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40背景下,八大新兴技术的回顾与展望39ijlt.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工业40背景下,八大新兴技术的回顾与展望39ijlt.docx(3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在工业4.0背景下八大新兴技术的回顾与展望2014年可以称为工业4.0元年,特别是李克强总理对德国进行访问,在最终形成的中德合作纲要中,有四条关于中德工业4.0合作的内容。这四条内容围绕一个主题,就是中德双方高度认可工业4.0对于制造业的推动是至关重要的,希望通过技术交流与合作,制定统一标准,提升两国制造业的发展。可以说,德国“工业4.0”给中国乃至世界制造业带来一种新的前景,新的空间以及新的发展目标与展望。恰恰,它与中国的两化深度融合是一脉相承的。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无论从环境到技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是发展的基础与脉络,也是中国应对新一轮工业革命的重要举措。序言工业4.0的启示金融
2、危机之后,德国工业4.0战略的提出,以及美国工业互联网、制造业回归战略,让世界各国意识到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软件工程中心首席专家蒋明炜指出,一个国家如果制造业空心化,这个国家是危险的。美国的制造业回归就是很好的例子,所谓的制造业回归,最终目的是通过先进的制造技术,夺回制造业的优势,创造智能的制造环境,通过智能制造使得在高劳动力成本的条件下获利,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事实上,工业4.0仍然是描绘未来工业发展的蓝图,现实的实现还需要时间的积累与沉淀。在中国制造业面临走向何处,朝何方向发展,达到的目标上给予了方向性的指导。德国工业4.0两个核心主题是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该战
3、略旨在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Cyber-Physical System)相结合的手段,将制造向智能化转型。目前,中国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也就是说,中国在没有完成工业化过程,便进入了信息化社会。因此,中国制造业的信息化水平跨度是从上世纪50年代到21世纪初,各企业的发展水平相差60年。这就造成中国大量中小型企业的设备、管理以及加工能力还处于上世纪50年代的发展水平,而大型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却没有太多差距。金航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宁振波指出,中国制造企业制造水平参差不齐,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处于机械化阶段,所以,中国制造实现智能制造必然是“工
4、业2.0是提升,工业3.0是普及,工业4.0是示范”的发展战略。 他表示,中国的2025制造策略,就是四化同步,三代工业并进。企业发展参考工业4.0描绘了工业发展未来的蓝图,真正落实到企业内部,最响亮的莫过于所谓的数字工厂、智能工厂, 让企业走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基于互联网和物联网,把人、组织、设备连接,形成完整的供应链,在这个供应链上,客户的任何需求,而且是个性化的需求,都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数字手段来积极响应与实现。蒋明炜指出,工业4.0是制造业发展的方向,也是现代制造企业的发展方向。不同的企业,一定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制订企业发展策略,找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如从现阶段的技术、资金、管理等多
5、方面,去制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如,某企业目前的产品创新缺乏竞争力,那就在关键技术的突破与创新上加大投入,如果企业拥有过硬的产品,掌握核心技术,生产制造环节是薄弱的,那就要提高制造工艺水平。所以,每个企业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做什么,不做什么,现在做什么,未来做什么,这需要一个长远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信息技术实现工业4.0是一种国家战略,需要网络、信息系统、硬件等多方面的高度融合与匹配,要实现人与物以及与不同设备之间的链接。对于制造业来讲,要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智能设计、智能产品、智能经营,实现整个供应链从客户需求到交付的协同与优化。用智能装备、智能物流以及智能计划与调度,实
