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2015年中考地理试题解析分类汇编 七上部分.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935312 上传时间:2022-09-28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各地2015年中考地理试题解析分类汇编 七上部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全国各地2015年中考地理试题解析分类汇编 七上部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各地2015年中考地理试题解析分类汇编 七上部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各地2015年中考地理试题解析分类汇编 七上部分.doc(3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5年各地中考地理试题解析分类汇编:七年级上部分(2015湖北随州)读太阳光照图,完成23题2(2分)此时,美国华盛顿的时间大概是()A早晨B正午C傍晚D子夜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地球自转产出生了昼夜交替和时差问题解答:解:图中所示的是北半球的夏至日,东八区的北京正处于凌晨,西五区的美国华盛顿的时间大概傍晚,结合选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太阳照射图,读图理解解答即可3(2分)此时正值你生活中的什么季节()A欢度春节时B参加中考时C枫叶红似火时D清明祭祖时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

2、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解答:解:此时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夏至日,也就是北半球的夏季,所以此时为参加中考时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的概况(2015内蒙古 呼和浩特)如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13题1(2分)、两地比较()A海拔低于B、海拔相同C海拔高于D、表示盆地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

3、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解答:解:从等高线地形图可看出,图中、两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图中等高距为100米,根据图中等高距可判断,山顶的海拔在1200米1300米之间,山顶的海拔在1100米1200米之间根据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各种地形的判读方法后,理解解答即可2(2分)对于和两条虚线的判断,正确的是()A表示山谷B表示山脊C表示山谷D、均表示山脊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

4、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解答:解:读图可知,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解答即可3(2分)若处海拔为1250米,气温为5,则处(海拔取平均值)气温为()A0.8B4.2C9.2D37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地形因素、海陆因素和洋流因素等;地势对气候的影响表现在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解答:解:读图可知,处海

5、拔在500米600米之间,取平均值即为550米,根据海拔高度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可知,若处气温为5,则处的理论气温是:5+(1250550)1000.6=9.2 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各种地形的判读方法后,理解解答即可(2015内蒙古 呼和浩特)如图为上海和悉尼某年各月气温统计图读图,完成1011题10(2分)从图中气温曲线可知()A上海和悉尼年温差相同B上海年温差大于悉尼C两城市气温最高月都在八月D两城市全部位于热带考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分析:观察气候资料图时,可以先看横坐标轴,它表示月份,再看左侧纵坐标轴表示气温,最后根据气温曲线上的点估出各月气温值

6、学会了阅读和使用这些资料,就能快捷地了解和比较各地气候的特点解答:解: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上海的温差是287=21,悉尼的温差是2313=10,故A错误;上海的温差是287=21,悉尼的温差是2313=10,上海年温差大于悉尼,故B正确;上海气温最高月在7月,悉尼气温最高月在1月,故C错误;两城市最低气温在015之间,最高气温在20以上,全部位于亚热带,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气候资料图的应用,要理解记忆11(2分)根据两地气温数据的比较,可做出的正确判断是()A上海气候大陆性弱B悉尼气候大陆性强C上海降水季节变化大于悉尼D悉尼降水季节变化大于上海考

7、点: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概况分析:横轴表示月份,纵轴表示气温数值解答:解:读图可得,上海的温差大于悉尼,说明上海气候大陆性强,悉尼气候海洋性强,上海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悉尼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上海降水季节变化大于悉尼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从图表中读取数据的能力(2分)(2015内蒙古 呼和浩特)俄罗斯叶尼塞河与我国黄河相比较,正确的叙述是()A两条河流都注入太平洋B两条河流含沙量都很大C两条河流的流域内植被非常茂密D两条河流可能都有凌汛考点:亚洲的河湖分析:叶尼塞河注入北冰洋,黄河注入太平洋;黄河的含沙量大,叶尼塞河的含沙量较小;叶尼塞河主要流经温带大陆性气候,叶尼塞河和黄河流域的植被不茂密;黄河和

