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某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把 ****;放在&#... 文档编号:4735064 上传时间:2021-11-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2.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市某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四川省成都市某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市某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某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四川省成都市某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现代诗派翟长兴现代诗派,是对三十年代到抗战前新崛起的有大致相似的创作风格的年轻的都市诗人的统称。现代诗派因现代杂志而得名,其兴起的标志,即是1932年在上海创刊的由施蛰存、杜衡主编的现代杂志。现代杂志成了三十年代现代派文学创作的重要阵地,汇聚了沪、京、津等许多大城市的诗人,也集中刊发了一大批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作。戴望舒是现代派诗歌领袖,1932年诗坛刮起“戴望舒旋风”,其诗论被现代诗派奉为金科玉律。重要的诗人还有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施蛰存、金克木、废名等等,他们都以各自意象新

2、颖、想象独特的诗作,推进现代派诗歌的发展。现代派诗歌是民族化与现代化的结晶,它标志着中国新诗的成熟。在上世纪30年代阶级对垒的社会历史背景下,现代派诗人们大多是游离于政党与政治派别之外的边缘人;同时,许多人来自乡土,在都市中感受着传统与现代双重文明的挤压,又成为乡土和都市夹缝中的边缘人。现代派诗人是都市的漂泊者,又是一代寻梦者。他们深受法国象征派诗人的影响,濡染了波德莱尔式的对现代都市的疏离感和陌生感及魏尔伦式的世纪末颓废情绪。而五四运动的退潮和大革命的失败,更摧毁了年青诗人的纯真信念,辽远的国土由此成为一代诗人的精神寄托。戴望舒的雨巷典型地表达了一代青年普遍的理想幻灭的忧郁情绪。作为理想象征

3、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像梦飘过一样,在面前一闪,转瞬即逝了。就这样用暗示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追求美好理想而不得的那种孤苦心情。这点深受法国象征诗人魏尔伦的影响,魏尔伦的无言的歌集表达了巴黎公社失败后不知所措的知识分子苦闷沮丧的情绪,其基调是对于诗人的理想与他周围的肮脏生活相脱节的悲剧感。在诗艺上,现代派诗人注重暗示的技巧,很少直接呈示主观感受,采用意象隐喻、通感、象征来间接传达情调和意绪,这使得现代派诗歌大多含蓄、朦胧,既避免了狂叫、直说,又纠正了初期象征派晦涩难懂的弊病,创造性地转化了波德莱尔、魏尔伦的象征主义诗艺,很好地实践着戴望舒所主张的“诗是由真实经过想象而出来的,不单是真实亦不单是想象

4、”。现代派诗人重视向内在的心灵世界和平凡的日常生活开掘诗的题材,运用象征的意象与曲折隐藏的方法,表达其忧伤之思情,追求“象征派的形式、古典派的内容”的统一。现代派诗歌的现代诗形体体现在表层形式上,它有以象征主义为主、兼有浪漫主义、古典主义,意象派的艺术特点;而在审美趣味和文化心理取向上则显示出鲜明的古典主义特征,呈现出朦胧而又明朗、单纯而又丰富的东方民族审美特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东方民族现代诗。正是现代派诗人们这样孜孜不倦,兼收并蓄,不断地进行着“化古化欧的创造性的转化工作”,使中国新诗既民族化又现代化,从而构建起真正的东方民族现代诗。现代派诗歌的发展演变都是历史的必然。它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

5、代中国诗坛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标志着中国新诗的成熟,是东方民族现代诗构建发展的开始。其所追求的开掘内心和传达朦胧的美学原则,对于新诗艺术表现的含蓄与丰富,对诗的艺术本质的思考与探索,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无疑是有积极意义与独特的贡献。(选自理论观察,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现代诗派的诗人多无政治派别,是来自乡村,在城市生活而遭受乡村、都市文明挤压的边缘人,他们的创作风格大致相似。B.戴望舒是现代诗派的领袖,其雨巷中“丁香一样的姑娘”是诗人理想的象征,也是当时青年的理想幻灭情绪的具体体现,他们创作的诗歌标志了中国新诗的成熟。C.现代诗派以施蛰存、杜衡主编的现代

