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户的边际消费倾向与消费需求收入弹性分析hoez.docx

上传人:jix****n11 文档编号:47002730 上传时间:2022-09-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7.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农户的边际消费倾向与消费需求收入弹性分析hoez.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我国农户的边际消费倾向与消费需求收入弹性分析hoez.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农户的边际消费倾向与消费需求收入弹性分析hoez.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农户的边际消费倾向与消费需求收入弹性分析hoez.docx(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我国农户的边际消费倾向与消费需求收入弹性分析曾寅初 陈书贵 提要: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户的边际消费倾向与农户各类生活消费希求的收入弹性,以及各地区农户消费需求的收入弹性分析,探讨收入增长对农村消费需求扩大的影响,从而为启动农村市场、增加我国的有效需求有关政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消费需求 消费的收入弹性 中国农户经济 我国经济从总体上已经告别了短缺经济时代,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有效需求不足成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制约因素。我国农民人数8.7亿多,占全国总人口的近70%,是我国最大的消费群体,但是,目前农村消费额仅占全国总消费额的40%左右。因此,进一步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把巨大的需求潜力变成有效需求

2、,是扩大内需、启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增加农民收入无疑可以扩大农村的消费需求,但是,由于农村各类消费需求增长的特征不同,各地农民的收入水平与消费结构不同,增加同量的农民收入可以扩大的农村消费需求量并不一样。农民收入增长后,哪些农村消费需求将迅速增长?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增加那些地区的收入可以最快地扩大消费需求?本文主要通过对全国农民的各类生活消费的收入弹性,以及各地区的消费的收入弹性的比较,分析收入增长对农村消费需求扩大的影响,从而为启动农村市场、增加有效需求提出政策建议。 一、农民的收入增长与消费增长特征 1、农民的收入增长特征1978年农村率先推行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经

3、济体制改革,为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带来新的契机,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打破了过去较长时期的停滞,转为总体上快速但有波动的新增长态势。农村居民纯收入由1978年的134元增加到2000年的2253元,收入增加额是2119元,1978年2000年期间,农村名义人均纯收入增长了约16倍,年平均增长14.7%。从1978年到2000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变化看,1978年至1984年,人均纯收入年增长16.5%,呈上升趋势,到1984年高居顶点,尔后逐渐下降。1989年至1991年降到谷底,1989年出现实际负增长,1991年增长2.0%,旋即稳步上扬到1996年的9.1%后,又进入新一轮的减速增长期;

4、1997年,农民实际人均纯收入增长4.6%,1998年仅增长4.3%,1999年,在国家的积极财政政策下促进了非农产业收入的增加,农民收入继续缓慢增长,实际增长为3.8%,2000年增长则下降至2.1%。2000年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7万个农村居民家庭的抽样调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253元,比上年增加43元,增长1.9%,扣除物价影响,实际增长2.1%,增速比上年回落1.7个百分点。其中,现金纯收入为1640元,增长4%;实物纯收入613元,下降9%。2000年农民收入中种植业收入大幅度下降引起农业收入的下降,从农民收入的来源看,虽然2000年粮食大幅度减产,粮

5、食价格继续下降,但市场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深化刺激了农村劳动力流动和转移,使得农民外出打工等工资性收入增长支撑了农民收入增长;农民家庭在本地从事工、建、商、运、副等二、三产业的收入为338元,比上年增加29元,增长9.3%,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表1 19782000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变动情况项目 1978-1984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人均纯收入(元) 134 355 545 602 686 709 784 实际增长率(%) 16.5 5.0 4.6 -1.6 1.8 2.0 5.9 (续表)项目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

6、998 1999 2000 人均纯收入(元) 921 1220 1578 1926 2090 2162 2210 2253 实际增长率(%) 3.2 5.0 5.0 9.1 4.6 4.3 3.8 2.1 注:资料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1年;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01年。农村居民收入普遍增长,但存在差距。1978-2000年,各省区农村居民年纯收入均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长速度。从按地理位置划分的东中西地带纵向分析,不仅经济实力较为雄厚的东部地区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就是基础力量较为薄弱的中西部省区收入也成倍增长。东、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分别达到19.5倍、14.6倍和11.7倍

