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育好知识精选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文化教育好知识精选PPT.ppt(3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关于传统文化教育好知识第1页,讲稿共39张,创作于星期一第2页,讲稿共39张,创作于星期一第3页,讲稿共39张,创作于星期一小年 祭灶 趣闻 灶糖 祭灶祭灶古时人们认为灶王爷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几句,便会给家里带来幸福,可保佑来年一家平安。因此,每年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要祭祀灶神,请求他上天后多说好话、吉利话。这种送灶神的仪式叫做“送灶”或“辞灶”。除夕夜,还要把“灶神”再接回来。因为,年三十的晚上,灶王爷还小年这天要把祖宗的画像或照片挂在墙上,备好酒水、贡品,接受族人的祭拜,一直到大年三十。第4页,讲稿共39张,创作于星期一祭灶祭灶来由来由民间传说,灶王爷上天专门告人间善恶,一旦哪家被告
2、有恶行,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此说法流传的比较广泛。在送灶时,人们在灶王象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为了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人们就用各种办法对付他。有的用胶牙糖敬它,好把灶王爷的牙齿粘住,让它不能乱说话;有的用酒槽涂抹灶门,这叫“醉司令”,醉得灶神不能乱说话。灶神受到人们的特殊招待,“吃了人家的嘴软”,当然就不好讲坏话了,这实际上是民间一种伦理道德的自律。第5页,讲稿共39张,创作于星期一腊月二十四腊月二十四扫尘扫尘民谚称“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
3、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中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扫尘之日,全家上下齐动手,用心打扫房屋、庭院,擦洗锅碗、拆洗被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其实,人们借助,人们借助 尘尘 与与 陈陈 的谐音表达除陈、除旧的意愿的谐音表达除陈、除旧的意愿第6页,讲稿共39张,创作于星期一据典籍记载,上古就有年终扫除的习惯。据吕氏春秋记载,中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清嘉录卷十二记载:“腊将残,择宪书宜扫舍宇日,去庭户尘秽。或有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呼打尘埃”。腊月二十四
4、“扫房”,对庭院内外进行彻底的大清理。可见,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也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中积累的在冬季讲究卫生,预防疾病的传统美德第7页,讲稿共39张,创作于星期一腊月二十五腊月二十五做豆腐做豆腐民谚称:“腊月二十五,磨豆腐。”一些地方还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风俗。民间传说灶王上天汇报后,玉帝会下界查访,看各家各户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样,于是各家各户就吃豆腐渣以示清苦,瞒过玉皇的惩罚。传说归传说,其实吃豆腐渣实则是古代生产力低下,没有那么多好吃的,(但有时人们也会买一大筐豆腐以吃其来充饥等)。接玉皇接玉皇旧俗、新俗都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
5、,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赶乱岁赶乱岁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间人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民间多嫁娶,被称为“赶乱岁。乱岁是民众为自己设计的调节社会生活的特定时段。岁末年终,人们有了闲暇与积蓄,对于平时难得有精力操办大事的人来说,这是一个闲暇娱乐好时机。因此,人们根据现实生活需要,发明了这一特殊的时间民俗。第8页,讲稿共39张,创作于星期一腊月二十六腊月二十六俗话说“腊月二十六,杀猪割肉”或“二十六,割刀头”,说的是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将“割年肉”放入年谣,是因为农耕社会经济不发达,
