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制经济学导论eaef.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规制经济学导论eaef.docx(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规制经济学讲义 Economics of Regulation曹艳秋辽宁大学经济学院电话:024-86160993/13940578171Email:caoyanqiu 学习目的和要求:理论联系实际,经济学学习的最高境界:学以致用!课程介绍及总体安排:讲授10次,答讨论5次,复习一次,共授课16次。考试方法:期末考试60%+课程论文20%+作业10%(英文资料翻译)+课堂讨论10%选课代表,负责和老师沟通、分配资料等。导论共介绍四个问题:一、规制、规制经济学的含义二、规制过程三、规制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理论基础和研究框架四、规制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本门课程阅读材料:1王俊豪:英国政府管制体制改革研
2、究,上海三联书店,19982丹尼尔F史普博等:管制与市场,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19993奥利弗E威廉姆森著,张群群、黄涛译:反托拉斯经济学兼并、契约和策略行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4乔治施蒂格勒:产业组织与政府管制,上海三联书店,19895植草益:微观规制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6于立 肖兴志:自然垄断理论演进概述,经济学动态,2000(6)7小贾尔斯伯吉斯:管制和反垄断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8拉丰,泰勒尔:电信竞争,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9戴维纽伯里:网络型产业的重组与规制,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10J卡布尔主编,于立等译: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中国税务
3、出版社,200011陈富良,万卫红:企业行为和政府规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12于立,肖兴志:产业经济学的学科定位与理论应用,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13杨君昌主编:公共定价理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14让-雅克拉丰、让-梯若尔:政府采购与规制中的激励理论,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15于良春:自然垄断与政府规制基本理论与政策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16维斯库斯等:反垄断与管制经济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5王俊豪:政府管制经济学导论以及国内的几本规制经济学教材17若干英文经典著作和论文等:Alchian, A. A. and Dems
4、etz, H. 1972. ”Production, Information Costs,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62, pp 777-795.Armstrong, M., S.Cowan and J.Vickers, 1994. “Regulatory Reform: Economic Analysis and British Experience”, Cambridge: The MIT Press,Averch,H., and Johnson,L.L.,1962. ”Behaviour of the F
5、irm under Regulatory Constrai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2, pp.1052-1069.Baily,E.E.,and W.J.Baumol, 1984,”Deregulation and the Theory of Contestable Markets,” Yale Journal on Regulation, 1, pp.111-137.Baron,D.P., 1981,”Price Regulation, Product Quality, and Asymmetric Information”, American Econ
6、omic Review,71, March, pp. 212-220.Baron,D.P.,1989,”Design of Regulatory Mechanisms and Institutions”, In R. Schmalensee and R.D.Willing ( eds ), Handbook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vol., Amsterdam: North-Holland.Baron,D.P.,and D.Besanko, 1984, ”Regulation, asymmetric information and auditing “ Ran
7、d Journal of Economics, 15, pp.447-470.Baron, D.P., and Myerson, R.B.,1982,”Regulating a Monopolist with Unknown Costs,” Econometrica, 50, pp.911-930.Baumol,W.J.,1977, “On the Proper Cost Tests for Natural Monopoly in a Multiproduct Industr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67,809-822.Baumol, W.J.,Panzar,
