其用户名和密码等。这样,配合单点登陆方式,后续的诸如“教师考评系统”等多种系统均可利用一套用户名和密码登录而无须重复注册用户名。基于分布式技术开发将允许系统与未来其他系统紧密集成,例如,可以在教师考评系统中查阅教师档案,在教师档案中查阅教师考评得分,甚至可以将教师考评得分作为教师档案的划定因素等。2.3 兼容未来数据扩展基于以上之基础,本系统可以达到与未来学校所使用的各种系统紧密集成,互享数据,集成之

16、道,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而我们的系统无疑先走一步。2.4 无缝衔接Web Services技术2.4.1 Web Services体系结构 Web Services结构图Web services是一种能够被描述并通过网络发布、发现和调用的自包含、自描述、松散耦合的软构件。在Web services体系中(如图1),所有的应用实体都被抽象成服务。其中包括三个实体和三种操作1。(1)服务提供者(Service Provider)。从商务角度看它是指服务的所有者,从体系结构上看它是指提供服务的平台。(2)服务请求者(Service Requester)。从商务角度看它是指需要请求特定功能的企业,从体系

17、结构上看它是指查找和调用服务的客户端应用程序。(3)服务代理(Service Broker)。它是指用来存储服务描述信息的信息库(Repository)。服务提供方在这里发布他们的服务;服务请求方在这里查找服务,获取服务的绑定信息。与Web Services有关的操作主要有以下三种:(1)发布。服务提供者需要首先将服务进行一定描述并发布到注册服务器上。在发布操作中,服务提供者需要通过注册服务器的身份验证,才能对服务描述信息进行发布和修改。(2)查找。服务请求方根据注册服务器提供的规范接口发出查询请求,以获取绑定服务所需的相关信息。在查找操作中,一般包含两种查找模式:一种是浏览模式(Browse

18、 Pattern),即服务请求方可以根据通用的分类标准来浏览或者通过一些关键字来搜索,并逐步缩小查找的范围,直到找到满足需要的服务,查找结果是一系列服务的集合;另一种是直接获取模式(Drill down Pattern),即通过唯一的关键字直接得到特定服务的描述信息,其查找结果是唯一的。(3)绑定(Binding)。服务请求方通过分析从注册服务器中得到的服务绑定信息,包括服务的访问路径、服务调用的参数、返回结果、传输协议、安全要求等,对自己的系统进行相应配置,进而远程调用服务提供者所提供的服务。2.4.2 Web Services的关键技术Web Services以技术栈的形式规范了Web S

19、ervices体系中的各类关键技术,包括服务的描述、发布、发现以及消息的传输等。(1)XML与HTTP这是Web Services最基本的平台。HTTP是一个在Internet上广泛使用的协议,为Web Services部件通过Internet交互奠定了协议基础,并具有穿透防火墙的良好特性。XML是一种元语言, 可以用来定义和描述结构化数据,它是Web Services得以实现的语言基础。Web Services的其它协议规范都是以XML形式来描述和表达的。(2)SOAP(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SOAP协议最先由Microsoft公司提交给W3C组织,并

20、于2000年4月通过1.0版本。它是SOA架构实现的线缆级协议,定义了服务请求者和服务提供者之间的消息传输规范。SOAP用XML来格式化消息,用HTTP来承载消息。 SOAP包括三部分:定义了描述消息和如何处理消息的框架的封包(SOAP封包)、表达应用程序定义的数据类型实例的编码规则(SOAP编码规则)以及描述远程过程调用和应答的协定(SOAPRPC表示)。(3)WSDL(Web Service Description Language)WSDL由Microsoft, IBM, Ariba三家公司在2000年9月推出。它是Microsoft公司的SDL(Services Description

21、 Language)、IBM公司的NASSL(Network-Accessible Services Specification Language)合并后被W3C接纳所形成的标准。WSDL为服务提供者提供以XML格式描述Web Services请求的标准格式,将网络服务描述为能够进行消息交换的通信端点的集合,以表达一个Web Services能做什么,它的位置在哪里,如何调用它等。(4)UDDI (Universal Discovery, Description, Integration)UDDI规范由Microsoft, IBM, Ariba三家公司在2000年7月提出。它是在原有Micro

