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年高中语文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课堂同步训练卷一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2020041712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_2020年高中语文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课堂同步训练卷一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20200417126.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第五单元训练卷语 文 (一)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水袖之痛肖复兴胡文阁是梅葆玖的徒弟,近几年名声渐起。作为梅派硕
2、果仅存的男旦演员,胡文阁的声名无疑沾了梅派的光。当然,他自己很努力,唱得确实不错。六年前,我第一次看他的演出,是在长安剧院,梅葆玖和他前后各演一折御碑亭。坦率地讲,说韵味,他还欠火候,和师傅有距离;单说声音,他要比师傅更亮也更好听,毕竟他正当年。其实,我对胡文阁的兴趣,不仅在于他梅派男旦的声名和功力,还因为听他讲了自己的一件往事。20世纪80年代,他还不到20岁,在西安唱秦腔小生,却痴迷京戏,痴迷梅派青衣,便私下向名师李德富先生学艺。青衣的唱腔当然重要,水袖却也是必须苦练的功夫。四大名旦中,水袖舞得好的,当数梅、程二位。水袖是青衣的看家玩意儿,它既可以是手臂的延长,载歌载舞;又可以是心情的外化
3、,风情万种。那时候,不到20岁的胡文阁痴迷水袖,但和老师学舞水袖,需要自己买一匹七尺长的杭纺做水袖。这一匹七尺长的杭纺,当时需要22元,正好是他一个月的工资。为了学舞水袖,花上一个月的工资,也是值得的。但关键问题是,那时候,胡文阁的母亲正在病重之中他很想在母亲很可能是一辈子最后一个生日的时候,给母亲买上一件生日礼物。但是,他已经没有钱给母亲买生日礼物了。在水袖和生日礼物两者之间,他买了七尺杭纺做了水袖。他想得很简单年轻人,谁都是这样,把很多事情想得简单了下个月发了工资之后,再给母亲买件生日礼物。在母亲的病床前,他把自己的想法对母亲说了。已经不能讲话的母亲嘶哑着嗓子,“呃呃”地不知在回答他什么。
4、然而,无情的病魔没有给胡文阁补上母亲生日礼物的机会。母亲去世了,他才明白,世上有的东西是补不上的,就如同落到地上的叶子,再也无法如鸟一样重新飞上枝头。30多年过去了,直到现在,胡文阁都非常后悔。水袖,成为他的心头之痛,是扎在他心上的一根永远拔不出来的刺。胡文阁坦白道出自己的心头之痛,让我感动。我们也常常会面临类似的事情。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事业、爱情、婚姻、子女我们觉得每件事都比父母重要。即使在母亲病重的时刻,胡文阁还觉得自己的水袖更重要呢。都说人年轻时不懂爱情,其实,年轻时是不懂亲情。爱情,总还要去追求,亲情只要伸手接着就是,那么轻而易举。问题是,胡文阁还敢于面对自己年轻时的浅薄,坦陈内疚多
5、少孩子吃凉不管酸,并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对不起父母的地方,没有什么心痛之感,而是将那一根刺当成绣花针,为自己绣出美丽的图画。想起我的父母,我常常会涌出无比惭愧的心情,因为在我年轻的时候,一样觉得自己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父母总是被放在了后面。记得当初母亲从平房搬进新楼之后,已年过80,腿脚不利索,我生怕她下楼不小心会摔倒,便不让她下楼。母亲去世之前,一直想下楼看看家前面新建起来的元大都公园,总是兴致很高地对我说:“听说那里种了好多月季花!”正是伏里天,我对她说:“天凉快点儿再去吧。”谁想,没等到天凉快,母亲突然走了。那时候,总以为父母可以长生不老地永远陪伴着我们。我们就像蚂蟥一样,趴在父母的身上,
6、理所当然地吸吮着他们身上的血。我不知道,如今的胡文阁站在舞台上舞动水袖的时候,会不会在一瞬间想起母亲。不知道为什么,自从听到他讲述自己这件30多年前的往事之后,无论是在舞台上,还是在电视里,再看到他舞动水袖的时候,我总有些走神,忍不住想起他的母亲,也想起我的母亲。 (原载今晚报)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写胡文阁作为梅派男旦的声名和功力,目的是为下文写他的心头之痛作铺垫。B胡文阁决定先买水袖再给母亲买生日礼物,主要原因就是他觉得亲情容易得到,所以可以暂时不必在乎。C作者写到许多年轻人对待亲情和对待自己的事情的不同态度,意在表明胡文阁的“心头
7、之痛”并非个别现象,从而增强文章的现实意义。D作者在写胡文阁时,融入了自己的切身体会,使文章情感更加厚重感人,也更能引发读者深思。【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综合鉴赏能力。题干要求选出“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B项,“觉得亲情容易得到”于文无据,“可以暂时不必在乎”也是曲解。根据文中“他很想在母亲很可能是一辈子最后一个生日的时候,给母亲买上一件生日礼物”“他想得很简单年轻人,谁都是这样,把很多事情想得简单了下个月发了工资之后,再给母亲买件生日礼物”,可见并不是暂时不必在乎。故选B。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画线句“而是将那一根刺当成绣花针,为自己绣出美丽的图画”。
