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剖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剖析.doc(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剖析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剖析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新内容有关调整部分:新规范于 2002年 4月 1日启用,原规范(GBJ7-89于 2002年 12月 31日废止; 新规范规定必须严格执行的强制性条文共 27条,具体分配为:第 3章有 2条、第 5章 有 4条、第 6章有 3条、第 7章有 3条、第 8章有 9条、第 9章
2、有 3条、第 10章有 4条;新规范主要修订内容是:明确了地基基础设计中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使用范围和计算方法; 强调按变形控制设计的原则,满足建筑物使用功能的要求;细化岩石分类和地基土的冻胀分类;增加有限压缩层地基变形和回弹变形计算方法;增加岩石边坡支护设计方法;增加复合地基设计方法;增加基坑工程设计方法;增加地基基础检测与监测内容;取消了壳体基础设计的规定。新规范第 1.0.2条中明确规定:地基基础设计,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保 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原则;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资料,综合考虑结构类型、材料情况 与施工条件等因素,精心设计。新规范第 1.0.4条中明确规定:在设计
3、时,荷载取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 构荷载规范 (GB50009的规定;基础的计算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砼结构设计 规范 (GB50010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的规定。强制性条文部分:第 3章“基本规定”之强制性条文:第 3.0.2条:根据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及长期荷载作用下地基变形对上部结构的影响程度,地基基础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所有建筑物的地基计算均应满足承载力计算的有关规定;设计等级为甲级、 乙级的建筑物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分类参见表 3.0.1 , 均应按地基变 形设计;注:场地和地基条件简单、荷载分布均匀的七层及七层以下民用建筑及一般工业建筑 物;次要的轻型建筑物,被
4、定为丙级建筑物。表 3.0.2所列范围内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可不作变形验算,如有下列情况之一时, 仍应作变形验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小于 130Kpa ,且体型复杂的建筑;在基础上及其附近有地面堆载或相邻基础荷载差异较大, 可能引起地基产生过大的不均 匀沉降时;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存在偏心荷载时;相邻建筑距离过近,可能发生倾斜时;地基内有厚度较大或厚薄不均的填土,其自重固结未完成时。对经常受水平荷载作用的高层建筑、高耸结构和挡土墙等,以及建造在斜坡上或边坡附近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尚应验算其稳定性;基坑工程应进行稳定性验算;当地下水埋藏较浅,建筑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存在上浮问题时,尚应进行抗浮验算。
5、可不作地基变形计算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范围(表 3.0.2摘录地基主要 受力层情况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 (Kpa 60 fak 80 80 fak 100 100 fak 130 130 fak 160 160 fak 200 200 fak 300各土层坡度(% 5 5 10 10 10 10砌体承重结构、框架结构(层 5 5 5 6 6 7注:1。地基主要受力层系指条形基础底面下深度 3b (b 为基础底面宽度 ,独立基础 下为 1.5b ,且厚度均不小于 5m 的范围(二层以下一般的民用建筑除外 ; 2.地基主要受力层中如有承载力特征值小于 130Kpa 的土层时,表中砌体承重结
6、构 的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 7章“软弱地基”的有关要求;3.表中砌体承重结构和框架结构均指民用建筑,对于工业建筑可按厂房高度、荷载 情况折合成与其相当的民用建筑层数;第 3.0.4条:地基基础设计时,所采用的荷载效应最不利组合与相应的抗力限值应按下 列规定: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或按单桩承载力确定桩数时,传至基础或承台底面上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相应的抗力应采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或单桩承载力特征值。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不应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相应的限值应为地基变形允许值。计算档土墙压力、地基
