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遗传育种技术讲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遗传育种技术讲稿.ppt(8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关于植物遗传育种技术第一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第一节植物遗传的基本知识一、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二、植物遗传的细胞学基础三、遗传的基本规律第二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什么是遗传呢?第三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一、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一)遗传(一)遗传 遗传:遗传:亲代与子代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相似的现象。子代能表现和亲代一样的特征特性,主子代能表现和亲代一样的特征特性,主要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要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因为遗传,物种才能保持稳定性。因为遗传,物种才能保持稳定性。第四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二)变异(二)变异 变异:变异: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变异是普遍存在的。有了变异,生物才能进
2、化,人类才能选育新品种。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两类。变异性状能反复在后代中出现的称为可遗传的变异,它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不遗传的变异是由于环境条件的影响,引起性状的暂时性变异,这种变异仅在当代表现,并不遗传个后代。第五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三)遗传、变异和环境(三)遗传、变异和环境 生物只有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才能生长和繁衍,其遗传与变异同样也受环境条件制约。基因型基因型:生物个体的基因组成;基因型是性状发育的基础,一般肉眼看不到表现型表现型:生物体所表现的性状;表现型是生物体表现出来的性状,是遗传物质和环境共 同作用的结果。基因型基因型环境条件环境条件表现型表现型应用:在育
3、种上除了注意基因型外,还要采取相应的农业措施,促使控制优良性状的基因得到充分表现。第六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二、植物遗传的细胞学基础(一)真核细胞的主要结构与遗传物质的分布(二)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DNA(三)细胞分裂与染色体行为第七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真核细胞主要结构图:(一)真核细胞的主要结构与遗传物质的分布第八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 遗传物质分布:遗传物质分布: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主要在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叶绿体也具有遗传功能。在尚未进行分裂的细胞中,可以见到许多因碱性染料染色较深,纤细的网状物,称为染染色质或染色线色质或染色线。在细胞分裂时,染色线卷曲、收缩,成为在光学显微镜
4、下可识别的具有一定形态特征的染色体染色体,它由DNA、蛋白质和少量RNA构成。第九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染色体数目是恒定的各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是恒定的,它们在体细胞中一般是成双的,在性细胞中一般是成单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体细胞染色体数是性细胞性细胞的两倍两倍,分别以2n和n表示。体细胞的染色体中,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称为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形态和结构不同的染色体称为非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第十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二)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DNA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DNA的化学组成:的化学组成:DNA又称脱氧核糖核酸,由四种脱氧核苷酸聚合而成。每种脱
5、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分别是腺嘌呤(腺嘌呤(A)、)、鸟嘌呤(鸟嘌呤(G)、胞嘧啶()、胞嘧啶(C)和胸腺嘧啶)和胸腺嘧啶(T)。)。第十一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DNA的双螺旋结构的双螺旋结构 DNA分子由两条多核苷酸链构成的。两条链彼此反向平行,围绕同一轴盘旋,形成一个规则的双螺旋结构。两条多核苷酸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结起来,形成碱基对。碱基对的组成遵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腺嘌呤(A)与胸腺嘧啶(T)配对,形成两个氢键;鸟嘌呤(G)与胞嘧啶(C)配对,形成三个氢键。基因基因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个片段,包含有成百上千
