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与免疫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染与免疫课件.pptx(6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感染与免疫1第1页,此课件共68页哦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pathogenic microorganism)或病原体(pathogen),指寄生于生物(包括人)机体并引起疾病的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支原体病毒真菌见P3922第2页,此课件共68页哦感染感染(infection)又称传染,是机体与病原体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而引起的病理过程。病原体入侵机体对抗见P3923第3页,此课件共68页哦传染病传染病由有生命力的病原体引起的疾病称为传染病。与由其它致病因素引起的疾病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基本特征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性、地方性和季节性,有免疫性。见P3924第4页,此课
2、件共68页哦免疫免疫(immunity)生物体能够辩认自我与非自我,对非我做出反应以保持自身稳定的功能,称为免疫。宿主的免疫防御功能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见P3935第5页,此课件共68页哦第一节 感染的一般概念第二节 宿主的非特异免疫第三节 宿主的特异性免疫6第6页,此课件共68页哦第一节第一节 感染的一般概念感染的一般概念感染的途径与方式决定传染结局的三大因素7第7页,此课件共68页哦一、感染的途径与方式一、感染的途径与方式外源性感染:来源于宿主体外的感染,主要来自病人、健康带菌(毒)者和带菌(毒)动、植物。内源性感染:当滥用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或某些因素致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宿主体内正常
3、菌群引起的感染。感染方式: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创伤感染、接触感染、垂直传播。8见P393第8页,此课件共68页哦二、决定传染结局的三大因二、决定传染结局的三大因素素病原体1、不同个体2、相同个体的不同生理状态不同的结果9感染疾病第9页,此课件共68页哦传染的结局传染的结局病原体宿主的免疫力环境因素10第10页,此课件共68页哦如果宿主的免疫力很强,而病原体的毒力相对较弱,数量又较少,传染后只引起宿主的轻微伤害,且很快就将病原体彻底消灭,因而基本上不表现临床症状。隐性传染如果病原体与宿主双方都有一定的优势,但病原体仅被限制于某一局部且无法大量繁殖,二者长期处于相持状态。带菌状态如果宿主的免疫
4、力较低,或入侵病原菌的毒力较强、数量较多,病原菌很快在体内繁殖并产生大量有毒产物,使宿主的细胞和组织蒙受严重损害,生理功能异常,于是就出现了一系列临床症状。显性传染11第11页,此课件共68页哦(一)病原体(一)病原体细菌的致病性病毒的致病性立克次氏体的致病性真菌的致病性寄生虫的致病性12第12页,此课件共68页哦细菌的致病性细菌的致病性毒力:指病原菌致病力的强弱。侵袭力毒素侵入数量:不同致病菌,引起宿主致病所需的个体数量不同。侵入途径13第13页,此课件共68页哦1、侵袭力、侵袭力(invasiveness)是指病原菌突破宿主防线,并能于宿主体内定居、繁殖、扩散的能力。吸附和侵入能力;繁殖与
5、扩散能力;抵抗宿主防御机能的能力。14见P394第14页,此课件共68页哦(1)吸附和侵入能力)吸附和侵入能力多数病原体借助体表或菌毛上的黏附素与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的特异性结合实现。黏附素:糖蛋白或脂蛋白。受体:宿主细胞表面的单糖或寡糖蛋白。15见P394第15页,此课件共68页哦淋病奈瑟氏球菌:菌毛可使其吸附于尿道粘膜上皮的表面而不被尿液冲走。变异链球菌、乳杆菌:牙齿表面粘连成菌斑,造成龋齿。霍乱弧菌(Vibrio):在原处生长繁殖并引起疾病。痢疾志贺氏菌(Shigella ddysenteriae):侵入细胞内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使细胞死亡,造成溃疡。溶血链球菌(Streptococcus
6、 haemolyticus):通过粘膜上皮细胞或细胞间质侵入表层下部组织或血液中进一步扩散。16第16页,此课件共68页哦17第17页,此课件共68页哦(2)繁殖与扩散能力)繁殖与扩散能力通过病原体产生的胞外酶,使组织疏松、通透性增加,有利于病原菌扩散。透明质酸酶血浆凝固酶链激酶和葡萄球菌激酶胶原酶溶血素和凝血素18第18页,此课件共68页哦(3)抵抗宿主防御机能的能力)抵抗宿主防御机能的能力荚膜:具有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和体液中杀菌物质的作用。细胞壁成分:M蛋白、Vi抗原、K抗原等。产生对抗性酶类杀白细胞素,能直接诱发嗜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释放溶菌酶,杀死其自身。19第19页,此课件共68页哦