6、杂志为阵地,现代诗派诗人创作的诗歌决不直接表达内心情感,从而纠正了初期象征派晦涩难懂的问题。D.现代诗派诗人追求化古化欧的创造性工作,现代诗派有两个明显的特点:诗歌注重使用象征手法;具有鲜明的古典主义风格,审美特色有东方民族矛盾心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开篇直接提出“现代诗派”的概念,并用并列式的方式来阐述现代诗派的特点及发展演变。B.文章通过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因果论证等方法来论证现代诗派形成的原因及其特点。C.文章以戴望舒雨巷的例子来论证现代诗派的表现手法受了法国象征诗人魏尔伦的影响。D.文章最后一段总结全文阐述了现代诗派对中国新诗发展的独特贡献和重

7、要意义。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现代诗派重视内心世界和平凡生活,诗人用曲折、隐藏方式和象征的意象表达内心情感,在中国新诗发展中有独特贡献。B.现代诗派诗人的信念受到五四运动的退潮和大革命失败的摧毁,他们将自己的视野投放到中国更广阔的疆域。C.现代派诗歌的发展演变都是历史的必然,它追求开掘内心和传达朦胧的美学原则,在表层形式上具有象征主义、浪漫主义、古典主义、意象派等艺术特点。D.现代诗派的诗人都各自以意象新颖、想象独特的诗作,推进了现代诗派的发展,现代派诗歌成为民族化和现代化的结晶。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徐志摩的另一面1897年1月15日,徐志摩出生在

8、浙江省海宁市硖石镇。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是硖石镇首富,对于儿子,徐老先生不仅给他丰厚的物质、无私的爱和呵护,更多的是给他优越的教育条件。徐志摩上的小学、中学,都是当地最好的学校。1915年,徐志摩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攻读法律专业。在北京求学期间,徐志摩最重要的收获是他在父亲的支持下,由内兄张君劢介绍,于1918年夏拜在了梁启超的门下。带着亲友的厚望,1918年8月14日,徐志摩赴美,进入克拉克大学学习历史,当时他的抱负是未来在中国的政治经济舞台上大显身手,改造中国社会,使之尽快走向民主、独立与富强。他选修了社会学、心理学、商业管理、19世纪欧洲社会政治学等课程,还参加了国防训练团,和同学

9、携手并进,显示了中国留学生的气节。1919年年底,徐志摩来到纽约,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学习政治学。徐志摩对于社会主义抱有同情的看法。在纽约的这一年,他购买了相关书籍,并撰写了一系列论文和书评,宣传社会主义学说。他因此被叫作“鲍雪微克”,就是布尔什维克。值得一提的是,徐志摩是从人道主义出发的,他接受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与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相距甚远。为了追随罗素,徐志摩于1920年9月前往伦敦,此行的代价是他放弃了即将拿到的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学位。这是徐志摩的又一次转折。从此,“中国少了一个政治经济学家,多了一个诗人、文人”。在伦敦,徐志摩喜欢这里频繁的社交活动和自由的民主学术气氛,他和陈西

10、滢、章士钊等留英的中国学者混熟了,也结识了傅斯年、赵元任、刘半农等中国留学生,还认识了不少英国的作家、诗人。这对于徐志摩从事文学创作并加深对文学的认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921年春,徐志摩进入剑桥大学皇家学院学习,从此开始了剑桥生活。他说:“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幸福;生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甜蜜的洗礼。”可以说,康桥的美唤起了徐志摩心中的灵性,让他苏醒。康桥的一切给了徐志摩新的洗礼生命的蓬勃、自然的和谐。在这里,他开始步入文学殿堂,情感的孤独与美景的融合,个性的追求与现实的困顿,使徐志摩在康河的波光潋滟中沉淀了丰富的文学孕思。可以说,康桥情结贯串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1922年10月,徐

11、志摩回国。在他回国之前,已经出现了两个颇具声势的文学社团,一个是1921年年初在北京成立的文学研究会,一个是同年7月在东京成立、很快移师上海的创造社。这两个文学社团可以说都是由“五四”运动精神催生的,都有不可抹杀的功绩。但赓续“五四”精神、影响广泛的还要数1923年徐志摩首倡成立的新月社。梁实秋晚年回忆说:“胡(适)先生当然是新月的领袖,事实上志摩是新月的灵魂。”领袖要的是德高望重,应者云从,而灵魂即是生命。有他在,不管人多人少,这一轮新月升起落下、落下升起,运转自如;没了他,这轮新月只会落下,不复升起。事实上也确实如此,1931年11月,徐志摩遇难后,标志着新月派活力的新月月刊,虽经叶公超等

