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重庆某校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docx

上传人:把 ****;放在&#... 文档编号:4745715 上传时间:2021-11-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4.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重庆某校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2021学年重庆某校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2021学年重庆某校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重庆某校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0-2021学年重庆某校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人与自然的交流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人从自然中索取物质,维持生命,同时又从它身上感悟美感,培养审美能力。大自然靠什么给人以美感呢?它蕴含有许多美的要素,如:对称、和谐、奇巧、虚实、变化、新鲜等等。这些要素我们在人类的精神产品中,如小说、戏剧、绘画、音乐中都可以找到,而在大自然中早就存在,并且更为丰富。这些东西再简化一点就是三样:形状、颜色、声音。形、色、声这三样基本东西经对称、和谐、奇巧等等的变化组合,就出现无穷无尽的美。美的要素在自然中最多,远远多于人为的创造,所以艺术强调师法自然,杜

2、甫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刘海粟十上黄山“搜尽奇峰打草稿”。客观的景物和人怎样沟通、交流、融合而共同创造一件艺术品呢?是通过人与自然的交流,通过艺术家的观察,再创造。刘勰说,“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是通过眼睛观察,内心思考,经过一番酝酿吐纳之后才加工出来的。这些要素作用于人,从而激活人的美感。激活人的美感有三个步骤。一是以美形引人,二是以美情感人,三是以美理服人,由形及情及理。我们看到鲜艳的花朵,奇伟的山峰、行云流水,这些美好之物就会被吸引。不论是人还是山水,只要美,人就喜欢。有学者研究动物也有趋美厌丑的本能。不过与动物不同,人能将这种美感上升到感情,并形成一种定式,于是相应于景色的明

3、暗便有心情的好坏,物象之异可转化为精神之别。小石潭的凄清,荷塘月色的宁静,范仲淹所谓物悲物喜。这就是意境。人们还只满足于自然中的形向主观的情的转化,又进而求理。因为哲理本身的逻辑美,在自然中也能找到相似的形象。它们灵犀一点可相通。如山之沉毅,海之激荡,云之多变等,人们从美的形、色、声中不但可以悟到美好的情感,达到美好的意境,还能悟出一种哲理的美,逻辑的美。周敦颐见莲花就悟出“出淤泥而不染”的做人之理;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讲做学问的理。又像练气功常说的精、气、神,炼精化气,炼气化神。在散文写作上就是美的三个层次:描写美、意境美、哲理美。但

4、是,并不是所有的山、水、树、木、草、石都有产生美感。大自然如人群一样。美人罕见,好景难求。因为美是一种巧合。不管人,还是自然,是由无数因素随机地排列组合而成,最佳的组合机会只有那一瞬。在人,便有倾城之美,绝代佳人;在景,便有了奇峰秀水、天下胜境。贵州的黄果树、天星桥就是这样的。自然美景不可多得,不能再造。我们都知道文物古迹很珍贵,就是因为宏观世界不能重复,自然美景也是这样,失去了就永不再来。滕王阁被火烧了,只有到滕王阁序里去体验“滕王阁独为第一”的气象了。只有保护才能开发,开发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旅游开发,卖门票挣钱,拉动消费这是物质方面的开发。把山水的美感挖掘来,转化为文、诗、歌、影、画等艺

5、术品,提高人们的审美,这是精神方面的开发。为什么名山名水名人去得多,因为它的审美价值大,便于开发成精神财富。过去讲人战胜自然,现在我们讲人与自然和谐这是一种进步,但这只是一小步,是物质层面的生态平衡,其实下面还有精神层面的交流,审美方面的挖掘利用。一个小康社会,除了物质的充裕,还得精神丰富,精神财富中审美是一大内容。大自然就是一个最大最好的美育课堂。山水会像绿树释放氧气一样,不停地为我们释放美感,会像书本润泽我们的心田一样,不停地润泽我们的灵魂。这山水中一树一石都是一个普通的教员,而那些名山名水就是特级教授了。我们要永葆一种崇敬、虔诚之心,向自然汲取美感。这是更高层次的人与自然的和谐。(摘编自