8、叶尼塞河都有凌汛现象解答:解:叶尼塞河注入北冰洋,黄河注入太平洋,故A错误;黄河的含沙量大,叶尼塞河的含沙量较小,故B错误;叶尼塞河主要流经温带大陆性气候,叶尼塞河和黄河流域的植被不茂密,故C错误;凌汛是河道冰凌阻塞、解冻或冰雪融化而引起的江河涨水现象,由于黄河和叶尼塞河上游、下游所处的纬度位置不一,河流封冻、解冻的时间不一样,容易出现冰凌阻塞河道,引发凌汛,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黄河和叶尼塞河的相关知识点,比较记忆即可(2015内蒙古 呼和浩特)如图钟表所示的是北京、东京、堪培拉、莫斯科四城市的时间读图,完成1315题13(2分)如果图中c图表示北京时间,图中哪一个钟表表示的是莫斯科

9、时间()AaBbCcDd考点:区时的推算分析:国际上规定,以经过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0经线的地方时间作为标准时间,这就是“格林尼治时间”(又称“世界时”)从西经730到东经730划为中时区(又称“零时区”)从中时区分别向东、向西,经度每15划为一个时区,东、西各划出12个时区,其中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这样全球共划分成24个时区相邻的时区,时间相差1小时,东边的时间早于西边的时间21cnjy解答:解:北京时间采用的是东八区的区时,莫斯科位于东三区,东八区与东三区相差5个时区,也就是相差5个小时,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若北京时间为9时,则莫斯科时间是4时由图可知,图中时间表示4时的是

10、a图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时区划分与区时的计算方法,属基础题14(2分)根据上题判断结果,若此时恰为莫斯科日出时间,则澳大利亚()A东部降水多B沿海港口封冻C正值牲畜出栏期D昼长夜短考点: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概况分析: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样都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为一年,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季节的变化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解答:解:由于南北半球季节相反,莫斯科4时为日出时间,为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的澳大利亚为冬季,昼短夜长,正值牲畜出栏期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的概况,有一定难度15(2分)根据北京时间与其它三个城市时间的差别,可得出()A

11、莫斯科位于西半球B堪培拉位于东半球C东京位于北京的西边D北京与莫斯科相差三小时考点: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概况分析:理解“东加西减”,推算区时已知西侧时区的区时,求东侧时区的区时,要用加法,即“东加”;已知东侧时区的区时,求西侧时区的区时,要用减法,即“西减”解答:解:北京位于东八区,东京位于东九区,位于北京的东边,莫斯科位于东三区,属于东半球,堪培拉位于东十区,属于东半球,北京与莫斯科相差五个小时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时区时间的计算,读图理解解答即可(6分)(2015内蒙古 呼和浩特)如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内容(1)从等高线地形图中可以得出,如图中位于(地形名称)内,其所在省(自

12、治区)的简称是(2)图中为(河流),从河流开发利用角度考虑,该河流上游资源丰富(3)中部地区冬季气温比纬度相近的东部沿海地区冬季气温,形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选择填空)A纬度不同 B海陆位置不同 C地形结构不同 D海拔高低不同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图中地形为盆地;根据其经纬度位

13、置可知,该盆地是位于我国南方地区的四川盆地,四川省的简称是川或蜀(2)图中为嘉陵江,与长江干流交汇处的城市是重庆;长江上游流经中国地势第一、二三级阶梯,支流众多,水量丰富,落差很大,多峡谷急流,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从河流开发利用角度考虑,该河流上游应大力开发水能资源,建立水电站(3)四川盆地的边缘,是由巫山、大娄山、大凉山、邛莱山、岷山、米仓山兜圈子组结起来的,大巴山和秦岭山脉在其北部,西部为川西高原,冬季我国季风为西北风,四川盆地地处秦岭的背风坡,阻挡了冬季风入侵,冬季气温较高;而纬度相近的东部沿海地区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因缺少高大山脉对寒冷气流的阻挡,冬季气温较低,形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

14、是地形结构不同故答案为:(1)四川盆地;川或蜀;(2)嘉陵江;水能;(3)高;C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解答即可18(4分)(2015内蒙古 呼和浩特)读图,完成下列内容(1)图中甲图所示气候类型是(2)图中乙图所示是气候类型,这种气候分布最广的大陆是,与该气候类型对应的城市是(选择填空)A北京 B堪培拉 C伦敦 D莫斯科考点: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降水量柱状图及其应用分析:亚洲气候的特点是: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其中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解答:解:(1)读图可得,图中甲图所示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2)图中乙图所示是温带大陆性气

