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整理)有关一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6篇.docx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702324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2.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整理)有关一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6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22年整理)有关一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6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整理)有关一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整理)有关一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6篇.docx(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有关一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6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说课稿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1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连山区世纪小学的李娜。我说课的内容选自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题目是:小兔请客。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对于本课的教学,我将从以下三方面谈谈我的设想。我将本次说课分为设计理念、设计思路、教学程序三部分。第一部分: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2、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对于本课的教学,我将从以下三方面谈谈我的设想。1、创造利于学生成长的课程环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经历数学化的过程,让学习数学、探索知识成为学生的需要。2、提供小组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不断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3、鼓励算法多样化,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应有的尊重。因此,在现实情境中,有意识地采用操作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等活动方式,让学生从中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尝到发现数学的滋味。第二部分:设计思路1、教材特点小兔请客的教学内容是100以内的整十数加减法,是本

3、册教材计算教学的起始,也是进一步学习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它是在学生认识了100以内的数和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小兔请客的童话故事,创设加减法的具体情境,从中引出问题:一共有多少个果子?草地上还剩下多少个果子?然后让学生用小棒代替果子摆一摆,帮助学生建立加减法的表象,最后鼓励学生列出抽象的算式,再让学生尝试解答。通过交流,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同时结合算式引导学生认识加减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本单元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根据标准的理念,在教学中,把计算教学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2、学生分析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差,

4、有意注意时间短,他们只对数学学习的过程和外部活动感兴趣,他们更乐于在动口、动手、动脑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中学习。那么,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形象具体的直观演示,丰富多彩的游戏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激起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3、教学目标基于以上的认识,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整十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能正确计算。(2)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探索的意识。4、教学重难点根据新课标、教材、以及学生的认识

5、规律,我确定的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熟练地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第三部分:教学程序依据这节课的教材知识结构,为优化教学过程,实现尊重学生、注重发展的课堂教学要求,这节课的程序安排如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通过课件显示情境图:春天来了,小草绿了,森林里的小动物也该出来活动了,你们看这些小动物在干什么呢?请同学们把这幅美丽的画面编成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通过让学生讲故事来了解图意,然后揭示并板书课题:小兔请客。以谈话的形式自由交流,并正确灵活地运用情境教学,使学生融入想像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根据一年级

6、学生的特点,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学生感兴趣的连环画,创设了小兔请客情境。1 探索加法的计算方法(1)出示第一幅图并提问:你能根据这幅图,提出数学问题吗?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指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提出问题,更能激起学生的探求欲望。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仔细观察,积极思考,会提出许多问题。比如说:一共有几盘果子?一共有多少个果子?其中解决较难的问题一共有多少个果子?视为重点。(2)提问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果子怎样列算式呢?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不但要学会提出问题,还要学会解决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0+30=或30+20=(3)那么20+30等于多少呢?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鼓励学生动手操作

7、学具,先自主探索计算方法。之后,教师再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算法。这样的教学安排,是依据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个理念设计的。作为教师要深入每一个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交流,让每一位学生学会相互倾听、相互质疑。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懂得尊重别人,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知道如何吸取和采纳别人的建议。反馈计算方法。学生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可能得出不同的计算方法。这时,可能出现的方法有以下几种: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先摆2捆小棒,再摆3捆小棒,合起来是5捆,也就是50根小棒,所以20+30=50;因为2+3=5,所以20+30=50;因为2个10加3个1

8、0是5个10,所以20+30=50;用数一数的方法10,20,30,40,50;在计数器十位上先拨2个珠子,再拨3个珠子,合起来5个珠子表示50,所以20+30=50。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并把它说给你的小伙伴听一听。新课标倡导鼓励学生根据具体问题的需要选择算法,教师要特别尊重每个学生的思考,注意保护每个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学生在实践与交流中,基础好的学生可以自主探索出新方法,基础较差的学生也可以从众多方法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教师不要限制学生用哪一种方法,而是让学生在实践与交流中,自己去体会、理解、选择。这样既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差异,又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思维能力都得