8、J. and Willing,R.,1982,”Contestable Markets and the Theory of Market Structure”,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 Jovanovich.Berg, S.V. and Tschirhart,J.,1988,Natural Monopoly Regul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Besanko,D. and Sappington,D.,1987,”Designing Regulatory Policy with Limited Information”, L
9、ondon: Harwood Academic Publishers.Besanko,D. and Spulbe,D.F.,1987, ”Antitrust enforcement under asymmetric Information”, The Economic Journal. 99. pp.408-426.Brock,W.A., and Dechert,W.D.,1985, “Dynamic Ramsey Pricing,”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26:569-91Caillaud,B.,1990,”Regulation,competition,
10、and asymmetric information”,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52, pp.87-110Crew, M.A., and Kleindorfer, P.R., 1986, The Economics of Public Utility Regulation, Cambridge: MIT Press.Crew, M.A.,1996, Pricing and Regulatory Invations under Increasing Competiti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Demsetz,H.,1968, “
11、Why Regulate Utilities?”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1, pp. 55-65.Foster, C.D.,1992, Privatization, Public Ownership and Regulation of Natural Monopoly, Oxford: Blackwell George A. Akerlof,1970:The Market for“Lemons”:Quality U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2、 Volume 84, Issue 3, 488-500。Harberger,A.,1954,”Monopoly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Paper and Proceedings, 44, pp. 73-78.Joskow, P., and Schmalensee,R.,1986,”Incentive Regulation for Electric Utilities”, Yale Journal on Regulation, 4(1), pp. 1-49.Kahn, A., 1970,The Economics
13、of Regulation: Principles and Institutions, New York: Wiley, reprinted 1988,Cambridge: The MIT Press Kahn, A.,1990,”Deregulation:Looking Backward and Looking Forward”, Yale Journal on regulation, 7.Laffont, J. J. , Martimort, D., 2004, “The design of transnational public good mechanisms for developi
14、ng countries”,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Laffont, J. J. ,Rey,P.,and J.Tirole, 1996,”Creating Competition Through Interconnection: Theory and Prictice”, Journal of Regulatory Economics, 10, pp.227-256.Laffont, J. J. and J.Tirole, 1986,”Using Cost Observation to Regulate Firms”, Journal of Political
15、 Economiy, 94, pp. 614-641.Laffont, J. J. and J.Tirole, 1993,”A Theory of Incentives in Regulation and Procurement, Cambridge: The MIT Press.Laffont, J.J. , 2002, “Public economics yesterday, today and tomorrow”,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86 , 327334.Laffont, J.J. , Pouyet, J., 2003, “The subsidi
16、arity bias in regulation”,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88, 255 283.Laffont, J.J. ,Rey, P.,and J. Tirole, 1998b,” ”Network Competition: Price Discriminatory”,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29, pp. 38-56.Laffont, J.J. ,Rey,P.,and J.Tirole, 1998a,”Network Competition: Overview and Nondiscriminatory Prici
17、ng”,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29, pp. 1-37.Lee,L.W.,1980, “A theory of Just Regula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0:848-62.Loeb,M. and Magat,W.A.,1979,”A Decentralized Method for Utility Regulation”,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22, pp. 58-73.OECD,1997,The OECD Report on Regulatory Reform, 2 Vo