22、soft提出的DISCO(Discovery of Web Services)和IBM的ADS(Advertisement and Discovery of Services)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UDDI是Web Services的信息注册规范,以便被需要该服务的用户发现和使用它。UDDI规范描述了Web Services的概念,同时也定义了一种编程接口。通过UDDI提供的标准接口,企业可以发布自己的Web Services供其它企业查询、调用;也可以查询特定服务的描述信息,并动态绑定到该服务上。通过UDDI,Web Services可以真正实现信息的“一次注册,到处访问”。(5)WSFL(W

23、eb Services Flow Language)。由IBM提出,使用WSDL和WSEL(Web Services Endpoint Language)来描述服务接口和它们的协议绑定。WSEL是用来描述非操作性的服务特征(如服务质量等)的一种语言。3 整体业务流程具体业务流程图如下图所示:4 系统设计4.1 系统结构图 教师信息系统结构基于Intranet/Internet 技术,以浏览器/服务器(B/S)结构进行设计,系统必须支持主流计算机硬件及软件平台,并兼容现有的设备,支持多种开放技术标准,系统应提供标准的接口程序或和预留技术接口标准,便于扩展应用系统功能和与其他应用系统的互联,互访;

24、系统数据库采用通用大型数据库技术;充分考虑利用现有网络和硬件设备;浏览器支持多种通用浏览器。系统具有开放性、易操作性、界面的友好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等特点,为用户提供了统一的、友好的操作界面。系统运用大型数据库技术,综合运用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如XML、WEB service、AJAX等。4.2 设计原则 设计时要考虑的总体原则是:它必须满足设计目标中的要求,并充分考虑教师信息档案工作的基本约定,建立完善的系统设计方案。教师信息系统的实施作为信息化规划的实践和实现,必须遵循信息化规划方案的思想,对规划进行项目实施层面上的细化和实现。首先必须遵循信息化规划“投资适度,快速见效;成熟稳定

25、,总体最优”的总原则。具体细化到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和软件系统工程上来。4.2.1 先进性原则 近年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用户在构建信息系统时有了很大的选择余地,但也使用户在构建系统时绞尽脑汁地在技术的先进性与成熟性之间寻求平衡。先进而不成熟的技术不敢用,而太成熟的技术又意味着过时和淘汰。采用当今国内、国际上最先进和成熟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使新建立的系统能够最大限度地适应今后技术发展变化和业务发展变化的需要,从目前国内发展来看,系统总体设计的先进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l 采用的系统结构应当是先进的、开放的体系结构; l 采用的计算机技术应当是先进的,如双机热备份技术、双机互为备份技术、共享

26、阵列盘技术、容错技术、RAID技术等集成技术、多媒体技术; l 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如网络交换技术、网管技术,通过智能化的网络设备及网管软件实现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有效管理与控制;实时监控网络运行情况,及时排除网络故障,及时调整和平衡网上信息流量;l 采用先进的现代管理技术,以保证系统的科学性。软件的投资考虑到今后的发展,不能使用落后的产品与技术,避免投资的浪费;在系统软件选型、开发技术上,达到国内外行业先进水平。4.2.2 实用性原则 实用性就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实际工作要求,是每个信息系统在建设过程中所必须考虑的一种系统性能,它是系统对用户最基本的承诺,所以,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看,这个性能更

27、加重要,为了提高系统的实用性,应该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系统总体设计要充分考虑用户当前各业务层次、各环节管理中数据处理的便利性和可行性,把满足用户业务管理做为第一要素进行考虑。l 采取总体设计、分步实施的技术方案,在总体设计的前提下,系统实施中可首先进行业务处理层及管理中的低层管理,稳步向中高层管理及全面自动化过渡,这样做可以使系统始终与用户的实际需求紧密连在一起,不但增加了系统的实用性,而且可使系统建设保持很好的连贯性; l 全部人机操作设计均应充分考虑不同用户的实际需要;l 用户接口及界面设计将充分考虑人体结构特征及视觉特征进行优化设计;界面尽可能美观大方,操作简便实用。4.2.3 安全性原

