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959028 上传时间:2022-09-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临沭一中20152016学年度 高三月考历史试卷 2015、10、8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选择题 共50分)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中国古代的很多城市中,军队的粮食取自赋税。寺庙有庙产、学校有学田、官衙有公

2、廨田等。这些专项田土的划分A.促进了城市发展 B.壮大了市民阶层 C.减轻了农民负担 D.制约农业商品化2.从“六街故歇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到“九陌六街平,万物充盈。青楼弦管酒如渑”的变化说明A.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B.城市经济功能的加强C.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 D.重农抑商政策的弱化3.戈登图洛克在古代中国的纸币兴衰史中写道:从一个经济学家的角度来看,最让人感兴趣的历史特征莫过于这个事实:在经过了差不多五百年的岁月后,中国人最终还是放弃了政府发行纸币,回归到了硬通货与私人银行券并行的货币制度。这表明A.民间贸易突破官府限制 B.古代后期商品经济停滞C.政府对市场的控制遇挫 D.重农抑商政策

3、遭到削弱4.下表所示为1077年北宋时期各地征收的商业税额(单位:贯)。该表主要反映了当时我国地区浙江杭州江苏淮安江苏苏州陕西西安河南洛阳山东德州商业税额820006700051000380003700030400A.江浙地区商业较为繁荣 B.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C.黄河流域农业逐渐衰落 D.北方战乱商业税减少5.明清时期出现了“燕、赵、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的现象。这一现象反映出该时期A.手工业的区域分工相对平衡 B.经济发展平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C.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 D.抑商政策松动促进区域贩运贸易6.隆庆年间(156

4、7-1572年),明廷“准贩东西二洋”,福建等地“农贾杂半,走洋如适市”,大量商贩移居于吕宋(今菲律宾)等地。下列说法最准确的是A.明朝政府积极鼓励发展海外自由贸易 B.明朝初年实施的海禁政策已不合时宜C.隆庆开关瓦解了东南沿海的自然经济 D.开放海禁缓解了明代国内的人口压力7.以下是建国初中央一份重要文件的部分内容摘录。这一文件 A.初步探索了中国国情建设道路 B.照搬苏联经济体制的历史见证C.指导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 D.出台于“一五”计划完成之际8.某报社论写到:“我国农业的发展速度,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即由渐进到跃进阶段一切认为农业产量只能按百分之几的速度而不能按百分之几十的速度增

5、长的悲观论调已经完全破产了。”该社论最有可能发表于A.1953年 B.1956年 C.1958年 D.1962年9.阅读下面的中共19611963年精简职工和压缩城镇人口情况(万人)表,该措施在当时起到的作用是年代精简职工人数压缩城镇人口19617981000196293512001963100300A.促进了国家农业经济的恢复 B.较大地改变了农村的产业结构C.有利于摆脱工业落后的面貌 D.加剧了国民经济比例的不平衡10.旧中国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指出:“据初步统计,在1872年至1913年的约117家中国资本开办的近代企业中。共有创办人或主要投资人159人,其中地主和官僚102人,占64%

6、,商人22人,占14%,买办35人,占22%。”据此可知,民族资产阶级A.产生要早于无产阶级 B.与封建势力联系紧密C.代表了新的生产关系 D.没有依附于帝国主义11.民国年间某刊物报道:“男女之私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为婚姻,合卺之仪,非俗非古,杂袭夷俗,喜怒离合,习为故常”。这体现了A.传统文化的保守和停滞 B.青年男女崇洋媚外倾向C.妇女实现社会地位变革 D.婚姻习俗的近代化特征12.西方学者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按照该观点,可能对下列哪一历史

7、事件评价相对较高A.1921年苏俄推行固定粮食税 B.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农业调整C.赫鲁晓夫推广种植玉米运动 D.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3.1993年,中国经济冲向新一轮高峰。国务院出台了紧缩货币和财政、保值储蓄、整顿金融秩序、实行分业经营等16条措施,这些措施的出台旨在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抵制美国的财政赤字政策C.抑制投资规模扩张 D.调整初建的市场经济体制14.票证故事中记载,1971年山东沂蒙山区一位老农因病重的儿子想吃饼干,但苦于没有粮票,便想用钱去买城里人的粮票。这反映了当时A.农村粮食配额低于城市 B.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C.存在市场对资源的配置 D.粮票是必要的购买凭证1

