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结题报告模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结题报告模板.doc(5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结题报告模板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太平中心小学小课题组2015-1-10一、课题的提出近年来,我校学生的语文整体水平还不尽人意,表现在学生的阅读理解、概括表达能力较差。这给语文教师增添了一份担心,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成为当今语文教师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要提高学生的
2、语文阅读能力和水平,任务是复杂而又艰巨的。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教学实践也告诉我们,单凭语文教材那仅有的几篇课文,是不足以使学生的阅读知识转化为能力。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只有进行大量的阅读,才能使学生吸收和储备大量的优美语汇,拓宽知识面,提高阅读分析理解能力,从而具备较好的语文素养;也只有通过大量课外阅读,学生能感知丰厚的感情语言材料,增强语言文化沉淀,提高读书能力。课文新课程标准也对小学阶段语文课外阅读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小学生要扩展自己的阅读面,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背诵优秀课文60篇。”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从而对课外阅读在语文教
3、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培养小学生阅读的兴趣在课外阅读中是极其重要的,也是学生终身受益的。因此,如何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已是阅读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二、概念的界定(一)阅读兴趣:一是具有阅读的强烈兴趣,见到书报有看的欲望,经常看书看报;二是具有一定的阅读方法,注意力集中,边看边思考,查工具书,收集资料,写读书笔记;三是具有一定的阅读鉴别能力,自觉抵制不良书籍,有健康的阅读期待。(二)课外阅读:就是课堂教学时间以外的一切阅读。从时间上,可以是课堂教学以外的一切时间的阅读;从方式上,可以
4、是看书读报,也可以是上网浏览;从内容上,教材以外的一切有益的、健康的阅读。通过阅读,一方面可以扩大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另一方面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三)在“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这一定义中蕴含着两个教育观念。1、实践观:这个课题研究的目的是形成课外阅读的氛围,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目的是迅速而有效地扩大学生的吸收量,开拓学生的视野,获得丰富的知识,加宽加厚学生的人文底蕴,进而培养和提高读写能力。2、环境观:营造读书的环境比单独阅读一本书要重要和有意义的多。只有老师、学生都行动起来,共同形成这样一个良好的氛围,才能推进阅读活动的进行,也能使学生所读之书更有实效。三、研究的理论依据(一)认知
5、建构理论。学生学习的过程并非是被动地吸取知识、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而是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构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再创造过程。所以,在指导阅读的过程中,要遵循知识形成的规律,来促使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二)教学认识论。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和能动的反映过程。认识起因于主客体方面的相互作用,学习过程的主体是学生。现代教学论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能使学生从多渠道获得知识,而且让学生在阅读中更具有自觉能动性、独立自主性和开拓创造性。(三)积极强化理论。强化学生积极行为产生的内部情感体验,使积极的情感态度得到巩固,并对以
6、后的更高层次的情感态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条件。对学生阅读中的点滴体会及闪光点、成功点或创新处,应运用各种方式予以积极强化,如鼓励和表扬、赏识等,以巩固学生的积极行为。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一)研究目标:1、学生目标:重点通过对我校四、五、六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和指导,使教师、家长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从小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提高课外阅读的能力。落实语文课标中关于小学课外阅读量的指标:小学四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50篇;五、六年级不少于100万字,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从而扩大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
