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年秋学期九年级语文第一次学科调研(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一、基础积累与运用(30分)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幸福水天堂”水幕秀以泰州神话故事凤凰姑娘为ln( )本,将其赋予新意。随着灯光的变幻,水幕秀上呈现出跳跃的m( )鹿、飞翔的凤凰、万舟jng( )发的会船民俗、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的水城慢生活等场景,以及望海楼等标志性景点,再现了泰州州建南唐、文昌北宋的yu( )久历史。2.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看了媒体发布的上座率报告,我们才知道八佰这部电影为何这么火。B. 孩子们被家长接回家时,那“老师再见!”“好,明天见!”的相互道别声,不绝于耳
2、。C. 班队会上,班主任引导学生思、查、辩、学,理性对待和使用网络,打造校园绿色网络学习空间。D. 泰州某小学五年级学生代表化身小啄木鸟,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他们的“啄木”之路。3. 阅读下面文段,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今天所讲,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如此,我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A. 文段中加点的成语,它和“萨拉同她回来了,在床上唠唠叨叨说了半个小时才睡着”中的“唠唠叨叨”意思和感情色彩都相似。B. 文段中“生平”“应该”“合理”词性分
3、别是名词、动词、形容词。C. 文段中“一同受用”是偏正短语,结构相同的如“独立思考”“陆续开放”等。D. 文段中“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一句的主干是“两句话实现与调和”。4. 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A. 随着我市“阳光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修改:搭配不当。“改善”改为“提高”。B. 由于共享单车站点比较密集,使海陵区市民“绿色出行”更加便利。修改:成分残缺,去掉“使”。C. 国家将通过改造棚户区、建设公租房的方式,增加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供给,解决当前存在的房源不足。修改:词语不当,“当前”移到“房源”前。D. 本期“文化大讲堂”的听众,除
4、城区教师外,还有兴化、姜堰等地教师也参与其中。修改:“还有”与“也参与其中”句式杂糅,可去掉“也参与其中”。5. 根据课文内容默写政通人和,_。_,佳木秀而繁阴。_,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_,病树前头万木春。古代诗人常常借诗句来表达心中的梦想或愿望。行路难中作者通过“_,_”表达对未来的自信;水调歌头中作者通过_,_表达对天下离人的美好祝愿。6. 综合性学习新华中学初三(1)班准备开展“与新诗同行”语文综合性学习,请你完成下列题目。请从你熟悉的艾青诗选中任选一首,填写下面的卡片。你最喜爱的诗句简述喜爱的理由王老师让大家借助“为你读诗”这一公众网络艺术平台,为新班级、老师、同学读一首诗。给主
5、编写一封邮件,请他同意你的请求。在“艾青诗歌大家评”活动中,同学们列举了一些评论家的评论,不适合艾青诗歌特点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长诗,用沉郁的笔调细写了乳娘兼女佣(“大堰河”)的生活痛苦我不能不喜欢大堰河。茅盾B.(他的诗)把我们从怀疑、贪婪的罪恶的世界,带到秀嫩天真的儿童的新月之国里去它能使我们在心里重温着在海滨以贝壳为餐具,以落叶为舟,以绿草上的露点为圆珠的儿童的梦。郑振铎C.归真返璞,我爱好他的朴素、平实,爱读他那用平凡的语言,自由的格式,不事雕琢地写出的激动人心的诗篇。唐弢D.在国难当头的年代,诗人歌唱“土地”具有格外动人的力量,而诗人那种不断转折和强化的抒情方式,当然也是和充满
6、险阻坎坷的时代相吻合的孙光萱林徽因曾问徐志摩:“你怎么知道准会有虹的?”徐志摩得意地笑了笑说:“完全诗意的信仰!”信仰,是人永恒的精神支柱。晓华同学组织部分同学在学校“益清桥”边重读经典艾青诗选,并开展关于“信仰”的专题阅读。请谈谈你是如何结合名著特点和阅读主题,采用什么阅读方法(策略)来重读的;再概括说说你读出了作家怎样的信仰。二、阅读理解(60分)(一)(6分)阅读南宋诗人翁卷诗歌乡村四月,完成小题。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7. 比较“子规声里雨如烟”与“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中“烟”的不同作用。8. 赏析“才了蚕桑又插田”的妙处
