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东省教师资格深度自测预测题5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山东省教师资格深度自测预测题54.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教师资格试题一 , 单选题 (共20题,每题1分,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 【问题】 在生物教学中,不受时空限制、不受原物大小限制的直观手段是()。A.活的生物B.离体器官C.标本D.模型【答案】 D2. 【问题】 板书时,教师经常会在某些关键字词下方划横线,以引起学生注意,强调课堂重难点。这种强化方式属于()。A.语言强化B.标志强化C.动作强化D.变换方式强化【答案】 B3. 【问题】 从教学评价的直接目的来划分,综合入学测验属于()。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配置性评价D.终结性评价【答案】 C4. 【问题】 从单尾金鱼卵细胞中提取RNA注入双尾金鱼受精卵中,发育成
2、的双尾金鱼中有一些出现了单尾性状,这些RNA最可能是()。A.遗传物质B.TrnaC.mRNAD.rRNA【答案】 C5. 【问题】 以下关于传统发酵技术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A.酿酒过程中密封的时间越长,酵母菌产生的酒精量就越多B.酿制果醋所需酵母菌和醋酸菌的发酵底物、条件相同C.制作腐乳需利用毛霉产生的酶分解豆腐中的蛋白质等物质D.制作泡菜时,乳酸菌可以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和CO2【答案】 C6. 【问题】 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作出决策的活动是( )。 A.教学计划B.教学过程C.教学评价D.教学设计【答案】 C7. 【问题】 一个全部由基因型为Aa的豌豆植株组成的种群,
3、经过连续13代自交,获得的子代中, A.没有发生基因型频率的改变B.没有发生生物进化C.发生了隔离D.发生了自然选择【答案】 B8. 【问题】 提出问题解决的五步模式,被人们看作一种经典的解决问题过程的标志的人物是( )。A.杜威B.纽厄尔C.华莱尔D.巴甫洛夫【答案】 A9. 【问题】 在讲解细胞分裂时,演示自制的细胞分裂动感模型说明了直观教具在教学中的哪个作用?()A.设置悬念B.巩固旧知识C.突破难点D.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答案】 C10. 【问题】 蚂蜂遭到袭击时,蜂群共同向侵犯者发起攻击,从个体和群体的角度来看,其行为应属于()。A.攻击行为和社会行为B.防御行为和社会行为C.取食行为
4、和社会行为D.学习行为【答案】 B11. 【问题】 下列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A.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B.大力开展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变草原放牧为圈养等,以保护生物多样性C.对濒危动植物进行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D.禁止利用生物技术辅助珍稀动植物繁殖【答案】 D12. 【问题】 下列有关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染色体中DNA碱基对的替换、缺失、增添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B.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均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片段移接可产生基因重组D.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经低温或秋水仙素处理易出现染色体数加倍的现象【答案】 D13. 【问题】 从单尾金鱼卵细胞中
5、提取RNA注入双尾金鱼受精卵中,发育成的双尾金鱼中有一些出现了单尾性状,这些RNA最可能是()。A.遗传物质B.tRNAC.mRNAD.rRNA【答案】 C14. 【问题】 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的人是德国教育家、哲学家兼心理学家()A.赫尔巴特B.桑代克C.维果斯基D.乌中斯基【答案】 A15. 【问题】 关于生物大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大分子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B.核酸的特异性取决于特定的空间结构C.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取决于碳链的多样性D.构成DNA的单体在不同物种中通用【答案】 D16. 【问题】 下表为动、植物细胞工程的有关内容比较,你认为错误的
6、有()。 A.0项B.1项C.2项D.3项【答案】 B17. 【问题】 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较短暂的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的时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这一时期称为()。A.关键期B.守恒期C.转折期D.过渡期【答案】 A18. 【问题】 一对等位基因(F、f)位于常染色体上,经调查兔群中,雌兔基因型频率FF(30%)、Ff(60%)、ff(10%);雄兔基因型频率FF(20%)、Ff(40%)、ff(40%)。假设随机交配,则子代中()。A.基因型频率改变,该群体发生了进化B.Ff基因型频率为52%C.F基因频率雌兔为60%、雄兔为40%D.雌雄兔的基因型频率不同.进化
7、方向相同【答案】 B19. 【问题】 在学习了有关真菌的知识后,可以带领学生参观附近的平菇养殖场、食用菌厂,鼓励有兴趣的同学在教师的支持和帮助下到学校的生物园自己动手养殖平菇,明白了椴木栽培对森林资源的破坏,以及代料栽培的优点。通过讨论,学生充分理解了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增强了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的感情。以上教学活动体现了从哪一方面渗透STS教育 ()A.结合日常生活B.联系生产实际C.关注社会热点D.引入科技成果【答案】 B20. 【问题】 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造成这两种细胞上述差异的最可能原因是()。A.tRNA种类不同B.mRNA碱基序列不同C.核糖体成分不同D
8、.同种氨基酸密码子不同【答案】 B二 , 多选题 (共20题,每题2分,选项中,至少两个符合题意)1. 【问题】 打篮球属于()。A.细微型操作技能B.粗放型操作技能C.徒手型操作技能D.开放型操作技能E.闭合型操作技能【答案】 BD2. 【问题】 教师角色定位的一般认识有( )。A.学生的楷模B.父母的代理人C.知识的传播者D.学习的促进者E.学生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管理者【答案】 ABC3. 【问题】 对下面油画作品的作者和名称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拉斐尔的蒙娜丽莎B.达*芬奇的蒙娜丽莎C.拉斐尔的大公爵的圣母D.达*芬奇的大公爵的圣母【答案】 BC4. 【问题】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
