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加强农村进城党员管理的探索与思考_.docx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334211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加强农村进城党员管理的探索与思考_.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3加强农村进城党员管理的探索与思考_.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加强农村进城党员管理的探索与思考_.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加强农村进城党员管理的探索与思考_.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加强农村进城党员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小县大城”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县产业和农村劳动力日益向县城集聚,农村进城务工经商党员也在不断增多。党员长期外出脱离了当地党组织,实行流出地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服务的要求。镇作为全县乃至周边县市农村劳动力和农村外出党员的主要流入地,党组织如何切实有效地对进城创业党员进行管理、避免出现党员管理的“空白点”已成当务之急。 一、大量农村党员进城后对党建工作带来的影响 1、流出地党组织活动不能正常开展。据统计,在县城经商务工党员达到431人,约占全县农村党员总数的14%。外出党员呈现出逐年增多,而且分布范围越来越广,以

2、及从业的多样性、分散性和流动性等特点。由于部分党员去向难以掌握,有的支部大部分党员外出,甚至一些村支部书记长期外出等因素,严重影响了党组织生活的正常开展。 、党员进城后实际上脱离了党组织,处于失控状态。流入镇的外来党员中,一部分人已经找到固定职业或定居县城,他们想融入到县城中,却又因种种原因没有把组织关系转入本地,而且很少和原地党组织联系,不能正常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处于失控状态。这些党员有三个特点:一是分布面比较广,主要分布在镇的村、社区、企业等各个场所。二是流动性比较大。镇企业数量多、分布散,特别是小型木制玩具企业明显的生产季节性,决定了劳动力在企业间的流动性较大。三

3、是主动联系的意识不强。这些流动党员流入县城,目的是办厂、务工或经商,缺乏和两地党组织主动联系的意识。 3、部分农村进城党员组织纪律淡薄,党性正在消弱。由于缺少对农村进城党员系统、规范和卓有成效的管理方式,部分党员反映长期听不到党的声音,农村党组织活动不正常,对党员管理监督不严,导致部分农村进城党员信念动摇、思想困惑,对党的感情疏远,组织纪律观念淡漠,等同于一般群众,导致一些农村党支部、党员起不到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二、加强农村进城党员管理的探索 针对流动党员“流动难联系,管理难操作,作用难发挥”的状况,镇党委从党员实(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际出发,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模式,通过

4、建立“三位一体”(管理服务中心、党支部、流出地党组织)的管理模式,对进城创业的流动党员管理服务作了有益的探索。 1、建立组织,使农村进城党员“有人管”。建立“镇流动党员管理服务中心”,由镇党委副书记任中心主任,协助镇党委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同时,在新华社区落实办公场所,安排人员集中办公。中心主要围绕建设“流动党员之家”的要求,制定和落实管理措施。具体职责:落实组织关系,及时办理临时组织关系接转手续,建立科学完整的档案材料经常检查指导镇属各党支部对流动党员的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提供有效服务,提供就业信息和培训,帮助解决流动党员在生产中的困难和问题,维护合法权益;加强沟通协调,做好同流出地党委的

5、沟通协调,定期听取党员意见。 2、分类落实,为农村进城党员安好“家”。根据农村进城流动党员分布及从事行业特点,分类落实其临时组织关系。一是落实到企业等单位党组织。对在已建党组织的企业(包括加工点)等单位务工的流动党员,归属所在企业等单位党组织管理;对在尚未建立党组织的企业等工作单位务工的流动党员,采取就近挂靠的方式编入企业等单位党组织。二是落实到社区、农村党组织。从事流通、服务等行业的流动党员,由其固定居住地的社区党支部管理;居住在城乡结合区域从事第一产业的流动党员,归属居住地村党支部管理。三是建立流动党员临时党组织。对就业和居住地不稳定的流动党员,归属流动党员临时党支部管理,并针对部分周边县

