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系统常用诊疗方法及护理.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循环系统常用诊疗方法及护理.pptx(3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循环系统常用诊疗方法及护理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30页介入性诊治技术介入性诊断包括:心导管检查术;外周动脉或静脉造影;冠状动脉造影术;心内电生理检查等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30页心脏起搏器治疗电极脉冲发生器发放一定频率,振幅的电脉冲刺激心脏心脏起搏器心脏有规律的收缩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30页起搏器的类型DDD方式(房室全能型起博)VVIR(单腔频率适应性起博)DDDR(双腔频率适应性起博)VOO方式(心室非同步起博)VVI方式(心室按需起博)VAT方式(心房同步起博)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30页适应症1.房室传导阻滞2.心梗并房阻3.病窦综合征4.快慢综合征5.药物治疗效果不满意的顽固性心衰
2、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30页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30页护理术前护理心里护理辅助护理抗生素皮试训练床上大小便应用抗凝剂者停用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30页护理术后护理休息与活动 生命体征检测伤口护理与观察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30页护理嘱病人平卧位或左侧卧位1-3天根据情况可适当抬高床头3060勿用力咳嗽协助完成生活护理沙袋压迫伤口6-8小时定期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有无渗血、红肿、局部疼痛观察皮肤有无变暗发紫、波动感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30页护理u心电监护 术后给予24h心电监护,观察起搏器情况及心率心律,血压的变化,如有异常通知医生。u描记十二导联心电图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30页健康指导告知
3、病人起搏器的设置频率使用年限妥善保管起搏器卡,外出时随身携带避免强磁场、高电压的场所移动电话远离起搏器至少15cm出院后半年内每1-3个月随访1次,情况稳定后半年随访一次,接近起搏器使用年限时,应缩短随访间隔时间,在电池耗尽之前及时更换起搏器。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30页心脏电复律 短时间内向心脏通过以高压强电流,使心肌瞬间除极,消除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使之恢复窦性心律的方法。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30页心脏电复律u适应症1.室扑和房颤2.房扑和房颤伴血液动力学障碍者3.药物及其他方法治疗无效的或严重血液动力学障碍的PSVT、室速、预激综合征伴快速心律失常 u禁忌症1.病史多年,心房明显增
4、大或有附壁血栓2.伴高度或完全房室传导阻滞房扑和房颤3.伴病窦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4.有洋地黄中毒、低钾时等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30页电复律种类直流电非同步电除颤直流电同步电复律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30页电复律能量选择室颤200360J房颤100150J室上速100150J室速100200J房扑50100J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30页复律前护理术前指导及检查药物应用术前当天晨禁食物品准备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30页复律中配合摆放体位,松开衣领,有义齿者取下开放静脉通道,给予氧气吸入清洁电击处皮肤,贴放电极片连接电源,打开除颤器开关,按需选择按钮遵医使用镇定剂放置两极板按充电钮充电到所
5、需功率放电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再次电复律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30页电复律部位电极板的部位分别位胸骨右缘2-3肋间和心间部两电极板的距离不应小于10cm同时观察心电图,不可接触病人及病床,两电极板同时放电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30页复律后护理卧床休息24h持续心电监护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有无栓塞征象继续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观察有无皮肤灼伤,其他心率失常协助医生做好处理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30页冠状动脉造影术 提供冠状动脉病变的部位、性质、范围、侧枝循环状况等的准确资料,有助于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是诊断冠心病最可靠的方法。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30页TIMI试验分级标准0级 无血流灌注,
6、闭塞血管远端无血流I级 造影剂部分通过,冠状动脉狭窄远端 不能完全充盈II级 冠状动脉狭窄远端可完全充盈,但明显影慢,造影剂消除也慢III级 冠状动脉远端造影剂完全而且迅速充盈和消除,同正常冠状动脉血流 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30页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30页适应症对药物治疗中心绞痛仍较重者,明确动脉病变情况胸痛似心绞痛不能确诊者疑有冠心病而无明确性检查未能确诊者心梗后再发心绞痛或运动试验阳性者急性冠脉综合征拟行急诊手术者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30页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用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从而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的方法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30页类型经
7、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冠状动脉内旋切术旋磨术激光成形术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30页方法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30页术前护理术前指导常规术前护理口服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直接PTCA可服阿司匹林300mg或波立维300mg;择期PTCA术前口服阿司匹林或波立维)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30页术中配合强调术中有心悸、胸闷等任何不适应立即通知医生。重点监测导管定位时、造影时、球囊扩张时及有可能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时心电及血压的变化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30页术后护理观察患肢末梢循环、伤口、温度患侧肢体制动,床上大小便心电、血压监护24小时常规使用坑菌素准备用物,协助拔鞘管抗凝治疗伤口换药后适当活动,密切观察伤口情况坚持正规服药,定期复查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30页术后护理按压穿刺部位15-20min以彻底止血,以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沙袋压迫6-8h,术侧肢体制动24h;24h后嘱其逐渐增加活动量;鼓励多饮水,以加速造影剂的排泄;指导病人合理饮食;卧床期间加强生活护理。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共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