7、。(二)(14分)阅读下列文言文片段,完成下面小题。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痀偻者承蜩,犹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厥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痀偻丈人之谓乎!”(节选自庄子达生)【注释】佝偻者承蜩(tio):佝偻,驼背;蜩,古书中的蝉。丸:粘蝉用的面团。锱铢:这里指很少。厥株拘:厥,竖;株拘,树根盘错处。9.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仲尼适楚( ) 累三而不坠(
8、 )若槁木之枝( ) 孔子顾谓弟子曰( )(2)下列加点的“而”的用法与“而唯蜩翼之知”一致的是( )A.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B.先天下之忧而忧 (岳阳楼记)C.饮少则醉,而年又最高(醉翁亭记) 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湖心亭看雪)10. 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共两处)吾 不 反 不 侧 不 以 万 物 易 蜩 之 翼 何 为 而 不 得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见佝偻者承蜩,犹掇之也(2)用志不分,乃凝于神12. 下列哪一句名言最符合文中孔子的说法( )A.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B. 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孔子)C.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
9、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D.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淮南子)(三)(1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是诗的国度,古典诗词浩如烟海,灿烂辉煌;现代诗词同样群星璀璨,光辉夺目。英国诗人雪莱说过,“诗歌是最美好、最幸福的灵魂对最幸福、最美妙时刻的记载”。学习诗词将使我们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学会用艺术的眼光看待人生,接受美的熏陶,丰富精神世界。如何学习诗词呢?老师以为,反复诵读自然是最基本的途径。而在诵读过程中,用好四把钥匙,更有助于你打开诗词艺术之门。第一, 。情感基调是作品所表达的基本的情感取向或情感态度,把握诗词欢快、忧愁、恬淡、闲适、寂寞、伤感、激愤、进
10、取等情感基调,有助于体会作者情感,从整体上理解诗词内容。第二,理解意象意境。诗词大多借助景或物来抒发情感,这些寄托了作者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就是“意象”,例如余光中乡愁中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而通过对一个个意象的描写所表现出来的氛围、情调或情境,则是“意境”,例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借助“枯藤”“老树”“昏鸦”等意象营造了一个游子思归而不得的凄凉的意境。只有通过联想、想象感悟诗词营造的意境,才能准确“入情”。第三, 。“诗言志,歌咏言”,诗词的功能是书写人类性情,声情并茂是诗词的突出特点。只有准确把握诗词描写的内容,理解诗词中的思想感情,方能在心灵深处与作者产生共鸣。第四, 。“诗不
11、厌改,贵乎精也”,诗词要求用简洁的语句传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因而凝练、含蓄、跳跃性强。因此,欣赏诗歌要努力揣摩饱含作者深情的语言,仔细品味其深层含义,还要注意把握并分析诗词常用的比喻、拟人、对比、夸张、虚实结合等表达手段与艺术技巧。13. 请根据第二把“钥匙”“理解意象意境”动宾短语的结构特点,概括出其他三项内容。14.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用好四把钥匙,更有助于你打开诗词艺术之门”,请理解“钥匙”的语境义。“诗词大多借助景或物来抒发情感”,“大多”有什么作用?15. 下面材料放在哪一小节合适?说明理由。材料: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诗歌中的“雪”“土地”“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夜的月圆”
