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实践与思考_.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实践与思考_.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近年来,XX县区全面落实上级关于抓基层、打基础的总体任务和要求,组织动员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全力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普惠民生、实现福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村面貌日新月异,农业发展多姿多彩,农民收入稳步提高,新农村建设呈现蓬勃生机和向好态势。主要做法一、着眼于抓基层打基础,进一步规范农村党组织设置方式。一是紧扣城乡一体化发展新趋势,联建村级党组织。适应党员
2、从业结构、流动状况发生的新变化,打破原有按自然村、村民小组设置党支部、党小组的单一形式,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优势互补、便于管理的原则,大力实施“联建共创”工程,积极推动村与村、村与企业、村与社区联合建立党组织,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二是紧扣行政村居调整新变化,升建村级党总支。根据小村并大村、村级党组织党员增加的新要求,按照村域面积人口、产业发展状况和党员人数情况,及时调整传统党组织设置模式。将党员人数50人以上、经济基础较好、产业发展特色明显的村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并按产业特点设置产业党支部,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承载力。三是紧扣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新要求,共建专业合作社党组织。积极探索在农民
3、合作组织上建立党组织新模式,把农民合作组织的技术、信息、市场方面优势与党组织的组织领导、政策引导、机制建设等方面优势结合起来,让村党组织书记兼任农民合作组织主要负责人,不断增强农民合作组织的组织化程度,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支撑力。 二、着眼于配班子选干部,进一步提升农村党组织整体战斗力。一是搭建竞职平台,严格程序“选”。实施“能人治村”计划,坚持思想政治素质好、发展经济能力强、社会管理能力强的“一好双强”选人标准,打破身份、职业、地域等限制,面向农村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人员、大学生村官等群体公开选拔16名优秀人才担任后进村党组织书记,着力破解后进村党组织书记人难选问题。二是注重能力提升,多种形
4、式“育”。将村党组织书记纳入“三年轮训”计划之中,建立高校集中培训、党校集中轮训、在线自主学习“三位一体”的培训体系,通过专家讲学、现场点评、专题研讨等形式,对全县村支部书记进行专题培训;分批组织村支部书记到苏州农村干部学院和江阴华西村进行轮训,提高村支部书记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三是建立帮带机制,分类选送“炼”。建立村级正职后备干部与村支部书记、驻村干部、驻片乡镇领导联系结对的“1+3”三级帮带成长服务体系和村级副职后备干部与村班子成员“1+1”结对帮带体系;分类选送村级优秀后备干部到苏州农干校培训,到县信访局、计生局、民政局等县直部门跟班学习,到村级组织副职岗位进行适岗锻炼,提升综合素质,缩
5、短成长周期。 三、着眼于抓队伍强根基,进一步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一是创新工作机制,提升党员发展空间。建立“131”党员培养联系制度,即一名党员联系三名优秀外出务工青年制度,对优秀外出务工青年及早跟踪培养和考察,鼓励引导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并在年内将其中至少一名符合条件的优秀外出务工青年培养为入党积极分子。二是创新工作模式,加强流动党员动态管理。建立流动党员信息管理台帐,坚持以流入地管理为主、流出地主动配合的原则,加大流动党员的双向互动管理力度。在流动党员中开展“三带回三带出”活动,即带回新技术、带回新项目、带回新人才,带出新形象,带出一批优秀务工者、带出一支高素质党员队伍,充分发挥党组织和
6、流动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完善工作举措,做好党员关爱服务工作。采用节日慰问、结对帮扶和电话、短信、电子邮件、寄送贺年片等方式,及时向党员特别是生活困难党员和外出流动党员传达亲情问候,并积极组织返乡流动党员参加县里组织的企业用工专场招聘会,多渠道为流动党员提供务工信息。 四、着眼于建制度促民主,进一步深化基层党内民主建设。一是全面实行村务民主听证制度。凡是涉及修桥铺路、筹资建校以及工程招投标、救灾救济、优抚款的发放、大额财务支出等村务重大决策和村民切身利益的事项,都要召开村务民主听证会进行听证,由村民认可,方可施行。二是完善乡镇党代表常任制。采用“四票制”(推荐票、评议票、表决票
7、、选举票)的方式产生常任党代表,并建立健全党代表年会制、双向联系制、调研视察工作制、代表评议党委领导班子制等相关配套制度。深入开展党代表走访万名党员活动,建立县党代表电子工作室,向县党代表发放党代表证、履职记事手册和专用信封,进一步畅通民情民意反映渠道。三是积极推进党务公开制度。在全县推行普通党员旁听党委会制度,除研究干部人事和听取案件审理等不宜公开的事项外,凡贯彻落实中央和上级党委的指示、决议;事关本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方面的长远规划、重大决策;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等,基层党委都要组织党员旁听,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党委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五、着眼于优机制强保障,进一步夯实基层党
8、建工作基础。一是完善基层党建领导机制。建立健全由县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纪检、宣传、统战部门各司其职,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积极参与、协调配合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强化对基层党建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党建工作例会制度、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党建联系点制度;建立健全基层党委党建工作例会制度、定期研究党建工作目标制度,突出基层党委在加强基层党建中的主角作用。二是建立基层党建工作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经费保障机制,每年按照不少于50万元的标准,在全县设立基层党建工作专项基金;为村“三大员”办理养老保险,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切实改善基层党组织活动设施条件,采取上级补助、财政支持、党费倾斜、机关帮扶、市场运作等
9、方式,解决全县村级组织无活动场所的问题。三是强化对基层党建工作督查考核机制。实行基层党建工作目标管理制,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建立完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督查机制,建立健全半年督查、年终考核等制度。在督查方式上,把全面检查与重点督查相结合,把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把明查与暗访相结合。在督查内容上,既督查基层党建各项工作落实情况,又督查农村基层党建责任人履行职责情况,通过督查加强对基层党建工作的指导,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水平。 六、着眼于创特色增亮点,进一步创新活动载体推动工作开展。一是深入开展村级组织分档竞赛活动。为深化“四有一责”建设活动,将所有村居按照集体经济、组织建设、民生稳定
10、、社会事业等重点指标划分为4个档次,实行动态管理和百分制量化考评,定期组织集中观摩和现场打分,年底进行集中评定排名。同时推行村级组织分档管理与村干部经济待遇、选拔任用、评先推优“三挂钩”制度。二是创新开展“三进三出、三年挂村”活动。组织全县81个县直机关选派乡科级干部分别挂派到252个村居担任第一书记,兼任村民理事会理事长,协助挂钩村加强班子建设,理清发展思路,发展致富增收项目等。同时,把挂村活动与县委阶段性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先后组织开展了下基层大接访、服务全民创业等系列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基层稳定发展。三是大力开展“平原林海美好乡村”建设。通过村庄环境整治、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乡垃圾收运体系建设等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改善乡村环境面貌和农村生产生活生态条件,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让百姓得到真正实惠,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实现“农村空间布局大调整、基础设施功能大提升、农村环境状况大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大提高”的目标。 第6页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