15、候,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莫斯科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根据题意故答案为:(1)温带季风气候;(2)温带大陆性;亚洲;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气候类型的判读和亚洲的气候类型和特征(2015山东菏泽)如图是5月12日江西九江和庐山风景区(距离九江19km)的天气预报阅读该日天气预报,完成45题4(1分)该日九江和庐山风景区的天气是()A晴天B阴天C多云D晴天转多云考点:常用天气符号与天气图分析: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都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他们都有特定的含义解答:解:上图天气符号表示的是多云的天气符号,故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常用的天气符号的判

16、读,此题比较简单,只要牢记这些符号就会迎刃而解5(1分)影响图中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因素B人类活动C纬度因素D海陆位置考点:常用天气符号与天气图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地形因素、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球的运动、人类活动等因素解答:解:读图可知,九江位于鄱阳湖平原上,气温高;庐山海拔高,气温低,影响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因素根据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影响气候的因素,属于基础题(2015山东菏泽)如图(a)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实习的观测点分布图为观测点编号,如图(b)为该班某小组在其中一个观测点所作的记录卡片读图,完成1920题19(1分)根据如图(b)中记录的信息判断,卡

17、片中“观察编号”应为如图(a)中的()ABCD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解答:解:从等高线地形图可看出,图中等高距为100米,据此可知,地海拔在400500米之间,、两地海拔在300400米之间,地海拔在500600米之间,故A、C不符合题意;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山谷为集水线,能形成河流,山脊为

18、分水线,不能形成河流,因此考查河流受污染的情况,应该是处,故D不符合题意;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确定方向,可知,图中地位于山峰A的东南方,故B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各种地形的判读方法后,理解解答即可20(1分)该班同学还使用“海拔高度测量仪”对甲、乙、丙、丁四个村庄的海拔进行了测量,验证了如图(a)中四个村庄的海拔高度,其中海拔最高的是()A甲B乙C丙D丁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

19、出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解答:解:从等高线地形图可看出,图中等高距为100米,据此可知,甲村海拔在400500米之间,乙村海拔是400米,丙村海拔是300米,丁村海拔是600米根据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各种地形的判读方法后,理解解答即可(2015山东济南)了解自然自然环境是由地形、气候等自然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的,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基础据此完成14题1(2分)下列选项中可以预测一个地区气候的是()A纬度高低B经济水平C人口增长D资源多少考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分析: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20、,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解答:解:世界各地的气候为什么会千差万别?简单地说,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故选:A点评:考查影响气候变化的主发因素,要理解记忆2(2分)与山体素描图相匹配的等高线地形图是()ABCD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解答:解:图中山体素描图中有两个山顶,并且左高右低,结合选项,D选项符合

21、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和不同景观图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3(2分)关于世界降水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赤道附近降水少,两级地区降水多B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少,西岸降水多C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D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少,内陆地区降水多考点:年降水量的分布状况分析:世界各地的降水分布很不均衡多雨的地方,年平均降水量可超过10000毫米少雨的区域,有时多年滴雨不下在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上,可了解到世界降水的地理分布解答:解:世界降水的规律是: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赤道地区太阳辐射强烈,多对流雨;两极地区冷,空气下沉,降水少);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

22、降水少(沿海迎风地区,受海洋影响大,降水多;内陆地区距海洋远,降水少);回归线穿过的大陆内部和西部降水少,东岸降水多(回归线穿过的大陆内部和西部,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造成的);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世界的降水规律,要理解记忆4(2分)图片显示的自然灾害是()A地震B寒潮C春旱D台风考点:旱、涝、寒潮、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的影响分析:由于自然和人文因素导致大自然中的自然灾害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如寒潮,地震,台风等都是常见的自然灾害解答:解:读图可知,该图显示的自然灾害是地震,它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必须加以防范故选:A点评:该题考查自然灾害的种类(2015山东济南)读图,

23、根据图中信息回答1920题19(2分)华盛顿此时正值()A夏季清晨B夏季傍晚C冬季清晨D冬季傍晚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解答:解:读图可得,此时北极处于极昼期,北半球的华盛顿为夏季,华盛顿位于晨昏线上,此时随着地球自转,马上进入黑夜,华盛顿此时正值夏季傍晚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季节的划分,牢记即可20(2分)此时下列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地中海沿岸地区河流进入汛期B亚马孙河水量大增,水位上涨C澳大利亚东南沿海正值小麦

