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析.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47993312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最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析.doc(2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析高等职业教育适应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研究“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析王林【摘要】高等职业教育具有明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职业特征,以及较强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文章探讨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问题,阐述了几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思路和做法。【关键词】工学结合 校企

2、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为引领和促进高职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院校建设项目,明确指出示范院校要“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职业岗位要求与专业教学计划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式”。一、“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模式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简化形式,这一模式定义有三个要点:第一,模式是现实的抽象概括,来源于现实;第二,模式是理论性的形式,反映一定的理论基础;第三,

3、模式是简化的形式,突出主要的,略去次要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在正确教育方针的指引下,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工学结合是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方面,它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本质含义,即知识和劳动相结合,强调过程的结合;另一方面,它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形式,即产业界与教育部门或院校与企业的结合、合作,强调对象的结合。工学结合及其相关概念均是基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是以学校与企业合作为具体表现形式的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工作的结合。校企合作指职业院校与企业进行多层次、全方位合作,共同就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师资建设、实训条件等方面不断进行

4、调整和优化,依托企业实训资源优势,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主题是: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参加实际工作结合在一起,使他们能学到课堂中学不到的东西,并接受一定的职业训练,取得一定的工作经历,从而顺利地进入职业生涯,有利于今后更好地发展。显然,它的目标指向集中在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上。综上所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具体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教育的有机结合,并发挥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

5、目的的教育模式。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1.理实合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着眼点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一线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这种能力的基本要求是真实工作环境下的见多识广和反复训练,尽可能在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中进行学习与训练是培养这种能力的唯一途径。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充分利用行业、企业的教育资源,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能力、经验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使学生在与企业、社会的广泛交流中获取知识,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在项目开发中提高能力,在真实的生产性实训环境中得到最有效的锻炼。2.产教互补。高职学院一般拥有科技、人才、信息

6、资源和规范的教育服务体系,是学生学习知识、提高技能的主要场所,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但一般缺乏生产性实践场所特别是与产品制造技术同步发展的大型设施、设备。企业为了进一步提高竞争力,希望学院参与其生产技术应用性课题的研究,为其提供能零距离上岗的学生作为企业员工的补充。企业拥有的生产线和施工现场成为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学生在这里可以得到“真刀真枪”的训练,企业的技师和工程技术人员在生产现场指导学生开展学习和实训。另外,教师通过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和参与企业的应用性课题研究,既服务了企业,也提高了“双师”素质。3.就业导向。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学校能迅速而准确地明确行业、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能力标准

7、,采用整合的能力观,通过对职业、岗位和工作过程进行系统分析,确定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构建适应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动态结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合作开发满足行业、企业需求的课程模块,编写相应的实用教材。在设计教学内容时,以完成一项企业完整的工作任务过程来安排“一体化”教学,不仅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更注重对学生非职业能力的培养。这种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合作,以课程体系构建和课程内容重组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必将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三、“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建设。完善相

8、应的校企合作组织和运行机制,形成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的长效工作机制,进一步推行“专业+订单企业”“专业+系办产业+合作企业”等“系企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模式,以及教学内容理实交替、教学场地校企交替、教学时间季节交替紧密协作型“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聘请相关行业企业一线技术骨干全过程参与专业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围绕实际工作岗位职业活动的各项工作任务、项目及职业资格证书要求,设置课程及实训实习项目,按照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整合教学内容,构建集素质培养、技术基础知识、专业能力训练、工作实践、职业培训为一体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形成国家级、省级和院级三级工学结合精品

9、课程体系。同时,以学生为中心,改革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探索并实施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教、学、做”合一等多种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2.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利用“系企一体”的模式优势,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和管理制度,完善“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制定企业兼职教师聘用、培养与考核评价管理办法,探索建立行业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实践技能课兼职教师的长效机制和动态管理机制,大量聘请合作办学企业的技术骨干担任实践技能课和顶岗实习的兼职教师。通过参与精品课程建设、到合作办学企业顶岗实践、参与应用技术研究、国内外学术交流与进修等形式,着力提高专任教师的综合职

10、业素养与实践教学能力。3.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依据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要求,按照专业基础实训、专项技能实训、专业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四个层次,采取自建、共建、捐建等多种方式,在企业专家的指导下,建成一批融教学、培训、生产、职业技能鉴定和应用技术研发等功能于一体,具备“系统性、生产性、开放性”特征的校内实训基地;按照“以专业带产业、以产业促专业”的思路,创新“系企一体”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建设“产学一体”的、满足学生综合实训和生产实习需要的系办产业;紧紧依托合作办学企业,完善校企共建共管的长效运行机制和校企一体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校外顶岗实习基地,确保全部学生有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经验

