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关系论文: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论争与评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与自然关系论文: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论争与评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与自然关系论文: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论争与评析摘要环境问题、生态问题的出现,引发了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激烈争论,无论是人类中心主义还是非人类中心主义都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思考。本文以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历史演化为线索,阐述了二者的内涵及实质,剖析了二者争论的焦点,讨论了其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存在的合理性与局限性。关键词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今环境问题、生态问题的出现,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与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对这一关系的反思引发了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激烈争论,无论是人类中心主义还是非人类中心主义都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思考,这个
2、问题伴随着人类的整个发展历程。1人类中心主义根据韦氏第三版新编国际辞典,人类中心主义的概念曾在三个意义上使用:人是宇宙的中心;人是一切事物的尺度;根据人类价值和经验解释或认识世界。第一种观点始于古代,但哥白尼的日心说问世之后,此观点便被宣布破产。第二种观点始于近代,近代启蒙运动和理性主义的张扬,使人不再寄希望于宗教的超人力量而转向人自身,但此观点过分夸大了人的思想理性与主体地位。第三种观点属于当代人类中心主义,此观点把人的整体利益与长远利益作为终极目标与价值尺度,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人的主导性与创造性,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性。人类中心主义在本质上是一种以人类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以人类的价
3、值评判为标准,围绕人的需要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思想。正如余谋昌先生认为的那样,人类中心主义是“一切以人为中心,或以人为尺度,为人的利益服务,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1.1宇宙人类中心主义这是古代的人类中心主义,其核心论点就是主张人类在空间方位的意义上是宇宙的中心或曰人类居于宇宙的中心位置。在西方,它是从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论”合乎逻辑地推导出来的一种观念。既然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而人类又栖息于地球之上,那么人类也就自然地处于宇宙的中心位置。1.2神学人类中心主义流行于中世纪的欧洲,其核心是一种神学目的论。它认为人类不仅具有空间方位上的中心意义,而且在“目的”意义上也处于宇宙的中心地位。就是说,人类
4、还是宇宙间万事万物的目的。如果树之所以结果,是为了使人类有果子吃;软木树的生长,只是为了使人类能将它作为水瓶的塞子。当然,这一切都不过是上帝的巧妙安排,而上帝之所以对人类特别关照,也是有目的的,就是为了显示上帝的仁慈和智慧。1.3近代(传统、强式)人类中心主义近代人类中心主义认为,非人类存在物只具有工具价值,不具有内在价值,不是我们伦理体系的原初成员,道德只与理性存在物有关;具有用道德原则调节自己行为的能力是获得道德权利的基础,非人类存在物不具有理性和道德自律能力,它们没有道德权利;人类有权绝对支配、统治、处置自然,只要这样做不损害他人的利益。由此可见,近代人类中心主义的核心就是征服自然、主宰
5、自然,摆脱自然对人的奴役。这种人类中心主义导致的惟一结果就是资源日益枯竭和环境濒临危机,人类陷入了不可持续的发展困境,因此它受到理论界众多学者的诘难和非议。近代(传统、强式)人类中心主义评析:(1)合理性。传统人类中心主义使人类确信人是自然界、社会、自己的主人,从而使人类从自然、社会、自身的奴役和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自然的、社会的、自己的控制者。传统人类中心主义主客二分,在弘扬人的能动性,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方面功不可抹,也正是人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取得了人对自然界的伟大胜利并创造了巨大财富,建构了现代文明。(2)局限性。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并非是以全体人类为中心的主义,在当代只是群体中心主义或少
6、数人中心主义,在代际只考虑当代人的利益而不考虑后代人的利益,即它否定“代际公平”。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人类中心主义应实现“从个人本位到类本位的转变”3。传统人类中心主义夸大了人的主体性与能动性,过分追求科学技术在征服改造自然方面的作用,忽视了科学技术在适应自然、协调与自然关系方面的作用,客观上助长了人类对自然不顾后果的掠夺和征服,导致了环境、生态的恶化。1.4现代(弱式)人类中心主义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是伴随着现代生态伦理学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是在当代以来生态危机日趋严重的情况下人类重审自身在宇宙中的地位、重审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结果。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抛弃了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不合理之处,如它的至上