12、“星子”“白莲”“春风”“飞鸟”“流云”等都是诗人着重描写的意象,围绕它们生发问题,逐层思考,对深入理解诗歌很有帮助。(四)(10分)阅读彭时代的治学当有忧乐情怀(有删节),完成下面小题。忧乐情怀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精神,自古为学人所推崇。孔子高度赞扬其学生颜回的忧乐情怀。孔子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在一般人看来,颜回的“忧”是“不堪之忧”。但对颜回来说,这种物质匮乏的“忧”是砥砺品格、完善自我、成就学业、成为圣贤的强大动力。颜回的即忧即乐、化忧为乐的情怀,体现了儒家学者安贫乐道、达观自信的精神境界。历代思想家、学问家在不同历史条件下,拓展和深
13、化了儒家忧乐情怀的内涵。一方面,“忧”从“忧道”、“忧政”升华到“忧民”、“忧国”、“忧天下”。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杜甫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左宗棠的“身无半亩,心忧天下”等诸多名言,莫不道出历代学者对家国、对黎民的责任与关爱。另一方面,“乐”也从最初的“父母俱在、兄弟无故”的天伦之乐发展到“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为人之乐,再到“君子乐得其道”的“得道”之乐,直至“乐以天下”的至乐。宋朝范仲淹是古代忧乐情怀的集大成者,其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忧乐合一高尚境界的经典表述。其实,
14、范仲淹还对天下与个人、“忧”与“乐”的关系进行了深入辨析:在天下与个人的关系上,他强调君子“不以己欲为欲,而以众心为心”,即要有大局意识和利他精神,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要心系天下苍生,始终把国家兴亡、百姓疾苦放在第一位,也就是要有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民本意识;在忧与乐的关系上,他强调君子“进则尽忧国忧民之诚,退则处乐天乐道之分”,即在位时应为民族兴旺发达、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而殚精竭虑,不在位时则应以天人合一、追求真理为快乐。通过梳理古代忧乐情怀的内涵及其演进过程,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忧乐情怀中的“忧”,并不是悲天悯人的感情宣泄,而是超越一己利益得失的担当精神、进取志向、整体观念、忧患意识
15、;忧乐情怀中的“乐”,也不是满足个人物质欲望的快乐,而是一种乐观豁达的处世态度,一种先苦后甜、先人后己的成就感、责任感。几千年来,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维系、传承、发扬,与存在这样一大批胸怀天下、心系苍生、安贫乐道、先忧后乐的士人学者有着密切的联系。16. 下列对原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忧乐情怀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精神,自古为学者所推崇,是学者们精神品格的核心。今天的学者治学也应当有此忧乐情怀。B. 文章引述孟子、屈原等人名言,意在指出历代思想家、学问家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始终把国家兴亡、百姓疾苦放在第一位。C. 宋朝范仲淹在“忧”与“乐”关系方面,强调君子“进则尽忧国忧民之诚,退则
16、处乐天乐道之分”,其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D. 几千年来,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维系、传承、发扬,与一大批拥有忧乐情怀的士人学者有着密切的联系。17. 作者在文章第段引用孔子的话用意是什么?18. 阅读相关段落,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回答两个问题。为什么说范仲淹是忧乐情怀的集大成者?古代士人学者的“忧乐情怀”的具体内涵有哪些?(五)(20分)阅读张骥良礁石与灯塔诗人艾青印象一文,完成下面小题目。读到艾青先生写于1954年的这首礁石,我的脑海里浮现出油画家刘宇一先生为这位现代诗人画的半身侧像:蔚蓝色的大海上,白浪翻卷,海鸥翱翔,礁石旁的诗人,目光凝视着远方。我第一次见到艾青先生,是在16年前。1980年