11、。4.管理制度建设。完善职责分开、权责明确、自我发展、依法管理的院系两级管理体制,明确两级工作职责,建立“精干、高效”的管理体系。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竞争、开放、流动的现代人事工作机制,建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和优劳优酬的校内分配政策。围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学分制教学管理改革,建立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和工作规范,完善顶岗实习管理、指导和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学生顶岗实习信息管理平台,构建以实践教学为重点的质量保障体系。建立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学生管理工作机制,搭建全方位、全过程的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1. “系企一体”模式。所谓“系企一

12、体”是根据专业人才未来可能从事职业岗位的工作要求,把专业技能训练的实训场建成具备经济功能的企业、公司等专业实体,成为具有教学、科研、生产、经营、服务、管理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组织,即把专业办成教学实体、经济实体和管理实体,实行教学、生产、经营、服务一体化。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依托汽车运用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等专业,建立了湖南新中皇汽车维修有限公司、汽车驾驶培训学校、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湖南金顺公路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湖南众智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家惠超市六个专业实体。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学生在实习指导教师的带领下,直接到中皇汽车维修厂承接和参与各类事故车辆维修、保养、损失估价和保险实务训练;道路桥

13、梁、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直接到金顺、众智公司的工地进行测量、放线、施工等方面的现场教学,先后参与了多个工程的勘测监理。“系企一体”模式在教学管理上采取专业系负责制,教学组织上依托实体基地,把与专业建设相关内容与生产、经营、服务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师生既是教学人员,又是生产、经营、服务人员。2. “订单”培养模式。“订单”培养是指学院与用人单位签订用人协议,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充分利用校企双方各自的资源优势,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实现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最后由用人单位按照协议约定安排学生就业的合作办学模式。学院先后与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长沙中联重工科技股份发展有限公司等多家大中型企业开展了“订单

14、”教育。体现订单培养、校企深度融合主要依托课程建设,以学院的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三一”订单班为例,学院教师与“三一重工”的企业教师共同以企业工作过程为基础,构建了基于工作任务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装配模 块检测模 块调试模 块售后服务模块维修模 块租赁模 块销售模 块三一重工企业模块中联重科企业模块山河智能企业模块华宇集团企业模块新利恒企业模块专业核心课模块职业素质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图1 基于工作任务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全部课程由四个模块构成,即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企业模块和岗位(特长)模块。前两个模块为公共平台,主要为学生搭建专业框架和保持职业发展能力而设计;后面两个模

15、块为职业平台,主要是为学生实现零距离上岗而设计,相应课程只对相应企业班级开设。前两个模块和企业模块的一部分内容主要在校内进行,以情景式和案例式教学为主,企业模块中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和特长模块内容安排在实习期完成,主要由实习带队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在联合办学企业讲解,完全针对学生实习产品和顶岗工作过程进行生产性教学,实现工学结合。“订单”模式做到了:培养方案校企共订,即针对企业的相关岗位,遵循高职教育的内在规律,校企共同制定包含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计划、教学方法、评估标准等在内的一整套培养计划;教育资源校企共享,先后由企业在学校投资近千万元建立了“三一实训室”“中联实训室”等,企业车间成为学生顶岗实训基

16、地,企业技术骨干成为学院兼职教师,学院选派骨干教师参与企业的科研开发和为企业培训员工;教学过程校企共管,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招生计划、日常行为规范、顶岗后的工资待遇等管理和考核办法,企业还设立了奖励基金,用于鼓励“订单”班的学生和教师。学生就业校企共管,参与订单培养的学生就业绝大多数去联合办学企业就业,提高了学院的整体就业率。3. “秋去春回”工学交替模式。“秋去春回”工学交替模式,是我院道路与桥梁技术、工程造价等交通土建类专业,根据湖南春季多雨、秋冬干燥的气候特点和施工企业季节性施工的具体要求而建立的“1+40.5,秋去春回”人才培养模式,如图2所示。“1+40.5,秋去春回”人才培养模式第一学