6、梁衡山水为何给人以美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A.对称、和谐、奇巧、虚实、变化、新鲜都是大自然中美的要素。B.不论是人还是山水,观察者都能从中获得美感并能上升到感情。C.哲理本身的逻辑美,在自然界中能找到相似的且可相通的形象。D.山、水、树、木等物的美是由无数因素随机地排列组合而成的。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_A.举刘海粟十上黄山的事例,说明艺术强调师法自然的道理。B.引用刘勰的话“目既往还,心亦吐纳”,说明美感产生的过程。C.举周敦颐见莲花悟得做人之理事例,说明诗歌能蕴含哲理的美。D.引用韩愈的话“滕王阁独为第一”,说明当年滕王

7、阁的壮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A.自然万物给人以无穷无尽美感的原因,就是其包含着对称、和谐、奇巧等美的要素。B.在小说、戏剧、绘画、音乐等人的精神产品中存在的所有美的要素都可以在自然中找到。C.艺术家强调的“师法自然”,是指进行艺术创作要从自然中获取美的要素及创作的灵感。D.自然美景是由各种因素随机排列而成的,它们不可多得,不可再造,失去了就永不再来。 (4)下列选项,最能体现事物的逻辑美的一项是_A.朱自清漫步月下荷塘,受用“无边的荷塘月色”,获得了宁静之美。B.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写人们登岳阳楼观景时产生的或悲或喜之情。C.苏轼游庐山西林寺而感悟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

8、缘身在此山中”。D.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写出梅花的气质风韵。 (5)人为什么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说明。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秤匠李笙清从我懂事的时候起,老镇上就有一个专门做木杆秤的铺面,招牌上写着四个大字“韦记秤店”,黑漆描金,古色古香。韦家祖籍四川,据说还是19世纪末逃荒来到我们这边的,就此在老镇落地生根,开枝散叶繁衍开来。韦家秤店是祖传的手艺,男女都传,但从不传于外姓。童年时,我经常到秤铺玩耍,韦老师傅一脸的白胡须。他的一个孙子狗娃跟我同年,关系十分要好,七岁就开始学做秤,屁股上没少挨爷爷的竹板。到了狗娃父亲这一代,韦家已经在周边好几

9、个乡镇都有了秤店,挂的全是“韦记秤店”招牌,就像如今流行的连锁店一样,使用的都是韦家家传的纯手工制秤技艺。除了制秤,“韦记秤店”还修理各种秤具。由于信誉好,手艺精湛,质量上乘,生意特别红火。狗娃没念过什么书,但能说会道,头脑活络。“你可不要小看我们做秤的,这木杆秤可以说是咱们中国的国粹呢!”每次喝了酒后,狗娃总会跟我唠叨关于秤的话题。在他的讲述下,我知晓了制秤是门纯手工活,看似简单,其实从选材、刨杆、打磨、打眼,到校秤、锥星、抛光、打蜡、上色,工序繁杂。秤砣谓之“权”,秤杆谓之“衡”,秤杆上的秤星,也有许多讲究,一颗星代表一两重,三颗星名曰“福、禄、寿”,解释为生意人欺人一两就会“失福”,欺人

10、二两则后人“无禄”,即没有官做,欺人三两则要“折寿”。狗娃侃侃而谈时,从不随意用手比划,这一点跟韦老爷子几乎一模一样,据说是韦家祖传的家训:手是用来做秤的,不能招摇。据说当年老镇上还有一家秤店,匠人也是外乡人,制秤手艺也不错,后来却经营不下去而转到外地做生意去了。究其原因,主要是20世纪30年代,店主一时贪图高利,给当地湖霸制造了一杆中间打空灌了水银的“黑心秤”,后来被渔民发现后殃及这家制秤店,结果只能卷铺盖走人了。韦家制秤一直以来恪守祖训家规,口碑在外,曾数次拒绝过“黑心秤”的制作,大有唐代诗人郑薰笔下“镜照分妍丑,秤称分重轻。颜容宁入鉴,铢两岂关衡”的高风。那时候使用木杆秤的多,粮行、渔行