24、收割期D科学考察队正在北极进行考察考点:地理常识分析:认真读图,从图中获取答题信息解答:解:读世界昼夜分布示意图可知,此时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现象,是科学考察队进行考察的最佳季节;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故ABC都不正确,只有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该题考查学生的读图和分析能力26(2015山东聊城)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1)观察地球公转示意图得知,一年中,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之间来回移动(2)地球公转至乙位置时为北半球的(节气),此时,我们居住的小区房间内能够被太阳光照射到的面积为一年中的(最大、最小)值,北京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最小)值(3)在低纬度、

25、中纬度和高纬度地区中,四季更替最明显的是地区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解答:解:(1)观察地球公转示意图得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一年中,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产生了四季更替现象、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2)地球公转至乙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为夏至,太阳直射

26、北回归线,日期为6月22日前后;此时,北半球太阳高度最大,位于北半球的我们居住的小区房间内能够被太阳光照射到的面积为一年中的最小值,北京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3)温带四季变化明显,温带位于回归线和极圈之间,即23.566.5之间;中纬度地区为3060之间低、中、高三个纬度地区四季变化明显的是中纬度地区故答案为:(1)南北回归线;(2)夏至;最小;最大;(3)中纬度点评: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的产生的地理现象,属于基础题(2015山东临沂)2014年10月8日晚,亚洲和美洲地区出现月全食现象:即月球进入地球的影子,没有太阳光直射读图,完成12题1(2分)月食现象可以作为以下哪个地理现象的证据()

27、A地球的大小B地球的形状C地球的公转方向D地球的自转方向考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形证据分析: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月食、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解答:解:月食现象能够说明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地球是球体的实例,牢记即可2(2分)本次月食发生时,地球运行在图乙中所示的()A段B段C段D段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

28、变化除了赤道,地球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 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在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表现明显解答:解:本次月食发生时(2014年10月8日晚)位于秋分日(日期是9月23日前后)与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地球运行在图乙中所示的段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示意图的判读,属基础题(2015山东临沂)2015年4月25日14时,位于喜马拉雅山区的尼泊尔(28.2N,84.7E)发生8.1级地震,强震使交通受阻,珠峰登山队员出现死亡,并被迫撤离结合图片,完成34题3(2分

29、)关于此次地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震发生在亚欧板块内部B地震发生在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C地震发生在印度洋板块内部D地震发生在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考点: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分析: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解答:解: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尼泊尔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容易发生火山地震故选:B点评:观察六大板块示

30、意图,明确板块运动的方向是解题的关键4(2分)地震能诱发许多次生灾害,本次地震诱发的次生灾害主要有()雪崩 滑坡 暴雨 台风ABCD考点:各类地形对经济和生活的主要影响分析:地震次生灾害是指:由于强烈地震使山体崩塌,形成滑坡,泥石流;水坝河堤决口造成水灾;震后流行瘟疫;易燃易爆物的引燃造成火灾、爆炸或由于管道破坏造成毒气泄漏以及细菌和放射性物质扩散对人畜生命威胁等等 由于地震诱发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属于次生地质灾害 解答:解:次生地质灾害是指由自然灾害引发的地质灾害,如地震引起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尼泊尔4月处于旱季,不会发生暴雨、台风灾害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对地震次生地质灾

31、害的理解,为基础题(2015山东临沂)读“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划分图”,完成1415题14(2分)图中i、ii、iii、iv四个半球分别是()A北半球、南半球、西半球、东半球B南半球、北半球、东半球、西半球C北半球、南半球、东半球、西半球D东半球、西半球、南半球、北半球考点: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分析: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20W经线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经线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解答:解:读图可得,图中i、ii、iii、iv四个半球分别是北半球、南半球、西半球、东半球,其中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

32、组成的经线圈 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半球的划分,读图解答即可15(2分)图中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该经线是()A20EB160WC20WD160E考点: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分析:东西半球以20W和160E经线为界,即20W 向东到160E之间为东半球,160E向东到20W之间为西半球解答:解:读图可得,图中的是20W经线,该经线以西是西半球,以东是东半球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半球的分界线,读图理解解答即可26(2015山东临沂)(9分)临沂某中学八年级地理兴趣小组,在“五一”期间对A山进行了实地考察结合A山所在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如图),完成下列问题(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A、B两山顶标

