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0环境标准培训教材(1)jda.docx

上传人:jix****n11 文档编号:48212399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64.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ISO14000环境标准培训教材(1)jda.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ISO14000环境标准培训教材(1)jda.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SO14000环境标准培训教材(1)jda.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SO14000环境标准培训教材(1)jda.docx(3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环境标准培训教材阎维梓编2005年7月13日(ISO14000)环境标准培训教材一 环境管理标准的产生背景1国内外环境保护历程 1964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雷切尔.卡荪根据自己研究的结果,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第一次阐述了”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的思想,将环境污染的矛头直接指向人类征服自然的观念和工业化体系。寂静的春天一书揭示了地球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美国引起了关于环境污染的大讨论,极大的唤醒了民众的环保意识。20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是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高速发展的时期,各国政府在民众的强烈要求下,开始重视环保工作,建立环境保护政府机构,采取各种措施干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2 地球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

2、最新联合国环境统计数据表明,21世纪地球所面临的问题:人口的数量增加;温室效应的加剧;粮食储备的减少;臭氧空洞的出现;环境污染的恶化;生物物种的灭绝;自然灾害破坏等。地球和人类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由于工业化生产中大量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导致大气层成分的变化,使地球的平均温度持续上升,将导致海平面的缓慢上升和人类生存面积的减少,同时,温室效应将导致气候变化,使雪崩、洪水、干旱、地震、火灾、虫害、暴风、海啸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急剧增加。由于工业活动中,如空调器、冰箱工业、溶剂、航空航天用制冷剂、喷雾剂、清洗剂中含氯氟烃化合物的挥发和长期积累,臭氧层明显在减少,使辐射到地球的紫外线强度增加,导致皮

3、肤癌、白内障和损害人的免疫系统,使传染病等发病率的增加,还会造成部分生物的灭绝。专家认为:臭氧总量减少10%,紫外线辐射强度增加20%,将导致全球增加175万白内障患者和30万皮肤癌患者。臭氧层的破坏也是地球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3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目前,全球存在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大量森林资源的砍伐、开发,森林覆盖率下降,水土严重流失,土层变薄,肥力下降,生产能力下降,土地沙漠化成为全球性问题。全球淡水资源明显不足,水污染更加加剧了供需之间的矛盾,呈现全球性淡水危机。目前世界上有43个国家、约占地球面积的60%的地区缺水,约14%的淡水河流径流量受到污染,由于污染所导致的疾

4、病的发病率在发展中国家有上升的趋势,水污染导致的饮用水危机正在席卷全球,每天约有2.5万人死亡与使用的受污染的水有关,发展中国家儿童死亡的80%与水污染引起的疾病有关。4 生物物种的灭绝人类各种各样的活动正导致生物物种的灭绝。沿海城市的发展,使海洋生物失去了繁殖、生存的栖息地;海洋环境的污染是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河道改造和建筑设施,带来环境的破坏和动物栖息地的丧失。5 环境管理标准的产生全球环境的恶化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就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而言,并不以人为划定的国家疆界为限,它直接影响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各个国家的切身利益,环保问题已经超越了自身的领域而成为重大的国际政治经济问题。基于

5、上述原因,各国对环保工作越来越重视,公众的环境意识的提高,促使工矿企业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以顺应环保消费者的要求,也促使各国政府采取有效的管理保护环境和自然,但是,不同国家的经济利益差别,不同人群的意识差别,都决定了对环保政策的不同态度。因此,为实现促使世界各国为发展经济,寻求共同的环保行为标准,建立环境管理体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环境技术委员会(TC207)综合考虑全球人的环境共识及其存在的经济、文明水平的差异,制定颁布了国际通用标准ISO14001系列标准。二ISO14000系列标准的构成标准

6、子系列编号分配分技术委员会任 务标 准 编 号SC1环境管理体系EMSISO14001-ISO14009环境管理体系 规范及使用指南ISO14001(已颁布)环境管理体系 原理、系统和支撑技术通用指南ISO14004(已颁布)SC2环境审核EAISO14010ISO14019环境审核指南通用原则ISO14010(已颁布)环境审核指南-审核程序-环境管理体系审核ISO14011(已颁布)SC3环境标志ELISO14020-ISO14029SC4环境行为评价EPEISO14030-ISO14039SC5生命周期评估LCAISO14040-ISO14049生命周期评估原理和实践ISO14040(已颁