7、2、毒素、毒素(toxin)外毒素(exotoxin):细菌在生长过程中合成并分泌到胞外的毒素。类毒素:经0.30.4%甲醛溶液对外毒素进行脱毒处理,获得失去毒性但仍保留其抗原性的生物制品。抗毒素:将类毒素注射机体后,可使机体产生对相应外毒素的抗体,称为抗毒素,作治疗用。内毒素(endotoxin):即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脂多糖(LPS),于菌体裂解时释放。20见P394第20页,此课件共68页哦常见外毒素常见外毒素细菌名称细菌名称毒素名称毒素名称引起疾病引起疾病白喉棒杆菌白喉毒素白喉破伤风梭菌破伤风毒素破伤风肉毒梭菌肉毒毒素食品中毒霍乱弧菌肠毒素霍乱、食品中毒产气荚膜梭菌毒素红细胞溶解死亡痢疾
8、志贺氏菌神经毒素痢疾百日咳博德特氏菌百日咳毒素百日咳鼠疫耶尔森氏菌鼠疫毒素鼠疫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杀白细胞毒素 化脓性感染21第21页,此课件共68页哦破伤风梭菌22第22页,此课件共68页哦外毒素与内毒素的比较外毒素与内毒素的比较项目项目外毒素外毒素内毒素内毒素产生菌革兰氏阳性菌为主革兰氏阴性菌化学成分蛋白质脂多糖(LPS)释放时间活菌随时分泌菌体死亡裂解后释放致病类型不同外毒素不相同不同病原菌的内毒素作用基本相同毒性强*弱抗原性完全抗原,抗原性强不完全抗原,抗原性弱或无制成类毒素 能不能热稳定性差耐热性强存在状态细胞外,游离态结合在细胞壁上23第23页,此课件共68页哦(二)宿主的免疫力(二
9、)宿主的免疫力宿主免疫力免疫系统功能24第24页,此课件共68页哦1、宿主的免疫力、宿主的免疫力外部屏障:皮肤、黏膜,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内部屏障:血脑屏障,血胎屏障“第一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抗菌物质:补体,溶菌酶,干扰素等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炎症反应淋巴结的过滤作用“第二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浆细胞产生抗体蛋白细胞免疫:由致敏T细胞释放各种淋巴因子“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25第25页,此课件共68页哦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系统的功能功能功能正常效应正常效应异常效应异常效应应答过度应答不足免疫防御排除抗原性异物(病原体或移植物)超敏反应免疫缺陷自我稳定清除衰老或死亡的细胞自身免疫病免疫监视清除
10、突变细胞肿瘤见P42926第26页,此课件共68页哦(三)环境因素(三)环境因素宿主环境先天:遗传素质、年龄等后天:营养、精神、内分泌状态、药物、针灸、电离辐射等的影响,体育锻炼等外界环境自然环境:气候,季节,温度,湿度,地理环境等社会环境:社会制度,居住环境,医疗环境等27第27页,此课件共68页哦第二节第二节 宿主的非特异免疫宿主的非特异免疫非特异免疫(non-specific immunity):又称天然免疫(innate immunity),是在种系发育过程中形成的,由先天遗传而来,可防卫任何外界异物对机体的侵入而不需要特殊的刺激或诱导。28见P397第28页,此课件共68页哦天然免疫
11、的组成天然免疫的组成生理屏障皮肤、黏膜及其附属物、共生菌群体液因素溶菌酶、补体、干扰素细胞因素吞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炎症免疫的综合作用等29见P397第29页,此课件共68页哦一、生理屏障一、生理屏障皮肤和粘膜屏障结构30第30页,此课件共68页哦1、皮肤和粘膜、皮肤和粘膜机械的阻挡和排除作用坚韧的角质层;纤毛运动、咳嗽和喷嚏。化学物质的抗菌作用分泌腺的分泌物;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表面粘膜所分泌的粘液;眼泪、唾液和尿液。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通过在表面部位竞争必要的营养物,或者产生如大肠杆菌素、酸类、脂类等抑制物,而抑制多数具有疾病潜能的细菌或真菌生长。31见P397第31页,此课件共68页
12、哦见P39832第32页,此课件共68页哦2、屏障结构、屏障结构血脑屏障:主要由软脑膜、脉络丛、脑血管及星状胶质细胞组成。可阻挡病原体及其有毒产物或某些药物从血流透入脑组织或脑脊液,具有保护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血胎屏障:由母体子宫内膜的底蜕膜和胎儿的绒毛膜滋养层细胞共同组成。当它发育成熟(一般在妊娠3个月)后,具有保证母子间物质交换和防止母体内的病原体进入胎儿的功能。33见P397第33页,此课件共68页哦二、体液因素二、体液因素在正常体液和组织中含有多种抗菌物质,它们一般不能直接杀死病原体,而是配合免疫细胞、抗体或其他防御因子,使之发挥较强免疫功能。种类补体、溶菌酶、乙型溶素、干扰素、吞噬细