6、人们往往在年节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称为“年肉”。第9页,讲稿共39张,创作于星期一腊月二十七腊月二十七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俗语。腊月二十七洗浴为“洗福禄。第10页,讲稿共39张,创作于星期一腊月二十八腊月二十八年谣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或“二十八,把面发”。所谓贴花花,就是张贴年画、春联、窗花和各种春节张贴之物。其中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典术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伏邪气者也。”到了五代时,后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学,他每年都命人题写桃符,成为后世春联之滥觞,而题
7、写于桃符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便成为有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副“春联”。后来,随着造纸术的问世,才出现了以红纸代替桃木的张贴春联的习俗。第11页,讲稿共39张,创作于星期一春联春联 每逢春节人们都会贴春贴,以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其中写成对联的又叫春联春联,但有些地区“春联”也是各种春贴春贴的统称,而有些地区又把条状、不成对的春贴称为春条春条。传统春贴是由人手以毛笔书写,但亦有机器印制的春贴。春联的种类较多,有街门对、屋门对等,但不是每幅春联都有横批。第12页,讲稿共39张,创作于星期一 据说五代时的后蜀国国君孟昶是个喜欢标新立异的国君,在公元964年岁尾的除夕,他突发奇想,让他手下的一
8、个叫辛寅逊的学士,在桃木板上写了两句话,作为桃符挂在他的住室的门框上。这两句话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第一句的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第二句的大意是: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由此开始,桃符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这不仅表现在开始用骈体联语来替代“神荼”、“郁垒”,而且还扩展了桃符的内涵,不只是避邪驱灾,还增加了祈福、祝愿的内容。这就成了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到了宋代,在桃木板上写对联,已经相当普遍了。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反映了每到除夕之日,家家户户挂桃符(即今春联)的盛况。同时,随着门神的出现和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来书
9、写桃符,以往的桃符所肩负的驱邪避灾的使命逐渐转移给门神,而桃符的内容则演化成用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降临和五谷丰登的美好心愿。第13页,讲稿共39张,创作于星期一 “春联”一词的出现,则是在明代初年。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喜欢排场热闹,也喜欢大户人家每到除夕贴的桃符,就想推广一下。在一年的除夕前他颁布御旨,要求金陵的家家户户都要用红纸写成的春联贴在门框上,来迎接新春。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微服巡视,挨家挨户察看春联。每当见到写得好的春联,他就非常高兴,赞不绝口。在巡视时见到一家没有贴春联,朱元璋很是生气,就询问什么原因,侍从回答说:“这是一家从事杀猪和劁猪营生的师傅,过年特别忙,还没有
10、来得及请人书写。”朱元璋就命人拿来笔墨纸砚,为这家书写了一副春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写完后就继续巡视。过了一段时间,朱元璋巡视完毕返回宫廷时,又路过这里,见到这个屠户家还没有上他写的春联,就问是怎么回事。这家主人很恭敬地回答道:“这副春联是皇上亲自书写的,我们高悬在中堂,要每天焚香供奉。”朱元璋听了非常高兴,就命令侍从赏给这家三十两银子。由此可见,“春联”的得名和推广,是朱元璋采取行政命令的办法,颁布御旨才得以在家家户户推广开来的。第14页,讲稿共39张,创作于星期一哪里可以贴春联春节普天同庆,故除了各家门口要贴春联外,猪舍,鸡鸭舍等处也要贴对联,寓意六畜兴旺,格式一般为鸡鸭