7、情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教师目标:使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机衔接,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让课外阅读指导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切合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心理需求,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提高阅读的实效性。(二)研究内容:1、具体而真实掌握学生阅读的有关情况,了解他们阅读的兴趣、阅读面、阅读量、阅读途径、阅读方式和阅读效果。、为学生阅读创设更大的空间,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科学地利用好学校的图书室;倡导学生以及家长,少买一样玩具,少吃一次零食,把节省下来的钱购买图书,并和班级同学进行共享,成立班级图书角。、通过课
8、内多角度的有意识的阅读指导训练,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选择课本中经典的文章,设计拓展性阅读指导方案进行共享,以一篇带多篇,以精读带博读,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通过开展多形式的课外阅读活动,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浓郁的阅读氛围,营造校园阅读文化氛围,浓厚校园文化积淀。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既要完成量的规定,更要在阅读中真正受益,努力使每一次阅读都成为丰富语言和精神的有效阅读。具体的操作措施和做法如:把学生的阅读成果以各种形式进行展示;用读书竞赛等多种形式营造班级阅读“内环境”;用优秀阅读个人、优秀阅读家庭事迹介绍、表彰等办法,营造家庭阅读“外环境”,这样校内外并进,以
9、浓浓的阅读氛围引领学生快乐地、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掌握学生对“课程标准”中“关于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的建议”的实施情况。根据学生实际,开展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演讲会、评选小书迷、读书笔记评比、手抄报设计评比、读后感评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五、研究的方法(一)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行动研究法。通过对学生课外阅读状况的分析与研究,制定出课外阅读的具体计划,开展实践与研究,并在不断研究的过程中采用边学习、边研究、边改进、边总结、边提炼的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培养起一支高素质的学生课外阅读指导队伍。(二)调查研究法。通过调查把握学生的阅读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了解课外阅读的教学情况及其效果。(三)经验总结
10、法。课题组的教师不断研究,及时总结提炼成功的经验。避免一切从头做起,善于总结和筛选以往的经验,并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总结新经验,以保证课题研究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四)文献资料法。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手段广泛收集和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参考或直接应用相关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寻求理论与实践创新,避免重复研究,浪费资源,以保证课题研究的高起点和课题成果的高水平。 六、研究的对象太平中心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七、研究过程与研究策略2013年3月,我们课题组提出了“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这一课题,针对研究目标,结合语文新课标阅读教学的要求,我们根据本校情况尝试了我校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研究:(
11、一)全面调查并分析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二)优化读书环境,创设广阔的阅读空间,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供良好条件。(三)通过课内多角度的有意识的阅读指导训练,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四)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探索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研究提升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策略。本课题研究的时间已一年多了,我们课题组成员在这段时间内,通过学习、研究、实践、反思、提高,取得了一些收获。第一轮学习实践阶段(2013年3月2013年6月)(一)问卷调查,了解实情为了了解我校学生阅读、特别是课外阅读的状况,本学期初,我们着重对本校四、五、六年级这三个年级的370名学生从阅读时间、阅读方式、阅
12、读类型、午读情况等进行了抽样调查,旨在通过了解学生阅读的兴趣爱好、阅读习惯和阅读内容等,对学生的阅读现状进行分析,力求找准突破口,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现对本次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如下:是否喜欢阅读喜欢18550%比较喜欢16043.24%不喜欢9926.76%阅读的时间不花时间5013.51%0.5小时16745.14%0.5-1小时17346.76%阅读方式读书做记号11130%摘 抄词 语13035%提 出问 题6718.11%写 读 后 感6216.76%经常查字典3710 %每学期课外阅读量不读13636.76%三本以内20655.68%三本以上7420%课外阅读对学习