6、对的核苷酸,其中极少数核苷酸的变化,都可能导致遗传性状的改变。第十二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三)细胞分裂与染色体行为1.有丝分裂2.减数分裂3.植物雌雄配子的形成第十三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1.有丝分裂有丝分裂,是生物生长的基础。连续分裂的细胞,从前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开始为止所经历的时间称细胞周期。细胞细胞周期周期间期间期分裂期分裂期G1期、期、S期、期、G2期期 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第十四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有丝分裂时期(1 1)间期:)间期:是细胞连续两次分裂之间的时期,看不到染色体的变化。但间期的核处于高度活跃的生理、生化的代谢阶段,正进行染色体的复制,为下一次
7、细胞分裂做准备。(2 2)前期:)前期:核内出现细长而卷曲的染色体,逐渐缩短变粗,每个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但染色体的着丝粒还没有分裂。这时核仁和核膜逐渐模糊不清。在高等植物细胞中,从两极形成纺锤丝。播放录像第十五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3)中期:)中期:核仁和核膜消失,各染色体均排列在细胞中央赤道板上,两极伸出的纺锤丝附着在染色体的着丝粒上,形成一个纺锤体。此时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粒都分散在一个平面上,最适于染色体的计数和观察染色体的计数和观察。(4)后期:)后期:每个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为二,此时每条染色单体成为一个染色体。随着纺锤丝的收缩分别向两极移动,使两极各具有与母细胞相同数目的染色体。(
8、5)末期:)末期:在两极围绕染色体出现新的核膜,染色体又变得松散细长,核仁又重新出现。接着细胞质分裂,在赤道板区域形成细胞板,分裂为两个子细胞。细胞又进入间期状态。第十六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第十七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有丝分裂顺口溜有丝分裂分五段 间前中后末相连间期首先作准备 染体复制在其间膜仁消失现两体 赤道板上排整齐均分牵引到两极 两消两现新壁建 有丝分裂并不难 间前中后末相连间期复制DNA 蛋白合成在其间前期两消和两现 中期着丝列在板后期丝牵染体分两组 末期两消两现壁重建第十八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有丝分裂遗传学意义 通过有丝分裂,核内每条染色体准确复制后,均匀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使两个
9、子细胞具有与母细胞相同的染色体,在遗传组成上完全一样。这种分裂方式保证了物种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第十九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2.减数分裂它是生物有性繁殖的基础。是在性母细胞成熟时,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可分为来两次分裂,第一次分裂染色体数目减半,第二次分裂等数分裂。第二十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 前期前期可分为以下五个时期(细、偶、粗、双、终细、偶、粗、双、终):细线期:细线期:核内出现细长如线的染色体。偶线期:偶线期:各同源染色体分别配对,出现联会联会现象;2n个染色体联会联会成n对染色体,联会成对的染色体称为二价体。粗线期:粗线期:二价体逐渐缩短变粗。
10、这时每个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二价体本身含有四条染色单体,故称为四分体。由一个着丝粒连接着的两条染色单体,互称为姊妹染色单体;而不同染色体的染色单体,互称为非姊妹染色单体。联会在一起的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会部分发生交换发生交换。双线期:双线期:四分体继续缩短变粗,各对同源染色体开始分开,但在相邻的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常相互扭曲,出现交叉交叉现象。这是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换的结果。终变期:终变期:染色体变得更粗,核仁、核膜消失,纺锤体出现,各个二价体分散在整个核内,可以一一区分开,是鉴定染色体鉴定染色体数目的最好时期。数目的最好时期。中期中期各染色体的着丝粒与纺锤丝连接,二价体分散在赤道板
11、上。此时也是鉴定染色体数目的最好时期。后期后期由于纺锤丝的牵引,各个二价体相互分开,两条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移向两极,每极只得到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实现了染色体数目的减半。但每一条染色体仍包含两条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粒连接。末期末期染色体到达细胞的两极,逐步由粗变细,形成两个子核。同时细胞质分裂为两部分,形成两个子细胞。很快进入第二次分裂。第二十一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第二十二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 前期前期各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着丝粒连在一起,染色体收缩、螺旋化,纺锤体出现。中期中期每个染色体的着丝粒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后期着丝粒分裂一分为二,姊妹染色单体分别被拉
12、向两极。末期末期分到两极的染色体形成新的子核,核仁、核膜重新出现。经过两次细胞分裂,使个母细胞产生了个子细胞,统称为四分孢子。每个子细胞的核内染色体数目减少了一半。第二十三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减数分裂的基本特点各对同源染色体在细胞分裂的前期配对,或称联会。后期I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分别移向两极,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可自由组合。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第一次减数,第二次等数,因而产生的4个子细胞染色体数为其母细胞的一半。粗线期少量母细胞会发生相邻的非姊妹染色单体间的片段交换。第二十四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减数分裂顺口溜性原细胞作准备 初母细胞先联会排板以后同源分 从此染色不成对次母似与有丝同 排