8、(5分)【参考答案】比喻。把追求让自己错失尽孝机会的事物等比喻成“刺”“绣花针”,把牺牲亲情获取的成功、事业等比喻成“美丽的图画”。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年轻人只顾自己的事情而不懂亲情、不珍惜亲情的现象。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现象的批评及痛心之情。【解析】题干是“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画线句而是将那一根刺当成绣花针,为自己绣出美丽的图画”,是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首先指出句子运用的手法,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是如何运用该手法的,最后指出句子运用该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表达了什么情感。本题要求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画线的句子。画线句子“而是将那一根刺当成绣花针,为自己绣出美丽的图画”,把追求让自己错失尽孝机
9、会的事物等比喻成“刺”“绣花针”,把牺牲亲情获取的成功、事业等比喻成“美丽的图画”,这是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答题时抓住比喻这一修辞手法进行赏析即可。3紧密结合全文,理解“水袖”在文中的含义。(6分)【参考答案】胡文阁的水袖。具体的水袖,因为买水袖,胡文阁失去了给母亲买生日礼物的机会。“我”的“水袖”。抽象的水袖,具体指“我”年轻时发生的事情。因为觉得自己的事情重要,“我”错过了陪母亲看月季花的机会。年轻人的“水袖”。抽象的水袖,具体指年轻人心中的事业、爱情、婚姻、子女等。年轻人为了追求这些事情而忽视或不珍惜亲情。【解析】题干是“紧密结合全文,理解水袖在文中的含义”,是考查学生理解重要词语含义能力
10、。“水袖”这个词出现在标题里,所以本题也可以说是考查学生理解标题中重要词语含义。标题中词语的含义理解和理解标题含义一样,要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的两个方面来分析。表层含义即标题中词语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本题,通读文章,可知“水袖”一词表面是指胡文阁的水袖,是说年轻时的胡文阁因为买水袖失去了给母亲最后一次生日买礼物的机会。文中水袖除了指胡文阁的水袖外还指“我”觉得自己的事情重要,错过了陪母亲去家对面公园看月季花的机会,以及文中由胡文阁和“我”当时年轻,觉得自己的事情重要而错失孝敬母亲陪伴母亲的机会,上升到年轻人为追求自己心中认为的重要事情,诸如事业、爱情、婚姻、
11、子女等而忽视或者不珍惜亲情的做法,这是“水袖”的深层含义,或者说抽象意义。答题时结合文章具体内容,从“具体”和“抽象(深层)”两个角度分析作答即可。二、古代诗文阅读(56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8小题,3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
12、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此三者,吾遗恨也 恨:遗憾B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组:泛指绳索C抑本其成败之迹 本:本来D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
13、争 举:所有的【答案】C【解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C项,本:推究。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与其所以失之者 与尔三矢B而皆背晋以归梁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C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D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答案】B【解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题中B项,而:连词,均
14、表转折。A项,与:介词,和;动词,给。C项,其:副词,表祈使语气;代词,指庄宗。D项,以:介词,用;在。6根据文意,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将庄宗极盛之时“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的情景,与极衰之时“士卒离散”“泣下沾襟”的惨象进行对比,鲜明地推导出成败由人的道理。B“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对称的语句与文章开头的论断相呼应,揭示了“人事”的具体涵义,强化了文章的观点。C文章通过一个“夫”字,引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结论。这一结论既着眼于总结历史教训,又含蓄地提醒北宋王朝统治者,应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以免重蹈庄宗的覆辙。D本文作为一篇政论文,
15、毫无生硬的说教,而是娓娓道来,婉转动人,即使是在慨叹晋王败亡时,也只有惋惜之意而无责难之词,可谓义正辞婉。【答案】D【解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D项错误,本文是一篇“史论文”。另外,此文慨叹的不是晋王,而是庄宗。7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5分)(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5分)【参考答案】(1)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2)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中积