9、到了发展。2探索减法的计算方法课件显示第二幅情境图,指导学生说出图意,重点在于同第一幅图相区别。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把你的问题在小组内说一说,并试着自己解决提出的问题。有了上面的学习和引导,学生对于这些问题应该会很容易的解答出来。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解决问题,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小组交流后,进行全班交流。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010=40或5040=10。 在学生已探索出加法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探索减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很容易由加法类推到减法,由此培养学生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3学习加、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在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中,每一个数都和你们一样,有自己的名字,想知道它们的

10、名字吗?这时如果有的学生知道,就让学生介绍。并边说边板书如下: 20+30=505010=40加 加 和 被 减 差数 数 减 数数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可再次举例说明。运用儿童化的语言,再次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计算。做完后组织学生口答,并说出计算过程。用你喜欢的方法算,学生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通过这道题也加深了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2、 过课件演示小猴子、小兔子、小刺猬在快乐的做游戏,这时又来了几只小动物,他们做起了找朋友的游戏,你能帮他们找到自己的朋友吗?通过

11、找出得数相同的算式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3、 几个小动物做完了游戏,高高兴兴地去参加森林联欢会,许多小动物都来参加了。看!它们正在布置会场呢!(课件显示情境图)指导学生叙述图意,并解答。这时可能出现的算法有:8030=50(张);30+(50)=80(张)。两种方法都是正确的。4、 课件显示小动物们参加完联欢会,都要回家,可是该怎样安排坐车呢?先让学生先思考过程,然后说出自己的想法,只要说得合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把加减运算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以故事的形式贯穿练习,生动、有趣、层次分明。这样设计既符合儿童的特点,又为学生的思维提供足够的素材、足

12、够的空间,使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发展,特别是乘车这个开放性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全课总结: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得高兴吗?你学会了什么? 一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2 一、教材分析跳绳是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的一节新授课,本课是在7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8的加减法教学的。学生基本掌握了简单的说和算。二、学生分析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并掌握了以内的加减法,已具备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这个班的学生大部分上过学前班,数的组成也基本上知道;大部分的学生会看图说算式。所以这节课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提出相关的加减法问题的能力,组织学生交流加减法算式,体

13、会加减法之间的关系。三、说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并掌握“8”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让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境列出算式,并能说出算式的含义,培养学生的数感。3、指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4初步养成仔细观察、主动思考、认真倾听、大胆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说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正确计算“8”的加减法,掌握计算方法。难点:能用“8”的加减法解决问题。四、说教法和学法本节课我采取情景演示法,自主探究法,引导学生结合情景图,鼓励学生仔细观察、主动思考,然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说出算法,掌握8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五、说教学过程(一)复习口算。(二)创设情景引入。(三)学

14、习新知。课件出示课本第38页主题图1、仔细观察图,从图中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2、提出问题并解决(1)一共有几个小朋友?你能列算式解决吗?(2)你能说一说算式中各数字的含义吗?(3)你是怎么计算出来的?能给大家讲讲吗?(4)根据刚才找到的数学信息,你还能列出不同的加法算式吗?你能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吗?(5)你能提出一个用减法解决的问题吗?3、师写算式学生猜算式表示的意义。4、“8”的组成。学生动手操作将8个桃子分给两只猴子。5、说一说。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结合给出的算式3+5=进行交流。练习1、课本练一练1、2题。2、手指游戏:同桌两人进行,要求两人的手指合起来是8个。(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什

15、么收获?你的表现怎么样?(五)作业布置 一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分与合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练习8-10各数的分与合的过程。第2题用“猜”的形式巩固对10的分与合的理解;第3题综合了8-10各数分与合的内容,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熟悉8-10各数的分与合。第4题让学生应用对8-10各数分与合的理解填空;第5题通过富有情趣的练习形式,启发学生灵活应用数的分与合的知识合理作出选择。第6题是通过填一填,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有条理思考的重要性。第7题是写数练习。这一部分内容为以后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奠定了很重要的基础,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

16、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巩固运用学过的知识。2、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3、发展学生的有序思考和分析、推理等能力。本节课的重点:在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过程中,形成“分”与“合”的思想本节课的难点:形成“分”与“合”的思想,为以后的加与减的学习打基础。二、说教法:1、情景教学法练习课是很枯燥的课型,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情景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本课我设计了一个蚂蚁旅行的故事贯穿整个练习,让每一个