7、或斜坡稳定及滑坡推力时,荷载效应应按承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但其分项系数均为 1.0。在确定基础或桩台高度、支挡结构截面、计算基础或支挡结构内力、确定配筋和验算材料强度时,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效应组合和相应的基底反力,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当需要验算基础裂缝宽度时,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基础设计安全等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结构重要性系数应按有关规范的规定采用,但结构重要性系数 o 不应小于 1.0。第 5章“地基计算”之强制性条文:第 5.1.3条:高层建筑筏形和箱形基础的埋置深度应满足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要 求。 在抗震设
8、防区, 除岩石地基外, 天然地基上的筏形和箱形基础的埋置深度不宜小于 建筑物高度的 1/15;桩箱或桩筏基础的埋置深度(不计算桩长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 的 1/181/20。位于岩石地基上的高层建筑,其基础埋置深度应满足抗滑要求。第 5.3.1条:建筑物的地基变形计算值,不应大于地基变形允许值。第 5.3.4条:建筑物的地基变形允许值,按表 5.3.4规定采用。 对表中未包括的建筑物, 其地基变形允许值应根据上部结构对地基变形的适应能力和使用上的要求确定。建筑物的地基变形允许值(表 5.3.4摘录变形特征 地基土类型中、低压缩性土 高压缩性土砌体承重结构基础的局部倾斜 0.002 0.003单层
9、排架结构 (柱距为 6m 柱基的沉降量 (mm (120 200工业与民用建筑相邻柱基的沉降差 (1 框架结构 砌(2 体墙填充的边排柱 (3 当 基 础 不 (4 均 匀 沉 降 时 不 (5 产 生 附 加 应 力 的 结 构 0.002L 0.0007L 0.005L 0.003L 0.001L 0.005L注:1。本表数值为建筑物地基实际最终变形允许值;2.有括号者仅适用于中压缩性土;3. L 为相邻柱基的中心距离(mm ;4.倾斜指基础倾斜方向两端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的比值;5.局部倾斜指砌体承重结构沿纵向 612m内基础两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的比值。 (4第 5.3.10条:在同一整体
10、大面积基础上建有多栋高层和低层建筑,应按照上 部结构、基础与地基的共同作用进行变形计算。第 6章“山区地基”之强制性条文:第 6.1.1条:山区(包括丘陵地带地基的设计,应考虑下列因素:建设场区内,在自然条件下,有无滑坡现象,有无断层破碎带;施工过程中,因挖方、填方、堆载和卸载等对山坡稳定性的影响;建筑地基的不均匀性;岩溶、土洞的发育程度;出现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可能性;地面水、地下水对建筑地基和建设场区的影响。第 6.3.1条:压实填土包括分层压实和分层夯实的填土。当利用压实填土作为建筑工程 的地基持力层时,在平整场地前,应根据结构类型、填料性能和现场条件等,对拟压实 的填土提出质量
11、要求。 未经检验查明以及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压实填土, 均不得作出建筑 工程的地基持力层。第 6.4.1条:在建设场区内,由于施工或其他因素的影响有可能形成滑坡的地段,必须 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防止产生滑坡。对具有发展趋势并威胁建筑物安全使用的滑坡, 应及早整治,防止滑坡继续发展。第 7章“软弱地基”之强制性条文:第 7.2.7条:复合地基设计应满足建筑物承载力和变形要求。对于地基土为欠固结土、 膨胀土、湿陷性黄土、可液化土等特殊土时,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土体的特殊性质,选用 适当的增强体和施工工艺。第 7.2.8条: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或采用增强体 的载荷试验结果和其
12、周边土的承载力特征值结合经验确定。第 8章“基础”之强制性条文:第 8.2.7条:扩展基础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要求:基础底面积, 应按本规范第五章 “地基计算” 的有关规定确定。 在墙下条形基础相交处, 不应重复计入基础面积;对矩形截面柱的矩形基础,应验算柱与基础交接处以及基础变阶处的受冲切承载力; 基础底板的配筋,应按抗弯计算确定;当扩展基础的砼强度等级小于柱的砼强度等级时, 尚应验算柱下扩展基础顶面的局部受 压承载力。第 8.4.5条:梁板式筏基底板除计算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外,其厚度尚应满足受冲切承载 力、受剪切承载力的要求。第 8.4.7条:平板式筏基的板厚应满足受冲切承载力的要求。第 8.4.9条:平板式筏板除满足受冲切承载力外,尚应验算距内筒边缘或柱边缘 ho 处 筏板的受剪承载力。当筏板变厚度时,尚应验算变厚度处筏板的受剪承载力。第 8.4.13条:梁板式筏基的基础梁除满足正截面受弯及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外,尚应按 现行砼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有关规定验算底层柱下基础梁顶面的局部受压承 载力。第 8.5.9条:桩身砼强度应满足桩的承载力设计要求。第 8.5.10条:对以下建筑物的桩基应进行沉降验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