8、5.1979年,我国全部投资额保持与1978年平衡的基础上,重工业的计划增长率为7.6%,低于轻工业8.3%的计划增长率,重工业的投资也从1978年占总投资54.7%缩减到1979年的46.8%。这一调整表明政府A.实行计划经济下的市场调节 B.落实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思路C.重视日常消费品生产的发展 D.积极扩大轻工业品的出口量16.著名史学家唐德刚说:“中国以前效法苏联搞了三十多年,也觉今是而昨非,回头搞起了个体户来。什么是个体户呢?个体户就是城市中产阶级的细胞。”下列最有利于培养“城市中产阶级”的措施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B.允许城乡居民进行自主创业C.引进外资建立大型厂矿企业 D

9、.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7.“我是最伟大的人,把世界踩在脚下!我财大气粗,拥有无限的权势;我是权杖、王冠和王位,能使大地和海洋颤抖!我的成名远扬,家喻户晓;归根结底,我就是葡萄牙,我比整个世界都大!”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发现了从欧洲到亚洲的航线 B.建立了遍布全球的商业帝国C.拥有世界上最强的海军力量 D.率先完成了宪政体现的转变18.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人克伦威尔,“触摸到了一个更深远更持久的国家强盛概念的奥秘,即一个建立在贸易和殖民地、法律和宽容、节俭和创业之基础上的帝国,它将打开通往海洋并最终环绕全球的通道”。这说明克伦威尔的首要目标是推动英国A.参与殖民扩张 B

10、.建立民主政体 C.传播英国国教 D.开辟东方航路19.17、18世纪,呢绒是英国对华贸易的主要货物,到1840年鸦片战争时,英国棉货出口中国已超过其呢绒对华出口。英国输华产品结构变化的原因是A.呢绒产品不符合中国人生活习惯 B.呢绒制作因缺乏原料而日益萎缩C.中国小农经济顽强抵制商品倾销 D.棉纺织技术在英国获得突破发展20.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这说明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欧洲在世界市场占主导地位C.工业实力是支配世界的根基 D.科技是资本主义扩张的动力21.列宁在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指

11、出:“这次失败表现在: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下层脱节,它没有促成生产力的提高。”这主要是反思苏俄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对经济严格管制 C.采用实物配给制 D.实行义务劳动制22.二战前夕,美国联邦政府支出的种种工程费用达180亿美元,美国政府藉此修筑了近1000座飞机场、12000多个运动场、800多座校舍与医院。这说明美国A.放弃中立政策积极准备参战 B.以工代赈社会救济C.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D.扩大发展国民经济23.下图为二战后西欧经济总量发展示意图。其中西欧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时期出现的原因有 A.坚持自由放任政策 B.大力加强国家干预C.减少国家福利开支 D.转向发展知识经济24

12、.美国在1902年开始就已经有人利用工业化生产流水线的概念来经营管理餐厅,但规模都不大。二战后,美国人的生活习惯随工作强度的提高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快餐模式成为了美国饮食文化中的主流,并迅速影响到了全球。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全球化发展增强人口流动 B.战争要求减少物资供应压力C.工业化社会日益推崇效率 D.美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增强25.1948年4月16日,欧洲经济合作组织成立,其任务是分配美国援款。该组织在接受马歇尔计划的欧洲16国之间组织了真正的经济与货币合作。这一组织的成立A.实现了西欧与东欧的和解 B.是联合对抗苏联的表现C.有利于欧洲走上联合之路 D.标志着欧洲一体化开始第卷

13、(非选择题,共50分) 本卷共2题,第26、27题各25分,共50分。26(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古代中国处于东亚朝贡贸易体系的中心。明清时代,面对近代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统治者坚持把贸易归入朝贡体系,“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对他们携带的货物,“皆倍偿其价”。于是各国纷纷来“贡”,导致“岁时颁赐,库藏为虚”。但是在朝贡贸易中,中国政府并不是无所要求,更不是不讲回报,而是政治动机大于经济目的,力图造成“四海宾服、八方来仪”的宏大场面。 齐涛朝贡外交和朝贡贸易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中国进口的货物,第一是鸦片,第二是纺织品。1885年以后,棉纱和棉