11、、山货行等都是使用很大的木杆秤,有些做小生意的则是使用小木杆秤,乡下农户上街卖菜和鸡蛋、鸭蛋则是使用较小的木杆秤,所以除了本地生意兴隆,许多外地商户也慕名而来,专门在“韦记秤店”订制大大小小的秤具。尤其是那家因制作“黑心秤”的店主离开后,“韦记秤店”更是成了老镇上唯一的制秤店铺。家乡小镇很古老,历史可追溯到明末清初,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一条大河穿镇而过,直通长江,南来北往做各种生意的人很多,如贩卖河鲜、绸缎、粮食、食盐的,留下一些大码头的痕迹。过去做生意大都使用木秤,主要有钩秤和盘秤两种。特别是乡村人家,几乎家家必备,小商小贩更是人手一把,朝夕不离。这样一来,信誉素著的韦家木杆秤就成了人们购秤的

12、首选,不光称量准确,而且使用的材质上乘,秤纽灵活,秤钩美观耐用,秤盘形制多样,大小不一,秤量不差分毫。特别是渔行、粮行、煤行、盐行的大秤,需要精心丈量距离,要做到毫厘不差。我曾看过狗娃制秤,工序繁杂而精细。先要做好头小、腹胖、尾细的杆身,然后用“雷公钻”钻出几百个不到一毫米的秤星孔、装饰花案孔和阿拉伯数字,每个孔里嵌入铜丝、锡丝,用利刃刮断,然后敲实、打磨、抛光,直到秤杆光滑、秤星闪亮、秤花生辉的地步。如今,先进的电子秤、磅秤逐步取代了已传承2000多年的木杆秤,但老镇集市上仍然有一些小贩在使用木杆秤。“韦记秤店”并没有被日新月异的时光湮没,在制作传统的木杆秤的同时,开始销售和修理各种各样的电

13、子秤和磅秤,生意依然红火。每次返乡,看到挂在店里的那些木杆秤,就像看到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品,我的心里总会泛起几许怀旧的思绪。(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_A文章开头从“我懂事的时候”写起,具体描写了秤店的招牌,介绍了韦家扎根老镇的历史以及制秤手艺传承的情况,给读者带来神秘感。B小说以老镇上百年老店韦记秤店的兴衰为线索串联人物故事,在大跨度的时空背景下,折射出了时代的发展与变迁。C“每次喝了酒后,狗娃总会跟我唠叨关于秤的话题”,小说借狗娃引出制秤的过程,既令人信服,同时也突出了狗娃无比自豪的心理。D结尾写如今看到店里的木杆秤就勾起“我”怀旧的思绪,一方面表明木杆

14、秤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另一方面也表现了“我”对过去生活的怀念。(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_A作者拿老镇上同是外乡人,制秤手艺不错,但因贪图高利制“黑心秤”而失掉人心的秤店与韦记秤店对比,揭示了韦记秤店生意兴隆的原因。B第段写狗娃制秤的过程,与上文狗娃讲述制木杆秤的内容相互照应,进一步突出了传统制秤工序的繁杂。C文章语言富有特色,“黑心秤”“卷铺盖走人”等口语化色彩浓重,浅显易懂;而“镜照分妍丑,秤称分重轻”等则内蕴深刻,发人深思。D文章用第一人称叙述,把回忆作为主要内容,通过“我”的亲眼所见将老镇中与秤匠有关的内容集中展现出来,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3)文中画线句有什

15、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有人认为李笙清的这篇小说散文化特征明显,请结合文章分析其“散文化”特点的具体体现。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天祥以法天不息为对,其言万余,不为稿,一挥而就。帝亲拔为第一。考官王应麟奏曰:“是卷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臣敢为得人贺。”寻父殁,归。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十年,改知赣州。德佑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

16、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其友止之,曰:“今大兵三道鼓行,破郊畿,薄内地,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天祥曰:“吾亦知其然也。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功济,如此则社稷犹可保也。”尽以家赀为军费。明年正月,除知临安府,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丞相怒拘之,天祥夜亡入真州,泛海至温州,遂移漳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

17、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过零丁洋诗与之。厓山破,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天祥临刑殊从容,南乡拜而死,年四十七。(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1)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A.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B.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C.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