6、市流入我镇的农村党员较多的问题,以流出地县(市)或乡(镇)为单位成立临时党支部。 3、建章立制,搭建农村进城党员管理“平台”。建立流动党员报告、登记和记事本制度。对流动党员按时报到、登记和参加所在党支部活动进行明确规定。建立流动党员接待日制度,确定每周五为镇流动党员管理服务中心接待日,镇党委派出一名班子成员负责接待。对流动党员反映的问题,中心以“急为其所急,想为其所想”的宗旨,千方百计帮助解决流动党员的实际困难,并及时反馈落实情况。建立流动党员信息沟通制度,主动加强与流出地乡(镇)党委之间的相互配合和协作。 4、创新载体,乐当农村进城党员“保姆”。通过设岗定责、“双到位”活动等有效载体,确定具

7、体职责,制定明确目标,充分发挥流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立“流动党员阅览室”,无偿为农村进城创业党员提供学习资料和学习环境,提高流动党员的劳动技能和知识水平。同时,建立定期走访慰问制度,由镇党委班子成员带队走访、慰问农村进城党员,使他们能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 三、加强农村进城党员管理的思考 加强农村进城党员管理,是摆在各级党委面前一项迫切需要加以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它不仅关系到农村党员队伍的稳定,而且关系到我们党的形象,是新时期党建工作遇到的新问题。 1、转变观念,变被动为主动,多层次满足农村进城党员的现实要求。要树立大党建的全局观念,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级党组织一定要充分认识新时期

8、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充分认识新时期党员流动的客观必然性和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把做好农村进城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作为党建工作一件大事来抓。要建立有效的责任机制,建立健全党委负责、各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农村进城党员教育管理目标责任制,并将责任制落实到各级党组织及其负责人身上,定期考评,奖惩兑现。要注重管理实效,加强农村进城党员管理,要把服务措施融入到管理当中,多层次满足农村进城党员的需求,切实把农村进城党员管理工作抓到实处,抓出成效。 2、不拘一格,变单一为联合,多渠道探索流入地管理的实现模式。党员流动是正常趋势,只有坚持创新管理形式,实行跟踪式和动态化管理,建立以提高整体

9、素质为主要目的的管理模式,才能真正使管理工作到位。近年来,外地不少党组织对新时期加强流动党员管理进行了有效摸索和尝试,建立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各地对流动党员管理的侧重点和模式各一,取得的效果不一。当前,不管是从党员管理有关规定,还是从各地对流动党员管理实践经验看,实行流动党员流入地管理模式是必然趋势。但由于占较大比例的农村流动党员存在整体素质不高、主动意识不强等问题,直接推行流入地管理模式难度较大。从镇“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实践看,要实现农村进城党员的有效管理,既要有管理机构的保证,更要有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根据党员缺什么、想什么,提出行之有效的新路子、新办法、新载体,这样才能管出成效,管出水

10、平,管出高素质的党员队伍。 3、常抓不懈,变突击抓为经常抓,多方位建立农村进城党员管理服务的长效机制。随着改革的深化,市场经济的发展,党员流动带来的新问题和新情况越来越多,特别是农村进城党员的管理,既有一定的共性,也有各自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管理难度。必须不断总结经验,以建立完善管理制度为抓手,摸索建立农村进城党员管理的长效机制。首先,要健全日常管理机制。通过坚持完善农村进城党员报告登记制度、记事本制度等,明确农村进城党员及其流出地、流入地的职责,从而使农村进城党员日常管理实现正常化、有序化。其次,要建立督促检查机制。要多渠道、多形式掌握党员外出期间表现情况,通报支部活动情况,通知返乡参

11、加年终民主评议党员活动;要采取灵活、多样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对农村进城党员管理工作进行督促检查;要建立农村进城党员管理工作领导责任制,明确了党委书记是主要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支部书记为具体责任人的工作责任制,并列入基层党组织创“五好”考核评比的一项重要内容。再次,要强化服务机制。发挥流动党员管理服务中心的沟通、协调作用,完善走访慰问、接待日等制度,及时帮助解决他们生产、生活中碰到的难题;开展一些街头文艺演出、知识竞赛、图片展览等流动党员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活动,为农村进城党员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第四,要创新农村进城党员发挥作用的载体。要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开展的“党员联系户”、“党员示范岗”等党员发挥作用的新载体、新机制,充分发挥农村进城党员在流动人口管理中的“桥梁”、“辐射”作用,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农村进城党员真正做到 “走到哪里哪里亮,党员个个有光亮”。 第7页 共7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