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docx(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浅谈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一项繁重的历史任务和宏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广大农村,特别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对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我们要十分清醒地认识它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避免盲目乐观情绪、形式主义、长官意志作风下的急躁冒进,来推动民族地区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方面不断取得进步。当前我国民族地区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低,教育科技文化的发展水平还不高,新农村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还相当艰巨。探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有助于我们把握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更好地发现和掌握
2、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规律,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实现我国新农村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一、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建设民族地区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之一,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因而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建设民族地区新农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做好民族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切实担负起建设民族地区新农村的重任。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跟上这个时代的步伐。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和民族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在城乡关系、工农关系都进行过重大调整。一是实行家
3、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二次是进行农村税费改革。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属于第三次重大调整,其实质是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让广大农民和少数民族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逐步建立以工补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在经费和政策上大力向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也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施政品格。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开始具备同步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能力。经过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经济保持着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好势头,已经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条件。只要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决落实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大政方针政策,加大
4、各级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力度,民族地区的面貌一定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新举措,是关于“三农”理论的重大创新。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充分把握了新时期的城乡关系、工农关系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找到了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农村的结合点。这一系统的战略规划,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是增加少数民放收入、繁荣农村经济和民族经济,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4、建设民族地区新农村,是建设新农村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首先建设和谐村镇,党的十六
5、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必须用新农村建设来统领“十一五”时期的农村工作,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道路,建立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让广大少数民族早日走上富裕文明之路。二、对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建议1、民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加强领导首先,政府要高度重视。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要着力抓好村级班子建设,使村级班子成为经济发展、文明新风创建的坚强战斗堡垒;发展和扩大民族地区基层民主,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和民族自治,并且要把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摆上当地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当地政府
6、应成立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机构,负责本地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具体指导协调和督促。其次、政府要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涉及面广、内容多、任务重,需要民众的参与。要通过深入到少数民族地区广泛宣传、积极发动,使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目标要求以及具体措施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引导和动员广大少数民族自觉地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最后、政府要认真规划。搞好村镇规划,严格规划管理,确保村镇规划的落实。规划建设模式力求形式多样,要体现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2、民族地区建设新农村的核心是发展农业生产力。建设民族地区新农村是繁荣农村民族经济的根本途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
7、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内容是多方面的,相互联系的。然而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新农村建设把生产发展作为先决条件,在此基础上,发展农业生产力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也成为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发展农业生产力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首先政府要加大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关系到劳动力资源再生和劳动力素质提高的各项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增强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还要激发民族地区内部的活力,下决心通过提高少数民族的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培育他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农业生产及战胜困难的勇气、决心和意志,增强少数民族的自信心,努力激发和充分调动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
8、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3、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是重视民族教育,提高少数民族的素质目前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慢、农民增收难与农民素质不高有直接关系。“十一五”期间,政府一定要把培育新型的少数民族农民,开发少数民族人力资源和提高少数民族素质作为解决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根本,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通过提高少数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为增产增收和改变乡容村貌提供有力的保障。4、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是深化农村改革,调整产业结构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发展新产业。“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致富,产业发展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基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既是经济发展内在规律的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要把深化农村改革、调整产业结构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把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基本目标,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把农民的持续稳定增收建立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民放地区新农村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各项工作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要坚决避免一切形式的“政绩工程”,切忌违背农民意愿、侵犯农民权益、加重农民负担,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真正造福亿万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