13、有帮助吗有33390%不大5615.14%无0阅读书籍种类文学故事12433.51%脑筋急转弯或漫画等娱乐书17848.11%学习辅导(如优秀作文)24766.76%科幻书籍6718.11%调查显示:43.24%的学生比较喜欢阅读,但是阅读的时间不够充足,每周只有46.76%的学生阅读时间超过1小时。学生在接受文本阅读的同时,也在接受电视、电影、电脑、游戏等多种声像的刺激,而电影、电视、游戏等声像制品又以层出不穷的手段和方式刺激学生的眼球,吸引学生的听力,使学生对于白纸黑字的铅印文本越来越疏远,读书的人群越来越少。学生对于全是文字的读物不太感兴趣,如阅读文学作品的学生只占到33.51%,他们更
14、喜欢的是文字内容与图画相辅相成的读物。随着年龄的增长,课外阅读有“功利性”增强的趋势。学习辅导类读物,如作文书占66.76%,可以看出,部分家长和老师极为重视这类“知识型”书籍的阅读,阅读“作文宝典”成了学生习作的秘密武器,致使学生在习作中出现“雷同现象”、“无病呻吟”,习作成了“假、大、空”的舞台,缺少学生思维灵动的火花。在对学生的读书习惯调查显示:只有16.76%的学生读后会写阅读心得,大部分学生在阅读时只是用眼睛看,不善于思考,只有18.11%的学生在阅读时会提出问题,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只有10%的学生去查字典。这就说明,学生阅读自主性还不够强,阅读处于被动状态,存在着为完成任务而阅读
15、的现象。(二)营造氛围,创设读书环境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营造氛围,积极创设条件,让学生广泛地“读”,大量地“读”,经常性地“读”。那么教师就要成为一个有心人,有心构建书香班级,有心搭建学校与家庭的交流平台。A、建立优秀的书香班级: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资源和班级图书角,成立班级读书组织,制定详实可行的学期阅读计划,定出合理的读书措施,完善并落实图书借还登记制度,确定阅读评价规则,每月开展“围绕一个主题的阅读”评比活动。在有序、有竞争的读书氛围中,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是一种动力、一种提升。B、营造浓浓的书香家庭:利用家长会、校讯通等形式,宣传“每天读书一小时”活动。与家长达成共识,建
16、立家庭课外阅读联系卡。请家长尽力为孩子的课外阅读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多给孩子买课外书;抽出时间陪同孩子一起读书看报;或者让孩子当自己的老师,在浓浓的亲子读书氛围中,让孩子们感受到阅读是一种快乐,一种亲情。第二轮学习实践阶段(2013年7月2014年2月)(一)探索阅读指导方法,为阅读提供科学引领,让学生会读 精读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方法的重要性。知识是死的,方法是活的,掌握了做事的方法、技巧才能事半功倍,触类旁通。在课外阅读中,学生往往不知道如何来“读”,有的走马观花,这边读,那边忘,读到最后,连文章讲了什么内容,也说不出来。有的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
17、因此,我们首先就要利用语文课或阅读课,用科学的方法引导他们不但爱“读”,而且会“读”,读得有收获。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语文课本里的文章就相当于数学课本里的例题,课堂上学习课文,就像给学生讲例题,是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使学生得法于课堂,得益于课外。在实验中我们探索出了阅读教学中的五步读书法。、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自己读课文,发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告诉他们要利用工具书自行解决,这样学生就掌握了利用工具书的方法,慢慢养成利用工具书的习惯。在这一过程中还应教给学生浏览读、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细读课文,多方感悟。在这一过程中教会学生边读边想边做记录的方法,以及自己质疑并
18、解疑的方法,从多方面感知课文,培养自主阅读的能力。在做记录时,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要学会用固定的符号,如:重要的地方在下面画“”,关键词语在下面加“”精彩语句在下面加“o”,需要重读或摘抄的章节在前面加“”,对某些内容有疑问就打上“?”。这样学生就会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在解疑时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反复阅读,或找同学讨论,或查资料,慢慢找到获取知识的途径。、精读课文,悟情明理。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内容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如教学徐悲鸿励志学画这篇课文时,抓住“他知道靠争论是无法改变别人的无知和偏见的,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体会徐
19、悲鸿为祖国励志学画的决心,表达了徐悲鸿强烈的爱国心,同时受到为祖国努力学习的教育。、美读课文,积累运用。课文中有些句子是靠感情朗读来体会的,如桂花雨这篇课文中描写摇花乐的语句“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要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才能读出作者当时的兴奋、欢乐之情。在这一过程中,还应引导学生积累知识和优美语句,如九寨沟最后一段“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这段既概括了九寨沟的特点,知识性也很强,语言又非常优美就让学生摘抄到“阅读集锦本”上。5、通读全文,回归整体。一篇文章读完了,有什么收获,这时需要来一个快速回
20、读,进行总结。通过这样的课堂阅读,学生学到了阅读方法,并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就能提高课外阅读的效果,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当然,并不是什么书或文章都这样一步一步去读,应教给学生根据需要采用相应的阅读方法。 泛读法:在课外阅读方面,我们除了教学生用以上讲的“五步读书法”来精读美文,我们还借鉴了鲁迅先生的读书方法:泛览,他提倡博采众家,取其所长,主张在消闲的时候,要“多翻”。鲁迅先生说:“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他认为这种方法可以防止受某些坏书的欺骗,还有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增长知识等好处。著名学者郭启宏先生在一文章中提出的4种读书法,也是让学生泛读