13、板接着点裂匆姐妹道别分极去 再次质缢各西东染色一复胞二裂 数目减半同源别精质平分卵相异 往后把题迎刃解第二十五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1)经过减数分裂所形成的雌雄性细胞,具有半数的染色体,通过受精作用结合成合子,又恢复为原来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保证了亲代和子代之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保持了遗传的稳定性。(2)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还可能发生片段的交换,因而可以形成各种不同染色体组成的子细胞。所以,杂合基因型的个体,经有性繁殖的后代会出现性状的分离,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异类型,有利于生物的进化和人工选择。第二十六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3.植物雌雄配子的形成(
14、1)被子植物的雄性配子的形成过程:)被子植物的雄性配子的形成过程:雄蕊的花药中分化出孢原细胞,尔后分化为花粉母细胞(2n),经减数分裂形成四分孢子,再进一步发育成4个单核花粉粒。单核花粉粒经过一次有丝分裂,形成营养细胞和生殖细胞;生殖细胞再经一次有丝分裂,才形成为一个成熟的花粉粒,其中包括两个精细胞和一个营养核。这样一个成熟花粉粒在植物学上称为雄配子体。第二十七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2)被子植物雌性配子的形成过程:)被子植物雌性配子的形成过程:雌蕊子房里着生胚珠,在胚珠的珠心里分化出大孢子母细胞(2n),由一个大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直线排列的4个大孢子,靠近珠孔方向的三个退化解体,只有远
15、离珠孔的那一个继续发育,成为胚囊。发育的方式是细胞核经过连续的三次有丝分裂,每次核分裂以后并不接着进行细胞质分裂,形成雌配子体。胚囊继续发育,体积逐渐增大,侵蚀四周的珠心细胞,直到占据胚珠中央的大部分。8核胚囊,每端4个核,以后两端各有一个核移向中央,叫做极核。近珠孔的三个核形成三个细胞,一个卵和两个助细胞。近合点端的3个核形成三个反足细胞。第二十八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 (3)受精:)受精:雄配子(精子)和雌配子(卵细胞)融合为一个合子,称为受精。被子植物的双受精:被子植物的双受精:花粉管通过花柱,进入子房直达胚珠,然后穿过珠孔进入珠心,最后到达胚囊。花粉管进入胚囊一旦接触助细胞,其末端就破裂
16、,管内的内含物,包括营养核和两个精子一起进入胚囊,接着营养核解体,一个精核(n)与卵细胞融合为合子(2n),将来发育成胚;另一个精核与两个极核融合形成胚乳核(3n),将来发育成胚乳。这一过程称为双受精。这是被子植物特有的现象。(4)受精以后,整个胚珠发育为种子)受精以后,整个胚珠发育为种子 第二十九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三、遗传的基本规律(一)分离规律(二)自由组合规律(三)连锁遗传规律(四)数量性状的遗传(五)细胞质遗传第三十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遗传学的三大经典定律 孟德尔从事了年的豌豆杂交试验,1866年发表“植物杂交试验”论文,首次提出了分离规律和独立分配规律。1906年,贝特生用香豌豆做
17、杂交试验时,发现了连锁遗传现象;1910年,摩尔根等用果蝇为材料进行了大量的试验,提出了连锁遗传规律。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和连锁遗传规律合称为遗传学的三大经典定律。第三十一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一)分离规律1.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2.分离现象的解释 3.分离规律的验证4.分离规律在育种实践中的应用第三十二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 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统称为性状。性状。性状也可以说是生物体的总的表现型特征。把生物体的性状总体区分为各个单位才能进行详细的研究,这样区分开来的性状叫做单位性状。单位性状。同一单位性状不同的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相对性状。1.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18、性状的概念是什么?相对性状又指具体什么?性状的概念是什么?相对性状又指具体什么?第三十三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思考一下?(1)动物的毛色,植株的花色是单位性状还是相对性状?为什么?(2)玉米株高是是单位性状还是相对性状?其有高株、有矮株等表现类型是单位性状还是相对性状?。(3)果蝇的翅有长翅、短翅之分,这些是是单位性状还是相对性状?第三十四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单位性状和相对性状兔子毛色兔子毛色是单位性状;是单位性状;而灰色与白色而灰色与白色是相对性状。是相对性状。第三十五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鸡冠的形状是单位性状单片冠单片冠胡桃冠胡桃冠豌豆冠豌豆冠玫瑰冠玫瑰冠等是相对性状等是相对性状相相对对性性状
19、状差差异异是是遗遗传传研研究究的的基基础础第三十六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遗传实验中相关符合解释 P P 亲本亲本 母本母本 父本父本 F F1 1 杂交第一代杂交第一代 F F2 2 F F1 1自交子代自交子代 F F3 3 F F2 2自交子代自交子代 杂交杂交 自交自交第三十七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孟德尔用豌豆植株花的颜色实验研究第三十八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 子二代中同时显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在遗传学上叫做性状分离。性状分离。杂种子一代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显性性状,性状,如红花;把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隐性隐性性状,性状,如白花。第三十九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7