12、人艰难支撑,终是气数已尽,不久便寿终正寝。徐志摩是这么悄悄地来,又这么悄悄地去了。他虽然不曾带走人间的一片云彩,却把永远的思念留给了中国诗坛。像徐志摩这样做一个诗人是幸运的,因为他被人们谈论。徐志摩以他短暂的一生而被人们谈论了这么久(相信今后仍将被谈论下去),而且人们的谈论中毁誉的“反差”是如此之大,这一切就说明了他的价值。不论是人们要弃置他,或是要历史忘掉他,也许他真的曾被湮没,但他却在人们抹不掉的记忆中顽强地存在着。(摘编自韩石山揭秘徐志摩的另一面、孙晓娅读懂徐志摩等)相关链接我觉得在他所有努力过的文学体裁里,他最高的成就是在他的散文方面。(梁实秋谈徐志摩的散文)徐志摩是一位说不清楚的复杂

13、的人。他的思想驳杂这一事实,长期地受到了忽视。特别是50年代以后,一些评论家论及他的艺术,往往以漫不经心的方式进行概括,判之以“唯美”“为艺术而艺术”一类结论;论及他的思想倾向,则更为粗暴,大概总是“反动、消极、感伤”一类。在徐志摩那里,由于视野的开阔,培养了一个世界性的文化性格。(选自谢冕云游,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申如先生具有长远的教育眼光,徐志摩能成为现代中国著名的诗人与文化人,与他的教育和支持是分不开的。B.徐志摩对社会主义学说抱有同情,他购买相关书籍、撰写论文和书评、获称“鲍雪微克”等都是很有力的证据。C.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是20世纪20年

14、代初国内很有影响的文学社团,但就文学创作的实绩而言,二者远远不如新月社。D.徐志摩在国外结交中西方贤达名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游学于西方名校,涉猎广泛,在多个领域均有建树。 (2)下列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徐志摩的思想性格复杂多变,对这样一位文化名人不应该只是简单地肯定或否定,而应站在历史的高度做出全面评价。B.徐志摩进入克拉克大学学习历史,立志在中国的政治经济舞台上大显身手,这是他人生中的一次最重要的转折。C.在康桥的学习经历,对徐志摩而言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创作灵感是由康桥唤醒的,这一时期是他的文学观和美学观形成的重要阶段。D.徐志摩是一位具有世界性文化性格的著名诗人,

15、同时也是著名的散文家,其散文创作获得同时代名家的高度评价。E.胡适和徐志摩,一为新月社的领袖,一为新月社的灵魂,对于新月社而言,两人的地位与发挥的作用同等重要。 (3)徐志摩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3.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古巷乾坤周铁钧古巷多狭长略弯曲,也不宽,只要对面支起窗扇不会碰撞。铺地青石经年踩磨、风雨刷砺,鳞泽泛亮。巷子再老些,路面会有两条下凹的浅沟,那是数百年流轮撵出的辙印,蕴满岁月沧桑。如没有临巷门窗,巷墙就很高,垒砌得厚重坚实。但窗多已泛黄龟裂,还隐现着精描细勾的花木山水、楼阁亭榭,半朦半掩地褪向时光深处。砖缝里膏泥都渐松蚀,用指尖去抠,便簌簌落下。裹在陈

16、年旧岁里的古巷,苍健安详,不为外界潮流、时尚所动。霓灯溢彩的街路喧嚣,广场舞乐曲播扬,却侵不进陡耸的青墙,巷内如僻廊静谷,别有乾坤:月亮顺巷口攀上来,清辉盈盈、如烟似帛,巷路枕着朦朦山影,迎候访古探幽的游人来此抖落浮躁,倾纵心绪,滤验风情。我曾独步上海朱家角古镇,走着走着,环顾四周,尽是角脊老屋,步入其间,左转右拐,不见尽头,走得腰酸腿乏,仍出不得“迷魂巷”。忧心忡忡时,眼前突然变得坦阔,巷路径直通向一座气势宏伟的石桥,桥头耸立的岩碑上刻:“放生桥”。桥对面长街宽邃,招牌林立,店铺千家。坐在街头茶摊要了一壶龙井,向茶摊老板说:此处巷子太“乱”。老板笑道:朱家角称奇之处就是街宽巷窄,路生巷,巷连

