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方案.doc(2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方案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研究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方案微观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稀缺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的经济学科。从本质上讲,微观经济学是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运行和发展的经济理论,是对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规律探索和实践总结。就研究内容而言,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源配置问题,是以单个经济单位,即个人及家庭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
2、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探讨与分析了生产者行为和消费者行为。目前,在我院微观经济学已经成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经济管理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学好微观经济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其对现实问题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但是,微观经济学是对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高度抽象和概括,包含大量的图形和数理实证分析,以及经济学的特有概念,这些理论往往使学生感到抽象、枯燥、难以掌握。因此,需要运用合理、形象、有效的教学方法,将这些抽象的理论以生动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一、 目前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1、以教师为中心的“
3、满堂灌”现象严重目前,教授微观经济学时仍然奉行传统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中仍存在以教师为中心的现象。这种 “教师中心”观把讲授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应有的地位和权利,在教学过程中不尊重学生的思想感情,忽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往往缺乏课堂交流,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既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创造精神的培养。这样即使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也容易把知识看成绝对真理,把学习简单看成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输入过程,低估了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和知识经验,轻视学习者心理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使师生的创造力在教学中得不到充分发挥。尤其对于微观经
4、济学这门课程,其理解难度较大,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按本宣科,那么,即使你把有关理论解释得再细致,也会使学生感觉你的课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好。2、不能充分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微观经济学涉及的内容覆盖面广,而且比较抽象,与学生中学阶段所掌握的知识结构是完全不同的。学生刚开始接触该课程会感到比较新鲜,但是随着课程教学的不断深入,他们由于受到自身生活阅历、观察与思考能力的限制,就会感觉到接受起来难度较大。微观经济学的一部分内容比较贴近现实,比如供求定理、价格理论等,会让学生感觉好理解一些,而消费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理论,就显得比较抽象难以理解了。就各种经济问题而
5、言,学生思考的深度和广度明显不足,与教师的期望相比较相去甚远。这样,学生普遍反映微观经济学难学就很自然了。此外,大多数经济管理类学生是文科出身,他们的数学基础略显薄弱,而微观经济学中有许多理论需要运用复杂的数理统计知识加以理解和分析,这也会使许多学生感觉比较困难。然而,目前尚有许多经济学教师没有注意到这些问题,没有正确分析学生学习该门课程所面临的现实困难,没有结合身边的具体实例来简化教学内容,却一味埋怨学生的接受能力太差,从而造成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严重后果。3、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不够充分在讲授微观经济学的过程中,多数教师能通过恰当举例,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理论,但是学生往往不能运用学习到的理论知
6、识,分析和解释当前的热点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经济学本身不是教条,而是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其结论性的基本原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原理的形成思路,也就是一种思想方法、思维过程。但是在现实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不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自己分析经济问题,不注意训练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同时学生也习惯通过死记硬背来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识点,掌握一些结论性的原理,而对于原理的形成思路却不甚了解。所以,这样的结果必然导致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会“纸上谈兵”。二、微观经济学教学方法的改进根据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中应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
7、课堂教学中注重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讲授微观经济学的过程中,要对课程内容的编排注意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要善于提出问题吸引学生的兴趣,再引入理论进行分析和解释。在需要的教学环节,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以启发学生的主动思维,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例如,微观经济学中供求定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就可以先提出现实生活中一些相关的简单的问题,如“某牌洗发水降价了,人们对它的需求量一般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市场上一种水果大幅度涨价,对另一种水果的销售有何影响?”等,让学生讨论分析,这时学生们一般都能经过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但是对于其中的原因却无从知道。这时教师就可以展开理论部分的介绍了,可以先提出需求