21、,让学生有阅读的强烈兴趣,见到书报有看的欲望。1、蜻蜓点水法。只在书上款款飞,一点,二点,三点,如打水漂。浅尝辄止,是因为无意饱餐。据说郭沫若、老舍和杨绛都用过类似的读法,称作跳跃式浏览。2、信马由缰法。抓到什么读什么,有兴趣就读,没兴趣就歇。因为漫无目标,所以可行可止。思想无负担,放松近乎惬意。3、改弦易辙法。一册书读来无味,绝不强求,马上换书。再无味,再换,至三番乃止。教师明确告诉学生新课标在阅读方面质和量的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诵读古代诗词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只有达到了这个质和量的要求,才算达到了
22、要求。(二)开展各种读书促进活动,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乐读1、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以活动引领阅读,激发阅读,A、家庭读书活动 向家长倡议:争当“学习型”家庭。要求全体学生的家长配合读书活动,建立“家庭小书库”,带头读书,做到“三个一”,与孩子同读一本书,写一篇读书心得(父、母、子各写一篇读后感,也可共写一篇),家长与孩子搞一次学习交流(谈心或分享学习成果)。有条件的家庭,要经常带孩子到书店购书,到图书馆借书,拓宽读书渠道,倡导家长在孩子过生日时以书为礼品。 父母在家督促孩子每天阅读课外书(时间不少于30分钟),并给予一定指导。B、学校读书活动 创设班级读书口号:我读书,我阅报;我成长,我快
23、乐。 开展师生读书成长日记接力活动。每天早晨利用10分钟时间,教师为学生朗读一段好书。教师和学生之间设一本师生成长日记接力本,记下教师和学生在读书成长的足迹。教师每月写一篇,学生每天轮流写,同时鼓励家长也参与写阅读接力日记。 举办读书心得交流会。一学期准备12次读书心得交流会,让学生介绍自己所读书目,读书收获,读书方法,讨论解决读书中遇到的问题,推广成功的读书经验。在交流中指导,另外设置阅报栏,读书卡、手抄报展板,朗诵台等,可供学生读书展示的舞台,让交流无处不在。2、参加各类征文评比活动,激发阅读向纵深发展积极参加社会各单位主办的读书征文比赛。让学生的阅读和外面的世界接轨,在竞争中努力,在成功
24、中开怀。比如,参加镇、县组织的“做雷锋式的好少年”,“我的中国梦”征文比赛在活动中,学生买书读书的热情很高,积极参与课外阅读的实践。将课外阅读转化为一种自觉的学习兴趣。在比赛中得奖,这样让学生体验阅读的快乐,使他们士气大增,课外阅读兴趣盎然。在阅读中,学生体会到了“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的真正含义。3、开展各类读书展示活动,激励学生向往阅读小学生课外阅读,既渴望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外显,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认可与赞许,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定期向学生展示他们的课外阅读成果,使每位学生心理上产生极大的满足感,是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又一重要举措。为了进一步拓宽阅读渠道,丰富内容,灵活形式,在
25、教学中我们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让他们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感受大阅读的魅力,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积淀丰厚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写好读书日记“记”是读的深化,所以要教给学生做读书笔记的基本写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要求学生不拘一格,灵活形式,设计各具特色的读书笔记,让读书笔记成为学生自由吸收和创造的快乐天地。创办阅读手抄报以“读书有感”为主打板块,刊载学生的读后心得。再配以“好书荐台”、“我的读书趣事”和短小精悍的“名人读书故事”、“读书名言集锦”等板块。举办摘抄展览教师指导学生把用得准确、生动的词语或形象具体、含义深刻的
26、句子,或精彩的片段,在不能剪贴的情况下用一个专门的笔记本(取名为“采蜜本”)摘抄下来,每周在班上交流展评,比谁摘录的句段精彩,有价值。既鼓励那些读好书的学生继续坚持下去,又激励那些读书落后的学生奋起直追,达到优生更好,后进生尽力赶上两全其美的效果。编办班级黑板报学生将阅读所得以图文并茂的黑板报形式展示出来,完全按照学生自己的意愿,设计栏目编排版面,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特点,使黑板报异彩纷呈,各具特色,每半个月更换一次。此外,还可以开展故事会、读书报告会以及诵经擂台赛、古诗诵读赛、成语接龙赛等活动形式,使读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因此,我们认为作为教师首先应该走出课本,走出“小课堂”,带领学生走进“大课
27、堂”,引导学生博览群书,并因势利导,让学生在语文课外阅读中成为能学、乐学、好学的主体,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第三轮总结阶段(2014年3月2014年7月)收集整理研究的过程性资料,分析、归纳、总结、撰写有关论文,回顾课题所取得的全过程,写出结题报告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阅读兴趣。八、课题研究的成果通过一年多来课题组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实验取得了明显成效。(一)学生方面1、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才会努力去寻求阅读机会,从中获得信息,得到阅读满足,才会将老师的“要我读”转化为自主寻求的“我要读”。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逐步掌