7、布)生命周期评估存量分析ISO14041(已颁布)生命周期评估ISO14041使用范例ISO14049(已颁布)SC6术语和定义T&DISO14050-ISO14059环境管理术语和定义ISO14050(已颁布)WG1产品标准中的环境指标ISO14060备用三当今世界严重关切的主要环境问题1 酸雨;发电厂锅炉燃烧后排放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在大气中的浓度达1-5ppm时,除了能刺激人的呼吸道并增大气流阻力,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外,还会造成酸雨,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2 臭氧层破坏;臭氧层是指距地球表面10-50Km大气层中由臭氧层构成,它的主要功能在于吸收来自宇宙的紫外线,使地球上的万

8、物免受紫外线辐射的伤害,所以臭氧层被称为地球的保护伞。但目前,臭氧层已被人类破坏,本世纪人类大量使用高度稳定的合成化合物,如空调器、冰箱工业、溶剂、航空航天用制冷剂、喷雾剂、清洗剂、中含氯氟烃化合物的挥发,通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而将其摧毁。1984年科学家首先在南极上空发现了臭氧空洞,以后又在北极上空发现臭氧空洞,臭氧层破坏使太阳辐射的紫外线长趋直入,危害人类。3 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地球表面的温度及气候是由太阳辐射决定,地球从太阳吸收能量与地球和大气层向外辐射的能量相平衡,地球的温度才能稳定在一定的范围 内。如果,地球的外释能量的一部分由辐射性的大气层气体(温室气体)吸收并再反馈回地球,进而减少

9、向外层空间的能量净排放,这就是温室效应。自然界中主要的温室气体是二氧化碳、水蒸气、甲烷、一氧化碳和臭氧。人类活动一方面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另一方面,又大量的毁坏森林、草原,使地球不断地失去二氧化碳储备库,大气中的温室气体迅速增加,造成不正常的的温室效应。椐科学家计算,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一倍,会使地球平均温度增加1.5-7C,高纬度地区增加4-10度,这样迅速升高的温度将使地球的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许多沿海城市遭受灭顶之灾。京都协议书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其全名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协议书,它是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国际公约,目前已有141个国家和地区签署议定书,其中包括30个

10、工业化国家。我国是该公约的第37个签约国,于1998年5月29日签署。其目标要求:全球工业化国家到2012年将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在1990年排放总量的基础上削减5.2%,每个国家的具体目标由各国根据现状决定。其协作方式:1 难以完成削减任务的国家,可以化钱从超额完成任务的国家买进超出的额度;2 以“净排量”计算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即从本国实际排放量中扣除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量;3 采用绿色开发机制,促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减排温室气体;4 “集团方式”。欧盟内部许多国家可视为一个整体,有的国家减少,有的国家增加,在总体上完成减排任务。我国目前二氧化碳排放量以位居世界第二,1990-2001年排放

11、量净增8.23亿吨,占世界同期增加量的27%,预计到2020年,排放量要在2000年基础上增加1.32倍,这个增量比全世界1990-2001年的排放总量还要大,到2025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成为世界第一位。4 生物多样性锐减所谓生物多样性就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构成的综合体。它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组成部分。生物多样性保护可以影响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全球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它是全球性问题的热点。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估计,全球约有500万种到3000万种生物,经人类描述过的约有140万种,利用的约仅150种。人类食物的90%来自被驯化和培育的20种动植

12、物。生物资源是人类财富的巨大宝库,但是,目前人类过度砍伐森林特别是热带雨林,使生物的生存环境丧失,再加之生物资源的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工业、农业的影响,生物种类正在急剧减少,现在每天以100种到200种的速度消失。据专家估计,在今后20-30年中将有1/4的物种消失,这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巨大的潜在威胁。5 有毒化学品的污染及越境转移 6 土壤退化正在加速就我国的土壤退化情况来看,我国世界上土地沙化较为严重的国家,50-70年代年平均沙化面积为1560平方公里,70-80年代扩大到2100平方公里,总面积已达到20.1万平方公里。40年来初步进行了治理,而目前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

13、79万平方公里,目前我国土地沙化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04亿元,给4亿人的生存带来威胁。我国的耕地退化问题也十分突出。如原来土地肥沃北大荒地带,土壤的有机质从原来的5%-8%下降到1%-2%(理想值应不小于3%)。同时,由于农业生态系统失调,全国因灾害损毁的耕地约200万亩。7 淡水资源的枯竭与污染地球表面2/3的面积被水覆盖,但其中97.5%是咸水,在余下的2.5%的淡水中,又有87%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冰川、冰雪。人类可以利用的淡水只有全球水总量的0.325%。中国(水总储量是2.8万亿吨)现在人均水资源是美国的1/5,俄罗斯的1/12,在全世界名列121位,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