13、胞杀菌素、组蛋白、白细胞素、血小板素、正铁血红素、精素、乳素等。34第34页,此课件共68页哦三、细胞因素三、细胞因素主要是指体内的各种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及其它各种异物的能力。吞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35第35页,此课件共68页哦四、炎症(四、炎症(inflammatory)炎症是机体受到有害刺激时所表现的一系列局部和全身性防御应答,可以看作是非特异免疫的综合作用结果。作用:清除有害异物、修复受伤组织,保持自身稳定性。有害刺激:各种理化因素,以病原体感染为主。36见P401第36页,此课件共68页哦炎症的五大特征炎症的五大特征红、肿、痛、热和功能障碍内、外源性致热原作用于下丘脑导致发热吞噬细胞的溶
14、酶体酶释放或泄漏损伤自身组织成分死亡白细胞与破坏裂解的靶细胞共同酿成脓液各种毒性产物与活性介质刺激正常机体组织见P40137第37页,此课件共68页哦炎症既是一种病理过程,又是一种防御病炎症既是一种病理过程,又是一种防御病原体入侵的积极方式。原体入侵的积极方式。可动员大量吞噬细胞聚集在炎症部位;血流加速使血液中的抗菌因子和抗体发生局部浓缩;死亡的宿主细胞堆集可释放抗菌物质;炎症中心部位氧浓度的下降和乳酸的积累,可抑制多种病原体的生长;适度的体温升高可降低某些病原体的繁殖速度。38第38页,此课件共68页哦第三节第三节 宿主的特异性免疫宿主的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的一般概念抗原和抗体免疫应答39第
15、39页,此课件共68页哦一、特异性免疫的一般概念一、特异性免疫的一般概念特异性免疫(specifie immunity):机体在生命过程中接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后产生的,针对性排除或摧毁、灭活相关抗原的防御能力,又称获得性免疫(acquired immunity)。特点:获得性、高度特异性、记忆性。特异性免疫的类型免疫系统40见P401第40页,此课件共68页哦1、特异性免疫的类型、特异性免疫的类型自自动免疫免疫被被动免疫免疫自然的显性或隐性感染经胎盘或乳汁由母体传递给婴儿人工的接种疫苗输入免疫细胞、抗血清或其它制剂见P401按获得方式分按发挥免疫作用的途径分体液免疫体液免疫细胞介导免疫41第41
16、页,此课件共68页哦2、免疫系统、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42第42页,此课件共68页哦(1)免疫器官)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发生和分化的场所。包括骨髓、胸腺、鸟类的法氏囊中枢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居住和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包括淋巴结、脾脏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周围免疫器官43见P402第43页,此课件共68页哦44第44页,此课件共68页哦多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髓样干细胞髓样干细胞淋巴样干细胞淋巴样干细胞NKNK细胞细胞红红细细胞胞血血小小板板嗜嗜中中性性嗜嗜碱碱性性嗜嗜酸酸性性树突状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肥大细胞单核细胞单核细胞T T细细胞胞B B细细
17、胞胞2)免免疫疫细细胞胞见P40245第45页,此课件共68页哦淋巴细胞淋巴细胞T细胞:起源于骨髓,在胸腺中成熟,然后分布到外周淋巴器官及外周血液中,其功能是执行细胞免疫。B细胞:骨髓中的多能干细胞通过淋巴干细胞再分化为前B细胞,在哺乳动物的骨髓或鸟类的腔上囊中进一步分化、成熟为B细胞,进行体液免疫。第三类淋巴细胞:NK细胞和K细胞。46见P402第46页,此课件共68页哦47第47页,此课件共68页哦3)免疫分子)免疫分子膜表面免疫分子膜表面抗原受体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白细胞分化抗原黏附分子体液免疫分子抗体补体细胞因子48见P404第48页,此课件共68页哦二、抗原和抗体二、抗原和抗体抗原抗体
18、49第49页,此课件共68页哦1、抗原、抗原(antigen,Ag)是能诱导机体产生体液抗体和细胞免疫应答,并能与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发生特异结合反应的物质。抗原的特性影响抗原性的因素细菌抗原50见P404第50页,此课件共68页哦1)抗原的特性)抗原的特性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抗原在体内激活免疫系统,使其产生抗体和特异效应细胞的特性。免疫反应性(immunoreactivity)或反应原性(reactinogenicity):抗原能与相对应的免疫应答产物(抗体及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结合和反应的能力。51见P404第51页,此课件共68页哦完全抗原(complete