17、街,街通路,绵延不尽。当晚,住宿一条古巷深处的小客店,院铺青石鳞泽泛光,幽静淡雅。客店隔壁,有一家小小的“书画斋”,主人是位银髯飘逸的老伯,斋中四壁挂满字画,幅幅笔墨遒劲、大气雄浑。我入室攀谈,畅言良久,问老伯可否求得墨宝?老伯应允,他正拨镇纸,墨毫飞动、中锋运笔,一联:“养浩然正气、极风云壮观”跃然纸上。玩味联意,彰显烟火平民身处狭巷,胸蕴乾坤的高远境界。如今游历扬州,何园古巷入口处导游旗招展,扩音器嘈杂,鼎沸的人群依序入巷,逼仄跟进前行,头悬青天一线,“穿巷风”咄咄刺肤,导游讲述的多是黄宾虹、朱千华等一代名家,曾在园中开启多少思维创意,历经怎样尊卑荣辱、爱恨交织走了许久,依然曲延不绝边走顾

18、视左右,见巷墙嵌刻许多诗词:“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这是唐代杜荀鹤写苏州古巷的,读诗生情,禁不住忆起人水桥互依、河巷舟相偎的吴越故郡苏州。姑苏古巷素淡淳朴,千年初容、俗韵不改,每天熹微,几家巷门开了,踱出来的多是老者,他们既去晨练,也去赶“头汤面”,巷中世代递接的营生是“三虾面”店。面店门窗临巷,店主取活虾搓籽、取脑、剥仁,是为“三虾”。虾壳汤入锅烧开,趁沸下面,煮好捞出浇原汤,面润汁爽,原味本鲜。一碗面条,扬名千年姑苏,煮沸古巷乾坤。古巷不光居住井市平民,也有宦官要臣府邸、文豪墨客栖室。盛唐国都长安城常乐巷,地处东城僻隅,狭巷幽深,却坐落亭榭绿地、莲池短桥的庭院。

19、白居易在此居住10年,写出大量传世诗文,他后来被差往杭州为官,常乐古巷依然人声鼎沸、文玩古董交易火爆,堪比如今北京“琉璃厂”。一条古巷,滋养一个诗人,繁荣了一方文化;一个诗人,知名一条古巷,厚垒了盛唐的文化底蕴,随流逝的风华一起升值。见一户老宅木门虚掩,向内张望,端坐藤椅上的老奶奶示意我进院,她几句讲述,便把时光曳到70多年前:那时,盛泽是称誉天下的绸都,巷里绸缎庄主豪院与渔樵蚕农寒门相邻,有“五步一面馆、十步一茶肆”的喧沸市井,也有织机脆响、梭声交汇的丝绸作坊,更有“十岁外皆能纺织”的巧手如林听着想着,竟觉真得步入人流熙攘、商铺林立的古巷,如历游“清明上河图”十里繁华,心内寂寥瞬间被市俗民风

20、弥补,空旷意境填满匠心独运的沧桑构建。告别了好客的老人,迈出高高的青石门槛,前望古巷,不见尽头,沿平平仄仄的卵石路漫步,任心绪静然流淌,清风掠过耳畔,时空中似乎依旧传来吴根越角的故事,溢满巷路,演绎绵远、精彩的古巷乾坤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两段写古巷现状,作者细致描绘了古巷的窗、巷道、巷墙等,寓无穷感慨于其中,为下文奠定了情感基调。B.作者将古巷内的苍健安详与古巷外的街路喧嚣、广场舞乐曲相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古巷遭受现代文明侵蚀的苦闷。C.文中写“书画斋”老伯挥毫泼墨一事,表现了他高远的情怀,又通过老奶奶的讲述,写出了古巷昔日的喧沸繁华。

21、D.作者游历古巷,展开联想和想象,抒发内心真切感受,文章内容充实,结尾意蕴悠悠,令人沉浸在古巷的历史韵味中。 (2)文中从哪些方面体现了小巷的古韵?请根据文意简要分析作答。 (3)近年来,为了吸引游客,全国有很多地方投入巨资重建或新建古镇,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