14、之一。我国北方一些城市干旱不断,水源奇缺,不能保证正常供水,几乎面临断水危机。长江沿线及其以南地区水资源虽然相对丰富,但由于经济比较发达用水量都相当大,由于人口集中,可利用淡水资源仅为2700立方米/每人、年,用水形势同样不容乐观。面对步步紧逼的水危机,联合国在对世界淡水资源的全面评估报告中指出,缺水将严重制约21世纪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并可能导致国家间的冲突。世界银行副行长萨拉杰丁曾经予言:20世纪的许多战争都因石油而起,21世纪人类将为水而战。8 海洋生态危机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污染物不断地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海洋,对海洋生物资源、海洋开发、海洋环境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最后又将

15、危害人类自身。如:局部海域水体富营养化(含植物营养物质的废水进入水体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使藻类大量繁殖,并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从而导致鱼类等窒息死亡;又如使用含磷酸盐的洗涤剂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海洋生物死亡后产生的毒素通过食物链毒害人体;破坏海滨景区的环境质量。9 森林面积急剧减少森林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支柱,一个良性生态系统要求森林覆盖率仅13.9%。就我国的情况看,森林破坏很严重,特别是用材林中可供采伐的成熟林和过熟林蓄积量已大幅度减少。同时,大量林地被侵占,1984-1991年全国平均837万亩,呈逐年上升趋势,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植树造林的成效。草原面临严重退化,沙化

16、、碱化,加剧了草地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10.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及大规模生态破坏、 如世界十大著名公害事件:A 马斯河谷烟雾事件1930年比利时的马斯河谷工业区,由于二氧化硫和粉尘污染对人体造成综合影响,一周内有近60人死亡,数千人患呼吸系统疾病。B 洛衫叽光化学烟雾事件(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等第一次污染物在阳光(紫外线)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第二次污染)1943年美国洛衫叽的200多万辆汽车排放的大量汽车尾气,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产生光化学烟雾,大量居民出现眼睛红肿、流泪、喉痛等症状,死亡率大大增加。C 多诺拉烟雾事件1948年美国宾夕法尼亚洲的多诺拉镇,因炼锌厂、钢

17、铁厂、硫酸厂排放的二氧化硫及氧化物和粉尘造成大气严重污染,使5900人患病,事件发生的第一天有17人死亡。D.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英国伦敦由于冬季燃煤排放的烟尘和二氧化硫在浓雾中积聚不散,头两周死亡4000人,以后的两个月内又有8000多人死亡。E四日市哮喘病事件1961年日本四日市,由于石油化工和工业燃烧重油排放的废气严重污染大气,引起居民呼吸道病症剧增,发病率大大提高,50岁以上的老人发病率为8%,死亡10多人。 F水俣病事件 1953-1956年,日本水俣市因石油化工厂排放含汞废水,人们食用被污染和富集了甲基汞的鱼、虾、贝类等,造成大量居民中枢神经中毒,死亡率达38%,汞中毒者达2

18、83人,其中60人死亡。 G富山痛痛病事件 1955-1972年,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因锌、铅冶炼厂等排放的含镉废水污染了河水和稻米,居民食用后中毒,1972年患病258人,16人死亡。 H爱知米糠油事件 1968年,日本北九州市、爱知县一带,因食用油厂在生产米糠油时,使用多氯联苯作脱臭工艺中的载体,这种毒物混入米糠油中被人食用后中毒,患病者超过10000人,16人死亡。 I博帕尔毒气事件 1984年,印度中央邦博帕尔市,由于设在该市的美国联合炭化物公司农药厂的储罐爆裂,大量剧毒物甲基异酸酯外泄,造成至少2500多人死亡,十几万人受伤的惨剧。 J切尔诺贝利核污染事件 1986年,前苏联基铺地