28、则 系统应能提供有效的安全保密机制,保证各单位之间的信息能够安全发送与接收。系统应提供口令验证、加密、权限控制、电子签名等安全机制。系统需提供完善坚实权限管理手段,具有良好的安全保密机制。需选择良好的服务器操作系统平台及数据库,使系统处于C2安全级基础之上;采用操作权限控制、用户钥匙、密码控制、系统日志监督、数据更新严格凭证等多种手段。网上设计采用三层结构设计,所有对数据库的访问操作行为全部封装;网站管理分权限控制、数据传输严密加密实现。4.2.4 可靠性原则系统在设计上要充分考虑提供安全可靠的技术和管理方式,通过增加设计,提高质量和控制业务流程等多种手段加以保障。系统必须要保证其工作的高可靠

29、性和高稳定性,保证常年的7 X 24不间断运行。一个中大型计算机系统每天处理数据量一般都较大,系统每个时刻都要采集大量的数据,并进行处理,因此,任一时刻的系统故障都有可能给用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就要求系统具有高度的可靠性。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方法很多,一般的做法如下:l 采用具有容错功能的服务器及网络设备,选用双机备份、Cluster技术的硬件设备配置方案,出现故障时能够迅速恢复并有适当的应急措施;l 每台设备均考虑可离线应急操作,设备间可相互替代;l 采用数据备份恢复、数据日志、故障处理等系统故障对策功能;l 采用网络管理、严格的系统运行控制等系统监控功能。4.2.5 可操作性系统在设计上要

30、充分考虑用户界面应方便、友好、灵活,用户应能够方便地在权限范围内于各子系统之间切换。系统有良好的整体化设计,同时完善的帮助系统也是增强可操作性的必要辅助工具之一。4.2.6 灵活性原则 应用系统不依赖于特定硬件环境;在系统结构一致的前提下可选择实施各模块的应用;系统具有可实施性,各模块可单独实施并使用。4.2.7 开放性原则系统采用开放性的平台,充分考虑本系统与其它系统的数据接口。根据我们对系统需求和系统目标的分析,实现思路是:快速适应系统的业务需求,应用先进的软件设计思想,同时充分考虑系统长期发展的前瞻性要求,基于A的多层B/S架构体系之上实现系统的灵活性、安全性,并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可管理性

31、。重点考虑以下几点:l 最大限度保护用户现有投资任何新体系的引进都必须保证不能影响原有业务系统的性能,保证关键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转,这是引进新的信息技术的前提。本系统将充分考虑本系统的现状,最大程度地保护用户现有软硬件和网络投资。对准备弃用的原有系统中的数据完整地迁移到新系统中,对保留使用的原有系统进行全面整合,加以充分利用。l 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系统必须本着“整体规划,统一组织,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开发建设,系统建设应在建设之初的统一规划下,充分考虑以上多方的情况,有机的、分步骤的逐步完善。此外,系统的建设涉及众多新的和复杂的软硬件技术,工程实施环节复杂,应按照总体设计的规划来进行分步实施。l

32、 标准化的开发与设计系统开发与建设应做到工作标准统一、业务流程统一、服务程序统一。在业务、软件产品、通信技术等各方面采用行业、国家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有关技术规范与标准。保证信息流传递快速顺畅,网络运行安全可靠。l 完备的安全体系系统安全性也是设计与开发应用系统的首要考虑因素,是整个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准则。应用系统在设计时制定一整套有效的安全措施以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性,能够满足本系统制定的安全管理需要,能够防止来自内、外部入侵的威胁。4.2.8 可扩展性与可移植性可扩展性指的是系统可以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能够方便的升级,扩展系统的功能。由于本次采用了集中式系统架构,数据和应用的集成集中在中间件

33、一级进行处理,所以,也就为日后的扩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保证系统能在各种操作系统和不同的中间件平台上移植。从本次采用的系统体系架构、开发语言到各平台服务器的选型我们都充分考虑到了移植性的要求。4.2.9 系统性原则以系统的眼光作出整体规划,做到统一设计,逐步实施, 并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网络标准和应用标准,形成决策层、调度层、操作层之间相互衔接的标准体系。同时,由于信息化涉及面广、覆盖面宽,任务重,难度大,非一朝一夕所能够完成,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坚持远近结合、突出重点、急用先建、分步实施、逐步推进。在系统设计过程中考虑系统实施的分步性、阶段性,提供逐步实施的具体方法:先试点再推广与分阶段