22、焉!诗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

23、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盾,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节选自左传宣公二年)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B.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C.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

24、/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D.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 (2)下列对文中画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谥号是评价逝去的人功过是非的文字,文中的晋国国君生前残暴无道,所以谥为“灵”。B.衮是古代天子王公穿的礼服,引申为穿衮服的人,诗经的这一句,比喻的是晋灵公有过失。C.春秋笔法讲究“一字寓褒贬”,文中出现“弑”,则属于下杀上性质,如子杀父、臣杀君。D.正卿是当时除国君外的最高军政大臣,终身执政,所以史官认为赵盾既然在国内,就要担责。 (3)下列对原文有关

25、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灵公荒唐暴虐,行事方式变态。他为满足自己的奢侈而横征暴敛,弹射路人,杀厨曝尸,对待大臣的劝谏虚与委蛇,居然在宫中放狗咬人,的确有失君道。B.灵辄知恩报德,保护宣子脱险。他虽然是晋灵公身边的护卫,但感念当年赵盾的救命之恩,毅然决然地反戈一击,抵挡住了灵公的手下,助赵盾逃出生天。C.赵盾忠心事君,但却屡遭不测。他担忧国事,坚持进谏,夙兴夜寐,恭敬有加,这种品质让他每次遇险都有义士相救,而这些义士也都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D.孔子推重礼法,赞同依礼直书。他实有难言之隐,按儒家君臣伦理关系,国君再坏也不能杀,所以他称赞董狐秉笔直书;尽管找不出赵盾政绩、人品的缺点

26、,也仅止于惋惜而已。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三、诗歌鉴赏 14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黄鹂徐志摩一掠颜色飞上了树。“看,一只黄鹂!”有人说。翘着尾尖,它不作声,艳异照亮了浓密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等候它唱,我们静着望,怕惊了它。但它一展翅,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它飞了,不见了,没了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选自1930年2月新月第2卷12期)(注)此时徐志摩在上海光华大学及南京中央大学同时任教授,并兼任中华书局编辑。伴随着世事变迁,诗人从原有的那种空灵潇洒、活泼好动逐渐变得

27、消极颓废,甚至感染了悲观主义情绪。 (1)下面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掠颜色飞上了树”,以“一掠颜色”指代疾飞而来的黄鹂,写出了色彩,更写出了动感。B.“翘着尾尖,它不作声”,写黄鹂翘着尾尖,又不作声,这是以其瞬间之形画其瞬间之静。C.“看,一只黄鹂!有人说”,鲜活地点染出黄鹂来时所激起的惊慌忙乱之情。D.第一节中“艳异像是热情”,渐由实而虚,倾诉着由眼前黄鹂所激起的愉悦和希冀。 (2)两节的末尾完全一样,使用了比喻手法,但比喻的角度不同,请你说说它们各是从哪个角度展开比喻的,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四、情景默写 补写出下面句子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中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

28、的回忆的诗句:_,_。 (2)雨巷中最能体现诗人理想的诗句是:_,_,_。 (3)论语孔子强调“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_,_。 (4)再别康桥中集中表现了离别的惆怅诗句:_,_,_! (5)孔子批评大白天睡觉的宰予的句子:_。五、选择题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在学术百家争鸣的今天,很少学术观点可以称之为 。因此,能开创一个新的研究体系、言前人之所未言的著作,就显得 。美国史学大师威廉麦克尼尔的瘟疫与人就是这样一部经典之作。这本书出版于1976年,被翻译成各种文字,1998年被引进中国,最近,第三个中译版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时至今日,( )。这部书常被看作是作者对其另一部作品西方

29、的兴起搭建起的历史框架的补充,拾起了此前研究的遗珠弃璧。不过,瘟疫与人在普通民众中的受欢迎程度更高。因为大概大多数读者和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瘟疫与人更能引起读者产生兴趣。以往学者对历史的书写无外乎人与人之间、种族与种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你来我往、沉浮荣衰。麦克尼尔却 ,从疫病缘何成为史学家的遗漏谈起,把传染病放在视野中心,去探讨人与病菌的关系。他 ,把复杂的疫病清晰地呈现出来,对一些历史事件的分析与以往的解释大异其趣,因为他总能通过因果溯源,证明疫病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不易之论硕果仅存异军突起顺藤摸瓜B.金科玉律硕