19、区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由于反应堆爆炸,大量放射性物质外泄,上万人受到辐射伤害,直接死亡31人,13万居民被迫疏散,污染范围波及邻国,核尘埃遍布欧洲。四电力行业环境污染的特点电力工业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包括:水力、火力、核、风能发电运行,电力输送和分配,大型电力项目的设计和施工,机械设备的加工和安装,以及其他以电力生产为对象的服务性领域。电力行业是将各种动力、能源转变成电能的生产企业,由于所用能源不同,电厂的种类很多,如火力发电厂、水利发电厂、原子能发电厂、地热发电厂、风力发电厂、潮汐发电厂、太阳能发电厂等。其中对环境影响最大的是火力发电厂。椐统计,在全国发电量中,水电占20%,火电占75%。火

20、电厂中90%为燃煤发电机组。目前,我国用于发电的煤炭,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25%,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燃煤火电行业环境污染状况: 目前,我国一次能源构成中煤炭的比例约为70%,这一能源结构决定了我国发电装机中以煤电为主的状况将会在较长的时期内存在。燃烧煤碳时会产生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形成酸雨污染;燃烧后产生的煤灰、煤渣占用土地良田,经雨水淋融后,还会造成地下水和土壤污染。椐统计,1999年,全国发电厂燃烧原煤4.82亿吨,煤炭中的含硫量、灰份含量分别约为1.05%和26%,随着煤炭消费量的增加,燃煤烟气中二氧化硫、烟尘、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等污染物以及燃烧后煤灰、煤渣的排放总量也

21、会上升。1998年我国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为2091万吨,火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硫占全国排放量的1/3,2000年火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硫占全国排放量的40%以上。由于火力发电厂煤炭燃烧产生的气态、固态、废水的污染物排放量很大,烟气排放通过高架源,随风扩散,造成范围较大的煤烟型污染,使很多城市难以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而且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国1/2的城市降水年均PH值底于5.6,酸雨覆盖区面积占我国国土面积的30%以上。另外,我国粉煤灰的污染局势也很严重。1995年全国煤灰煤渣的排放量9936万吨,2000年达到1.6亿吨,自1949到2000年,全国火电厂总储灰量达22亿吨,

22、储灰场占用地44万亩,这会影响气候、破坏生态,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其影响还将不断增加。五ISO14001:1996(GB/T24001)标准的理解和实施以下采用标准章节的编号:l.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使一个组织能够根据法律要求和重大环境影响信息,制定环境方针与目标。它适用于那些可为组织所控制,以及可能希望组织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但它本身并未提出具体的环境表现(行为)准则。 本标准适用于任何有下列愿望的组织: a)实施、保持并改迸环境管理体系; b)使自己确信能符合所声明的环境方针; c)向外界展示符合性; d)寻求外部组织对其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注册

23、; e)对符合本标准的情况进行自我鉴定和自我声明。 本标准中所有的要求都适用于任何一个环境管理体系。其应用程度取决于组织的环境方针、活动性质、运行条件等因素。本标准还在附录A中对如何使用本规范提供了提示性的指南。 对于本标准的任何应用,都应明确界定其范围。 注:为使用方便起见,“规范”部分和附录A中的条目采用了互相对应的序号,例如,4.3.3和A3.3的内容都是关于环境目标和指标的叙述,4.5.4和A5.4的内容都是关于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等。2. 引用标准 目前尚无引用标准。3. 定义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持续改进 continuai improvement 强化环境管理体系的过程,目的是

24、根据组织的环境方针,实现对整体环境表现(行为)的改进。 注:该过程不必同时发生于活动的所有方面。3.2环境 environment 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注:从这一意义上,外部存在从组织内延伸到全球系统。3.3 环境因素 environmental aspect 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注: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3.4 环境影响 environmentalimpact 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3.5 环境管理体

25、系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整个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结构、计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 3.6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audit 客观地获取审核证据并予以评价,以判断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所规定的环境理体系审核准则的一个以文件支持的系统化验证过程,包括将这一过程的结果呈报管理者3.7 环境目标 environmental objective组织依据其环境方针规定自己所要实现的总体环境目的,如可行应予以量化。3.8 环境表现(

26、行为)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组织基于其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对它的环境因素进行控制所取得的可测量的环境管理体系结果。3.9 环境方针 environmental policy 组织对其全部环境表现(行为)的意图与原则的声明,它为组织的行为及环境目标的建立提供了一个框架。3.l0 环境指标 environmental target 直接来自环境目标,或为实施环境目标所需规定并满足的具体的环境表现(行为)要求,他可适用于组织或其局部,如可行应予量化。3.11 相关方 interested party 关注组织的环境表现(行为)或受其环境表现(行为)影响的个人或团体。3