18、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D.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A.字,古人有取字、号的习惯,字是古代一个人行成人礼后,由父亲或长者给取的。B.进士,指科举时代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举进士,指参加进士考试。C.对策,古时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对答,自汉起为取士考试的一种形式。D.社稷,“社”指谷神,“稷”指土地神,古时君主都祭祀社稷,后来用社稷代指国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A.文天祥才华出众。他二十岁时参加进士考试,应对时不

19、打草稿,一挥而就,考中状元,考官王应麟对他大为赞赏。B.文天祥堪当重任。他任湖南提刑时,与旧相江万里谈及国家大事,江万里为之动容,认为他有治理国家的能力。C.文天祥忠君爱国。长江上游告急时,他积极应诏勤王:被捕之后,拒绝张世杰的劝降并书写过零丁洋,以明心志。D.文天祥守节不屈。厓山被攻破后,他被元将张弘范送往京师,元朝廷劝降,他坚决不屈服,视死如归,最后从容就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寻父殁,归。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 (5)文天祥为什么不听友入劝阻,仍然入卫京师?请简要说明。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

20、各题。和董传留别苏轼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嚢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注】董传:字至和,洛阳(今属河南)人。曾在凤翔与苏轼交游,即将赴汴京春试。瓠叶:化用诗经小雅“幡幡瓠叶,采之亨之”(“亨”同“烹”)的典故,言其宴席上菜肴粗陋、简约。踏槐花:唐代有“槐花黄,举子忙”俗语,槐花落时正是举子应试的时间,后因称参加科举考试为“踏槐花”。择婿车:唐代进士放榜,例于曲江亭设宴。其日,公卿家倾城纵观,髙车宝马,于此选取佳婿。诏黄:即诏书,诏书用黄纸书写,故称。字如鸦:诏书写紐黑字。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1、)A.首句本应写作“生涯裹粗缯大布”,词人颠倒词序增强了画面感,而且表示这种清贫是董传的生活常态。B.颔联连用两个典故,说明董传志向远大,不甘心过这粗茶淡饭的贫苦日子,决心通过科举考试出人头地。C.颈联中“寻春马”“择婿车”两个典故,暗含苏轼对董传的讽劝,希望他不要被京城的浮华迷乱了心智。D.诗歌刻画了董传形象,他虽衣衫朴素,但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平凡的衣着掩不住乐观向上的精神风骨。 (2)全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_,_”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劈波斩浪的气魄。 (2)短歌行中写诗人通过想象贤才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

22、的诗句是:“_,_”。 (3)荀子的劝学中,作者通过“_,_”的对比,从其亲身体验中揭示“空想不如学习”的道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源自民间、源于生活的中国刺绣艺术,经几千年的传承发展,从生活中得到升华,成为璀璨的艺术明珠。刺绣画艺术品,就是以绘画为稿本,以针黹、缣帛为绣材的艺术再创作,在其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无数绣娘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于丝缕针黹间传达着绘画作者的创作理念和作品神韵,彰显着丝质特有的天然光泽和柔美,赋予作品翰墨所不能及的风采,使之发展为更具观赏性的中华艺术瑰宝。中国当代的刺绣画较之历代,无论是题材、技法、色彩,还是针黹、缣帛,( )。近几十

23、年,各绣种在绣材的拓展、泛取,针法的借鉴、相融,题材的继承、创新等方面,都有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问世,尤其是双面绣和双面全异绣作品,更是给刺绣艺术增添了不可思议的感染力。各绣种发展出的地域特色突出的分支层出不穷,风采各异,或如摄影作品般写实,或如西方油画般立体,或去工笔描摹而写意挥洒,或新创针法而与众不同,或人物正反面和谐自然,或动物双面全异,了无针迹,或姿态婀娜,或设色古雅,可谓争奇斗艳、数不胜数。这些作品不仅带给人艺术的享受,而且让后人展示了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将女红针黹薪火相传,为刺绣艺术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文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_A.精益求精B.耳目一新C.数不