30、果仅存异军突起抽丝剥茧C.不易之论弥足珍贵独辟蹊径抽丝剥茧D.金科玉律弥足珍贵独辟蹊径顺藤摸瓜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大概因为大多数读者得过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瘟疫与人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B.因为大概大多数读者得过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瘟疫与人更能引起读者产生兴趣。C.大概因为大多数读者关于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瘟疫与人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D.因为大概大多数读者和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瘟疫与人更能让读者产生兴趣。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相似的研究不断出现,并循着学术

31、进步的规律,变得越来越成熟;但很难遗忘一个领域的开创性著作B.循着学术进步的规律,相似的研究不断出现,并变得越来越成熟;但一个领域的开创性著作,很难被遗忘C.循着学术进步的规律,相似的研究不断出现,并变得越来越成熟;但很难遗忘一个领域的开创性著作D.相似的研究不断出现,并循着学术进步的规律,变得越来越成熟;但一个领域的开创性著作,很难被遗忘六、语言表达 下面是某校学生会招聘流程图,请将这个流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七、命题作文 请以“秋天的”为题目,按要求写一篇文章。要求:请在横线处补上恰当的词语;以叙述、描写为主,兼用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立意

32、自定;抒发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800字以上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四川省成都市某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1.【答案】BAB【考点】信息筛选与概括分析论证结构分析评价作者态度【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1)A项,“是来自乡村”表述有误,现代诗派的诗人并不都是来自乡村,原文为“许多人来自乡土”;C项,“决不”表述过于绝对;D项,“审美特色有东方民族矛盾心理”表述有误,是多层次审美特征,不是矛盾心理。故选B。(2)A项,“并列式”错误,应为“递进式”。(3)B项,“他们将自己的视野投放到中国更广阔的疆域”错误,原文为“辽远的国土由此

33、成为一代诗人的精神寄托”。2.【答案】CB,E(3)优越的教育条件和良好的教育环境。求学于名校,受教于名师,结交贤达名流,是徐志摩学有所成的重要原因。具有远大的抱负。改造中国社会,使中国尽快走向民主、独立与富强的宏愿,是徐志摩研究和传播社会主义学说、投身于社会活动的内在动力。海纳百川的学术素养。法律、历史、政治、经济等领域的专业训练,再加上努力好学,勤奋热情,使他具有与众不同的视野与眼光。身体力行的社会实践。创办新月社,主编新月杂志,使“五四”精神得以赓续,也使新月社产生了广泛影响。【考点】概括内容,归纳要点筛选并整合信息传记阅读【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1)C项,“就文学创作的实绩而言,

34、二者远远不如新月社”于文无据。(2)B项,“最重要的转折”在文中依据不足。E项,“两人的地位与发挥的作用同等重要”错,从原文第七段可以看出,徐志摩的地位与发挥的作用更重要一些。(3)解答此类“析因题”,要注意以下几点:掌握析因角度。这种题型一般都是一果多因的。对于传主来说,原因有表层与深层,更有客观与主观。客观原因,包括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变化,传主特定的生活环境,传主与亲人、同事、上下级的关系。主观原因,包括传主的理想追求、个人愿望,工作环境对传主身心的影响,传主个人修养等内在精神变化。析因题一般都要求分析,哪怕是探究题,答题一般是先概括为“方面”(角度),即把原因大致相同的合并到一类,

35、然后是分点解释,具体分析。分析时点到为止,不可过多展开。答题要紧扣文本,尽量在文本中找答案,尽量用文本中的语句作答;要全面、简练,有条理。就本题而言,也应从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方面入手来分析。如从第一段中可概括出客观原因“优越的教育条件和良好的教育环境”,从对徐志摩的人生经历、行为、思想的描述中可概括出与他自身相关的主观原因。3.【答案】B小巷的建筑,如门窗、巷墙、巷道等,蕴满岁月沧桑;小巷的文化,如巷墙嵌刻许多古诗词,与小巷相关的历史故事和古代文人。小巷中的饮食,如小巷世代递接的营生“三虾面”店。小巷中古朴的民风民俗。示例一:从文中可知,很多古镇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古镇的建筑、古镇