8、及需求曲线的概念,然后介绍影响需求的相关因素,再归纳出需求定理,最后探讨需求定理的例外现象。而对于供给理论部分的内容,就可以先让学生参照需求理论的知识框架自己学习,然后教师总结知识点,最后设置几点问题让学生讨论。利用好启发式教学方法,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应用知识的能力,而不是把学生的头脑当作装载、储存知识的口袋。2、加强案例教学,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微观经济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可以说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一种理论抽象,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为了增强教学的现实性,在教学方式上可以考虑采取案例教学的方法,选取的案例既可以是经典的经济学案例,也可以是身边的具体事例
9、。案例教学的本质就是让学生站在客观的角度来讨论经济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从中找到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并通过分析与决策,发现问题,找到对策。有些原理通过一些实际案例的分析,就会变得简单明了、通俗易懂。例如,市场失灵的问题,可以举高速公路、公交运输的实例分析准公共物品的解决对策;举造纸厂污染问题的解决,说明负外部性的治理。介绍机会成本的概念时,可以举上大学的实际成本与机会成本的比较;教师要多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案例以及身边经常遇到的小案例,让学生展开讨论。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使知识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得到激发和升华。3、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方式实践证明,微观经济学的课程特点决定了运用多媒体
10、教学方法和手段是一种非常理想而且实用的教学手段。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在预先制作的各种形式的电子课件中把经济学中大量复杂的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各种图表及其变化规律清楚地表现在屏幕上,这样既可以节约课堂教学的板书时间,又可以通过直观的多媒体演示,使学生清楚地了解各类图表曲线的变化情况,通过这种直观的教学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复杂经济学理论的理解,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在该课程电子教案的设计过程中,要做到内容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结构逻辑清晰,思路完整顺畅,使学生能快速、准确地把握教学的中心内容。同时课件的画面色彩要搭配合理,既要增强视觉刺激,又要避免长时间的刺激给学生造成视觉神经的疲劳。在运用多媒
11、体教学方法的同时,也要配合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的使用,因为采用多媒体授课时,课件是事先制作好的,其播放顺序和进度也是既定的,这样容易形成教学内容的固定化,教师很难有时间即兴发挥,有时甚至无法根据学生的反应及课堂气氛临时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造成授课形式呆板,灵活性不够,讲课的效果也很受影响。因此,在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时,教师也要注意声调的变化,手势的运用,必要时也要进行一定量的板书,来增强教学的形象性。4、进一步加大实验教学的比重在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中,要进一步加大实验教学的比重,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考分析能力。开展经济学课堂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将干巴巴的“黑板经济学”理论转化成
12、有血有肉的生动的“事实”,在加深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的同时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经济学的兴趣,保证了经济学的教学质量。比如,在向学生介绍了基尼系数的相关知识以后,可以安排学生搜集我国一段时期城乡基尼系数的相关数据资料,由学生整理成实验报告,来分析基尼系数与一国经济发展的关系。实验结束后教师展示、公开相关的实验数据与结果,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让同学们自己总结课堂实验中数据的特点,解释这些经济规律,引导学生逐步得出有价值的结论。这种课堂实验教学方法能将经济学原理深深地植根于学生的头脑中,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总之,微观经济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较强的课程,有其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以及独特的知
13、识结构和研究解决问题的系统方法,要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需要大量的教学实践,需要老师与学生双方的有效配合,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具体教学及考核方案:1、总体教学模式 微观经济学采用“重点讲解+课后准备+课堂讨论”的教学模式来完成本门课程的教学任务。2、教学内容的模块划分 根据微观经济学理论的逻辑体系,将本门课程分成如下几个模块(如下图所示)。微观经济学(72学时)供求理论(12学时)消费者行为理论(12学时)厂商理论(14学时)市场结构理论(12学时)一般均衡理论(6学时)需求定理(2学时)供给定理(2学时)市场均衡理论(4学时)弹性理论(4学时)基数效用论(3学时)序数效用论
14、(5学时)消费者均衡(4学时)生产理论(8学时)成本理论(6学时)博弈论入门(8学时)微观经济政策(8学时)完全竞争市场(6学时)不完全竞争市场(6学时)博弈论和策略行为(4学时)同时博弈:纯策略均衡(4学时)3、具体教学内容安排模块重点讲解内容课后准备课堂讨论供求理论1、需求定理;2、供给定理;3、均衡理论;4、弹性理论;1、有关人性假设的相关理论;2、“理性人”假设案例;3、“薄利多销”和“谷贱伤农”的经济原理;1、理性人”假设案例;2、“薄利多销”和“谷贱伤农”的经济原理;消费者行为学理论1、基数效用论;2、序数效用论;3、消费者均衡;1、案例:“春晚的怪圈”2、案例:“水和钻石的价格之
15、谜”3、案例:“最好吃的东西”4、案例:“宿舍奇遇”1、案例:“春晚的怪圈”2、案例:“水和钻石的价格之谜”3、案例:“最好吃的东西”4、案例:“宿舍奇遇”厂商理论1、生产理论;2、成本理论;1、案例:“大企业的低价”1、案例:“大企业的低价”市场结构理论1、完全竞争市场;2、不完全竞争市场;1、案例:“泛美国际航空公司的倒闭”2、案例:“折扣和优惠券”1、案例:“泛美国际航空公司的倒闭”2、案例:“折扣和优惠券”一般均衡理论1、一般均衡;2、交换帕累托最优;3、生产的帕累托最优;4、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博弈论入门1、博弈论和策略行为;2、同时博弈:纯策略均衡1、案例:“囚徒困境”;2、案
16、例:“聪明的小猪”;1、案例:“囚徒困境”;2、案例:“聪明的小猪”;微观经济政策1、市场失灵;2、政府干预;1、现实生活中得公共物品;2、案例:“南郭先生的故事”;3、案例:“火烧庆功楼”;4、案例:“公地的悲剧”;1、现实生活中得公共物品;2、案例:“南郭先生的故事”;3、案例:“火烧庆功楼“;4、案例:“公地的悲剧”;4、课程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的形式进行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其中比例分配为:平时成绩占总成绩50%,期末成绩占总成绩50%; 平时成绩由出勤情况、课后准备情况(以作业的形式考核)以及课堂讨论情况三个部分组成,其中,出勤情况和课后准备情况占平时成绩60%(每项分别占平时成绩30%),课堂讨论情况占平时成绩40%。 期末成绩根据学生的期末卷二成绩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