16、累起来的,而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困扰,难道仅仅是溺爱伶人有这种结果吗?【解析】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1)忧劳,忧虑辛劳;兴国,使国家兴盛;逸豫,安闲享乐;亡身,使自身灭亡;理,道理。(2)忽微,形容词用作名词,微小的事物;祸患常积于忽微,状语后置句;智勇多困于所溺,被动句。【参考译文】唉!国家兴盛与衰亡的命运,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世人说晋王将死的时候,拿三支箭赐给庄宗,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扶持建立起来的;契丹与我订立盟约,结为
17、兄弟,他们却都背叛晋而归顺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留的仇恨。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愿望。”庄宗接了箭,把它收藏在祖庙里。此后出兵,就派随从官员用猪、羊各一头祭告祖庙,请下那三支箭,用锦囊盛着,背着它走在前面,等到凯旋时再把箭藏入祖庙。当庄宗用绳子捆绑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首级,进入太庙,把箭还给先王,向先王禀告成功的时候,他意气骄盛,多么雄壮啊!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平定,一个人在夜间呼喊,作乱的人便四方响应,他匆忙向东出逃,还没有看到叛军,士卒就离散了,君臣相对而视,不知回到哪里去,以至于对天发誓,割下头发,大家的泪水沾湿了衣襟,又是多么衰颓啊!难道是得天下艰难而失天
18、下容易吗?或者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事呢?尚书上说:“自满招来损害,谦虚得到好处。”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因此,当庄宗强盛的时候,普天之下的豪杰,都不能跟他抗争;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就自己丧命,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讥笑。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来的,而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困扰,难道仅仅是溺爱伶人有这种结果吗!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六国论(节选)苏 辙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
19、,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六国论(节选)李 桢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
20、秦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窃怪天下之诸侯 窃:私下B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 咎:过失C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摈:排斥,抵御D佐当寇之韩、魏 佐:协助、辅佐【答案】B【解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题中B项,咎:责怪。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秦
21、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彼秦者将何为哉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C以五倍之地 不赂者以赂者丧D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 子孙视之不甚惜【答案】A【解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课本中的,一句语段中的,如果课本的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带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是否通顺。题中A项,连词,却,但,表转折。B项,动词,作为/动词,成为;C项,介词,用,凭借/介词,因为;D项,助词,的/代词,它。10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内容
22、的一项是(3分)( )A苏辙认为“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的条件是“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B李桢认为六国在“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等方面与秦国是没有什么区别的。C苏辙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之一在于不知佐韩、魏以摈秦,“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D李桢认为六国灭亡是由于未占据有利地势,又未得天助,否则,其中的任何一个国家也可以像秦国一样一统天下。【答案】A【解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A项,条件应为“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
