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排查制度_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访排查制度_1.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信访排查制度一、校长对所有来访人员来访信件都要逐一审阅,对来访2次或来信3次的重复信访、署名信访、联名信访、倾向性问题要进行一次认真排查筛选;对教师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事关全校稳定的敏感问题、容易诱发教师共鸣的问题、廉洁自律的重要问题等要超前预测分析、排查研究,及时向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反映预测排查情况,做到早发现、早劝阻、早解决。二、预测排查出的信访问题或线索要逐件落实责任人以及结案息访时限、落实调查进度和处理结果,校长要逐件督办指导。三、信访领导小组每季度一次或在重大会议、节日、活动前对解决苗头性、隐患性的情况,超前工作,及时处理解决。四、加强调查研究,掌握信访发展态势、规律,正确对待和
2、妥善处理教师信访举报。对教师正当的信访举报行为,要支持和保护;对初信初访务必逐件抓落实,防止矛盾进一步激化,对预测排查出的信访、疑难信访,可能出现的集体访事件,以及突发性事件,校主要领导要亲自处理解决。五、加强信访协调,紧紧依靠全体教师和上级领导处理信访问题。对排查出来同时涉及几个问题的信访,要请示上级,对不属于学校受理范围的问题,要向教师做解释,引导教师向有关主管部门反映,重要问题还要帮助疏通办理渠道并进行督促检查。海洲九年制学校2021年9月一、校长对所有来访人员来访信件都要逐一审阅,对来访2次或来信3次的重复信访、署名信访、联名信访、倾向性问题要进行一次认真排查筛选;对教师关心的“热点、
3、难点”问题、事关全校稳定的敏感问题、容易诱发教师共鸣的问题、廉洁自律的重要问题等要超前预测分析、排查研究,及时向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反映预测排查情况,做到早发现、早劝阻、早解决。二、预测排查出的信访问题或线索要逐件落实责任人以及结案息访时限、落实调查进度和处理结果,校长要逐件督办指导。三、信访领导小组每季度一次或在重大会议、节日、活动前对解决苗头性、隐患性的情况,超前工作,及时处理解决。四、加强调查研究,掌握信访发展态势、规律,正确对待和妥善处理教师信访举报。对教师正当的信访举报行为,要支持和保护;对初信初访务必逐件抓落实,防止矛盾进一步激化,对预测排查出的信访、疑难信访,可能出现的集体访事件,以
4、及突发性事件,校主要领导要亲自处理解决。五、加强信访协调,紧紧依靠全体教师和上级领导处理信访问题。对排查出来同时涉及几个问题的信访,要请示上级,对不属于学校受理范围的问题,要向教师做解释,引导教师向有关主管部门反映,重要问题还要帮助疏通办理渠道并进行督促检查。为切实维护社会安定稳定,加速推进“和谐社迳”建设步伐,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快速排查调处机制,完善制度、落实责任,确保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取得实效。经研究,制定如下工作制度。一、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会议制度1、定期会议。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年初或年终须召开中心工作会议,总结工作,调整和充实排调队伍,制定继续排查调处工作年度方案,安排部署排调工
5、作,确定排调重点,分解排调任务。并每月召开一次会议,及时掌握本乡矛盾纠纷的发展趋势、发生情况以及各级排查组织排查矛盾纠纷的情况,查找原因,分析特点,加强指导,研究制定复杂疑难矛盾纠纷的调处措施。2、不定期会议。中心根据工作需要可随时组织召开矛盾纠纷调处协调分析会议,对难以解决的矛盾纠纷进行认真地分析研究,共同提出解决办法,并落实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协调会议由乡调解中心主任或副主任负责组织实施,调解中心各成员必须按时参加会议,不准迟到、早退或无故缺席。3、定期会议由乡调处中心主任或副主任组织召开;不定期会议由主任或副主任根据实际需要组织召开,也可由其成员建议,由主任或副主任组织召开。调解中心各
6、成员必须按时参加会议,不准迟到、早退或无故缺席。二、矛盾纠纷受理排查登记制度1、乡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应受理由村调委会、社区调委会未能调解成功的矛盾纠纷。2、中心工作人员、调解人员受理纠纷时要认真做好接待服务。如果是口头申请,接待人员应认真听取当事人对纠纷情况的陈述,并做好接待笔录。接待笔录要严肃认真,体现当事人原话原意,不得添加任何水分。笔录原则上要有当事人的签名或手印确认。3、受理排查纠纷登记,要使用统一的受理事项登记簿和排查整治登记簿,受理事项登记的内容包括:受理时间、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姓名、性别、民族、年龄、职业、工作单位、住址或电话、纠纷的性质、起因和简单过程等。排查整治的内容包括。排查
7、时间、地点、排查人姓名、被排查的纠纷种类、性质、起因苗头、当事方基本情况、责任方等,要逐项认真填写,不得遗漏。并注意妥善保管,严防遗失。4、受理事项登记后,对当事人所反映的纠纷情况要注意保密,不经当事人同意,不得随意泄漏。5、调解人员将对受理矛盾纠纷的要求及时向中心主任或副主任汇报,由主任或副主任确定事件进行调处,将确定的调处时间、调处地点、调处人员及时告知纠纷当事方,确保当事方能按时参加调处。三、矛盾纠纷排查制度1、不定期排查与集中排查、普遍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实行全覆盖、全方位、多层次排查,做到情况早发现、早报告、工作早到位、问题早解决。2、重大节假日、敏感时期和纠纷多发期,要及时组织人