7、。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各地区农村居民在追求共富的进程中也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收入最高的上海市郊农民在短短的20年中收入增加多达5166元,而至今收入居次第名次的贵州省农村居民收入增加仅为1213元,收入增额差距4.26倍。2000年多数省区农民收入增长在2%左右。北京、天津、浙江、山西和新疆收入增长速度在5%以上。东部沿海较发达省区农民收入保持了较快增长,浙江、福建、山东等省农民收入增速靠前。由东北三省、河北、河南、山东、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川等11个省组成的粮食主产区农民纯收入是2150元,增长1.2%,比全国增速低近1个百分点。西部大开发划定的12个省区市农民收入

8、是1615元,增长2.3%,是全国平均收入水平的72%。东、中、西部地区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2、农民的消费增长特征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业与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收入增加,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完善,尤其是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市场物质日渐充裕,带来了农村居民消费观联合消费水平的历史性变化。目前全国大多数农民家庭已经实现小康,但受收入差距的影响,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消费水平有一定差异。2000年,中央政府继续实行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并集中治理了市场秩序,改善了消费增长的宏观环境,是消费总需求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低于1997年水平,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146.23

9、亿元。如今农村居民整体生活已彻底摆脱贫困,消费领域不断扩大。到2000年,全国平均每个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达到1670元,比1978年提高13.4倍,年均增长13.8%。其中,1978-1998年的20年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加1474元,增长12.7倍,年平均增加74元,年增长14%;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也达3倍以上,每年实际递增达到6%。1978-2000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116元增加到1670元,增长14.4倍,年递增14.1%;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3.2倍,年均实际递增7.8%;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由79元增加到820元,增长10.4倍,吃的质量普遍提高。改

10、革以来,我国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由三大变化:一是食物消费在吃饱的基础上转化为吃好,人均主食支出占食品支出的比重由1978年的65.3%下降到1997年的37.0%,副食支出占食品支出的份额由31.4%上升到42.9%;二是食物消费的粗细粮结构变化明显,细粮消费比重由1978年的9.4%提高到2000年的83.1%;三是营养状况改善,营养丰富的油脂类食物、肉禽类食物、蛋类和水产品比1978年均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他精制食品的比重也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2000年农村居民全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670元,比上年实际增长5%,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绝对下降的趋势开始显示企稳回升态势。2000年居民生活消费有

11、如下特点:第一,食品消费支出下降,但质量改善,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支出820元,比上年下降了7元,下降1.0%。第二,成衣消费继续增加,农村居民全年人均用于衣着方面的支出达到96元,比上年增长4.2%,其中衣着服装支出额增加较多,人均54元,增长9.4%。第三,居住条件的改善,农村居民人均用于居住类的消费支出258元,增长8.5%。第四,交通通讯和文教卫生消费增速加快,农村居民人均交通通讯消费支出93元,比上年增加24元,增长35.5%,增长速度比较快。2000年支付医疗保健费用支出88元,比上年增长25.1%,其中主要是医疗卫生保健用品支出提高快,增长38.1%。此外,农村居民用于文教育了方面的

12、支出为187元,增长10.9%,。可见,2000年农民生活消费的增长主要是由于建房支出增加和交通、教育、医疗、通讯等服务性消费支出大幅度增加所致。表2列出了我国主要年份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变化情况。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2000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各项支出都比1999年以前的各年支出增加,但在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方面的支出比重相对于1990年的这几项支出下降了,其他各项支出比重均呈上升局面。其中,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支出比重上升幅度最大,达5.81(根据2000年与1990年两组数据计算得出,下同)个百分点;医疗保健支出比重上升幅度最小,为1.99个百分点。 表2 主

13、要年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单位:元/人指标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生活消费总支出 162.1 317.42 584.63 1310.36 1670.13 食品 100.19 183.43 343.76 768.19 820.52 衣着 19.99 30.77 45.44 89.79 95.59 居住 22.46 57.87 101.37 182.21 258.34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4.14 16.19 30.9 68.48 75.45 医疗保健 3.42 7.67 19.02 42.48 87.57 交通通讯 0.59 5.58 8.42 33.76

14、93.13 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 8.25 12.36 31.38 102.39 186.71 其他商品及服务 3.17 3.55 4.34 23.06 52.46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 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东、中、西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与收入增长呈现东高西低的趋势一致,也是不平衡的。1980年消费支出最高省上海市支出为322元,居次第最低省的甘肃为126元,二者的消费差距比(以消费支出最低省为1,下同)为1:2.56,2000年上海市消费支出第二,为3231元,甘肃则落后于全国其他各省市,仅为1084元,二者的消费差距扩大为1:2.98。在消费结构