9、的地位是( )。A.班级建设的设计者B.班级组织的领导者C.班级组织的教育者D.班级制度的执行者E.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答案】 ABC5. 【问题】 在一份书面学习材料中,记忆效果最好的位置往往是( )。A.开始部分B.结尾部分C.中间部分D.不一定E.都一样【答案】 AB6. 【问题】 儿童的发展包括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两方面,表现出( )等普遍特点。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E.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答案】 ABCD7. 【问题】 联结学习理论认为( )。A.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B.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C.强化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D.认知结构是学习的基础E.习惯是反
10、复练习与强化的结果【答案】 ABC8. 【问题】 班会一般有哪几类?()A.主题班会B.常规班会C.民主班会D.生活班会【答案】 ABD9. 【问题】 教育目的的选择、确立的基本依据包括 A.社会关系现实和发展的需要B.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C.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D.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E: 人的需要【答案】 ABCD10. 【问题】 下列表述中符合现代教育观要求的有( )。A.全面理解素质教育B.全面理解教育的功能C.教育就是为了考上理想大学D.应试教育也体现了全面发展教育【答案】 AB11. 【问题】 影响个体从众的因素主要有()。A.群体个数B.群体凝聚力和群体吸引力C.成员在群体中的地位D.
11、人的心理特点E.群体的性别比例【答案】 ABCD12. 【问题】 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经历的过程有()。A.前制度化教育B.义务教育C.普及教育D.制度化教育E.非制度化教育【答案】 AD13. 【问题】 客观题包括以下哪些题型?( )A.选择题B.完形填空C.匹配D.是非题【答案】 ABCD14. 【问题】 书面言语的出现比口头言语要晚得多,其特点包括()A.随意性B.具体性C.开展性D.计划性E.抽象性【答案】 ACD15. 【问题】 客观题包括以下哪些题型?( )A.选择题B.完形填空C.匹配D.是非题【答案】 ABCD16. 【问题】 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有( )。A.教师的领导风
12、格B.班级的规模C.班级的性质D.对老师的期望【答案】 ABCD17. 【问题】 巴甫洛夫提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主要包括A.消退律B.效果律C.练习律D.泛化与分化律E: 准备律【答案】 AD18. 【问题】 语文课上,老师要求学生用“活泼”一词造句,学生甲站起来说:“李华同学在体育课上的表现很活泼。”老师点评道:“很好。”学生乙站起来说:“河里的水很活泼。”老师沉吟了一会,点评说:“说水活泼不合适,这个句子不贴切。”学生乙狐疑地坐下了。你认为这位教师的做法有何不妥之处?()A.限制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B.没有敏锐地捕捉教育细节C.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D.开拓了学生的视野【答案
13、】 ABC19. 【问题】 下列哪些因素有利于孩子的创造性的培养?( )A.父母受教育程度较高B.对子女的要求不过分严格C.对子女的教育采取适当辅导策略D.家庭气氛比较民主【答案】 ABCD20. 【问题】 读书指导法包括()A.指导学生预习教科书B.指导学生复习教科书C.指导学生阅读参考书D.指导学生阅读自学资料E.指导学生编写学习资料【答案】 ABCD三 , 大题分析题 (共5题,每题8分)1. 材料:1870年的普法战争结束后,统一的德意志帝国成立。此后,德国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从1870年至1913年,德国工业生产增长46倍,同期英国只增长13倍。1870年至1900年,酸和碱等基本化
14、学原料的产量增加了7倍,染料的产量增加了3倍,均已跃居世界首位:1900年,世界所用染料的45是德国生产。1913年,德国贸易已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3,而英国是15。1857年德国第一个卡特尔出现,1905年达385个,并迅速向更高的形式辛迪加和康采恩发展。摘编自王珏世界经济通史问题:(1)根据材料概述这一时期德国经济发展的突出表现。(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这一时期德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答案】(1)德国经济发展的突出表现:工业生产增长速度快,超过同时期的英国化学工业产量增长迅速,并跃居世界首位。德国在世界贸易总额中占据重要地位仅次于英国。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较快,垄断组织出现并向更高级的形
15、式发展(2)德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1871年,德国实现统一,逐渐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为商品交换和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环境。德国本土和占据的法国领土拥有大量矿产资源,比如阿尔萨斯和洛林的铁、鲁尔的煤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德国是后起的工业大国,能够吸收英、美等国的发展经验,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工业体系。德国交叉进行两次工业革命,注重将科学成果应用到工业生产,容易采用新型生产设备和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国内的统治阶级容克贵族拥有大量资金和土地,其经济利益与资产阶级利益趋于相近进行了大量的投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 观看视频,根据要求回答问题。题目:迟到记得在一个寒冬的早晨,西北风呼呼