17、练习都联系起来,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不会让学生感觉枯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发现法:在分一分的时候,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发现出有次序有条理的分法,自己发现出分与合的联系。从而掌握一些自己整理知识的方法。三、说学法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观察比较以及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实践操作法、观察比较法也是本节课中学习练习的主要方式,同时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1、观察法:在出现实物或是画面时让学生用完整的语方表达出来是很好的学习方法。观察目的确,比如怎么样才能又快又好的将各种可能的分法全部分到?先要观察再思考,不仅给学生独立思考

18、的机会,而且教给学生观察的思维方法。2、实践操作法: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他们需要通过种活动来学习知识,发展自己的智慧。因此,在练习的时候,通过学生动手摆一摆。找一找,亲身感知,巩固数的分与合,从而小结出数组成的规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获得知识的能力。四、说教学程序:(一) 情境引入:因为学生对分与合的知识已经接触很多,所以先设计每个学生完成一个分与合的练习。这样有竞赛的情况下,抓住孩子爱玩的特点,积极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二) 将分与合的题贴到黑板上,学生就利用这些教具进行有序的分解。再小组利用学具进行活动,完成课本第一题,组织交流,要求学生有条理地进行

19、表达,并提醒学生从分与合这两个角度分别说一说。(三) 玩猜一猜的游戏:师先示范,在纸上写上10的分解,让学生来猜;然后小组进行活动。先由一人在纸上写好一种分法,再让其他同学猜。这样既可巩固有关数的分与合知识,又可以增强学生的练习兴趣。(四) 第三题,我将它改成放风筝的游戏。说说8-10各数的分与合。在教师示范后,放手让学生自己来出题。(五) 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个号码,第五题的时候,让学生自己去找朋友。练习时,可以一座房,一座房地考虑。全体学生都动起来,让学生有兴趣去参与教师所设计的活动。(六) 因为事先正好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所以第6题让每个组的学生都来种一棵小树。提示学生有次序地填写。从下往上

20、,左边的数由大到小,右边的数由小到大。再让学生按顺序说说各数的不同分法,帮助学生熟练掌握。(七) 写字练习穿插在课堂中,让学生在动中能静一静。(八) 小结 一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左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第三课时的内容。2、教学内容的地位与作用左右是前后上下的延续性学习。但认识左右比认识前后上下要困难一些。“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要具有更强的空间观念。通过学习,可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以后认识立体图形建立空间立体感打好基础,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教学目标(1)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

21、相对性。(2)在认识“左右”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判断能力,能够运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通过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4、教学重点: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5、教学难点:体会“左右”的相对性二、说教法本节课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和学习,重视让学生亲身体验,因此,我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及充分挖掘现场课程资源来启发学生进行学习,并采用各种有趣的小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一个广阔、自主的空间中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在观察与操作中认识和体验左右。1、首先,创设一个和谐的学习情境,与学生交流谈话,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有的两只

22、手,一只是左手,另一只是右手,初步感知了左与右,并且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2、在学生初步感知“左右”后,以学生原有的经验出发,开展各种学习活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说一说”左右手能做哪些事;“找一找”身上像左右手这样的好朋友;“做一做”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摆一摆”学具等。让学生在这些简单而有趣的活动中辨别左右,加深对左边和右边的认识。这样的教学方法灵活多变,学生既感到亲切而又不觉得枯燥,乐与参与学习。3、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身边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左右”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处处可见,因此,除了认识和体验“左右”外,还要引导学生懂得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

23、左右”的认识,并且体验到数学学习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三、说学法低年级儿童好奇、好动,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应考虑儿童的年龄特征,因此,学生的学习应以活动为主,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基于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左右”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但不一定准确判断的情况下,我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说、找、做、摆、看、练的活动,逐渐加深对“左右”的位置关系的认识。1、说。是从生活经验入手,说左右手分别能做哪些事,这是对左右的初步认识。2、找。是找像左右手这样的好朋友,这是对左右的进一步了解。3、做。这是听口令做动手的小游戏。除了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加深学生区别左与右。4、摆。通过摆学具,使学生把对左右的