18、lumes, Paris.Panzar,J.C., and R.D.Willing,1977, “Free Entry and the Sustainability of natural monopoly”,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8, pp. 1-22.Pelzman,S.,1976,”Toward a More General Theory of Regulation”,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19, pp. 211-240.Posner,R.A.,1969,”Natural Monopoly and its Regul
19、ation”, Stanford Law Review, 21, pp. 548-643.Posner,R.A.,1974,”Theories of Economic Regulation”,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5, pp.335-358.Richard, J.Gilbert and Edward,P.Kahn,1996,”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 of Electricity Regul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Rogerson,W.,1982,”The Social Costs of
20、 Monopoly and Regulation: A Game-Theoretic Analysis”,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13, pp.391-401.Sappington,D.,1980,”Strategic Firm Behaviour under a Dynamic Regulatory Adjustment Process”,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11, pp. 360-372.Sappington,D.,1991,”Incentives in Principal Agent Relationships” , J
21、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Spring) pp. 1-30.Sharkey, W.W.,1982,”The Theory of Natural Monopol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Shleifer,A.,1985,”A Theory of Yardstick Competition”,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16, pp. 319-327.Spence,A.M.,1975,”Monopoly, Quality and Regulation”, Bell Journal of Econ
22、omics, 6, pp. 417-429.Stigler,G.J.,1971,”The Theory of Economic Regulation”,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2, pp. 3-21.Stigler,G.J. and C.Friedland,1962,”What can the Regulators Regulate:The case of Electricity”,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4, pp. 1-16.Viscusi,W.K.,J.M.Vernon and J.E.Harrington,Jr.,1
23、995,”Economics of regulation and Antitrust”,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Williamson,O.E.,1976, “Franchise Bidding for Natural Monopoly-in general and with Respect to CATV,”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7, pp. 73-104.等一、规制、规制经济学的含义规制(一词)的来源:规制的英语表达是Regulation。我国学者把它翻译为管制,或参照日本语的翻译方法,译为规制。在中国语中,管制有强制、统
24、制的语义,与Regulation政策作为政府对微观经济主体进行规范和制约措施的含义有一定的距离,而日本语“规制”译法似乎更接近英文原来的词义。故本书使用规制的译法。相应地,把Deregulation翻译为规制放松或规制缓和。规制的含义:按植草益的说法,分私人规制和社会公共机构规制(根据规制主体不同进行区分)两种形式。由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以及立法机关(社会公共机构)进行的对私人以及经济主体的规制为公的规制。其微观规制经济学是研究公的规制的。所以,规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实现某种公共政策目标,对微观经济主体进行的规范与制约,主要通过规制部门对特定产业和微观经济活动
25、主体进入、退出、价格、投资及涉及环境、安全、生命、健康等行为进行的监督与管理(监管)来实现。政府规制是现代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制度安排。规制的分类:经济性规制和社会性规制经济性规制:是指在自然垄断和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信息偏在)的领域,为了防止资源配置低效和确保公民的使用权利,政府规制机构运用法律手段,通过许可和认可的方式,对企业的进入、退出及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价格、产量、质量等进行规范和限制。社会性规制:是以确保居民生命健康安全、防止公害和保护环境为目的所进行的规制,是主要针对经济活动中发生的外部性的调节政策。社会性规制主要通过设立相应标准、发放许可证、收取各种费用等方式进行。规制经济学:规制经