11、满圈,牛羊成群,六畜兴旺等。还有神仙的对联:“灶王爷”的春联是: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意为灶神上天后向玉帝汇报时多说好话,下凡回来时多降吉祥,俗称送灶神。“土地爷”的春联是:土中生白玉,地内长黄金。意为只要辛勤劳动,就能在土地中得到收获。“天地爷”的春联是:天高覆万物,地厚载群生。短短10个字,把天地间的一切全都包罗了进去。院子里的大树需贴上“树大根深”、院子里的墙面需贴上“春光明媚”、家里靠炕的墙上需贴上“幸福健康”、厨房里需贴上“勤俭节约”等,到处是一片红红的春联。第15页,讲稿共39张,创作于星期一第16页,讲稿共39张,创作于星期一春联贴法传统贴春联的方法为,面对大门时,上联在右,下
12、联在左,横额文字顺序为从右至左。另一种是常用的贴法。解放后由于横式书写格式改为由左向右,春联也可以上联在左,下联在右,横额顺序也是从左至右,适合人们的阅读习惯。若是将两种春联贴法“混合使用”,就不太文明。第17页,讲稿共39张,创作于星期一如何区分上联和下联“春回大地百花争艳春回大地百花争艳,日暖,日暖神州神州万物生辉万物生辉”,从内容看,从内容看,上联与下联具有因果关系,因为“春回大地百花争艳”,才使得“日暖神州万物生辉”,如果贴反了就颠倒了因果关系,也让人读着别扭。再从再从平仄平仄看,看,从春联上句和下句的平仄上就可以判断出上下联来。这副春联的上联尾字“艳”是四声,即仄声。下联尾字“辉”是
13、一声,即平声。一般地说,如尾字是三声、四声的(仄声)是上联,如尾字是一声、二声的(平声)是下联。但也有的对联上联尾字是平声、下联尾字是仄声,不要认为是仄声的都是上联。遇到这种情况就要从春联的内容上来判断上下联。这就要求在张贴时认真读联,真正明白联句的内容。第18页,讲稿共39张,创作于星期一贴倒福“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元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
14、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璋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第19页,讲稿共39张,创作于星期一腊月二十九腊月二十九祭祖上供请祖年谣称:“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对于祖先的崇拜,在中国由来已久。视死如生不仅是孝道的重要标志,视死如生不仅是孝道的重要标志,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春节是大节,上坟请祖仪式也就格外郑重。上坟请祖的时间,大多数地区在二十九日早
15、晨请祖。第20页,讲稿共39张,创作于星期一腊月三十腊月三十除夕除夕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迎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迎新,消灾祈福为中心。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跳跳钟馗钟馗”、“大傩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称为“逐除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第21
16、页,讲稿共39张,创作于星期一自由畅谈除夕习俗第22页,讲稿共39张,创作于星期一正月初一开门炮仗开门炮仗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拜年拜年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亲朋好友家和邻居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汉族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便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给压岁钱给压岁钱压岁钱(在广东叫做“俾利是”)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
17、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第23页,讲稿共39张,创作于星期一正月十五元宵节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节元宵节是中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是中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
18、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