20、对性状的结果 第四十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7对性状的结果2.84:1277矮787高高植株高植株矮植株3.14:1207顶生651腋生腋生花腋生花顶生2.82:1152黄428绿绿色绿色黄色豆荚2.95:1299瘪882鼓鼓胀膨大缢缩豆荚3.15:1224白705紫紫花 紫花白花3.01:12001绿6022黄黄色黄叶绿色子叶2.96:11850皱5474圆圆形圆形皱缩子叶F2比例 F2F1 豌豆表型 第四十一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豌豆七对相对性状试验分析结果 一是双亲杂交后,杂种一代(F1)只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即显性性状。二是在杂种二代(F2)双亲的性状都表现出来,即出现性状
21、分离,并且显性、隐性个体的比例都接近31。第四十二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2.分离现象的解释(1)孟德尔认为:每对相对性状由相对的遗传因子控制,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一个来自父本,一个来自母本;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开,分到不同的配子中去,每个配子中只有成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是由隐性基因控制,在生物的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是成对的。C红花显性因子 c 白花隐性因子 第四十三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2.分离现象的解释(2)F1(Cc)自交时,产生C和c两种数目相等的配子,由于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F2便可产生三种基因
22、组合:CC、Cc、cc,且它们的数量比为1:2:。由于C对c的显性作用,F2的性状表现有两种类型,红花和白花,且数量比为3:1。第四十四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 在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点处的一对基因称为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上不同位点处或非同源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互称非等位基因。等位基因相同的基因型叫纯合基因型,该个体叫纯合体,如红花(CC)、白花(cc)。等位基因不同的基因型叫杂合基因型,该个体叫杂合体,如红花(Cc)。纯合体自交可以保持性状稳定遗传,后代不分离;杂合体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表现出各种性状。第四十五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分离定律的实质 成对的基因(等位基因)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彼此分离,互不干
23、扰,因而配子中只具有成对基因的一个。第四十六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3.分离规律的验证 测交法:被测验的个体与隐性纯合个体间的 杂交所得的后代为测交子代,Ft第四十七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4.分离规律在育种实践中的应用(1)利用杂种优势制种时(玉米、水稻西瓜)亲本必须高度纯合,才能保证F1整齐一致,且杂种种子只能在生产中利用一代,制种工作需每年进行。(2)在繁育良种时,需做好去杂保纯工作,防止天然杂交,导致品种退化。第四十八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4.分离规律在育种实践中的应用 (3)通过性状遗传研究,可以预期后代分离的类型和频率,进行有计划种植,以提高育种效果,加速育种进程。如培育纯合的抗锈病小麦,由
24、于抗锈病是显性性状,所以子代出现抗锈病可能是纯合体,也可能是杂合体,只有让子代连续自交至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才是我们所要的稳定遗传的抗锈病品种。第四十九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二)自由组合规律 1.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2.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3.自由组合规律的验证 4.自由组合规律在育种实践中的应用 为了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孟德尔仍以豌豆为材料,选取具有两对相对性状差异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第五十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1.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豌豆两对性状的杂交试验豌豆两对性状的杂交试验 第五十一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按一对性状进行分析:黄色:绿色=(416:140)3:1 圆粒:皱粒=(4
25、23:133)3:1 仍然符合分离规律F2群体出现群体出现重组型个体重组型个体(3:1)(3:1)9:3:3:1=第五十二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2.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第五十三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3.自由组合规律的验证 豌豆两对性状的测交试验豌豆两对性状的测交试验第五十四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自由组合规律自由组合规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在配子形成时的分离互不干扰、彼此独立;它们之间的组合又是自由的、随机的。出现的原因是由于两对或两对以上的基因处在非同源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随着同源染色体分开,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随机结合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第五十五