34、升级实施。快速见效,保证满足基本需求和规划方向结合。4.2.10 成熟性原则系统设计和开发平台采用业界公认成熟并被广泛应用的技术,保证系统实施的进度和质量、保证系统的稳定可靠。系统技术成熟稳定和主流相结合。坚持以安全、实用为前提,在实施中首选先进、成熟、可靠、适应电力行业管理特点的信息技术,同时又要体现信息系统的开放性、兼容性和可扩展性,做到既满足企业业务管理和安全保密的自身需要,又要满足与相关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开放对接之需要。4.3 系统架构设计本系统采用A进行开发,多层分布式处理架构。所有的业务逻辑都被封装到webservice服务器之中,webservice服务器可以与web层合并部署,也

35、可以部署在不同的服务器上以实现分布式要求。在系统实现上,采用目前国际流行的面向对象技术、MVC的设计模式和纯JAVA技术,将整个系统从逻辑上分为展现层平台、中间应用服务平台和业务系统平台等几大部分,以提高整体网站系统的可扩展性、灵活性、易维护性。4.3.1 总体结构设计图本系统的体系结构如下:4.3.2 总体结构数据源:可以是关系型数据库,也可以是XML文件。数据库层支持当前通用的关系型数据库,系统实现对具体的数据库产品保持独立,可同时适配多种数据库产品,当更换数据库产品时,只须修改配置文件。Web层:由IIS提供服务,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系统。业务逻辑层:本层负责调用数据库访问层相关方法,处理

36、取得的数据,通过webservice向外发布方法体。业务逻辑层不一定要和web层部署在同一服务器上,同样,业务逻辑层所提供的服务也未必只能应用在教师信息系统上。其他系统只要满足接口要求即可远程调用业务逻辑层中提供的服务,实现由本系统提供的功能。 数据库访问层:本层负责从数据库中取得数据并提交给业务逻辑层处理。业务对象层:对业务领域(Business Domain)中的对象予以抽象,形成软件系统中的业务对象。一个业务对象往往表示客观存在的具体的事务,它承担一部分业务逻辑。一般来说,业务对象在数据库中都有其存储表示。举例来说,档案,用户等都是业务对象。异常处理:根据我们对软件的逻辑分层,对异常进行

37、相应的层次划分,针对各层定义相应的异常基类,各层所抛出的异常都从相应的异常基类派生。提供全局异常处理机制。Log:日志机制,使用Common-logging日志,commons-logging是一套轻量级、易使用的日志设施,它可以和复杂的日志设施一起使用,例如log4j,jdk14log等。commons-logging除了是一个封装、提供一个简单的使用界面外,还附带了简单的实现-SimpleLog。4.3.3 系统内部结构系统支持B/S结构模式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结构的一种改进。在这种结构下,软件应用的业务逻辑完全在应用服务器端实现,用户业务

38、完全在Web服务器实现,客户端只需要浏览器即可进行业务处理,是一种全新的软件系统构造技术。这种结构更成为当今应用软件的首选体系结构。由于这种技术平台方案下所有的客户端程序都是动态的下载到浏览器上执行的,所以最大限度地方便了用户部署和维护大型软件系统,从而大大降低了用户目标系统的总体拥有成本(TCO)。在这种结构下,客户端主要负责人机交互,包括一些与数据和应用关系的图形和界面运算;WEB服务器主要负责对客户端应用程序的集中管理;应用服务器主要负责应用系统的逻辑结构和数据关系,即事务处理。应用服务器又可以根据其处理的具体业务不同而分为多个;数据服务器则主要负责数据的存储和组织、分布式管理、备份和同

39、步等等。4.4 系统软件选型设计4.4.1 操作系统 Web服务器:Window2003 Server 企业版数据库服务器:Window2003 Server企业版工作站:Windows 98/NT/2000/XP数据库: SQL Server 20051、Windows 2003 Server服务器由于Windows 2003 Server使用的习惯和方便性,支持PC服务器,因此企业也可以选择使用此种的解决方案。Windows 2003 Server是对可扩充性和可用性要求很高的 Internet 服务器和关键性商务应用的理想平台。Windows 2003 Server通过增强的对称多处理技

40、术提供了集成化系统可扩充性。此外,集群服务 (Cluster Service) 和网络负载平衡 (Network Load Balancing) 这两种 Windows 集群技术也有助于提高可用性和多系统可扩充性。本方案中我们主要选择Windows 2003 Server作为Web服务器的操作系统。Windows 2003 Server 可以作为备份等其它服务器的操作系统。2、Windows Xp Windows XP Professional在系统可靠性与性能表现方面提出了最新标准。该操 作系统的设计思想主要体现为,满足由各种规模的商务企业和希望充分发掘计算体验的广大用户所提出的相关需求。n

