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火罐法诊疗方法及注意事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拔火罐法诊疗方法及注意事项.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拔火罐法诊疗方法及注意事项5.1留罐临床操作规范一、 项目简介拔罐法又名“火罐气”“吸筒疗法”,古称“角法”。拔罐产生的真空负压作用在经络穴位上,可将毛孔吸开并使皮肤充血,从而开泄腠理、扶正祛邪,使经络气血得以疏通,使脏腑功能得以调整,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二、适应症 拔罐疗法适应证广泛,凡是能够用针灸、按摩、中医、中药等方法治疗的各科疾病都可以使用拔罐治疗,尤其对于各种疼痛性疾病、软组织损伤、急慢性炎症、风寒湿痹证,以及脏腑功能失调,经脉闭阻不通所引起的各种病证有较好的疗效。三、禁忌症 高热、抽搐、痉挛等;皮肤过敏或溃疡破损处;肌肉瘦削或骨胳凹凸不平及毛发多的部位不宜应用;孕妇腰骶部及腹部均须
2、慎用。四、操作规范:()准备材料:玻璃火罐;根据部位,选择号型;止血弯钳一把;酒精一小瓶(大口的),棉花球一瓶;打火机一个。()术前检查:检查病情,明确诊断,是否合乎适应症;检查拔罐的部位和患者体位,是否合适;检查罐口是否光滑和有无残角破口。(3)操作方法:用止血弯钳夹紧棉球稍蘸酒精,用火燃着,用闪火法,在玻璃火罐里迅速转2圈,快速将罐子扣住在皮肤上。(4)留罐时间:15-20分钟。(5)起罐:左手轻按罐子,向左倾斜,右手食、中二指按准倾斜对方罐口的肌肉处,轻轻下按,使罐口漏出空隙,透入空气,吸力消失,罐子自然脱落。()火力大小:酒精多,火力大则吸拔力大;酒精少,火力小则吸拔力小。罐子叩得快则
3、吸力大;叩得慢则吸力小。这些都可临时掌握。()间隔时间:每天1次或隔日1次。()疗程:根据治疗需求确定。如用于火罐减肥一般以15次为一疗程。(9)部位:肩、胸、腹、背、腰、臀、以及颈椎、腓肠肌等肌肉丰厚、血管较少的部位,皆可拨罐。五、注意事项:1、拔罐时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夏季避免风扇直吹,冬季做好室内保暖,避免感受风寒。2、注意清洁消毒。施术者双手、受术者拔罐部位均应清洁干净或做常规消毒,拔罐用具必须常规消毒。3、拔罐可使皮肤局部出现小水泡、小水珠、出血点、瘀血、瘙痒等现象,均属正常治疗反应。一般阳证、热证多呈现鲜红色瘀斑;阴证、寒证多呈现紫红色或淡红色瘀斑;寒证、湿证多呈现水泡、水珠;虚证
4、多呈现潮红或淡红。若局部没有瘀斑,或虽有潮红,但起罐后立即消失,说明病邪尚轻、病情不重或病已接近痊愈。4、一般拔罐后12小时之内不宜洗澡。5、拔罐过程中若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晕目眩、心慌心悸、恶心呕吐、四肢发冷、神昏仆倒等症状,此为晕罐,应立即停止拔罐,让患者平卧,饮温开水或糖水,休息片刻,多能好转。5.2闪罐闪罐quick cupping;successive flash cupping定义:当火罐吸着体表后,立刻除去、又吸上,随拔随除,反复多次,直至皮肤潮红的火罐法。闪罐法是拔罐技术的重要内容。【准备工作】各种规格的竹罐、玻璃罐、用95%乙醇浸润的消毒棉球、镊子、火柴或酒精灯等。【操作
5、方法及步骤】1.选择部位。2.用镊子夹l3个95%的乙醇棉球,点燃后在罐内绕l3圈再抽出,并迅速将罐子扣在应拔的部位上,然后又立即取下,再迅速拔住,反复多次地拔上起下。【作用原理】通过反复的拔、起,使皮肤反复的紧、松,反复的充血、不充血、再充血形成物理刺激,对神经和血管有一定的兴奋作用,可增加细胞的通透性,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营养供应,适用于治疗肌萎缩,局部皮肤麻木酸痛或一些较虚弱的病证。【注意事项】1.施罐手法要纯熟,动作要轻、快。2.以皮肤红润、充血甚或瘀血为度。3.采用闪火法注意操作时罐口应始终向下,棉球应送人罐底,棉球经过罐口时动作要快,避免罐口反复加热以致烫伤皮肤,操作者应随时掌握罐体