23、魏”。11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1分)(1)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5分)(2)惟其终不克为秦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6分)【参考答案】(1)由韩、魏两国对付秦国,而齐、楚、燕、赵四国在自己境内休养生息。(2)只是他们最终没有能够做秦国所做的事,所以终于自己的力量逐步削弱,而走向灭亡。【解析】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以,由;委,对付;休息于内,在自己境内休养生息;惟,只是;克,能够;是以,所以;夷灭,灭亡。【参考译文】六国论(节选)苏 辙我读过史记中六国世家的故事,私下感到奇怪,全天下的诸侯,
24、凭着比秦国大五倍的土地,多十倍的人口,全心全力向西攻打崤山西边方圆千里的秦国,却免不了灭亡。我常为这件事做深远的思考,认为一定有能够用来自求安定的计策。因此我总是责怪那时候的一些谋臣,在考虑忧患时是这般的粗略,图谋利益时又是那么的肤浅,而且不了解天下的情势。韩、魏是不能单独抵挡秦国的,可是全天下的诸侯却必须靠着他们去隔开西边的秦国,所以不如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秦国人就不敢跨越韩、魏来图谋齐、楚、燕、赵四国,然后齐、楚、燕、赵四国也就因此可以在他们的领域内安定自己的国家了。凭着四个没有战事的国家,协助面临敌寇威胁的韩、魏两国,让韩、魏没有防备东边各国的忧虑,替全天下挺身而出来抵挡秦国军队。由韩
25、、魏两国对付秦国,而齐、楚、燕、赵四国在自己境内休养生息,来暗中援助他们的急难。像这样就可以源源不绝地应付了,那秦国还能有什么作为呢!诸侯们不知道要采用这种策略,却只贪图边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毁弃约定,来互相残杀同阵营的人。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诸侯各国就已经困住自己了。直到让秦国人能够乘虚而入来吞并了他们的国家,怎不令人悲哀!六国论(节选)李 桢据我看来,那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不能一味责怪秦国。在这个时候,崤山以东诸侯六国中,没有一个(诸侯国的实力)能超过秦国的啊;他们沉溺于武力攻打,习惯于尔虞我诈,弱肉强食,(这)与秦国相比没有什么不同。战争连续不断,战祸连年不绝。假使据
26、有有利地理形势,如秦国那样的国家,并且得到上天的帮助,那么六国当中的任意一国也可以像秦国一样统一六国,只是他们最终没有能够做秦国所做的事,所以终于自己的力量逐步削弱,而走向灭亡。(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13题。(11分)上枢密韩公诗二首(其二)李清照想见皇华过二京,壶浆夹道万人迎。连昌宫里桃应在,华萼楼前鹊定惊。但说帝心怜赤子,须知天意念苍生。圣君大信明知日,长乱何须在屡盟。【注】韩公:南宋绍兴三年,尚书吏部侍郎韩肖胄奉表出使金国。二京:指北宋时的东京(今河南开封)和南京(今河南商丘),为南宋使者出使金朝的必经之路。连昌宫:唐宫殿。花萼楼:唐玄宗时期
27、的花萼相辉楼。1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皇华”出自诗经,意谓极大的光华,后以“皇华”作为使者或出使的典故,在此指“韩公”。B.在这首赠与韩公的诗里,诗人首先想象了韩公出使金国,受到旧都百姓夹道欢迎的情景。C.颔联中写连昌宫和宫内桃花,借指北宋宫殿满目荒败及人去楼空、花自开自谢的凄凉景象。D.颈联写皇帝对百姓的怜悯和上天顾念苍生,意在表明恢复宋朝江山社稷本就是众望所归。E.尾联诗人赞美“圣君”,表达对南北统一充满信心,并对朝廷的会盟讲和之策表示理解之情。【答案】CE【解析】本题综合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题中,C项“借指北宋宫殿满目荒败及人去楼空、花自开自
28、谢的凄凉景象”错误,此联承上所云使者过二京时,上万人夹道欢迎的情景,进一步拟想旧时宫殿的花木、鸟鹊也将以惊喜的心情迎候这两位大得人心的使者;E项“并对朝廷的会盟讲和之策表示理解之情”不对。“君子屡盟,乱是用长”,意思是说假如不图恢复,愈是一次又一次地会盟讲和,愈是助长祸乱。对苟安妥协的南宋朝廷来说,这是一种逆耳的忠言。13.“花萼楼前鹊定惊”表达了哪些感情?如何表现?请加以分析。(6分)【参考答案】旧都百姓看见南宋使者时的惊喜之情,诗人久盼南北统一的爱国之情。诗人将“鹊”比作旧都百姓,写“鹊惊”是用拟人化的手法,表现旧都百姓见到南宋使者出使金国的惊喜之情。诗人通过想象鸟鹊以惊喜的心情迎候南宋使
29、者的场景,借此表达渴盼收复故土、南北统一的感情。【解析】题干为“花萼楼前鹊定惊表达了哪些感情?如何表现?请加以分析”。答题时,首先点明情感“惊喜”“渴盼收复故土、南北统一”,接着结合“华萼楼”“鹊”“惊”,手法“拟人、想象”分析情感。“华萼楼”,此联承上所云使者过二京时,上万人夹道欢迎的情景,这里诗人将“鹊”比作旧都百姓,写“鹊惊”是用拟人化的手法,进一步拟想旧时宫殿的花木、鸟鹊也将以惊喜的心情迎候这两位大得人心的使者。并借此表达渴盼收复故土、南北统一的感情。(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伶官传序借庄宗困于伶人而亡国警戒后人的句子是“ ,
30、 ,岂独伶人也哉?”(2)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苏洵六国论中“悲夫!有如此之势,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用六国破灭的教训讽刺北宋赂辽。(3)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说因大自然美景召唤而相聚的句子是“ , ”。【答案】(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2)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3)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大块假我以文章【解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