24、胜数D.巧夺天工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_A.传承中有创新,发展中有循古B.传承中有创新,循古中有发展C.创新中有传承,循古中有发展D.创新中有传承,发展中有循古 (3)请对文中划线的句子进行赏析。 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中国儒学考古是中国考古学的一个分支,是中国考古学与中国儒学的交叉学科,是对儒学研究的必要补充。中国儒学考古的研究对象是儒学相关的遗迹、遗物等,例如孔子肖像、孔子及其弟子的事迹图、曲阜鲁城及各种文化遗物、孔庙、书院等都是研究重点。儒学考古对元代祭孔礼器的发现也颇有助益。包头市曾出土一件西周风格的

25、元代青铜豆,器内刻有“雪堂总统置古铜祭器,奉施古丰宣圣庙内,永远供养”字样。宣圣庙又称孔庙,是由于元代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的原因。用佛教禅师监管孔庙,反映了元代对儒学的态度及当时佛儒之间的关系。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大学获悉,6月14日,2019年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揭晓,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首席科学家王中林斩获这一世界性的大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科学家。据了解,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以科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名字命名,象征着国际科学界的崇高荣誉。世界科学奖评选委员会对王

26、中林的科学成就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他在纳米发电机和自供能系统研究方面做出了影响深远的开创性贡献,使人类从环境和生物系统中获取能量这一全新的技术成为现实,并认为这一技术“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改变世界”。 四、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孩子们问老师:“朝花夕拾”是什么意思?”老师答:“朝是早晨,指一个人的少年;夕是傍晚,指一个人的老年。少年时盛开的花到老年再捡拾。”孩子甲急切地说:“花很美,我等不到老年了,我现在就想捡拾。”孩子乙困惑地问:“我的少年怎么没有看到花呢?”孩子丙有些忧伤:“假如少年的花还没到老年就凋谢了呢?”老师沉默了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班(统称“高三20班”)同学写

27、一篇演讲稿,立足你“少年时代”的经历,体现你对少年时代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2020-2021学年重庆某校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1.【答案】BCDC因为自然景物中的美是客观存在的。(大自然呈现出无穷无尽的美)因为人善于与自然交流沟通,从而发现其中之美。人能将这种美感上升为感情,形成意境,又进而求理,形成哲理美、逻辑美。【考点】社会科学类【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找出原文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2)本题考查归

28、纳内容要点,答题时找出选项对应的原文,然后比较得出正误。(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4)本题考查根据文章观点进行推断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5)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作答时明确题目要求,筛选正确信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解答】B.理解错误,文中第三段说“不论是人还是山水,只要美,人就喜欢”“不过与动物不同,人能将这种美感上升到感情”可知,只有美好之物,只有具有美感的事物,观察者才能从中获得美感并上升到感情。C.“说明诗歌能蕴含哲理的美”错,举周敦颐见莲花就悟出“出淤泥而不染”的做人

29、之理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哲理本身的逻辑美,在自然中也能找到相似的形象。D.“自然美景是由各种因素随机排列而成的”以偏概全,自然美景不仅靠无数因素随机地排列而成的,还要靠随机的组合,见原文第五段“不管人,还是自然,是由无数因素随机地排列组合而成,最佳的组合机会只有那一瞬”。C.“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得到的哲理。属于逻辑美,其他三项属于意境美。从原文第二段“大自然靠什么给人以美感呢?它蕴含有许多美的要素,如:对称、和谐、奇巧、虚实、变化、新鲜等等。这些要素我们在人类的精神产品中,如小说、戏剧、绘画、音乐中都可以找到,而在大自然中早就存在,并且更为丰富

30、。这些东西再简化一点就是三样:形状、颜色、声音。形、色、声这三样基本东西经对称、和谐、奇巧等等的变化组合,就出现无穷无尽的美”可知,自然景物中的美是客观存在的。从原文第三段“客观的景物和人怎样沟通、交流、融合而共同创造一件艺术品呢?是通过人与自然的交流,通过艺术家的观察,再创造”可知,人善于与自然交流沟通,从而发现其中之美。从原文第四段“人们还只满足于自然中的形向主观的情的转化,又进而求理。因为哲理本身的逻辑美,在自然中也能找到相似的形象。它们灵犀一点可相通。如山之沉毅,海之激荡,云之多变等,人们从美的形、色、声中不但可以悟到美好的情感,达到美好的意境,还能悟出一种哲理的美,逻辑的美”可知,人