27、.l2 组织 organization 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公司、集团公司、商行、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或社团,或是上述单位的部分或结合体,无论其是否法人团体,公营或私营。 注:对于拥有一个以上运行单位的组织,可以把一个运行单位视为一个组织。3.13 污染预防 prevention pollution 旨在避免、减少或控制污染而对各种过程、惯例、材料或产品的采用,可包括再循环、处理、过程更改、控制机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材料替代等。 注:污染预防的潜在利益包括减少有害的环境影响、提高效益和降低成本。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4.1总要求组织应依据本国际标准的要求建立、文件化、实施、保持并持续改善环境

28、管理体系,并确定组织将如何满足此些要求。 组织应界定并文件化其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一、理解要点1.“建立”-从组织决定按GB/T24001一ISO14001标准要求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开始,到环境管理体系建成的全过程。包括环境管理体系的策划、目标指标设定、文件编写、机构设置、人员和资源配置及运行等。2.“实施、保持并持续改善”-是指环境管理体系建成后,按要求实施和运行,在运行过程中实施监督检查和采取纠正措施,并通过审核和评审促进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3.组织建立的环境管理体系要符合本章要求,环境管理体系文件要充分描述本章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4.环境管理体系建成后要加以保持-及时调整或采取纠正及预

29、防措施。5.在理解标准时,不仅要明确如何建立一个符合要求的环境管理体系,还要界定并文件化其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搞清楚所建立的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所确定的范围应包括地域、活动和产品以及管理责任的综合描述。二、实施要点1、 按照标准要求建立和保持形成文件的环境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2、 结合组织的规模、人员能力、产品特点、环境影响等实际,确定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进行环境管理体系的策划、目标、指标设定、文件编写、机构设置、人员和资源配置及运行等三、审核要点1.是否按照GB/T24001一ISO14001标准要求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包括环境管理体系的策划、目标、指标设定、文件编写、机构设置、人员和资

30、源配置及运行等。2.环境管理体系建成后,是否按要求运行,在运行过程中实施监督检查和采取纠正措施,并通过审核和评审促进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3.所确定的管理体系范围是否合理,组织建立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本章要求,环境管理体系文件是否充分描述本章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四、证据要求1、 最高管理者的表述;2、文件的审核;3、现场的查看。4.2环境方针最高管理者应制定本组织的环境方针并确保它:a) 适合于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的性质、规模与环境影响;b) 包括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c) 包括对遵守有关环境法律、法规和组织应遵守的其他要求的承诺;d) 提供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框架;e) 形成

31、文件,付诸实施,予以保持,并传达到全体员工;f) 可为公众所获取。一、理解要点1.环境方针的制定与实施是最高管理者的职责。2.环境方针的内容必须包括“两个承诺和一个框架”。两个承诺是承诺遵守法律及其他要求,承诺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一个框架就是要为环境目标和指标的制定和评审提供框架(依据)。3.组织的环境方针应在界定的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建立,并适合于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的性质、规模与环境影响,形成文件。4.组织的环境方针应传达给所有为组织工作或代表组织的人员,并应采取可行的方法为公众所获取。5.环境方针应定期评审、修订。如果该组织从属于更大的组织,其方针还应符合上级组织的环境方针并得到其认可。

32、二、实施要点1、按照标准要求编制、审批、发布环境方针;2、所制定的环境方针应体现“两个承诺和一个框架”,并适合于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的性质、规模与环境影响。3、环境方针应传达到所有为组织工作或代表组织的人员并可为公众所获取。4、定期评审、修订环境方针。三、审核要点1.是否由最高管理者制定并批准环境方针;2.环境方针的内容是否与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相适应;3.环境方针是否包含了两个承诺和一个框架的内容;4.环境方针是否提供了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框架;5.环境方针是否形成文件;6.采取何种方法使所有为组织工作或代表组织的人员理解环境方针;7.采取何种方式让公众获取环境方针;8.环境方针是

33、否付诸实施。四、证据要求1、最高管理者的表述;2、环境方针的编制、审批文件; 3、环境方针评审、修订记录。43规划(策划)431环境因素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以:用来确定在其环境管理体系界定范围内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它能够控制和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并考虑计划的或新的开发、新的或变更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环境因素,并从中判定那些对环境具有重大影响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即重要环境因素)。 组织应使这些信息文件化并保持更新。 组织应确保重要环境因素在建立、实施和保持其环境管理体系时被考虑。一. 理解:1.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建多少,以满足要求为准);2.环境因素识别