41、 可靠性:由于建立在成熟的Windows 2000操作系统基础之上,Windows XP Professional为您提供了可靠的功能特性,足以确保您的计算机长时间稳定运行。Windows XP不仅在稳定性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还可以帮助您更加轻松的针对系统问题进行恢复。n 高性能:运行Windows XP Professional的计算机在性能方面远远胜过Windows 98第二版,并且在商业基准测试中达到了Windows 2000的同等水平。Windows XP不仅能够快速启动应用程序,多数情况下,整体系统启动速度也将得到显著加快。n 安全性:Windows XP Professional中

42、所提供的安全特性能够有效保护位于计算机上和正在通过网络或Internet进行传输的敏感与机密数据。凭借针对最新安全标准与增强病毒保护功能的支持能力,Windows XP还可使您免受更多常见Internet攻击的干扰。n 易用性:从新颖独特的外观到更加直观的基于任务设计方式,Windows XP Professional将使您获得前所未有的轻松计算体验。您将能够多快好省的完成各项工作,快速查找所需内容,按照您所希望的方式对文件与文件夹进行整理。简而言之,Windows XP Professional将帮助您进一步提高工作智能化水平。4.4.2 数据库系统在本期建设的系统中,我们将SQL Serv

43、er 2005数据库 Micorsoft SQLServer 2000数据库系统概述:l 高可用性: SQL Server 2005的失败转移集群和数据库镜像技术确保企业向员工、客户和合作伙伴提交高度可靠和可用的应用系统。l 管理工具: SQL Server 2005引进了一套集成的管理工具和管理应用编程接口(APIs),以提供易用性、可管理性、及对大型SQL Server配置的支持。l 安全性增强:SQL Server 2005旨在通过数据库加密、更加安全的默认设置、加强的密码政策和细化许可控制、及加强的安全模型等特性,为企业数据提供最高级别的安全性。l 可伸缩性:SQL Server 20

44、05可伸缩性的先进性包括表格分区、复制能力的增强和64位支持。l 数据库镜像:通过新数据库镜像方法,将记录档案传送性能进行延伸。您将可以使用数据库镜像,通过将自动失效转移建立到一个待用服务器上,增强您SQL服务器系统的可用性。l 在线恢复:使用SQL2005版服务器,数据库管理人员将可以在SQL服务器运行的情况下,执行恢复操作。在线恢复改进了SQL服务器的可用性,因为只有正在被恢复的数据是无法使用的,而数据库的其他部分依然在线、可供使用。l 在线检索操作:在线检索选项可以在指数数据定义语言(DDL)执行期间,允许对基底表格、或集簇索引数据和任何有关的检索,进行同步修正。例如,当一个集簇索引正在

45、重建的时候,您可以对基底数据继续进行更新、并且对数据进行查询。l 快速恢复:新的、速度更快的恢复选项可以改进SQL服务器数据库的可用性。管理人员将能够在事务日志向前滚动之后,重新连接到正在恢复的数据库。l 安全性能的提高:SQL Server 2005包括了一些在安全性能上的改进,例如数据库加密、设置安全默认值、增强密码政策、缜密的许可控制、以及一个增强型的安全模式。l 新的管理工具组:SQL Server 2005引入了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这是一个新型的统一的管理工具组。这个工具组将包括一些新的功能,以开发、配置SQL Server数据库,发现并修理其中

46、的故障,同时这个工具组还对从前的功能进行了一些改进。l 专门的管理员连接:SQL Server 2005将引进一个专门的管理员连接,即使在一个服务器被锁住,或者因为其他原因不能使用的时候,管理员可以通过这个连接,接通这个正在运行的服务器。这一功能将能让管理员,通过操作诊断功能、或TransactSQL指令,找到并解决发现的问题。l 快照隔离:我们将在数据库层面上提供一个新的快照隔离(SI)标准。通过快照隔离,使用者将能够使用与传统一致的视野观看数据库,存取最后执行的一行数据。这一功能将为服务器提供更大的可升级性。l 数据分割:数据分割 将加强本地表检索分割,这使得大型表和索引可以得到高效的管理。l 增强复制功能:对于分布式数据库而言,SQL Serv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规范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