31、能将这种美感上升为感情,形成意境,又进而求理,形成哲理美、逻辑美。2.【答案】B,D【考点】小说阅读【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内容的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2)本题考查理解文意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

32、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看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3)本题考查鉴赏小说重要句子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需要联系上下文内容,再从句子本身的内容、小说结构、人物形象和小说主旨等作答。(4)本题考查把握文学作品文体特征和对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需先明确作品的文体特征,再根据题干要求结合作品内容进行分析。【解答】(1)B“韦记秤店的兴衰为线索”说法错误,文中写了韦记秤店与时俱进,顺应时代而发展,并没有体现它的“

33、衰”,也不是以此为线索的。(2)D“亲眼所见”不对,如文中写“黑心秤”的事,用到“据说当年老镇上还有一家秤店”。(3)从画线句子本身,写了秤中蕴含的学问及讲究;联系上文“这木杆秤可以说是咱们中国的国粹呢”,可知画线句的内容揭示了木杆秤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效果上丰富了小说内容,使文章更富文化底蕴。从结构上,“秤砣谓之权,秤杆谓之衡”,“生意人欺人一两就会失福,欺人二两则后人无禄,即没有官做,欺人三两则要折寿”,照应下文“店主一时贪图高利,给当地湖霸制造了一杆中间打空灌了水银的黑心秤,后来被渔民发现后殃及这家制秤店,结果只能卷铺盖走人了”,而“韦家制秤一直以来恪守祖训家规,口碑在外,曾数次拒绝过

34、黑心秤的制作”,凸显了做生意、做人都应诚实守信,更突出了狗娃、韦老爷子恪守信义这一特点。从主旨上,传统木杆秤蕴含的文化内涵正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国粹”的体现,而狗子谨遵制秤的原则,正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也是小说所传达的主题。表面只是保留制秤手艺,实际上是发扬诚实守信的传统精神。(4)题干要求分析这篇小说“散文化特点的具体体现”,需要理解小说散文化的特点。小说的散文化是以广义的散文体式和非韵体语言抒情,在抒情的主导下兼及叙事写人,表现出一种情感丰富,韵味浓郁,形式自由,灵活多变的新风格。在小说内容的构成上,它的情节叙事因素明显淡化或弱化,不过分地刻画人物;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它采取熔小说与诗

35、歌为一炉的写法,讲究一种笔致自然,言近旨远,韵味悠然的诗的语言规范。所以分析本文散文化特征时可以从这几个特点进行分析。从弱化故事情节的特点上,前面几个自然段写了“我”对“韦记秤店”的认识和狗娃向“我”讲述木杆秤的制作,对“黑心秤”的情节也是简单叙述等,可见情节零散,不注重传统的小说情节的从开端到发展再到发展、结局的完整叙事特点,但也都是围绕着制秤展开,有点像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从散文化不注重刻画人物形象的特点看,文章开始有部分对“狗娃”的描写,笔墨不多,而且也只是通过讲述制秤表现他头脑活络而已,人物不典型。对韦老师傅的描写也是通过“我”小时候的印象一笔带过,更谈不上什么人物形象。从小

36、说的艺术表现手法上看,引用唐代诗人郑薰的诗句,采用如“看到挂在店里的那些木杆秤,就像看到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品”的比喻修辞手法;表达方式上,前半部分叙述“韦记秤店”的故事,后面三段则主要对制秤的过去与现在进行了议论,穿插说明秤的地位,倒数第二段又通过叙述“我”的所见照应前文狗娃所说的制秤过程的复杂,集说明、议论、叙述等表达方式熔于一炉,使故事的讲述更加灵活多变。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答案】ADC不久父亲去世服丧而归。咸淳九年,被提拔为湖南提刑,顺便拜见原丞相江万里。你率领一万多乌合之众奔赴京师,这与驱赶羊群和猛虎搏斗有什么不同。国家危急,却无人应召;以身报国,希望感召忠臣义士。参考译文:文