6、现整个生产制造过程的智能化。蒋明炜解释到,在工业4.0的体系下,每一项信息技术都是构成体系的重要元素,也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如工业大数据、工业云、物联网、虚拟仿真、PLM、电子商务等。另外,还需要硬件的强力支撑,如机器人、3D打印等,缺一不可,相辅相成。他指出,新的信息化技术就是一种新的生产模式的体现。以3D打印为例,实现个性化定制最容易的制造模式就是3D打印,在传统制造模式下,一个复杂、个性化的零件的制造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它需要准备工装、模具、刀具、数控编程,如果是大批量生产,如汽车生产,工装模具的费用会被摊销,但在定制化产品的需求下,就会造成昂贵的生产成本。如果使用3D打印技术,在最短的时
7、间内,3D打印可以实现设计制造一体化,最大限度的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综上所述,本期封面专题,在工业4.0的大环境下,对2014年最具影响力的工业大数据、工业云、物联网、PLM、虚拟仿真、机器人、3D打印、电子商务等八大信息技术进行盘点与梳理,旨在为读者总结在即将过去的一年中,新兴信息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态势及未来的发展动向与趋势。工业大数据的应用过去,企业做什么,客户就要什么;现在是客户要什么(市场需求),企业就做什么,同时客户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很广,且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那么,企业该如何精准的满足这些客户多样化的需求(市场需求)呢?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顾问朱森第告诉记者,互联网就可以帮助企业做
8、到这一点,就如大数据。企业可以通过挖掘过去若干年的数据,分析出未来会有怎样的趋势及市场需求,进而了解自己的企业现在应该做什么。大数据,是实现德国“工业4.0”、构建数字工厂的基础,如果没有大数据,企业无法及时了解最新的市场走向及客户需求,更不用说跟随时代的发展建设数字工厂了。在这里,为了使我国的制造企业快速实现数字工厂的搭建,我们一起来谈谈工业上大数据的应用及实现数字工厂的最佳方法。在此,也许有人会疑惑,工业大数据与其他行业的大数据有何不同?中国西电集团公司总经理张雅林告诉记者,工业大数据及其他行业的大数据没什么区别,只是重点应用的领域不同罢了。制造业的大数据重点使用在创新与流程再造上,同时在
9、制造过程中及对客户的总体服务上也会提供帮助。举个简单例子,企业要研发新产品,首先就得通过大数据看客户得反映,服务这块也是如此。而其他行业的大数据,就如电子商务,更多地是运用在销售端上,销售人员可以通过客户的购买及浏览记录数据,分析出顾客的爱好及最近的购买倾向等信息,便于销售人员更好的销售产品。为了使制造业的同仁们能更好地运用工业大数据,以下就把制造业企业对大数据的应用案例分享于大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长安汽车的应用近两年,长安汽车通过“大数据”技术,来不断完善产品的价值和竞争力。据记者了解,长安汽车采用了“大数据”信息管理系统,搜集客户反馈的数据信息,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和整理,进而对不同用
10、户的日常使用工况和环境来为每一个消费者做出有针对性的养护,同时通过网络直接反馈到产品研发及前端销售手中,既可为今后产品的设计提供数据保证,还可为直接面对消费者的销售人员做出可靠的解决方法。今年10月23日,长安轻型车携旗下明星产品长安睿行、长安尊行亮相2014年中国沈阳国际汽车展览会。据悉,在展会上的这两辆车的车型及性能设计,也都是从客户反馈回来的数据分析出来。在汽车领域,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特聘讲座教授李杰于今年3月份在中国工程院的一场学术报告会中也曾分享了一个关于陕汽重卡的案例(于3月刊的关注)。他在会上说,其一辆卡车的售价在25万元,但油一年也消耗20万元左右,很多购买卡车的用户都想了解油耗
11、是怎么产生的,如何降低油耗。当陕汽重卡通过数据搜集系统得知用户的这些需求后,就引用了智能系统,然后用数据的形式告诉用户油是因为爬坡等原因被消耗掉。同时,陕汽重卡还开发出各种信息平台服务用户,最后获得了巨大的市场回报。红领集团的应用在服装行业,最值得一提的就是红领集团。红领集团原本是一个非常传统的服装企业,但因为有了互联网后,它变成了一个高附加值的企业。红领集团董事长张代理指出,市场是巨大的,但消费者为什么不穿你的衣服呢?就是因为你的衣服不能满足于他。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硬需求,那就是穿衣服,如何使每个人能穿上他自己所需要的衣服,这就需要企业借助互联网去完成。只有借助互联网中的大数据才能了解客户的