33、有数字440(米)、480(米),这两个数字指的是(海拔或相对高度) (2)登山路线规划有、两条,为安全起见,兴趣小组选择了路线,请解释理由 (3)兴趣小组测量出甲村到登山路线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实地距离是千米(4)登上A山山顶后,兴趣小组发现B山在他们的方向(5)兴趣小组在考察中发现该区域农业部门的布局非常符合“因地制宜”发展原则,那么甲村周围和山上的农业部门分别是什么? (6)兴趣小组考察发现,甲村为图示区域最大的聚落该聚落形成的有利条件有哪些?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分析: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

34、解答:解:(1)读图可得:在等高线地形图上,A、B两山顶标有数字440(米)、480(米),这两个数字指的是海拔; (2)选择了路线,理由是此处等高线稀疏,坡度缓(3)甲村到登山路线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根据比例尺计算得出,则实地距离是2千米(4)指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是北方,在这幅图中,兴趣小组发现B山在A山的西南方向(5)结合因地制宜的原则,甲村周围平原广阔、土壤肥沃应该大力发展种植业山上适合发展林业;(6)甲村地形平坦,交通便利,靠近水源,有利于聚落的形成故答案为:(1)海拔;(2)等高线稀疏,坡度缓;(3)2;(4)西南;(5)种植业、林业;(6)地形平坦,交通便利,靠近水源点评:本题考查

35、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解答即可(2015山东青岛)读图经纬网,完成35题3(1分)阴影表示黑夜,此时北半球的节气是()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地球绕太阳不停的旋转,叫地球的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解答:解:读图可知,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半球节气为夏至根据题

36、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地球公转所产生的地理现象,学生需多结合地图熟练掌握解答4(1分)地所在的地理坐标是()A70S,150EB70S,150WC70N,150ED70N,150W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解答:解:读图分

37、析可知,此图为北半球俯视图,每条经线间隔30依据地球自西向东旋转,180经线以东为西经,以西为东经由此可得,图中地所在的地理坐标是70N,150W依据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属于基础题,理解解答即可5(1分)地位于地的()A东南方向B东北方向C西南方向D西北方向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

38、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解答:解: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依据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分析可知,图中地位于地的东北方向依据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经纬网上方向的判读,属于基础题,理解解答即可(2015山东青岛)读图海陆分布示意图,完成67题6(1分)图中大洲大洲的分界线是()A白令海峡B苏伊士运河C巴拿马运河D直布罗陀海峡考点: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分析: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

39、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图中为南美洲,为北美洲,为亚洲;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该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白令海峡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是非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依据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大洲的分布及洲界线,属于基础题,读图解答即可7(1分)关于两大洲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均临太平洋、北冰洋B均跨寒、温、热 三带C气候类型复杂多样D均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考点: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分析: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

40、岛屿合称大洲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图中为南美洲,为北美洲,为亚洲亚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美洲北临北冰洋,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故A正确依据亚洲、北美洲的纬度范围可知,亚洲、北美洲均跨寒、温、热 三带;故B正确亚洲、北美洲的气候特点均为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故C正确从东西半球看,亚洲跨东、西半球,北美洲位于西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亚洲跨南、北半球,北美洲位于北半球;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属于基础题,熟记课本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2015山东青岛)读图

41、某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演变过程,完成89题8(1分)该聚落最早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资源B人口C气候D河流考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分析:聚落的形成深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聚落的分布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公路分布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解答:解:据题干中的描述可得,该聚落最初形成的主要因素是靠近河流,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理解解答即可9(1分)有关该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地规模不断变大B人口数量越来越多C聚落仅沿河流扩展D公路运输越来越发达

42、考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分析: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聚落的形成深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聚落的分布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公路分布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解答:解: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资源缺乏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聚落仅沿河流扩展,说法太绝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理解解答即可36(2015山东青岛)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列问题(8分)(1)处所在的山体部位名称是(2)图中A山顶位于B山顶的方向(3)处的海拔可能是(填字母)A.360米 B.50米 C.140米 D.260米(4)处会形成瀑布,说明理由(5)河段和河段流速较快的是(填序号)(6)处登山者能否看到处的登山者,说明判断依据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