17、3月5日,那天晚上风很大,20多名诗歌爱好者早早赶到劳动人民文化宫东配殿,等着聆听艾青先生谈诗。我去得尤其早,抢占了一个有利地形,就坐在诗人斜对面,连诗人的呼吸都能感觉到。重返诗坛的诗人,精神饱满。那天晚上,围绕着诗歌爱好者们普遍关心的一些问题,他谈了许多。我甚至来不及抬头领略先生风采,只是带着崇敬之情,埋头记录他讲的每一句话。这次谈话后来被整理成文章收入他1982年出版的诗论。许多年过去了,那本当时用的笔记本已经泛黄,但我一直珍藏着。两个月后的一个下午,为写大堰河我的保姆的赏析文章,我找到了诗人下榻的北纬饭店,再次拜望了这位我自小敬仰的诗坛前辈。先生一眼就认出了我,大概因为我视力不好特征太明
18、显。我伸手到裤兜里找烟,发现自己匆忙中竟带了一个空烟盒。先生看着我站在那里的尴尬样子,笑了,顺手递给我一支“中华”。家里刚好没别人,先生执意要亲自为我泡茶,我怎么劝阻也无济于事,只好红着脸接过一杯冒着热气的香茶。从那次听先生讲诗,我已经知道他平易近人。但一个年逾古稀、蜚声海内外的诗坛泰斗,竟给一个二十出头的后生小辈递烟、泡茶,还是让我不知所措。先生的烟瘾很大,几乎是一支接一支地抽。先生每吸一支,都没忘了也递给我一支。我渐渐地忘却了拘谨,无拘无束地与先生聊起来。在烟雾弥漫的客厅里,先生把我带到创作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时代。他带着淡淡的微笑回忆起他父母怎样听信算命先生的话而嫌弃他。而当他谈到那个叫大堰
19、河的保姆时,他的目光和声音里包含了那样多的感激和依恋。老诗人对泥土一样朴实的保姆的朴素真挚的感情,使我默然很久。又过了半个月,我拿着写好的鉴赏文章再次登门求教。先生认真地阅读了拙文后,认为大体还可以,只是有些话说得过了头。我看我的原稿上密密麻麻批满了字,在那些他认为说过了的地方,他都画上了粗线。他还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写文章一是一,二是二,别说过头话,别人为地抬高,也别人为地贬低,要实事求是,做人也是这样。要想成为一个被人民爱戴的诗人,就要说实话,说真话,说自己的心里话。”这一席话使我想起了先生的另一首诗在浪尖上。诗通篇都是大白话,但由于感情朴素真实,朗诵时一次又一次被暴风雨般的掌声打断。我想
20、起我坐的这张沙发上,坐过文坛泰斗,也坐过我这样的业余作者。我想每个人都会在先生这里感受到诗与真。记得我的朋友河南省周口地区商水县的农村残疾作者娄自立,曾跟我提起他拜望先生的情景。当他蹲着用双手搬着双脚,一寸一寸蹭进这个客厅时,先生格外热情地接待了他,满足了他的一个又一个要求,为他题字,与他合影。临别时还把自己正在使用的金笔送给他,并执意送他出大门。娄自立说起这些的时候,眼里闪着泪花。先生的确教给我很多。这次以后,我看先生年高体弱,不便打扰,一直未去看他。1993年金秋十月,我带着40多位残疾作者的共同心愿,又一次走进先生的客厅。第一眼看到先生,真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先生竟已老成这个样子。他
21、的话明显地少了,精神有些不济。我这次本来想请他为我们选编的残疾人作家诗文集地平线的呼唤题词。看先生这样老态龙钟,我张了好几次口都没好意思说。过了一会儿,先生的儿媳傅大姐走了进来。她向我介绍了先生的近况。老诗人自从摔断胳膊之后,尽管打上了钢筋,手还是抖得厉害,写字已经很吃力了,所以不得不放下握了半个多世纪的笔,谢绝了所有的社会活动、交往应酬。我终于不肯放弃这个机会,鼓起勇气向傅大姐转达了残疾人作者对先生的敬仰之情,简单介绍了我手里的诗文集的编选标准和过程,表示希望得到先生的题词。仅仅5个字的题词,加上签名和日期,先生竟写了十多分钟。看着“残月同样美”这5个厚重的字,我久久说不出话来。先生已老迈,
22、但仍能简练准确地概括出残疾人文学群体与整个文学群体的关系,并形象地表达出来。(原文有删改)19. 阅读全文,简要概述本文主要写了艾青先生的哪几件事。20.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艾青先生礁石,使“我”想到刘宇一为艾青先生画的半身侧像,侧像画上,礁石旁的艾青“目光凝视着远方”,说明艾青先生很有远见。B. 艾青先生在烟雾弥漫的客厅里,和“我”谈到大堰河保姆时,目光和声音里包含了感激和依恋,说明他对泥土一样朴实的保姆的那种感情是朴素的真挚的。C. 艾青先生认为写文章和做人是一个道理。要想成为一个被人民爱戴的诗人,就要说实话,说真话,说自己的心里话,不借写文章人为地