12、需求,使客户能穿上他自己喜欢的衣服,掌握并决定自己的穿衣风格。在张代理看来,商家推出一款衣服给客户,客户他就穿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因此,张代理把红领集团打造成3D打印逻辑的工厂,把智能制造全面地融入到工厂的信息系统中,再与互联网进行对接,以实现个性化产品。据记者了解,其内部有客户交互系统、自主研发系统、版型数据库系统、工艺匹配系统、自主排程系统、自动裁剪系统、柔性成衣制造系统、供应链系统、智能服务系统(至于如何使用这些系统为红领集团创造价值,请参考今年6月刊的前沿栏目)。其中,光在版型数据库系统内就有上万万亿的数据,可覆盖全球99%的人体需求。未来,红领集团将继续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实现大批量个性
13、化生产。若想快速实现大规模的个性化生产,可参考尚品宅配的案例。尚品宅配根据客户房间的格局、大小,设计出不同的安装方案供客户选择,当客户选择好自己喜欢的设计风格后,工作人员就把客户想要的设计数据放到信息系统中,并通过信息系统把客户选择相类似的数据放到一个数据库中,再统一送到工厂进行大批量生产,生产完后进行归类,然后直接送到客户的手中,并帮其安装完毕。红领集团完全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的定位,把客户需要的同颜色等款型的数据进行归类处理,然后通过3D打印直接打印出产品,并送至客户手中。于此,记者想起了一篇点击率过万的文章,题目是“工业4.0淘汰淘宝只需10年”,看来这并不是臆测。假如企业能够直接与客户对接
14、,那么淘宝的地位就岌岌可危了。“三腿”并行谈到德国“工业4.0”,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顾问葛兴福告诉记者,德国“工业4.0”是一个广阔的平台,可以运用到我国各个行业,包括制造业。它会为我国打造一个走向世界、走向全球的一个舞台。德国“工业4.0”虽然给我国制造业创造了机会,但是我国制造业从原来比较原始的方式到现在的发展方式在各个层面上都存在问题,急需企业去改善,比如在管理、制造方式、思维与理念上。我国制造企业的管理模式较粗放;制造方式不灵活;很多管理者在思维与理念上也没准备好。现今,还有很多管理者都是采用价格竞争的形式把竞争者击败,这种思维本身就有问题,需要管理者尽快转变。另外,我
15、国制造企业的生产模式目前也开始转变为个性化的定制生产模式,所以企业要考虑在制造过程中如何实现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使之最后走到智能化。同时,生产方式还应是柔性的,且能够适应外界市场的变化,而不是一条线一年生产一百万台,卖不出去就压库存,这样的企业很难适应现在的市场。除此以外,企业还要在管理上突破。朱森第笑着对记者说,现在很多企业都没有基础管理,做事很粗糙,所以外国人来到中国学会的第一句话就是马马虎虎,这对未来发展新常态的制造业构成一定阻碍,也需管理者改进。据朱森第介绍,目前中国正研究制造业怎么从大走到强,可最后发现我国现代的工业化任务还未完成。他认为,中央提出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中的整个
16、进程跟制造业的发展(从大走到强)这两者的过程是吻合的,可我国现在的制造业参差不齐,水平相差很大,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能用一种模式要求我国上千万家企业按照这个模式走。面对我国制造企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朱森第提出了“三腿”并行策略。这“三腿”并行的含义就是在“工业2.0”上补课、“工业3.0”上普及、“工业4.0”上示范,且“三条腿”同时走。在朱森第看来,中国制造业当今还处于在“工业2.0”补课中。“工业2.0”就是运用大批量生产的工业化模式进行生产,可现今还有很多企业未做到,所以需要补课;“工业3.0”就是通过信息技术和机器人时代的生产技术进行生产,可很多企业也都还未掌握,因此需要普及;“工业4
17、.0”则需要企业做到网络系统化、自动化生产,而这个实现过程需要由几个领头的企业先做,然后带动整个行业的企业发展,所以需要示范,就如上述几个案例,企业完成可以借鉴,但不能抄袭,因为每家企业的具体情况都不一样,所以操作起来的方法、效果也会不一样。工业云的应用过去,制造业只是一个环节,但随着互联网和工业的融合,它的含义发生了巨大变化。因为它可以打破并重构工业生产的全生命周期,使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营销、服务形成闭环,彻底改变工业的生产模式。如今,互联网正在进一步向制造业的每个环节渗透,网络协同制造的工业云也随着出现。所谓工业云,其与电子商务等其他行业运用的云没有什么区别,只是用在不同领域有不