15、上,东部地区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相对较高,消费结构中食物支出的比例逐年下降,居民追求高质量的消费,食物的更倾向于营养价值高的支出,对交通通讯、文教娱乐服务、医疗保健等服务性项目的支出比重都相对较高,在家庭耐用消费品的拥有量上已趋于饱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虽然这些年来也有很大的变化,但与东部地区比较起来还处于较低的层次,农村居民要先解决食物温饱和营养问题后才对其他支出项目作合理的安排,一般需要把一些商品或服务项目作时间上的规划,用一段时间的收入所剩来消费。因此,收入相对少的中西部地区消费能力相对不足,消费结构的完善存在时间滞后问题。不同地区生活消费的差异趋势和收入差异趋势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要

16、提高各地区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必须首先提高其收入水平。 二、农村消费的收入弹性分析1、消费的收入弹性概念与计算消费弹性是指物质产品与劳务的消费量随着一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伸缩性。消费的收入弹性是消费量的相对改变与收入的相对改变之间的对比关系,具体指在价格不便的情况下,收入变动百分之一,消费需求变动的百分比,反映各类消费需求对于收入变动的敏感性。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QQ Q MEm MM M Q其中,Em消费的收入弹性系数;M收入 M收入的改变量Q消费支出 Q消费支出改变量根据经济学的定义,当收入弹性大于1时,消费的增加或减少的幅度回答与收入增加或减少的幅度;当弹性系数小于1时,说明收入每增加或减

17、少百分之一,消费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小于百分之一,收入的变化对消费的影响就小;当收入弹性系数等于1时,消费增加或减少的幅度与收入增加或减少的幅度一致;当弹性系数小于0时,则说明消费的变化与收入的变化呈负相关关系,收入增加会导致消费的减少,但是这种情况在分析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出现,这也表明消费与收入呈正相关关系。公式中的Em代表的是消费与收入关系图上某一点的点弹性,本文主要是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变化的角度,分四个阶段计算出消费的平均收入弹性并分析收入的变化对消费支出的影响。因此,计算的时候只考虑M和Q两项的值。2、各类消费的收入弹性根据1980年到2000年间20年的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结构支出变化的数

18、据计算出各类消费品的平均收入弹性(如表3所示)。 表3 各类消费的平均收入弹性类 别 80-85年 85-90年 90-95年 95-2000年 生活消费 0.75 0.93 0.82 0.53 食品 0.40 0.56 0.48 0.08 衣着 0.05 0.05 0.05 0.01 居住 0.17 0.15 0.09 0.11 家用及服务 0.06 0.05 0.04 0.01 医疗保健 0.02 0.04 0.03 0.07 交通通讯 0.02 0.01 0.03 0.09 文教娱乐及服务 0.02 0.07 0.08 0.12 其他 0.002 0.003 0.02 0.04 资料来源

19、: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01年;中国统计年鉴,2001年 从表中数据来看,收入的增加时的农村居民的各项生活消费支出都有很大的增加,尤其是1990-1995年间的各指标的增幅都很高。从各项生活消费支出的平均的收入弹性系数来看,总的消费的收入弹性系数有下降的趋势,只是在1985-1990年间的弹性系数达到最大,生活消费增加的幅度基本上与收入增加的幅度一致,这期间的农民生活改善程度最高,以后弹性系数就一直下降,越来越小。各类消费的消费需求弹性均小于1,总体上缺乏弹性,说明各类消费的消费需求的增长速度慢于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按照消费需求收入弹性数值的大小排列,19952000年间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

20、,各类消费的消费需求增长速度顺序为: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居住、交通通讯、食品、医疗保健、其他商品及服务、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和衣着。从具体的情况来看,食品消费支出的增加额以1990-1995年间为最高,达到 424.43元,占收入增加额的一半多,这也主要体现为农村居民吃的质量和水平提高了,但1995-2000年间的消费的平均收入弹性急剧减小,收入的增加并没有引起食品消费增加大的变化,可见,随着收入与生活消费支出的增加,农村居民在食品方面的支出,不仅比重下降,而且增加农民收入对于扩大食品消费的作用明显下降。另外,农村的食品市场的消费品种类齐全,而且价格不断地下降,出现了超市型、集贸市场及批发市场等