7、性、惟一性、排他性、短视性等局限性,吸取了它的合理之处,如对人类利益的关心,对人类需要的维护,对人类价值的信仰以及对人的伟大创造力的理解等。又增添了新的内容,如看到了人与自然的休戚相关性,教导人们用相对的、有条件的、可变的观点,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主张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基础来规范人类的实践行为和建构新的文明发展模式。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评析: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强调把全人类的利益当作其行为的指针,强调整体的和长远的人类利益高于人们的局部和暂时的利益,将道德关心延伸到子孙后代,不仅考虑当代人的利益,更要考虑后代人的利益,使后代得以延续,后代人得以稳定、健康地生存和发展。有人认为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在一定程度上
8、还是利己主义,它的动机是带有功利性的,保护环境资源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但这丝毫不影响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在生态伦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物竞天择”是自然物种的生存法则,任何物种只有适应环境并在生存竞争中取胜才能存在下去,因而任何物种必须利己,人类作为一种自然物种也不可能超越“物竞天择”这一自然法则,所以人类任何时候都不会也不应当“高尚”到为了别的什么非人类的存在而否定自己的生存权利和根本利益。因此,对于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我持赞同、支持的观点,它可以作为保护环境的一种可供选择的伦理基础。2非人类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相反,非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并非只有人类才具有内在价值,动物、植物、甚至河流、岩石等
9、生态系统都具有内在价值,他们都是道德共同体的组成部分和成员。非人类中心主义是在人类中心主义发挥到极致科技的滥用导致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的基础上产生的。非人类中心主义包括以下三个层面:第一,在价值层面上,非人类中心主义主张自然本身具有内在价值,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动态系统,人类只不过是后来的加入者,自然的价值在人类存在以前就已存在,人对其具有客观义务;第二,在意义层面上,非人类中心主义反对把人类作为解释中心,解释中心应为整个自然界,主张人与自然地位平等,对自然不应该进行人为干预;第三,在利益层面上,非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应当扩大利益主体范围,利益主体不仅包括人,而且包括动物、植物等生命现象,它们虽然有别于
10、“人类主体”,但它们也应该像“人类主体”一样享有利益,必须把人类的道德关怀扩展到非人类领域。非人类中心主义分为三个主要流派,即动物解放或动物权利论、生物中心论和生态中心论。2.1动物解放或动物权利论澳大利亚哲学家彼得·辛格是动物解放论的倡导者。辛格认为,苦乐感知能力是拥有权利的充分条件,也是拥有道德关怀的充分条件,如果一个存在物能够感受苦乐,那么拒绝关心它的苦乐就没有道德上的合理性。不管一个存在物的本性如何,平等原则都要求我们把它的苦乐看得和其他存在物的苦乐同样重要。动物拥有苦乐感知的能力,因此动物理应进入人们的道德视阈。为了实现动物的解放,辛格还提出了“动物的解放是人类的解放事业的
11、继续”的命题。美国哲学家汤姆·雷根也是动物权利论的代表者。2.2生物中心论生物中心论认为,自然界是一个相互依赖的系统,人与其他生物物种一样,只不过是地球进化过程中的一个存在物,并不比其他物种来得优越,主张人的优越性只不过是一种偏爱一个特定物种而歧视其他几十亿个物种的不合理的自私的偏见,一切生命都是平等的。因此,施韦泽要求“敬畏所有的生命意志”,要求人们“在自己的生命中体验到其他的生命”。泰勒主张人们应该公平地对待所有种类的生物,因为“不存在比它们的价值更高的东西”,并且,人们应当像人类以各种机会追求幸福一样,实现动物和植物的幸福。2.3生态中心论关于生态中心论的思想,我们可以从莱昂波
12、德的“大地伦理学”和奈斯的“深层生态学”那里窥得一斑。莱昂波德认为,大地伦理首先就是要扩大共同体的范围,把这个共同体看成是由人和自然物一起组成的,这就需要人类改变作为自然征服者的面目,承认共同体中自然的权利和他们自身的价值,要把生物共同的完整、稳定和美丽(多样化)视为最高的善,共同体本身的“利益”才是判定人的行为的道德价值的重要标准。挪威学者阿伦·奈斯的“深层生态学”强调生物圈平等主义,要求人们尊重其他存在物的内在价值,并把其他存在物的利益看作人类自我利益的实现过程。非人类中心主义评析:(1)合理性。非人类中心主义对传统人类中心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它迫使人类中心主义重新反思、调整人
13、与自然的关系,为人类改造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理念、构建新的合理的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提供了借鉴;非人类中心主义提出的伦理原则尤其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人具有优先地位的原则,以及将人对自然的态度作为衡量人的道德境界的标准等,富有启示意义,其中不少原则与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原则具有相容性。非人类中心主义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质疑有利于人类更好地认识到自己在宇宙中的地位,对于抑制人类的盲目尊大、对自身理性的盲目夸大有一定的作用,有利于人类更好地处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合理利用自然。(2)局限性。非人类中心主义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指责有误。非人类中心主义对“人类中心主义”这一概念不能科学理解、正确运用,而是根据主观需要进行
14、随意裁量,比如任意改变概念的内涵,缩小概念的外延,把人类中心主义说成是“人类统治主义”。这样非人类中心主义将人类中心主义等同于传统人类中心主义,这对人类中心主义是不公正的。非人类中心主义主张自然界的权利,没有考虑到自然存在物不具有权利、义务的意识,也不具有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因而不能成为“权利主体”,也不能成为道德主体,道德关系只能存在于人类之间。非人类中心主义将自然物上升为权利主体,强调人类应当“尊重”、“敬畏”它们,并对它们承担责任,这是对道德关系的曲解。非人类中心主义主张自然界存在固有的“内在价值”,这是不合逻辑的。价值不是事实、存在,也不是事实、存在的固有属性,而是人类对事实或事