18、同的称呼而已。不过,据贸易(苏州)软件有限公司全球副总裁黄晓峰介绍,国内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商务云,就如国内一些企业商务平台,其运行模式看似完美,但背后有上千名技术、市场和销售人员在服务。在黄晓峰眼里,这并不是真正的云,真正的云不需要企业招聘如此多的市场和销售人员服务,只需部分技术人员去开发更多的新应用,以服务客户。目前,国外的云发展较快,给很多企业带来了便利;在国内,很多企业如今都是借助其他专业的云平台来管理企业内部员工和外部供应商,因为企业要做自己的云,需花费大量的成本且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效益,有的企业甚至看不到效益在何方,因为他们不了解云真正的意义及应用,同时由于这些企业的专业强项并不
19、在构建云平台上,所以很难利用云平台来管理企业或挖掘出新应用服务客户,因此很多大型的制造企业往往都是采用借助的方式来实现协同办公等事项。以下是制造企业运用云平台来进行管理的相关案例,仅供大家参考。服装企业的应用云,可分共有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对于该公司,其选择了租用公有云平台来管理供应链。据记者了解,该企业在全球有十几万家供应商,如果这些供应商全都在线下给该公司提供服务的话,工作人员光输入合同和支付信息每月都得花很长的时间,假如费用没有及时到达供应商手中时,仅接电话每月就需要浪费大量没必要的时间,这对企业来说是一大损失。经过种种考虑,该企业也开始尝试运用云平台来管理供应商。使用不久后,该公司
20、发现在自己租用的公有云平台上有很多功能,不仅能自动地帮助企业实现全自动化处理,还能自动检测订单是否正确,如果订单错误,系统还会自动的返回到供应商处,让供应商去修改,这些操作都不需要该公司的人员参与。另外,该公司的相关人员还发现,在这个云平台上不仅仅便于管理供应商,还可以把整条供应链搬到该平台上进行管理,同时还能在云平台上挑选自己认为较好的供应商;对中小型企业来说,能与较大的供应商公平竞争也是一次很大的机会。通过一系列的了解与分析,该公司把订单、发票、支付、融资、物流等工作都搬到线上实现。最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通过在云平台上管理,就无须了解供应商在各个国家的各种法律及海关政策等。对公司来说,了解
21、这些知识太复杂还浪费时间,不如把时间都放在研发上,以便做出更多更舒适的产品来满足客户的需求。而在研发与设计方面,该公司也是通过云平台把世界各地的研发及设计人员集合在一起,共同开发新产品。由于世界各地的时差不一,利用云平台办公使得该公司在资源利用方面得到最合理化。在生产方面,该公司通过云平台的管理,成功把52条业务流程缩至37条业务流程。之后,研发人员就把剩下的15条业务流程变成应用,放到云平台上,供客户使用。不仅如此,该公司还能通过云平台的数据实时地了解全国各地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与项目进程。在网络不发达的时代,如果公司上层领导想实时的了解每个分部的营业状况及内部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那么只能通过
22、电话或者实地考察。假如通过电话了解,很难让领导相信;假如实地考察,也不一定能看到真相,而且来回的费用也不少。如今网络发达了,还有了云平台,该公司完全可以通过它来了解内部工作人员的最新动态,以及项目的发展状况。对于销售方面,该公司则通过云平台把销售人员手中的客户数据集中在一块,便于销售人员管理的同时该公司也不用过于依赖销售人员。相信不少人都知道,销售行业是一个人员流动性非常强的行业,而当销售人员离职时,通常都会把客户的数据拿走,这对企业来说损失是无法估量的。有了云平台后,即使销售人员离职了,可客户数据依旧还在。石化企业的应用在石油化工领域,某国外石油公司直接购买了Amazon提供的云平台,形成自
23、己的私有云。系统包括虚拟处理器、内存和存储空间。通过互联网,技术人员完成SAP R3测试环境的安装,并通过Amazon S3上传测试信息和测试数据,将信息保存在EBS中,供测试程序调度使用。除此之外,在云前端设置了测试信息反馈程序,通过文本和图形化结合的方式,实时监控测试过程,既能监视测试系统本上的运行状态,也能检测云计算环境的运行状态。通过测试环境数据采集,为今后云的进一步应用打下基础。(来自2013年4月刊)某国内企业借助虚拟化技术,在其下属6个二级单位先实施戴尔的虚拟化方案,利用VMware虚拟软件+Equal Logic IP SAN存储阵列全面整合原有IT系统硬件平台缩减系统规模、提
24、升硬件设备利用效率、减少系统运行与管理成本。项目实施后,运行成本节省70%,IT系统总规模缩减90%,IT维护工作量减少50%,主机利用率比以往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某国内大型企业集团考虑打造私有云,用以解决共享业务系统的支撑。首先完善数据中心建设,提高标准化程度;其次逐步展开基础架构的虚拟化。虚拟化是云计算的逻辑起点,在该阶段,将运用虚拟技术来提高服务器的利用率,精简服务器的数量,以及提高IT基础架构的横向扩展能力。同时,可以运用虚拟技术屏蔽复杂的底层硬件,帮助企业部署一个抽象的资源层,从而为云清除障碍。云的选择谈到此,有些人肯定会疑问:云很不安全,尤其是公有云,面对安全这个问题企业该如何解决?