24、认识变成得心应手的知识。5、看。这是让学生观察由于他们的转动,右边事物的不同,初步体验左右的相对性。6、练。达到巩固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四、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谈话:同学们,淘气和笑笑他们平时可喜欢玩游戏了,你们喜欢吗?喜欢的请举手。你知道你举的是哪一只手吗?(右手)那么另一只手就是(左手)。2、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对新朋友:左右(板书)(二)操作活动,认识左右1、亲身体验,初步感知左右(1)右手除了用来举手发言,还可以做什么?(拿筷子吃饭、拿笔写字)左手呢?(吃饭时用左手拿碗)(2)左右手是一对

25、好朋友,能帮我们做很多的事情,找一找自己身上还有这样的好朋友吗?(左右眼、左右耳、左右脚)2、小小游戏,进一步认识左右(1)动一动:张开你的左手摇一摇,张开你的右手摇一摇;伸出你的左手向左转一圈,伸出你的右手向右转一圈。(2)听口令做动作:左手摸摸左耳,右手摸摸右耳,跺跺你的左脚,跺跺你的右脚,左手拍拍右肩,右手拍拍左肩3、摆摆学具,辨别左右(1)动手摆:铅笔在最左边;小刀在最右边;文具盒在中间;橡皮在文具盒的左边,铅笔的右边;尺子在小刀的左边,文具盒的右边。(2)说一说:从左数,橡皮是第几个?从右数,橡皮是第几个?尺子的左边有什么?右边呢?(3)打乱学具,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小组内议一议,说一

26、说。(三)引导观察,体会“左右”的相对性(1)同桌同学面对面站着,观察左手和右手,你发现了什么?(2)转动方向,观察左边和右边的事物,你发现了什么?(3)小结:方向改变了,左边右边也改变了。(四)联系实际,解决问题(1)解决课本60页“找一找”。出示挂图:师:这位小朋友遇到了一个难题,你们能帮助他解决吗?这位小朋友想到小明家玩,可他只记得上楼左拐是小明家,小明住在几号房呢?(2)解决“练一练”第3题。A、师:停车场的管理员听说你们学会了新知识,想请大家帮忙解决一个问题,看看是什么吧。B、出示挂图:从右边数大客车是第5辆,一共有()辆车。C、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3)解决“练一练”第5题。A、出

27、示挂图:想一想,他们都是靠右边走的吗?B、小组讨论、交流C、到楼梯去走一走,亲身体验一下D、小结:我们不仅仅上下楼梯时要靠右边走,在马路上行走时也要像这些小朋友一样靠右边走。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五)总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六)拓展延伸同学们回家后,看一看你们家左右两边分别是谁的家。 一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教材简析:最喜欢的水果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调查与记录中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观察他人的方法的基础上,尝试亲历数据收集整理的活动,体会调查与收集、整理数据的必要性。最喜欢的水果的情境是学生学习统计的载体,教材通过设置这一活动性的生

28、活情境,让学生深入的体会调查的必要性及其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根据大纲的要求,设计教学目标如下:1、借助为联欢会购买的水果情境,引导学生体会统计调查的必要性,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示整理数据的结果。2、结合调查数据的记录,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提出简单的决策建议。在解决熟悉的问题中,体会调查与收集、整理数据的必要性。3、初步学会与同伴的合作,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而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示整理数据的结果,体会统计与调查的必要性,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结合调查数据的记录,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提出简单的决策建议。教学中要用到的多媒体课件是

29、这节课要准备的教具。二、说教法、学法1、设计思路由于二年级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统计活动会有一些接触,虽然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统计知识,但对于本课的学习他们不会感到陌生,所以设计了一个庆元旦联欢会的情境,让学生帮老师调查同学们最喜欢吃的水果,在他们调查、记录数据的过程中,体会调查与收集、整理数据的必要性。2、教法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这节课主要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活动,放手让学生在小组内尝试调查活动,记录数据。3、学法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上,力求体现: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发现问题,感受到统计调查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和方法。这节课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