8、员集中排查;对重点单位、重点人、重点事,加大排查力度,进行重点排查。及时了解和掌握可能发生的矛盾纠纷隐患。四、矛盾纠纷预警制度1、制定完善处置群体性矛盾纠纷和突发性事件的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矛盾纠纷信息网络,发挥基层治保、调解组织、治安中心户长、调解信息员作用,及时了解和掌握矛盾纠纷信息动态。2、对于重大的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要及时受理,多种手段并用,努力解决在初始阶段或萌芽状态。3、发现重大纠纷隐患(可能发生群体性上访、群体斗殴现象)应当及时报告乡主管领导,并及时上报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4、各社区、村调委会应于每月底将所掌握的矛盾纠纷隐
9、患情况上报乡综治治理办公室。五、矛盾纠纷调处制度1、对各类矛盾纠纷坚持村(居)先行调处的原则,对于调处不成功的纠纷,由村(居)出具调处意见,提交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进行调处。2、在中心受理的矛盾纠纷时,能及时调处的,组织调解人员及时进行调处,不能及时调处的,告知当事方可择日调处。3、涉及两个或多个村(社区)之间的矛盾纠纷,由中心负责组织涉及到的村(社区)调委会成员共同召开联席会议,协商调处措施并组织实施。六、矛盾纠纷交办、督办制度1、各村、社区调委会对中心交办的有关排查、调处矛盾纠纷任务要高度重视,按时进行排查调处,对调处难度大的矛盾纠纷,可提交中心进行调处。2、进一步明确督察督办职责,对挂牌
10、督办、限期解决的重大矛盾纠纷和协调会议决定的有关事项,要认真进行检查,逐一落实。3、对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由于领导不重视,措施不得当,调处不到位,造成越级上访的,乡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下发督办通知书,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调处,并向乡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写出专门报告。七、矛盾纠纷报告制度1、要建立健全街道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信息网络,确定信息联络员,确保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信息上下畅通。2、各村、社区调委会每月对矛盾纠纷进行认真梳理,按要求如实填写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情况月报表、矛盾纠纷排查登记汇总表等于每月日前上报乡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无矛盾纠纷的,实行“零报告”制度,严禁迟报、漏报、虚报、错报。3、健全和逐步完善因人
11、预防、因地预防、因时预防、因事预防的报告机制。信访基础台账制度1、实行档案专管制度。明确档案管理人员。信访的调解文书案卷实行专人负责保管,并建立必要的调阅、保密管理办法。2、实行一事一卷制度。调解文书包括原始记录、调解申请书、纠纷受理调解登记表、调查笔录、调解笔录、调解协议书、回访记录以及调解中心对调解未成功的纠纷处理意见及各种材料等。归档时,做好调解文书的审查,调处文书、资料要求一事一卷,装订成册,并按档案管理规定整理归档。3、规范封面管理制度。归档后的调解文书要使用统一的卷宗封面,注明立卷时间、立卷人姓名,并根据纠纷具体情况,确定保管期限。4、注重随时归档制度。对简易、随调随结的矛盾纠纷,
12、应在来访的矛盾纠纷登记簿内,注明矛盾纠纷基本情况、请求事项、调解结果等,并附调解笔录、调解协议,予以存档。5、分类管理制度。各类档案要放置有序,对于民事、行政等纠纷调解应分别入档。对重要案卷和一般案卷应实行分别管理。6、确保及时调阅制度。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所存档的资料要做到心中有数,调阅档案时能及时、准确。7、安全管理制度。认真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做到防火、防盗、防潮、防蛀、防鼠咬,确保档案资料完好无损。信访例会制度(一)信访例会责任人和主持人。乡、村两级党委(支部)书记是本级信访例会的第一责任人,对信访例会工作负总责。乡级信访例会主持人是党委书记或乡长,村级信访例会主持人是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
13、主任。(二)信访全会的召开时间。乡信访例会召开时间为每月5日和20日,村信访例会召开时间为每月4日和19日,如遇到特殊情况和问题,应随时召开。每次会议所需时间,由会议主持人根据会议内容和需要确定。(三)信访例会的参加人员1、乡信访例会固定参加人员:党委书记、乡长,乡分管信访工作的领导,信访办公室主任,各村信访信息员(村治保主任、民调主任);非固定人员:信访问题涉及到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及相关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2、村委会信访例会参加人员。村“两委”成员及村民小组信访信息员。(四)信访例会研究的问题。信访例会主要研究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排查不安定因素和信访苗头,明确化解矛盾的工作人员、