6、温度,如感觉罐体过热,可更换另一个罐继续操作。5.3走罐走罐疗法也是拔罐的一种方法,名推罐法,一般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的部位,如腰背部、大腿等处。须选口径较大的罐,罐口要求平滑较厚实,先在罐口涂一些润滑油脂或在走罐所经皮肤上涂以润滑油脂,将罐吸拔好后,以手握住罐底,稍倾斜,即推动方向的后边着力,前边略提起,慢慢向前推动,这样在皮肤表面上下或左右或循经,来回推拉移动数次,至皮肤潮红为止。此法对经络气血不通、脏腑功能失调、外感等病症如腰痛、肩周炎、坐骨神经痛,感冒发烧、高血压、支气管炎、哮喘、慢性胃肠炎、痤疮等病症都可广泛应用,且效果颇佳。走罐(吸附)时间原则上应根据患者病情、体质、年龄等因素和
7、拔罐手法不同(如闪罐、留罐、拔罐)而不尽相同。一般而言,单纯走罐(吸附)时间以1030分钟为宜。若以罐体大小而言,罐体大者走罐(吸附)时间应稍短,罐体小者走罐(吸附)时间应稍长。若以年龄而言,青壮年走罐(吸附)时间可稍长,年老或儿童走罐(吸附)时间可稍短。若以体质而言,体健肌丰者走罐(吸附)时间可稍长,体虚瘦弱者走罐(吸附)时间可稍短;若以病情而言,病重、疼痛、慢性病者走罐(吸咐)时间可稍长,病轻者走罐(吸咐)时间可稍短;若以走罐手法而言,留罐手法(吸咐)时间稍长,走罐次之,闪罐稍短。总之,治疗时间应有所限制但亦需灵活运用,即中医所谓治疗应“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走罐的操作方法】拔罐时先在
8、所拔部位的皮肤或罐口上,涂上一层凡士林等润滑油,再将罐拔住。然后医者用右手握住罐底,稍倾斜,在罐口后半边着力,前半边略提起,循着上、下、左、右方向推移,或以顺、逆时针走向推动,至走罐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或出现瘀血斑时,才将罐起下。走罐疗法一般分为局部走罐和循经络走罐两种。1.局部走罐:以病变部位为中心,进行较小范围的上、下、左、右旋转推行。如肩周炎,可以在肩部作顺逆时针走向的缓慢旋转。2.循经走罐:以与病变相关连的经脉为主,进行较大范围的循经走罐治疗。如腰肌劳损,即循经过腰部的督脉经和膀胱经作上下往返移动的走罐治疗。 【走罐次数与疗程】走罐次数与疗程主要根据患者病情、体质、皮肤颜色变化而定。慢
9、性病或一般体质与病情走罐后皮肤出现红、紫、黑斑者可35天走罐一次或等皮肤红、紫、黑斑完全消褪后再走罐。若需要急于治疗的患者(如感冒发烧、急性胃肠炎),可轮换部位(穴位)进行走罐,每日可走罐12次。【走罐起罐后的处理】起罐后一般无需进行特殊处理,起罐后被吸附部位局部可涂上“刮痧拔罐润肤剂”,以防干裂疼痛。天寒时,体弱者应让患者注意拔罐(吸附)处的保暖以免受风寒。拔罐后半小时内拔罐吸附处皮肤忌用凉水。起罐后应让患者饮用一杯矿泉水或温凉开水,以补充津液以增强活血通络、托毒外透之功效。若走罐时在皮肤上涂抹“刮痧拔罐润肤乳或润肤油”,起罐后用干净纸巾擦干即可。起罐后若被吸附的皮肤表面出现水珠、黄水、红水
10、等可用干净棉球或纸巾拭干。若皮肤上出现水疱可让其自行吸收,或用消毒针或一次性针灸针刺破,用医用棉球擦干,局部涂上紫药水即可。先针灸后拔罐吸附部位处出现针孔出血,可用医用消毒棉球在局部按压止血。 【注意事项】1.本疗法应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之部位,走罐前,在罐口或皮肤上涂上凡士林之类的润滑油,现时便于推动,减少疼痛;二则避免皮肤损伤。2.推罐时,动作缓慢,用力均匀,要求罐口有一定的倾斜度。即后半边着力,前半边略提起,这样上、下、前、后、左、右地移动,就有会产生较大的阻力。3.走罐疗法宜选用口径较大的罐子,罐口要求圆、厚、平滑,最好使用玻璃罐。【禁忌症】1.皮肤有过敏、溃汤、水肿及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使用本法。2.年老体弱多病者,慎用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