26、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4.自由组合规律在育种实践中的应用(1)利用不同等位基因重组所产生的多元化)利用不同等位基因重组所产生的多元化变异,创造综合性状优良的变异。变异,创造综合性状优良的变异。在完全显性的条件下,2对杂合基因后代有22 种不同的表现型;2对有23 种不同的表现型;10对杂合基因后代有210 种不同的表现型可供选择利用。(2)在杂种后代选择的同时,结合连续自交)在杂种后代选择的同时,结合连续自交已获得纯合体。已获得纯合体。第五十六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3)可以预测某些性状重组个体的大致比率和)可以预测某些性状重组个体的大致比率和估算杂交育种的规律。估算杂交育种的规律。如:两个番茄品
27、种,甲为高茎、裂叶、抗萎蔫病(AAbbCC),乙为矮茎、薯叶、不抗萎蔫病(aaBBcc),三对基因属独立遗传。欲得5株纯合的高茎、薯叶、抗萎蔫病的5株纯合体,需多大杂交规模才能实现?可以预测在F2代中出现纯合的高茎、薯叶、抗萎蔫病(AABBCC)个体比例是1/4 1/4 1/4=1/64,那么5株纯合体,需5 64=320株,即至少需要320株才能实现目标。第五十七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三)连锁遗传规律 1.连锁遗传现象 2.连锁遗传的解释和验证 3.连锁和交换的遗传机制 4.连锁遗传在育种实践中的应用 第五十八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 1.连锁遗传现象 贝特生(Bateson W)等在1906年
28、用香豌豆的两对相对性状亲本做杂交试验时,首先发现了连锁遗传现象。先用这样的两个亲本进行杂交,一个是紫花、长花粉粒,另一个是红花、圆花粉粒。第五十九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香豌豆杂交试验(一)香豌豆杂交试验(一)第六十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香豌豆杂交试验(二)贝特生又改换了性状不同的亲本进行杂交,选用紫花、圆花粉粒的亲本和红花、长花粉粒亲本杂交。第六十一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贝特生实验结果两个试验都表明:两个试验都表明:与亲本相同的表型(紫、圆和红、长)的实际个数大于理论值,两个重新组合的表型(紫、长和红、圆)实际个体数少于理论数值。这个结果也不符合自由组合规律。两个试验又表明:两个试验又表明:原来为同
29、一亲本所具有的两个性状,在F2中常常有联系在一起遗传的倾向,这种现象称为连锁遗传。连锁遗传。第六十二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2.连锁遗传的解释和验证 解释:就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而言都符合解释:就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而言都符合分离规律,但在两对性状上却表现为连锁分离规律,但在两对性状上却表现为连锁遗传,其原因在于遗传,其原因在于F1形成四种配子的数目不形成四种配子的数目不等。等。验证:玉米种子的有色(验证:玉米种子的有色(C)对无色()对无色(c)为显性,饱满(为显性,饱满(Sh)对凹陷()对凹陷(sh)为显性,)为显性,用纯种的双亲杂交得用纯种的双亲杂交得F1,再用双隐性(无色,再用双隐性(无色、凹
30、陷)纯合亲本与、凹陷)纯合亲本与F1进行测交。进行测交。玉米连锁性状的测交实验玉米连锁性状的测交实验 第六十三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玉米连锁性状的测交实验结果亲本型个体亲本型个体(40324035)/8368100%96.4%组合型个体组合型个体(149152)/8368100%3.6%测交结果说明:测交结果说明:F1形成的四种配子比例是不相等的;同一亲本的两个基因C和Sh或c和sh是经常连锁遗传的。所以,测交后代表现亲本型的个体数多,而新组合的个体数目少。第六十四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3.连锁和交换的遗传机制解释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各有其一定的位置。相对基因C和c,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
31、的相等位置上,故称为等位基因。()两对不同的基因,C和Sh,c和sh,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不相等的位置上,故称为非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前期,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配对,等位基因也相互配对,因各个染色体已经通过复制而含有两条染色单体,在染色体上的基因也随之复制了。染色体交换示意图染色体交换示意图第六十五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 ()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某些片段在粗线期发生交换。首先,在两基因之间的某一部位发生断裂,然后重新接合起来,这种交换只涉及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而且在同一水平上只发生一个交换。()由于基因交换而产生四种基因组合不同的染色单体,其中包括两种亲本组合(C Sh,c sh)和
32、两种新组合(c Sh,C sh),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种不同基因组合的配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并不是所有性母细胞都发生同源染色体非姊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因此,F1形成亲本类型的配子数总是多于新组合的配子数。第六十六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4.连锁遗传在育种实践中的应用(1)根据相关性状的特征,提高选种效率。如利用小麦的红叶耳。叶色紫红落叶早的桃早熟等。(2)当杂交时预测杂种后代中重组基因型的出现频率,就能提高实现育种目标的把握性。交换值大,出现频率高,获得理想类型的机会就大。同时还有助于掌握育种规模。第六十七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四)数量性状的遗传 1.数量性状遗传的特征 2.遗传力的含义 3.