34、范围A.组织在其环境管理体系界定范围内的的活动、产品和服务过程中所伴随的环境因素组织的活动是指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出厂的全过程,包括:材料的运输和装卸、原材料的检验、原材料的储存、生产过程、生产辅助活动、环保设施运行、 设备维修、生活后勤、实验室操作、厂区建设和绿化、车队、卫生保健站等活动,同时对各部室定额管理活动、工艺设计、质量管理、生产调度、技术改造、新改扩建活动(计划的或新的开发、新的或变更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中伴随的环境因素均应进行识别和评价,另外,对产品本身和产品销售服务过程中存在的环境因素也不能漏掉。B.组织能够控制和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组织能控制的”环境因素是指组织自身可以管理

35、、改变、处理、处置的环境因素。 “能施加影响的”是指组织不能直接加以控制和管理的,即不能通过行政管理或其他技术手段等改变的某些环境因素。多属于与组织关系密切的相关方,如:原材料的供方、运输和储存的合同方、工程承包方、批发零售商、消费者、废物处置机构、技术服务机构等,组织可根据相关方与组织的关系密切程度、环境影响的大小、及相关方的特点采取不同程度的控制管理或施加影响的办法。C.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环境因素,如火灾、爆炸等也要识别。3. 环境因素识别时注意考虑:A 三种时态:a 过去:以往遗留的环境问题,这些因素可能仍在产生环境影响;b 现在:现有的环境污染及环境问题;c 将来:计划中的活动在将来可

36、能产生的环境因素,产品出厂以后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B 三种状态:正常、异常或紧急状态a 正常状态:正常生产及动作的条件下产生的环境问题;b 异常状态:设备开机、停机、检修、停电等时的变化;c 紧急状态:可合理预见的紧急情况,如意外泄露、爆炸、坍塌、火灾、事故排放、雷击、环境设备故障等。C 七种类型环境因素具有以下七种类型:a 大气排放:污染因子的形式有:粉尘、烟尘、气溶胶、有毒有害气体等;b 水体排放: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中各类污染因子的产生与排放,对天然地表水体、海洋、土壤的污染与破坏;c 废物管理:工业废物,特别是危险和有害废物的产生、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生活、办公废物的产生与排出;d

37、土地污染:各种化学物质、有害废物、重金属等对土壤的的污染,污染物质的积累和进一步扩散、转移、地下水污染等;土地的占用;e 对社区的影响:组织产生的污染源如噪声、振动、灰尘、恶臭、光污染、景观破坏等对社区的影响;f 自然资源消耗:能源(油、电、气、煤、),资源(水、生物、植物、矿产等)和各种原材料等使用、消耗和浪费;g 其他地方性环境问题:如水资源的短缺、生物多样性保护、由当地的气候引起的风沙、由当地环境造成的地方性的疾病、绿化等。 4. 环境因素识别的方法 识别方法很多,如:生命周期评价、生产流程分析、物料衡算、等方法,常用输入输出法,即按照确定的分析单元,也即选择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的过程

38、片段,分析其输入(能源、资源)、输出(产品、服务、中间产物、副产品、排放污染物等),以判断能够和环境产生相互影响的因素。5. 环境因素的评价方法使用定性和定量评价两种方法:A. 定性法:a.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b.能源、资源消耗;c.社区(相关方)有重要抱怨的.B.定量法 a.排放量:每天、每周、每月、每年排放的情况,b.影响的程度:全球性影响、区域性影响、本地性影响。 c.相关方关注的程度。6. 组织应及时建立和更新环境因素方面的信息(如环境因素清单、重要环境因素清单等),必要时调整环境因素的识别方法和评价依据,并确保重要环境因素在建立、实施和保持其环境管理体系时被考虑。二.实施要点1、建

39、立获取法律法规的渠道,明确获取的方式方法;2、进行环境法律法规的适宜性的识别和收集。3、将法律法规的要求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予以考虑。4、根据法律法规的变化,更新相关信息。三. 审核要点1.所编制的程序是否覆盖了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和更新,内容是否适用;2.环境因素的识别是否覆盖在其环境管理体系界定范围内的活动、产品或服务,并考虑计划的或新的开发、新的或变更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环境因素,具备充分性;3.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和确定是否合理;4.环境因素和重要环境因素是否登记;5.该组织的现场和周边是否有特殊环境要求;6.识别的环境因素是否包括异常、紧急状态的环境因素;7.识别环境因素时