25、其实,这个问题一直受关注。云看似很不安全,但在这个信息时代,云的存在是有价值的。就拿手机内存来说,当一个用户想拿着手机拍照却发现手机内存不足时,如果有手机云端,那么这位用户就不必为一张新拍出来的相片而把自己曾喜爱的相片给删除了,他只需把之前或者全部的相片上传到云端,手机的空间就会变得很大。云的价值还体现在协同办公、数据积累上,以上的例子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有价值的产物,注定有生命力。对于安全问题,有些做云平台的IT企业已克服,如贸易(苏州)软件有限公司,他们通过与政府合作,在政府的服务器与安全机构上搭建云平台,通过技术手段,使每个公司的数据单独存放并加密,从而服务国内企业。这样一来,我国的制造企
26、业应用云就能够得到保障。尽管如此,云在我国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就如实现数字工厂一样,任重道远。在黄晓峰看来,建设数字工厂需要制造企业做好内外部工作,内部则需具备两点,第一点是生产流程实现全自动化;第二点是利用传感器搜集数据,再通过数据来做自动监测,然后帮助管理者做判断、决定。在外部则要求企业与企业之间建立信息互联,通过信息互联不仅能帮助企业管理者做最好的判断,还能降低成本。而云平台是企业实现全自动化生产的重要要素、是企业建立内外部关联的必备要素,没有云平台,尤其是对较大型的企业而言,根本无法实现协同办公、存储、挖掘数据等事项。实现数字工厂,从点滴做好,您做好准备了吗?物联开启制造新时代两化融
27、合的物联网意义是互联互通,工业4.0战略的物联网意义是万物融合,从互联互通到万物融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过,无论是两化融合策略下推进建设的数字工厂,还是工业4.0所倡导的智能工厂,都离不开物联网技术的支撑而独行。车联网,则是近期制造领域物联网呼声最高的案例,以下通过车联网的部分案例或可看到物联网在数字工厂或智能工厂的缩影。工业4.0背景下的物联网工业4.0目标定位于德国制造企业,它强调的是制造企业在新时期的转型问题。在推进工业4.0战略的同时,德国不仅重视发挥大企业的龙头作用,更高度强调如何使中小企业能够应用工业4.0的成果来解决“产、学、研、用”互相结合和促进的问题。突出例证诸如德国政府不仅
28、要求西门子、博世、库卡等传统大公司积极参与该计划,也特别注重吸引中小企业参与,力图使中小企业成为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同时也成为先进制造技术的创造者和供应者。从而实现其“工业系统的整体跃迁”的实现路径与配套体系建设。在工业系统整体跃迁的过程中,物联网被赋予一个更高的目标。即通过为企业提供综合的宽带互联网基础设施,使得企业在开发和管理工业大数据、保证工业IT系统与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超精准加工制造模式多级反馈、及跨层协同的扁平制造模式等方式下,进行无处不在的网络及机械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 它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
29、网络,是物理世界与信息世界的完整融合。物联网旨在通过形成现实环境的完全信息化,实现“网络泛在化”,并因此改变制造领域的生产方式。全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于海滨先生指出,工业4.0的特征是泛在网络化意义下的信息垂直整合、端到端的业务组织、跨价值链的协同制造。而这每一流程的完善都不能脱离物联网信息技术支撑。物联网之目的在于通过设备互联与泛在信息服务的融合,达到驱动德国制造的变革。新奥集团董事局副主席甘中学指出,德国工业4.0的核心是CPS,而CPS是制造领域的物联网。德国制造,在通往物联网推进工业革命的路上,利用云计算使得通讯芯片在物理系统下嵌入机械系统,达到对机器运行的监测、控制。而云计算、通讯则
30、代表虚拟世界的认知,物理环境、机械设备则是物理系统。控制器通过延伸作用在其中起到了链接虚拟世界和物理世界的介质作用。其延伸点是控制设备、人,及其他设备。这种延伸,就是CPS。CPS起到了万物融合的作用。这种融合,是工厂的信息技术基础。正是由于通过泛在信息技术的物联互融,使得工艺设计、产品生产,以及销售服务被充分利用起来。同时通过规模信息技术的反馈和互联网技术的泛在服务,可以从生成的成品和产品的服务周期等各个维度完成供应商的原料供应及产品的后续多次服务等。数字工厂的物联网应用德国工业4.0促使我国两化融合的追赶步伐加大。而随着国际大环境的影响,物联网逐步推动两化融合走向深入。在制造领域内,物联网