14、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中国出口商品仍然以传统的丝、茶为大宗。但是丝、茶货值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其中,茶叶最为明显。1886年以前,出口货物中茶叶占第一位。此后,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受到印度、锡兰和日本茶叶的排挤,数量日减。19 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对外贸易的特点及对中国的影响。(13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晚清中国的对外贸易状况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12分) 27(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历史中,人类在政治、经

15、济、国际关系和文化等领域都进行了认真的探索,获得了不少有益的经验苏联人民在作出惊人的努力和巨大牺牲后,终于为世界提供了一种社会主义模式,尽管它远未达到人们所理想的境界,然而仍具有很大的意义。各国为恢复和振兴经济做出了种种尝试,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凯恩斯主张的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进行了全面实践,推行了罗斯福“新政”,对工业、农业、金融业乃至社会福利等各方面都加强了国家干预。与此相反,封建残余浓厚、军国主义盛行、市场狭窄、资源资源自给率低,金融力量弱小的德国、日本,却走上了取消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度的道路。封建主义和军国主义的历史传统、经济危机造成的社会动荡,为德日两国法西斯势力的膨胀提供了合适的土壤。

16、 摘编自金重远20世纪的世界材料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各国相继掀起了经济改革浪潮,并在改革中形成了不同的经济模式。从资本主义国家来看,社会经济政策的调整和改革都是围绕着加强和完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来进行的。在战后初期,无论是杜鲁门的“公平施政”,还是艾德礼的“民主社会主义”的改革,抑或是日本的战后政策,都促进了国家垄断主义的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家垄断主义已逐渐发育成为一种经常地稳定的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国家不断越来越直接地介入资本主义再生产的过程,而且还通过各种经济政策、经济立法来实现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和调节。从社会主义国家来看,在战后都套用了苏联模式,从而形成了一种高度集中的

17、管理体制。但是,苏联模式存在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因而,社会主义国家针对苏联模式的改革,从成立后就陆续开始。在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开始突破某些理论禁区,逐步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但苏东的这一系列改革,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均以失败告终。在欧洲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陷于僵局之时,东方的中国开始了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 齐涛世界通史教程现代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在经济探索中的成就和教训,指出美、德两国为恢复和振兴采取的主要举措并分析其采取不同举措的历史因素。(13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战后世界经济改革浪潮出现的背景,概括东西方经济改革

18、的主要特点。(12分)临沭一中高三月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50分)1-5 DBCAC 6-10 BACAB 11-15 DDDDC 16-20 BAADC 21-25 BCBCC二、非选择题(50分)26.(25分)(1)特点:中国是东亚贸易体系的中心;构建了朝贡贸易体系;政治动机大于经济目的;维护“天朝上国”的尊严;严格限制对外贸易。(6分)影响:加强了同周边国家的联系;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助长了中国的虚骄心态;最终造成东西方易位。(7分)(2)变化:由朝贡贸易转为近代国际贸易;鸦片和棉纺织品进口增加,传统的丝茶出口比重下降,逐渐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一部分;由

19、顺差转变为逆差。(6分)原因:列强通过侵华战争,打开中国国门,使中国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列强对华经济侵略逐渐加剧;国际上其他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竞争。(6分)27.(25分)(1)苏联的成就:通过五年计划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1937年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2分)教训: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地方和企业缺乏自主权等。(2分)美德的举措: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采取了保留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前提下的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方式;德国则走上了取消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度的法西斯道路。(4分)历史因素:美国经济实力雄厚,自我调节能力强;有民主的历史传统;借鉴凯恩斯主义理论;罗斯福的个人素质。(2分)德国经济对外依赖性强,比较脆弱;有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历史传统;希特勒的个人因素。(3分)(2)背景: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对峙;传统的经济模式存在弊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6分)特点:改革经济运行机制;不同的经济模式相互借鉴、相互渗透;各种经济模式都在不断完善。(6分)-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