21、食品的综合交易市场,使得居民能够更方便廉价地获得充裕的消费品,收入的增加就不会对食品的支出有太大的影响。衣着与家庭用品及服务的收入弹性系数有相同的下降的变化趋势,虽然人均纯收入的增幅很大,但这两项消费的支出增幅变化较小,使得这两项的弹性系数在90年代里很小。在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期,收入的增加幅度比较高,这两类消费品在这一时期里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种类、质量、数量以及购买地点的方便,消费者在收入增加时对首先增加衣着和家用的消费愿望比较强烈,这也体现了农村居民首先要解决温饱问题。但在95-2000年时期,这两类消费的平均收入弹性在消费结构重视最小的,因此,增加收入对于启动这两项消费的作用

22、不明显。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包括耐用消费品、室内装饰品、床上用品和家庭日用杂品等,其消费支出速度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农村住户对这些消费品的拥有已经趋于饱和,收入增加时,家用及服务和衣着的消费的增加幅度会很小。农村住户的居住情况从弹性系数来看,20年里基本上是稳定地变化,但相对来说居住消费增长的速度是仅次于食品消费的(从80-95年),居住一直是农村居民消费的一个重点支出项目。在95-2000年时期,居住的收入弹性由于食品消费的增幅下降而超过食品消费的收入弹性。居住包括住房、水、电、燃料等方面的支出,住房环境及条件的改善使得农民在家用电器以及新型燃料的使用方面的支出增加比较快,收入增加时,农民用于居住

23、的消费支出增加额会比较高。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和其他用品及服务的消费的收入弹性均呈上升的趋势,尤其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和交通通讯的增加比较快,在95-2000年期间分别上升到第一位和第三位,可见,农村居民的收入增加以后,农民不再满足于解决温饱问题的基本生活消费了,而开始追求高质量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的大幅度增加主要是近年来子女的教育费用增长很快,农民的子女一般都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因此,教育费用就占据了家庭每年收入的很大比重,而且农民自己也要进行文化教育,参加各种培训等,这些也是消费增加的因素。国家对全国农村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金,使农村

24、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生活更加方便,交通和通讯的工具、各种服务费、维修费用的支出不断增加,而且农村这方面消费普及率低,市场潜力有很大的空间,收入的增加会导致交通通讯的消费增加的速度比较快。另外,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及服务的品均收入弹性系数普遍高于基本生活消费各项的平均收入弹性系数,农民的收入增加后,消费的重点逐渐转移,消费结构更合理化。3、各地区的消费收入弹性上面对全国农村给类消费的平均收入弹性进行了分析,增加农民收入会引起消费速度增长快的项目的消费,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民之间收入、消费的差距大,下面就根据各省、市、地区消费的平均收入弹性进行比较,具体数据详见下表。 表4 全国

25、各省、市、地区消费的平均收入弹性时期 省市地区 80-85年 85-90年 90-95年 95-2000年 北京 0.51 0.92 0.70 0.79 天津 0.76 0.61 0.61 0.37 河北 0.74 0.80 0.59 0.32 山西 0.68 0.88 0.73 0.32 内蒙古 0.75 0.81 1.15 0.52 辽宁 0.89 0.75 0.86 0.47 吉林 0.84 0.69 1.07 0.14 黑龙江 0.74 0.77 0.89 0.16 上海 1.12 0.66 0.81 0.56 江苏 0.80 0.92 0.73 0.35 浙江 0.86 0.86 0

26、.77 0.66 安徽 0.74 1.27 0.73 0.40 福建 0.86 0.97 0.66 0.75 江西 0.75 0.94 0.78 0.65 山东 0.82 0.83 0.76 0.46 河南 0.74 0.90 0.70 0.51 湖北 0.72 1.09 0.76 0.41 湖南 0.89 0.97 1.00 0.75 广东 0.75 0.99 0.80 0.41 广西 0.91 0.80 0.83 0.68 海南 - 0.81 0.63 0.61 重庆1 - - - 0.74 四川 0.92 0.96 0.97 0.53 贵州 0.91 1.01 0.81 0.58 云南

27、0.76 1.08 1.05 0.62 西藏 0.76 0.75 0.74 1.68 陕西 0.61 1.03 1.01 0.70 甘肃 0.77 0.77 1.28 0.31 青海 0.80 0.92 0.93 0.80 宁夏 0.91 0.85 1.38 0.49 新疆 0.71 0.75 0.96 0.61 资料来源: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01;中国统计年鉴,2001,中国统计出版社。 从表中各省市地区的消费的平均收入弹性系数20年间变化的情况来看,只有北京、西藏和陕西的弹性系数总体上有了增长,西藏的增长幅度比较大,其他各省市地区的弹性系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东北三省的吉林省和