26、济学是以政府规制为研究对象的应用经济学,是产业组织经济学的细化与发展,是近年来日益崛起的新兴经济学科。规制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是与近现代市场经济的演变、发展结合在一起的。(请阅读施莱佛监管政府的崛起)二、规制的过程规制产生的原因:政府规制的产生是市场经济演进的结果。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管得最少的政府一度被认为是最好的政府,政府甘当“守夜人”,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不仅很少干预微观经济活动,而且在宏观层面,也鲜有调控总量和结构的政策出笼。 (为什么?)但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不是万能的,存在一系列的功能缺陷和不足。比如:n 从微观经济运行看,在竞争的过程中,竞争引起的生产、资本集中会自发导
27、致垄断的出现,损害资源配置效率; n 某些行业的经济技术特点造成一家企业满足全部市场需求的自然垄断状况,市场机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n 外部性和内部性问题(外部性是指由经济交易的第三方所经受的成本和收益;内部性是指由交易者所经受的但没有在交易的条款中说明的交易的成本和收益,正内部性可以是就业者的上岗培训,负内部性可以是产品有缺陷)n 在许多竞争十分激烈的行业,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广泛存在,某些微观经济主体在利益的驱使下,经常做出有损社会和公众利益的行径,如环境污染、假冒伪劣等等,会严重损害社会经济的有序进行,威胁公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殃及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的问题使得主要市场经济国家的
28、政府逐渐不再迷信市场机制可以引导微观经济主体自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使微观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自动实现和满足社会公共利益的“市场乌托邦”。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微观经济主体的有意识干预始于19世纪后期(1887年第一家规制机构在美国成立),尤以发端于19世纪末的反垄断政策最为明显。1929-1933年的大危机以后,政府经济干预不仅强化了对微观经济主体的规制,而且逐步指向宏观,形成系统的宏观调控政策。所以,一般而言,在政府经济干预政策体系中,微观规制政策早于宏观调控政策。规制的理论依据:政府规制实际上是对市场失灵的反应,是克服市场配置资源缺陷的一种不可或缺的制度安排。同时,也是整个经济
29、系统的一个内生变量。 政府规制首先是对市场失灵的一种回应: n 第一,政府规制是解决垄断问题的需要; n 第二,政府规制是使外部性内部化的需要;n 第三,政府规制是解决信息偏或信息不对称在问题的客观需要;n 第四,政府具有解决市场失灵问题的某些独特优势。以上从克服市场失灵角度分析了政府规制的必要性。但实际上,政府规制不仅仅是解决市场配置资源缺陷的一种外在、强加的制度安排,而且是整个经济系统的一个内生变量。这是因为:n 第一,政府对微观经济主体的规制,是有效进行宏观调控的需 要 ;n 第二,政府规制是市场交易的一种制度安排;n 第三,政府规制是市场供求机制作用的客观结果。政府规制的过程:可以看作
30、是政府规制周期,具体包括政府规制的立法与规制法律的修改、政府规制的实施、政府规制的放松和解除。1政府规制的立法与规制法律的修改见书规制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P17,也可阅读维斯库斯等:反垄断与管制经济学。2政府规制的实施见书规制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P183政府规制的放松与解除(见书规制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P19)三、政府规制的研究方法、理论基础和研究框架1政府规制的研究方法见书规制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P8-10。方法包括: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结构主义和行为主义;案例分析等方法。具体可见阅读材料研究方法集锦。2政府规制的理论基础见
31、书规制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P10-13(1)微观经济学(2)产业经济学(3)法经济学(4)制度经济学3政府规制的研究框架见书规制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P13-17规制经济学主要研究以下几个问题:1经济性规制(规制主体、规制客体、规制方法、规制法律等问题)2社会性规制3规制合谋与承诺4、规制失灵、放松规制与自我规制5、规制成本、绩效与我国的规制改革6行业规制(电力、电信、交通、公用事业、卫生等)本学期课程安排:老师将利用10次课将前五个问题讲完,剩下5次课时间大家讨论第六个问题。四、规制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此部分主要阅读材料为张红凤西方规制经济学的变迁1以信息对称为前提的传统的规制经济学从1
32、887年美国成立第一家规制机构以后,随着规制范围的扩大,对于规制的研究也逐渐产生。总的来说,20世纪70年代以前,对政府规制活动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着规模报酬递增的自然垄断产业中的定价和费率结构以及进入规制进行的,侧重进行经济性规制的研究,并且这些研究是以信息对称为前提假设条件的。自1970年美国环境保护委员会成立以后,随着政府规制的重心转向环境质量、产品安全及工作场所的安全,经济学家开始进行社会性规制的研究,但到目前为止,这一研究还不尽完善。1/ 规制的公共利益理论方法和观点:在对自然垄断产业进行经济性规制的研究中,最初的研究主要做的是规范分析,是围绕着为什么进行规制、规制的方法等问题进行的,没