19、 antigen)或免疫原(immunogen):具有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的抗原。大多数蛋白质,细菌细胞、外毒素,病毒,动物血清等。不完全抗原(incomplete antigen)或半抗原(hapten):只有反应原性而没有免疫原性的抗原。绝大多数寡糖,类脂,核酸及其降解物,某些药物。52见P404第52页,此课件共68页哦抗原决定簇抗原决定簇(antign determinant)又称表位(epitope),是指抗原物质上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应答并与其产物特异反应的化学基团。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抗原所携抗原决定簇的数目称为抗原价,一般抗原是多价的。53见P404第53页,此课件共68页哦5
20、4第54页,此课件共68页哦2)影响抗原性的因素)影响抗原性的因素异己性抗原必须是异种或异体的物质,种族关系越远,组织结构差异越大,抗原性越强。分子量大小抗原必须是大分子,分子量大于1104Da。分子量越大抗原性越强。化学结构与组成蛋白质若干复杂多糖核酸55见P405第55页,此课件共68页哦3)细菌抗原)细菌抗原表面抗原菌体抗原鞭毛抗原(H抗原)菌毛抗原外毒素和类毒素见P40556第56页,此课件共68页哦2、抗体、抗体(antibody,Ab)机体在抗原物质刺激下,由B细胞合成并分泌的一类能与抗原特异结合的血清活性成分。又称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抗体的基本结构与
21、分类抗体的生理功能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57见P405第57页,此课件共68页哦1)抗体的基本结构与分类)抗体的基本结构与分类重链(H链):2条可变区,VH:N端,1个;稳定区,CH:C端,34个。轻链(L链):2条可变区,VL:N端,1个;稳定区,CL:C端,1个。绞链区:重链间二硫键附近区域,抗体分子可在此处自由折叠。58见P406第58页,此课件共68页哦59第59页,此课件共68页哦木瓜蛋白酶:抗原结合片段,Fab片段:2个;结晶片段,Fc片段:1个。胃蛋白酶:二价抗原结合片段,F(ab)2片段;结晶片段,Fc片段。见P40660第60页,此课件共68页哦种类种类IgM:重链。IgG:重链
22、。IgA:重链。IgE:重链。IgD:重链。61见P406第61页,此课件共68页哦2)抗体的生理功能)抗体的生理功能与抗原特异结合激活补体结合细胞通过胎盘62见P407第62页,此课件共68页哦3)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63见P409第63页,此课件共68页哦三、免疫应答三、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IR)是指一类发生在活生物体内的特异性免疫的反应过程。从抗原刺激开始,经过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感应),使它们发生活化、增殖、分化等一系列变化,最终表现出相应的体液免疫或(和)细胞免疫效应。64第64页,此课件共68页哦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免疫应答的基本过
23、程感应阶段:机体接受抗原刺激。反应阶段: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后,发生活化、增殖、分化。效应阶段:抗原成为打击对象。65第65页,此课件共68页哦1)感应阶段)感应阶段抗原巨噬细胞T细胞细胞免疫B细胞体液免疫66第66页,此课件共68页哦2)反应阶段)反应阶段T细胞淋巴母细胞增殖、分化致敏淋巴细胞B细胞浆母细胞增殖、分化浆细胞抗体一部分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在增殖、分化过程中,中途停顿下来,不再分化而成为记忆细胞,在体内长期存在。数月至数年后,它能同再次进入机体的相应抗原起免疫反应。67第67页,此课件共68页哦3)效应阶段)效应阶段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体液中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进行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的过程。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致敏淋巴细胞通过与相应的抗原接触直接杀伤病原靶细胞,或释放多种可溶性的生物活性物质(淋巴因子),发挥免疫效应。68第68页,此课件共68页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