28、黑龙江省的下降速度最快,农村的消费市场很难启动。在85-90年期间,安徽、湖北、云南、贵州和陕西的收入弹性系数均超过了1,消费的增长速度快于收入增长的速度,农民消费的意识比较强烈,还有部分省份的收入弹性在0.9以上,收入的增加使得消费几乎同步增加。90-95年期间,云南和陕西继续保持快速的消费增长的同时,宁夏、甘肃、内蒙古和吉林四各省的平均收入弹性系数也超过了1,这些省份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处于农民收入低的落后地区,但农村居民的收入得到增加后,农民倾向于生活消费的支出,因此,在这些省份能更好地体现出增加农民收入对农民生活消费、对农村经济的明显的促进的作用。95-2000年期间,西藏的消费增长急

29、剧加快,收入弹性系数1.68,一跃成为历年来的最高点,消费富于弹性,其他各省的收入弹性均小于1。北京作为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的重要城市,其消费的收入弹性系数在全国比较高,消费的市场还没有达到饱和,农村居民的消费还有潜力。通过对这一时期的弹性系数排列,可以容易看出,西部落后地区的消费的平均收入弹性要比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省份和中部地区,尤其是中部地区消费增长的速度很慢,农村消费市场疲软,增加农民的收入相对其他地区来说也很难启动农村市场的消费。东北三省作为粮食主产区及工业基地,农村的消费市场缺乏活力,收入增加对消费的影响作用很小,而且从全国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些地区的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很低。消费的平

30、均收入弹性系数靠前的省市地区,其消费增加占收入增加的比例高,因此,这些地区的农村居民的收入进一步提高后,有助于启动市场的有效需求,相对其他消费市场疲软的省份来说所产生的效用是最大的。 三、结论及其政策含义以上在了解了我国农村居民改革开放20年来的收入增长变化、生活消费结构变化和增长的情况下,对我国农村整体消费结构中各类消费的平均收入弹性及全国各地区各省市地区消费的收入弹性进行分析,得出本文的结论。对农村整体的消费而言,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更容易启动的消费是文教娱乐及服务、居住、交通通讯等收入弹性系数较高的类别,因此,农村的消费市场可以根据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在人均纯收入增加的情况下)合理开拓农村

31、市场,从供求的角度避免资源的浪费。从各省市地区的角度来看,改革开放20年来,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的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相对是最高的,但消费的增长与收入的增长的幅度变化不大,消费市场并未饱和,农民的消费结构趋向于更高层次和多样性的方面发展。经济一直落后的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速度也比较快,只是由于经济基础薄弱而使收入的增加对消费增加和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明显,消费的收入弹性相对东中部地区的省份都要高,增加农民的收入就很容易启动消费。而且,“十五”计划中的重点之一是西部大开发,国家投资,吸引各种资金投资西部开发,增加农民的收入就容易满足农民的消费需求。分析的结果是应该增加消费市场活跃的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省市

32、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的省份;中部省份以及东部一些的省份,增加收入对消费增加的作用相对较少,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重点增加农民收入,这部分地区就不是增加收入的重点了。本文的仅分析到以上情况,对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部分省份的农民增加收入后,生活消费支出会得到大幅度的增加,至于各地区的农民在增加收入后消费结构中哪些项目的消费支出比重大,哪些消费是消费支出增加的原因等的进一步分析,需要对各省市地区的具体消费项目的收入弹性分析,这可以作为本文的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陈吉元、彭建强、周文斌:21世纪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刘国光、王洛林、李京文:2001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经

33、济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著:2000-2001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农村经济绿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著:1999-2000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农村经济绿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范剑平:“消费需求内生性收缩的五个原因”,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第23期。马聪慧:“如何看待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第27期。国家统计课题组:“提高城乡居民购买力水平是扩大内需的关键”,经济研究参

34、考, 2002年第5期。王元洪:“2002年消费形势分析与展望”,经济预测分析,国家信息中心,2002年第6期。冯鑫民:“农村消费倾向分析”,农业经济,农业经济编辑部,2001年2月。10.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版。11.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版。12. 国家统计局农村经济社会经济调查纵队,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版、2001年版。13.经济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版。14.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15. 李实:中国农村农民收入及其收入差距,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16刘大赵:我国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及消费需求收入弹性分析 -1 重庆市于1997年才改为直辖市,1997年以前中国统计年鉴上没有统计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