31、技术逐步加大向传统制造行业渗透的力度。在生产过程、供应链管理等环节,物联网则将成为制造企业的标配。同时,工业云平台、工业大数据等配套服务模式将逐步完善,进一步整合物联网服务资源,从而带动我国传统产业的全面转型升级。国内数字工厂的建设,是物联网技术渗透制造企业最显著的风向标。其应用主要体现在制造领域的生产领域和物流领域。在制造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制造过程及供应链各环节。随着物联网的深入应用,企业生产可以全面提高产品性能、减低生产损耗和提升制造企业竞争力。首先,它可以实现供应链可视化管理,其表现在机械设备自动、实时的信息传递及货品位置快速获取。其次,在生产车间,可实现柔性生产、提升产能的目的;同时
32、流程可视化,可以做到精细化管理。最后,在产品生命周期监控领域可实现单品管理、全程监控。在物流方面的应用,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首先是从制造企业内部的角度,实现制造企业物流信息化,将物流信息技术应用于制造业物流中,通过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相结合,建立集成化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利用信息系统控制制造企业产、供、销各个环节的物流运作,解决制造企业内部的信息采集、传输、共享,以及各个相互独立的信息系统之间互联互通的问题,实现业务流程信息化和部门之间信息的同步沟通、共享。其次是从供应链的角度,实现制造业供应链物流信息化,利用网络技术使得企业信息系统与其上、下游企业的信息系统对接、与外部社会物流、政府监管部门
33、网络连接,形成以供应链为基础的物流信息平台,实现外部的资源共享、信息共用。而物联网在诸如三一、徐工的数字工厂建设中就这两个层面的技术应用初见成效。数字工厂、智能工厂,依然走在物联网技术支撑下的愿景里,而车联网部分技术的突破有望让企业及其用户想到物联网世界里企业、用户、市场三位一体的合作模式及其共赢局面。车联网:全世界呼声最高车联网,关乎客户最需要的贴心服务。其作用在于通过信息的融合,构造共享的大数据。通过大数据的分析获得实时道路交通状况、车辆状况的正确“语义”。目前,根据车联网的技术分类,可分为车内网、车际网,及车上互联网。车内网,车内网主要是总线通讯技术构造,感知范围0-200米。在车内网的
34、建设中,传感器的作用是最大的。试举几例说明问题。ADAS是车内的关键零部件,它是安装于车上各式各样的传感器,用以研究摄像头、雷达等的性能要求。通过研究,做出性能调整及集成。如国际上对汽车防撞雷达可归纳为长、中、短3种距离的雷达,这3种雷达主要应用于自适应巡航系统、预碰撞安全系统,及盲区检测系统。而随着数字波速技术的发展,通过数字波速赋形便可将3种模式的雷达集成为1种雷达,如目前多模电子扫描雷达正成为最新的防撞雷达模式。同时,利用ADAS收集车内外的环境数据,可在第一时间对车内外的静、动态物体辨识、侦测与追踪并做技术上的处理,从而能够让驾驶者在最快的时间察觉可能发生的危险。此外安装在车辆上的其他
35、传感器也可获得车辆的速度、加速度、车轮转速、发动机转速、线加速度、角加速度等;同时对于温度、湿度、照度等都有感知。汽车线控技术也是车联网着重考虑的要素。其主要是将驾驶员的操纵动作经过传感器变成电信号,通过电缆直接传输到执行机构的一种系统。而车联网的线控技术对于油门控制、制动控制、转向控制是侧重关注。此外,通过对汽车动力学所涉及的诸多器件的物联网技术改进,可对驾驶指引、危险报警等进行主客观评价。车际网,车际网主要是通过射频技术构造,感知范围300-1000米。车际网关注的是车路协同的技术。车联网于其中的技术应用主要表现在自动引导驾驶,改进安全性、节能驾驶等。安装在道路上的传感器也会获得诸如道路交
36、通流量、道路交通突发事件,信号灯的位置及状态等,用以协助汽车安全行驶。车上互联网 车上互联网由宽带无线通讯技术构造。车上互联网对于驾驶辅助,诸如根据实时路况智能选择行车路线,协助预定目的地车位、饭店等,道路交通突发事件实时播报等方面所做工作较多。同时,车上互联网也可用于分时租赁、物流管理方面。车上互联网的热议话题是车辆控制,而自动驾驶则是最大胆的想法。如2008年,上海科委承担起无人驾驶智能电动汽车项目,2011年顺利结题。在模拟的复杂环境中进行演示,无人工干预跑完全程。其成功之处在于通过建立无人驾驶车研究平台,现实环境感知,全局路径规划,局部路径规划及底盘控制等功能的集成。通过“物联感知”,
37、从而使汽车具备“思考行动”的能力。无独有偶,2014年谷歌的无人车走得更远。4月27日,谷歌宣布,开始在城市街道试验自动驾驶汽车。之前,已经在加州进行了数千英里的试验。而谷歌的案例也说明,未来依赖雷达、视频、激光等传感器和地图信息数据库来进行无人驾驶,将为汽车业发展翻开新的一页。当然,车联网技术的应用还有许多方面正待破题。尤其是受汽车行驶安全理念的制约,信息的选择及定量化评估,信息的定量化评价、人机交互技术的研究、复杂大系统的安全保障都将是是制约并深刻影响车联网发展的重要因素。好在,在路上的汽车有着企业及其用户寄托的最美好的市场共赢前景!工业4.0与PLM工业4.0是完整的工业体系,它是国家行