19、道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而元宵节俗真正的动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而元宵节俗真正的动力是因为它处在新的时间点上,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力是因为它处在新的时间点上,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时间阶段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时间阶段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灯会灯会第24页,讲稿共39张,创作于星期一灯会灯会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
20、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吃元宵吃元宵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演社火演社
21、火在北方一些地方,正月十五还要几个村子聚集在一起演社火。社火里包括踩高跷、跳钟馗、花车等等。第25页,讲稿共39张,创作于星期一春节习俗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辞旧迎新,消灾祈福,表达对未来的美好祝愿。第26页,讲稿共39张,创作于星期一生肖和纪年十天干:十天干:甲甲 乙乙 丙丙 丁丁 戊戊 己己 庚庚 辛辛 壬壬 癸癸十二地支:十二地支:子子 丑丑 寅寅 卯卯 辰辰 巳巳 午午 未未 申申 酉酉 戌戌 亥亥十二生肖十二生肖:鼠鼠 牛牛 虎虎 兔兔 龙龙 蛇蛇 马马 羊羊 猴猴 鸡鸡 犬犬 猪猪第27页,讲稿共39张,创作于星期一第28页,讲稿共39张,创作于星期一生肖和地支对照图第29页,讲稿共39
22、张,创作于星期一第30页,讲稿共39张,创作于星期一+观天象的最佳时机应是夜深人静、繁星满天的时候。子夜时分(二十三点至一点二十三点至一点),古人(天文学家或道家)仰望天空良久,忽然听得周围有细碎的声音,低头一看,原来是老鼠在活动。天长日久,古人发现鼠类出没频繁的时刻是子时。于是,子时便与鼠联系在一起,成了“子鼠”,并按一天的起始,排在属相的第一位。+“马无夜草不肥”,牛当然也是如此。农家以牛耕田,喂好牛是农家的大事。丑时(一点至三点),(一点至三点),农家自会起身喂牛。牛与丑时联系在一起,便成了“丑牛”。+凌晨三点至五点,昼伏夜行的虎最凶猛,农家常常会在此时听到不远处传来虎啸声。于是,虎与寅
23、时相联系,有了“寅虎”。+五点至七点,五点至七点,天亮了,兔子跑出窝,去吃带着露水的青草。于是,兔子与卯时相联系,便有了“卯兔”。第31页,讲稿共39张,创作于星期一+七点至九点,七点至九点,是容易起雾的时刻。据说龙能腾云驾雾,大雾之中才会“神龙见尾不见首”。不过龙是传说中的动物,或者说是人用几种动物的“零件”拼凑起来的“人造动物”,在现实中看不到,只有大雾蒙蒙之中,人们才会产生龙的幻象。如此,龙才会在辰时的雾中“出现”。龙和辰时相联系,便有了“辰龙”。+九点至十一点九点至十一点,大雾散去,艳阳当空。体温不恒定的蛇从洞穴中爬出来晒太阳。无论有毒还是没有毒的蛇,都是可怕的,蛇最活跃的时刻,便是“
24、巳时”。在造字时,“巳”被画成了一条蛇的象形。“巳蛇”,是天然地联系在一起的。+十一点至十三点,十一点至十三点,烈日当头。这“烈”,使人想到了人类“得力助手之一”的马。红鬃烈马是良驹,但它的性子就像午时的太阳一样火烈。马与午时相联系,就有了“午马”。第32页,讲稿共39张,创作于星期一十三点至十五点,十三点至十五点,未时,骄阳已把草上的露珠晒乾,可别忘了这正是放羊的好时光。于是,“未羊”应运而生。十五点至十七点,十五点至十七点,申时,太阳偏西,或者雨过天晴,天气显得清爽起来。这时候,猴子最喜欢在树林里玩耍啼叫,人们听到了,记在心里,便把这一时刻与猴子联系在一起,于是有了“申猴”。十七点至十九点
25、,十七点至十九点,酉时,太阳快落山了,家养的鸡该回窝了;再不回窝,天一黑就会找不见。农妇着急了,四处呼唤着,轰鸡入窝。这吃饭喝酒的时刻,也与家鸡入窝相连,于是就有了“酉鸡”。十九点至二十一点,十九点至二十一点,戌时,人们在临睡之前要巡视一番;跟随他们的,是人类的另一个“助手”狗。巡视的时刻与狗联系起来成为“戌狗”,恰到好处。二十一点至二十三点,二十一点至二十三点,深夜可以听到肥猪拱槽的声音,主人很高兴。不过要想猪长得肥壮,还得起身为它添食。亥时,自然与猪相连,于是有了“亥猪”。第33页,讲稿共39张,创作于星期一中国各族十二生肖对照表中国各族十二生肖对照表在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家里,生肖不是汉民族
26、的专利,许多少数民族都使用十二生肖纪年。桂西彝族十二兽:桂西彝族十二兽:龙、凤、马、蚁、人、鸡、狗、猪、雀、牛、虎、蛇。哀牢山彝族十二兽:哀牢山彝族十二兽:虎、兔、穿山甲、蛇、马、羊、猴、鸡、狗、猪、鼠、牛。川滇黔彝族十二兽:川滇黔彝族十二兽: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海南黎族十二兽:海南黎族十二兽:鸡、狗、猪、鼠、牛、虫、兔、龙、蛇、马、羊、猴。云南傣族十二兽:云南傣族十二兽:鼠、黄牛、虎、兔、大蛇、蛇、马、山羊、猴、鸡、狗、象。广西壮族十二兽:广西壮族十二兽: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蒙古族十二兽:蒙古族十二兽: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