33、有形成系统的规制经济理论。一直到60年代,对规制的研究可以总结为规制的公共利益理论。其主要内容就是在出现市场失灵的领域进行进入规制,即只允许一个企业进行生产,符合生产效率的要求。同时在信息完全对称的假设条件下,政府对自然垄断产业的企业进行价格规制能约束企业制定出社会最优价格,这符合资源配置效率的要求。当市场失灵出现时,进行规制可以带来社会福利的提高。例如,规制可以避免与完全竞争相比垄断导致产量减少造成的损失(Harberger,1954),规制可以避免由于争取垄断利润的寻租行为造成的社会资源的浪费(Tullock,1967),同时还可以避免由于缺乏竞争压力而导致的垄断企业的平均成本比完全竞争企
34、业平均成本高的“非X-效率”(Leibenstein,1966)。此外,60年代之前的规制经济理论还着重对进入规制和价格规制进行了研究,但是其研究是在信息完全对称的假设条件下进行的,仍属于规范研究的范畴。规制的公共利益理论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规制的公共利益理论是非常不完整的理论。这种分析缺乏对公众促使规制发生的机制的具体描述,规制的发生是通过立法行动和规制机构来完成的,而规制的公共利益理论则缺乏这种分析,它只是假定公众可以完成规制;第二,现实中存在大量相矛盾的事实。规制的实践表明,规制给企业带来了正利润,而没有使社会福利最大化,这样,企业成了规制的需求者;第三,即使对自然垄断产业进
35、行规制,实际上也不能总是有效地限制企业的定价行为 W吉帕维斯库斯,约翰M弗农,小约瑟夫E哈林顿:反垄断与管制经济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第四,规制的公共利益理论建立在信息是对称的假设基础上,没有考虑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规制的成本以及规制失灵等问题,当然也没有分析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如何进行合理的规制的问题。2/ 规制的俘虏理论观点和方法:规制的公共利益理论虽然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在规制经济理论中占主要地位,但是对19世纪以来规制历史的回顾可以发现,规制并不是和市场失灵紧密相联的。至少到20世纪60年代,人们发现一个经验的规律:规制是有益于厂商的,它总是倾向于提高产业利润。主要研究成果:最早
36、对规制影响被规制企业行为的研究是从资本回报率问题开始的(Averch and Johnson,1962),即著名的A-J模型。这一模型的重要结论是:受规制的企业比不受规制的企业使用更多的资本;受规制企业的资本劳动比率过高,资本效率低;当资本回报率上限下降时,受规制企业增加资本的使用量;给定资本和劳动使用量的情况下,受规制企业会追求最大产量。另一篇开创性地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分析规制对被规制企业的影响的文章是施蒂格勒(Stigler,1962)发表的规制机构能规制什么?电力部门实例,文章在解释什么是管制效果之后,主要分析了两大问题:管制是否降低了电价;管制是否增加了电力企业资本所有者的收益。通过对收
37、集大量数据做回归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美国1907-1937年对电力部门的管制是没有效果的,并进一步解释了管制无效的原因。关于这一思想,施蒂格勒在其1971年的文章中进一步阐述(Stigler,1971),并明确提出进行规制的公共利益动机只是一种理想主义观念,而真正的目的是政治家对规制的“供给”与产业部门对规制的“需求”相结合,以谋求各自的利益,这才是规制的真正动机所在。他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受规制的企业并不比不受规制的企业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价格。美国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学家佩尔兹曼(Peltzmann,1976)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他通过三个层次全面地阐述了这个理论:第一,自然垄断领域如
38、果没有规制必然会产生垄断利润。为了解决这种市场失灵,必须对自然垄断产业进行规制,但是规制一旦产生,就会造成各个利益集团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竞争,以影响规制者进行有利于自己的规制,这样在不同层次上就存在一个“政府规制市场”;第二,如果对政府规制的结果进行预期,政府规制机构通常会被受规制企业所“俘虏”。因为规制本身对被规制企业的得失影响很大,所以被规制企业会努力通过寻租的方式使政府规制机构做出有利于自己的规制,即“俘虏”政府规制机构;第三,对规制结果做进一步预期,尽管存在政府规制的俘虏问题,但是政府规制在经济上还是有效的。按照威廉姆森(Williamson,1976)的解释,政府规制是在消费者和企业
39、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组织交易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比不存在政府规制,而让具有不同市场力量的消费者、企业实行外部交易更有效。另外还有一些人进一步研究了政府规制在何时会被企业所俘虏:有人认为规制者一开始就会被企业所俘虏,也有人认为规制者不是一开始就被俘虏的,规制者一开始能独立于企业,但是企业会逐渐地把规制机构俘虏(Foster,1992)。总之,经验观察导致了规制的俘虏理论的产生。这一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具有特殊影响力的利益集团被规制企业,针对规制机构的自利动机进行寻租活动,使规制机构成为被规制机构的俘虏,并参与共同分享垄断利润。这就使政府规制成为企业追求垄断利润的一种手段。缺陷:规制的俘虏理论与规制
40、的历史极为符合,比规制的公共利益理论更具有说服力。但是规制的俘虏理论和规制的公共利益理论一样,仍然存在不足:第一,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因为规制的俘虏理论没有解释被规制企业是如何俘虏规制机构的,受规制影响的利益群体包括消费者、劳动者以及企业,规制为什么不受其他利益群体的控制而受被规制企业的控制呢?规制的俘虏理论没有解释这个问题,而只是假设规制是有益于被规制企业的;第二,虽然有很多证据支持俘虏理论,仍然有些经验规律与它不一致:首先,规制的俘虏理论不能解释交叉补贴的存在。交叉补贴是指产品多样化的企业将某些商品的价格定于平均成本之下,而以价格高于平均成本的其他商品的销售收入来弥补前者的亏损,这样的定价