31、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第卷 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错误的一项是(3分)( )他常常不管青红皂白,不满意媳妇做的事时总是先揍完再说,他觉得打媳妇是理所当然的事,谁也管不着。虽然你家钟鸣鼎食,但你更应该努力,做出一点成绩来,而不是这样吃喝玩乐到死。今天我们虽然萍水相逢,但好歹也
32、认识了十几年了,既然能在这偏远之地再见面,就一起聚聚。但人不能饿着静候理想世界的到来,至少也得留一点残喘,正如涸辙之鲋,急谋升斗之水一样。俺田家祖上一百世的祖宗,做鬼都感激二位爷的恩典,结草衔环,一定会报答你二位的。他们俩常一起出入,偷东西,打架,周围的人都觉得他们就是高山流水,真令人讨厌。A B C D【答案】C【解析】理所当然:当然,应当如此。按道理应当这样。钟鸣鼎食: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器。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萍水相逢:萍,浮萍。意为像浮萍随水漂泊一样,偶然聚在一起。借以比喻素不相识之人偶然相遇。涸辙之鲋:涸,干;辙,车轮辗过的痕迹;鲋,鲫鱼。水干了的车沟里的小鱼。比喻
33、在困境中急待援救的人。结草衔环: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后世用结草衔环代指报恩。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16将下列句子合成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他主张“尚威”,加强吏治,破苟且之心和怠惰之气,激发天下人的进取心,使宋王朝振兴。他说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并“施之于今”。苏洵善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以古为鉴。因此,他的政论文中尽管不免有迂阔偏颇之论,但不少观点还是切中时弊的。在衡论和上皇帝书等重要议论文中,他提出了一整套政治革新的主张。他认为,要治理好国家,必须“审势”“定所尚”。苏洵是有政治抱负的人。A B C D【答案】B【解析】此题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
34、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苏洵是有政治抱负的人”是全段的中心句,应放于首句,故排除A、C。然后分析后面的句群关系,从苏洵其人、其文角度,进行层意安排,进行总结,故选出B。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其”的分类,正确的一组是(3分)( )其后四年,而归视汝止一岁,请归取其孥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敛不凭
35、其棺,窆不临其穴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A/ B/C/ D/【答案】C【解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题中依次为:指示代词,“那”;人称代词,“你的”;语气助词,表示反问语气;指示代词,“他的”;指示代词,“你的”;语气助词,表示揣测;指示代词,“他们”。18将下面的长句改写成三个语意连贯的短句。(可增删个别字词)(6分)唐代诗人张若虚笔下那姣好和媚人的被中国人寄托了无尽的美好形象和幸福向往的在人们心目中是圣洁、美好、吉祥的象征的明月常常在清辉泻地的夜晚激起异乡游子炽烈的
36、乡思。【参考答案】(1)唐代诗人张若虚笔下的明月是多么姣好和媚人。(2)她常常在清辉泻地的夜晚,激起异乡游子炽烈的乡思。(3)人们把她看作圣洁、美好、吉祥的象征,对她寄托了无尽的美好想象和幸福向往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长句变换成短句的能力。首先,准确把握句子的意思,认真分析句子的成分,分清主次,提取主要信息,作为主干句。其次,在找出主干句的基础上,分析句子的其他成分,明确应当按照怎样的顺序排列组合,才能使所改写的句子既准确地表达了原意,又语句顺畅,合乎逻辑。19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观点。(5分)在中国历史上,战国是群雄割据的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就是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
37、、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盛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又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随之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不从其他方面去论证,而抓住六国破