23、抬高或贬低作者自己。D. 艾青先生自从摔断胳膊之后,写字已经很吃力了,一写字手就抖得厉害,所以不得不放下握了半个多世纪的笔,谢绝了很多的社会活动与交往应酬。21. 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艾青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22. “我怎么劝阻也无济于事,只好红着脸接过一杯冒着热气香茶”,说说这句话的表达特征及其作用。23. 根据文章内容理解,作者为什么以“礁石”和“灯塔”来概括对艾青的印象?三、作文(60分)24. 请以“付出的快乐”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3)书写工整规范。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2021年秋学期九年级语文
24、第一次学科调研(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一、基础积累与运用(30分)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幸福水天堂”水幕秀以泰州神话故事凤凰姑娘为ln( )本,将其赋予新意。随着灯光的变幻,水幕秀上呈现出跳跃的m( )鹿、飞翔的凤凰、万舟jng( )发的会船民俗、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的水城慢生活等场景,以及望海楼等标志性景点,再现了泰州州建南唐、文昌北宋的yu( )久历史。【答案】 (1). 蓝 (2). 麋 (3). 竞 (4). 悠【解析】【详解】考查对字形的辨析与书写。读准拼音的声母、韵母和声调,根据语境写出汉字,蓝本:编修书籍或绘画时所根据的底本。不要误写成“兰”。麋鹿:是世
25、界珍稀动物,属于鹿科。因为它头脸像马、角像鹿、蹄像牛、尾像驴,因此得名四不像。半包围结构,笔画较多,书写时要注意。竞:会意。甲骨文字形,像二人竞逐。本义:争竞;角逐;比赛。不要误写成“竟”。悠久:意思是长久;久远。不要误写成“攸”。2.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看了媒体发布的上座率报告,我们才知道八佰这部电影为何这么火。B. 孩子们被家长接回家时,那“老师再见!”“好,明天见!”的相互道别声,不绝于耳。C. 班队会上,班主任引导学生思、查、辩、学,理性对待和使用网络,打造校园绿色网络学习空间。D. 泰州某小学五年级学生代表化身小啄木鸟,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他们的“啄木”之路。
26、【答案】D【解析】【详解】D.啄木鸟书名号改为引号。故选D。3. 阅读下面文段,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今天所讲,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如此,我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A. 文段中加点的成语,它和“萨拉同她回来了,在床上唠唠叨叨说了半个小时才睡着”中的“唠唠叨叨”意思和感情色彩都相似。B. 文段中“生平”“应该”“合理”的词性分别是名词、动词、形容词。C. 文段中“一同受用”是偏正短语,结构相同的如“独立思考”“陆续开放”等。D. 文段中“我自
27、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一句的主干是“两句话实现与调和”。【答案】D【解析】【详解】D.“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一句的主干是“我自己力求实现与调和”,故选D。4. 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A. 随着我市“阳光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修改:搭配不当。“改善”改为“提高”。B. 由于共享单车站点比较密集,使海陵区市民“绿色出行”更加便利。修改:成分残缺,去掉“使”。C. 国家将通过改造棚户区、建设公租房的方式,增加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供给,解决当前存在的房源不足。修改:词语不当,“当前”移到“房源”前。D. 本期“文化大讲堂”的听众,除城区
28、教师外,还有兴化、姜堰等地教师也参与其中。修改:“还有”与“也参与其中”句式杂糅,可去掉“也参与其中”。【答案】C【解析】【详解】C应该是缺宾语,在句末加上“的问题”。故选C。5. 根据课文内容默写政通人和,_。_,佳木秀而繁阴。_,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_,病树前头万木春。古代诗人常常借诗句来表达心中的梦想或愿望。行路难中作者通过“_,_”表达对未来的自信;水调歌头中作者通过_,_表达对天下离人的美好祝愿。【答案】 (1). 百废具兴 (2). 野芳发而幽香 (3). 雾凇沆砀 (4). 沉舟侧畔千帆过 (5). 长风破浪会有时 (6). 直挂云帆济沧海 (7). 但愿人长久 (8).