16、地刮着。同学们在上早读,书声琅琅。我刚到校,来到班上。这时,一个学生走进教室。我大声说:“XX,你为什么又迟到?把手放下站好.”忽然,我听到有人嘀咕:“.自己也迟到.”一名同学正在向旁边的同学使眼色,脸上露出不服气的神情。我心头一惊,正要发作的火一下子熄灭了。这事儿使我陷入深思。平时,一些看起来很细小、很微不足道的事情,由于没有重视,结果给了学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课上,有的学生被叫到前边板演,写完后随手把粉笔往台上一扔,没有轻轻地放回粉笔盒;小干部用教鞭敲击讲台面要同学们安静下来这不都是我的行为在学生身上的再现吗?我感到,在学生面前,教师的一举一动都要谨慎。数十双眼睛好像数十面明澈的镜
17、子,照得教师毫发毕现,不容你有丝毫的懈怠。(1)材料中,教师扮演的是什么角色?为什么?(7分)(2)这一材料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7分)【答案】【要点】(1)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在这一材料中,教师主要扮演着不范者角色。由于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教师的举止会成为学生仿效的对象,教师的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可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事的态度对学生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些都决定了教师的活动必然带有强烈的示范性。因此,教师必须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2)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因此,教师应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教师应关心学生,尊重、信任
18、学生;教师应为人师表,严格要求自己,将做人与育人统一起来,时时处处为学生做榜样;树立终身学的思想,不断钻研,不断进取。3.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水墨画将墨色分为几种用笔又有哪些变化(2)依据本课材料,拟定合适的教学方法并说明理由。(3)依据拟定的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答案】(1)水墨画将墨色分为焦墨、淡墨、浓墨、重墨、轻墨。用笔由于含水量的不同有干、湿、浓、淡的变化。(2)教学方法:讲述法、示范法、练习法。本堂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教师通过示范法更加直观地把方法示范给学生,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运用练习法引导学生自己体验实践,做到理论和实践相
19、结合。而讲述法则是贯穿在整堂课程之中,用语言传授本节课的重难点,完成教学任务。(3)教学过程活动一:角色转换,激趣导入教师播放西游记片段,设问:师徒四人,你最想饰演哪个角色为什么学生讨论发言,以“齐天大圣”最多。教师顺势提问:还能为孙悟空想出更多的招式吗教师用毛笔作画展示并引出课题水墨动物。活动二:赏析作品,发散思维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握笔姿势,随机播放音乐,并引导学生跟随音乐的节奏用毛笔表现出来。学生尝试跟随节奏作画。教师继续提问:观察完成的作品,说一说宣纸上的笔触有怎样的特点学生观察回答。4.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一次,我正在布置作业:“每个生字写5遍。”就听有个同学小声说:“都会写了,还
20、让写!”我没说话就下课了。但这件事引起了我的反思,在班会上,我提出了“教师怎样留作业”的问题。经过商讨,同学们一致同意:常规性的作业应该写,但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决定多写或少写,其他时间可以做自己更感兴趣的事。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绝大多数学生都在不同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写作业成了他们自己愿意做的一件乐事,再也不是苦差事了。问题:结合这位教师的做法,谈谈怎样组织学生自主学习。(20分)【答案】(1)对学生现在的学习基础、智力水平、能力高低、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特长等有一个准确的评价。(2)在完成学校统一教学要求并达到基本培养规格的同时,有所选择和有所侧重地制定进一步加强某方面基础
21、,扩充某方面知识和发展某方面能力的计划,调整、优化已有的知识。(3)按照既定计划积极主动地培养自己。(4)在实践中能不断修正和调整学习目标。5. 2004年中国教师杂志对儿童的生存状态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833名学生中,有4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童年不快乐,主要表现是受考试折磨、没有自由、压抑、紧张、忙碌。学生的年龄越大越觉得自己的童年不快乐。问题1简答题就上面调查的数据,分析学校教育中是否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如果存在,是什么原因导致的?问题2简答题你认为,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纠正这些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答案】1、从材料中的调查
22、数据可知,学校教育中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即学校以发展学生的单方面素质或以助学生通过考试为根本教育目的的教学活动,忽视了学生的个性成长。究其原因,出现这种状况是由应试教育所致,应试教育把单纯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作为学校的唯一追求,这种片面的教育成了学生各方面素质全面发展的绊脚石。2、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教育教学中还存在如下问题:重智育,轻德育、体育、美育;重考试科目学习,轻非考试科目学习;重文化知识传授和应试技巧培养,轻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面向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学生课业负担依然过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学生体质和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部分指标有所下降。针对以上问题应采取如下措施:高认识,加强对实施素质教育的领导;坚持德育为先,构建全面育人的工作机制;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改革,探索建立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机制;规范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