17、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上学期下学期上学期下学期职业素质模块公共课模块计算机基础模块工程计算模块公路土工试验模块工程材料试验模块顶岗实习模块职业素质模块路桥施工模块顶岗实习模块工程质量检测模块路桥施工现场管理模块选修课模块毕业设计模块路桥基本设计模块工程测绘模块图2 “1+40.5,秋去春回”人才培养模式第一学年完成计算机基础模块、工程计算模块、工程测绘模块、公路土工试验模块及工程材料试验模块的理论学习;第二学年上学期到施工单位先由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岗前培训,然后进行顶岗实习,从事道路及桥梁的施工放样、工程材料的质量检验和内业等工作,以提高其测量岗位及试验岗位的工作能力;第二学年下学期返校系统学习路桥

18、基本设计模块、路桥施工模块的相关知识,初步具备了道路桥梁现场施工知识后;第三学年上学期到施工现场,在现场施工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学会按图施工,经过一个秋天的顶岗实习,使学生具备独立处理现场技术难题的能力。“秋去春回”工学交替模式做到了:由校企双方共同开发学习内容模块和学生质量考核标准,由企业提供实习工地和岗位;共同制定学生顶岗实习计划,明确实习目的和要求,聘请企业相应岗位的工程师作为实习学生的实习指导老师。学生到工地后由企业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岗前培训,明确岗位技能要求和各种规章制度。学校带队老师协助企业指导教师进行各个实训环节的监控与管理,实习结束后,由企业工程师对学生的岗位技能掌握情况和实习表现进

19、行考核评价,再由系部组织带队老师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及实习效果的考核,确保学生的学习质量。五、“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1.怎样化解“系企一体”中“企”的经营活动与“系”的教学活动的矛盾。“系企一体”的优势在于“企”受制于“系”,企业由专业系统管,在这种体制下,企业具有培养学生和为学生提供实践训练的义务,利于校企深度融合。在工学结合过程中,企业得到了学生的智力支持,但由于工学结合是全方位、全过程的,当学生的技能和经验不足时,或多或少地会影响企业的效益,对一些关键技术的使用和处理,学生还只能停留在观察体验阶段。因此,如何解决企业经济效益与人才培养的关系,是“系企一体”模式应进一步深入

20、探讨的问题。2.怎样调动订单培养模式中企业的积极性。我国尚未出台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优惠和鼓励政策,企业之所以愿意与学院实施订单培养,目的是为得到零距离上岗员工带来的劳动力支持。目前我国就业市场总体疲软,人才相对过剩是普遍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对人才有较大的挑选余地,从企业角度出发去积极主动寻求合作伙伴开展订单培养的热情不是很高。相反,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学校为了提高就业率,寻求订单合作培养的积极性却很高。在合作双方积极性不对等的情况下要开展大规模订单培养,具有一定难度。另外,由于订单培养方案要按照企业的要求“量身定做”“量体裁衣”,针对性较强,一旦企业经济效益滑坡,就会给订单学生

21、的就业与转岗带来一定困难。3.怎样解决“工学交替”中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的转换。在道路桥梁工程专业等土建类专业实施季节性的工学交替,但企业的施工进展往往与教学内容不一致。另外,在企业的生产施工高峰期,企业不希望用新的实习学生来替换那些已经掌握技能的员工。怎样实现企业的施工进度与学校学习内容的转换和衔接,也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的内容。综上所述,我们实施多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做到了专业培养方案与企业需求对接、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对接、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对接、学生就业与产业发展对接,实现了“教、学、做”合一,招生培养就业相统筹。注释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

22、200616号)Z2006-11-16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Z2006-11-03黄中益职业指导学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9:289陈解放基于中国国情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07(7):52参考文献1陈解放“产学研结合”与“工学结合”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6(11)2姚寿广对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框架的思考与设计J中国高等教2006(12)3课题组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2007(5)4施新高职双师型队伍建设思考J职教论坛,2006(11)5金川高职重点专业

23、建设的模式与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5(10)6颜道胜高职专业建设若干问题的理论探索J职教论坛,2005(3)7王林论高职专业教学改革的若干问题J职教论坛,2004(11)8王林高职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4(12)9王林论高职专业实体化J职业教育研究,2007(1)10谢川对高职专业设置与建设的思考J机械职业教育,2007(5)作者简介:王林(1964-),男,湖南双峰人,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教管理。(湖南长沙410004)课题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职院实践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与实施”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XJK06CZC035)原载教育与职业2008年21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