27、、猪、鼠、牛。新疆维吾尔族十二兽:新疆维吾尔族十二兽:鼠、牛、虎、兔、鱼、蛇、马、羊、猴、鸡、狗、猪。柯尔克孜族十二兽:柯尔克孜族十二兽:鼠、牛、虎、兔、鱼、蛇、马、羊、狐狸、鸡、狗、猪。第34页,讲稿共39张,创作于星期一年味浓淡总相宜 张 策北京的春节,曾经是很有味道的。北京的春节,曾经是很有味道的。味道这两个字,其实很难解释。在现代汉语词典里,说是“物质所具有的能使舌头得到某种味觉的特性”,这解释有些如老北京人所说,有点儿“绕脖子”,意指把简单的事物往复杂里讲。但现代汉语词典接下来还说了,味道,亦指意味,趣味。这便似乎又有些把复杂的说简单了。意味,趣味,都是人们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触,都是
28、人们生理、心理和文化素养融会贯通交织而成的品位,哪里是一句话两句话可以说明白的?春节的味道,北京的味道,一座文化城市的节庆味道,就春节的味道,北京的味道,一座文化城市的节庆味道,就这样因复杂而丰富,而淳厚,而多姿多彩。让人回忆起来,这样因复杂而丰富,而淳厚,而多姿多彩。让人回忆起来,也是别有滋味在心头的感觉。也是别有滋味在心头的感觉。第35页,讲稿共39张,创作于星期一我的童年时代,生活还不富裕。过年能穿上新衣服,吃上凭证购买的鱼和肉,还是孩子们的梦想。小伙伴们过年放鞭炮,舍不得把成挂的鞭炮一次性点燃,而是耐心地拆开,然后一个一个地去放。胡同里的鞭炮声总是零零星星,却也此起彼伏,和今天动辄就是
29、数千头的长鞭相比,别有一番情趣。有的鞭炮在这个过程中掉了炮捻儿,也是舍不得扔的,要折断了放“呲花”。那时的北京没有雾霾,天气要比现在清冷,勤快的主妇们把炖好的鱼肉、蒸好的馒头和芥末墩、肉皮冻之类,都用小盆扣好放在南房的窗檐下。那时北京过年有讲究,“破五”之前家里不动火,顿顿就吃这些带冰碴儿的冷菜。记得我的父亲肠胃不好,“破五”前去给老亲戚家拜年就成了苦差事,叫苦不迭。偏偏母亲是老北京旗人出身,礼数周到,老两口就常常为此发生小口角,仿佛是我家过年必有的一段插曲。第36页,讲稿共39张,创作于星期一不知道为什么,我家年三十儿晚上的饺子必是素馅。是北京的习惯?还是满族的风俗?白菜,胡萝卜,黄花,木耳
30、,粉丝一样一样地剁成馅儿,再搅拌在一起,调和以香油、酱油和盐。作为孩子,这种寡淡的滋味很不可口。而且,过年的饺子必定要包得精致,个个要如拇指大小,姥姥还要精心地捏出花边来。这繁琐的工作让我在年三十儿的夜晚昏昏欲睡,却又不敢躺下,因为家长已经把除夕熬夜这件事说得神圣而又神秘,错过了将是一年的遗憾。北京春节的味道,或者说意味、趣味,就是由这些琐碎组成的。饺子的清淡,冷菜的清凉,其实只是年的点缀。老北京过年的氛围,是由拜年时的祝福和聚会时的其乐融融组成的。隔壁邻居一家兄弟姐妹多,且个个多才多艺,吹拉弹唱样样精通,他们家的春节就是一台不落幕的晚会。那时的人与人,关系单纯而朴实。记忆里印象最深的,是我的
31、一位亲戚,听说我喜欢集邮,年前专门跑到东华门的集邮门市部,为我买了一套精美的邮票做新年礼物。说是一套,其实是一张,是其中最贵的那张。我知道他是舍不得了,那张邮票当时应该是他家几天的生活费。因此,我从来没有怨他,而那一年的春节,在我心里是最幸福的,味道也是最浓的。第37页,讲稿共39张,创作于星期一春节就这样一年一年地过。物质也许匮乏,亲情却是深厚。时至今日,人们常常抱怨春节已经不像是节日了,说起来理由多多,其实最重要的,也是抱怨亲情似乎淡了。我倒是觉得,亲情未必是淡了,而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着。过去年三十儿的守岁,只有包饺子聊闲篇,现在却有热热闹闹的央视春晚陪伴着了。过去让大家馋涎欲滴的鱼和
32、肉,现在让减肥的姑娘们唯恐避之不及。过去三角五角的压岁钱,现在变成了上千元的大红包。满街上绚丽缤纷的烟花,已经让孩子们再也没有了拆鞭炮的兴趣,而节前节后那浩浩荡荡的春运大军,应该说是当下亲情的最好象征,那种拉扯不断的情感,浓缩在了千里万里的路途上。浓与淡也是一种辩证。当年的浓,其实也体现出生活的某种艰难。今浓与淡也是一种辩证。当年的浓,其实也体现出生活的某种艰难。今天的淡,却洋溢着国人富足之后的幸福感。年的味道,是浓淡总相宜的,天的淡,却洋溢着国人富足之后的幸福感。年的味道,是浓淡总相宜的,有年,就有中国人的圆满;有年,就有中国人的快乐。有年,就有中国人的圆满;有年,就有中国人的快乐。不要总埋怨大家只顾埋头在微博微信里,能让天南地北的亲情友情近在咫尺,也只有依赖这种高科技的手段。其实浓与淡,都在人的心里。在澳州留学的女儿,虽然远在千里,但每晚的视频让我们比她在家的时候还亲,就在我躲在书房里写这篇小稿时,她妈妈正在视频上教她炒鸡蛋。浓与淡,都在于我们把亲情放在什么地方。放在心底了,就是浓淡总相宜的愉悦。浓与淡,都在于我们把亲情放在什么地方。放在心底了,就是浓淡总相宜的愉悦。第38页,讲稿共39张,创作于星期一2022/9/29感感谢谢大大家家观观看看第39页,讲稿共39张,创作于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