38、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参考答案】六国破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苏洵只抓住“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解析】此题考核压缩语段的能力,考核的重点是概括文段的内容,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文段,了解其大意;然后给语段内容划分层次;最后概括出重要信息形成关键词。本段文字主要讲了六国灭亡的背景和原因,这包括秦国强大后逐步吞并六国的土地,六国灭亡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割地赂秦。另外,文段指出了苏洵只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的意图。四、写作(60分)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进入大数据时代,一部小小的智能手机能买股票、看新闻、知天
39、气、购商品,可以维系好友圈子,可以视频聊天同时,你到过的场所、买过的东西,甚至你每一次搜索、每一次信息发送、下载过的应用程序都会被整理成数据,对你的活动规律甚至思想动态作出明晰的判断,使人们随时都可能失去对个人隐私的保护,成为赤裸裸的“透明人”,手机俨然充当了“出卖者”的角色。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写作指导】材料作文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跑题现象。另外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可能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这则材料主要讲的是进入大数据时代
40、,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的极大便利,同时也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安全隐患,材料从正反两个方面客观、全面、真实地揭示了高科技的利与弊,具有明显的思辨色彩。作文要想准确立意,必须认真审读材料,这则材料以小见大,影射“科技与生活”这一主题。材料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讲述进入大数据时代,一部小小的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的极大便利;第二层次讲述手机给人们生活带来的隐患。材料从正反两个方面客观、全面、真实地揭示了高科技的利与弊,具有明显的思辨色彩。解读时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分析:第一,高科技给人带来的“利”。有了手机,人们可以聊天、购物,甚至视通万里,无所阻隔。第二,高科技给人带来的“弊”。无论是环境污染造成物种灭
41、绝,还是人身安全失去保障;无论是淫秽消极言论的传播,还是网络诈骗,都对人类造成极大的威胁高科技威胁着人类安全;网络使人们的隐私暴露无遗;高科技,要说爱你不容易;都是网络惹的祸;注意网络安全。第三,科技是把双刃剑。单纯地肯定或否定都是不严密的,面对高科技,关键看人们如何应对和运用,要学会变弊为利,做自己命运的主宰者。从这个角度,我们要懂得:不做数据的奴隶(不做简单低头族);趋利避害,让高科技更好地造福于人类;便利亦可带来不便;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世界是辩证的。【参考例文】“网”事咏叹调如今是“网罗”天下的时代。网络,你是普罗米修斯,偷走了宙斯的火焰,点燃了闪电,照亮了人类黎明前的黑暗,让拂晓的
42、风声在耳畔回荡,世界因你而精彩。网络,你这个盗火者,你偷来了光明,却也带来了黑暗。还我隐私。这是一个张扬个性的时代,却也是个缺乏隐私的时代。人们被大数据一点点地剖析、肢解,百无一漏地暴露在公众视野之中。网络,你偷走了人类的遮羞布,让人成为赤裸裸的“透明人”!前不久爆出的“棱镜事件”,折射出信息安全的隐忧。高科技窃取我们的信息于无形之中,令人不寒而栗。不久前,一位名叫琪琪的女孩,因一条微博,被人在网上挖掘个人信息并无情地嘲讽而不堪重负,最后含恨自杀。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秘密,正如每一个花蕾都包含着心事,强行剥开花瓣会使花蕾凋亡,无情揭开个人隐私导致人间惨剧。还我距离。生活在网络时代,纵使相隔千里,
43、也可以面对面交谈,于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近了,而心的距离却远了。我曾无数次地回想起那个“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时代,虽然战乱不断,天各一方,却能“千里共婵娟”,共话相思意。然而,在这个霓虹灯点缀了夜空,万家灯火齐明的大数据时代,手机却反客为主,俨然成了聚会的主角。当“一起来玩手机,顺便吃个饭”成为年轻人的口头禅时,我们不禁感叹人情变了,没有了朱自清的“咫尺天涯,叫我如何奈得”的感慨,却有加拿大女作家的“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你在天涯,我在海角,而是我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想你”的无奈。网络,你偷走了距离,让心的故乡何处寻觅?还我诗情画意的生活。怎能不向往川端康成凌晨四点看海棠花未眠?怎能不向往瓦尔登湖畔卢梭的小木屋?怎能不向往王尔德在阴沟里仰望星空?怎能不向往仓央嘉措通透风情踏雪寻梅?反观当下,没了诗情,没了画意,处处是屏奴。当点赞、刷微博成了生活的主旋律,我们真正的生活又去了哪儿?网络,当我再一次把你放在聚光灯下,细细端详,终于窥见了你的真容。你原本只是高科技时代的一个工具,无关好与坏、功与过。合理利用,你可以使人们了解世界于股掌,传递信息,播散知识,造福人类。掌控不当,你也可以剥夺隐私,传播谣言,把人们推向犯罪的深渊。利弊,黑白,两极之间本无界定,然而物极必反,就看你如何掌控。网络,可以送你上天堂,也可以带你下地狱。如何让高科技为人类谋福祉,全在人类的智慧。9