38、为,也是国家体系。而工业4.0实施的边界条件,是数字化体系,数字化体系就是基于PLM的产品设计、工艺和制造。因此,PLM涉及方案阶段、工程研制阶段、批生产阶段、服务和销售阶段等全生命周期过程。目前,随着中国制造企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对于PLM的应用也逐渐向深层次渗透。这正如金航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宁振波所说,“PLM在中国制造企业的使用并未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向前后端延伸,但大多数企业仅仅做了PDM应用在工程研制和批生产阶段应用,成熟的全面应用PLM技术并将其前延到方案设计,向后延伸至综合保障阶段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四个阶段PLM是一个大概念,主要涉及需求工程、需求设计、概念设计、方案设
39、计、方案冻结后的初步设计、详细设计,试制实验、产品定型后的批生产和产品销售后的保障服务等环节。众所周知,完整的产品PLM应包含四个阶段:方案阶段、工程发展阶段、批产阶段及保障服务阶段。航空领域在PLM方面积累经验较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航空领域一直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势专注于产品的设计研发,但是PLM在航空领域的应用依然处在局部优化阶段。以航空领域在PLM建设的工程发展阶段为例。围绕航空产品的设计制造要涉及设计过程中的产品数据管理、仿真数据管理、试验数据管理,以及试制过程中对企业资源的调用以及流程等诸多方面的联动与交互。而在这期间,每一项技术或数据方面的管理,又细化成各自的管理流程,用以发挥其最大
40、的作用。这些联动或交互的作用,确保产品在研制过程中的质量和进度。可见,PLM局部的优化依托的是先进技术的支撑及管理流程的顺畅。向两端延伸在工业4.0的体系架构中,需要智能设计,智能制造以及交付后的智能保障。中国企业需要在原有设计、仿真、工艺和制造的基础上,逐步过渡到整个工程研制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智能制造必然要将前期的智能设计仿真落实在制造环节上。宁振波指出,现阶段,中国制造企业PDM已大规模使用,这是良好应用PLM的基础。大多数企业认为PDM往前延伸就是需求阶段,往后延伸就是综合保障与服务。实际上,企业真正的延伸不是很完整,还有较大的差距。企业目前最应该好好做的就是,将PDM的工程研制阶段做
41、精。因此,PDM两端延伸是一个永远的课题。他表示,站在工业4.0实施的边界条件层面,制造企业做好数字化,就是把工程研制阶段的产品的数字模型、仿真模型、工艺模型等建好。将指导制造的基础模型建好,那么PDM的两端延伸就能实现,否则两端延伸永远是假的。问起原因,宁振波解释到,制造产品的前沿阶段,有大量的产品设计模型的积累,才有可能指导方案与需求概念设计,没有足够的模型支撑,PDM的前端没有完整的模型是无法延伸的,向后延伸到服务也只能是空谈。他总结到,现阶段使用PDM的制造企业,应该扎扎实实的做好设计模型、工艺模型、仿真模型,将基础性工作做好,模型建得准确、数量多、应用越广泛,才可能将PDM向两端延伸
42、,才能实现PLM的应用。所以说,数字化是工业生产的边界条件,最基础的就是CAD、CAPP和CAM,基于三维模型走通产品研制的设计、工艺、制造,工程研制得走通。走不通,将全是空谈。“开放”是趋势现今,在工业4.0大趋势与方向下,无论是信息技术还是工业软件都在谈论“开源”,这是一个敏感的词汇,对于现今的制造企业信息化,开放意味着安全、标准等多方面的考虑与利益纠葛。同样,PLM的开放性也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热点。开放性不是PLM特有的,开放性、标准化、模块化、系列化是工业产品特有的属性。最早,IBM提出PLM开放的概念,主要是基于SOA,对企业服务总线(ESB)方面的一个概念。它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将应
43、用精细化、插件化。宁振波表示,从硬件到软件,模块化可以让工业产品有标准的接口。如PLM的开放体系架构包括从需求概念、方案到初步设计、详细设计,试制实验,每个软件模块之间都可变成标准接口。这就变成需求和概念之间的标准接口,将软件插入这些标准化接口后,就形成了PLM的开放性系统架构。但他同时指出,标准化、模块化、系列化对纯硬件产品来说是一件好事,会给纯软件产品带来诸多问题,他解释说,越标准化、模块化、系列化,安全性问题越难以解决,越容易受到破坏。而牵涉其中的利益纠葛也是难以解决的。以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为例,智能手机以iPhone系统和安卓系统为代表。其中,iPhone用的是由苹果公司开发的iOS操作