41、行为与利润最大化相矛盾,因此不能说规制是偏向生产者的;其次,规制一般是偏向小规模生产者的,小规模生产企业在规制条件下获取的利润往往高于大企业,而在非规制条件下,他们赚取的利润往往非常少,这也不能解释规制者已被企业“俘虏”;最后,现实社会中存在很多不被企业支持的规制,这些企业的利润因为规制反而下降的,这成了反对规制的俘虏理论的最有力的证据。玛格特(Magat,1981)认为,假设规制的俘虏理论十分正确的话,70年代后的一系列放松规制就不可能发生,这说明规制的俘虏理论难以解释许多产业被规制后来又被放松规制的内在原因。3/ 对规制的经济学分析和规制经济学的产生规制实践表明,规制与市场失灵的存在不完全
42、相关,与规制的公共利益理论相矛盾,另外,规制并不完全支持生产者,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与规制的俘虏理论相冲突。从理论分析来看,二者都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尤其是70年代后加强自然垄断规制的实践以及分离出非自然垄断领域并在非自然垄断领域放松规制的实践表明,需要加强对规制的理论研究,提出新的理论解释规制的原因、放松规制的原因、怎样进行规制等种种问题。另外,虽然70年代以前国外许多学者发表了不少有关价格规制、投资规制、进入规制等方面的论著和论文,但是这些研究成果各自在较小的领域就特定的对象进行研究,缺乏相互联系,所以对规制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系统和完整的理论。施蒂格勒是对规制进行经济分析的创始人。1971年施蒂
43、格勒发表经济规制论首次尝试运用经济学的基本范畴和标准分析方法来分析规制的产生和规制结果,开创了规制的经济理论。美国的阿尔弗雷德卡恩(AlfredKahn,1970)出版规制经济学:原理和制度一书,提出了政府规制的系统理论,标志着规制经济学的诞生。后来佩尔兹曼(Pelzman,1976)和贝克尔(Becker,1983)等人在其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规制理论。施蒂格勒的贡献并不在于他发现规制有利于生产者,而在于他首先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规制的产生。他把规制作为一个内生的经济变量来研究,认为规制由规制的需求和规制的供给共同决定,并在假设政府规制机构具有强制力和各个利益集团追求利益最大化的
44、前提下,运用模型分析了规制的供给必然与利益集团收入最大化行为的要求相适应,通过规制利益集团可以增加其收入。佩尔兹曼于1976年进一步完善了施蒂格勒的理论,并将其格式化、正式化,形成了施蒂格勒模型的扩展形式,即佩尔兹曼模型。这一模型的关键假设在于控制规制政策的个体会选择使其政治支持最大化的政策,然后分析了哪些产业最有可能受到规制的问题,并得出结论,立法者或规制机构不会将价格设定为使产业利润最大化得以实现的价格。施蒂格勒和佩尔兹曼的分析都是以规制机构或立法者选择实现政治支持最大化的规制政策为基础,贝克尔则更关注利益集团之间的竞争,贝克尔认为规制主要是用来提高更有势力(更有影响)的利益集团的福利。与
45、施蒂格勒和佩尔兹曼规制模型相比,贝克尔模型对规制的公共利益理论提供了一种解释,即容易市场失灵的产业会有较大的压力实施规制。与规制的公共利益理论不同之处是,贝克尔没有表明规制仅产生于市场失灵时,而认为决定规制活动的是利益集团的相对影响,这种影响不仅由规制的福利效应所决定,而且同时由利益集团向立法者或规制机构动用压力的相对效率所决定。除此之外,赫蒂克和万纳(Hettich & Winer,1988)在施蒂格勒、佩尔兹曼和贝克尔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规制的税收模型,解释了谋求选票最大化的立法者或规制机构可能决定的各种税收结构。总之,规制的经济理论有四个主要结论,这些结论可预言规制的形式和哪些产业将被规
46、制:第一,规制设计者倾向于牺牲规制偏好较小的相对较大的集团的利益,而使相对较小的但有强烈规制偏好的利益集团获益;第二,即使规制者偏向生产者,但因为消费者集团的影响,也不会出现为产业利润最大化而设置的规制政策,价格将定于利润最大化水平之下;第三,规制更可能存在于相对竞争性或相对垄断性产业,因为这些产业的规制会对某些集团的福利产生最大的影响;最后,市场失灵的存在使得规制更有可能。由上可知,规制的经济理论规制的公共利益理论和俘虏理论相比,在分析方法、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这一理论在理论和实践上还遇到了一些新的挑战。规制的经济理论的重要假设是利益集团直接影响规制政策。规制的决定
47、过程非常复杂,而且有众多的参与者,利益集团对规制政策施加重大影响必须具备适当的条件。这些条件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难以得到充分满足,在这种情况下,各利益集团怎样对规制机构施加影响?规制的经济理论对这些问题没有进行描述。此外,规制的经济理论也遇到了经验上的挑战:规制的经济理论不能解释铁路、货运业、城市间通讯业、原油等产业的规制以及放松规制。也就是说,一百多年的规制实践表明,有些规制政策的实施受到了某些利益集团的影响,比如对铁路产业的早期规制就是因为该产业对政治程序有强大是影响力。而有些规制政策的实施并没有表现出受到相关利益集团的影响,比如持续时间很长的放松规制的运动。因此,对规制的经济理论更系统和更直
48、接的验证一直在进行,该项工作旨在确定规制是否支持或偏袒了较低组织成本和较高人均收益(来自于规制)的利益集团。规制实践表明,规制的经济理论在解释政府干预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步,然而仍有许多经验事实看起来与之不一致。这表明在解释规制为何产生及采取何种形式方面,不管哪种规制理论,都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各种理论在理解规制活动方面都有可取之处,但规制理论的发展仍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尤其是80年代前的规制理论基本上没有涉及信息严重不对称问题,所有的分析都是以信息完全和信息对称的前提条件的,而现实世界是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严重不对称的世界,因此,将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严重不对称问题引入规制分析非常必要。因此,80年代后,引入信息严重不对称的规制理论逐渐发展起来。2引入信息不对称的规制经济学规制产生以后,经过80多年的实践,各国普遍发现了规制效率低下的问题,因此引发了70年代后的世界范围内的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