28、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阅读效率提高了,加上各种读书活动、激励措施,学生读书的兴趣也越来越浓。课余时间,人人争着借书,经常可以看到学生三五成群围在一起看书或讨论书中的问题。正如刘国正先生言到:“有了兴趣和习惯,你不让他读都难,几天不看书,他就会觉得空荡荡的难受。”2、教师正确的引领,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经常遇到一个难题,就是学生的盲目性、随意性较大。这直接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的形成。因而,要将课外阅读视为一项系统工程,制定长远目标和短期计划,切实抓好。俗话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阅读要养成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反复训练才有可能形成习惯。所以应遵循
29、从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按“读多读深读透”的步骤进行。读多,就是海阔天空,什么都可以读,只要觉得有意思,可以不求甚解,随心所欲地猎奇。读深,就是对所读文章,从作者生平情况到文章的思想内容,从文章写法到语言风格等有一个基本了解。读透,就是精读,要求选择几篇篇幅不长的诗文,反复读,力求寻找所谓“读书切忌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和“读书百遍,其意自见”的感觉。充分利用学生课余时间来提高阅读能力,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十分必要的。只要我们从学生的需求考虑阅读的需求、体验成功的需求、完善自我的需求,精心组织课外阅读活动,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长期坚持,必有成效。3、大量的阅读,丰富了学生的
30、精神世界,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观。“书是人的精神食粮”,书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学生常常问我:“老师,我做完这个作业可以看书了吧?”得到我的许可,他们往往特别高兴。的确,读书在他们看来是一件十分愉悦的事情,学生从书中学到了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从书中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体会到了读书的乐趣。同时还使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受到真、善、美的启迪,净化了学生心灵,培养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学生的行为习惯得到较好养成。正如有个同学在谈到课外阅读的收获时所说:“课外阅读已成了我的习惯。书是我的良师益友,她使我的心胸变得宽广,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让我充满快乐;她就像一股清泉,畅饮泉水,我的心也变得玲珑剔透。”4、传授
31、科学的阅读方法,提高了学生阅读的效能。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大量的阅读,特别是课外阅读,对于学生的阅读水平、语文能力、个性的发展乃至认知思维水平的提高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注重阅读方法的传授,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扩展自己的视野。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应首先浏览序言、目录、后记,然后通篇浏览,以确定是精读还是略读。如果是单一的一篇文章,开始应通读浏览,稍
32、加意会即可,以便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基本情感。对于文章中的精彩片段应加以精读、反复吟咏,并随时圈点、勾画、批注、摘抄,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新课程标准中进一步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还应重视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的培养,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鼓励学生不受老师、同学的影响,把自己阅读中独到的体会、感悟真实地写下来,甚至还可以是自己对文
33、章的故事改编。常言道:“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有让学生真实地不拘泥任何形式地记述阅读感悟,才能进一步达到理解文化、提升品位、开拓思维、综合提高语文读写能力的目的。经过一年的实践和研究之后,本学期期初,我对本校参加实验的四、五、六年级这三个年级的370名学生从阅读时间、阅读方式、阅读类型、午读情况等进行了抽样调查,旨在通过了解学生各方面的变化。现对本次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如下:是否喜欢阅读喜欢34593.24%比较喜欢24766.76%不喜欢308.11%阅读的时间不花时间205.41%0.5小时20254.6%0.5-1小时30081.08%阅读方式读书做记号35094.59%摘 抄
34、词 语34292.43%提 出问 题21056.76%写 读 后 感18951.81%经常查字典23062.16%每学期课外阅读量不读0三本以内359.46%三本以上33490.27%课外阅读对学习有帮助吗有370100%不大0无0阅读书籍种类文学故事30281.62%脑筋急转弯或漫画等娱乐书12333.24%学习辅导类(如优秀作文)31986.22%科幻书籍21056.76%调查显示:经过一年的实践,93.24%的学生喜欢上了阅读,和实践前相比,人数大有增加;但是仍然有8.11%的学生不喜欢阅读。阅读的时间比较充足,每周有81.08%的学生阅读时间达到甚至超过1小时。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阅读了