44、系统,虽然使用方便,灵活,但由于其封闭的系统,安装的软件都要从指定的官网购买并下载。而Android系统由于是开放源代码,所以支持使用的智能手机很多,也可安装免费的软件,这就造成系统容易被病毒侵害。工业产品的开放性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每一件工业产品的标准化、模块化、系列化会为大规模的工业产品使用带来便捷,如用户界面的开放会让用户在统一的界面下进行操作,便捷、高效。实际上,在PLM开放性的条件下,企业要处理好核心工艺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模块化,同时要解决好安全性和可靠性问题。但这永远是矛盾的,这也是开放性产品必然带来的一个永恒的话题。虚拟赢得市场德国为什么会提出工业4.0?答案是新技术使制造企业
45、的生产形态发生重大变化。变化在于:过去的工业生产过程都是线性的,而现在的新型生产呈现出复杂的网络化特征。在全球竞争的环境下,制造企业必须要有更加灵活的制造和生产。如近期国内提出在民航研制前,有必要听取驾驶员的意见。而在生产制造的前期,因网络技术的突破也使得制造企业可以直接关注客户需求,网络平台上客户的创意正成为企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诸多因素决定,产品的生产前期就须满足客户需求,而解决这样的问题,借助网络技术支撑的虚拟制造被推上了市场的前沿。虚拟制造满足复杂需求西门子首席技术官鲁思沃指出,今天的制造业企业只有满足客户更加复杂的需求,才能赢得市场。这样的发展趋势使得制造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快速变化
46、。网络化的生产和数字化的制造正在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这也意味着信息技术和虚拟制造将越来越多地深入到制造企业当中,而且和各种各样的其他技术去实现集成。以船舶制造为例。在船舶设计过程中,不仅要从大的方面着手关注船体的结构强度,而且还要满足客户日益严格的振动方面所要求的标准等。因为这些方面影响着乘客的乘坐舒适度、环境噪声或者武器和雷达平台的稳定性等要求。其实,客户的更复杂需求远不止于此。对于虚拟制造环境下的船体模型画出网格这样的技术难题,客户也需参与其中并验证其虚拟技能的高低。船体模型的网格设计需要较高的虚拟技术。基于虚拟环境下的船体有限元建模,采用默认的网格参数和理想化的模型是一个特别复杂的过程。
47、而在这个过程中,还得满足客户理解设计者的真实意图。磨合过程,可能涉及网格参数的调整和网格密度的增加。甚或,过滤船体结构上可以忽略的小孔特征及切口特征等。虚拟制造涉及诸多层面虚拟制造,既然要满足客户复杂的需求,那么就须解决制造领域,以及领域内诸多技术层面的问题。为了便于说明问题,以企业用户关注层面较多的复合材料为例讲述虚拟制造涉及技术层面的问题,同时有望起到触类旁通的效果。众所周知,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8月,上海航天技术研究所副院长孟光指出,如果航天领域炭炭复合材料按照目前传统材料均实现进口替代的乐观预计,航天发动机、航天器/翼/舱体等市场价值将达到20亿元。但是复
48、合材料在制造工艺的环节,较普通产品会产生更大的影响。举例来说,普通钢经过钣金、焊接,对于最后产品包括屈曲、断裂等方面的性能影响有限。而复合产品由于它本身材料的复杂性,在制造工艺的环节所带来的性能差异就会远远大于普通钢。可见,从产品设计的角度,复合材料会带来诸多问题。但是面对产品要求精细化的市场,不仅需要可靠性的设计,更需创新性的设计,这样就对虚拟仿真提出更多的需求和要求。只有对材料的工艺性能有更深入的了解,并通过多学科的性能仿真,以及多领域的集成优化,方能让产品达到综合性能的提高。而在对复合材料的虚拟仿真的研究过程中,因不同领域有不同的应用层面,涉及到的技术问题不尽相同。针对此类问题,ANSYS日本技术公司本部总经理王晓指出,因复合材料在制造诸多领域具有优势,所以复合材料的工艺仿真平台就备受企业及其用户推崇。复合材料工艺平台以复合材料设计和工艺流程为研究对象。在结构设计、铺层设计、工艺仿真、工艺优化等方面对复合材料工艺流程进行仿真分析。诸如其仿真分析涉及复合材料铺层设计、压力成型仿真分析、力学性能分析、热压罐工艺仿真等多个方面。以热压罐工艺仿真平台分析,其难点在于涉及复杂的流固耦合环境和材料固化相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