36、的文化遗迹等值得我们传承与发展。重建或新建古镇,可以在保护古镇的同时,进一步挖掘古镇原有的文化历史价值,在传承中创新,更好地带动当地旅游事业的发展。示例二:从文中可知,很多古镇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古镇的建筑、古镇的文化遗迹等值得我们传承与发展。但是,有些地方在重建或新建古镇时,为了追求经济价值,采取破坏性的手段,完全摈弃了古镇原有的价值,这种行为不可取。【考点】散文阅读【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

37、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2)本题主要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概括文意作答。文中从哪些方面体现了小巷的古韵,结合文本内容分析。(3)本题主要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实现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解答】B“表现作者对古巷遭受现代文明侵蚀的苦闷”分析错误,这里的对比表现了古巷不被外界潮流侵蚀的独

38、特之美,表现的是作者对占巷的崇敬,没有表现作者的苦闷。故选B。结合“古巷多狭长略弯曲,也不宽砖缝里膏泥都渐松蚀,用指尖去抠,便簌簌落下”分析可知,从小巷的建筑方面写小巷的古韵;结合“住宿一条古巷深处的小客店,院铺青石鳞泽泛光,幽静淡雅胸蕴乾坤的高远境界”“导游讲述的多是黄宾虹、朱千华等一代名家”“边走顾视左右,见巷墙嵌刻许多诗词: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这是唐代杜荀鹤写苏州古巷的”分析可知,从小巷的文化角度来写的;结合“面店门窗临巷,店主取活虾搓籽扬名千年姑苏,煮沸古巷乾坤”分析可知,从小巷中的饮食方面写;结合“古巷不光居住井市平民一条古巷,滋养一个诗人,繁荣了一方文化

39、;一个诗人,知名一条古巷,厚垒了盛唐的文化底蕴,随流逝的风华一起升值”“端坐藤椅上的老奶奶示意我进院更有十岁外皆能纺织的巧手如林”分析,从小巷中古朴的民风民俗方面来写。本题需要明确观点,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应该是反对投入巨资重建或新建古镇的,主要从古镇的特征及价值等方面分析即可。如结合巷多狭长略弯曲,也不宽砖缝里膏泥都渐松蚀,用指尖去抠,便簌簌落下”“住宿一条古巷深处的小客店,院铺青石鳞泽泛光,幽静淡雅胸蕴乾坤的高远境界”“导游讲述的多是黄宾虹、朱千华等一代名家”“姑苏古巷素淡淳朴,千年初容、俗韵不改”“一条古巷,滋养一个诗人,繁荣了一方文化;一个诗人,知名一条古巷,厚垒了盛唐的文化底蕴,随流逝

40、的风华一起升值”等分析可知,很多古镇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古镇的建筑、古镇的文化遗迹等值得我们传承与发展。结合文本第六节、十一节内容分析,进一步挖掘古镇原有的文化历史价值,在传承中创新,更好地带动当地旅游事业的发展。答案:(1)B(2)小巷的建筑,如门窗、巷墙、巷道等,蕴满岁月沧桑;小巷的文化,如巷墙嵌刻许多古诗词,与小巷相关的历史故事和古代文人。小巷中的饮食,如小巷世代递接的营生“三虾面”店。小巷中古朴的民风民俗。(3)示例一:从文中可知,很多古镇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古镇的建筑、古镇的文化遗迹等值得我们传承与发展。重建或新建古镇,可以在保护古镇的同时,进一步挖掘古镇原有的文

41、化历史价值,在传承中创新,更好地带动当地旅游事业的发展。示例二:从文中可知,很多古镇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古镇的建筑、古镇的文化遗迹等值得我们传承与发展。但是,有些地方在重建或新建古镇时,为了追求经济价值,采取破坏性的手段,完全摈弃了古镇原有的价值,这种行为不可取。二、文言文阅读【答案】DBC(4)可是晋灵公仍然没有改正。赵盾又多次进谏,晋灵公非常讨厌赵盾的劝谏,便派鉏麑去暗杀赵盾。当初,赵盾到首阳山打猎,住在翳桑,他看见有个叫灵辄的人因饥饿病倒了,便去问他的病情。【考点】宗法礼俗古代官职姓名称谓内容概括与分析文言翻译文言断句烛之武退秦师(左传)【解析】【参考译文】晋灵公不行君道:大量