37、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州吉水人。他二十岁参加进士考试,在集英殿答对论策。文天祥用效法上天、自强不息来应对回答,文章一万多字,没有写草稿,一气写完。皇帝亲自选拔他为第一名。考官王应麟上奏说:“这个试卷以古代的事情作为借鉴,忠心肝胆好似铁石,我以为能得到这样的人才可喜可贺。”不久,他父亲逝世,回家守丧。咸淳九年,起用为荆湖南路提刑。因此见到了原来的宰相江万里。江万里平素就对天祥的志向、气节感到惊奇,同他谈到国事,动容地说:“我老了,观察天时人事应当有变化,我看到的人很多,担任治理国家的责任,恐怕就在你吗?你可要努力。”十年,改任赣州知州。德佑初年,长江上游告急,诏令天下勤王。文天祥捧着诏书流泪哭

38、泣,派陈继周率领郡里的英雄好汉,同时联络溪峒蛮,派方兴召集吉州的士兵,各英雄豪杰都响应,聚集兵众万人。此事报到朝廷,命令他以江南西路提刑安抚使的身份率军入卫京师。他的朋友制止他说:“现在元兵分三路南下进攻,攻破京城市郊,逼近内地,你率领一万多乌合之众奔赴京师,这与驱赶羊群和猛虎搏斗有什么不同。”文天祥答道:“我也知道是这么回事。但国家抚养培育臣民百姓三百多年,一旦有危急,征集天下的兵丁,没有一人一骑入关,我对此感到深深地遗憾。所以不自量力,而以身殉国,希望天下忠臣义士将会有听说此事后而奋起的。依靠仁义取胜就可以自立,依靠人多就可以促成事业成功,如果按此而行,那么国家就有保障了。”把家里的资产全

39、部作为军费。第二年正月,担任临安知府,不久,担任右丞相兼枢密使,作为使臣到元军中讲和谈判,与元朝丞相伯颜在皋亭山直言争论。丞相发怒拘捕了他,逃入真州,辗转到了高邮,渡海到了温州,又迁移漳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赶赴南岭,张弘范的军队突然出现,文天祥匆忙逃走,被千户王惟义抓住。文天祥被押至潮阳,见张弘范时,身边的人都命他跪拜,文天祥没有跪拜,弘范于是按照宾客的礼节接见他,同他一起进入厓山,要他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我不能保卫父母,却教别人叛离父母,可以吗?”强迫索要书信,于是书写过零丁洋诗给他。厓山被攻破,张弘范派人护送文天祥去京师。在燕京共三年,皇上知道天祥始终不屈,朝廷召见文天祥告谕说:

40、“你有什么愿望?”文天祥回答说:“天祥深受宋朝的恩德,身为宰相,哪能侍奉二姓,愿赐我一死就满足了。”文天祥临上刑场时特别从容,向南跪拜后被处死,终年四十七岁。【考点】文言文比较阅读【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文意、虚词和结构判断。(2)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答题的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

41、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筛选和理解。找到相关内容,在仔细理解的基础上,抓住关键信息,仔细概括。【解答】“郡中豪杰”是指郡中的豪杰,中间不应断开,排除CD;“诸豪杰”作“皆应”的主语,其前应断开,排除B。故选A。本句意为:文天祥捧着诏书大哭,派陈继周征发州中豪杰,联合溪峒少数民族,派方兴召吉州军队前来,各路英雄都回应,聚集了一万人的军队。D“社指谷神,稷指土地神”错误,应该是“社”指土地神,“稷”指谷神。C“被捕之后,拒绝张世杰的劝降并书写过零丁洋,以明心志”错误,原文为“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

42、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过零丁洋诗与之”,可见,是张弘范让他写信招降张世杰,他拒绝了,而不是拒绝张世杰的劝降。寻,不久;殁,去世;起,起任,提拔;因,介词,趁着,趁机;故,原来的,旧有的。译文:不久父亲去世服丧而归。咸淳九年,被提拔为湖南提刑,顺便拜见原丞相江万里。以,率领;乌合,乌合之众;是,这;何异,与有什么不同。译文:你率领一万多乌合之众奔赴京师,这与驱赶羊群和猛虎搏斗有什么不同。根据“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可知,文天祥为国家危机,竟然没有人愿意起兵勤王而感到遗憾痛心;根据“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义胜者谋立,人