40、,是否考虑了过去及将来的情况下的环境因素;8.识别的环境因素是否包含可望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9采取什么方式确保所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在建立、实施和保持其环境管理体系时被考虑。四. 证据要求1、程序;2、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记录,重大环境因素清单,控制方法的确定相关证据;3、更新环境因素的相关记录。例1:环境因素调查表序 号产品/活动/服务环 境 因 素环境影响使用量/排出量频 次时态/状态1办公硒鼓废弃土壤污染约5个月现在/正常2办公墨盒废弃土壤污染约5个月现在/正常3办公色带废弃土壤污染约10个月现在/正常4办公纸张废弃资源枯竭约3箱月现在/正常5办公电池废弃土壤污染约20节月现在/正常6办公汽

41、车尾气排放大气污染约15L日现在/正常7办公汽车用油资源枯竭约50L日现在/正常8办公日光灯管废弃大气污染约20支 年现在/正常9办公电力使用资源枯竭约5000kwh日现在/正常10办公水使用资源枯竭约2t日现在/正常11办公生活污水排放水污染约2t日现在/正常12检修检修工具废弃资源枯竭5件季现在/异常13检修油棉纱废弃土壤污染约10kg季现在/异常14检修油手套废弃土壤污染约20副季现在/异常15检修油抹布废弃土壤污染5kg季现在/异常16检修导线、电缆废弃土壤污染约10kg季现在/异常17检修仪表废弃土壤污染约1块季现在/异常18检修电气开关等废弃土壤污染约10个月现在/异常19检修设备

42、零部件废弃土壤污染约300kg季现在/异常20检修检修噪声排放噪声污染约10小时季现在/异常21检修漏油排放土壤污染0.5kg季现在/异常22检修油桶废弃土壤污染约2个月现在/异常23检修清洗污水排放水污染约50t季现在/异常24检修检修粉尘排放大气污染约10kg季现在/异常25锅炉生产运行烟气排放大气污染约50000m3时现在/正常26锅炉生产运行炉渣排放土壤污染约30t日现在/正常27锅炉生产运行粉尘泄漏大气污染约10kg日现在/正常28锅炉生产运行燃煤使用资源枯竭约100t日现在/正常29锅炉生产运行电力使用资源枯竭约15000kwh日现在/正常30锅炉生产运行水的使用资源枯竭约5000

43、t日现在/正常31锅炉生产运行风机噪声排放噪音污染24小时日现在/正常32锅炉生产运行水泵噪声排放噪声污染24小时日现在/正常33锅炉生产运行设备漏油土壤/水污染0.2kg日现在/正常34锅炉生产运行煤场占用土地资源枯竭3000m2常年现在/正常35锅炉生产运行煤堆自燃的产生大气/其他污染现在/正常36锅炉生产运行煤尘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大气/其他污染将来/紧急37锅炉生产运行锅炉水排污水污染20t日现在/正常38锅炉生产运行乙醇泄漏火灾/爆炸将来/紧急39锅炉生产运行苦味酸泄漏土壤/水体污染将来/紧急40锅炉生产运行浓硫酸泄漏土壤/水体污染将来/紧急41锅炉生产运行浓硝酸泄漏土壤/水体污染将来

44、/紧急42锅炉生产运行冰乙酸泄漏土壤/水体污染将来/紧急43锅炉生产运行氨水泄漏土壤/水体污染将来/紧急44锅炉生产运行氢氧化钠泄漏土壤/水体污染将来/紧急45工程施工木工圆锯、电刨噪声排放噪声污染约2小时日现在/正常46工程施工振动棒噪声排放噪声污染约6小时 月现在/正常47工程施工输送泵噪声排放噪声污染约8小时月现在/正常48工程施工施工过程噪声排放噪声污染约60dB3小时现在/正常49工程施工铲运土方扬尘大气污染约3Kg日现在/正常50工程施工材料运输扬尘大气污染100g 日现在/正常51工程施工现场土石方堆放大气污染约200g次现在/正常52工程施工裸露地面扬尘大气污染约200g月现在/正常53工程施工车轮污染扬尘大气污染约80g 次现在/正常54工程施工特殊工艺扬尘大气污染约50g 次现在/正常55工程施工搅拌站扬尘大气污染约40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规范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