42、征收赋税来满足奢侈的生活;从高台上用弹弓射行人,观看他们躲避弹丸的样子;厨师没有把熊掌炖烂,他就把厨师杀了,放在筐里,让宫女们抬着经过朝堂。大臣赵盾和士季看见露出的死人手,便询问他被杀的原因,并为晋灵公的无道而忧虑。他们准备规劝晋灵公,士季说:“如果您去进谏而国君不听,那就没有人能接着进谏了。让我先去规劝,他不接受,您就接着去劝谏。”士季去见晋灵公时往前伏地行礼走了三次,到了屋檐下,晋灵公才抬头看他,并说:“我已经知道自己的过错了,打算改正。”士季叩头回答说:“哪个人能不犯错误呢,犯了错误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大的好事了!诗大雅烝民说:周宣王有了过失,只有仲山甫来弥补,这是说周宣王能补救过失。国

43、君能够弥补过失,君位就不会失去了。”可是晋灵公仍然没有改正,赵盾又多次进谏,晋灵公非常讨厌赵盾的劝谏,便派鉏麑去暗杀赵盾。鉏麑一大早就去了赵盾的家,只见卧室的门开着,赵盾穿戴好礼服准备上朝。时间还早,他和衣坐着打盹儿。鉏麑退了出来,感叹地说:“时刻不忘记恭敬国君,真是百姓的靠山啊。杀害百姓的靠山,这是不忠;背弃国君的命令,这是失信。不忠不信中有一样违背了,还不如去死。”于是,鉏麑一头撞在槐树上死了。秋天九月,晋灵公请赵盾喝酒,事先埋伏下武士,准备杀掉赵盾。赵盾的车夫提弥明发现了这个阴谋,快步走上殿堂,说:“臣下陪君王宴饮,喝完三杯还不告退,就不合礼仪了。”于是他扶起赵盾走下殿堂。晋灵公唤出了猛

44、犬来咬赵盾。提弥明徒手上前搏斗,打死了猛犬。赵盾说:“不用人而用狗,即使凶猛,又有什么用!”他们两人与埋伏的武士边打边退。结果,提弥明为赵盾战死了。当初,赵盾到首阳山打猎,住在翳桑,他看见有个叫灵辄的人因饥饿晕倒了,便去问他的病情。灵辄说:“我已经多日没吃东西了。”赵盾给他东西吃,他留下了一半。赵盾询问原因。灵辄说:“我给贵族做仆人已经三年了,不知道家中老母是否活着,现在离家近了,请允许我把这一半留给她。”赵盾让他把食物吃完,另外给他准备了一篮饭和肉,放在口袋里给他。不久灵辄做了晋灵公的武士,他在搏杀中把武器倒过来抵挡晋灵公手下的人,使赵盾得以脱险。赵盾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回答说:“我就是在翳

45、桑挨饿的那个人。”赵盾再问他的姓名和住处,他没有回答就退走了。赵盾自己也逃亡了。九月二十六日,赵穿在桃园杀掉了晋灵公。赵盾还没有走出国境的山界便回来了。太史记载道:“赵盾弑杀了他的国君。”他还把这个说法拿到朝廷上公布。赵盾说:“不是这样。”太史说:“您身为正卿,逃亡而不出国境,回来后又不讨伐叛贼,不是您杀了国君又是谁呢?”孔子说:“董狐是古代的好史官,记载史事的原则是直言不讳。赵盾是古代的好大夫,因为史官的记事原则而蒙受了弑君的恶名。可惜啊,如果他出了国境,就会避免弑君之名了。”【解答】(1)“其右”修饰“提弥明”,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臣侍君宴”意思是“臣下陪君王宴饮”,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故选D。(2)B项,“比喻的是晋灵公有过失”错,诗经里这句比喻周宣王有过失。(3)C项,“而这些义士也都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错,灵辄相助之后“不告而退”,并没有交代最终结局。(4)骤:多次。患:讨厌。贼:暗杀。田:打猎。舍:住。饿:因饥饿(病倒)。三、诗歌鉴赏【答案】C首节的三个喻体中,“春光”展现生机,给人希望,而“火焰”展现欢快热烈“热情”则重在展现对前途的信心;因此它们传达了美好和希望,让人愉悦。而末节的“春光”“火焰”和“热情”则侧重于展现时间的短暂这一面,用于表现欢乐转瞬即逝而带来的强烈的失落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