43、众者功济,如此则社稷犹可保也”可知,他希望自己做个示范者,能够感召天下的忠臣义士一起前来保家卫国,这样或许可以让国家延续下去。答案:(1)A(2)D(3)C(4)不久父亲去世服丧而归。咸淳九年,被提拔为湖南提刑,顺便拜见原丞相江万里。你率领一万多乌合之众奔赴京师,这与驱赶羊群和猛虎搏斗有什么不同。(5)国家危急,却无人应召;以身报国,希望感召忠臣义士。参考译文: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州吉水人。他二十岁参加进士考试,在集英殿答对论策。文天祥用效法上天、自强不息来应对回答,文章一万多字,没有写草稿,一气写完。皇帝亲自选拔他为第一名。考官王应麟上奏说:“这个试卷以古代的事情作为借鉴,忠心肝胆好似

44、铁石,我以为能得到这样的人才可喜可贺。”不久,他父亲逝世,回家守丧。咸淳九年,起用为荆湖南路提刑。因此见到了原来的宰相江万里。江万里平素就对天祥的志向、气节感到惊奇,同他谈到国事,动容地说:“我老了,观察天时人事应当有变化,我看到的人很多,担任治理国家的责任,恐怕就在你吗?你可要努力。”十年,改任赣州知州。德佑初年,长江上游告急,诏令天下勤王。文天祥捧着诏书流泪哭泣,派陈继周率领郡里的英雄好汉,同时联络溪峒蛮,派方兴召集吉州的士兵,各英雄豪杰都响应,聚集兵众万人。此事报到朝廷,命令他以江南西路提刑安抚使的身份率军入卫京师。他的朋友制止他说:“现在元兵分三路南下进攻,攻破京城市郊,逼近内地,你率

45、领一万多乌合之众奔赴京师,这与驱赶羊群和猛虎搏斗有什么不同。”文天祥答道:“我也知道是这么回事。但国家抚养培育臣民百姓三百多年,一旦有危急,征集天下的兵丁,没有一人一骑入关,我对此感到深深地遗憾。所以不自量力,而以身殉国,希望天下忠臣义士将会有听说此事后而奋起的。依靠仁义取胜就可以自立,依靠人多就可以促成事业成功,如果按此而行,那么国家就有保障了。”把家里的资产全部作为军费。第二年正月,担任临安知府,不久,担任右丞相兼枢密使,作为使臣到元军中讲和谈判,与元朝丞相伯颜在皋亭山直言争论。丞相发怒拘捕了他,逃入真州,辗转到了高邮,渡海到了温州,又迁移漳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赶赴南岭,张弘范的军队突然

46、出现,文天祥匆忙逃走,被千户王惟义抓住。文天祥被押至潮阳,见张弘范时,身边的人都命他跪拜,文天祥没有跪拜,弘范于是按照宾客的礼节接见他,同他一起进入厓山,要他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我不能保卫父母,却教别人叛离父母,可以吗?”强迫索要书信,于是书写过零丁洋诗给他。厓山被攻破,张弘范派人护送文天祥去京师。在燕京共三年,皇上知道天祥始终不屈,朝廷召见文天祥告谕说:“你有什么愿望?”文天祥回答说:“天祥深受宋朝的恩德,身为宰相,哪能侍奉二姓,愿赐我一死就满足了。”文天祥临上刑场时特别从容,向南跪拜后被处死,终年四十七岁。【答案】C对董传生活贫困、久滞不仕的关切与同情。“粗增大布裹生涯”、“囊空不办寻春马”均言其清贫苦寒。对董传饱读诗书、乐观向上的非凡气度的肯定与赞许。“腹有诗书气自华”言其不同寻常的精神风骨。对董传积极进取、金榜题名的鼓励与祝福。“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鸡”是对董传给予的鼓励,希望他有朝一日能够金榜题名,扬眉吐气。译文:生活当中身上包裹着粗衣劣布,胸中有学问气质自然光彩夺人。不喜欢陪伴着老儒一块清谈过“烹瓠叶”那样的苦日子,决定随从举子们参加科举考试。口袋里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