14、工作职责、工作要求和工作措施;二是研究解决下级信访例会无法解决,需要本级协调解决的信访问题;三是研究解决上级部门和领导交办的疑难信访问题;四是信访例会第一责任人、信访例会主持人决定研究处理的其他信访问题。(五)信访例会的筹备和组织实施。各村必须建立健全信访信息网络,明确专兼职信访信息员搜集信访信息;乡村干部要深入到群众中去,积极排查信访苗头和不安定因素;各村和各部门要及时向乡信访办提交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村(村民小组)信息员要及时向村信访全会责任人提交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汇集相关政策法律依据,准备情况介绍。乡级信访全会由乡信访办组织实施,村级信访例会由党支部书记组织实施。每次信访例会要进行详细
15、记录,建立工作台帐。三、信访例会议程(一)总结上次信访例会工作落实情况1、信访部门负责人介绍上次例会工作完成情况。2、信访事项办理单位或办理人员介绍工作进度及存在的问题和下步工作打算。3、主持人对上次信访例会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结,提出工作要求。(二)分析信访形势、排查解决不安定因素1、信访部门负责人简要分析上月信访例会以来本地信访形势和排查出的重大不安定因素。2、与会有关人员介绍提交例会研究解决的重大不安定因素详细情况。3、对排查出的重大不安定因素提出化解意见,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单位,提出工作要求。(三)研究解决信访问题1、汇报信访问题。首先应由信访部门负责人报告群众信访情况、信访反映的主要问
16、题、信访案件处理进度及需要信访例会研究解决的信访工作问题;然后由发案单位和案件承办单位详细汇报案情和案件处理情况等。必要时,可以邀请当事人反映情况,陈述理由。2、研究解决信访问题。与会人员要根据有关情况,对如何处理信访问题广泛发表意见和看法。在对信访问题进行充分讨论研究的基础上,信访全会主持人要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政策,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信访案件和问题提出明确的处理意见和具体落实措施,做到责任到人,限期解决。第四篇:信访积案排查化解制度信访积案排查化解制度为认真做好信访工作的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严格落实信访积案专项治理工作,确保对信访积案进行认真梳理,摸底排查,加大信访积案的调处力度,妥善解决矛
17、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制定以下制度:一、实行排查定期报备制度。采取定期排查和不定期排查相结合、集体组织排查和个人主动排查相结合的方法。各业务部门对所受理、承办案件逐一进行排查,特别对有可能引发不稳定因素的案件及重点人员;上访老户和和未息诉息访的案件,扬言赴省进京访的案件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加强督促,协调解决。二、明确化解方法,全力破解信访难题,针对部分影响面大、原因复杂、处理难度大的信访积案,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依法及时、就地解决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信访工作原则,实行“一案一策”,制定具体可行的解决办法和措施,全力破解信访积案。对群众反应的合理问题,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的,按照政策规定
18、不等不拖及时解决;对应当解决,但受客观因素限制暂时难以解决的问题,主动说明解释,求得群众理解支持,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尽快解决;对不合理的要求也耐心说服教育,真诚沟通,积极引导,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三、实行办案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责任制。实行“一岗双责”,案件承办人既要依法文明办案,同时承担承办案件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责任。对排查出的不稳定因素,实行“四定一包”责任制,该业务股室为责任部门,案件承办人为责任人,业务部门和承办人要定方案、定时限,包做化解息诉工作,在规定期限内处结。第五篇:信访隐患月排查制度信访隐患月排查制度一、组织机构:组长:杨华华副组长:罗崇杰、袁伟时成员:中心校其他成员
19、急各中小学校长二、需排查重大、紧急信访信息内容1、因信访事项,正在酝酿串联或者扬言要越级进京、到省市集体上访的预警信息。2、当地发生的20人以上的集体上访和影响较大的信访突发事件的有关情况。3、因信访事项、正在酝酿串联或者扬言要在机关办公场所周围、公共场所非法聚集,或者堵塞、阻断交通的群体性事件的预警信息。4、重大节日、活动等敏感时期,因信访事项,扬言造成社会重大影响的其他行为。三、需排查的其他信访信息内容1、群众对各级党委、政府重大决策、政策出台后的反映;2、群众对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3、重要社情动态和社情民意中的苗头性、倾向性、突发性问题;4、群众反映强烈,可能影响社会安定的热
20、点、难点问题;5、规模较大的群众集体上访和联名来信情况;6、重大节日、活动等敏感时期信访动态信息;7、党政主要领导同志对信访工作的指示,对重要信访问题的批示;8、一定阶段内,本级、本系统信访情况的综合分析、预测或专题调研报告;9、本级、本系统信访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经验。四、排查制度:1、时限。对一般性信访事件要每月进行排查。2、方式和内容。(1)对存在上访隐患的有关人员,进行谈话,了解他们的想法、要求、思想动向。要耐心的做其思想工作,使其消除疑虑。如不能及时解决,要及时上报。(2)与学校的教职员工进行座谈,听取群众意见。(3)较为敏感的社会问题利用各种形式进行正面的宣传、讲解、引导,使师生能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