33、遗传力在育种上的应用 第六十八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质量性状与数量性状生物界遗传性状的变异有连续变异和不连续变异两种。表现不连续变异的性状为质量性状。如豌豆的红花和白花、小麦的无芒和有芒等。表现连续变异的性状称为数量性状,在生物界中广泛存在着数量性状,如植株的高矮,果实的大小、产量的高低、生育期的长短等。在农业生产上与产品有关的大多数经济性状都属于数量性状遗传。第六十九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数量性状遗传的特征(1)数量性状是可以度量的。如玉米杂交后代穗的长度,植株的高矮,人的身高,棉花的纤维长度,大豆的产量等都可以用数字来表现出来。(2)数量性状的变异表现连续性。第七十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数量
34、性状遗传的特征(3)数量性状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不同的土壤肥力,作物的产量也有差异。(4)数量性状一般认为由微效多基因控制。第七十一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区别第七十二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2.遗传力的含义一个数量性状的变异包括遗传的变异和环境的变异(不可遗传)两个组成部分,即VP(表型方差)VG(遗传方差)VE(环境方差)为了衡量遗传方差和环境方差在表型方差中的作用,常用遗传力表示。广义遗传力是指遗传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值,是表示数量性状从亲代传递给后代的相对能力,一般以h2(%)表示,其公式为hB2VG/VP100VG/(VG+VE)100第七十三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广义遗
35、传力 hB2VG/VP100VG/(VG+VE)100 广义遗传力数值愈大表明这一性状变异受环境的影响愈小,遗传的能力越强。反之,表明受环境的影响大,遗传的能力弱。故遗传力可作为性状选择的理论依据。第七十四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狭义遗传力遗传方差还可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即 VGVA(加性方差)VD(显性方差)VI(上位性方差)VA是多基因累加作用的变异量,是可固定遗传的部分 VD是基因显性作用的变异量 VI是非等位基因间上位性作用的变异量,二者将随世代的增进而消失,是不能固定遗传的部分。狭义遗传力是指加性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值,即 hN2VA/VP100%VA/(VA+VD+VI)+VE100%因
36、为 VA一定小于VG,所以狭义遗传力总是小于广义遗传力。狭义遗传力可以更确切地估算可遗传的变异。第七十五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 3.遗传力在育种上的应用 ()不易受环境影响的性状遗传率比较高,易受环境影响的性状则较低。质量性状一般比数量性状有较高的遗传率。()变异系数小的性状遗传率高,变异系数大的则较低。()性状差距大的两个亲本的杂种后代,一般表现较高的遗传率。()遗传率并不是一个固定数值,对自花授粉植物来说,它因杂种世代推移而有逐渐升高的趋势。第七十六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五)细胞质遗传1.细胞质遗传的特点2.细胞质遗传的应用 第七十七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的概念细胞质遗传
37、如紫茉莉的叶色遗传,玉米条纹叶的遗传等。细胞核遗传:真核生物的性状由核基因 控制的遗传方式。细胞质遗传:真核生物的性状由质基因 控制的遗传方式。第七十八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遵循孟德尔遵循孟德尔 的的遗传定律遗传定律遗传物质细胞核内细胞核内细胞质内细胞质内细胞核遗传(核遗传)细胞质遗传第七十九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1.细胞质遗传的特点 (1)表现母系遗传 在细胞质遗传中,正反交的结果不一样,杂种只表现母本性状,呈母系遗传。而在细胞核遗传中,正反交结果是一样的。第八十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 紫茉莉遗传试验绿绿 色色绿绿 色色白白 色色花花 斑斑绿绿 色色绿绿 色色绿绿 色色白白 色色白白 色色 白白
38、色色花花 斑斑花花 斑斑花花 斑斑白白 色色绿色、白色、花斑绿色、白色、花斑绿色、白色、花斑绿色、白色、花斑绿色、白色、花斑绿色、白色、花斑第八十一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2)遗传方式是非孟德尔式的,杂种后代)遗传方式是非孟德尔式的,杂种后代不表现一定比例的分离。不表现一定比例的分离。原因:原因:控制性状的基因不在染色体上,而在细胞质内的细胞器中。细胞分裂时,细胞器随机地分配到子细胞中,而不象染色体那样进行有规律的分离。第八十二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2.细胞质遗传的应用在细胞质遗传现象中,最重要的就是植物雄性不育性的应用。植物雄性不育的主要特征是雄蕊发育不正常,不能产生有功能的花粉,但它的雌蕊发育正常,能接受正常花粉而受精结实。可遗传的植物雄性不育主要有细胞核雄性不育(简称核不育)、细胞质雄性不育以及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简称核质不育型)三种。第八十三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感感谢谢大大家家观观看看第八十四页,讲稿共八十四页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