30、的主体,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程序:情境导入,揭示课题主动参与,探索新知综合实践,学以致用学生回顾,教师小结第一个环节:情境导入,揭示课题以庆元旦举行联欢会为契机,老师要给同学们买一些水果,可是老师该怎么买呢?哪种水果买多些?哪种水果买少些呢?让学生帮老师调查同学们最喜欢吃的水果,从而引出课题。第二个环节是:主动参与,探索新知让同学们从事先准备好的四种水果图片中选出一种你最喜欢的水果图片。选好后先请第一小组的同学将各自所选的水果图片贴在黑板上,再请同学们观察这样贴能不能一眼看出第一组的小朋友最喜欢什么水果,如果这样摆不好,你觉得怎样摆比较清楚明了。并上黑板摆放图片,并说明这样摆的

31、理由然后教师小结:像这样就是我们第一组同学最喜欢的水果的统计图,通过这个统计图我们一眼就能看出喜欢什么水果的多,喜欢什么水果的少,那老师要想知道我们全班小朋友喜欢水果的情况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制作一个统计图呢?随即教师课件出示最喜欢的水果统计图,由学生汇报,教师将全班学生喜欢的水果图片填入统计图中。再根据统计图师生一起填写统计表。然后学生根据统计图和统计表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解答。第三个环节是:综合实践,学以致用由于我班的同学都在学校吃早餐,可食堂的工人师傅们并不知道同学们最喜欢吃什么样的早餐,所以有时侯做了同学们都不喜欢吃的饭菜时,就会剩下很多,造成很大的浪费。怎样来解决这个浪费的问题呢?由此引导

32、学生说出可以利用刚才学到的统计知识统计出同学们最喜欢的早餐。2、教师给每小组发一张早餐统计图,让学生在喜欢的早餐上画三角符号,由小组组长将本组的统计结果贴在黑板上,然后集体填写全班学生喜欢的早餐统计图和统计表。看着这张统计图和统计表请学生说说你想对食堂的管理人员提点什么建议?希望他们怎么做?第四个环节是:学生回顾,教师小结小朋友们,学了这节课你们知道要比较东西的多少的时候,画什么图比较好啊?(统计图)那在画统计图时要注意些什么呀?(先把东西分一分,再摆一摆,摆的时候注意要把东西摆放整齐) 一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6 11减几是小数学第一册第四单元中的一节,内容包括准备题、例1到例4。教学目标:1、

33、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11减几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学习有关11减几的计算方法, 并能正确的计算。2、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操作、交流中培养学生自主 探究的能力,得出多样化的算法。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4、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体验到成功解决 数学问题的喜悦。教学重点: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操作、交流中培养学 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出多样化的算法。教学难点: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分析问题的思路,掌握11减几的计算方法。关于教法:本节课属于计算教学,在教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34、:1、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计算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用不

35、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提倡算法多样化,使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多种方法中肯定有比较简便的方法,但是并不是每个同学都能很快接受快捷方便的方法,因此教师只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同时给他们留出消化吸收的空间,千万不要强加给学生,应让他们在逐步的体验中自然而然的接受,从而选取更优的方法。关于学法: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1、在具体情景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的成功、学习的快乐。2、在动手操作、独立思考、进行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通过比较,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学习方法。3、

36、通过灵活、有趣的练习,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技能。4、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数学的应用,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过程:在引入新课的时候应用学生以往学过的知识设置问题,让学生知道用17-5的方法计算11-5是不行的,从而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让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算法,再交流得出计算方法,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的方法,为学生提供了一次对比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比较、分析,从而优化自己的计算方法,使学生不仅学会了计算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搜集、获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练习过程中应用添圆列算式以及摘苹果游戏,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达到巩固新知的作用。最后对学生在知识掌握、技能提高等方面作全面的总结。我采用的复习题是和新课密切相关的,几加几等于11、11减1再减几、用10减几再加1,这些都是新课要用到内容。在引入新课的时候我采用问题引入法,从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入手,让学生知道用以前的方法,也就是从散的里面减不够,设置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第 24 页 共 2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