35、。学生对读物的兴趣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参与实验的学生爱读文学作品达到了81.62%。而之前喜欢的文字内容与图画相辅相成的读物的比例降低为33.24%。但是 “功利性” 的课外阅读仍大有人在。学习辅导类读物,如作文书占86.22%,可以看出,部分家长和老师仍极为重视这类“知识型”书籍的阅读,但是因为阅读的内容更丰富了,学生的习作和实践前相比,内容丰富了,语言生动了,感情真实了。学生的阅读习惯有了明显的改变,做到不懂笔墨不读书,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最可喜的进步。学生的阅读量也是大有增加,这也更看得出学生喜欢上了阅读。可见,学生的阅读兴趣、能力、习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提高,全面
36、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年来,实验班学生在参加柳州市举办的第二十届柳州市青少年“学雷锋 做有道德的人”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中,韦云芳同学获特等奖,韦永鸿、莫丽洁获一等奖,同时,课题组的老师韦翠梅,韦柳萍两位老师分别获指导老师特等奖和一等奖;参加柳城县第二十一届青少年“美丽中国 美好家园”爱国主义读书活动征文比赛中,周沛康、周泽睿两位同学均获得一等奖,全昭辉、韦丹丹、万梓毅三位同学获二等奖,相应的指导老师也获优秀指导老师奖;课题组的老师们积极撰写论文,其中,刘燕老师撰写的孩子们与“三国演义”有个约会获得柳城县2014年教育系统读书征文评比一等奖;龙希老师获“创新杯”全国中小学生教育教学论文一等
37、奖。这些都是课题研究产生的成果效应。(二)家长方面多数家长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态度发生了根本变化。学生家长为孩子购买书籍、征订报刊比例明显上升,有几十位家长还坚持与孩子一起阅读,交流阅读感受,比赛阅读收获,互评阅读笔记。学生真正养成了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对净化环境、和谐关系、构建书香校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有位家长说道:“和孩子一起读书会带来无穷的乐趣,不知不觉之中,在我们和孩子之间建立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把彼此的心紧紧联系在一起,彼此了解,彼此信任。”和孩子一起读书带来的好处远不止这些,因为父母的模范作用是无限的,在潜移默化之间,一方面给孩子做出了好的榜样,另一方面也营造了良好的家庭读书
38、氛围。学习型、读书型社会的建立,正是来源于无数个读书型的家庭。(三)教师方面经过一年时间的课题研究,我们课题组的教师对课外阅读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认真学习了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以及教育家叶圣陶和语言学家吕淑湘等名家大师对于阅读的精辟论述,提升了自身的理论水平,并积极记录自己在研究过程中的体会经验。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摸索出行之有效的课外阅读习惯养成的指导方法。并且改变了片面追求课内知识,追求卷面分数的局面,开始重视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与此同时,教师也和学生一同成长。九、困惑与反思在深入开展培养学生阅读活动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获得了一些喜悦
39、,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存在不少困惑:(一)我校留守学生较多,读书氛围较为淡薄,托管家长的课外阅读意识不够强。如何创设良好的课外阅读社会环境是我们必须解决的一大难题,而且单靠学校教师的力量是难以解决的,所以应该把阅读社会化。(二)小学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的独特性使学生的阅读活动受教师的直接影响更大,教师“潜移默化”的作用更明显,因此,语文教师的改革意识、阅读品位、兴趣爱好、自身的语文素养等诸多因素也影响着方案的实施效果。在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的指导中,如何让更多教师也投入到书香中去,也是一个需要进一步去研究的问题。(三)实施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研究使每个学生得到更多课外拓展的机会,学习兴趣与潜能得到
40、发展,各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优等生原有的基础夯实,视野更开阔,发展速度愈快,从而加速了班级的两极分化。在课外阅读实践活动中,学生的个体差异、个性差异表现得更为明显。如何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发展,使他们都能在阅读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受益,也是困扰我们的一个难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作更加深入的思考。(四)网络世界纷繁复杂,里面既有宝藏,也有垃圾。教会学生利用网络查找资料后,如何避免学生接触不良文化,还需学校、家庭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五)如何处理好学业负担和阅读时间上的矛盾还是一个待解决的问题。今后,我们将继续研究和探索,进一步完善课题所取得的成果。参考文献:1、语文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 孙云晓 邹泓 北京出版社3、杜威教育名篇 赵祥麟 王承绪 教育科学出版社4、教育智慧从哪里来 王晓春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5、 与孩子共同成长写给家长的信和便笺 常丽华,小学语文教师6、好习惯是怎样培养出来的 孙云晓 北京出版社7、小学生的21个好习惯 孙云晓 孙宏艳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8、让阅读点亮学生的生命 福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