15、实的属性的评价。把自然界内部的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的关系事实说成价值,是不正确的4。非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不要对自然过程进行人为干预,也是不合逻辑的。与自然界的其它物种一样,人类必须不断地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才能维持自己的生存,人类对自然界的干预,本身就包含在自然界的进化之内,强调人类的“不干预”,就是对自然的最大的干预,让人不要干预自然,实际上是抹杀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这是不现实的。3走出、走入、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3.1走出人类中心主义此观点的逻辑起点为,人类中心主义是导致全球问题的思想根源。此观点认为,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观点,它的实质是一切以人为中心或一切以人为尺
16、度,自然界的价值要服从人的价值。余谋昌认为,人类中心主义虽然在人类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但它带来严重的生态危机,“为了人类的长远发展和未来幸福,我们应该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卢风认为:主体性预设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前提。主体性常常被理解为主动性、创造性、能动性,在科技时代,主体也被理解为自然过程的控制者、操纵者、复制者。这种主体性预设使人类中心主义包含:认识论层次上的人类理性至上论或自然科学万能论;实践层次上的人就是最高目的。可见人的主体性使人可以站在自然的对立面征服、开发、利用自然,而人的物质欲望的无限性则是人毫无节制地肆意破坏自然的原因。因而,主张正确估量人的理性,尊重自然规律,走出以人类为唯一中
17、心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是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出路。评析: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行不通(1)人类首先只能立足于自己,以自己为中心、为原点,根据自己特有的视角、方式和需要来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人类改造自然是为了人自身,破坏自然后又要保护自然最终还是为了人自身。如果抛弃这一视野和角度,就不可能对自然与人的关系作出任何解释,而且意味着人的主体性丧失。人类自身整体利益是人类实践行为选择唯一的和终极的价值尺度,这一点不可能超越也不应当超越。(2)走出人类中心主义,意味着否认人与自然的对立,忽视人与自然的差异性。人类是自然界孕育产生的,人既具有生物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其生物属性使人依赖自然,适应自然,同自然相统一。而
18、人类一旦从自然界中分离出来,就作为一个类主体站到了自然的对立面,人在其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是作为与其它自然物有质的区别而存在的。人类与自然的矛盾对立,正是促使人类社会进步的最原始的动力。(3)环境问题的解决,生态危机的克服必须依靠人类中心主义理念的支持,人类中心主义是走出生态困境的唯一有效途径。传统人类中心主义为人类带来舒适生活的同时,也使自然界不堪重负,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但也正因为此,才使人类关注到环境问题,只有在自身利益受到威胁时,人类才会如此迫切地希望摆脱这一危机。3.2走入人类中心主义此观点认为人类中心主义不是导致全球环境问题的思想根源,环境问题的出现恰恰是没有正确地理解、认识和运用人
19、类中心主义的思想。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人类中心主义是不可超越的,“跳出人类中心主义实在是舍近求远”,正如美国植物学家默迪所说,蜘蛛是蜘蛛的中心,人理所当然以人为中心,每一种物种的存在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和目的7。从生物学层面上看,人类不可以不以自身为中心,如果人类不以自身为中心,人这个物种就将消亡,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不争的事实。从价值论层面上看,人是价值世界的中心,人类奋斗和争取的一切都是人的利益,但是要实现人的利益,我们讨论的生态问题、环境问题,根本上、实质上也是为了维护人类整体,人类长远的利益。人类中心主义不等于人类沙文主义,不等于个人中心主义、群体中心主义,不能把生态危机归罪于人类中心主义本
20、身,需要对环境问题负责的只是狭隘、片面、扭曲的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不是要走出而是要走进真正的科学的人类中心主义。3.2超越人类中心主义此观点认为人类中心主义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效应,所以要超越。如有学者认为人类中心主义使人类确信自己是自然的主人、社会的主人、自己的主人,从而使人类从自然、社会及自身的奴役和束缚中解放出来。但人类中心主义又过度强调以人类为中心,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表现为过分地强调对自然的统治和索取,而忽视了对自然的依赖,导致了资源的枯竭和自然承载力迅速衰退。所以人类中心主义不可简单地加以否定,我们所要做的是反思、批判和超越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实现人类中心主义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使其更
21、合理、更完善8。持这种观点的学者看到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两面性,主张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但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不是简单地走入或走出的问题,而是要构建新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新模式,这种新模式可使用生态人类中心主义、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等不同的表述。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无论“走进”、“走出”还是“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其实可以在不同的层面上得到协调的理解,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并不矛盾。主张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实际上是要走出对自然实行专制主义的传统人类中心主义。主张走进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实际上是要走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至于超越,也是以人类中心主义为基点的,因为我们不能超越人类中心主义去解决人与自然的问题,超越是指超越人类中心主义中的不合理成分,使之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