29、千里共婵娟【解析】【详解】容易写错的字词有:具、凇、沆砀、畔、济、沧海、婵娟。6. 综合性学习新华中学初三(1)班准备开展“与新诗同行”语文综合性学习,请你完成下列题目。请从你熟悉的艾青诗选中任选一首,填写下面的卡片。你最喜爱的诗句简述喜爱的理由王老师让大家借助“为你读诗”这一公众网络艺术平台,为新班级、老师、同学读一首诗。给主编写一封邮件,请他同意你请求。在“艾青诗歌大家评”活动中,同学们列举了一些评论家的评论,不适合艾青诗歌特点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长诗,用沉郁的笔调细写了乳娘兼女佣(“大堰河”)的生活痛苦我不能不喜欢大堰河。茅盾B.(他的诗)把我们从怀疑、贪婪的罪恶的世界,带到秀嫩天
30、真的儿童的新月之国里去它能使我们在心里重温着在海滨以贝壳为餐具,以落叶为舟,以绿草上的露点为圆珠的儿童的梦。郑振铎C.归真返璞,我爱好他的朴素、平实,爱读他那用平凡的语言,自由的格式,不事雕琢地写出的激动人心的诗篇。唐弢D.在国难当头的年代,诗人歌唱“土地”具有格外动人的力量,而诗人那种不断转折和强化的抒情方式,当然也是和充满险阻坎坷的时代相吻合的孙光萱林徽因曾问徐志摩:“你怎么知道准会有虹的?”徐志摩得意地笑了笑说:“完全诗意的信仰!”信仰,是人永恒的精神支柱。晓华同学组织部分同学在学校“益清桥”边重读经典艾青诗选,并开展关于“信仰”的专题阅读。请谈谈你是如何结合名著特点和阅读主题,采用什么
31、阅读方法(策略)来重读的;再概括说说你读出了作家怎样的信仰。【答案】示例: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句诗是全诗的精华,表达了那个苦难年代里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抒发了那个时代华夏儿女共同的心声。示例:主编您好。我是一个九年级学生,新学期来到了新班级,遇到了许多新老师、新同学,我很爱我的新集体。“为你读诗”是一个能很好表达情感的网络平台,我想借助平台读一首诗,让他们听到我的声音,表达我对老师、同学的爱,希望您能同意我的请求。B答案示例:这是一本诗集,所以重读时,我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几首诗歌,如我爱这土地复活的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等。我抓住重点意象进行精读,圈画出
32、关键词句,细细品味诗歌的语言和情感,认真做了批注,有几首我还进行了有感情的面读。这几首诗歌以“土地”为主要意象,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他悲悯下层人民的困苦,忧伤祖国的命运,从作品中我读出了诗人有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有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崇高信仰。【解析】【详解】(1)这道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注意选取艾青有代表性的诗句,从修辞手法、写作特色、诗歌意象等角度进行解读。比如北方“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它的广大而瘦瘠的土地带给我们以淳朴的言语与宽阔的姿态,我相信这言语与姿态坚强地生活在大地上永远不会灭亡;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古老的国土这国土养育了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这十几行沉重的诗
33、句,运用反复的修辞,道出了艾青的胸怀与气质,让我们感受到了民族的深远的苦难与土地的苍茫所带来的令灵魂惊醒的沉重感。(2)这道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题干要求给“为你读诗”这一公众网络艺术平台的主编写一封邮件,表达为新班级、老师、同学读一首诗的请求。写作时,注意礼貌用语,语言得体。内容上表达出自己的请求,希望得到平台主编的同意。比如:主编您好!我是九年级的一个学生。最近我有幸接触到了你们“为你读诗”这个平台,感觉你们这个平台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表达情感的网络平台。我想借助平台给我的新老师、新同学读一首诗,表达我对他们的爱,希望您能同意我的请求。谢谢!(3)这道题考查对艾青诗歌特点的理解。B根据“带到秀嫩
34、天真的儿童的新月之国里去”可知,这是对印度诗人泰戈尔新月集的评价。故选B。(4)这道题考查对诗歌阅读方法和名著主题的理解。重读艾青的诗歌,可以抓住重点意象进行精读,圈画出关键词句,细细品味诗歌的语言和情感。艾青诗歌主要有“土地”和“太阳”两大意象。如果选择重读艾青诗歌的“土地”意象,可以重点选读我爱这土地复活的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等,读出诗人对祖国以及对大地母亲深沉的爱,对祖国命运深沉的忧患意识,读出诗人悲悯下层人民的困苦,忧伤祖国的命运的坚定的爱国情怀。如果选择重读艾青诗歌的“太阳”意象,可以重点选读向太阳和黎明的通知,向太阳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歌颂了抗日解放战争给民族带来的新生,揭示了中国革
35、命前进的方向,寄托了诗人对光明、理想的热切追求。黎明的通知则是以一个更加乐观、明朗的调子宣告着新时代的来临。从“太阳”意象可以读出诗人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崇高信仰。二、阅读理解(60分)(一)(6分)阅读南宋诗人翁卷诗歌乡村四月,完成小题。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7. 比较“子规声里雨如烟”与“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中“烟”的不同作用。8. 赏析“才了蚕桑又插田”妙处。【答案】7. 写出细雨蒙蒙特征;写出若隐若现、渺渺茫茫的特点,比喻一种最美好的朦胧事物。 8. “蚕桑”照应上面“绿遍山原”,“插田”照应上面的“
36、白满川”,一个“才”和一个“又”两个虚字极富表现力,勾画出乡村四月农家的忙碌气氛,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之情。【解析】【7题详解】这道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子规声里雨如烟”意思是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雨如烟”,指毛毛细雨,轻如烟雾。在如烟似雾的细雨中,杜鹃鸟不时地鸣叫着,催促着农事。“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在迷茫的天地间,云烟是复苏的景象。黄昏来临后,温凉的夜趁着这样的时机展示自己的妩媚。一如微风细雨中的景象:轻盈而柔美,多姿而带着鲜艳。“云烟”写出了若隐若现的最美好的朦胧事物。【8题详解】这道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才了蚕桑又插田”意思是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采桑养
37、蚕和插稻秧,是关系着衣和食的两大农事,现在正是忙季,家家户户都在忙碌不停。“才”“又”两个词勾画出了乡村四月农家的忙碌气氛。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之情。“绿遍山原白满川”意思是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据此可知,“蚕桑”照应“绿遍山原”,“插田”照应“白满川”。(二)(14分)阅读下列文言文片段,完成下面小题。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痀偻者承蜩,犹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厥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
38、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痀偻丈人之谓乎!”(节选自庄子达生)【注释】佝偻者承蜩(tio):佝偻,驼背;蜩,古书中的蝉。丸:粘蝉用的面团。锱铢:这里指很少。厥株拘:厥,竖;株拘,树根盘错处。9.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仲尼适楚( ) 累三而不坠( )若槁木之枝( ) 孔子顾谓弟子曰( )(2)下列加点的“而”的用法与“而唯蜩翼之知”一致的是( )A.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B.先天下之忧而忧 (岳阳楼记)C.饮少则醉,而年又最高(醉翁亭记) 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湖心亭看雪)10. 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共两处)吾 不 反 不 侧 不
39、以 万 物 易 蜩 之 翼 何 为 而 不 得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见佝偻者承蜩,犹掇之也(2)用志不分,乃凝于神12. 下列哪一句名言最符合文中孔子的说法( )A.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B. 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孔子)C.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D.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淮南子)【答案】9. (1)到 坠落 枯 回头看(2)A 10. 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 11. (1)看见一个驼背老人正用竿子粘蝉,就好像在地上拾取一样(2)运用心志不分散,就是高度凝聚精神 12. B【解析】【9
40、题详解】(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理解,注意结合语境确定词义。句意:孔子到楚国去。适:动词,往,到。句意:叠起三个弹丸而不坠落。坠:坠落。句意:像枯木的树枝。槁:形容词,枯萎,枯干。句意:孔子回头对弟子们说。顾:动词,回头看。(2)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例句“而”,连词,表转折。A.而:连词,表转折;B.而:连词,表顺承; C.而:连词,表递进; D.而:连词:表顺承; 故选A。【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断句。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不回头不侧身,不因万物而改变对蝉翼的注意,为什么得不到(蝉)呢!根据句意即可断句为: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11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
41、。注意重点词:(1)痀偻:脊背向前弯曲。“佝偻者”即驼背人。承:(用长竿)取物。蜩:蝉。犹:好像。掇:拾取。(2)用:运用。志:心志。分:分散。乃:加强判断肯定,就是。凝:精力专注或注意力集中。【12题详解】本题考查道理论据的辨析。文中孔子告诉弟子的话“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意谓用心专一,才能使精神集中。喻指做任何事情,必须专心致志,全神贯注,方有所得。(1)这句话的意思是: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惘无所得;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不解。它告诉人们学习与思考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是学习的最基本方法。与孔子说的话不符合; (2)这句话意思是:在现在所处的位置上,做好分内的事,不企求本分外的事。它告诉人
42、们做事要心无旁骛,用心专一。与孔子说的话相符合;(3)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使有一种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生长的。比喻做事一日勤,十日怠,没有恒心,是不会成功的。它告诉人们做事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与孔子说的话不符合;(4)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它告诉人们要淡泊名利,不受外界的诱惑干扰,要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孔子说的话不符合;故选B。【点睛】参考译文:孔子到楚国去,走出树林,看见一个驼背的老人正用竿子粘蝉,就好像在地上拾取一样。孔子说:“先生的技艺真是巧妙啊!有什么技巧吗?”驼背老人说:“我有我的办法。经过五、六个月
43、的练习,在竿头累叠起两个弹丸而不会坠落,那么失手的情况已经很少了;叠起三个弹丸而不坠落,那么失手的情况十次不会超过一次了;叠起五个弹丸而不坠落,也就会像在地面上拾取一样容易。我立定身子,犹如临近地面的断木,我举竿的手臂,就像枯木的树枝;虽然天地很大,万物品类很多,我一心只注意蝉的翅膀。我不回头不侧身,不因万物而改变对蝉翼的注意,为什么得不到(蝉)呢?”孔子回头对弟子们说:“运用心志不分散,就是高度凝聚精神,它就是驼背老人说的道理!”(三)(1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是诗的国度,古典诗词浩如烟海,灿烂辉煌;现代诗词同样群星璀璨,光辉夺目。英国诗人雪莱说过,“诗歌是最美好、最幸福的灵
44、魂对最幸福、最美妙时刻的记载”。学习诗词将使我们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学会用艺术的眼光看待人生,接受美的熏陶,丰富精神世界。如何学习诗词呢?老师以为,反复诵读自然是最基本的途径。而在诵读过程中,用好四把钥匙,更有助于你打开诗词艺术之门。第一, 。情感基调是作品所表达的基本的情感取向或情感态度,把握诗词欢快、忧愁、恬淡、闲适、寂寞、伤感、激愤、进取等情感基调,有助于体会作者情感,从整体上理解诗词内容。第二,理解意象意境。诗词大多借助景或物来抒发情感,这些寄托了作者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就是“意象”,例如余光中乡愁中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而通过对一个个意象的描写所表现出来的氛围、情调或情境,则是“意境”,例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借助“枯藤”“老树”“昏鸦”等意象营造了一个游子思归而不得的凄凉的意境。只有通过联想、想象感悟诗词营造的意境,才能准确“入情”。第三, 。“诗言志,歌咏言”,诗词的功能是书写人类性情,声情并茂是诗词的突出特点。只有准确把握诗词描写的内容,理解诗词中的思想感情,方能在心灵深处与作者产生共鸣。第四, 。“诗不厌改,贵乎精也”,诗词要求用简洁的语句传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因而凝练、含蓄、跳跃性强。因此,欣赏诗歌要努力揣摩饱含作者深情的语言,仔细品味其深层含义,还要注意把握并分析诗词常用的比喻、拟人、对比、夸张、虚实结合等表达手段与艺术技巧。13. 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